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81W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案精品多篇

六年級《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案 篇一

教學目的:

1、精讀課文三、四段,並有感情地朗讀。

2、通過肖邦彌留之際“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的剖析,以及3、4節肖邦的愛國行動的感悟,體會肖邦是一個愛國者。

3、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

1、通過讀,感悟肖邦強烈的愛國感情。

2、讓學生體會到肖邦的愛國體現在語言和行動兩個方面。

教學準備:小黑板、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

1、根據學生回答板書:離開祖國——滿懷悲憤

2、詠唱送別曲

告別2、無論……都……不要忘記祖國

3、贈銀盃

4、指名背背誦第二自然段(一人;然後集體背誦)

二、學習第五節

( 肖邦這一去不知能不能記住老師的話,能不能回到祖國?)(不能,為什麼?為了祖國,為了生計……)真的回不去了嗎?

1、彌留之際,為什麼要姐姐把他的心臟帶回祖國?他是怎麼想的?(學生思考、討論)(死了也要回故鄉……)

a、老師的叮囑,同學的期望。、

b、肖邦愛國

表達了肖邦怎樣的思想感情? (愛國)

板書: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點題)

肖邦這麼愛國,大家能把肖邦愛國情懷讀出來嗎?

學生先自由讀,然後教師指名讀。

三、學習第三節

1、肖邦愛國吧,他在國外到底為祖國做了哪些事情?

聽到起義失敗悲痛欲絕。作為一個音樂家,他化悲痛為力量,將一腔熱血化成催人奮起的旋律和音符。(看書中插圖)

(多媒體:播放《革命練習曲》)

板書:起義失敗—— 一腔熱血化音符

指導看圖,指導有感情地讀書。

2、他日夜思念祖國。(心繫祖國的人會怎麼做?)

學生回答後,教師小結板書:工作、工作、再工作

指導讀(悲憤)

3、最後一節:一個人這麼辛苦地工作,他能受得了嗎?

指名讀最後一節。

比較: 肖邦就這樣在異鄉與世長辭了。

肖邦就這樣帶着亡國之恨在異鄉與世長辭了。

當時他39歲。

當時他才39歲。

(肖邦的“死”:為國而死,;他還年輕,令人惋惜、同情,可歌可泣)

指導讀:聲音緩慢、低沉、惋惜。

四、練習説話,人物精神昇華。

肖邦是一個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再讀3、4、5、6節。(肖邦這麼熱愛祖國,我們能把課文讀好嗎?)

六、拓展

誰不熱愛自己的祖國,中國有哪些愛國人和愛國的故事。

(文天祥、陸游、周恩來、吉鴻昌……)

七、作業設計:

從校圖書室借“愛國故事書”閲讀。

板書設計: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

離開祖國——滿懷悲憤

1、詠唱送別曲

告別

2、無論……都…… 不要忘記祖國

3、贈銀盃

起義失敗 ——一腔熱血 化 音符

愛國行動

思念祖國 ——工作、工作、再工作

愛國語言 : 把我的心臟帶回……(彌留之際)

教學反思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寫的是波蘭遭到外國列強的瓜分,音樂家肖邦被迫流落異國他鄉,不忘亡國之恨,彌留之際請求把心臟帶回祖國的事,表達了他對祖國強烈的愛。學完了《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我的心情竟然久久不能平靜。我被一個長眠在異國他鄉,靈魂卻渴望迴歸祖國的一顆赤子之心深深地打動了。我相信學生們同我一樣,也一定或多或少會有感動。

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學要體現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的有機結合。因此我對本課的教學主要進行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努力:

1、揭題質疑

上課伊始,我首先抓住課題《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考:題目中的“我”是誰? “我”是在什麼情況下説這句話的?讓學生初步體會肖邦的愛國之情。然後話鋒一轉:可是,肖邦既然如此地愛自己的祖國,為什麼不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國家?為什麼當初要選擇離開呢?

2、帶着問題初讀探疑

讓學生通過讀,體會到了肖邦 “不得不”離開祖國的無奈,通過從課內課外獲取信息,理解肖邦被逼、悲憤中離開祖國的不得已:正是在這樣一種動盪不安的形勢下,肖邦的親人、老師和朋友們督促着肖邦出國去深造,並通過他的音樂創作和演奏去為祖國獲取榮譽。

3、深讀課文,抓重點句

肖邦的那份強烈的愛國情感,與他離開祖國前夕,他的老師和同學特地為他送行時的諄諄囑託,有着密切的關係。因此課文“送行”一段是全文的一個重點段,描寫具體細緻,情感渲染淋漓盡致。

4、討論解疑、悟情

我抓住“詠唱送別曲”、“老師的叮囑”、“贈送銀盃”這幾個“送別”場面,引導學生感悟人物情感,再一次從肖邦的神態、動作中體悟他滿懷愛國之心、報國無門、遠走他鄉的無奈和憂憤,當然還有一份對祖國的不捨。當《即使你遠在他鄉》的送別曲在課堂中響起時,我相信,學生此刻已經走進了肖邦的內心……這樣,順理成章就能理解肖邦在異國他鄉用音樂作為武器、拼作、憂憤而死的生活經歷,就能理解肖邦對祖國至死不渝的熱愛和眷戀。

通過這四步,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瞭解肖邦不僅是一個傑出的音樂家,還是一個滿腔熱情的愛國者,從而使學生對肖邦的敬仰之情達到沸騰的頂點,同時也使學生在心中升騰起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在理解了本文之後,引導學生背誦第2自然段。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案 篇二

(蘇教版國小語文國標本六年級第11冊)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2自然段。

2、過程與方法:通過指導學生朗讀品味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肖邦的愛國主義情感。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肖邦的愛國主義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教學重點:

通過指導學生朗讀品味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抓住課題這條情感主線,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和情感陶冶。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理解肖邦“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這一彌留之際的請求中飽含的愛國情感。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教學課件,包括介紹肖邦及課文背景的文字、圖片材料;《即使你遠在他鄉》《革命練習曲》磁帶;與愛國有關的名人名言等。

2、學生自主預習,完成學案相關習題。

教學過程:

一、 複習導入,自學質疑

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課文《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經過大家的努力和整合一共留下了幾個問題?誰來説説。

根據學生回答歸納出示: (1)肖邦既然愛自己的祖國,為什麼還要離開自己的祖國? (2)埃斯內爾老師為什麼要送肖邦一個盛満泥土的銀盃? (3)肖邦為什麼把亡國的痛苦和對祖國前途的憂慮,全部傾注在自己的音樂創作之中?

【設計意圖:這種開放式的導入方式,使學生帶着問題走進課堂,通過回憶,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更為本課的教學指明方向。】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討這三個問題。

互動探究:(學案內容)

1、探究的問題。

(1)肖邦既然愛自己的祖國,為什麼還要離開自己的祖國?

(2)埃斯內爾老師為什麼要送肖邦一個盛満泥土的銀盃?

(3)肖邦為什麼把亡國的痛苦和對祖國前途的憂慮,全部傾注在自己的音樂創作之中?

2、探究的方法:讀、思、批註、組內交流。

探究指導:

(一)探討研究(1)肖邦既然愛自己的祖國,為什麼還要離開自己的祖國?

根據學生回答情況,學習文章第一節。 注意抓住:“瓜分”“落到”“陷入深淵”“滿懷悲憤”“不得不”等重點詞句,進行研究,肖邦離開祖國的真正原因。(師課件出示,肖邦離開祖國波蘭的背景資料。)突出地讓學生重點理解感受肖邦的熱愛祖國。集體朗讀本整節。

(二)探討研究(2)埃斯內爾老師為什麼要送肖邦一個盛満泥土的銀盃?

此段的學習就按照學生的回答,讓學生體會、感悟①肖邦對於老師來説,是得意門生(相機滲透肖邦的音樂天才資料)②老師和同學都十分地依戀肖邦③老師和同學都不希望肖邦出國後忘記自己的祖國。④肖邦內心是不太想離開自己祖國的。而第三、四點是需要學生重點體會的。本段學習重點通過朗讀來深入體會感受。

過渡:肖邦帶着祖國的泥土,告別了親人,離開了他深愛着的家園,上路了。他有沒有忘記自己親愛的教師和同學的囑託呢?(沒有)為什麼?

(三)研究探討“(3)肖邦為什麼把亡國的痛苦和對祖國前途的憂慮,全部傾注在自己的音樂創作之中?”

重點理解:“悲憤欲絕” “徹夜”等詞。朗讀並展開想象:波蘭人民起義失敗,一個個倒在敵人槍口下,這時,波蘭人民聽到《革命進行曲》,振奮精神,重新拿起武器抗爭的情景。説説你從肖邦的舉動中感受到了什麼? 朗讀體會肖邦忘我工作的精神並展開想象。

出示“肖邦日夜思念着祖國。他把亡國的痛苦和對祖國前途的憂慮,全部傾注在自己的音樂創作之中。”朗讀。

結合插圖,肖邦就是這樣夜以繼日地在鋼琴前工作、工作。思鄉情,亡國恨,隨着琴聲從他的作品裏流淌出來。因此,這個時候,肖邦無論在鋼琴演奏還是在音樂創作方面,都取得了驚人的成就。

【設計意圖: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説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裏這種需要特別強烈。”蘇霍姆林斯基強調的是兒童在學習中的主動探究精神。質疑的目的是解疑,學生提出的問題必須在教學中解決。教師應給予學生解疑的方法。用什麼方法來解決呢?傳統的教學往往是由老師解答,而“探究性學習”則要求學生自己來解決問題。學習語文的方法很多,例如:聽、讀、思、議、畫、找、寫等。運用什麼方法來解決問題呢?由學生自己決定。為的是更好地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三、精講點撥課文結束部分,昇華情感

過渡:時間在肖邦的緊張工作中飛逝。

1.出示:彌留之際,肖邦緊緊握着姐姐路德維卡的手,喃喃地説:“我死後,請把我的心臟帶回去,我要長眠在祖國的地下。”

指名讀。

2.(1)理解“彌留之際”、“緊緊握着”。(2)朗讀肖邦的話,看看錶達了他怎樣的思想感情。(至死不忘祖國的強烈的愛國情感)

3.想象肖邦此時在想什麼。(引導學生練説)

4.引讀第6自然段。

(1)出示理解“與世長辭”①查字典,解釋“辭”。(告別)②説説它的意思。(永遠離開人世)

(2)讀一讀,比—比,説説有什麼不同。

肖邦就是這樣與世長辭了。

肖邦就是這樣帶着亡國之恨在異國他鄉與世長辭了。

當時他39歲。  當時他才39歲。

交流,小結:兩組中的第二句話突出了肖邦的悲憤之情,亡國之恨。

5.指導朗讀:用緩慢的語速,低沉的語調齊讀第6自然段。

【設計意圖:在一篇文章中,有許多詞語可以是整篇文章的“觸發點”、“共振點”、“興奮點”,能夠起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在本段教學中,我緊抓這幾個關鍵詞語,讓學生進行深入體會肖邦的愛國情感。】

四、矯正反饋(學案內容)

1、埃斯內爾給肖邦的特殊禮物是                  ,用意是                       。

2、我學習了課文知道肖邦的鋼琴曲代表作                 ,那              的旋律表現了波蘭人民的                  。

3、“彌留之際”意思是                    ,肖邦在          (城市名)與世長辭,當時,他才      歲,“才”表達了作者                                                    之情。肖邦彌留之際的請求是                                 ,我從這句話中讀出了                               。

指導方法:學生先自主完成練習,然後交流展示,最後師生共同糾正反饋。

五、總結全文

1、課文講波蘭音樂家肖邦身在異國他鄉不忘亡國之恨,彌留之際請求把心臟帶回祖國,表達了他對祖國強烈的愛。

2、(指課題)“把心臟帶回祖國”,肖邦彌留之際的請求是他靈魂深處的吶喊,是他愛國情懷至極的表現。

3、播放肖邦的《革命進行曲》,朗讀全文,進一步體會。

【設計意圖:課堂的高潮往往就是結束部分,這時候學生的情感已經通過一堂課的鋪墊,經過老師的引導,到達了含苞欲放的時候,而音樂的鋪陳則成了學生感情噴發的催化劑與強化劑,在音樂聲中,達到了情感共鳴,化成了千言萬語,厚積薄發,課堂則到達高潮。】

六、拓展延伸,完成作業(鞏固案內容)

1、像肖邦這樣愛國的人,古今中外有很多人,你知道有哪些關於他們的事蹟,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

2、寫幾句與愛國有關的名人名言。(至少兩句)

1、

2、

附板書設計 :

3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

肖邦  不得不離開  波蘭

日夜思念 忘我工作

彌留之際的請求

教學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關注的側重點也不一樣。以讀促疑,以疑促思,不僅有助於激發學生的興趣,而且能有效促進學生的主動探究和發現,從而深刻地理解、感悟學習內容。

本課的第二自然段的閲讀是對學生情感體驗、文本感悟諸多能力的檢驗,也是對學生的問題的一次集中性的對話。所以我在學生理清了本段的基本脈絡後,重點放在閲讀、體驗、對話這樣的三步驟訓練上。

“你告訴我,我可能會忘記,你給我看,我可能會記不住;你讓我參與,我可能會明白和發現。”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是教材與學生之間的中介橋樑。一堂課能不能喚起學生的情感,能不能使學生透過特定的文學符號理解其中的深藏的意藴,進入教材規定的情景,產生強烈的情感體驗,受到薰陶和感染,教師這個中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讀書是學習,實踐是更重要的學習。我們只有將學習的主體地位真正還給學生,讓他們在生動活潑地在課堂內外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去讀書,去感悟,去思考,去創造,去表現,我們的教學質量才會獲得切實的提高。

幼兒園《我的祖國》教案 篇三

一、活動目標

1、語文教材中出現了《木蘭詩》、《最後一課》、《石榴》等作品,這些文章都從不同的角度詮釋了愛國主義精神,因而以此為契機設計了這一主題班會。

2、通過回顧祖國曆史(片段)之一,讓學生體驗在祖國燦爛、輝煌的歷史篇章中感人的愛國故事,培養學生樸素而深沉的愛國情感。

3、通過模仿和視聽,感悟愛國的深刻內涵,從而明確自己作為炎黃子孫的光榮與作為中國人的責任。

二、活動準備

編制腳本、選好演員、排練。

三、活動過程

(一)主持人宣佈開始

無論走多遠,我們都不能忘記我們是中國人,

無論到何時,我們都不能忘本,我們是炎黃子孫。

第一版塊——滄桑歲月。

班會主題版面出現(屏幕):

回顧歷史,祖國因我們而欣慰;

腳踏實地,我們因祖國而自豪;

展望未來,我們與祖國共騰飛;

(以及展示祖國各方面成就的圖片。)

1、演講者演講(渲染氣氛)(大屏幕打出四個大字:“蒼桑歲月”,後出現三四十年代戰爭時期的圖片。)

2、小合唱《在松花江上》引入音樂劇。

學生:下面我要給大家講一個我們家族的故事。故事開始在六十年前,聽奶奶説,我爺爺的家庭是一個很興旺的家庭,可是爺爺為了自己的理想,在那個非常的時期,不顧家庭的反對,毅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3、音樂劇:國難當頭,挺身而出的一幕。在國、家之間作出義無返顧的抉擇:父子爭吵。(以舊上海圖片做背景,表明爺爺家庭背景)小合唱《紅星照我去戰鬥》。

學生:我的爺爺參軍了,那時的爺爺是個好勇敢的戰士,不久便榮升連長,可是,在一次戰鬥中爺爺受傷了,於是……

(配合小合唱,部隊前進的圖像,表明爺爺從軍),爺爺受傷(配以激烈戰爭的圖片,襯托爺爺受傷),半月後與奶奶相識(戰爭時期醫院做背景,表明爺爺入院)

學生:這就是我爺爺和我奶奶的故事。

在爺爺和奶奶的漸漸遠去的背影中插入歌曲《革命人永遠是年輕》。

4、小合唱《東方紅》結束第一塊(開國大典圖片,表明建國)。

幼兒園《我的祖國》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知道祖國的全稱和首都的名稱,能在世界地圖上找出中國。

2、知道能代表祖國的標誌,增強做中國人的自豪感。

3、嘗試當小導遊,能大膽的向他人介紹自己的祖國,初步激發愛國熱情。

教學準備:

世界地圖、升國旗等圖片資料。

物質準備:

媒體課件:世界地圖的圖片、中國地圖。

知識準備:

幼兒知道祖國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談話激發幼兒興趣

1、請小朋友當導遊。

師:暑假裏許多小朋友都與自己的爸爸媽媽一起去了許多好玩的地方旅遊,今天我想請我們小朋友們來做個小導遊!

2、引出本次活動重點,瞭解祖國的知識。

師:做導遊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要先接受培訓,學習有關我們祖國的知識,才能讓外國朋友更好的瞭解我們中國。

1、知道導遊需要做什麼,產生當小導遊的興趣。

2、瞭解祖國的知識。

用當小導遊導入遊戲,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二、開展小導遊“培訓”活動,引導幼兒多方位瞭解祖國。

1、培訓項目一:中國的位置。

出示世界地圖。提問:我們中國在哪裏?中國在地圖上像什麼?紅星標誌的地方是哪裏啊?

教師小結:原來我們中國在地圖上像一隻公雞,她有個好聽的名字叫中華人民共和國,我們的首都在北京。

2、培訓項目二:中國的標誌。

播放課件,提問:小朋友們,有沒有什麼東西讓你一看到就會想到中國的?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知道的可真多啊。的確,國旗、國歌、國徽、華表和大熊貓等只有中國才有的東西都會讓人想到中國。

3、培訓項目三:中國的人

(師幼共同總結中國人的外貌特徵:黑頭髮、黑眼睛、黃皮膚。)

出示各名族友人集體照圖片,引導幼兒瞭解雖然各族人民在衣着、習慣方面有很多的不同,但是他們都是我們中國大家庭中的一員。

1、能在世界地圖上找出中國,瞭解中國在地圖上像一隻大公雞,知道北京的位置。請個別幼兒練習介紹祖國的位置。

2、幼兒自由討論講述,説出一些中國的代表動物、圖案,如:熊貓、國徽等。瞭解中國人的特徵,黑頭髮、黑眼睛、黃皮膚,瞭解各族友人的圖片。

3、請幼兒(結合祖國畫報)大膽介紹中國的人。

通過觀察世界地圖,初步瞭解我國在地圖上的特徵。通過討論,展開聯想,開發幼兒開放性思維。通過觀察圖片、討論等環節,提高幼兒觀察能力。

三、情景遊戲,學做小導遊介紹中國,鞏固對祖國的認識。

1、結合自制祖國畫報,請“小導遊”上台大膽向“遊客”介紹中國。教師在一旁引導補充。

2、欣賞歌曲:龍的傳人。

1、幼兒自由結伴,商量分配角色。當一回小導遊,大膽的像班級幼兒介紹我們的祖國。

2、欣賞歌曲,感受當一名中國人的自豪感。

通過當一回小導遊,鞏固今天所學的知識。通過欣賞歌曲,提升自己的自豪感。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的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清課文脈絡。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理清課文脈絡。

課前準備(資料摘抄、教具):

教學掛圖

教學基本框架(每個階段師生活動的設想):

一、揭示課題

1、你瞭解我國哪些音樂家?(聶耳、冼星海等)

2、今天,我們學習一篇寫一位外國音樂家故事的課文。

板書:3、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

3、從這課題你看出了什麼?還有什麼疑問嗎?(我不在祖國,但十分思念、熱愛祖國,不然怎麼要將心臟帶回祖國呢?我是誰?我怎麼會離開祖國的?我為什麼不能回到祖國?我是在什麼情況下説這話的?)

二、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畫出生字,邊認字邊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畫出生字詞及不理解的詞語,藉助字典並聯繫上下文理解意思。

2.檢查自讀情況。

(1)讀生字詞,相機正音。

(2)指名試讀課文,看是否流利,瞭解部分詞語掌握情況。

霧靄:霧氣。

疾馳:馬車奔馳。

催人奮起:叫人趕快行動

吶喊:大聲喊叫助威。

亡國:國家滅亡。

消逝:消失。

肺結核病:滿心傳染病,通稱肺病。

3、默讀課文,思考揭題時提出的問題答案各在文中哪一部分。

4、指導分段

三、精讀指導

1、回答:我是誰?文章哪一部分告訴我們的?

補充介紹:

肖邦,6歲開始學習鋼琴,7歲學習作曲,8歲便在音樂會上登台演出,16歲時進入華沙英語學院作曲班,不到20歲已是華沙很有名的鋼琴家和作曲家。

2.默讀第一段,思考:你還知道什麼?

(1)交流:肖邦為什麼離開自己的祖國

(2)指讀有關語句。

①在世界地圖上找出歐洲、波蘭及俄國。

②幫助理解:瓜分、深淵。

(結合列強侵略時,百姓被欺凌、被壓迫的悲慘遭遇來幫助理解)

3.指導朗讀。

正當這個富有才華的音樂家為祖國和人民施展他的音樂才能時,他卻不得不離開自己的祖國,該是多麼悲憤!

體會肖邦當時的悲憤之情。

朗讀時要求語調低沉、激憤,語速稍緩,重讀不得不。

範讀、指名讀、齊讀。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的教案 篇六

一、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具體語言材料感知並體會肖邦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二、預習學案

【預習目標】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把文章讀通順。

2、自學生字詞。畫出不懂的詞語,聯繫上下文或藉助工具書瞭解它們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請做上記號。

3、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按照怎樣的順序記敍的?

【預習內容】

(一)我會讀

畫出生字詞多讀幾遍,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霧靄 疾馳 催人奮起 吶喊 消逝 肺結核病

霧靄 彌留之際 悲憤欲絕 與世長辭

(二)我會填

通過對課文的預習,我知道課文主要寫了 ( ),表達了 ( )。

(三)我的蒐集

我搜到了有關肖邦的資料。聽一聽肖邦的《革命練習曲》

(四)我質疑

在預習過程中,你還有不明白的問題嗎?請寫在下面。

三、導學案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感知並體會肖邦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小組合作 深入探究】

1、從肖邦的舉動中你感受到了什麼?是從哪些此句中體會到的?

2、默讀第二段,弄清文中寫了告別的哪幾個場景。劃出有關句子,談體會。

【精講點撥,昇華認識】

1、肖邦在生命彌留之際哪裏的力量“緊緊握着”姐姐的手?

2、想象此時肖邦在想些什麼?

四、課堂檢測

1、寫出下列詞中加點字的意思。

瀰漫( ) 詠唱( ) 溢滿( ) 疾馳( )

2、這段文字對所寫的事情交代得很清楚,你一定能從中找出時間________、地點________、人物______以及所寫的事情________。這件事中又寫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個送別場景。

老師“贈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維斯瓦河上瀰漫着薄薄的霧靄。”作者在文中借景抒發了肖邦________的心情。

4、根據課文內容,理解文中臨別贈言的含義及前後兩句話之間的關係,填充句子。

因為我們希望你無論走到哪裏,都不要忘記自己的祖國,所以________________。

我們之所以把祖國波蘭的泥土作為特殊禮物送給你,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

5、課文寫出了埃斯內爾説話時的動作“________”和神態表情“________”,這一細節描寫的作用在於________________。

6、想一想,回答問題:

⑴根據這段文字寫的送別內容,你認為埃斯內爾為肖邦譜寫的送別曲《即使你遠在他鄉》中,會有“________”的詞句。

⑵讀着課文中送別的感人場面的文字,你會很自然地聯想起古詩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課後作業

1、把課本生字生詞摘抄10個,寫兩遍。

2、肖邦彌留之際為什麼饒昂姐姐把他的心臟帶回祖國?

六、板書設計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

送行----詠唱----叮囑----贈土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的教案 篇七

教材分析:

課文講述了波蘭被外國佔領,音樂家肖邦流落異國他鄉不忘亡國之恨,彌留之際請求把心臟帶回祖國的故事,表達了他對祖國強烈的愛。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肖邦彌留之際的請求,是靈魂深處的吶喊,是愛國情懷極至的表現。這是貫穿全文的情感主線。抓住這一主線,披文入情,因文悟道,以取得語言文字的訓練和情感陶冶想結合的效果。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3個生字,綠線中的2個生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具體語言材料感知並體會肖邦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肖邦彌留之際的請求,是靈魂深處的吶喊,是愛國情懷極至的表現。引導學生通過反覆朗讀、聯繫上下文體會這一請求。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3個生字,綠線中的2個生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自學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理解課文第一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你瞭解我國哪些音樂家?(聶耳、冼星海等)

2.今天,我們學習一篇寫一位外國音樂家故事的課文。(板書: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

從這課題你看出了什麼?還有什麼疑問嗎?(“我”不在祖國,但十分思念、熱愛祖國,不然怎麼要將心臟帶回祖國呢?“我”是誰?“我”怎麼會離開祖國的?“我”為什麼不能回到祖國?“我”是在什麼情況下説這話的?)

二.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畫出生字,邊認字邊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畫出生字詞及不理解的詞語,藉助字典並聯繫上下文理解意思。

2.檢查自讀情況。

(1) 讀生字詞,相機正音。

維斯瓦河 疾馳 蠟燭 消逝 催人奮起 肺結核病

(2)指名試讀課文,看是否流利,瞭解部分詞語掌握情況。

霧靄、疾馳、催人奮起、吶喊、亡國、消逝、肺結核病

3.默讀課文,思考揭題時提出的問題答案各在文中哪一部分。

4.指導分段

三.精讀指導

1.回答:“我”是誰?文章哪一部分告訴我們的?

補充介紹:

肖邦,6歲開始學習鋼琴,7歲學習作曲,8歲便在音樂會上登台演出,16歲時進入華沙英語學院作曲班,不到20歲已是華沙很有名的鋼琴家和作曲家。

2.默讀第一段,思考:你還知道什麼?

(1)交流:肖邦為什麼離開自己的祖國‘

(2)指讀有關語句。

①在世界地圖上找出歐洲、波蘭及俄國。

②幫助理解 瓜分: 深淵:

列強侵略時,百姓被欺凌、被壓迫的悲慘遭遇來幫助理解)

3.指導朗讀。

正當這個富有才華的音樂家為祖國和人民施展他的音樂才能時,他卻——不得不離開自己的祖國,該是多麼——悲憤!

體會肖邦當時的悲憤之情。 -

朗讀時要求語調低沉、激憤,語速稍緩,重讀“不得不”。

範讀、指名讀、齊讀。

四.指導書寫

邦:左右基本等寬。 瓦:末筆是點。

馳:左窄而長,右寬而扁。 亡:橫要長。

催:範寫。指出注意點。 逝:注意筆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