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靜夜思》精品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26W

《靜夜思》精品教案(多篇)

《靜夜思》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目標 :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目、耳、頭、米”4個字。認識新偏旁點橫頭、反文旁。

2、朗讀古詩,背誦古詩。在誦讀過程中體會古詩意思,感受詩人思念故鄉的心情。

3、培養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引導學生觀察夜空,閲讀有關課外書籍。

教學重點:

1、認讀生字,寫生字。

2、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

1、在誦讀古詩過程中體會古詩意思,感受詩人思念故鄉的心情。

2、培養觀察大自然的興趣,落實觀察夜空、閲讀有關課外讀物的實踐活動。

教學時間:1課時

課前準備:1、每位學生留心看夜空,看看有些什麼。

2、收集並閲讀了解有關李白的事蹟、其它詩作等。

教學過程 :

一、觀圖導入  。

説説自己看到的。

二、揭題、釋題。

1、“思”:思念,想念。

2、誰在什麼地方,思念什麼?

3、課前準備情況(有關李白的)交流。

三、初讀古詩。

1、藉助拼音自由讀,要求把每個字音都讀準。

2、把詩中的生字單獨拿出讀兩遍,認一認。

3、檢查讀的情況。(主要是字音)

4、讀後交流:你知道了什麼,想知道什麼。

三、細讀古詩。

1、朗讀古詩。你喜歡怎樣讀?(讓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讀,多肯定,多鼓勵)

2、配樂朗誦。

3、當堂背誦。

四、認記生字。

1、説説你認記生字的方法。

2、生字卡片認讀。

3、“摘蘋果”遊戲:把認到的生字摘下,組成詞大聲説出來。

五、練習寫字。

六、課外作業

1、再看夜晚的天空,把新的發現説給同學聽。

2、課外繼續收集和閲讀:有關李白及他寫的其他詩,還有描寫夜空或介紹有關星體的科學知識的一些課外讀物。把收集到的和讀過的帶到班裏,向同學介紹或互相借閲。◆[時間: 2002-11-24]

《靜夜思》教學設計 篇二

知識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1個偏旁“攵”。

2、朗讀、背誦這首古詩。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

2、培養學生誦讀古詩的能力。

情感目標

1、讓學生受到古詩文化的薰陶,產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2、使學生感受到古詩中所描繪的美好意境,勾勒出的濃濃思鄉情。

3、培養學生的識字興趣。

【教學重難點】會認10個生字,寫好4個字。有感情的誦讀古詩。

【教學過程】

一、導入:背誦古詩

(背景屏幕出示“古詩”)讓學生讀讀屏幕上的字。背背喜歡的古詩。

二、介紹詩人

疊紀 師:同學們,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優秀的古詩作品,寫出這些古詩的作者我們把他們叫作(“詩人”)。咱們就來認識一下這位詩人。

1、屏幕演示:出現李白像,讓學生介紹一下對李白的瞭解。

2、課件演示,介紹李白

李白是我國唐代著名的詩人,古時候很多詩人都有自己的封號,李白就號稱“青蓮居士”。他一生寫了很多古詩,將近有一千首,他的詩想像豐富,風格豪放,正因為他的詩寫得多,寫得妙,簡直就像一位作詩的神仙,所以人們還稱他為“詩仙”。詩仙就是在説詩人(“李白”。)

三、從圖畫意境進入古詩

1、課件演示秋夜,李白望月圖)看,這是什麼時候,李白在幹什麼?

2、學生看圖説一説

3、揭示詩題

師:這是秋天,一個靜悄悄夜晚,李白正離家在外,看到這樣圓圓的月亮,讓他想起了自己的故鄉。於是寫下了一首留傳千古的詩作──“靜夜思”

4、齊讀課題

5、知道這首詩嗎?讓學生背一背

四、認讀生字

1、讀字正音

⑴ 指名讀古詩

⑵ 在書圏出本課生字,邊圈邊讀

⑶ 同位互相檢查,互讀互聽。(出示課件)

靜 夜 牀 光 舉 頭 望 低 故 鄉

⑷ 指名領讀,並讓學生説説整體認讀音節是哪個字,三拼音節的字有哪些。理解“故鄉”,故鄉是哪?我們的故鄉是哪?

⑸ 開火車讀

2、認清字形

⑴ 學生小組交流,用什麼好辦法記住了這些字。

⑵ 指名説一説。

⑶ 搶讀生字遊戲。(課件在花瓣上出示本課生字)

相機理解“舉”、“舉頭”:請學生把鉛筆舉起來。請舉手,請舉頭,“舉頭”還可以説成什麼

通過反義詞的方法理解低。聯繫詩句內容“望明月”理解“望”是看的意思。

⑷ 對號認生字

1夜 2光 3頭 4牀 5故 6鄉

課件出示:學生對口令:

夜是幾號字?頭是幾號字?2號什麼字?4號什麼字?5號6號什麼詞?

答對者來摘蘋果,並請摘到兩個蘋果的同學把其中的一個送給好朋友。

⑸ 摘蘋果遊戲

出示帶有生字的蘋果,“誰會摘下帶有生字的蘋果?”請學生正確摘下帶有生字的蘋果,領讀。

五、朗讀古詩

1、體會詩意

⑴ 指名讀古詩

⑵ “這首詩講的是什麼意思呢?”小組討論交流,不懂的地方互相問一問

⑶ 指名説説

⑷ 提出不懂的地方

相機理解“霜”:在哪兒見過霜。(天冷的時候,玻璃上、地上會結出一層白白的冰晶,那就是霜。)

師:一輪明月當空照,銀色的月光撒在地面,就像天涼地上結了一層霜,李白抬起頭來,望向皎潔的圓月,想起了自己獨自一人,離家在外,於是低下頭來思念故鄉,思念着故鄉的親人。

2、入境朗誦

⑴ 學生自由練讀

⑵ 指名讀,大家評議,教師針對指導

導情:想一想李白的心情是怎樣的?如果你離開了爸爸媽媽,十分想念他們,卻無法相見,你的心情怎樣?

⑶ 師範讀

⑷ 配樂讀

同學們,現在你就是思念故鄉的詩人李白,在的寂靜的夜晚,獨自一人,對着月亮,,帶着你的心情,你的表情,和動作來吟誦這首靜夜思吧。

⑸ 學生練讀

⑹ 指名朗誦

⑺ 全體起立,望月誦讀“靜夜思”

六、古詩賞析

師:一輪明月,一段思鄉情,一首靜夜思,李白還有很多詩作都寫到了月亮,我們來欣賞兩首。

配樂朗誦 《古朗月行》《月下獨酌》

師:如果你們也喜歡這兩首詩可以到我們的《古詩八十首》中去找一找,背一背。

靜夜思教案 篇三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識10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1個偏旁“反文旁”,背誦古詩。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古詩的朗讀、講解,學生能夠背誦古詩,體會詩中的意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詩歌所描繪的美好意境,產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古詩內容,體會詩人意境。

【難點】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過程

(一)背詩導入

師:同學們很喜歡背古詩,而且在入學前你們已經會背一些古詩了。誰能為大家背一首?

(指名背誦古詩)

(二)教讀古詩

1、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詩,詩題是《靜夜思》。可能很多同學在入學前就已經會背誦這首詩了,請這些同學為大家背一背。(指名背誦《靜夜思》)

2、教讀古詩。教師範讀全詩,學生個別讀。

(1)指導學生把字音讀準,注意“牀”、“光”、“望”、“鄉”是後鼻音。

(2)讀出詩句的節奏,全班齊讀。

(三)識記生字

1、教師板書:靜夜思。這三個字連在一起是什麼意思啊?

“靜”、“夜”這兩個字你認識嗎?怎樣記住這兩個字呢?

2、小組內學習:學生在課文中用符號標出本課的生字,説一説有哪幾個字是自已認識的,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自學。小組內交流學習成果,互教互學。

3、教師出示生字卡片,學生開火車讀生字。

4、學習新偏旁——反文旁

你怎樣記住這個偏旁?

5、學生説説自已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

(四)指導書寫生字

1、觀察“目”、“耳”兩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這兩個字要寫得窄一些。學生描紅,教師和學生一起評議。

2學生觀察“頭”、“米”兩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師示範書寫這兩個字,提示學生“頭”的第五筆要長一點,“米”字的第四筆和第五筆要寫長一些。

(五)感受詩意,再讀古詩

1、教師出示表現《靜夜思》詩意的圖畫。

談話:這首詩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寫的,在一個明月當空的夜晚,李白躺在牀上難以入睡。他看到月光穿過窗子灑落在牀前,那月光明亮如霜。仰望那天上的明月,又低下頭看看地上的月光,一縷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情感,在他的心裏油然而生。於是他寫下了這首千年來感動着每一箇中國人的著名詩篇《靜夜思》。

2、教師朗讀全詩。

學生看着畫面,想着教師剛才的講解,感受詩中之情。

3、學生讀古詩,教師略作指點。

4、背誦這首詩。

(六)拓展活動

同學們觀察了晴朗的夜空,現在請你們在小組中交流一下你們看到的星空。推薦一個學生到講台前為大家講述自已看到的星空。

四、板書設計

靜夜思

月光——霜

明月——思故鄉

《靜夜思》教案設計 篇四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0個生字,會寫“目、耳、頭、米”四個字,認識兩個偏旁“、”。

2、朗誦古詩,背誦古詩。通過看圖和誦讀,瞭解古詩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思鄉之情。

3、把自己看到的夜空説給同學聽,培養觀察與説話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朗讀古詩和認字。

三、教學難點:

背誦古詩。

四、教學準備:

掛圖、小黑板、頭飾、佈置學生觀察晴朗的夜空。

五、課時安排: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

1、交流觀察晴朗夜空的內容和感受。

同學們觀察了晴朗的夜空,現在請你們在四人小組説一説,讓大家也感受一下美妙的夜空。

(1)小組交流。

(2)推選代表或自薦上台説一説。

(3)出示課文插圖“我會説”。(播放插圖中小女孩觀察天空時的錄音:在一個晴朗的夜空,我來到小溪邊的草地上,觀察那晴朗的夜空。我抬頭看見藍藍的天空中,有許多星星一閃一山亮晶晶的,還看見彎彎的月亮一會兒躲進雲裏,一會兒又跳出來。真美!)

2、引入新課:靜夜思(板書)

(二)、初讀古詩

1、看課文聽錄音或教師範讀。

2、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1)自讀課文,讓學生找出後鼻音的字,多讀幾遍。

(2)指名讀,評議。

(三)、識記生字

1、學生在文中找出生字,作上記號,讀一讀。

2、認讀生字。

(1)出示an、ang,指學生認讀,注意後鼻韻母的讀音。

(2)認讀生字。(自讀,小組開火車讀,看哪組讀得準)

(3)遊戲“運西瓜”。(把西瓜圖貼在黑板上,它們的背面都有一個生字)

西瓜豐收了,讓我們幫忙把西瓜搬上車,不過每個西瓜後面都有一個生字,要想辦法記住它,可以用組詞、説一句話、找相近的字進行比較等辦法。

(四)、精讀古詩

1、自讀古詩,小組討論、交流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

3、朗讀、背誦古詩、體會詩人的情感。

(1)指名學生朗讀,評議。標出朗讀節奏及重點詞。

(2)配樂朗讀。

(3)師生共同朗讀。

教師引讀每句的前兩個字,學生補充,齊背誦。

過渡:我們知道這首詩是李白寫的,現在誰想辦李白做一回詩人,背背這首詩?也可以做動作。

指名學生上台背誦,其他學生評議。

全班齊背。(配樂)

(五)、指導寫字

1、觀察田字格里的字。

(1)觀察“目、耳”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這兩個字的寬度。

(2)指學生説一説再書空。

(3)學生書寫後展示、評議。

2、學生觀察“頭、來”兩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1)教師範寫,注意最後兩筆,寫時要注意。

(2)書空、書寫、展示、學生評議。

(六)、擴展活動

學生交流各自會背的詩。

(七)、練習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寫出帶有下面偏旁的字各兩個。

—()()

—()()

3、寫出詩句,選擇帶點字的意思。

(1)(),疑是地上霜。

疑:①好象()

②不信()

(2)舉頭望明月,()。

舉:

①向上抬()

②全()

七、作業佈置:背誦古詩。

靜夜思教學設計教案

八、板書設計:靜夜思

九、課後反思:

靜夜思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認識新偏旁“攵”。

2、初步感受詩歌所描繪的美好意境,體會詩人的思鄉之情,誦讀時能做到正確、有感情。

3、激發學生對閲讀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積極主動地誦讀古詩文。

【教學重點及難點】

1、認識10個生字,認識新偏旁“攵”。

2、正確、有感情地誦讀古詩

【教學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課型:新授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流程】

一、激趣引入

問:小朋友,喜歡月亮嗎?你知道,在這樣安靜的夜晚,我國古代的大詩人李白,他在想些什麼嗎??(課件出示夜晚一輪皎潔的明月)

師:小朋友,我國古代的大詩人李白,他也像你們一樣,很喜歡月亮。有一年,他離開了自己的故鄉,離開了自己的親人,一個人孤孤單單地在外漂泊。到了安靜的夜晚,他看到了天空一輪明月,就想起了自己的故鄉,想起了自己的親人。然後,他揮筆寫下了一首流傳千古的詩篇《靜夜思》。

二、板書課題

1、跟着老師一起寫詩的題目。(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2、聽課文範讀錄音。

三、自主識字

1、師:老師知道,有很多小朋友已經會讀這首詩了,但是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還要掌握一項新本領,不僅要認識詩歌中的生字,還要把詩歌讀得正確,有感情,讀出詩歌的韻味!

2、現在,請小朋友圈出生字。然後同桌互相讀一讀,認一認,看哪個小朋友能最快把所有生字都認出來,讀準確!(燈片出示要求)

3、檢查識字效果:(燈片顯示十個生字)

(1)指名拼讀生字。

(2)指名帶拼音讀生字。

(3)齊讀帶拼音生字。

(4)去拼音指名讀、分組讀、齊讀。

(5)給“光”找朋友。

(6)教學新偏旁“攵”(副板書:故,並用彩色粉筆強調“攵”,認讀反文旁)並給“攵”找朋友,隨機出示:做、放等帶“攵”的字。

(7)遊戲鞏固:認讀氣球上的生字。

師:這些美麗的氣球説啊,誰能認識我,我就和誰做朋友!

(8)單獨指出“霜”字,問:你見過霜嗎?霜是什麼樣子的?

四、感悟詩韻

1、反覆練讀課文。

(1)自由認讀課文。

(2)指名讀。

(3)師生齊讀。

2、感悟詩韻。

師:(清幽的音樂再次在教室裏流淌,燈片出示課文背景圖。)

明亮的月光灑落在牀前,好像是,好像是……(指名回答)

師:明亮的月光照在詩人的牀前,好像是鋪在地上的白白的霜,這樣的美景讓詩人忍不住舉頭凝望。

看到月亮,你想到了……(指名回答)

師:小朋友們浮想聯翩,詩人看着掛在空中的明月,會想到什麼呢?他想到了故鄉的……(指名回答)

小朋友,現在請你們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遠離家鄉,遠離親人,在一個靜靜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明月……(思鄉曲響起,生雙手合攏放在背後,深情吟誦)

3、學生表演讀

學生當堂背誦,指名上台表演誦讀。

五、課堂拓展

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

六、課堂小結

看着你們讀詩的樣子,我要悄悄地告訴你們,你們不是小詩人,而是小詩仙了!

七、課後作業

1、出示李白的《古朗月行》範讀。

2、寫月亮的詩很多,回家問問爸爸媽媽或別的人,看誰在課外還能背上一首寫月亮的詩。

《靜夜思》教學設計 篇六

【教材分析】

《靜夜思》語言凝練,感情真摯,意境深遠,成功地反映了外出遊子的靜夜思鄉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隻看不見的手,無聲地撥動着作者的心絃;舉頭仰望,低頭沉思,俯仰之間,神馳萬里,表現了詩人對故鄉無盡的思念。背景圖是詩句內容的形象反映,可幫助學生理解古詩,進入詩句所描寫的意境。

學習古詩,重在吟誦。教學中應注意引導學生反覆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朗讀和背誦古詩。

【學情分析】

這首詩通俗易懂,家喻户曉,有的學生在入學之前已經倒背如流。但是多數學生在朗讀古詩的韻味上缺乏鍛鍊。所以教學本詩,應重在吟誦,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讀出節奏,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詩中綿綿的思鄉之情,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

【教學目標】

1、感受詩歌所描繪的美好意境,激發學生對閲讀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體會詩人的思鄉之情。

2、正確、有感情地誦讀、背誦這首詩文。

【教學重點】

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感受詩歌所描繪的美好意境,激發學生對閲讀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體會詩人的思鄉之情。

【教法學法】

創設情境法、遊戲法、表演法、吟誦法。

【課前準備】

收集並閲讀了解有關李白的事蹟、其它詩作等。

【教學流程】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

指名認讀昨天學習的'生字。

二、感受詩意。

1、(課件出示插圖,配上古箏樂曲)談話:小朋友,現在請你們靜靜地欣賞這幅圖,看看在這樣一個安靜的夜晚,李白站在窗前難以入睡。他看到月光穿過窗又灑落在窗前,那月光明亮如霜。仰望那天上的明月,又低下頭看看地上的月光,一股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情感,在他的心裏油然而生,於是他寫下了這千百年來感動着每一箇中國人的著名詩篇《靜夜思》

2、離開家鄉,離開親人,李白的心裏一定非常(生説:難過、傷心、悲哀……)

3、教師範讀,學生看着畫面,想着教師剛才的講解感受詩中之情。

4、小朋友,此時的你們看到月亮你想到了什麼?(播放樂曲)

(預設)生: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在上海賺錢的爸爸。”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在北京賺錢的媽媽、姐姐。”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好朋友。”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爸爸、媽媽,我很想他們回來,每天可以看到他們。”

師:詩人看着掛在空中的明月,會想到什麼呢?他想到了故鄉的什麼呢?”

生:“他想到了故鄉的那座小山。”

“他想起了家門口的那條小溪。”

“他想起了故鄉的親人。”

……

師:是啊,在這樣的夜晚,我們是多麼思念親人啊。下面我們就帶着自己及李白的思念讀這首古詩

三、指導朗讀古詩

1、模仿練讀,想象意境。

2、角色表演:小朋友,現在請你們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遠離家鄉,遠離親人,在一個靜靜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圓月……(生雙手合攏放在背後,深情吟誦)

3、指名最佳表演者上台表演,配以樂曲。

4、通過多種方式背誦積累這首古詩。

四、拓展活動

回家和爸爸、媽媽找一找有關寫月亮的詩句,讀一讀,背一背。

板書設計

8 靜夜思

李白

牀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靜夜思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目、耳、頭、米”4個字。認識新偏旁點橫頭、反文旁。

2、朗讀古詩,背誦古詩。在誦讀過程中體會古詩意思,感受詩人思念故鄉的心情。

3、培養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引導學生觀察夜空,閲讀有關課外書籍。

教學重點:

1、認讀生字,寫生字。

2、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1、在誦讀古詩過程中體會古詩意思,感受詩人思念故鄉的心情。

2、培養觀察大自然的興趣,落實觀察夜空、閲讀有關課外讀物的實踐活動。

教學時間:

1課時

課前準備:

1、每位學生留心看夜空,看看有些什麼。

2、收集並閲讀了解有關李白的事蹟、其它詩作等。

教學過程:

一、觀圖導入。

説説自己看到的。

二、揭題、釋題。

1、“思”:思念,想念。

2、誰在什麼地方,思念什麼?

3、課前準備情況(有關李白的)交流。

三、初讀古詩。

1、藉助拼音自由讀,要求把每個字音都讀準。

2、把詩中的生字單獨拿出讀兩遍,認一認。

3、檢查讀的情況。(主要是字音)

4、讀後交流:你知道了什麼,想知道什麼。

三、細讀古詩。

1、朗讀古詩。你喜歡怎樣讀?(讓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讀,多肯定,多鼓勵)

2、配樂朗誦。

3、當堂背誦。

四、認記生字。

1、説説你認記生字的方法。

2、生字卡片認讀。

3、“摘蘋果”遊戲:把認到的生字摘下,組成詞大聲説出來。

五、練習寫字。

六、課外作業

1、再看夜晚的天空,把新的發現説給同學聽。

2、課外繼續收集和閲讀:有關李白及他寫的其他詩,還有描寫夜空或介紹有關星體的科學知識的一些課外讀物。把收集到的和讀過的帶到班裏,向同學介紹或互相借閲。

詩文

靜夜思

(唐)李白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詩文解釋:

那透過窗户映照在牀前的月光,起初以為是一層層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下頭來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鄉。

詩文賞析:

《靜夜思》這首小詩,既沒有奇特新穎的想象,更沒有精工華美的辭藻;它只是用敍述的語氣,寫遠客思鄉之情,然而它卻意味深長,耐人尋味,千百年來,深深地吸引着讀者。

一個作客他鄉的人,大概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吧:白天倒還罷了,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思鄉的情緒,就難免一陣陣地在心頭泛起波瀾;何況是月明之夜,更何況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詩歌中所經常看到的。例如梁簡文帝蕭綱《玄圃納涼》詩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於李白的唐代詩人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裏,用“空裏流霜不覺飛”來寫空明澄澈的月光,給人以立體感,尤見構思之妙。可是這些都是作為一種修辭的手段而在詩中出現的。這詩的“疑是地上霜”,是敍述,而非狀物之辭,是詩人在特定環境中一剎那間所產生的錯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錯覺呢?不難想象,這兩句所描寫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夢初回的情景。這時庭院是寂寥的,透過窗户的皎潔月光射到牀前,帶來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詩人朦朧地乍一望去,在迷離恍惚的心情中,覺得好像是地上鋪了一層白皚皚的濃霜;可是再定神一看,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頭一看,一輪皎月正掛在窗前,秋夜的天空是如此的明淨。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這對於孤身遠客來説,最容易觸動旅思秋懷,使人感到客況蕭條,年華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產生遐想,想到故鄉的一切,想到家裏的親人。想着,想着,頭漸漸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於沉思之中。

從“疑”到“舉頭”,從“舉頭”到“低頭”,形象地揭示了詩人內心活動,鮮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動形象的月夜思鄉圖。

短短四句詩,寫得清新樸素,明白如話。它的內容是單純的,但同時又是豐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卻又是體味不盡的。詩人所沒有説的比他已經説出來的要多得多。它的構思細緻而深曲,但卻是脱口吟成、渾然無跡的。從這裏,我們不難領會到李白絕句的“自然”、“無意於工而無不工”的妙境。

平淡的語言娓娓道來,如清水芙蓉,不帶半點修飾。完全是信手拈來,沒有任何矯揉造作之痕,正是平平淡淡才是真。

客居他鄉的遊子,面對如霜的秋月怎能不想念故鄉、不想念親人呢?如此一個千人吟、萬人唱的主題卻在這首小詩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以致千年以來膾炙人口,流傳不衰!

作者介紹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明堂賦》《早發白帝城》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