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63W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案【精品多篇】

六年級《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案 篇一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富有才華的波蘭愛國音樂家肖邦的事蹟,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立志為祖國作貢獻的思想感情,背誦課文。

2、學會生字新詞。

教學重、難點:體會肖邦對祖國的熱愛,瞭解肖邦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運用自己的音樂進行不懈鬥爭的精神。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

1、今天,我們一起穿越歷史的長河,去感受一位偉大音樂家的熾熱情懷,去聆聽最壯美的旋律。板書: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

2、讀課題,結合課文插圖,自由談談感受。(“我”不在祖國,但十分思念、熱愛祖國,不然怎麼要將心臟帶回祖國呢?“我”是誰?“我”怎麼會離開祖國的?“我”為什麼不能回到祖國?“我”是在什麼情況下説這話的?)

二、自讀課文:

1、畫出生字,邊認字邊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再讀課文,劃出不理解的字詞,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3、小組學習課文,試給課文各段加一四字小標題(組長記錄,準備交流)

3、檢查自讀情況。

(1)讀生字詞,相機正音。

維斯瓦河 疾馳 蠟燭 消逝 催人奮起 肺結核病

(2)指名試讀課文,看是否流利,瞭解部分詞語掌握情況。

霧靄:霧氣。

疾馳:馬車奔馳。

催人奮起:叫人趕快行動‘

吶喊:大聲喊叫助威。

亡國:國家滅亡。

消逝:消失。

肺結核病:滿心傳染病,通稱肺病。

三、讀後交流:

1“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課題的這句話在課文的哪裏?

2、出示投影

彌留之際,肖邦緊緊地握着姐姐的路德維卡的手,喃喃地説:“我死後,請把我的心臟帶回去,我要長眠在祖國的地下。”

誰來讀一下這句話,原來課題是由肖邦的一句話壓縮而來的。這句話是肖邦在什麼時候説的?(彌留之際)在投影上劃線。“彌留之際”是什麼意思?(重病將死)

4、肖邦是怎樣説這句話的?圈點詞語“緊緊握着”“喃喃地”,誰來試讀這句話(比較指導)。

5、一句話你可以體會到什麼?(他深深地愛着祖國)他為什麼會説這句話呢?

6、那麼,他為什麼會離開自己的國家呢?

第二課時

一、圍繞重點,分段朗讀,理解課文

(一)、理解第一自然段

1、簡介肖邦

肖邦(1810-1849)是波蘭最偉大的作曲家、鋼琴家。在母親的影響下,他從小對波蘭的民間音樂十分熟悉和喜愛。6歲就開始學習鋼琴,7歲學習作曲,8歲便在音樂會上登台演出,16歲時進華沙音樂學院作曲班,不到20歲已是華沙很有名的鋼琴家和作曲家。但就在這時,引讀(第一節)——波蘭遭到了歐洲列強的瓜分,——不得不離開自己的祖國。

2、肖邦離國的原因。

3、就在肖邦離國的那天,發生了一件感人的事,自讀課文,注意肖邦情感的變化。(小標題:深情送別)

4、出示重點句子

孩子,無論你走到哪裏,都不要忘記自己的祖國呀?

讀讀這句話,體會老師的期盼和叮囑。

出示送別曲《即使你遠在他鄉》歌詞:

不論你在哪裏逗留/不論你在哪裏流浪/願你永遠不會把祖國遺忘/願你懷着一顆温暖志誠的心/永遠不停對祖國的熱愛。(小標題:忍痛離國)

5、引讀句子。這時,埃斯內爾又捧過一隻閃閃發光的銀盃,送上祖國的泥土,深情的對肖邦説。你能明白老師的用意嗎?再讀老師的話。

6、指名讀,分角色讀老師的話及肖邦的表現。

7、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動的淚水溢滿了眼眶。從肖邦的淚水中我們看到其實他已經理解、體會了老師的一片心意,此時的肖邦什麼也沒説,但從他的淚水中,他有千言萬語,想一想,肖邦心裏在説些什麼?(小練筆)

8、小練筆交流。

(二)、指名讀第2小節

1、自由讀三、四小節,聯繫課文中的有關語句想一想,①肖邦創作樂曲的`時候心情怎樣?②肖邦是怎樣徹夜作曲、彈琴的?小組討論。

①討論思考題。

②《革命進行曲》是在什麼情況下創作的?

③聽音樂,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④配樂朗讀三、四小節。

2、指名讀五、六小節,

①出示句子:“我死後,請把我的心臟帶回去,我要長眠在祖國的地下。”

讀了這句話,你有什麼體會?

②學到這兒,你眼中的肖邦是個怎樣的人?

③指導朗讀這兩小節。

二、迴環整體,詩歌讚頌,昇華情感

1、沙皇俄國曾授予肖邦“俄國皇帝陛下首席鋼琴家”的職位,他嚴辭拒絕。肖邦臨終時,姐姐、姐夫和波蘭的同胞們,都聚集在他身旁。應他的要求波託茨卡伯爵夫人為他唱了一首波蘭歌曲,這是他最後聽到的音樂。他的遺囑是要求把心臟送回祖國,最後的一句話是以微弱的聲調説出的:“媽媽,可憐的媽媽!” 他把他的一生的才華都獻給了他的祖國,他的人民,象一隻泣血的天鵝,為祖國奉獻了一切。

2、這位愛國音樂家曾受到世人無數讚美之詞。但我想這些都無以表達我們此時此該我們的心情。也許我們可以用詩來表達自己的感情。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案 篇二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具體語言材料感知並體會肖邦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出示“我死後,請把我的心臟帶回去,我要長眠在祖國的地下。”一句,齊讀,思考:想想這是誰説的?是什麼時候説的?從這句話中,你認為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又是含着什麼樣的感情説的?怎樣才能讀好?你瞭解他嗎?(學生根據課前收集的資料介紹肖邦)

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一篇寫他的故事的課文。(板書: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

昨天已經預習了課文,你解決了哪些問題?還有什麼疑問嗎?(整合學生的問題)

整合後的問題:

(1)肖邦既然愛自己的祖國,為什麼還要離開自己的祖國?

(2)埃斯內爾老師為什麼要送肖邦一個盛満泥土的銀盃?

(3)肖邦為什麼把亡國的痛苦和對祖國前途的憂慮,全部傾注在自己的音樂創作之中?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讀生字詞,相機正音。

維斯瓦河疾馳蠟燭消逝催人奮起肺結核病

(2)指導書寫

邦:左右基本等寬。瓦:末筆是點。

馳:左窄而長,右寬而扁。亡:橫要長。

催:範寫。指出注意點。逝:注意筆順。

燭:筆畫安排要勻稱。肺:右邊末筆是“”。

描紅

抄寫本練習書寫詞語。

(3)指名試讀課文,看是否流利,瞭解部分詞語掌握情況。

三、再自由朗讀課文。同桌互讀互糾。

四、默讀課文,思考整合時大家遺留的問。如果有答案了,做好記號。又有新問題產生做好記號。

第二教時

一、複習導入。

師: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課文“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經過大家的努力和整合一共留下了幾個問題?誰來説説。根據學生回答歸納出示:

(1)肖邦既然愛自己的祖國,為什麼還要離開自己的祖國?

(2)埃斯內爾老師為什麼要送肖邦一個盛満泥土的銀盃?

(3)肖邦為什麼把亡國的痛苦和對祖國前途的憂慮,全部傾注在自己的音樂創作之中?

二、解疑。

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探討這三個問題。

(預設:按以上三個問題的順序進行按部就班地解決,比較符合課文的順序,但還可能有學生為了説明肖邦離開祖國不是為了逃避而是為了更好地同侵略者作鬥爭,會同後文進行聯繫。如果這樣,就把第三個問題提前解決。)

(一)探討研究(1)肖邦既然愛自己的祖國,為什麼還要離開自己的祖國?

根據學生回答情況,學習文章第一節。

注意:“瓜分”“落到”“陷入深淵”“滿懷悲憤”“不得不”等重點詞句。進行研究,肖邦離開祖國的真正原因。

突出地讓學生重點理解感受肖邦的熱愛祖國。

集體朗讀本整節。

(二)探討研究(2)埃斯內爾老師為什麼要送肖邦一個盛満泥土的銀盃?

此段的學習就按照學生的回答,讓學生體會、感悟①肖邦對於老師來説,是得意門生(相機滲透肖邦的音樂天才資料)②老師和同學都十分地依戀肖邦③老師和同學都不希望肖邦出國後忘記自己的祖國。④肖邦內心是不太想離開牌子祖國的。而第三、四點是需要學生重點體會的。

本段學習重點通過朗讀來深入體會感受。

過渡:肖邦帶着祖國的泥土,告別了親人,離開了他深愛着的家園,上路了。他有沒有忘記自己親愛的教師和同學的囑託呢?(沒有)為什麼?

(三)研究探討“(3)肖邦為什麼把亡國的痛苦和對祖國前途的憂慮,全部傾注在自己的音樂創作之中?”

重點理解:“悲憤欲絕”“徹夜”等詞。

朗讀並展開想象:波蘭人民起義失敗,一個個倒在敵人槍口下,這時,波蘭人民聽到《革命進行曲》,振奮精神,重新拿起武器抗爭的情景。

説説你從肖邦的舉動中感受到了什麼?

朗讀體會肖邦忘我工作的精神並展開想象。

出示“肖邦日夜思念着祖國。他把亡國的痛苦和對祖國前途的憂慮,全部傾注在自己的音樂創作之中。”朗讀。

結合插圖,肖邦就是這樣夜以繼日地在鋼琴前工作、工作。思鄉情,亡國恨,隨着琴聲從他的作品裏流淌出來。因此,這個時候,肖邦無論在鋼琴演奏還是在音樂創作方面,都取得了驚人的成就。

三、試背第二段想想如何記憶。

四、佈置作業:

1、朗讀背誦

2、完成練習冊

第三教時

一、複習導人

1、昨天我們研究了大家提出的三個問題,通過研究與探討,你有什麼感受?

2、讀讀你感動的句段,説説為什麼感動你。

二、鞏固背誦第二段,交流記憶方法

三、繼續精讀

過渡:時間在肖邦的緊張工作中飛逝。

1、出示:彌留之際,肖邦緊緊握着姐姐路德維卡的手,喃喃地説:“我死後,請把我的心臟帶回去,我要長眠在祖國的地下。”指名讀。

2、(1)理解“彌留之際”、“緊緊握着”。

(2)朗讀肖邦的話,看看錶達了他怎樣的思想感情。(至刃不忘祖國的強烈的愛國情感)

3、想象肖邦此時在想什麼。

4、引讀第6自然段。

(1)出示理解“與世長辭”

①查字典,解釋“辭”。(告別)

②説説它的意思。(永遠離開人世)

(2)讀一讀,比—比,説説有什麼不同。

肖邦就是這樣與世長辭了。

肖邦就是這樣帶着亡國之恨在異國他鄉與世長辭了。

當時他39歲。

當時他才39歲。

交流,小結:

兩組中的第二句話突出了肖邦的悲憤之情,亡國之恨。

5、用緩慢的語速,低沉的語調齊讀第6自然段,

三、總結課文,朗讀全文

課文講波蘭音樂家肖邦身在異國他鄉不忘亡國之恨,彌留之際請求把心臟帶回祖國,表達了他對祖國強烈的愛。

(指課題)“把心臟帶回祖國”,肖邦彌留之際的請求是他靈魂深處的吶喊,是他愛國情懷至極的表現。

播放肖邦的《革命進行曲》,朗讀全文,進一步體會。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 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要求1.認識四個生字和一個多音字。利用字典理解“悲憤欲絕”“與世長辭”。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自然段。

3.通過具體語言材料的感知體會肖邦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指導朗讀課文,體會肖邦彌留之際的“把我的下子心臟帶回祖國!”的靈魂深處的吶喊,體會肖邦強烈的愛國熱情。

教學準備圖片、錄音。查找有關肖邦的資料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1、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學習課文中的生字新詞,理解詞語意思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導入新課1、揭示課題“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

讀了課題,想知道什麼內容。

讀課題,説説課題的意思

讀後交流:

我是什麼人?

為什麼要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去?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

二、初讀課文自學課文。

1、讀課文,畫出生字,邊讀課文邊認字

2、注意讀準字音;

交流:淵、靄、盛、肖、邦、逝

3.讀課文畫出詞語,聯繫上下文或藉助字典理解詞語的意思。自由交流。

完成課後練習2,先描紅,再臨寫,説説字的寫法特點。

4、檢查自學情況,互解疑難;

5、指名試讀課文,交流析題時的問題。

教師巡視指導。

6教師小結,表揚與鼓勵。學生初讀課文,按要求自學課文,畫出生詞和不認識、不理解的詞語。小組討論交流自學情況。

指名學生認讀,糾正讀音,再全班齊讀。

學生合作查字典,結合課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交流説説理解的詞語的含義,其餘同學讀課文中的有關句子體會和領悟。如:悲憤欲絕、與世長辭、勉勵、四處奔波等。

學生質疑初讀內容,集體解疑。

指名讀課文段落,讀後簡單評議,指導再讀。

學生按要求完成作業。

作業佈置抄寫生字詞語熟讀課文,體會肖邦的強烈的愛國熱情

板書設計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

忍痛離國

深情送別

肖邦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讓學生結合課文的前後內容,通過讀、説、想,去感悟,從中體驗肖邦那忠貞不渝的愛國熱情,感受他那非同尋常的愛國行為。

2.深入理解課文,體會肖邦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背誦第二自然段。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複習導入出示生詞卡片,學生讀讀複習,讀後聽寫詞語。

説一説,通過初讀課文,瞭解了哪些內容,還有哪些內容等着我們今天來學習。學生按卡片讀生詞,聽寫詞語。

學生了解學習任務,按要求自學。複習課文,提出新的學習任務

二、學習課文內容。提出學習任務:

1、分節朗讀課文,結合文章的中心(強烈的愛國熱情),理解文章各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2、在個人自學的基礎上,小組交流學習結果,進一步理解文章,體會情感。

3、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地讀好體會深刻的句子。

第一自然段,肖邦是在什麼情況下離開自己的祖國的?

第二自然段,抓住“詠唱送別曲”“老師的叮囑”“贈送銀盃”這幾個場景來體會。

把以上兩句話聯繫起來朗讀思考。

第三自然段,肖邦是怎樣做的,體會肖邦的愛國情感。

第四自然段,肖邦忘我工作的精神及思念祖國的情懷。

第五自然段,肖邦至死不忘祖國的強烈的愛國情感。

第六自然段,表達對肖邦的痛惜之情。

教師巡視指導。

全班交流課文學習結果,進一步理解

抓住“不得不”、“瓜分”、“陷入”等詞語,在理解與朗讀中體會肖邦的悲憤之情。

“這裏裝的是祖國波蘭的泥土,它是我們送給你的特殊禮物,請受下吧!”老師把祖國的泥土作為“特殊禮物”送給肖邦,意在要他永遠寄住祖國,朗讀時要體會此時此刻師生之間的真摯情感。

理解“悲憤欲絕”,朗讀並體會“一腔熱血化成了音符”、“表現了波蘭人民的吶喊與抗爭”等語句,感受句子中的愛國情感。

理解彌留之際的意思,説説肖邦彌留之際哪來的力量“緊緊握住姐姐路德卡的手”?反覆朗讀和體會。

用緩慢的語速、低沉的語調朗讀、體會。

讀老師送別的句子,引導學生想象“埃斯內爾緊緊地握住肖邦的手”時激動的神情,體會“……無論……都不要……”的深刻含義。

運用領—分—合的形式開展朗讀、體會。

三、師小結課文內容。深化主題,課文為什麼以“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為題?(是肖邦靈魂深出的吶喊,是他愛國情懷至極的表現。)朗讀課文

作業佈置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肖邦的愛國情感。練習背誦第二自然段。補充習題。

板書設計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

不得不離開

肖邦波蘭

日夜思念,忘我工作

彌留之際的請求

幼兒園《我的祖國》教案 篇四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影片《上甘嶺》插曲――《我的祖國》的歌詞。1952年10月,朝鮮上甘嶺戰役打響了,志願軍戰士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用血肉之軀,以鋼鐵般的意志打退了敵人的無數次進攻,守住了陣地,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讚歌。這首歌表達了志願軍戰士熱愛祖國的赤子之心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本文既是一首優秀的抒情詩歌,又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

詩歌共有六節,可分為三部分來理解。第1、2節描繪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勾畫出了一幅祖國美麗富饒、人民安居樂業的美好畫卷;第3、4小節由景轉而寫人,以年輕一代的精神面貌,勾勒出一幅祖國人民朝氣蓬勃、團結一心的英雄畫卷;第5、6小節是對祖國山川的讚美,表達了人民熱愛和平、建設強大祖國的美好心願。

二、教學目標、重難點説明

針對學生實際和本課的特點,我將教學目標定位在:

(一)知識與技能

1、讀通詩歌,整體感知,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積累詞語。

2、瞭解詩歌內容,想象詩歌描寫的意境。

3、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二)過程與方法

以讀為主,讓學生充分地與文本交流,在小組、集體的交流、反饋中進行探究,教師適當地引導。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志願軍戰士熱愛祖國和保衞和平的美好願望。

2、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中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三、設計理念

1、以讀為主。教學時,採用多種形式的讀,不僅是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更使學生在讀中促理解,在讀中體會詩歌意境,讓學生真正地與文本、作者相互交流。

2、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語文課堂。通過讓學生自讀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理解課文內容,充分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夥伴。

3、注重了學科的整合,課內外知識的延伸,通過多種形式,讓學生得到跨學科的學習。

四、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播放歌曲《我的祖國》,用音樂創設情景,調動學生積極的情感,讓學生置身於歡愉的氣氛中,愉悦身心,激發了學生探究新知識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這一環節,先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詩歌,學習生字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了學生獨立閲讀以及識字的能力。其次,通過老師有感情的範讀,讓學生整體感知詩歌內容,初步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情感,為後面的學習作好了鋪墊。

(三)讀詩歌,理解感悟

主要讓學生採用自讀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引導他們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小節進行深入的學習,教師相機引導,充分為學生留出選擇和拓展的空間,滿足不同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其次,以讀為主,引導學生採取多種形式朗讀,在讀中促理解、促感悟。如學習第1、2小節時,引導學生深情地、讚美地、懷念地朗讀,從而體會志願軍戰士對祖國、對故鄉深情的懷念、讚美。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題

首先設計了一段導語,引導學生談談有關祖國最近的一些大事,讓學生感受到祖國正以更美麗、更強大的英姿展現在世界舞台上。其次,設計了一個“為祖國添光彩”的活動讓學生用不同的形式表達對祖國的愛,最後,師生共同深情地對祖國説一聲“祖國媽媽,我愛您”。這樣設計,情感薰陶與語文實踐活動就完美地結合起來了,既培養了學生口語表達、繪畫、寫作、唱歌等方面的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積極、健康的情感,實現了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整合,實現了學科整合,又課內延伸到了課外。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案設計 篇五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清課文脈絡。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理清課文脈絡。

課前準備(資料摘抄、教具):

教學掛圖

教學基本框架(每個階段師生活動的設想):

一、揭示課題

1、你瞭解我國哪些音樂家?(聶耳、冼星海等)

2、今天,我們學習一篇寫一位外國音樂家故事的課文。

板書:3、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

3、從這課題你看出了什麼?還有什麼疑問嗎?(我不在祖國,但十分思念、熱愛祖國,不然怎麼要將心臟帶回祖國呢?我是誰?我怎麼會離開祖國的?我為什麼不能回到祖國?我是在什麼情況下説這話的?)

二、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畫出生字,邊認字邊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畫出生字詞及不理解的詞語,藉助字典並聯繫上下文理解意思。

2.檢查自讀情況。

(1) 讀生字詞,相機正音。

(2)指名試讀課文,看是否流利,瞭解部分詞語掌握情況。

霧靄:霧氣。

疾馳:馬車奔馳。

催人奮起:叫人趕快行動

吶喊:大聲喊叫助威。

亡國:國家滅亡。

消逝:消失。

肺結核病:滿心傳染病,通稱肺病。

3、默讀課文,思考揭題時提出的問題答案各在文中哪一部分。

4、指導分段

三、精讀指導

1、回答:我是誰?文章哪一部分告訴我們的'?

補充介紹:

肖邦,6歲開始學習鋼琴,7歲學習作曲,8歲便在音樂會上登台演出,16歲時進入華沙英語學院作曲班,不到20歲已是華沙很有名的鋼琴家和作曲家。

2.默讀第一段,思考:你還知道什麼?

(1)交流:肖邦為什麼離開自己的祖國

(2)指讀有關語句。

①在世界地圖上找出歐洲、波蘭及俄國。

②幫助理解:瓜分、深淵。

(結合列強侵略時,百姓被欺凌、被壓迫的悲慘遭遇來幫助理解)

3.指導朗讀。

正當這個富有才華的音樂家為祖國和人民施展他的音樂才能時,他卻不得不離開自己的祖國,該是多麼悲憤!

體會肖邦當時的悲憤之情。

朗讀時要求語調低沉、激憤,語速稍緩,重讀不得不。

範讀、指名讀、齊讀。

四、指導書寫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案 篇六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學設計三

教材分析:

熱愛祖國的感情貫穿全文,這是本文的主要寫作特色。由於列強瓜分了波蘭,使肖邦“不得不”滿懷悲憤之情忍痛離開祖國;師友送別時,無論詠唱《即使你遠在他鄉》,無論叮囑“不要忘記自己的祖國”,也無論贈送泥土這一“特殊禮物”,都是以愛國為核心的;肖邦身處異國他鄉,日夜思念祖國,忘我進行音樂創作;即使彌留之際也請求死後把他的心臟帶回去,他要長眠祖國地下――這是多麼熾烈執着的愛國之情啊!

設計理念:

“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閲讀是一種對話,閲讀教學更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廣泛而深入的對話過程。珍視學生在閲讀中的疑問和感受,引導學生在閲讀中嘗試解決問題;在上下文意的疏通中抓住課文的空白點,展開聯想與想象,以創新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的重點段,第二自然段的閲讀是對學生情感體驗、文本感悟諸多能力的檢驗。也是對學生的問題的一次集中性的對話。所以我在學生理清了本段的基本脈絡後,重點放在閲讀、體驗、對話這樣的三步驟訓練上。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一篇新課文,題目是——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們有哪些收穫呀?

學生彙報,可從字詞、肖邦身世、課文內容、讀後感受等方面談。

引導學生回到課題上,肖邦的這句話是他在什麼情況下説的呢?(根據學生回答,出示:彌留之際,肖邦緊緊地握着姐姐的路德維卡的手,喃喃地説:“我死後,請把我的心臟帶回去,我要長眠在祖國的地下。”)指名讀句子,説説你們讀懂了什麼?(肖邦對祖國的熱愛至死不渝)

再讀課題(讀出感情)

二、繼續學習。

1、學習第一自然段。

同學們,既然肖邦很愛自己的祖國的,死後還要姐姐把自己的心臟帶回祖國,要長眠在祖國的地下,那麼,他又為什麼要離開自己的祖國呢?引導學生去體會第一段的內容,瞭解肖邦離開祖國時的悲憤。

師:肖邦6歲就開始學習鋼琴,不到20歲已是華沙很有名的鋼琴家和作曲家。展現在這位才華橫溢的年輕音樂家面前的是一條鋪滿鮮花的大道。但就在這時,波蘭遭到了歐洲列強的瓜分。引讀:有十分之九的領土落到了沙皇俄國的手裏。波蘭人民從此陷入了被欺凌、被壓迫的深淵。年輕而富有才華的音樂家肖邦,滿懷悲憤,不得不離開自己的祖國。——什麼叫“不得不”?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830年11月的一天,維斯瓦河上瀰漫着薄薄的霧靄,20歲的肖邦告別了自己的親人,坐着馬車離開了首都華沙。在城郊,發生了一件感人的事。

自讀課文,思考:在城郊,發生了一件什麼事?你覺得這件事中哪些情節最令你感動?

(1)他們站在路邊,詠唱着埃斯內爾特地為肖邦譜寫的送別曲《即使你遠在他鄉》。埃斯內爾緊緊地握住肖邦的手説:“孩子,無論你走到哪裏,都不要忘記自己的祖國呀!”肖邦感動地點了點頭。

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指導。

同學和老師站在路邊,詠唱着老師特地為肖邦譜寫的送別曲《即使你遠在他鄉》。如果你是埃斯內爾,你會通過歌聲對肖邦説什麼呢?同桌討論歌詞。

(即使你遠在他鄉,我們永遠會心心相印。

即使你遠在他鄉,也不要忘記自己的祖**親。

……)

出示:送別曲《即使你遠在他鄉》歌詞:

不論你在哪裏逗留/不論你在哪裏流浪/願你永遠不會把祖國遺忘/願你懷着一顆温暖至誠的心/永遠不停對祖國的熱愛。

教師深情朗誦。學生誦讀。

引導學生抓住“緊緊、無論、都不要”等詞語體會老師對肖邦的期盼和叮囑。指導有感情讀好第一句。

(2)這時,埃斯內爾又捧過一隻閃閃發光的銀盃,深情地對肖邦説:“這裏裝的是祖國波蘭的泥土,它是我們送給你的特殊禮物,請收下吧!”

(3)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動的淚水溢滿了眼眶。他鄭重地從老師手裏接過了盛滿泥土的銀盃,回首望了望遠處的華沙城,然後登上了馬車,疾馳而去。

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指導。

埃斯內爾為什麼把泥土作為特殊禮物送給肖邦?

(這是肖邦的根,這是生他養他的土地

老師要肖邦知道走到哪兒都不要忘了災難深重的祖國和處在水深火熱中的人民。

……)

指名讀,齊讀,體會埃斯內爾的深情。

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動的淚水溢滿了眼眶。他已經理解、體會了老師的一片心意,我們從他的淚水中可以看出他有千言萬語想要訴説,想一想,肖邦在心裏會説些什麼?你能幫他説一説嗎?出示小訓練:他鄭重地從老師手裏接過了盛滿泥土的銀盃,回首望了望遠處的華沙誠説:

(祖國再見了!老師再見了!同學們,朋友們再見了!

祖國,我會為你而奮鬥的!

……)

自由背誦這一段中最令你感動的句子,個別背。

3、學習第三、四、五自然段。

流落法國巴黎的肖邦,他在異鄉都幹了些什麼?

⑴得知華沙起義失敗的消息,寫下了著名的《革命進行曲》

理解“悲憤欲絕”

聽《革命進行曲》,説印象,感受音樂的巨大作用。(播放音樂)

師:起義失敗的波蘭人民,聽到《革命進行曲》後,又振奮精神,重新拿起武器英勇鬥爭。

從肖邦的這一舉動中我們能夠感受到什麼?(肖邦有着熾熱的愛國之情,身在異國,心繫祖國,祖國的每一點變化都被他所密切地關注)

⑵肖邦日夜思念祖國,忘我地進行音樂創作。

思考:他為什麼要這麼做?

肖邦日夜思念着祖國。他把亡國的痛苦和對祖國前途的憂慮,全部傾注在自己的音樂創作之中。

引導學生抓住“全部、再工作、徹夜”等詞語體會肖邦思念祖國的情懷。

肖邦就是這樣夜以繼日地在鋼琴前工作、工作。思鄉情,亡國恨,隨着琴聲從他的作品裏流淌出來。因此,這段時候,肖邦無論在鋼琴演奏還是在音樂創作方面,都取得了驚人的成就。

⑶為了祖國,也為了生計,肖邦四處奔波。

寒來暑往,18年過去了。疲勞加上憂憤,使肖邦原來的肺結核病又復發了。1849年10月,他終於躺倒在病牀上。引讀:課件再次出示:彌留之際,肖邦緊緊握着姐姐路德維卡的手,喃喃地説:“我死後,請把我的心臟帶回去,我要長眠在祖國的地下。”

朗讀肖邦的話,加深體會(注意微弱的聲音與強烈的感情要協調好)

引出第6自然段,理解“與世長辭”,抓住“亡國之恨”和“異國他鄉”、“才”來再次感受肖邦命運的坎坷與他未能活着回到祖國,未能看到祖國解放的那種死不瞑目的深深遺憾。

齊讀第六自然段

三、總結

之後,波蘭人民又多次舉行爭取獨立的武裝起義,終於在1918年11月11日恢復獨立,成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但遺憾的是,肖邦再也看不到祖國恢復獨立的那一天了。

但是他留下的《革命進行曲》卻激勵着全世界人民,他熾熱的愛國情懷永遠地留在了我們的心中。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自然段。

2、通過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肖邦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泥土為什麼是特殊的禮物,肖邦為什麼要把心臟帶回祖國,兩者之間有什麼必要的聯繫。

2、深刻體會肖邦對祖國的摯愛。

教學準備:小黑板摘抄兩段話:一是肖邦的遺言,二是老師的臨別囑咐。

教學時間:兩教時

1、審題自學,初步明瞭課文的主要內容,弄清肖邦外出原因。(是戰鬥還是逃避)——(英雄—懦夫)

2、深入體會老師對肖邦的囑咐,“泥土”為什麼是特殊禮物,肖邦在國外的工作有無價值?為什麼要把心臟帶回祖國?

教學設計:

一、初讀課文,瞭解大義

1、自學生字新詞,結合上下文理解:疾弛、勉勵、特殊、悲憤欲絕、四處奔波、與世長辭、彌留之際、異國他鄉

2、自由讀課文:讀通句子,將課文讀正確。

3、分節讀課文,在歸納節意的基礎上,練習分段、合併段意。

(1)不得不離開祖國       (2)帶着泥土,離開祖國

(3)思念祖國,忘我工作    (4)與世長辭,請求將心臟帶回祖國。

4、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波蘭被列強侵佔(滄陷),音樂家肖邦流落異國他鄉不忘亡國之恨,以奮工作,彌留之際請求姐姐把心臟帶回祖國的故事,表達了他對祖國強烈的愛。

5、默讀質疑(疑是學習進程的推進器,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通過質疑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

(1)國難當頭,肖邦選擇離開,到底是英雄還是懦夫?

(2)埃斯內爾老師把“泥土”作為特殊的禮物,到底是什麼用意?

(3)肖邦彌留之際,為什麼請求姐姐把自己的心臟帶回祖國?

二、圍繞小專題,展開學習討論

1、國難當頭,肖邦選擇離開,這是為什麼呢?

(1)列強瓜分    十分之九     陷入深淵

(2)滿懷悲憤  不得不

簡介肖邦。他是如何發揮才華,為祖國工作的經歷。

2、老師為什麼把“泥土”作為特殊的禮物贈送給肖邦呢?

(1)通讀第二自然段,劃分場景

詠唱送別曲——老師的叮囑——贈送泥土——接受禮物——登車疾馳

(2)理解老師的話

“孩子,無論你走到哪裏,都不要忘記祖國呀!”

“這裏裝的是祖國波蘭的泥土,它是我們送給你的特殊禮物,請收下吧!”

(3)此情此景,肖邦的表現是什麼呢?

——肖邦感動地點了點頭。

——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動的淚水溢滿了眼眶。他鄭重地……

(4)從這些語句中,體會到什麼呢?

師生之間的真摯情感。

老師對肖邦的厚望:雖然離開了祖國。但不能忘記祖國。

波蘭人民對祖國的摯愛。

3、起義失敗,肖邦為什麼會悲憤欲絕?他是怎麼做的?(想到用哪些成語來形容肖邦呢?)從中體會到什麼?

“一腔熱血化作了音符”

“表現了波蘭人民的吶喊與抗爭”

“時間在消逝,可是他已根本沒有了時間的概念”

愛國之情與愛國之曲《革命進行曲》

4、肖邦彌留之際,為什麼要請求姐姐把他的心臟帶回祖國呢?

(1)什麼時候是彌留之際?此時為什麼能“緊緊地握住”姐姐的手?是什麼力量在支撐着他?

(2)肖邦為什麼要求把心臟帶回祖國?其用意是什麼?

(3)出示老師的臨別囑咐(讀)

體會肖邦臨終遺言,能體會到什麼?此時你最想説的是什麼?

(4)補充閲讀陸游的《示兒》——臨終遺言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體會古今中外愛國志士的共同心願:渴望和平、統一。

三、指導背誦,體會感情,積累語言

1、熟讀第二自然段,準備背誦(交流記憶方法)

(告別—送行—叮囑—送禮—受禮)

2、按自己的記憶方法練習背誦

(背誦能加深課文的理解,是語言和思維訓練的有效結合。這裏不是機械地強記,而是充分發揮學習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創造性地記憶背誦。)

板書設計

不得不離開

肩負祖國人民的囑託

請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            廢寢忘食地工作

(肖邦的心願)                臨終寄託心願

幼兒園《我的祖國》教案 篇八

活動目標:

1、學習在不同的環境中尋找“南”方,瞭解指南針的用處。

2、知道人很聰明,古代就有四大發明。

活動準備:

1、《小朋友的書——我的祖國叫》《小朋友的書、數學》《小朋友的書、美工》。

2、簡易指南針若干個,漢字“南”若干。

活動過程:

1、遊戲“東南西北在哪裏”。

(1)幼兒根據教師指令要求快速指點上、下、左、右不同的方位。

(2)提問:東、南、西、北這四個方位在哪兒呢?先來找一找“南”方。

引導幼兒憑藉經驗指點“南”在哪兒,並説出理由,如看陽光。

2、出示簡易指南針,告訴幼兒上面這根神奇的小針,能夠幫助我們無論在什麼地方都能找到“南”方。

3、以小組為單位,共同操作和觀察一個指南針,在活動室裏尋找哪兒是“南”,並站在相應的地方。鼓勵幼兒不斷改變自己所站的位置,發現指南針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