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語文《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3.22W

國小語文《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案(精品多篇)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案設計 篇一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清課文脈絡。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理清課文脈絡。

課前準備(資料摘抄、教具):

教學掛圖

教學基本框架(每個階段師生活動的設想):

一、揭示課題

1、你瞭解我國哪些音樂家?(聶耳、冼星海等)

2、今天,我們學習一篇寫一位外國音樂家故事的課文。

板書:3、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

3、從這課題你看出了什麼?還有什麼疑問嗎?(我不在祖國,但十分思念、熱愛祖國,不然怎麼要將心臟帶回祖國呢?我是誰?我怎麼會離開祖國的?我為什麼不能回到祖國?我是在什麼情況下説這話的?)

二、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畫出生字,邊認字邊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畫出生字詞及不理解的詞語,藉助字典並聯繫上下文理解意思。

2.檢查自讀情況。

(1) 讀生字詞,相機正音。

(2)指名試讀課文,看是否流利,瞭解部分詞語掌握情況。

霧靄:霧氣。

疾馳:馬車奔馳。

催人奮起:叫人趕快行動

吶喊:大聲喊叫助威。

亡國:國家滅亡。

消逝:消失。

肺結核病:滿心傳染病,通稱肺病。

3、默讀課文,思考揭題時提出的問題答案各在文中哪一部分。

4、指導分段

三、精讀指導

1、回答:我是誰?文章哪一部分告訴我們的'?

補充介紹:

肖邦,6歲開始學習鋼琴,7歲學習作曲,8歲便在音樂會上登台演出,16歲時進入華沙英語學院作曲班,不到20歲已是華沙很有名的鋼琴家和作曲家。

2.默讀第一段,思考:你還知道什麼?

(1)交流:肖邦為什麼離開自己的祖國

(2)指讀有關語句。

①在世界地圖上找出歐洲、波蘭及俄國。

②幫助理解:瓜分、深淵。

(結合列強侵略時,百姓被欺凌、被壓迫的悲慘遭遇來幫助理解)

3.指導朗讀。

正當這個富有才華的音樂家為祖國和人民施展他的音樂才能時,他卻不得不離開自己的祖國,該是多麼悲憤!

體會肖邦當時的悲憤之情。

朗讀時要求語調低沉、激憤,語速稍緩,重讀不得不。

範讀、指名讀、齊讀。

四、指導書寫

幼兒園《我的祖國》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指導學生通過默讀、朗讀,理解重點詞語和句子,體會鄧亞萍為了祖國的榮譽而奮勇拼搏的內心世界和豐富情感。

教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板書:

1、談話導入。

2、板書課題。

3、過渡:她是怎樣報效祖國的呢?我們一齊來學習第四課——齊讀課題。

二、初讀了解:

1、自由輕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

檢查交流:

1、出示詞語,指名認讀。

奧運會奮勇拼搏蟬聯生涯彌補癱倒

增添全力以赴勝不驕敗不餒精湛榮譽

光彩鋭不可當

2、指名分節朗讀課文,正音:

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先生/親自/把金牌掛在她的胸前。

3、同桌互讀課文,相互正音。

4、再讀課文,思考:

課文寫的是誰?她為什麼能為祖國爭得巨大的榮譽?

(課文寫的是鄧亞萍,她為我國獲得了奧運會女子乒乓球冠軍。)

5、指名發言,讓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三、指導理解:

1、指名讀第1自然段,説説:

讀了這一節,你知道了什麼?

2、引導想象:

鄧亞萍為什麼會激動得流下眼淚?此時她會想些什麼?

聯繫電視中看到的運動員獲獎的畫面,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景。

3、指導朗讀:

怎樣讀才能表達出鄧亞萍的這種心情?

(1)、指名讀,評議。

(2)、自由練讀。

(3)、齊讀。

4、自讀2—3自然段,思考:

鄧亞萍是怎樣取得這樣的成績的呢?

5、四人小組交流。

6、集體交流,指導理解、朗讀:

(1)、能吃苦。

(2)、不服輸。

7、引導體會遣詞用語的準確、簡練:

(1)、反覆讀2—3節,劃己認為寫得好的句子,讀一讀,想一想:好在哪裏?為什麼?

(2)、交流,指導朗讀、體會。

8、學習第4自然段:

(1)、鄧亞萍取得了這麼大的成績,她有沒有驕傲呢?

(2)、面對鮮花和讚譽,她是怎麼説的?

(3)、她為什麼將榮譽歸於祖國?她又是怎樣“報效”祖國的?

(4)、“總是”説明了什麼?

(5)、有感情地朗讀鄧亞萍説的話。

四、導行:

1、學了課文,你知道了什麼?對你有什麼啟發?

2、你還知道哪些運動員的感人事蹟?

3、談話,提出希望。

五、佈置作業:

蒐集優秀運動員的事蹟。

教學總結 篇三

學完了《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我的心情竟然久久不能平靜。我被一個長眠在異國他鄉,靈魂卻渴望迴歸祖國的一顆赤子之心深深地打動了。我相信學生們同我一樣,也一定或多或少會有感動。

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學要體現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的有機結合。因此我對本課的教學主要進行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努力:

1、揭題質疑

上課伊始,我首先抓住課題《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考:題目中的“我”是誰? “我”是在什麼情況下説這句話的?讓學生初步體會肖邦的愛國之情。然後話鋒一轉:可是,肖邦既然如此地愛自己的祖國,為什麼不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國家?為什麼當初要選擇離開呢?

2、帶着問題初讀探疑

讓學生通過讀,體會到了肖邦“不得不”離開祖國的無奈,通過從課內課外獲取信息,理解肖邦被逼、悲憤中離開祖國的不得已:正是在這樣一種動盪不安的形勢下,肖邦的親人、老師和朋友們督促着肖邦出國去深造,並通過他的音樂創作和演奏去為祖國獲取榮譽。

3、深讀課文,抓重點句

肖邦的那份強烈的愛國情感,與他離開祖國前夕,他的老師和同學特地為他送行時的諄諄囑託,有着密切的關係。因此課文“送行”一段是全文的一個重點段,描寫具體細緻,情感渲染淋漓盡致。

4、討論解疑、悟情

我抓住“詠唱送別曲”、“老師的叮囑”、“贈送銀盃”這幾個“送別”場面,引導學生感悟人物情感,再一次從肖邦的神態、動作中體悟他滿懷愛國之心、報國無門、遠走他鄉的無奈和憂憤,當然還有一份對祖國的不捨。當《即使你遠在他鄉》的送別曲在課堂中響起時,我相信,學生此刻已經走進了肖邦的內心……這樣,順理成章就能理解肖邦在異國他鄉用音樂作為武器、拼命工作、憂憤而死的生活經歷,就能理解肖邦對祖國至死不渝的熱愛和眷戀。

通過這四步,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瞭解肖邦不僅是一個傑出的音樂家,還是一個滿腔熱情的愛國者,從而使學生對肖邦的敬仰之情達到沸騰的頂點,同時也使學生在心中升騰起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在理解了本文之後,引導學生背誦第2自然段。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案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⒈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自然段。

⒉學會4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地詞語。

3、通過具體語言材料感知並體會肖邦強烈地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

指導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自然段。

教學難點: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

對肖邦彌留之際請求的理解。

教學準備:

投影片、掛圖。

擬定課時: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⒈讀通課文。

⒉學習生字新詞。

⒊指導寫字。

教學過程:

一、設疑導入:

⒈直接板書課題:

⒉針對課題質疑。

二、初讀課文,讀通課文:

⒈帶着疑問讀課文,把字音讀準。

⒉指名分節讀課文。

⒊對課文內容質疑。

⒋再讀課文,自我解決解題時所提出的問題。

三、指導分段。

⒈讀課文,依據教師提供的事情情節發展分段。

⒉交流分段。

3、小結。

四、作業:

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細讀課文,體會肖邦強烈地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接着學習第3課,生齊讀課題。

二、學習第一節。

⒈提問:肖邦為什麼不得不離開自己得祖國?

⒉自由讀第一節,思考,用因為所以的句式回答問題。

⒊指導朗讀。

六年級《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能聯繫上下文或根據具體語境理解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自然段。

3、通過具體語言材料感知並體會肖邦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讓學生通過對關鍵詞語、句子的品析感悟課文內容,豐富對課文主旨的理解,感受肖邦至死不忘祖國愛國情懷。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生字詞,初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下面這些詞語,相信你能讀正確,讀出詞的情義。

2、出示:悲 憤 悲憤欲絕 憂憤 不得不 徹夜 長眠 四處奔波

3、指名讀。要求:正確 有感情

4、你能用這些詞語大致説説文章的內容嗎?

5、再讀詞語,體會情感。

(意圖:這組詞語,不但是文本內容高度濃縮,而且體現了文章的情感脈絡。此環節既複習詞語,又回顧文本,同時促進學生對文章主旨的理解。)

二、走近肖邦,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一)探究激動原因。

1、默讀第二段,誰能把這段話讀成兩個字?

(離別 送別等)

2、在我們學過的古詩中,有許多送別詩,你能背一背嗎?

3、汪倫借踏歌表達對李白不捨深情,高適以敬酒表達厚重的義。埃斯內爾通過哪些方式來表達心中真情?默讀第二段,思考。

(詠唱送別曲 言語叮囑 贈送銀盃)

4、感情朗讀本段。(扣“特殊”“緊緊”“深情” 指點,評議。)

[設計意圖:通過誦讀送別詩,聯繫舊知,喚醒學生情感體驗,抓住“特殊”“緊緊”“深情”等詞語誦讀,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深情和期望。“淚水溢滿眼眶”的原因水到渠成。一個情真意切的肖邦走進學生的心田。]

(二)扣“疾馳”,悟報國志。

1、上勾下連,悟“疾馳”內涵。

⑴淚水溢滿眼眶的肖邦回首華沙城,不捨、留戀之情在同學們讀中湧動, 既然肖邦如此留戀祖國,為什麼不是依依不捨地離開,而是疾馳而去?“疾馳”似乎不合情理呀。

⑵僅僅如此嗎?請大家默讀課文三、四段。想一想,離別的18年是怎樣的18年?

⑶他為什麼而奔波、工作?肖邦真的沒有時間概念了嗎?

⑷這看似不合情理的“疾馳”還告訴我們什麼?

(肖邦想盡快投入到為國家解放而鬥爭的新的戰鬥中去,一刻也不能耽擱等)

⑸那在“回首”和“疾馳”之間你現在感受到什麼?

(肖邦對祖國和親人的愛,為國而戰的志向、決心。)

⑹好一腔愛國情,好一個報國志。讀這句話!

[意圖:此環節先將“疾馳”放到具體的語境中,再聯繫上下文,拓寬學生整體領悟語言文字內涵的背景,從而讓學生的思維觸摸到詞語內涵的質地。最後“回首”“疾馳”之間你感受到什麼的追問,從整體上去把脈詞語間內在的微言大義、言中之情,又為下文學生引導學生走進肖邦,感悟其至死不渝的愛國情懷做鋪墊。一個胸懷報國之志的肖邦躍然紙上。

三、走進肖邦,感悟愛國情懷。

1、一個徹夜工作的肖邦。

走進肖邦的一夜。

出示:他常常把自己關在幽暗的房間裏,點上一支蠟燭,徹夜地作曲、彈琴。

①默讀這句話,哪個詞深深打動了你?為什麼?

(徹夜)

②閉上眼睛,想一想你眼前浮現了怎樣的情景?

③出示華沙起義失敗後肖邦回國失敗的一段文字資料。生讀談感受。

出示:現在時晚上八點,肖邦在

時針指向夜裏十點,肖邦在

鐺鐺,多麼疲憊的鐘聲。已經是凌晨一點了,可肖邦還在

疲倦的時針指向凌晨三點,而我們的肖邦仍在

④創設對話情境:師:肖邦你不困嗎?生(略)

師:肖邦你休息會呀!哪怕是一分一秒。生(略)

⑤感情朗讀讀這句話。

⑥這個夜是殫精竭力的夜,這個夜是廢寢忘食的夜呀。18年呀,肖邦僅僅渡過一個這樣的夜嗎?(常常)讓你真切的感受到什麼?

⑦是呀,這也是肖邦內心深處的最強音-----播放《革命進行曲》

⑧感情朗讀3-4自然段。

2、一個四處奔波的肖邦。

①出示:為了生計,為了祖國,他四處奔波。

②讀句子,你的眼前浮現了怎樣的畫面?

出示:

清晨,當人民還沉浸在睡夢中時,此刻的肖邦

中午,當人們吃着特騰騰的飯菜時,這時的肖邦

晚上,當一家人享受燈光的温馨時,勞累一整天的肖邦卻

③生説(略)

④師生對話:師:肖邦呀肖邦,請你停一下你匆忙的腳步好嗎?生(略)

師:肖邦呀肖邦,能否駐足你行色匆匆的身影?生(略)

⑤18年呀,六千多個日子,肖邦度過了多少這樣廢寢忘食、殫精竭力的夜呀;18年呀,六千多個日子,肖邦度過多少這樣四處奔波的日子,再細細讀這些句子你分明感受到肖邦一顆怎樣的心在跳動呀?

⑥讀第五第1-3句。

[評析:本環節抓住關鍵詞句,引導學生在讀中想象,在悟中想像,在想像中表達,並通過對話方式模擬情境,一個為祖國而殫精竭慮工作的肖邦在學生的精神世界裏逐漸豐盈起來。

3、一個要“長眠”於祖國的肖邦。

出示:彌留之際,肖邦僅僅握着姐姐路的維卡的手,喃喃的説:“我死後,請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我要長眠在祖國的地下”

⑴讀這句話,那些詞讓你感動,為什麼?

(緊緊 喃喃 長眠)

⑵緊緊握表達的是愛國情,喃喃地説表達的是愛國心,長眠更表達了迴歸故里的願望。短短的一句話45個字,但肖邦愛國的心聲響起三次,作者讓你更深刻地感受到什麼?

⑶讀第五自然段,讀出肖邦的心聲。

四、回讀前文,抒寫昇華。

1、肖邦離去了,帶着亡國之恨,帶着對祖國,對故鄉深深的眷戀。18年呀,18年前分別的情境時時縈繞在他的心頭:

生讀:1830年……《即使你遠在他鄉》;

師:18年呀,恩師的囑託時時縈繞在他的心頭:

生讀:埃斯內爾緊緊地握着肖邦的手説:“孩子……請收下吧。);

師:肖邦疾馳而去的情境永遠會定格在你我的心中:

生讀:肖邦在也忍不住了……疾馳而去。

2、此刻,你的內心肯定湧動許多感觸,寫下來吧。

3、生寫後交流。(在《革命進行曲中》交流結束本節課教學)

[意圖:本環節既巧妙地完成背誦任務,又使得課堂教學整體性強,同時給人以餘音繞樑之感。也為學生的抒寫打開思維大門,做到言意兼得。]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課文 篇六

19世紀初,波蘭遭到歐洲列強的瓜分,有十分之九的領土落到了沙皇俄國的手裏。波蘭人民從此陷入了被欺凌、被壓迫的深淵。年輕而富有才華的音樂家肖邦,滿懷悲憤,不得不離開自己的祖國。

1830年11月的一天,維斯瓦河上瀰漫着薄薄的霧靄。20歲的肖邦告別了自己的親人,坐着馬車離開了首都華沙。在城郊,馬車突然被一大羣人攔住,原來是肖邦的老師埃斯內爾和同學們來為他送行。他們站在路邊,詠唱着埃斯內爾特地為肖邦譜寫的送別曲《即使你遠在他鄉》。埃斯內爾緊緊地握住肖邦的手説:“孩子,無論你走到哪裏,都不要忘記自己的祖國呀!”肖邦感動地點了點頭。這時,埃斯內爾又捧過一隻閃閃發光的銀盃,深情地對肖邦説:“這裏裝的是祖國波蘭的泥土,它是我們送給你的特殊禮物,請收下吧!”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動的淚水溢滿了眼眶。他鄭重地從老師手裏接過了盛滿泥土的銀盃,回首望了望遠處的華沙城,然後登上馬車,疾馳而去。

就在他離開祖國的那幾天,華沙爆發了反抗沙俄統治的起義。可是,沒過多久,起義失敗了。肖邦得知這一消息,悲憤欲絕。他將自己的一腔熱血化成了音符,寫下了著名的《革命進行曲》。那催人奮起的旋律,表現了波蘭人民的吶喊與抗爭。

肖邦日夜思念着祖國。他把亡國的痛苦和對祖國前途的憂慮,全部傾注在自己的音樂創作之中。他勉勵自己要工作、工作、再工作。他常常把自己關在幽暗的房間裏,點上一支蠟燭,徹夜地作曲、彈琴。時間在消逝,可是他已根本沒有了時間的概念。

肖邦在法國巴黎一住就是18年。為了祖國,也為了生計,肖邦四處奔波。疲勞加上憂憤,使肖邦原來的肺結核病又復發了。1849年10月,他終於躺倒在病牀上。彌留之際,肖邦緊緊握着姐姐路德維卡的手,喃喃地説:“我死後,請把我的心臟帶回去,我要長眠在祖國的地下。”

肖邦就是這樣帶着亡國之恨在異國他鄉與世長辭了。當時他才39歲。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案 篇七

教師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肖邦強烈的愛國情感。

2、指導學生學習作者敍述與抒情相結合的場面描寫。

3、指導學生讀寫遷移,能完成小練筆。

學生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肖邦強烈的愛國情感。

2、學習作者敍述與抒情相結合的場面描寫。

3、讀寫遷移,能完成小練筆。

教學重點、難點:

送別時老師的叮囑以及肖邦的情感變化,教學時,要通過小組討論、感情朗讀等方法帶領學生質疑、理解體會。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課

1、導入課題:

今天我們來繼續學習第3課,齊讀課題《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對於這樣一位偉大人物的刻畫,文中卻只有一句對他的語言描述,細心的你能快速找到它麼?

理清文章的敍述順序:

祖國淪陷→離別祖國→思念祖國→難忘祖國

2、明確目標:

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離別祖國,感受離別的動人場面

3、效果預期:

相信同學們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完成這節課的學習任務,有信心麼?準備好了麼?

二、民主導學:

任務一: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感受離別的場景,

梳理全段順序,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

策略:默讀課文2自然段這段寫了告別的哪三個場景?哪個場景深深地打動了你?為什麼?圈出關鍵詞語,並在旁邊批註感受。

以小組合作交流討論。

(2)四人小組交流:

(內容包括:1、讀懂了什麼?2、是從哪裏讀懂的?3、是怎麼讀懂的?4、想到了什麼?5、還有哪裏讀不懂?)

自主學習:四人小組合作交流自己的感受,各成員進行整理和分工。教師巡視指導。

展示交流:

四人小組上台交流,重點引導彙報以下幾點:

(1)贈送銀盃

(1)(結合文中句子“埃斯內爾又捧過一隻閃閃發光的銀盃,深情地對肖邦説:“這裏裝的是祖國波蘭的泥土,它是我們送給你的特殊禮物,請收下吧!”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動的淚水溢滿了眼眶。他鄭重地從老師手裏接過了盛滿泥土的銀盃,回首望了望遠處的華沙城,然後登上馬車,疾馳而去。”交流時引導學生作者是抓住了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刻畫了這個感人的場景。

補充時,學生交流出了“寧戀家鄉一抔土,莫戀他鄉萬兩金”

(2)吟唱送別曲

(結合文中句子“在城郊,馬車突然被一大羣人攔住,原來是肖邦的老師埃斯內爾和同學們來為他送行。他們站在路邊,詠唱着埃斯內爾特地為肖邦譜寫的送別曲《即使你遠在他鄉》”。)

交流時拓展《即使你遠在他鄉》歌詞,深化學生情感。

(3)老師叮囑

師相機評點:你們很會讀書,善於從書中得出自己的見解;你們能從課外資料中應證自己的觀點,真了不起!

指導朗讀:讓我們把這濃濃的師生離別情,愛國情讀出來吧!

教師小結作者的表達方法。

任務二:

快速瀏覽第4段,肖邦用怎樣的方式表達着對祖國的日夜思念?有感情地讀一讀,交流讀書的感受,看看作者的敍述有什麼特點?

(2)四人小組交流:

(內容包括:1、讀懂了什麼?2、是從哪裏讀懂的?3、是怎麼讀懂的?4、想到了什麼?5、還有哪裏讀不懂?)

自主學習:四人小組合作交流自己的感受,各成員進行整理和分工。教師巡視指導。

展示交流:

四人小組上台交流,重點引導彙報以下幾點:

作者是按照先總後分的敍述特點表達的。

指導朗讀

三、檢測導結:

想象肖邦的同學們離別時的畫面是怎樣的?試着寫一寫。

可以從人物的對話、神態、動作幾方面來寫。學習作者敍事與抒情相結合的表達方式。

四、總結:

課文通過波蘭音樂家肖邦在異國他鄉不忘亡國之恨,彌留之際請求把心臟帶回祖國的事,表達了他對祖國強烈的愛。

課題用"把心臟帶回祖國"是他愛國情懷至極的表現

板書設計

3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

吟唱送別曲 環境描寫

離別祖國 老師叮囑 神態、動作

贈送銀盃 語言

幼兒園《我的祖國》教案 篇八

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中國新詩中朦朧詩的特點。

2、理解詩中的藝術形象,體會詩中藴涵的深沉而真摯的情感。

3、培養學生解讀詩歌的能力,激發愛國、為國獻身的精神。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誦讀這首詩。

2、把握詩中富有特徵的意象。

教學難點

1、朦朧詩的特點。

2、詩中“我”的形象。

3、詩中對祖國的感情抒發。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來聽一首歌,殷秀梅的《祖國,我永遠熱愛您》。(目的:將同學們帶入意境)。每一位有血有肉的中國人,都有一顆拳拳的赤子之心,這顆心與祖國的榮辱緊密相連。無數文人墨客,用飽蘸深情的墨筆,寫下了一首首令人蕩氣迴腸的詩,舒婷就是一位代表詩人,今天,我們共同走進她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板書課題和作者)

二、簡介作者及背景

舒婷,當代女詩人,福建省泉州市人,1952年出生在廈門,由於家庭的破裂使她過早體味到社會的動盪,人世的滄桑。70年代末,她的詩就受到人們的關注,作為朦朧詩的代表人物一舉聞名。代表作有詩集《雙桅船》《舒婷顧城抒情詩選》《會唱歌的鳶尾花》等。

三、分析詩歌

1、聽讀配樂詩朗誦《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整體感知詩的意境,並注意字的讀音。

2、學生自由朗讀,注意節拍、重音和感情。

3、研析詩的內容。全詩共分四節。

方法:

(1)反覆誦讀,概括出每一節詩的內容。

(2)在讀中體會句式特點和作者的感情。

第一節:詩人排列了一系列具體的意象:水車、礦燈、稻穗、路基、駁船。在這些意象的前面分別加了“破舊、燻黑、乾癟、失修”等修飾詞,顯示出祖國的貧瘠與破敗,以第一人稱的形式深情地向祖國訴説着“我”與祖國生死相依患難與共的情感。

第二節:運用“貧窮、悲哀、希望”等抽象的詞語,宗教中傳説的“飛天”神,寫出人們在痛苦的境遇中飽含着“希望”。

第三節:“簇新的理想、古蓮的胚芽”等,寫出祖國正孕育着新生。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的憧憬。

第四節:寫出“我”與祖國再次融為一體,個體上,“我”是祖國的“十億分之一”,使命上,“我”要承擔祖國振興的責任。祖國含辛茹苦養育了“我”,“我要用我的血肉之軀去取得你的富饒、你的榮光、你的自由”。

四、難點解析

1、什麼是朦朧詩。“朦朧詩”是採用虛寫手法,變具體為抽象,追求的是詩內在旋律,運用象徵和隱喻的寫法,使人讀起來有一種朦朧的美感。(學生再次朗讀)。

2、對詩中“我”的形象理解:詩中“我是……我是你……”的句式反覆出現,表明“我”與祖國用着共同命運,一同經歷滄桑風雨,生死相依,血肉相連。“我”的形象融入到祖國的形象中。

3、通過對詩中各種形象的理解,體會作者抒發的感情。在詩中,詩人抒發了與祖國血肉相連、榮辱與共的責任感與使命感。這種情感表現在一些具體意象的描繪上,如“老水車、礦燈、路基”等象徵着祖國飽經憂患依然具有頑強活力的特點。

五、拓展練習

詩中所描繪的對象,有的有下一句,有的沒有,試着給下面的幾句後面分別添加一句詩,儘量準確描繪出具體意象的特點。

1、我是乾癟的稻穗,

2、我是失修的路基,

3、我是新刷出的起跑線,

六、再聽一遍配樂詩朗誦,然後飽含深情的誦讀這首詩。

七、全詩總結。

八、遷移延伸

課外閲讀舒婷的《雙桅船》,體會作者在詩中表達的感情。

附:

雙 桅 船

舒 婷

霧打濕了我的雙翼

可風卻不容我再遲疑

岸啊,心愛的岸

昨天剛剛和你告別

今天你又在這裏

明天我們將在

另一個緯度相遇

是一場風暴、一盞燈

把我們聯繫在一起

是一場風暴、另一盞燈

使我們再分東西

不怕天涯海角

豈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視線裏

1979年8月

九、達標訓練

1、《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一詩的作者是 ,我國當代女詩人,她是 詩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 》《 》等。

2、給加線的字注音:

疲憊( )( ) 乾癟( ) 胚芽( ) 緋紅( ) 迷惘( ) 淤灘( ) 簇新( ) 蝸行( )

3、要概括這首詩的內容。

4、這首詩表達了作者 的感情。有感情地誦讀這首詩。

附:

板書設計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舒婷

①祖國→貧困落後 “我”→深沉悲痛

②祖國→痛苦追求 “我”→痛苦希望

③祖國→新生希望 “我”→希望欣喜

④祖國→富饒自由 “我”→奮發獻身

祖國←血肉相連→我

榮辱與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