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阿西莫夫短文教案(整理26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04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26篇《阿西莫夫短文教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阿西莫夫短文教案》相關的範文。

阿西莫夫短文教案(整理26篇)

篇1:阿西莫夫短文教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啟發,從而發現新的論據或得出新的結論。

2.短文兩篇所説明的研究成果。

3.短文的行文順序及説明方法、語言特色。

(二)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三)情感目標

1.科學需要大膽的推測,合理的想像,合乎邏輯的分析、求證。

2.學會從不同角度對所觀察到的自然現象進行思考。

3.廣泛閲讀科普文章,開闊視野,增長知識。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瞭解兩篇短文所説明的事理,説明的順序、方法。

難點: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啟發,從而發現新的論據或得出新的結論。

三、課時安排:2課時

四、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介紹“大陸漂移假説”產生的故事:1912年的一天,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因病躺在牀上。當他把目光移到牆上那張已看過千百遍的世界地圖上時,突然產生了一個新奇的想法:為什麼地圖上南美洲巴西亞馬孫河口突出的一塊大陸,同非洲喀麥隆海岸凹陷進去的部分,形狀竟會如此相似?為什麼沿北美洲的東海岸到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凹形地帶,與歐洲西海岸到非洲西海岸的凸形大陸,竟會如此吻合呢?難道這幾塊大陸原來曾連在一起,後來才分離開來的嗎?

魏格納被這個奇妙的想法激動得幾天沒有睡好覺。他把地圖上所有的陸塊都進行了比較研究,結果發現它們的海岸線都能較好地吻合在一起。後來,他經過多方面的研究、求證,大膽地提出了轟動世界科學的著名學説――大陸漂移假説。那麼“恐龍無處不有”與大陸漂移假説有什麼關係呢?

(一)明確目標

(二)整體感知

學生自讀課文,研討以下問題:

1.“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2.“大陸漂移”使恐龍遍佈世界的説法由何而來?

3.你怎麼看待科學家們的推斷?

討論明確:

1.1986年在南極發現鳥臀目恐龍。地球的其他大陸上也都發現有恐龍化石。因而“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之説成立。

2.科學家並不滿足於南極發現恐龍化石最直接的結論,即“恐龍無處不在”。他們就此產生了更多的疑問,如“恐龍何以在南極生存?”“恐龍是如何越過大洋進到另一個陸地上去的呢?”深入研究得出的結論是“是大陸漂移把恐龍帶到了南極”。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及目標完成過程

1.學生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説明的層次順序及説明方法。

討論明確:

全文共15個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一個科學觀點――“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引出説明內容。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闡述説明內容――由恐龍化石在南極的發現説明“恐龍無處不在”,再由“恐龍無處不在”這一發現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自然段):以“南極恐龍化石的發現,為支持地殼在進行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這一理論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證據”總結説明內容,結束全文。

本文在説明“大陸漂移”:是恐龍無處不在的原因這一主體內容時,詮釋了“板塊構造”理論,還用一個生動的比喻,背上馱着許多大陸,當板塊向一個或另一個方向運動時,大陸也隨之一起運動”,將“板塊構造”形象化地説明出來,板塊聚散的科學原理也就通俗易懂了。

主體説明部分。列數字是一個重要説明方法,如“在四十多億年的地球發展史中,泛大陸形成和分裂過多次,最後一次完整的泛大陸大約是在2.25億年前形成的。這個泛大陸存在了數百萬年後,又開始顯示出破裂的跡象”。

“大約在2億年前,泛大陸分裂成四部分。”

“印度向北移動,並且大約在5000萬年前與亞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馬拉雅山脈。”

“到6500萬年以前,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所有的恐龍都滅絕了。”

“大約經歷了1億年,(南極)氣候逐漸變冷,植物慢慢越來越稀少,動物種類和數量也大量減少。”

“位於南極中心部位的南極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十分之九的冰在南極。那裏的冰有數英里厚,覆蓋着豐富的化石。”――運用大量的數據進行説明,給人以科學依據充分的印象,有很大的説服力。

此外,文章的第二、三部分相對於第一部分,又是在舉例説明,説明“在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這一科學論斷。

(四)總結、擴展

科學家能從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中產生聯想,經過懷疑、推測、研究、論證之後有新的發現。同學們要從中受到啟發,善於多角度思考問題,以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

為學生提供一篇短文《世界各大洲都有恐龍的足跡嗎》,進行比較閲讀,使大家加深對《恐龍無處不有》所説明內容的理解,進而從兩篇寫法各異説明內容卻一樣的文章中,去找尋自己的發現。

(五)佈置作業

借閲有關資料,或參觀自然博物館,或看有關科幻影片,瞭解一下恐龍的世界。

篇2:阿西莫夫短文教案

學習目標:

1、把握兩篇短文的內容,明確説明對象,理清寫作思路。

2、體會課文中的補充説明的作用和含義。

3、理解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啟發,從而可以發現新的論據或得出新的結論。

重點難點:

1、體會課文中的補充説明的作用和含義。

2、理解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啟發,從而可以發現新的論據或得出新的結論。

學習過程:

一、預習檢測

1、給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遺hái()骨gé()zhě()皺追sù()劫()難蟾蜍()隕()石攜()帶2、解釋詞語劫難追溯_________________天衣無縫緻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作者阿莫西夫是國著名的科普作家和小説家。

二、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6500萬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億年的恐龍突然滅絕了,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謎。不同地域恐龍化石的發現意味着什麼?導致恐龍滅絕的原因是什麼?阿西莫夫的兩篇短文對此分別做了回答。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恐龍無處不在》和《被壓扁的沙子》。

三、整體感知

從課文註解得知,這兩篇短文在原書中編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學新疆域》章節裏,請問這兩篇短文在內容上有什麼聯繫?

四、自主學習

(一)1.“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2.“大陸漂移”使恐龍遍佈世界的説法由何而來?

3.你怎麼看待科學家們的推斷?

(二)4.對於6500萬年前恐龍的滅絕,科學界存在着哪兩種對立的理論?各自的依據是什麼?

5.作者在本文中意在説明恐龍是怎樣滅絕的?

6.在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中,作者為什麼選擇“撞擊説”而否認“火山説”?

五、合作探究

1、兩篇短文各自要説明的內容是什麼?

2、兩篇短文都談到了恐龍的滅絕,但説明的角度不同。試比較。

3.本文題目《被壓扁的沙子》是否離題太遠?換成《恐龍是怎樣滅絕的》不好嗎?

4、揣摩語言,感受作者獨特的語言風格

1.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現代兩棲動物。

2.如果看一張地圖,並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會看到它們拼合得多麼天衣無縫。

3.萬一哪天某個星體要撞擊地球,我們也許會知道如何來避免這種撞擊。

4.即非常純的沙子。

5.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對金剛石加熱,從而把它恢復到原始碳的狀態,但誰願意這樣做呢?

教師提示:請同學們在文中找出這五句話,你發現了什麼?

教師點撥:這些句子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號裏的補充説明文字。請同學們結合具體語境,説説它們各自的作用。

六、拓展延伸:

科學界研究恐龍滅絕問題,在作者看來有何意義?你怎麼認為?

七、課堂小結:

科學家能從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中產生聯想,經過懷疑、推測、研究、論證之後有新的發現。同學們要從中受到啟發,善於多角度思考問題,以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

篇3:阿西莫夫短文教案

(一)知識目標

1.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啟發,從而發現新的論據或得出新的結論。

2.短文兩篇所説明的研究成果。

3.短文的行文順序及説明方法、語言特色。

(二)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三)情感目標

1.科學需要大膽的推測,合理的想像,合乎邏輯的分析、求證。

2.學會從不同角度對所觀察到的自然現象進行思考。

3.廣泛閲讀科普文章,開闊視野,增長知識。

瞭解兩篇短文所説明的事理,説明的順序、方法。

難點:

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啟發,從而發現新的論據或得出新的結論。

解決辦法: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滿足他們的表達欲,活躍學習氣氛。

2課時

學生借閲科普讀物,從中找出與本文內容相關的科學知識,大家共同學習研討。

學生對一些自然現象提出自己的看法,説明產生這種看法的依據。

第一課時

導入 新課

多媒體展示大陸漂移圖示的同時,介紹大陸漂移假説產生的故事:1912年的一天,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因病躺在牀上。當他把目光移到牆上那張已看過千百遍的世界地圖上時,突然產生了一個新奇的想法:為什麼地圖上南美洲巴西亞馬孫河口突出的一塊大陸,同非洲喀麥隆海岸凹陷進去的部分,形狀竟會如此相似?為什麼沿北美洲的東海岸到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凹形地帶,與歐洲西海岸到非洲西海岸的凸形大陸,竟會如此吻合呢?難道這幾塊大陸原來曾連在一起,後來才分離開來的嗎?

魏格納被這個奇妙的想法激動得幾天沒有睡好覺。他把地圖上所有的陸塊都進行了比較研究,結果發現它們的海岸線都能較好地吻合在一起。後來,他經過多方面的研究、求證,大膽地提出了轟動世界科學的著名學説大陸漂移假説。

那麼恐龍無處不有與大陸漂移假説有什麼關係呢?

(一)明確目標

1.理解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的科學觀點。

2.把握恐龍無處不在印證大陸漂移假説的説明順序和方法。

(二)整體感知

學生自讀課文,研討以下問題:

1.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2.大陸漂移使恐龍遍佈世界的説法由何而來?

3.你怎麼看待科學家們的推斷?

討論明確:

1.1986年在南極發現鳥臀目恐龍。地球的其他大陸上也都發現有恐龍化石。因而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之説成立。

2.科學家並不滿足於南極發現恐龍化石最直接的結論,即恐龍無處不在。他們就此產生了更多的疑問,如恐龍何以在南極生存?恐龍是如何越過大洋進到另一個陸地上去的呢?深入研究得出的結論是是大陸漂移把恐龍帶到了南極。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及目標完成過程

1.學生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説明的層次順序及説明方法。

討論明確:

全文共15個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一個科學觀點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引出説明內容。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闡述説明內容由恐龍化石在南極的發現説明恐龍無處不在,再由恐龍無處不在這一發現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自然段):以南極恐龍化石的發現,為支持地殼在進行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這一理論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證據總結説明內容,結束全文。

本文在説明大陸漂移:是恐龍無處不在的原因這一主體內容時,詮釋了板塊構造理論,還用一個生動的比喻,板塊背上馱着許多大陸,當板塊向一個或另一個方向運動時,大陸也隨之一起運動,將板塊構造形象化地説明出來,板塊聚散的科學原理也就通俗易懂了。

主體説明部分。列數字是一個重要説明方法,如在四十多億年的地球發展史中,泛大陸形成和分裂過多次,最後一次完整的泛大陸大約是在2.25億年前形成的。這個泛大陸存在了數百萬年後,又開始顯示出破裂的跡象。

大約在2億年前,泛大陸分裂成四部分。

印度向北移動,並且大約在5000萬年前與亞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馬拉雅山脈。

到6500萬年以前,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所有的恐龍都滅絕了。

大約經歷了1億年, (南極)氣候逐漸變冷,植物慢慢越來越稀少,動物種類和數量也大量減少。

位於南極中心部位的南極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十分之九的冰在南極。那裏的冰有數英里厚,覆蓋着豐富的化石。

運用大量的數據進行説明,給人以科學依據充分的印象,有很大的説服力。

此外,文章的第二、三部分相對於第一部分,又是在舉例説明,説明在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這一科學論斷。

(四)總結、擴展

科學家能從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中產生聯想,經過懷疑、推測、研究、論證之後有新的發現。同學們要從中受到啟發,善於多角度思考問題,以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

為學生提供一篇短文《世界各大洲都有恐龍的足跡嗎》,進行比較閲讀,使大家加深對《恐龍無處不有》所説明內容的理解,進而從兩篇寫法各異説明內容卻一樣的文章中,去找尋自己的發現。

(五)佈置作業

借閲有關資料,或參觀自然博物館,或看有關科幻影片,瞭解一下恐龍的世界。

篇4:阿西莫夫短文教案

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

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極研究所宣佈在詹姆斯羅斯島發現了一些化石骨骼。該島是稍微離開南極海岸的一小片冰凍陸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這些骨頭毫無疑問屬於鳥臀目恐龍。

在地球的其他大陸上也都發現有恐龍化石。這些古老的爬行動物在南極的出現,説明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

如果把這個發現與南極大陸聯繫起來,這比僅考慮恐龍來説要重要得多。恐龍如何能在南極地區生存呢?恐龍實際上並不適應寒冷的氣候,現代的兩棲動物(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現代兩棲動物)更不適應南極氣候。但1986年在南極確實發現了這種古老的兩棲動物的化石。

恐龍不可能在每一塊大陸上獨立生存,那麼它們是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上去的呢?

這一問題的答案是: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幾十年前,人們發現地殼是由一些緊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緩慢運動的大板塊構成的。一些板塊被拉開,而另一些則擠壓在一起,一個板塊也許會緩慢地向另一板塊下面俯衝。“板塊構造”理論很快為地質界幾乎所有的問題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島嶼鏈、海洋深淵等等,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謎。

可以這樣比喻,板塊背上馱着許多大陸,當板塊向一個或另一個方向運動時,大陸也隨之一起運動。每隔一段時期,板塊會將所有的大陸匯聚在一起,地球此時僅由一個主要陸地構成,稱為“泛大陸”。當板塊繼續運動時,大陸又重新被分離開。

在四十多億年的地球發展史中,泛大陸形成和分裂過多次,最後一次完整的泛大陸大約是在2.25億年前形成的。這個泛大陸存在了數百萬年以後,又開始顯示出破裂的跡象。

早期恐龍在那時已經開始出現,並且有機會分散到泛大陸的各個地方。所有陸地似乎都處在熱帶和温帶環境內,所以恐龍可以在泛大陸的不同地區舒適地生活。

大約在兩億年前,泛大陸分裂成四部分。北部就是現在的北美、歐洲和亞洲,南部是由南美和非洲構成,最南部是南極洲和澳大利亞,印度是剩餘的一小部分。

隨着時間的流逝,北美又與亞洲和歐洲分開,南美也與非洲相離。(如果看一張地圖,並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會看到它們拼合得多麼天衣無縫。)印度向北移動,並且大約在5000萬年前與亞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馬拉雅山脈。兩個陸塊在那裏聚合並緩慢地褶皺變形。南極和澳大利亞也已相互分離。

當大陸相互分離時,每一個大陸都攜帶着自己的恐龍而去。到6500萬年以前,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所有的恐龍都滅絕了,大陸也已完全分開。每一個大陸都有自己的恐龍化石。

南極也有自己的恐龍、兩棲動物和其他在恐龍時代繁盛的植物和動物。然而,這些生物的命運比其他同類要悲慘得多,因為板塊把它們向南攜帶到了極地。大約經歷了一億年,氣候逐漸變冷,植物慢慢越來越稀少,動物的種類和數量也大量減少。氣候變得越來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後成為冰天雪地。

位於南極中心部位的南極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極冰蓋。那裏的冰有數英里厚,覆蓋着豐富的化石。如果南極的冰雪層再薄一些的話,我們就可以找到它們。

因此,南極洲恐龍化石的發現,為支持地殼在進行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這一理論提供了另一個強有力的證據。

篇5:阿西莫夫短文教案

在過去的9年裏,科學家們一直對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的一個新觀點爭論不休,這個問題最終也許會得到解決。

1980年曾經有報道説,在一個6500萬年前形成的沉積物薄層中,發現了稀有金屬銥,它的含量異常豐富。一些人認為,這可能是由於一個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對地球的撞擊的結果。這種撞擊也許深入到地殼內部,引起火山噴發,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許多塵埃進入了平流層中,結果造成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陽光無法抵達地球的表面。這也許是導致包括所有恐龍在內的許多地球生物滅絕的原因。

毫無疑問,6500萬年前地球上曾經有過一次“大滅絕”,發生過一次“大劫難”。然而,並不是所有的科學家都認為這是由巨大撞擊引起的。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經歷了一個火山爆發期,許多火山大致同時噴發,那麼也能造成一個足以使生物大量滅絕的巨大災難。

因此,存在兩種對立的理論,即“撞擊説”和“火山説”。

這不僅僅是一個學術問題,因為我們將來也許還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大災難。(萬一某一天某個星體要撞擊地球,我們也許會知道如何來避免這種撞擊。)我們需要儘可能多地瞭解這種事件所產生的影響,因為當將來面臨這種事件時,我們可以採取某種應急措施。

為此,科學家們一直都在努力尋找證據來驗證這兩種理論。

1961年一位名叫S.M.斯季紹夫的原蘇聯科學家發現,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純的沙子)處於超高壓的狀態,那麼它的原子相距很近,從而變得極為緻密。一立方英寸被壓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這種被壓扁的沙子因此被稱為“斯石英”。

斯石英並不十分穩定,原子之間靠得太近以至於它們又出現相互排斥的趨勢,最後又變為普通沙子。然而,由於原子之間結合得極為緻密,所以這種反彈變化進行得非常緩慢,從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數百萬年。

金剛石的形成與此相同。金剛石中的碳原子被擠壓得異常緊密,它們同樣存在一個向外擴散並且恢復為普通碳的趨勢。在通常條件下,這也需要數百萬年。

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夠高,就可使這種變化加快。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們之間能夠相互分離,返回到原始狀態。因此,如果在850C°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熱30分鐘,它將變為普通的沙子。(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對金剛石加熱,從而把它恢復到原始碳的狀態,但誰願意這樣做呢?)

斯石英可以在實驗室製造,但它們在自然界存在嗎?是的。然而它們只出現在沙子被強烈擠壓的地方。

例如,在一些地方已經發現了斯石英,而且有證據顯示這些地區曾經受到巨大隕石的撞擊。撞擊所產生的巨大壓力形成斯石英。另外,在進行過原子彈爆炸實驗的場地也發現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脹火球的巨大壓力形成的。

似乎可以肯定地説,斯石英也應該出現在壓力極高的地殼深處。在這種情況下,它可通過火山噴發被攜帶到地表。然而,噴發温度極高,巖石會被熔化,所任何由火山攜帶而來的斯石英都被轉化為普通的二氧化硅。事實上,在火山活動地區至今沒有發現過斯石英。

那麼,你可能會説在斯石英出現的地方肯定發生過撞擊,而且肯定沒有發生過火山活動。

亞里桑那大學的J.F.麥克霍恩和幾位合作者研究了新墨西哥州拉頓地區的巖層。巖層的年齡為6500萬年,因此可以追溯到恐龍滅絕的年代。

他們在1989年3月1日宣佈,利用測試固體物質中的原子排列的現代技術,即核磁共振和X光衍射,他們確實檢測到了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種原子排列。

這種情況顯示,在6500萬年以前曾有一次巨大的撞擊並形成了數噸重的斯石英。這些斯石英在沉降之前曾被濺起到平流層中。那麼,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動,而應該是撞擊。

篇6:阿西莫夫短文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積累詞語,掌握“遺骸、褶皺、劫難、追溯”等詞的讀音,理解“劫難、緻密、追溯、天衣無縫”等詞的詞義,並學會運用。

⑵瞭解“板塊構造”“大滅絕”“撞擊説”“火山説”“斯石英”等科學概念。

⑶瞭解兩篇文章作者的思維方式。

2、能力目標:

⑴比較分析兩文的説明對象和説明角度,把握兩文所介紹的科學知識,體會作者思維的開放性與周密性。

⑵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簡明精練、邏輯性強、幽默風趣的特點。

⑶培養學生用聯繫的觀點看問題、想問題的思維方法。

3、德育目標:

學習作者運用豐富的科學知識、敏鋭的科學眼光深入探索未知的精神,激發學生努力學習,不囿於成説,敢於創新,善於創新,向科學的未知領域進軍。

【教學重點】

1、把握兩篇短文的內容,明確説明對象,理清寫作思路。

2、學習作者善於聯繫,由此及彼,多角度、多側面的思維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中的補充説明的作用和含義。

【教學方法】

1、比較閲讀法。

2、涵泳品味法。

3、延伸拓展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精讀課文,比較分析兩篇短文的説明對象和説明角度,深入理解文章內容;揣摩語言,體會作者獨特的語言風格;學習作者的思維方法,引導學生留心生活,思考自然和社會,多角度看問題,獲得新知、真知。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設計(一):

在距今約2、3億年前~6500萬年前,地球上出現了一種奇異的爬行動物。它們與現代的蜥蜴有許多相似之處,如身體表面覆蓋着有鱗片的皮膚。它們的後代是由卵孵化出來的等等。在這漫長的1、65億年間,它們成為了整個地球的主宰。它們經歷了氣候較為温暖的三迭紀,食物豐富的侏羅紀,充滿了生存恐懼的白堊紀,它們作為過去的生物,人們給了它們一個名字──恐龍。

6500萬年前,白堊紀的一個早晨,草食性恐龍正在吃着美味的早餐,“轟”的一聲巨響, 一場天翻地覆的大爆炸發生了,從此恐龍便慢慢地減少,直至最後滅絕。恐龍滅絕的原因是什麼呢?讓我們帶着問題走進阿西莫夫筆下的科普世界去尋求答案吧。

設計(二):

6500萬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億年的恐龍突然滅絕了,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謎。不同地域恐龍化石的發現意味着什麼?導致恐龍滅絕的原因是什麼?阿西莫夫的兩篇短文對此分別做了回答。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恐龍無處不在》和《被壓扁的沙子》。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1、學生朗讀課文。

教師檢查預習情況,多媒體顯示:

1、辨音:

遺骸褶皺劫難追溯

2、釋義:

遺骸褶皺劫難

緻密追溯天衣無縫

選四名同學回答,

明確:

⑴hái zhě nànsù

⑵遺骸:遺骨(遺留的殘骨)。

褶皺:由於地殼運動,巖層受到擠壓而形成的彎曲。

劫難:災難、災禍。

緻密:細緻精密。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發源處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來。

天衣無縫:比喻事物沒有一點破綻。

2、從課文註解得知,這兩篇短文在原書中編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學新疆域》章節裏,請問這兩篇短文在內容上有什麼聯繫?

學生談自己閲讀的初步印象。

明確:兩篇短文都談到了恐龍的滅絕,兩文都證明了“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這一觀點,兩文都運用科學發現相互佐證來進行科學研究。

三、精讀課文,比較分析兩篇短文的説明對象和説明角度,深入理解文章內容

多媒體顯示:

教師要求學生精讀課文,填寫上表。

學生自讀課文,然後小組內討論交流,要求人人發言,個個參與。教師巡視各組,掌握討論情況,隨時給予必要的點撥指導,然後選交流成功的兩個小組介紹閲讀成果。

明確:

1、《恐龍無處不在》,説明對象為“地殼在進行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這一理論,或“板塊構造”理論。説明角度為:通過南極洲恐龍化石的發現來證明“板塊構造”理論。文章的思路簡述如下:

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為第1段,這兩句話是全篇行文的邏輯基礎。第二部分為2~7段,介紹恐龍無處不在是大陸在漂移。2、3段介紹南極和地球其他大陸上都發現有恐龍化石,“説明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4、5段寫這一發現引起了作者的深入思考,作者沒有把思維定格在恐龍本身研究上,而是把“這個發現與南極大陸聯繫起來”考察;6、7段作者思有所獲,“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第三部分為8~12段,簡明介紹板塊學説,並説明每個大陸都有恐龍化石的原因。第四部分為13~15段,再次聚焦南極恐龍和其他生物,確證這一推斷的正確性。總之,全文從現象到本質,逐層推進,表現了思維的開放性和嚴密性。

2、《被壓扁的沙子》,説明對象為“恐龍的滅絕”,説明角度為通過“被壓扁的沙子”來探討恐龍滅絕的原因。文章的寫作思路如下:

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為第1段,引出説明對象。第二部分為2~6段,探討恐龍大滅絕,介紹兩種學説“撞擊説”和“火山説”,揭示研究這一問題的重要意義。第三部分為7~11段,解釋斯石英的成因,重點説明其性質,為排除“火山説”提供科學依據。第四部分為12~17段,依據科學理論,進一步斷定有斯石英的地方肯定發生過撞擊,而且肯定沒有發生過火山運動,從而得出結論,恐龍滅絕的原因是撞擊。

教師總結:兩文都體現了作者思維的開放性和嚴密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利用科學發現相互佐證來進行科學研究,打開了一扇又一扇新的窗户,我們不禁為作者道好稱奇,科學需要激,需要創新!

四、揣摩語言,感受作者獨特的語言風格

多媒體顯示:

1、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現代兩棲動物。

2、如果看一張地圖,並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會看到它們拼合得多麼天衣無縫。

3、萬一哪天某個星體要撞擊地球,我們也許會知道如何來避免這種撞擊。

4、即非常純的沙子。

5、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對金剛石加熱,從而把它恢復到原始碳的狀態,但誰願意這樣做呢?

教師提示:請同學們在文中找出這五句話,你發現了什麼?

學生明確:這些句子都被作者安排在括號裏。

教師點撥:這些句子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號裏的補充説明文字。請同學們結合具體語境,説説它們各自的作用。

學生明確:

1、如果抽象地説現代兩棲動物,不加以舉例,讀者可能一時想不起是指哪些動物。現代兩棲動物很多,舉“青蛙”和“蟾蜍”,是因為它們“人人皆知”。“青蛙”和“蟾蜍”不能在南極生存,猶如當年恐龍不能適應南極的生態氣候一樣,因為它們同屬兩棲動物。

2、這一句補充説明了大陸漂移學説的一個最顯而易見的證據,即南美洲與非洲海岸線驚人的吻合。

3、這一句看起來有調侃的意味,但並非無稽之談。星體撞擊地球雖然極為罕見,但在地球的歷史上確實發生過。作者作這樣的假設,意在強調天文學研究的現實意義。

4、這是對“二氧化硅”的解釋,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學名,易被人理解接受,另一方面也強調只有非常純的沙子才能稱得上“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雜質。

5、這一句話是以金剛石經過高温加熱可以變為普通的碳類比斯石英經過高温加熱可以變為普通的沙子。也許沒有人會在意斯石英的還原問題,但沒有人會願意把金剛石變為碳,因為金剛石太名貴了。作者隨筆幽默了一下,表現了作者思維的活躍。

教師總結:這些補充説明的文字化高深的科學概念為平易的介紹,化嚴密的科學論證為幽默詼諧的類比説明,表現了本文語言簡明精練、邏輯性強、幽默風趣的特點。同學們應在今後的説明文寫作中學習借鑑。

篇7:阿西莫夫短文教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啟發,從而發現新的論據或得出新的結論。

2.短文兩篇所説明的研究成果。

3.短文的行文順序及説明方法、語言特色。

(二)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三)情感目標

1.科學需要大膽的推測,合理的想像,合乎邏輯的分析、求證。

2.學會從不同角度對所觀察到的自然現象進行思考。

3.廣泛閲讀科普文章,開闊視野,增長知識。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瞭解兩篇短文所説明的事理,説明的順序、方法。

難點: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啟發,從而發現新的論據或得出新的結論。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四、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介紹“大陸漂移假説”產生的故事:1912年的一天,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因病躺在牀上。當他把目光移到牆上那張已看過千百遍的世界地圖上時,突然產生了一個新奇的想法:為什麼地圖上南美洲巴西亞馬孫河口突出的一塊大陸,同非洲喀麥隆海岸凹陷進去的部分,形狀竟會如此相似?為什麼沿北美洲的東海岸到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凹形地帶,與歐洲西海岸到非洲西海岸的凸形大陸,竟會如此吻合呢?難道這幾塊大陸原來曾連在一起,後來才分離開來的嗎?

魏格納被這個奇妙的想法激動得幾天沒有睡好覺。他把地圖上所有的陸塊都進行了比較研究,結果發現它們的海岸線都能較好地吻合在一起。後來,他經過多方面的研究、求證,大膽地提出了轟動世界科學的著名學説——大陸漂移假説。那麼“恐龍無處不有”與大陸漂移假説有什麼關係呢?

(一)明確目標

(二)整體感知

學生自讀課文,研討以下問題:

1.“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2.“大陸漂移”使恐龍遍佈世界的説法由何而來?

3.你怎麼看待科學家們的推斷?

討論明確:

1.1986年在南極發現鳥臀目恐龍。地球的其他大陸上也都發現有恐龍化石。因而“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之説成立。

2.科學家並不滿足於南極發現恐龍化石最直接的結論,即“恐龍無處不在”。他們就此產生了更多的疑問,如“恐龍何以在南極生存?”“恐龍是如何越過大洋進到另一個陸地上去的呢?”深入研究得出的結論是“是大陸漂移把恐龍帶到了南極”。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及目標完成過程

1.學生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説明的層次順序及説明方法。

討論明確:

全文共15個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一個科學觀點——“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引出説明內容。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闡述説明內容——由恐龍化石在南極的發現説明“恐龍無處不在”,再由“恐龍無處不在”這一發現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自然段):以“南極恐龍化石的發現,為支持地殼在進行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這一理論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證據”.總結説明內容,結束全文。

本文在説明“大陸漂移”:是恐龍無處不在的原因這一主體內容時,詮釋了“板塊構造”理論,還用一個生動的比喻,“板塊背上馱着許多大陸,當板塊向一個或另一個方向運動時,大陸也隨之一起運動”,將“板塊構造”形象化地説明出來,板塊聚散的科學原理也就通俗易懂了。

主體説明部分。列數字是一個重要説明方法,如“在四十多億年的地球發展史中,泛大陸形成和分裂過多次,最後一次完整的泛大陸大約是在2.25億年前形成的。這個泛大陸存在了數百萬年後,又開始顯示出破裂的跡象”。

“大約在2億年前,泛大陸分裂成四部分。”

“印度向北移動,並且大約在5000萬年前與亞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馬拉雅山脈。”

篇8:阿西莫夫短文教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啟發,從而發現新的論據或得出新的結論。

2.短文兩篇所説明的研究成果。

3.短文的行文順序及説明方法、語言特色。

(二)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三)情感目標

1.科學需要大膽的推測,合理的想像,合乎邏輯的分析、求證。

2.學會從不同角度對所觀察到的自然現象進行思考。

3.廣泛閲讀科普文章,開闊視野,增長知識。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瞭解兩篇短文所説明的事理,説明的順序、方法。

難點: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啟發,從而發現新的論據或得出新的結論。

三、課時安排2課時

四、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介紹“大陸漂移假説”產生的故事:1912年的一天,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因病躺在牀上。當他把目光移到牆上那張已看過千百遍的世界地圖上時,突然產生了一個新奇的想法:為什麼地圖上南美洲巴西亞馬孫河口突出的一塊大陸,同非洲喀麥隆海岸凹陷進去的部分,形狀竟會如此相似?為什麼沿北美洲的東海岸到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凹形地帶,與歐洲西海岸到非洲西海岸的凸形大陸,竟會如此吻合呢?難道這幾塊大陸原來曾連在一起,後來才分離開來的嗎?

魏格納被這個奇妙的想法激動得幾天沒有睡好覺。他把地圖上所有的陸塊都進行了比較研究,結果發現它們的海岸線都能較好地吻合在一起。後來,他經過多方面的研究、求證,大膽地提出了轟動世界科學的著名學説――大陸漂移假説。那麼“恐龍無處不有”與大陸漂移假説有什麼關係呢?

(一)明確目標

(二)整體感知

學生自讀課文,研討以下問題:

1.“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2.“大陸漂移”使恐龍遍佈世界的説法由何而來?

3.你怎麼看待科學家們的推斷?

討論明確:

1.1986年在南極發現鳥臀目恐龍。地球的其他大陸上也都發現有恐龍化石。因而“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之説成立。

2.科學家並不滿足於南極發現恐龍化石最直接的結論,即“恐龍無處不在”。他們就此產生了更多的疑問,如“恐龍何以在南極生存?”“恐龍是如何越過大洋進到另一個陸地上去的呢?”深入研究得出的結論是“是大陸漂移把恐龍帶到了南極”。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及目標完成過程

1.學生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説明的層次順序及説明方法。

討論明確:此文轉自淘。教。案網

全文共15個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一個科學觀點――“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引出説明內容。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闡述説明內容――由恐龍化石在南極的發現説明“恐龍無處不在”,再由“恐龍無處不在”這一發現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自然段):以“南極恐龍化石的發現,為支持地殼在進行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這一理論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證據”總結説明內容,結束全文。

本文在説明“大陸漂移”:是恐龍無處不在的原因這一主體內容時,詮釋了“板塊構造”理論,還用一個生動的比喻,“板塊

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阿西莫夫短文兩篇》教案二》,來自網!http://

背上馱着許多大陸,當板塊向一個或另一個方向運動時,大陸也隨之一起運動”,將“板塊構造”形象化地説明出來,板塊聚散的科學原理也就通俗易懂了。

主體説明部分。列數字是一個重要説明方法,如“在四十多億年的地球發展史中,泛大陸形成和分裂過多次,最後一次完整的泛大陸大約是在2.25億年前形成的。這個泛大陸存在了數百萬年後,又開始顯示出破裂的跡象”。

“大約在2億年前,泛大陸分裂成四部分。”

“印度向北移動,並且大約在5000萬年前與亞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馬拉雅山脈。”

“到6500萬年以前,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所有的恐龍都滅絕了。”

“大約經歷了1億年,(南極)氣候逐漸變冷,植物慢慢越來越稀少,動物種類和數量也大量減少。”

“位於南極中心部位的南極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十分之九的冰在南極。那裏的冰有數英里厚,覆蓋着豐富的化石。”

――運用大量的數據進行説明,給人以科學依據充分的印象,有很大的説服力。

此外,文章的第二、三部分相對於第一部分,又是在舉例説明,説明“在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這一科學論斷。

(四)總結、擴展

科學家能從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中產生聯想,經過懷疑、推測、研究、論證之後有新的發現。同學們要從中受到啟發,善於多角度思考問題,以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

為學生提供一篇短文《世界各大洲都有恐龍的足跡嗎》,進行比較閲讀,使大家加深對《恐龍無處不有》所説明內容的理解,進而從兩篇寫法各異説明內容卻一樣的文章中,去找尋自己的發現。

(五)佈置作業

借閲有關資料,或參觀自然博物館,或看有關科幻影片,瞭解一下恐龍的世界。

第二課時

導入新課

恐龍原是地球上的龐然大物,曾以900~1200屬之眾“統治”地球達一億七千萬年之久,後來一齊消失了。它究竟是怎麼滅絕的,至今仍然是科學的一個謎。

(一)明確目標

1.本文有關恐龍滅絕的觀點要把握。

2.本文説明其觀點的依據、順序及方法。

(二)整體感知

學生自讀課文,思考問題:

1.對於6500萬年前恐龍的滅絕,科學界存在着哪兩種對立的理論?各自的依據是什麼?

2.作者在本文中意在説明恐龍是怎樣滅絕的?

討論明確:

1.科學界對於恐龍在6500萬年遭遇滅頂之災,存在着的兩種對立的理論是:“撞擊説”和“火山説”。

“撞擊説”的依據:在一個6500萬年前形成的沉積物薄層中,發現了稀有金屬銥,它的含量異常豐富。一些人認為,這可能是由於一個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對地球撞擊的結果。這種撞擊也許深入到了地殼內部,引起火山噴發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許多塵埃進入了平流層中,結果造成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陽光無法抵達地球表面。這也許是導致包括所有恐龍在內的許多地球生物滅絕的原因。

“火山説”的依據:如果地球突然經歷了一個火山爆發期,許多火山大致同時噴發,那麼也能造成一個足以使生物大量滅絕的巨大災難。

2.作者意在説明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動,而應該是撞擊。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及目標完成過程

學生再讀課文,思考問題:

1.在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中,作者為什麼選擇“撞擊説”而否認“火山説”?

討論明確:

在作者看來,有論據驗證的理論才能成立。

作者對前蘇聯科學家的實驗研究成果進行了介紹:

一立方英寸被壓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這種被壓扁的沙子因此被稱為斯石英。

斯石英的原子之間結合的極為緻密,在通常條件下,斯石英可以保持數百萬年。(列數字説明)

在一些地方已經發現了斯石英。

篇9:阿西莫夫短文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

1.短文兩篇所説明的研究成果。

2.理清説明的順序。體會簡練、縝密、生動的語言。

3.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啟發,從而發現新的論據或得出新的結論。

過程與方法

1.廣泛閲讀科普文章,開闊視野,增長知識。

2.學會從不同角度對所觀察到的自然現象進行思考。

情感態度價值觀

增強學生的科學意識,培養學生多角度看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1.瞭解兩篇短文所説明的事理,説明的順序、方法。

2.科學需要大膽的推測,合理的想像,合乎邏輯的分析、求證。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導語

2.檢查預習

遺骸(hái):遺留下來的骨骸。

蟾蜍(chánchá):一種兩棲動物,體表有許多疙瘩,內有毒腺,俗稱癩蛤蟆。

褶皺(zhězhòu):由於地殼運動,巖層受到擠壓而形成的彎曲。

追溯(sù):逆流而上,向江河發源地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來。

天衣無縫:神話傳説中,仙女穿的仙衣,不用針線製作,沒有縫兒。比喻事物沒有一點漏洞。

二、學習《恐龍無處不在》

1.在南極及其他大陸上都發現了恐龍化石,作者首先想到了什麼?

明確:這説明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

2.恐龍能在今天的南極地區生存嗎?為什麼?作者經過分析思考得出了什麼答案?

交流後明確:不能。因為南極地區非常寒冷,而恐龍不適應寒冷的氣候。作者得出的答案是: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

3.大陸在漂移是“板塊構造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板塊構造理論”能解開恐龍無處不有之謎嗎?為什麼?

交流後明確:能解開。板塊構造理論認為:在四十多億年的地球發展史中,泛大陸形成和分裂過多次,最後一次完整的泛大陸大約是在2.25億年前形成,早期恐龍在那時已經開始出現,並且有機會分散到泛大陸的各個地方。所有陸地似乎都處在熱帶和温帶環境內,所以恐龍可以在泛大陸的不同地區生活。後來泛大陸分裂成四部分,這些大陸經過不斷地漂移,逐漸形成了今天大陸的樣子。這些大陸在分離時都攜帶着自己的恐龍而去,所以今天在地球的各個大陸都有恐龍化石。

4.經過以上層層分析,作者得出了什麼結論?

結論:南極洲恐龍化石的發現,為支持地殼在進行緩慢但有不可抗拒運動這一理論提供了另一個強有力的證據。

5.課文標題是《恐龍無處不在》,那麼它的説明對象是否就是恐龍呢?

明確:作者談恐龍的滅絕,談到恐龍化石無處不在,是為了證明另一項科學理論――板塊構造理論的正確

教師補充:1912年的一天,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因病躺在牀上。當他把目光移到牆上那張已看過千百遍的世界地圖上時,突然產生了一個新奇的想法:為什麼地圖上南美洲巴西亞馬孫河口突出的一塊大陸,同非洲喀麥隆海岸凹陷進去的部分,形狀竟會如此相似?為什麼沿北美洲的東海岸到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凹形地帶,與歐洲西海岸到非洲西海岸的凸形大陸,竟會如此吻合呢?難道這幾塊大陸原來曾連在一起,後來才分離開來的嗎?

魏格納被這個奇妙的想法激動得幾天沒有睡好覺。他把地圖上所有的陸塊都進行了比較研究,結果發現它們的海岸線都能較好地吻合在一起。後來,他經過多方面的研究、求證,大膽地提出了轟動世界科學的著名學説――大陸漂移假説。

6.理清文章結構

一、(1-1):用一個科學觀點――“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引出説明內容。

二、(2-14):闡述説明內容――由恐龍化石在南極的發現説明“恐龍無處不在”,再由“恐龍無處不在”這一發現推究原因。

三、(15-15):以“南極恐龍化石的發現,為支持地殼在進行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這一理論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證據”總結説明內容,結束全文。

本文在説明“大陸漂移”:是恐龍無處不在的原因這一主體內容時,詮釋了“板塊構造”理論,還用一個生動的比喻,“板塊背上馱着許多大陸,當板塊向一個或另一個方向運動時,大陸也隨之一起運動”,將“板塊構造”形象化地説明出來,板塊聚散的科學原理也就通俗易懂了。

7.作者在這裏採用的是邏輯順序,重在説明事理,將抽象的科學知識,層層解剖,既嚴謹,又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恐龍的滅絕)生物學――(板塊構造理論)地質學,道理正如課文第一段所説:“在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

8.説明方法:列數字、舉例子

9.語言特點

①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號裏的補充説明文字:見研討與練習二。

②課文中多處使用了設問句。這樣既將中心內容一步步推出,又使讀者感到非常親切。

“恐龍如何能在南極地區生存呢?”引出恐龍如何到另一個大陸的問題。

“恐龍不可能在每一塊大陸上生存,那麼它們是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上去的呢?”引出板塊構造理論。

③採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使得語言既生動形象又明白如話。

如“位於南極中心部位的南極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説明了南極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極洲在地球中的位置。又如:“板塊背上馱着許多大陸,當板塊向一個或另一個方向運動時,大陸也隨之一起運動。”非常形象可感。

8.總結擴展

科學家能從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中產生聯想,經過懷疑、推測、研究、論證之後有新的發現。對我們的啟示: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善於多角度思考問題,以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

9.佈置作業

借閲有關資料,或看有關科幻影片,瞭解一下恐龍的世界。

篇10:《阿西莫夫短文》教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啟發,從而發現新的論據或得出新的結論。

2.短文兩篇所説明的研究成果。

3.短文的行文順序及説明方法、語言特色。

(二)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三)情感目標

1.科學需要大膽的推測,合理的想像,合乎邏輯的分析、求證。

2.學會從不同角度對所觀察到的自然現象進行思考。

3.廣泛閲讀科普文章,開闊視野,增長知識。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瞭解兩篇短文所説明的事理,説明的順序、方法。

難點: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啟發,從而發現新的論據或得出新的結論。

三、課時安排2課時

四、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介紹“大陸漂移假説”產生的故事:1912年的一天,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因病躺在牀上。當他把目光移到牆上那張已看過千百遍的世界地圖上時,突然產生了一個新奇的想法:為什麼地圖上南美洲巴西亞馬孫河口突出的一塊大陸,同非洲喀麥隆海岸凹陷進去的部分,形狀竟會如此相似?為什麼沿北美洲的東海岸到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凹形地帶,與歐洲西海岸到非洲西海岸的凸形大陸,竟會如此吻合呢?難道這幾塊大陸原來曾連在一起,後來才分離開來的嗎?

魏格納被這個奇妙的想法激動得幾天沒有睡好覺。他把地圖上所有的陸塊都進行了比較研究,結果發現它們的海岸線都能較好地吻合在一起。後來,他經過多方面的研究、求證,大膽地提出了轟動世界科學的著名學説——大陸漂移假説。那麼“恐龍無處不有”與大陸漂移假説有什麼關係呢?

(一)明確目標

(二)整體感知

學生自讀課文,研討以下問題:

1.“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2.“大陸漂移”使恐龍遍佈世界的説法由何而來?

3.你怎麼看待科學家們的推斷?

討論明確:

1.1986年在南極發現鳥臀目恐龍。地球的其他大陸上也都發現有恐龍化石。因而“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之説成立。

2.科學家並不滿足於南極發現恐龍化石最直接的結論,即“恐龍無處不在”。他們就此產生了更多的疑問,如“恐龍何以在南極生存?”“恐龍是如何越過大洋進到另一個陸地上去的呢?”深入研究得出的結論是“是大陸漂移把恐龍帶到了南極”。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及目標完成過程

1.學生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説明的層次順序及説明方法。

討論明確:

全文共15個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一個科學觀點——“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引出説明內容。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闡述説明內容——由恐龍化石在南極的發現説明“恐龍無處不在”,再由“恐龍無處不在”這一發現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自然段):以“南極恐龍化石的發現,為支持地殼在進行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這一理論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證據”總結説明內容,結束全文。

本文在説明“大陸漂移”:是恐龍無處不在的原因這一主體內容時,詮釋了“板塊構造”理論,還用一個生動的`比喻,“板塊

背上馱着許多大陸,當板塊向一個或另一個方向運動時,大陸也隨之一起運動”,將“板塊構造”形象化地説明出來,板塊聚散的科學原理也就通俗易懂了。

主體説明部分。列數字是一個重要説明方法,如“在四十多億年的地球發展史中,泛大陸形成和分裂過多次,最後一次完整的泛大陸大約是在2.25億年前形成的。這個泛大陸存在了數百萬年後,又開始顯示出破裂的跡象”。

“大約在2億年前,泛大陸分裂成四部分。”

“印度向北移動,並且大約在5000萬年前與亞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馬拉雅山脈。”

“到6500萬年以前,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所有的恐龍都滅絕了。”

“大約經歷了1億年,(南極)氣候逐漸變冷,植物慢慢越來越稀少,動物種類和數量也大量減少。”

“位於南極中心部位的南極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十分之九的冰在南極。那裏的冰有數英里厚,覆蓋着豐富的化石。”

——運用大量的數據進行説明,給人以科學依據充分的印象,有很大的説服力。

此外,文章的第二、三部分相對於第一部分,又是在舉例説明,説明“在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這一科學論斷。

(四)總結、擴展

科學家能從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中產生聯想,經過懷疑、推測、研究、論證之後有新的發現。同學們要從中受到啟發,善於多角度思考問題,以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

為學生提供一篇短文《世界各大洲都有恐龍的足跡嗎》,進行比較閲讀,使大家加深對《恐龍無處不有》所説明內容的理解,進而從兩篇寫法各異説明內容卻一樣的文章中,去找尋自己的發現。

(五)佈置作業

借閲有關資料,或參觀自然博物館,或看有關科幻影片,瞭解一下恐龍的世界。

第二課時

導入新課

恐龍原是地球上的龐然大物,曾以900~1200屬之眾“統治”地球達一億七千萬年之久,後來一齊消失了。它究竟是怎麼滅絕的,至今仍然是科學的一個謎。

(一)明確目標

1.本文有關恐龍滅絕的觀點要把握。

2.本文説明其觀點的依據、順序及方法。

(二)整體感知

學生自讀課文,思考問題:

1.對於6500萬年前恐龍的滅絕,科學界存在着哪兩種對立的理論?各自的依據是什麼?

2.作者在本文中意在説明恐龍是怎樣滅絕的?

討論明確:

1.科學界對於恐龍在6500萬年遭遇滅頂之災,存在着的兩種對立的理論是:“撞擊説”和“火山説”。

“撞擊説”的依據:在一個6500萬年前形成的沉積物薄層中,發現了稀有金屬銥,它的含量異常豐富。一些人認為,這可能是由於一個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對地球撞擊的結果。這種撞擊也許深入到了地殼內部,引起火山噴發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許多塵埃進入了平流層中,結果造成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陽光無法抵達地球表面。這也許是導致包括所有恐龍在內的許多地球生物滅絕的原因。

“火山説”的依據:如果地球突然經歷了一個火山爆發期,許多火山大致同時噴發,那麼也能造成一個足以使生物大量滅絕的巨大災難。

2.作者意在説明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動,而應該是撞擊。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及目標完成過程

學生再讀課文,思考問題:

1.在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中,作者為什麼選擇“撞擊説”而否認“火山説”?

討論明確:

在作者看來,有論據驗證的理論才能成立。

作者對前蘇聯科學家的實驗研究成果進行了介紹:

一立方英寸被壓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這種被壓扁的沙子因此被稱為斯石英。

斯石英的原子之間結合的極為緻密,在通常條件下,斯石英可以保持數百萬年。(列數字説明)

在一些地方已經發現了斯石英。

篇11:《阿西莫夫短文》教案

【教學目標】

1、瞭解科技説明文的特點及本文,層次分明地説明事物的邏輯順序。

2、比較兩文,明確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互相啟發,發現新的論據或結論

3、把握的説明對象,培養愛好科學、主動探尋自然奧祕的精神。

【教學重點】瞭解兩篇短文所説明的事理,説明的順序、方法。

【教學難點】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啟發,從而發現新的論據或得出新的結論。

【導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放映《侏羅紀公園》的片斷,請學生思索:

恐龍是這個世界上最龐大的動物,曾是地球上的霸主,但在6500萬年前它們卻突然滅絕了,為什麼?流傳至今的恐龍石又告訴我們什麼?

二、感知課文

1.朗讀題目,談談你讀過題目會有什麼樣的結論?

設計此環節,在於引導學生思索本文寫作特色,由於説明問題不同,説明的角度也會不同,提醒學生在朗讀時關注這個問題,帶着問題進行閲讀。

2.快速朗讀課文,歸納主要內容。

明確:《恐龍無處不在》的內容:依據在南極發現恐龍化石的事實,佐證了大地漂移假説。

《被壓扁的沙子》的內容:通過對“被壓扁的沙子”的反思,證明外星撞擊導致恐龍滅絕的原因。

3.這兩篇短文各是怎樣介紹相關內容?

明確:《恐龍無處不在》,提出説明主旨、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啟發,總領全文。然後用恐龍化石在各地發現的事實,闡釋對大地漂移假説的證明,用具體事例證明主旨。最後總結恐龍化石的發現對大陸漂移假説提供了證據。

《被壓扁的沙子》先提出問題,提出了“撞擊説”和“火山説”兩種觀點;然後具體分析論證,用事實從正反兩方面分析;最後得出結論,撞擊造成恐龍滅絕。

(設計此環節的目的在於訓練學生把握結構的能力,能夠有目的地篩選信息,並加以概括的閲讀能力,為後文比較兩篇作了鋪墊。)

三、深入探究

這兩篇都談到了恐龍的滅絕,但在中所“扮的角色”不同。

明確:第一篇中,談到恐龍滅絕的歷史,談到它的化石無處不在,是為了證明另一個科學理論(“板塊構造”理論)的正確,第二篇,恐龍的滅絕成為了探討的主題,“被壓扁的沙子”則成了證據。

四、品味精彩

這兩篇短文以“恐龍”為話題,卻談論了兩個頗有深意的科普知識,讀後卻認為這些藴藏其中的深奧抽象的理論説得淺顯易懂,着實讓人興致盎然,你説説這兩篇有何出彩點,作家用了什麼妙招?依據文本説明(可以説明順序、語言、方法、角度等方面入手)。

明確:

1.專業術語用平實語言具體詮釋,説理深入淺出,深奧難懂的專業術語出現頻率低。

2.藉助邏輯順序,重在説理,把抽象的科學知識層層剖析,語言嚴謹,道理易懂。

3.説明方法多樣,使説明對象闡釋的更明白。

4.阿西莫夫素以駕馭語言和概念的能力著稱。本文説明語言簡練,淺顯易懂。

5.試結合上下文,説説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號裏的下列補充説明文字有何作用。

五、悟出真味

“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這一句話對你有什麼啟迪嗎?

明確:具有豐富的想象力,腳踏實地的研究態度,學科之間交織、融合,要有所收穫必須有廣博的知識。

(這一環節以小組討論形式進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態度,體會科研思想,加強體驗並獲得思想上的啟迪。)

六、探究拓展

走進圖書室,網上衝浪,搜尋更多的有關“恐龍”的新的科研成果,辦一期“恐龍情報站”的手抄報。

(設計這一環節,讓學生學會從不同渠道蒐集信息,培養他們觀察、探究的科學精神,將學生熱情延伸到課外,鼓勵他們運用一切資源學習語文。)

篇12:《阿西莫夫短文》教案

【自讀要求】

1、把握文章的説明對象,培養愛好科學、主動探尋自然奧祕的精神。

2、瞭解科技説明文的特點及本文條理清楚,層次分明地説明事物的邏輯順序。

3、比較兩篇短文,瞭解它們因為説明的問題不同,所以説明的角度也就不同的特點。抓住重點語句,提綱摯領地把握文章的內容;學習作者運用準確、平實的語言將深奧的科學理論説明得淺顯易懂,使廣大讀者易於接受的方法。

4、掌握詞語,體會詞語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

【重點】

1、通過朗讀,把握文章的內容,對兩篇短文的內容進行整體比較,找出它們各自所述內容的相聯點和有區別的地方,懂得寫作文章可根據情況的不同,採用不同的寫作角度。

2、在反覆朗讀課文的過程中,體會邏輯順序的特點。

3、精讀一兩個段落,體會説明文語言準確的特點,並在自己的寫作中模仿這一語言特點。

(特點:1、這兩篇科普文章所介紹的都是比較深奧的科學知識,但由於作者採取了樸實、明白如話的語言,使原本深奧的知識變得淺顯易懂。又《恐龍無處不有》是從恐龍化石遍佈全球的角度來談大陸板塊的移動;《被壓扁的沙子》是從探尋恐龍滅絕的原因推斷地球可能曾受到的撞擊。通過這兩篇短文的比較閲讀,讓學生懂得寫作文章可以根據需要,從不同的角度下筆。3、重在通過閲讀,整體感知,進一步挖掘文章的內容,激發學生對科學世界的興趣,培養他們主動探究科學的精神。)

【自讀程序】

1、初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畫出應該掌握的詞語,不會讀的和不理解的查字典詞典解決;在瞭解大致內容的同時,老師可相應地介紹作者和一些有關的恐龍及地理知識。

2、速讀課文。質疑答疑,理清文章的思路。

3、細讀課文。把握兩篇文章所述的內容,找出各自説明的順序及角度,進行整體比較,教師可適當點撥。

4、品讀課文。選擇一兩個語段進行閲讀,體會説明語言準確、平實的特點。

(解説:本課是自讀課文,設計的閲讀四步驟,可讓學生髮揮主動性和創造性,自己去探索、發現、研究、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嚴謹的科學精神。這兩篇課文語言平實,只要多讀,就能理解文章所説明的道理,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自讀點撥】

1、關於地殼運動:

地殼是由各種固體巖石組成的層圈,和緊挨它下面的上地慢的固體巖石組成巖石圈。巖石圈下面的下地幔是一層軟的物質,被稱作軟流圈,它具有可塑性,可以緩慢流動。軟流圈中的各種物質由於物理和化學性質不同,使其內部發生變化。於是,温度高、密度小的物質受熱膨脹向上浮動,反過來,温度低、密度大的物質受冷收縮向下沉積,這樣兩種物質就形成熱力和重力的對流。向上流動的物質穿過軟流圈上部接近巖石圈時,就沿着水平方向靠近和分離,由此影響到巖石同,引起地殼運動。人們能夠直接感覺到的火山爆發、地震等自然現象,便是地殼運動的證據。

2、關於板塊運動:

有人從世界地圖上驚奇地發現:現在南美洲東部巴西的凸出部分,恰恰是原來大洋彼岸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北美洲與歐洲和格陵蘭也能完全吻合地拼在一起。1921年,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根據這一現象提出了大陸漂移説,為了證實自己的理論,他進行了實地考察,在大洋彼岸對應的位置上,發現了相對應的山脈、礦產和相同的陸生動物化石。1961年美國人赫斯和迪茨再進一步提出了海底擴張説。由於大陸漂移學説研究的是大陸,海底擴張學説研究的是洋底。如何從包括大陸和海底兩個方面去統一認識全球構造呢?於是,板塊構造學説應運而生。法國地震學家勒皮雄在研究了大陸漂移説和海底擴張説以後,首創了板塊學説。它是ZO世紀6O年代轟動全球的地質構造學的變革。它認為,地球巖石不是一個整體,而是被一些活動的海底構造如海嶺、島弧、海溝和海底水平斷裂等,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塊體,它們浮在熾熱的地幔表面不斷運動,每個板塊內部地殼穩定,而板塊之間的邊緣帶上地殼活動較強,板塊運動引起地殼運動,推動海底擴張,使洋殼不斷更新,當兩個板塊相撞擠壓時,就形成崇山峻嶺;相對錯動時,就形成斷裂。島嶼和海溝是由於兩個板塊俯衝並上提形成的,板塊運動使地殼受壓到一定程度,會造成火山爆發和地震。板塊學説把地球分成了6大板塊,即太平洋、歐亞、印度洋、非洲、美洲和南極洲。

3、關於恐龍的滅絕:

在距今大約23億~8000萬年的中生代,恐龍這個龐大的爬行動物,曾是稱霸地球的生靈。這些龐然大物在中生代的陸地上自由自在地生活了1億多年。但是隨着中生代的結束,曾經不可一世的恐龍,竟悄悄地

在地球上滅絕了。至於恐龍滅絕的原因,科學家們做了多種猜測:一是氣候變冷使得大部分食草恐龍因飢寒交迫死去,而以吃食草恐龍為生的食肉恐龍也自然隨之而去;二是中生代的白玉紀後期,地殼活動頻繁,地球上地震、火山噴發接連不斷,大洪水也相繼肆虐,動作笨拙的恐龍們因來不及逃脱而大量死去,僥倖剩餘下來的卻又不能適應變化了的環境,最後便全部死掉;三是白至紀後期,宇宙中有距離地球很近的新星或新星爆炸,大量高能射線輻射到地球上來,把很多恐龍及其他一些同時期的生物都殺死了;四是在白至紀後期,可能有小行星直接撞擊到地球上爆炸,造成恐龍大量死亡。

4、關於課文:

⑴思路剖析。《恐龍無處不有》開篇提出科學領域是緊密相連的,各自的發明都有可能得到相互啟發,以引起讀者的興趣:“緊密相連”表現在哪裏?有哪些事實能證明它們是互相“產生影響”的?然後舉南極發現恐龍化石的例子,提出既然寒冷的氣候不適應恐龍的生活,恐龍是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去的問題。圍繞這個問題,引出板塊構造理論,説明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得出在南極發現恐龍化石這一事件,為板塊構造理論的成立提供了有力證明的結論。

《被壓扁的沙子》起筆提出導致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原因的一個新觀點──一個巨大的小行星或童星對地球的撞擊,引起人們對這一曾經主宰過地球的生靈突然滅絕的興趣、並且説明科學家們研究的目的在於“多地瞭解這種事件所產生的影響,因為當將來面臨這種事件時,我們可以採取某種應急措施”。然後從地質學發現的證據上論證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應該是撞擊。

作者採用的是邏輯順序,重在説明事理,所以在短小的篇幅內,將抽象的科學知識,層層剖析,既嚴謹又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地解釋清楚。

⑵關於説明方法。要理解這兩篇短文,還要注意作者運用的引人入勝的説明方法。首先是舉例子。在文章中,作者舉了許多例子來説明自己的觀點。例如,《恐龍無處不有衝為了證明不僅南極大陸有恐龍化石這一説法,列舉“在地球的其他大陸上也都發現有恐龍化石”,“説明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舉‘南板也有自己的恐龍、兩棲動物和其他在恐龍時代繁盛的植物和動物”的事實,説明南極不止只有恐龍化石,還有別的。説法嚴謹。其次是作比較。例如《被壓扁的沙子》中,談到斯石英和普通沙子的區別時,為了讓讀者更清楚地瞭解,運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壓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較方法;在《恐龍無處不有》中將南極的恐龍的命運與其他大陸的恐龍進行比較。“這些生物的命運比其他同類要悲慘得多,因為板塊把它們向南攜帶到了極地。”第三是打比方。短文還運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使得語言既生動又明白如話,如《恐龍無處不有》中“位於南極中心部位的南極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説明了南極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極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除上述的方法之外,還有“列數字”“作詮釋”等説明方法,這裏不一一分述。’

⑶關於一些句子:

①“青蛙和蜘蛛是人人皆知的現代兩棲動物”是對“現代兩棲動物”的解釋與舉例,強調“人人皆知”,以人們常見的“青蛙和錯殊”為例,體現了科普作品語言淺顯易懂的特點。

②“萬一某天某個星體要撞擊地球,我們也許會知道如何來避免這種撞擊”是説明科學家之所以研究恐龍滅絕原因的理由,旨在提醒人們注意。

【自讀思考】

1、以《恐龍無處不有》為例,分析作者説明事理的思路。

2、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説明方法。

⑴地球上十分之九的冰在南極。()

⑵然而,並不是所有的科學家都認為這是由巨大撞擊引起的。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經歷了一個火山爆發期,許多火山大致同時噴發,那麼也能造成一個足以使生物大量滅絕的巨大災難。()

⑶一立方英寸被壓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3、以你身邊的生活為例,寫一篇介紹科學知識的短文。

思考題的設計有兩個目的:一是幫助學生學會理清作者的思路,為今後學寫説明文打下基礎,為學習課文和學習寫作之間架起橋樑;二是學會品味説明文的語言,瞭解掌握一些常見的説明方法。

篇13:《阿西莫夫短文》教案

6500萬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億年的恐龍突然滅絕了,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謎。不同地域恐龍化石的發現意味着什麼?導致恐龍滅絕的原因是什麼?阿西莫夫的兩篇短文對此分別做了回答。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恐龍無處不在》和《被壓扁的沙子》。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1.學生朗讀課文。

教師檢查預習情況,多媒體顯示:

(1)辨音:

遺骸褶皺劫難追溯

(2)釋義:

遺骸褶皺劫難

緻密追溯天衣無縫

選四名同學回答,

明確:(1)háizhěnànsù

(2)遺骸:遺骨(遺留的殘骨)。

褶皺:由於地殼運動,巖層受到擠壓而形成的彎曲。

劫難:災難、災禍。

緻密:細緻精密。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發源處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來。

天衣無縫:比喻事物沒有一點破綻。

2.從課文註解得知,這兩篇短文在原書中編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學新疆域》章節裏,請問這兩篇短文在內容上有什麼聯繫?

學生談自己閲讀的初步印象。

明確:兩篇短文都談到了恐龍的滅絕,兩文都證明了“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這一觀點,兩文都運用科學發現相互佐證來進行科學研究。

三、精讀課文,比較分析兩篇短文的説明對象和説明角度,深入理解文章內容

多媒體顯示:

教師要求學生精讀課文,填寫上表。

學生自讀課文,然後小組內討論交流,要求人人發言,個個參與。教師巡視各組,掌握討論情況,隨時給予必要的點撥指導,然後選交流成功的兩個小組介紹閲讀成果。

明確:1.《恐龍無處不在》,説明對象為“地殼在進行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這一理論,或“板塊構造”理論。説明角度為:通過南極洲恐龍化石的發現來證明“板塊構造”理論。文章的思路簡述如下:

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為第1段,這兩句話是全篇行文的邏輯基礎。第二部分為2~7段,介紹恐龍無處不在是大陸在漂移。2、3段介紹南極和地球其他大陸上都發現有恐龍化石,“説明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4、5段寫這一發現引起了作者的深入思考,作者沒有把思維定格在恐龍本身研究上,而是把“這個發現與南極大陸聯繫起來”考察;6、7段作者思有所獲,“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第三部分為8~12段,簡明介紹板塊學説,並説明每個大陸都有恐龍化石的原因。第四部分為13~15段,再次聚焦南極恐龍和其他生物,確證這一推斷的正確性。總之,全文從現象到本質,逐層推進,表現了思維的開放性和嚴密性。

2.《被壓扁的沙子》,説明對象為“恐龍的滅絕”,説明角度為通過“被壓扁的沙子”來探討恐龍滅絕的原因。文章的寫作思路如下:

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為第1段,引出説明對象。第二部分為2~6段,探討恐龍大滅絕,介紹兩種學説“撞擊説”和“火山説”,揭示研究這一問題的重要意義。第三部分為7~11段,解釋斯石英的成因,重點説明其性質,為排除“火山説”提供科學依據。第四部分為12~17段,依據科學理論,進一步斷定有斯石英的地方肯定發生過撞擊,而且肯定沒有發生過火山運動,從而得出結論,恐龍滅絕的原因是撞擊。

教師總結:兩文都體現了作者思維的開放性和嚴密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利用科學發現相互佐證來進行科學研究,打開了一扇又一扇新的窗户,我們不禁為作者道好稱奇,科學需要激情,需要創新!

四、揣摩語言,感受作者獨特的語言風格

多媒體顯示:

1.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現代兩棲動物。

2.如果看一張地圖,並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會看到它們拼合得多麼天衣無縫。

3.萬一哪天某個星體要撞擊地球,我們也許會知道如何來避免這種撞擊。

4.即非常純的沙子。

5.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對金剛石加熱,從而把它恢復到原始碳的狀態,但誰願意這樣做呢?

教師提示:請同學們在文中找出這五句話,你發現了什麼?

學生明確:這些句子都被作者安排在括號裏。

教師點撥:這些句子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號裏的補充説明文字。請同學們結合具體語境,説説它們各自的作用。

學生明確:

1.如果抽象地説現代兩棲動物,不加以舉例,讀者可能一時想不起是指哪些動物。現代兩棲動物很多,舉“青蛙”和“蟾蜍”,是因為它們“人人皆知”。“青蛙”和“蟾蜍”不能在南極生存,猶如當年恐龍不能適應南極的生態氣候一樣,因為它們同屬兩棲動物。

2.這一句補充説明了大陸漂移學説的一個最顯而易見的證據,即南美洲與非洲海岸線驚人的吻合。

3.這一句看起來有調侃的意味,但並非無稽之談。星體撞擊地球雖然極為罕見,但在地球的歷史上確實發生過。作者作這樣的假設,意在強調天文學研究的現實意義。

4.這是對“二氧化硅”的解釋,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學名,易被人理解接受,另一方面也強調只有非常純的沙子才能稱得上“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雜質。

5.這一句話是以金剛石經過高温加熱可以變為普通的碳類比斯石英經過高温加熱可以變為普通的沙子。也許沒有人會在意斯石英的還原問題,但沒有人會願意把金剛石變為碳,因為金剛石太名貴了。作者隨筆幽默了一下,表現了作者思維的活躍。

教師總結:這些補充説明的文字化高深的科學概念為平易的介紹,化嚴密的科學論證為幽默詼諧的類比説明,表現了本文語言簡明精練、邏輯性強、幽默風趣的特點。同學們應在今後的説明文寫作中學習借鑑。

五、聯繫實際,延伸拓展

學習作者的思維方法,請留心生活,思考自然和社會,多角度、多側面、重聯繫、重溝通,力求觀石擊千浪而舉一反三。

教師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經驗和閲讀積累談談感悟或體會。

生1: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謝皮羅教授注意到澡盆水的漩渦總呈逆時針方向,他大膽地推斷這一定與地球自轉有關,並且推斷北半球呈逆時針,赤道不會有漩渦,南半球呈順時針方向。他就此發表的論文震驚科壇。

生2:生物學家密卡爾遜調查了蚯蚓在地球上的分佈情況,他指出美國東海岸有一種正蚯蚓,歐洲西海岸同緯度地區也有,而美國西海岸卻沒有這種蚯蚓,但他無法回答這是為什麼。他的論文引起德國地質學家魏格納的注意。魏格納認為,小小的蚯蚓活動能力有限,無法跨越、橫渡大洋,它的這種分佈正好説明歐洲大陸與美洲大陸本來是連在一起的,後來裂開了。他把蚯蚓的地理分佈作為例證之一寫進了他的名著《大陸與海洋的起源》一書。

生3:有人把人類社會的發展概括為“兩個蘋果”理論。一個蘋果是砸向牛頓的那一個,它促使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帶來了科學的飛速發展。另一個蘋果是亞當夏娃偷吃的那一個,它帶來了人類社會的文明。

生4:大自然是人類的良師益友,大自然中許多生物的生存技能啟發科學家的靈感。飛機、潛水艇、蒸汽機的發明眾所周知。現在科學家模仿蒼蠅的構造發明了微型飛行器,模仿蟑螂的構造發明了太空探測器。甚至仿造人體視網模製作微型感光器,置於盲人眼內,可以帶來視力的恢復……

六、佈置作業

1.課餘利用圖書館或網絡查詢有關“板塊構造”“恐龍滅絕”的資料介紹,進一步瞭解這一方面的科學知識和科研動態。

2.閲讀下文,回答問題。

變色龍為什麼能變色

人們常常用變色龍來形容那些見風使舵,反覆無常,媚上欺下的人。可是,真正的變色龍,我們中的大多數人恐怕都沒有見到過。這不單是因為變色龍大多數生活在馬達加斯加和非洲其他一些地方,而且,即使有一條變色龍就在你眼前不遠,你也許還發現不了它哩!

變色龍,顧名思義,它能變色,是爬行類動物蜥蜴的一種,俗稱避役,屬無毒動物。那麼,在現實生活中,變色龍的體色是怎樣變化的呢?在綠草叢裏,它的體色呈綠色;在紅花叢裏,轉眼之間,它的體色又變成了紅色;在黃泥土中,一眨眼工夫,它的體色又變成了黃色……

很多人都好奇變色龍為什麼要變色?原來,變色龍的體色隨棲息的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是要靠身上的顏色變化來保護自己,防禦外來侵害。它具有這種保護色,表明變色龍具有適應環境的自然保護功能。

那麼變色龍為什麼能改變體色呢?

經科學家仔細觀察,發現在變色龍的表皮上有一個變幻無窮的“色彩倉庫”。在這倉庫裏,儲藏着綠、紅、藍、紫、黃、黑等奇形怪狀的色素細胞,這些色素細胞的周圍有放射狀的肌纖維絲,可以使色素細胞伸縮自如。一旦周圍的光線、濕度和温度發生了變化,或者讓變色龍受到化學藥品的刺激,有的色素細胞便增大了,而其他一些色素細胞就相應縮小,於是,變色龍通過神經調節,像魔術一樣,隨心所欲地變換着身體上的顏色。

變色龍的這些變色本領,在工業生產上是很有啟示意義的。現在,人們已經用某些特製的顏料做成變色漆,這種漆對温度的高低變化十分敏感,一旦温度變化,在不到一秒鐘的時間內就會改變顏色。將這種變色漆刷在容易發熱的機器設備上,就可以用顏色及時發出警報,提醒人們立即採取措施,以免因温度過高而損壞機器設備。

在生物變色的啟示下,人們開始研製人造變色物質。例如我國生產了一種測温筆,它的彩色筆芯在不同温度下會改變顏色,測温筆上附有某種顏色的“標誌紙”。將測温筆在受熱物體的表面上劃一筆痕,兩秒鐘後,根據顏色的變化,查對標誌紙的顏色,就可測知物體的温度了。

如今,科學家仍在研究變色龍表皮中的色素細胞,以期發現更多能變色的有機色素。看來,這裏面還奧妙無窮呢!

1.變色龍變色的目的是什麼?(用原文語句回答)

2.促使變色龍變色的外部條件有()和()

A.神經調節

B.光線、濕度和温度發生變化

C.色素細胞周圍有放射狀的肌纖維絲

D.表皮上有奇形怪狀的色素細胞

E.受到化學藥品的刺激

3.在變色龍變色本領的啟示下,還可以設計出什麼東西?請你寫出它的名字,它是怎樣變色的,有什麼用途。(不超過60字)

參考答案:

1.是要靠身上的顏色變化來保護自己防禦外來侵害。

2.BE

3.寫出名稱、如何變色、用途三個要點即可。

●板書設計

●活動與探究

一、“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

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對文中的這句話,你肯定有認同感,請查閲有關資料,找一些科學研究的例子,組織一次讀書交流會。

二、寫作活動設計

1.談談月蝕(或日蝕)

提示:先收集月蝕(或日蝕)的有關資料,弄清它們的形成原因。可寫成平實的文章,以“答”與“問”的方式進行;也可以寫成生動的科學小品。不管哪一種寫法,都要做到邏輯層次分明、語言準確簡練。

2.___________為什麼_____________

提示:先確定題材,選自己最熟悉的、理解最透徹的事物來寫,應對事物的事理進行有序的多角度的説明。

3.思維推理訓練

請學生寫出《恐龍無處不在》《被壓扁的沙子》兩文的思維推理過程。

提示:

《恐龍無處不在》

“在南極洲的冰天雪地中,發現了恐龍的化石,這説明南極大陸上有恐龍。但恐龍是不能在南極洲那種寒冷的環境中生存的。那這些恐龍是怎麼來的呢?恐龍不可能自己游過去,只能做反向思維,是南極洲大陸自己漂過去的。”

《被壓扁的沙子》

“有超高壓的存在,就會出現斯石英;有了斯石英就可能推出超高壓的存在;地球受到大撞擊會造成超高壓,所以可能出現斯石英;斯石英在高温下可變回常態,因此火山爆發造成的高温會使斯石英消失;大撞擊引起的大火也可使斯石英變成普通沙子;但許多斯石英也會因撞擊被濺到平流層中避開高温而保留下來;發現斯石英的巖層年齡有6500萬年,6500萬年前正是恐龍滅絕的時候;因此推斷恐龍滅絕可能是由外界撞擊引起的。”

三、開放性探究

閲讀《“水滴石穿”的科學説法》,回答後面的問題。

“水滴石穿”的科學説法

“水滴石穿”的意思是説:水不停地滴下來,能把下面的石頭滴穿。隨着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關於“水滴石穿”的説法,已是“百花齊放”了。

磨損説。這是古老而又原始的説法。水從高處滴下來,其衝擊的力量是不可小看的。俗話説: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鐵杵如此,頑石也一樣,一磨一滴,其科學道理是相似的。水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持之以恆,完全可以做出常人難以想象的事來。古人曰:“水非石之鑽,漸靡使之然也。”這裏的“靡”,即磨損的意思。

空泡説。水滴從空中落下來,受到內聚力、分子吸引力、摩擦力和空氣動力等多種力量的綜合作用,形狀會發生許多變化,最後成為倒扣的碗形。水滴着地時,猶如一隻倒扣的“小碗”扒在地上,“小碗”內的空氣就成了一個空泡,空泡被擠壓破碎,產生很大的爆發力,使石塊受到巨大沖擊。用每秒1500張圖像的高速攝影可以清晰地看到水滴着地時的情景,由於水滴中心附近的一些局部流速相當高,流速高的地方壓力變低,這裏也會產生空泡。與此同時,水滴中還存在局部的高壓區。由於那裏壓力大,使得空泡無法存在而爆裂,其高壓有時可高達10萬個大氣壓。在這種超高壓的作用下,水滴石穿也就不足為怪了。

溶解説。由於空氣中含有0.03%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易溶於水而生成碳酸,所以水滴實際上是具有弱酸性的碳酸溶液。當這種水滴落到石灰石、大理石這一類石塊上時,碳酸就會與石塊中的主要成分碳酸鈣發生化學反應,生成可溶性碳酸氫鈣,使石塊局部緩慢溶解並流失。在石灰巖地質地貌地帶,有許多景色絢麗的溶洞,就是由流水雕琢出來的。可溶性碳酸氫鈣在受熱或壓力驟然變小時,又會發生分解,生成碳酸鈣重新沉積下來,形成鐘乳石、石筍和石柱,使溶洞的景色錦上添花。

酸雨説。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燃燒時產生許多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它們在大氣中飄逸,成為水蒸氣凝聚的中心,在適宜的氣候條件下形成酸雨(包括酸雪、酸霧、酸露等所有酸性降雨形式)降落下來。酸雨的酸性很強,pH小於5.6,所以有很強的腐蝕性,別説石塊,就是鋼鐵也要被它“咬”得千瘡百孔。在酸雨的腐蝕作用下,再堅硬的巖石也得“低頭”,乖乖地任其剝落侵蝕。

可見,“水滴石穿”現象的後面有着豐富的科學知識,這同時也告訴人們,只要有恆心,不斷努力,任何事情都能辦好,天大的困難都能克服並取得成功。

1.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中四種“説法”的.大意。

2.這篇科普文,多角度地説明了“水滴石穿”現象的種種原由。全文的結構有什麼特點?分説部分是按照什麼順序排列的?

3.説説這篇文章所運用的説明方法。

參考答案:

1.“磨損説”是説水從高處滴落下來,其衝擊的力量使石頭受到磨損。

“空泡説”是説從高處落下的水滴着地時,受力的綜合作用,水滴變形成碗狀,碗內的空泡受擠壓破碎而產生的巨大爆發力使石塊受到衝擊。

“溶解説”是説具有弱酸性的水滴落到含有碳酸鈣的石塊上時,發生化學反應,使石塊局部緩慢溶解並流失。

“酸雨説”是説從高處落下的水滴呈酸性,有很強的腐蝕性,石塊被腐蝕。

2.全文呈總分總式結構,分説部分呈邏輯順序,四種説法按由簡單到複雜,由一般到特殊的順序排列,它們不能調換順序。

3.文章運用的説明方法有:引用、列數字、舉例子、作解釋、分類別。

●備課資料

1.恐龍滅絕之謎

爬行動物到陸地上生活,開始了“爬行動物時代”,大地第一次被脊椎動物廣泛佔據。那時的地球氣候温暖,遍地都是茂密的森林,爬行動物有足夠的食物,逐漸繁盛起來,種類越來越多。有的長了較長的腿,適宜在陸地生活;有的則完全失去了腿,長的像蛇一樣;有的腿又變成了像魚鰭一樣的鰭狀肢,表明它們又重新回到了水裏;還有的長了翅膀,向天空飛去……它們不斷的分化成各種不同種類的爬行動物,其中有一種變成今天的龜類,而另一類則演變成為哺乳動物,還有一類成了現代的蛇和蜥蜴。但最為突出、最多樣化的一類是分為鱷魚、恐龍及鳥類。

恐龍是動物中體格最大的一類。恐龍很適宜生活在沼澤地帶和淺水湖裏,那兒的空氣温暖而潮濕,食物也很容易找到。恐龍在地球上統治了幾千萬年的時間,但不知什麼原因,它們在某一段很短的時間裏突然滅絕了,今天人們看到的只是那些留下的大批恐龍的化石。關於恐龍滅絕的原因,人們仍在不斷地研究之中。

恐龍是地球歷史上最大的動物。有人設想,如果恐龍不滅絕的話,現在統治地球的恐怕不是人類,而是恐龍。但是,在距今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恐龍卻全部滅絕了,這是動物演化史上最重大而又令人迷惑不解的一個問題。各國科學家進行了長期地探索和研究,並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推測和假説。直到K/T界線地外撞擊理論提出,人們似乎覺得找到了恐龍滅絕的真正原因。但是,進一步的研究發現,世界上大部分保存有恐龍或恐龍蛋化石的地層剖面中,恐龍或恐龍蛋化石出現的最高層位在K/T界線層幾十公分至幾米之下。比如我國廣東南雄的K/T剖面是世界上恐龍蛋化石保存最為完整的剖面之一,在該剖面中,恐龍蛋最豐富的階段達12個種之多,但只有一個種延續到K/T界線,而其他種均在K/T界線之前已經消失。這説明,恐龍在地外撞擊事件發生之前幾萬到幾十萬年已經趨於滅絕,滅絕過程持續了數萬年甚至數十萬年之久。地外撞擊事件是瞬間突發事件,由此造成的恐龍滅絕也應該是突然的。因此,K/T界線地外撞擊事件可能並不是造成恐龍滅絕的真正原因,而只是造成本已趨於滅絕的恐龍最終徹底滅絕的原因。到目前為止,造成恐龍滅絕的真正原因尚不清楚,有待科學家們進一步研究。

最近對廣東南雄K/T剖面中恐龍蛋的研究發現,靠近K/T界線的恐龍蛋殼中鉛等有毒元素的含量迅速增加。人們不禁有以下猜想,是否有可能由於食物中毒而造成恐龍死亡或抑制了恐龍蛋的孵化能力而導致恐龍滅絕呢?進一步的科學研究將對此做出回答。

2.恐龍滅絕新説

多國科學家在墨西哥萬卡坦半島隕石坑地區進行了兩個月緊張的鑽井工作,到達650萬年前彗星曾撞擊的地層。這口井深2.5公里,穿越兩個硬巖層,專家們從中發現了一些證明當時的地面與彗星“接觸”的證據。科學家在對796~1000米的研究中發現了硫酸鹽類礦物——灰石和硬石膏。他們認為,這證明了彗星墜落導致地球上50%動物滅絕的理論。硬石膏的存在是硫大量集中造成的,硫與碳酸鹽結合形成了硫酸,硫酸雨“殺死了”陸地和水中的生命。

篇14:《阿西莫夫短文》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詞語,掌握“遺骸、褶皺、劫難、追溯”等詞的讀音,理解“劫難、緻密、追溯、天衣無縫”等詞的詞義,並學會運用。

2.瞭解“板塊構造”“大滅絕”“撞擊説”“火山説”“斯石英”等科學概念。

3.瞭解兩篇文章作者的思維方式。

能力目標

1.比較分析兩文的説明對象和説明角度,把握兩文所介紹的科學知識,體會作者思維的開放性與周密性。

2.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簡明精練、邏輯性強、幽默風趣的特點。

3.培養學生用聯繫的觀點看問題、想問題的思維方法。

德育目標

學習作者運用豐富的科學知識、敏鋭的科學眼光深入探索未知的精神,激發學生努力學習,不囿於成説,敢於創新,善於創新,向科學的未知領域進軍。

●教學重點

1.把握兩篇短文的內容,明確説明對象,理清寫作思路。

2.學習作者善於聯繫,由此及彼,多角度、多側面的思維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中的補充説明的作用和含義。

●教學方法

1.比較閲讀法。

2.涵泳品味法。

3.延伸拓展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精讀課文,比較分析兩篇短文的説明對象和説明角度,深入理解文章內容;揣摩語言,體會作者獨特的語言風格;學習作者的思維方法,引導學生留心生活,思考自然和社會,多角度看問題,獲得新知、真知。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在距今約2.3億年前——6500萬年前,地球上出現了一種奇異的爬行動物。它們與現代的蜥蜴有許多相似之處,如身體表面覆蓋着有鱗片的`皮膚。它們的後代是由卵孵化出來的等等。在這漫長的1.65億年間,它們成為了整個地球的主宰。它們經歷了氣候較為温暖的三迭紀,食物豐富的侏羅紀,充滿了生存恐懼的白堊紀,它們作為過去的生物,人們給了它們一個名字——恐龍。

6500萬年前,白堊紀的一個早晨,草食性恐龍正在吃着美味的早餐,“轟”的一聲巨響,一場天翻地覆的大爆炸發生了,從此恐龍便慢慢地減少,直至最後滅絕。恐龍滅絕的原因是什麼呢?讓我們帶着問題走進阿西莫夫筆下的科普世界去尋求答案吧。

篇15:《阿西莫夫短文》教案

內容預覽:

18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兩篇

教學目標:

學問和力量目標:

1.積累課後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

2.瞭解板塊結構大滅亡撞擊説等科學概念。

3.瞭解兩篇文章的思維方式。

4.比較分析兩文的説明對象和説明角度,把握兩文所介紹的科學學問,體會思維的開放性與周密性。

過程和方法目標:

培育同學用聯繫的觀點看問題、想問題的`思維方法。

情感看法和價值觀目標:

學習運用豐富的科學學問,敏鋭的科學眼完深化探究未知的精神,激勵同學努力學習,不囿於成説,敢於創新,向科學的未知領域進軍。

教學重點:

1.把握兩篇短文的內容,明確説明對象,理清寫作思路。

2.學習擅長聯繫,由此及彼,多角度、多側面的思維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補充説明的作用和含意。

教學方法:

1.比較閲讀法。

2.涵泳品嚐法。

3.延長拓展法。

教具預備:

多媒體。

課時支配: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精讀課文,比較分析兩篇短文的説明對象和説明角度,深化理解文章內容;揣摩語言,體會獨特的語言風格;學習的思維方法,引導同學留心生活,思索自然和.,多角度看問題,獲得新知、真知。

教學步驟:

一、導入課文。

6500萬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5億年的恐龍突然滅亡了,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謎。不同地域恐龍化石的發覺意味着什麼?導致恐龍滅亡的緣由是什麼?阿西莫夫的兩篇短文對此分別做了回答。今日我們一起學習《恐龍無處不在》和《被壓扁的沙子》。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1.同學朗讀課文。

老師檢查預習狀況。(多媒體顯示)

(1)辨音

遺骸褶皺劫難追溯

(2)釋義

遺骸褶皺劫難緻密完美無缺

2.從課文註解得知,這兩篇短文在原書中編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學.域》章節裏,請問這兩篇短文在內容上有什麼聯繫?

三、精讀課文,比較分析兩篇短文的説明對象和説明角度,深化理解文章內容。

多媒體顯示:

篇目

項目説明對象説明角度説明挨次(寫作思路)

《恐龍無處不在》

《被壓扁的沙子》

要求同學精讀課文,填寫上表。

老師總結:兩文都體現了思維的開放性和嚴密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利用科學發覺相互佐證來進行科學討論,打開了一扇又一扇新的窗户,我們不禁為道好稱奇,科學需要.,需要創新!

四、揣摩語言,感受獨特的語言風格。

多媒體顯示:

1.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現代兩棲動物。

2.假如看一張地圖,並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地起,你就會看到它們拼合得多麼完美無缺。

3.萬一哪一天某個星球要撞擊地球,我們或許會知道如何來避開這種撞擊。

4.即特別純的沙子。

5.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對金剛石加熱,從而把它復原到原始炭的狀態,但誰情願這樣做呢?

五、聯繫實際,延長拓展

學習的思維方法,請留心生活,思索自然和.,多角度、多側面,重聯繫、重溝通,力求觀石激三層浪而舉一反三。

六、佈置作業

完成練習冊

板書設計:

教學後記:

學習了本文,同學們懂得了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

篇16:《阿西莫夫短文》教案

課題課型新授

授課時間總第課時

教學目標瞭解説明的內容,理清説明的挨次。

體會簡練、縝密、生動的語言。

增加同學的科學意識,培育同學多角度看問題的力量

教材分析概述

重點

難點理解科普文章的精準、生動的語言。

教具投影儀

教學法

設計朗讀法、引導法

教學內容及老師活動和同學活動。教學《恐龍無處不在》

教學步驟

激趣導入

(放映《侏羅紀公園》片段)大家看過《侏羅紀公園》這部電影吧,肯定會被那奇怪的想像和活靈活現的畫面所震撼。那麼你們知道恐龍這個世界上最浩大的動物,為什麼卻在6500萬年前滅亡了呢?恐龍的化石會告知我們一些什麼隱祕呢?請看美國聞名科普作家和科學幻想小説家阿西莫夫是怎樣為我們揭開謎底的。(板書課題及)

整體感知

同學閲讀,檢查預習。

遺骸(hai2):遺留下來的骨骸。

蟾蜍(chan2chu2):一種兩棲動物,體表有很多疙瘩,內有毒腺,俗稱癩蛤蟆。

褶皺(zhe3zhou4):由於地殼運動,巖層受到擠壓而形成的彎曲。

追溯(su4):逆流而上,向江河發源地走。比方探究事物的由來。

完美無缺:神話傳奇中,仙女穿的仙衣,不用針線製作,沒有縫兒。比方事物沒有一

爭論:課文標題是《恐龍無處不在》,那麼它的説明對象是否就是恐龍呢?

明確:談恐龍的滅亡,談到恐龍化石無處不在,是為了證明另一項科學理論——

板塊構造理論的正確。

研讀探究

請同學快速閲讀一遍課文。(小組爭論)

問題提得不正確

這篇短文説明的主要內容是什麼?按什麼挨次説明的?如何得出結論的?

課文的説明內容涉及到哪兩個學科?主要運用了什麼説明方法?

阿西莫夫素以駕馭語言和概念的力量強著稱。你能找出語言表達平實而又生動的句子嗎?

明確:

發覺問題:南極發覺恐龍——恐龍並不適應南極氣候——它們是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上去的呢?

找出答案: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提出大陸板塊構造理論——“泛大陸,,形成時全部陸地好像都處在熱帶和温帶環境內,所以恐龍可以在“泛大陸”不同地區舒適地生活——後來“泛大陸’’又分裂成四部分一所以每一塊大陸都攜帶着自己的恐龍而去。

得出結論:“恐龍無處不在’’是支持“板塊構造理論”的新的有力證據。在這裏採納的是規律挨次,重在説明事理,將抽象的科學學問,層層解剖,既嚴謹,又深化淺出、通俗易懂。

(恐龍的滅亡)生物學——(板塊構造理論)地質學,道理正如課文第一段所説:“在一個科學領域的發覺確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主要採納了舉例子的説明方法來説明白己的觀點,行文嚴謹。本文的精準性與條理性已經看出來了。

a.在行文中放在括號裏的補充説明文字:

“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現代兩棲動物”,用人們常見的青蛙和蟾蜍來舉例,體現了科普作品語言淺顯易懂的特點。

“假如看一張地圖,並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會看到它們拼合得多麼完美無缺。”通過看地圖證明南美與非洲的相離,更使人信服,補充説明白大陸漂移學説的一個最自不待言的證據。

b.課文中多處用法了設問句。這樣既將中心內容一步步推出,又使讀者感到特別親切,如面對面溝通。

“恐龍如何能在南極地區生存呢?”引出恐龍如何到另一個大陸的問題。

“恐龍不行能在每一塊大陸上生存,那麼它們是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上去的呢?”

引出板塊構造理論。

c.採納了打比方的方法,使得語言既生動形象又明白如話。

加.“位於南極中心部位的南極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説明白南極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極洲在地球中的位置。

又如:“板塊背上馱着很多大陸,當板塊向一個或另一個方向運動時,大陸也隨之一起運動。”特別形象可感。

拓展延長

説説學了本文之後的啟示。

明確:一個科學領域的發覺確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結合詳細的實例説説對“一個科學領域的發覺確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的理解。

課題阿西莫夫短文兩篇課型新授

授課時間總第課時

教學目標瞭解説明的.內容,理清説明的挨次。

體會簡練、縝密、生動的語言。

增加同學的科學意識,培育同學多角度看問題的力量

教材分析概述

重點

難點理解科普文章的精準、生動的語言。

教具投影儀

教學法

設計朗讀法、引導法

教學內容及老師活動和同學活動

教學《被壓扁的沙子》

教學設計

舊課導入

《恐龍無處不在》通過南極發覺恐龍的例子,提出恐龍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的問題,引出了板塊構造理論,從而證明白“在一個科學領域的發覺確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這一觀點。那《被壓扁的沙子》是否也與恐龍的謎案有關係呢?讓我們先來閲讀一遍這篇短文。

質疑爭論

出示問題:

o在《被壓扁的沙子》裏提到恐龍滅亡的兩種理論,你能找出來嗎?你贊成哪一種,為什麼?

這篇文章中的看法是什麼?依據又是什麼?

明確:

“撞擊説”和“火山説”。(可將自己查找的資料整理成論據加以證明。

“造成恐龍滅亡的緣由不是火山活動,而應當是撞擊。”證據一:由於在恐龍滅亡的那個年月的巖層中,發覺了斯石英——壓扁的沙子。證據二:斯石英只在被撞擊後才形成,所以假如是火山爆發淹沒了恐龍,就不會有“斯石英”存在。結論:無疑是撞擊毀滅了恐龍。

對比閲讀

本文與前一篇文章有什麼異同之處?(從説明挨次、説明方法、説明角度、説明語言方面比較)

a.説明挨次:兩篇文章採納的都是規律挨次,重在説明事理,在短小的篇幅內,將抽象的

科學學問層層剖析,既嚴謹又深化淺出地説明清晰。

b.説明方法:都採納了多種説明方法。

首先都採納了舉例子:《恐龍無處不在》列舉“在地球的其他大陸上也都發覺有恐龍化石”,説明“恐龍的確遍佈於世界各地”;舉“南極也有自己的恐龍、兩棲動物和其他在恐龍時代繁盛的植物和動物”説明南極不只有恐龍化石,還有別的。《被壓扁的沙子》中舉“斯石英與金剛石”,“新墨西哥州拉頓地區的巖石”證明斯石英是由撞擊產生的巨大壓力形成的,從而得出“恐龍的滅亡是撞擊造成的”。

其次都採納了作比較:《恐龍無處不在》中將南極的恐龍的命運與其他大陸的恐龍進行比較。而《被壓扁的沙子》則是運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壓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一般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較方法來説明斯石英與一般沙子區分。

除此以外,還有“打比方”列數字”“作詮釋”等説明方法。

c.説明的角度:《恐龍無處不在》是從恐龍化石遍佈全球的角度來談大陸板塊的移動;《被壓扁的沙子》是從探尋恐龍滅亡的緣由推斷地球可能曾受到撞擊。

d.説明語言:精準簡練,淺顯易懂。

篇17:《阿西莫夫短文》教案

教學目標

1.瞭解科技説明文的特點及本文條理清楚、層次分明地説明事物的邏輯順序。

2.比較分析兩文的説明對象和説明角度,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簡明精練、邏輯性強、幽默風趣的特點。

3.學習作者運用豐富的科學知識、敏鋭的科學眼光和深入探索未知的精神,激發學生努力學習,不囿於成説,敢於創新,善於創新,向科學的未知領域進軍。

第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長期以來,人們試圖解釋地球上陸地和海洋的起源,曾提出各種各樣的假説。現在,地質學家們普遍認為,在2億年前,地球上所有的大地都是連在一起的,後來由於某種原因,這塊超級古大陸一分為二,繼而又四分五裂,相繼形成了北美洲和亞歐大陸、南極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新西蘭和印度次大陸。這就是在地質學上曾引起一場深刻革命的大陸漂移學説。1986年,阿根廷南極研究所的專家在南極發現的恐龍化石,就為這一學説提供了有力證據。這是為什麼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美國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學幻想小説家阿西莫夫的兩篇科普短文。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比較説明對象和説明角度

1.從課文註解得知,這兩篇短文在原書中編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學《新疆域》的章節裏,請問這兩篇短文在內容上有什麼聯繫?請學生談談自己閲讀的初步印象。

明確:兩篇短文都談到了恐龍的滅絕,都證明了“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這一觀點,都運用科學發現相互佐證來進行科學研究。

2.讀課文,比較分析兩篇短文的説明對象和説明角度。

明確:《恐龍無處不有》,説明對象是“地殼在進行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這一理論,或“板塊構造”理論。説明角度是通過南極洲恐龍化石的發現來證明“板塊構造”理論。《被壓扁的沙子》,説明對象是“恐龍的滅絕”,説明角度是通過“被壓扁的沙子”來探討恐龍滅絕的原因。

目標導學二:比較説明思路

《恐龍無處不有》的説明思路: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為第1段,這兩句話是全篇行文的邏輯基礎。第二部分為2—7段,介紹恐龍無處不有是因為大陸在漂移。2、3段介紹南極和地球其他大陸上都發現有恐龍化石,“説明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4、5段寫這一發現引起了作者的深入思考,作者沒有把思維定格在恐龍本身的研究上,而是“把這個發現與南極大陸聯繫起來”考察;6、7段作者思有所獲,“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第三部分為8—12段,簡明介紹板塊學説,並説明每個大陸都有恐龍化石的原因。第四部分為13—15段,再次聚焦南極恐龍的知識。

備課筆記

其他生物,確證這一推斷的正確性。總之,全文從現象到本質,逐層推進,表現了思維的開放性和嚴密性。

《被壓扁的沙子》的説明思路: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為第1段,引出説明對象。第二部分為2—6段,探討恐龍大滅絕,介紹兩種學説“撞擊説”和“火山説”,揭示研究這一問題的重要意義。第三部分為7—11段,解釋斯石英的成因,重點説明其性質,為排除“火山説”提供科學依據。第四部分為12—17段,依據科學理論,進一步斷定有斯石英的地方肯定發生過撞擊,而且肯定沒有發生過火山運動,從而得出結論,恐龍滅絕的原因是撞擊。

總結:兩文都體現了作者思維的開放性和嚴密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利用科學發現相互佐證來進行科學研究,打開了一扇又一扇新的窗户,我們不禁為作者道好稱奇,科學需要激情,需要創新!

第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初步把握文章內容的基礎上,這節課我們重點揣摩語言,感受作者獨特的語言風格。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補充説明的作用

1.請同學們在文中找出這四句話,你發現了什麼?

(1)如果看一張地圖,並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會看到它們拼合得多麼天衣無縫。

(2)萬一某天某個星體要撞擊地球,我們也許會知道如何來避免這種撞擊。

(3)即非常純的沙子。

(4)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對金剛石加熱,從而把它恢復到原始碳的狀態,但誰願意這樣做呢?

明確:這些句子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號裏的'補充説明文字。

2.這些括號中的句子分別有什麼作用?請加以説明。

明確:(1)這一句補充説明了大陸漂移學説的一個最顯而易見的證據,即南美洲與非洲海岸線驚人的吻合。(2)這一句看起來有調侃的意味,但並非無稽之談。星體撞擊地球雖然極為罕見,但在地球的歷史上確實發生過。作者作這樣的假設,意在強調天文學研究的現實意義。(3)這是對“二氧化硅”的解釋,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學名,易被人理解接受;另一方面也強調只有非常純的沙子才能稱得上“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雜質。(4)這一句起類比説明的作用,以金剛石經過高温加熱可以變為普通的碳,類比斯石英經過高温加熱可以變成普通的沙子,把事理説得簡明透徹,通俗易懂。

這些補充説明的文字化高深的科學概念為平易的介紹,化嚴密的科學論證為幽默詼諧的類比説明,表現了本文語言簡明精練、邏輯性強、幽默風趣的特點。同學們應在今後的説明文寫作中學習、借鑑。

00:44

備課筆記

目標導學二:比較思維推理過程

3.請學生寫出《恐龍無處不有》《被壓扁的沙子》兩文的思維推理過程。

明確:《恐龍無處不有》:在南極洲的冰天雪地中發現了恐龍的化石,這説明南極大陸上有恐龍。但恐龍是不能在南極洲那種寒冷的環境中生存的。那這些恐龍是怎麼來的呢?恐龍不可能自己游過去,只能做反向思維,是南極洲大陸自己漂移過去的。

《被壓扁的沙子》:有超高壓的存在,就會出現斯石英;有了斯石英就可能推出超高壓的存在;地球受到大撞擊會造成超高壓,所以可能出現斯石英;斯石英在高温下可變回原始狀態,因此火山爆發造成的高温會使斯石英消失;大撞擊引起的大火也可使斯石英變成普通沙子;但許多斯石英會因撞擊被濺到平流層中避開高温而保留下來;發現斯石英的巖層年齡有6500萬年,6500萬年前正是恐龍滅絕的時候;因此推斷恐龍滅絕可能是由撞擊引起的。

小結:學習了本文,我們不僅瞭解到了一些科學知識,還學習了作者的思維方法,即聯想、想象、分析、推理等創造性的思維。作者經過層層推理、分析,認為恐龍滅絕的原因是撞擊説而不是火山説。對這一結論,很多人支持,但也有一些人反對,你持什麼看法呢?歡迎同學們在課下查找有關資料對這一問題繼續探討。

三、板書設計

篇18:《阿西莫夫短文》教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明確兩篇文章的説明內容,學習快速提取、概括信息的方法。

2。瞭解不同領域裏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啟發並且從中得出新結論的科學現象。

3。瞭解科學家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運用假設、推理探究自然奧祕的科學思維方法。

過程與方法:

默讀,圈點勾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瞭解科學需要大膽的推測,合理的想象,合乎邏輯的分析、求證。

2。激發學生對科學的探索慾望和創新意識,學會從不同角度對所觀察到的自然現象進行思考。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學會概括、篩選信息,明確兩篇文章各自的説明內容,理解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啟發,從而發現新的論據或得出新的結論。

2。培養學生進行科學研究時質疑、思考、實證的科學態度,瞭解一些基本的科學研究的方法。

教學難點:

1。理解在探討恐龍滅絕的原因時,兩篇文章卻從不同角度説明問題、介紹相關知識的創作思路。

2。提取關鍵信息並按要求表達。

三、教學策略

本課不建議做過多的形式上的花哨處理,建議引導學生靜下心來仔細閲讀文本,理解文章的.説明內容和科學精神。另外,這兩篇短文在原文中編排在一起,內容上也有一定關聯,説明方法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可以互相參照閲讀。建議以學生自讀自學為主,通過圈點勾畫靜心讀文,同時學生之間進行討論交流,關鍵處和難點教師要給予及時點撥。結束本課的課文學習後,教師可以適度給一些與此有關的現今的研究成果等,進行適度的擴展,目的還是為了引導學生體會實證的力量對於科學研究的重要性。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恐龍的突然滅絕成為生物史上最大的謎團之一,為此科學家們進行了大量的探索與研究。這一課體現的就是與此有關的兩則短文,下面讓我們深入地瞭解科學家們的研究結果。

【設計意圖】提出這兩篇課文共同關注的問題──恐龍滅絕,聚焦在這個視野後,可以自然地引出對這兩篇文章的學習。

2。介紹作者。

(二)整體感知

1。兩篇文章都提到了“恐龍滅絕”,速讀兩文,請談談你得到哪些與此有關的知識?

恐龍大概在公元6500萬年以前滅絕;

恐龍滅絕前曾經遍佈世界各地;

恐龍滅絕的原因應該是小行星或彗星等撞擊地球的結果;

…………

2。這兩篇文章雖然都談到了恐龍滅絕,但是它們要説明的主要問題完全不同。請用簡練的語言説説兩篇文章主要説明的問題分別是什麼?

第一篇:通過在南極發現恐龍化石,説明“大陸漂移學説”,進而説明了“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

篇19:《阿西莫夫短文》教案

【教學目的】

1、把握文章的説明對象,培育愛好科學、主動探尋自然神祕的精神。

2、瞭解科技説明文的特點及本文條理清晰,層次分明地説明事物的規律挨次。

3、學習運用精準、平實的語言將深奧的科學理論説明得淺顯易懂,使廣闊讀者易於接受的方法。

【教學重點】

1、通過朗讀,把握文章的內容,對兩篇短文的內容進行整體比較,找出它們各自所述內容的相聯點和有區分的地方,懂得寫作文章可依據狀況的不同,採納不同的寫作角度。

2、在反覆朗讀課文的過程中,體會規律挨次的特點。

【教學難點】

對兩篇短文的比較閲讀。

【教學設想】

1、支配一課時。

2、方法:自讀與比較。

【教學過程】

一、查工具書,讀準下列詞語,然後加以説明

遺骸:遺留下來的骨骸。

蟾蜍:一種兩棲動物,體表有很多疙瘩,內有毒腺,俗稱癲蛤螺。

褶皺:由於地殼運動,巖層受到擠壓而形成的彎曲。

劫難:災難。

緻密:細緻精密。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發源處走。比方探究事物的由來。

完美無缺:神話傳奇,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針線製作,沒有縫兒。比方事物沒有

一點馬腳。

二、自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

1、兩篇短文各自要説明的內容是什麼?

第一篇《恐龍無處不在》依據在南極發覺恐龍化石的事實,佐證了大陸漂移假説;其次篇《被壓扁的沙子》通過對“被壓扁的砂子”的反思,證明外星撞擊導致恐龍滅亡。

2、兩篇短文都談到了恐龍的滅亡,但説明的角度不同。試比較。

這兩篇短文都談到了恐龍的滅亡,但這一問題在每篇文章中所“扮的角色”不同。在第一篇中,談到恐龍滅亡的歷史,談到它的化石無處不有,是為了證明另一科學理論(“板塊構造”理論)的正確;而在其次篇中,恐龍的滅亡則成為探討的主題,“被壓扁的沙子”則成了證據。

三、細讀課文,就文中所用的説明方法作例析

1、舉例子。例如,在《恐龍無處不有》中,為了證明不僅南極大陸有恐龍化石這一説法,列舉“在地球的其他大陸上也都發覺有恐龍化石”,“説明恐龍的確遍佈於世界各地”;舉“南板也有自己的恐龍、兩棲動物和其他在恐龍時代繁盛的植物和動物”的事實,説明南極不止只有恐龍化石,還有別的。説法嚴謹。

2、作比較。例如《被壓扁的沙子》中,談到斯石英和一般沙子的區分時,為了讓讀者更清晰地瞭解,運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壓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一般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較方法;在《恐龍無處不有》中將南極的恐龍的命運與其他大陸的恐龍進行比較。“這些生物的命運比其他同類要悽慘得多,由於板塊把它們向南攜帶到了極地。”

3、打比方。如《恐龍無處不有》中“位於南極中心部位的南極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説明白南極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極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除上述的方法之外,還有“列數字”“作詮釋”等説明方法。

四、品讀課文。

選擇一兩個語段進行閲讀,體會説明語言精準、平實的特點(可結合“研討與練習”二進行)

“青蛙和蜘蛛是人人皆知的現代兩棲動物”是對“現代兩棲動物”的説明與舉例,強調“人人皆知”,以人們常見的“青蛙和蜘蛛”為例,體現了科普作品語言淺顯易懂的特點。

“萬一某天某個星體要撞擊地球,我們或許會知道如何來避開這種撞擊”是説明科學家之所以討論恐龍滅亡緣由的理由,旨在提示人們留意。

五、作業

爭論完成“研討與練習”二。

篇20:《阿西莫夫短文》教案

自讀要求

1、把握文章的説明對象,培育愛好科學、主動探尋自然神祕的精神。

2、瞭解科技説明文的特點及本文條理清晰,層次分明地説明事物的規律挨次。

3比較兩篇短文,瞭解它們由於説明的問題不同,所以説明的角度也就不同的特點。抓住重點語句,提綱摯領地把握文章的內容;學習運用精準、平實的語言將深奧的科學理論説明得淺顯易懂,使廣闊讀者易於接受的方法。

4把握詞語,體會詞語在詳細語境中的含義。

學習側重點

1、通過朗讀,把握文章的內容,對兩篇短文的內容進行整體比較,找出它們各自所述內容的相聯點和有區分的地方,懂得寫作文章可依據狀況的不同,採納不同的寫作角度。

2在反覆朗讀課文的過程中,體會規律挨次的特點。

3精讀一兩個段落,體會説明文語言精準的特點,並在自己的寫作中仿照這一語言特點。

(解説:據“單元提示”和課文提出上述“自讀要求”和“學習側重點”,其特點是:

1、這兩篇科普文章所介紹的都是比較深奧的科學學問,但由於實行了樸實、明白如話的語言,使原本深奧的學問變得淺顯易懂。又《恐龍無處不有》是從恐龍化石遍佈全球的角度來談大陸板塊的移動;《被壓扁的沙子》是從探尋恐龍滅亡的緣由推斷地球可能曾受到的撞擊。通過這兩篇短文的比較閲讀,讓同學懂得寫作文章可以依據需要,從不同的角度下筆。

3、重在通過閲讀,整體感知,進一步挖掘文章的內容,激發同學對科學世界的愛好,培育他們主動探究科學的精神。)

自讀程序

1、初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畫出應當把握的詞語,不會讀的和不理解的查字典詞典解決;在瞭解大致內容的同時,老師可相應地介紹和一些有關的恐龍及地理學問。

2速讀課文。質疑答疑,理清文章的思路。

3細讀課文。把握兩篇文章所述的內容,找出各自説明的挨次及角度,進行整體比較,老師可適當點撥。

4、品讀課文。選擇一兩個語段進行閲讀,體會説明語言精準、平實的特點。

(解説:本課是自讀課文,設計的閲讀四步驟,可讓同學發揮主動性和製造性,自己去探究、發覺、討論、解決問題,從而培育同學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嚴謹的科學精神。這兩篇課文語言平實,只要多讀,就能理解文章所説明的道理,提高同學的自學力量。)自讀點撥1、關於地殼運動。地殼是由

各種固體巖石組成的層圈,和緊挨它下面的上地慢的固體巖石組成巖石圈。巖石圈下面的下地幔是一層軟的物質,被稱作軟流圈,它具有可塑性,可以緩慢流淌。軟流圈中的各種物質由於物理和化學性質不同,使其內部發生改變。於是,温度高、密度小的物質受熱膨脹向上浮動,反過來,温度低、密度大的物質受冷收縮向下沉積,這樣兩種物質就形成熱力和重力的對流。向上流淌的物質穿過軟流圈上部接近巖石圈時,就沿着水平方向靠近和分別,由此影響到巖石同,引起地殼運動。人們能夠挺直感覺到的火山爆發、地震等自然現象,便是地殼運動的證據。

2關於板塊運動。有人從世界地圖上—驚異地發覺:現在南美洲東部巴西的凸出部分,恰恰是原來大洋彼岸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北美洲與歐洲和格陵蘭也能完全吻合地拼在一起。1921年,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依據這一現象提出了大陸漂移説,為了證明自己的理論,他進行了實地考察,在大洋彼岸對應的位置上,發覺了相對應的山脈、礦產和相同的陸生動物化石。

1961年美國人赫斯和迪茨再進一步提出了海底擴張説。由於大陸漂移學説討論的是大陸,海底擴張學説討論的是洋底。如何從包括大陸和海底兩個方面去統一熟悉全球構造呢?於是,板塊構造學説應運而生。

法國地震學家勒皮雄在討論了大陸漂移説和海底擴張説以後,首創了板塊學説。它是ZO世紀6O年月轟動全球的地質構造學的變革。它認為,地球巖石不是一個整體,而是被一些活動的海底構造如海嶺、島弧、海溝和海底水平斷裂等,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塊體,它們浮在酷熱的地幔表面不斷運動,每個板塊內部地殼穩定,而板塊之間的邊緣帶上地殼活動較強,板塊運動引起地殼運動,推動海底擴張,使洋殼不斷更新,當兩個板塊相撞擠壓時,就形成崇山峻嶺;相對錯動時,就形成斷裂。島嶼和海溝是由於兩個板塊俯衝並上提形成的,板塊運動使地殼受壓到肯定程度,會造成火山爆發和地震。

板塊學説把地球分成了6大板塊,即太平洋、歐亞、印度洋、非洲、美洲和南極洲。

3關於恐龍的滅亡。在距今大約23億一8000萬年的中生代,恐龍這個浩大的爬行動物,曾是稱霸地球的生靈。這些碩大無比在中生代的陸地上逍遙自在地生活了1億多年。但是隨着中生代的結束,曾經目空一切的恐龍,竟靜靜地在地球上滅亡了。至於恐龍滅亡的緣由,科學家們做了多種猜想:一是氣候變冷使得大部分食草恐龍因啼飢號寒

死去,而以吃食草恐龍為生的食肉恐龍也自然隨之而去;二是中生代的白玉紀後期,地殼活動頻繁,地球上地震、火山噴發接連不斷,大洪水也相繼肆虐,動作笨拙的恐龍們因來不及逃脱而大量死去,僥倖剩餘下來的卻又不能適應改變了的環境,最終便全部死掉;三是白至紀後期,宇宙中有距離地球很近的新星或新星爆炸,大量高能射線輻射到地球上來,把許多恐龍及其他一些同時期的生物都殺死了;四是在白至紀後期,可能有小行星挺直撞擊到地球上爆炸,造成恐龍大量死亡。

4、關於課文。

(l)思路剖析。《恐龍無處不有》開篇提出科學領域是緊密相連的,各自的`創造都有可能得到相互啟發,以引起讀者的愛好:“緊密相連”表現在哪裏?有哪些事實能證明它們是相互“產生影響”的?然後舉南極發覺恐龍化石的例子,提出既然寒冷的氣候不適應恐龍的生活,恐龍是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去的問題。圍繞這個問題,引出板塊構造理論,説明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得出在南極發覺恐龍化石這一大事,為板塊構造理論的成立供應了有力證明的結論。

《被壓扁的沙子》起筆提出導致6500萬年前恐龍滅亡緣由的一個新觀點——一個巨大的小行星或童星對地球的撞擊,引起人們對這一曾經主宰過地球的生靈突然滅亡的愛好、並且説明科學家們討論的目的在於“多地瞭解這種大事所產生的影響,由於當將來面臨這種大事時,我們可以實行某種應急措施”。然後從地質學發覺的證據上論證造成恐龍滅亡的緣由應當是撞擊。

(解説:採納的是規律挨次,重在説明事理,所以在短小的篇幅內,將抽象的科學學問,層層剖析,既嚴謹又深化淺出、通俗易懂地説明清晰。)(2)關於説明方法。要理解這

兩篇短文,還要留意運用的引人入勝的説明方法。首先是舉例子。在文章中,舉了很多例子來説明自己的'觀點。例如,《恐龍無處不有衝為了證明不僅南極大陸有恐龍化石這一説法,列舉“在地球的其他大陸上也都發覺有恐龍化石”,“説明恐龍的確遍佈於世界各地”;舉‘南板也有自己的恐龍、兩棲動物和其他在恐龍時代繁盛的植物和動物”的事實,説明南極不止只有恐龍化石,還有別的。説法嚴謹。

其次是作比較。例如《被壓扁的沙子》中,談到斯石英和一般沙子的區分時,為了讓讀者更清晰地瞭解,運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壓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一般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較方法;在《恐龍無處不有》中將南極的恐龍的命運與其他大陸的恐龍進行比較。“這些生物的命運比其他同類要悽慘得多,由於板塊把它們向南攜帶到了極地。”

第三是打比方。

短文還運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使得語言既生動又明白如話,如《恐龍無處不有》中“位於南極中心部位的南極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説明白南極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極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除上述的方法之外,還有“列數字”“作詮釋”等説明方法,這裏不——一分述。’(3)關於一些句子。

①“青蛙和蜘蛛是人人皆知的現代兩棲動物”是對“現代兩棲動物”的説明與舉例,強調“人人皆知”,以人們常見的“青蛙和錯殊”

為例,體現了科普作品語言淺顯易懂的特點。

②“萬一某天某個星體要撞擊地球,我們或許會知道如何來避開這種撞擊”是説明科學家之所以討論恐龍滅亡緣由的理由,旨在提示人們留意。

自讀思索

1、以《恐龍無處不有》為例,分析説明事理的思路。

2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説明方法O

(1)地球上非常之九的冰在南極。

(2)然而,並不是全部的科學家都認為這是由巨大撞擊引起的。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假如地球突然經受了一個火山爆發期,很多火山大致同時噴發,那麼也能造成一個足以使生物大量滅亡的巨大災難。

3)一立方英寸被壓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一般的沙子要重得多。

3以你身邊的生活為例,寫一篇介紹科學學問的短文。

(好説:思索題的設計有兩個目的:一是關心同學學會理清的思路,為今後學寫説明文打下基礎,為學習課文和學習寫作之間架起橋樑;二是學會品嚐説明文的語言,瞭解把握一些常見的説明方法。)

篇21:《阿西莫夫短文》教案

教學目標

1、把握文章內容。

2、學習舉例子、列數字等説明方法。

3、體會作者尊重事實和證據,嚴謹説明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把握文章內容。

2、學習舉例子、列數字等説明方法。

難點

學習比較閲讀。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播放電影《侏羅紀公園》片段,導入新課。

剛才,大家被奇特的想象和栩栩如生的畫面深深震撼了。恐龍,這個世界上最龐大的動物,為什麼卻在6500萬年前滅絕了呢?恐龍化石又會告訴我們一些什麼祕密呢?請看美國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學幻想小説家阿西莫夫是怎樣為我們揭開謎底的。(板書課題和作者)

二、整體感知

1、瞭解作者

阿西莫夫(1920—1992),美國科普作家、科幻小説家、文學評論家,美國科幻小説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著述頗豐,著述近500本,其中有100多部科幻小説。是本世紀最頂尖的科幻小説家之一。代表作有《基地》《銀河帝國三部曲》《新疆域》《我,機器人》《鋼窟》等。

2、文體知識

複習説明文知識。説明文是一種以説明為主要表達方式,客觀地説明事物或闡明事理的一種文體。説明的目的在於給人以知識。依據説明對象和説明目的的不同,説明文可分為事物説明文和事理説明文。

事理説明文的説明對象是某個抽象事理。將抽象事理的成因、關係、原理等説清楚,使讀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明白這個事理“為什麼是這樣”是其主要目的。

3、積累字詞

(1)給加點的字注音。

骨骼(gé)鳥臀目(tún)漂移(piāo)地殼(qiào)

深淵(yuān)馱着(tuó)島嶼鏈(yǔliàn)兩棲(qī)

褶皺(zhězhòu)攜帶(xié)

(2)解釋下面詞語。

遺骸:遺留下來的骨骸。

褶皺:由於地殼運動,巖層受到擠壓而形成彎曲。

天衣無縫:神話傳説,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針線製作,沒有縫兒,比喻事物沒有一點破綻。

4、初步感知

快速閲讀課文,劃分層次並概括大意。

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引出説明內容——用一個科學觀點“在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闡述説明內容——由恐龍化石在南極的發現説明“恐龍無處不有”,再由“恐龍無處不有”這一發現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自然段):總結説明內容——以“南極恐龍化石的發現,為支持地殼在進行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這一理論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證據”結束全文。

三、局部探究

初步感知了課文內容,下面我們一起探究文章的説明順序、方法和語言。自主思考,小組合作,交流探究下面問題。

(一)理清説明順序。

1、作者是怎樣提出問題、尋找答案的?

提出問題:南極發現恐龍化石——恐龍並不適應南極的氣候——它們是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去的。

尋找答案: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提出大陸板塊構造理論——泛大陸形成時所有陸地似乎都處在熱帶和温帶環境內,所以恐龍可以在泛大陸不同地區舒適的生活——後來泛大陸分裂成四部分——每一塊大陸都攜帶着自己的恐龍而去。

2、根據以上的分析,作者得出什麼結論?

結論:“恐龍無處不有”是支持“板塊構造理論”的新的強有力的證據。

3、作者是按什麼順序説明的?

提出問題——作出假設——推理論證——得出結論。作者在這裏採用的是一種追本求源、由因到果的邏輯説明順序,重在説明事理,將抽象的科學知識,層層解剖,既嚴謹,又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二)分析説明方法。

作者主要運用了哪些説明方法進行説明的?用這種説明方法的作用是什麼?

(1)舉例子。如,為了證明不僅南極大陸有恐龍化石這一説法,作者列舉“在地球的其他大陸上也都發現有恐龍化石”,“説明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又如舉“南極也有自己的恐龍、兩棲動物和其他在恐龍時代繁盛的植物和動物”的事實,説明南極不止有恐龍化石,還有別的,説法嚴謹。

(2)列數字。如“在四十多億年的地球發展史中,泛大陸形成和分裂過多次,最後一次完整的泛大陸大約是在2、25億年前形成的。這個泛大陸存在了數百萬年後,又開始顯示出破裂的跡象”。

“大約在兩億年前,泛大陸分裂成四部分。”

“印度向北移動,並且大約在5000萬年前與亞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馬拉雅山脈。”“到6500萬年以前,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所有的恐龍都滅絕了。”

“大約經歷了一億年,氣候逐漸變冷,植物慢慢越來越稀少,動物種類和數量也大量減少。”

“位於南極中心部位的南極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在南極。那裏的冰有數英里厚,覆蓋着豐富的化石。”

——運用大量的數據進行説明,給人以科學依據充分、準確可信的印象,有很強的説服力。

(三)品味説明語言。

你能從文章中舉出體現説明語言周密、準確、簡明的例子嗎?

(1)語言周密。

“在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

(2)語言準確。

①“一些板塊被拉開,而另一些則擠壓在一起,一個板塊也許會緩慢地向另一板塊下面俯衝。”

②“所有陸地似乎都處在熱帶和温帶環境內,所以恐龍可以在泛大陸的不同地區舒適地生活。”

③“大約經歷了一億年,氣候逐漸變冷,植物慢慢越來越稀少,動物的種類和數量也大量減少。氣候變得越來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後成為冰天雪地。”

(3)語言簡明。

“到6500萬年以前,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所有的恐龍都滅絕了,大陸也已完全分開。”

(四)質疑問難。

學生就本節課中產生的疑問及未能解答的問題,向全班提出,師生回答,或教師點撥、引導學生進行探究。

四、總結拓展

1、總結回顧。

(1)回顧複習本課的基礎知識。

(2)總結:本文的説明對象是什麼?按照什麼順序進行説明的?主要運用了哪些説明方法?

學生交流,師生點撥。

2、拓展思考。

恐龍化石的發現是屬於生物學,而板塊構造屬於地理學,科學家能從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中有新的發現,由科學家這種研究問題的方式,我們能得到哪些啟示?

師生交流。

五、作業設計

完成閲讀訓練中“課內閲讀”一。

六、板書設計

恐龍無處不有

阿西莫夫

南極發現恐龍化石“板塊構造理論”

説明順序:邏輯順序

説明方法:舉例子、打比方、作比較

説明語言:準確、周密、簡明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展示恐龍及恐龍滅絕的一些圖片。

恐龍原是地球上的龐然大物,曾“統治”地球達一億七千萬年之久,但這種生物消失了。它究竟是怎麼滅絕的?

(學生交流,激起情趣)

恐龍滅絕的原因,可謂是眾説紛紜,至今仍然是科學的一個謎。今天我們來學習《被壓扁的沙子》,本文是破解此謎的一個觀點,看看能否讓人信服。

二、整體感知

閲讀課文,思考回答問題。

1、對於6500萬年前恐龍的滅絕,科學界存在着哪兩種對立的説法?各自的依據是什麼?

2、作者在本文中説明恐龍是怎樣滅絕的?

答:

1、科學界對於恐龍在6500萬年遭遇滅頂之災,存在着的兩種對立的理論是:“撞擊説”和“火山説”。

“撞擊説”的依據:在一個6500萬年前形成的沉積物薄層中,發現了稀有金屬銥,它的含量異常豐富。一些人認為,這可能是一個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對地球撞擊的結果。這種撞擊也許深入到了地殼內部,引起火山噴發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許多塵埃進入了平流層中,結果造成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陽光無法抵達地球表面。這也許是導致包括所有恐龍在內的許多地球生物滅絕的原因。

“火山説”的依據:如果地球突然經歷了一個火山爆發期,許多火山大致同時噴發,那麼也能造成一個足以使生物大量滅絕的巨大災難。

2、作者意在説明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動,而應該是撞擊。

三、局部探究

(一)播放,認真聆聽,然後小組合作探究問題。

1、在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中,作者為什麼肯定“撞擊説”而否定“火山説”?

2、你能把作者的思路理清楚嗎?

思考,交流。

1、在作者看來,有論據驗證的理論才能成立。

作者對前蘇聯科學家的實驗研究成果進行了介紹:

(1)一立方英寸被壓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這種被壓扁的沙子因此被稱為“斯石英”。

(2)斯石英的原子之間結合得極為緻密,在通常條件下,斯石英可以保持數百萬年。

(3)在一些地方已經發現了斯石英,而且有證據顯示,這些地區曾經受到過巨大隕石的撞擊。

(4)在進行過原子彈爆炸實驗的場地也發現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脹火球的巨大壓力形成的。

由(3)(4)兩例,作者認為斯石英也應該出現在壓力極高的地殼深處。

(5)火山活動地區至今沒有發現過斯石英。作者認為,地殼深處的斯石英可以通過火山噴發被攜帶到地表。然而,噴發温度極高,巖石會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攜帶而來的斯石英都被轉化為普通的二氧化硅。

由此作者斷定:斯石英出現的地方肯定發過撞擊。

(6)加上科學家又有新的發現:在巖層年齡為6500萬年的新墨西哥州拉頓地區的巖層中,檢驗到了斯石英存在的一種原子排列。

就這樣,作者最後確認,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動,而應該是撞擊。

2、作者以科學發現和科學實驗的成果為依據,層次清楚地説明了恐龍滅絕的原因是一個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對地球撞擊的結果。

行文思路:先提出問題,然後作出假設,經過推理論證之後,作出結論。第二篇短文是提出兩個假設,通過論證否定了其中的一個。而前篇短文由一個問題提出另一個問題。

3、作者在説明事理的過程中,其科學精神體現在哪裏?

作者始終以科學發現和科學研究的成果為依據,進行科學的推理,層次清楚地説明,充分體現了其以事實為依據,尊重科學的精神。

(二)《恐龍無處不有》和《被壓扁的沙子》比較閲讀。

本文與前一篇文章有什麼異同之處?(可從説明內容、説明順序、説明方法、説明語言等方面選擇一兩個角度進行比較)

思考,交流。

1、説明內容:《恐龍無處不有》是從恐龍化石遍佈全球的角度來談大陸板塊的移動;《被壓扁的沙子》是從探尋恐龍滅絕的原因推斷是因為地球受到撞擊。

2、説明順序:兩篇文章採用的都是邏輯順序,重在説明事理,科學發現→觀點產生→科學研究→印證觀點。這是一種追本求源,由因到果的.邏輯説明順序。

3、説明方法:都採用了多種説明方法。

首先都採用了舉例子:《恐龍無處不有》列舉“在地球的其他大陸上也都發現有恐龍化石”,説明“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舉“南極也有自己的恐龍、兩棲動物和其他在恐龍時代繁盛的植物和動物”説明南極不止有恐龍化石,還有別的。《被壓扁的沙子》中舉“斯石英與金剛石”,“新墨西哥州拉頓地區的巖石”證明斯石英是由撞擊產生的巨大壓力形成的,從而得出“恐龍的滅絕是撞擊造成的”。

其次都採用了作比較:《恐龍無處不有》中將南極的恐龍的命運與其他大陸的恐龍進行比較。而《被壓扁的沙子》則是運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壓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較方法來説明斯石英與普通沙子的區別。

除此以外,還有“打比方”“列數字”“作詮釋”等説明方法的運用。

4、説明語言:準確簡練,淺顯易懂,幽默風趣。

(三)質疑問難。

學生就本節課中產生的疑問及未能解答的問題,向全班提出,師生回答,或教師點撥、引導學生進行探究。

四、總結拓展

1、播放,認真觀看,總結回顧本課所學。

本文通過探究斯石英的形成原因及其性質,探究了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的原因,證明了“撞擊説”的正確性。文章邏輯嚴謹,説理充分,是運用科學發現相互佐證來進行科學探究的又一傑作,表現了作者豐富的科學知識、敏鋭的科學眼力以及深入探索的精神。

2、拓展:你認同作者的觀點嗎?如果不認同,請説説你的觀點,並説明理由。

學生交流。

五、作業設計

1、蒐集有關恐龍的資料,豐富知識。

2、這幾年來,你覺得周圍的環境有了哪些變化?原因是什麼?以“我周圍的環境”為話題,寫一篇事理説明文,題目自擬。不少於600字。

六、板書設計

被壓扁的沙子

阿西莫夫

撞擊説

恐龍滅絕的原因

火山説

斯石英分佈情況支持了“撞擊説”

説明順序:邏輯順序

説明方法:舉例子、作比較

説明語言:準確簡練、淺顯易懂、幽默風趣

篇22:《阿西莫夫短文》教案

學習目標:

1、把握文章的説明對象,培養愛好科學、主動探尋自然奧祕的精神。

2、瞭解科技説明文的特點及本文條理清楚,層次分明地説明事物的邏輯順序。

3、比較兩篇短文,瞭解它們因為説明的問題不同,所以説明的角度也就不同的特點。

4、掌握詞語,體會詞語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

重點:

1、通過朗讀,把握文章的內容,對兩篇短文的內容進行整體比較,找出它們各自所述內容的相聯點和有區別的地方,懂得寫作文章可根據情況的不同,採用不同的寫作角度。

2、在反覆朗讀課文的過程中,體會邏輯順序的特點。

3、精讀一兩個段落,體會説明文語言準確的特點,並在自己的寫作中模仿這一語言特點。

學習過程:

一、導入:

長期以來,人們試圖解釋地球上陸地和海洋的起源,曾提出各種各樣的假説。現在,地質學家們普遍認為,在2億年前,地球上所有的大地都是連在一起的.,後來由於某種原因,這塊超級古大陸一分為二,繼而又四分五裂,相繼形成了北美洲和亞歐大陸、南極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新西蘭和印度次大陸。這就是在地質學上曾引起一場深刻革命的大陸漂移學説。1986年,阿根廷南極研究所的專家在南極發現的恐龍化石,就為這一學説提供了有力證據。這是為什麼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美國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學幻想小説家阿西莫夫的科普短文兩篇。

二、初讀,預習感知:

1、查工具書,給加點的字注音,解釋詞語:

遺骸

蟾蜍

褶皺

劫難

緻密

2、正確朗讀課文,瞭解文章內容。

1、“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2、“大陸漂移”使恐龍遍佈世界的説法由何而來?

3、你怎麼看待科學家們的推斷?

4、對於6500萬年前恐龍的滅絕,科學界存在着哪兩種對立的理論?各自的依據是什麼?

5、作者在本文中意在説明恐龍是怎樣滅絕的?

3、預習質疑:

三、研讀,精講點撥:

1、學生讀文,思考討論:

(1)兩篇短文各自要説明的內容是什麼?

(2)兩篇短文都談到了恐龍的滅絕,但説明的角度不同。試比較。

(此題意在讓學生充分理解課文內容,通過對比閲讀,培養學生善於多角度、多側面看問題的科學思維能力。)

2、阿西莫夫素以駕馭語言和概念的能力著稱。速讀課文,試結合上下文,説説作者

在行文中放在括號裏的下列補充説明文字有何作用。

(1)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現代兩棲動物。

(2)如果看一張地圖,並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會看到它們拼合得

多麼天衣無縫。

(3)萬一某天某個星體要撞擊地球,我們也許會知道如何來避免這種撞擊。

(4)即非常純的沙子。

(5)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對金剛石加熱,從而把它恢復到原始碳的狀態,但誰願意這

樣做呢?

四、拓展思維

討論一:以本文為例,説説科學家們在科學研究中發揮了哪些創造性的思維。

討論二:由科學家研究問題的方式,我們能得到哪些啟示?

(課後三題)

提示: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可以讓大家聯繫自己的學習實際和生活實際來談。

五,通讀,達標測評:

篇23:《阿西莫夫短文》教案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積累詞語,掌握“遺骸、褶皺、劫難、追溯”等詞的讀音,理解“劫難、緻密、追溯、天衣無縫”等詞的詞義,並學會運用。

2.瞭解“板塊構造”“大滅絕”“撞擊説”“火山説”“斯石英”等科學概念。

3.瞭解兩篇文章作者的思維方式。

二、能力目標

1.比較分析兩文的説明對象和説明角度,把握兩文所介紹的科學知識,體會作者思維的開放性與周密性。

2.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簡明精練、邏輯性強、幽默風趣的特點。

3.培養學生用聯繫的觀點看問題、想問題的思維方法。

三、德育目標

學習作者運用豐富的科學知識、敏鋭的科學眼光深入探索未知的精神,激發學生努力學習,不囿於成説,敢於創新,善於創新,向科學的未知領域進軍。

●教學重點

1.把握兩篇短文的內容,明確説明對象,理清寫作思路。

2.學習作者善於聯繫,由此及彼,多角度、多側面的思維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中的補充説明的作用和含義。

●教學方法

1.比較閲讀法。

2.涵泳品味法。

3.延伸拓展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精讀課文,比較分析兩篇短文的説明對象和説明角度,深入理解文章內容;揣摩語言,體會作者獨特的語言風格;學習作者的思維方法,引導學生留心生活,思考自然和社會,多角度看問題,獲得新知、真知。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設計(一):

在距今約2.3億年前——6500萬年前,地球上出現了一種奇異的爬行動物。它們與現代的蜥蜴有許多相似之處,如身體表面覆蓋着有鱗片的皮膚。它們的後代是由卵孵化出來的等等。在這漫長的1.65億年間,它們成為了整個地球的主宰。它們經歷了氣候較為温暖的三迭紀,食物豐富的侏羅紀,充滿了生存恐懼的白堊紀,它們作為過去的生物,人們給了它們一個名字——恐龍。

6500萬年前,白堊紀的一個早晨,草食性恐龍正在吃着美味的早餐,“轟”的一聲巨響,一場天翻地覆的大爆炸發生了,從此恐龍便慢慢地減少,直至最後滅絕。恐龍滅絕的原因是什麼呢?讓我們帶着問題走進阿西莫夫筆下的科普世界去尋求答案吧。

設計(二):

6500萬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億年的恐龍突然滅絕了,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謎。不同地域恐龍化石的發現意味着什麼?導致恐龍滅絕的原因是什麼?阿西莫夫的兩篇短文對此分別做了回答。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恐龍無處不在》和《被壓扁的沙子》。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1.學生朗讀課文。

教師檢查預習情況,多媒體顯示:

(1)辨音:

遺骸褶皺劫難追溯(hái zhě nàn sù)

(2)釋義:

遺骸 褶皺 劫難

緻密 追溯 天衣無縫

選四名同學回答,

(a)遺骸:遺骨(遺留的殘骨)。

(b)褶皺:由於地殼運動,巖層受到擠壓而形成的彎曲。

(c)劫難:災難、災禍。

(d)緻密:細緻精密。

(e)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發源處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來。

(f)天衣無縫:比喻事物沒有一點破綻。

2.從課文註解得知,這兩篇短文在原書中編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學新疆域》章節裏,請問這兩篇短文在內容上有什麼聯繫?

學生談自己閲讀的初步印象。

【明確】:兩篇短文都談到了恐龍的滅絕,兩文都證明了“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這一觀點,兩文都運用科學發現相互佐證來進行科學研究。

三、精讀課文,比較分析兩篇短文的説明對象和説明角度,深入理解文章內容

1、多媒體顯示:

2、教師要求學生精讀課文,填寫上表。

3、學生自讀課文,然後小組內討論交流,要求人人發言,個個參與。教師巡視各組,掌握討論情況,隨時給予必要的點撥指導,然後選交流成功的兩個小組介紹閲讀成果。

【明確】:

1.《恐龍無處不在》,説明對象為“地殼在進行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這一理論,或“板塊構造”理論。説明角度為:通過南極洲恐龍化石的發現來證明“板塊構造”理論。文章的思路簡述如下:

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為第1段,這兩句話是全篇行文的邏輯基礎。第二部分為2~7段,介紹恐龍無處不在是大陸在漂移。2、3段介紹南極和地球其他大陸上都發現有恐龍化石,“説明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4、5段寫這一發現引起了作者的深入思考,作者沒有把思維定格在恐龍本身研究上,而是把“這個發現與南極大陸聯繫起來”考察;6、7段作者思有所獲,“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第三部分為8~12段,簡明介紹板塊學説,並説明每個大陸都有恐龍化石的原因。第四部分為13~15段,再次聚焦南極恐龍和其他生物,確證這一推斷的正確性。總之,全文從現象到本質,逐層推進,表現了思維的開放性和嚴密性。

2.《被壓扁的沙子》,説明對象為“恐龍的滅絕”,説明角度為通過“被壓扁的沙子”來探討恐龍滅絕的原因。文章的寫作思路如下:

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為第1段,引出説明對象。第二部分為2~6段,探討恐龍大滅絕,介紹兩種學説“撞擊説”和“火山説”,揭示研究這一問題的重要意義。第三部分為7~11段,解釋斯石英的成因,重點説明其性質,為排除“火山説”提供科學依據。第四部分為12~17段,依據科學理論,進一步斷定有斯石英的地方肯定發生過撞擊,而且肯定沒有發生過火山運動,從而得出結論,恐龍滅絕的原因是撞擊。

【教師總結】:兩文都體現了作者思維的開放性和嚴密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利用科學發現相互佐證來進行科學研究,打開了一扇又一扇新的窗户,我們不禁為作者道好稱奇,科學需要激情,需要創新!

四、揣摩語言,感受作者獨特的語言風格

多媒體顯示:

1.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現代兩棲動物。

2.如果看一張地圖,並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會看到它們拼合得多麼天衣無縫。

3.萬一哪天某個星體要撞擊地球,我們也許會知道如何來避免這種撞擊。

4.即非常純的沙子。

5.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對金剛石加熱,從而把它恢復到原始碳的狀態,但誰願意這樣做呢?

教師提示:請同學們在文中找出這五句話,你發現了什麼?

學生明確:這些句子都被作者安排在括號裏。

教師點撥:這些句子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號裏的補充説明文字。請同學們結合具體語境,説説它們各自的作用。

學生明確:1.如果抽象地説現代兩棲動物,不加以舉例,讀者可能一時想不起是指哪些動物。現代兩棲動物很多,舉“青蛙”和“蟾蜍”,是因為它們“人人皆知”。“青蛙”和“蟾蜍”不能在南極生存,猶如當年恐龍不能適應南極的生態氣候一樣,因為它們同屬兩棲動物。

2.這一句補充説明了大陸漂移學説的一個最顯而易見的證據,即南美洲與非洲海岸線驚人的吻合。

3.這一句看起來有調侃的意味,但並非無稽之談。星體撞擊地球雖然極為罕見,但在地球的歷史上確實發生過。作者作這樣的假設,意在強調天文學研究的現實意義。

4.這是對“二氧化硅”的解釋,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學名,易被人理解接受,另一方面也強調只有非常純的沙子才能稱得上“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雜質。

5.這一句話是以金剛石經過高温加熱可以變為普通的碳類比斯石英經過高温加熱可以變為普通的沙子。也許沒有人會在意斯石英的還原問題,但沒有人會願意把金剛石變為碳,因為金剛石太名貴了。作者隨筆幽默了一下,表現了作者思維的活躍。

【教師總結】:這些補充説明的文字化高深的科學概念為平易的介紹,化嚴密的科學論證為幽默詼諧的類比説明,表現了本文語言簡明精練、邏輯性強、幽默風趣的特點。同學們應在今後的説明文寫作中學習借鑑。

五、聯繫實際,延伸拓展

學習作者的思維方法,請留心生活,思考自然和社會,多角度、多側面、重聯繫、重溝通,力求觀石擊千浪而舉一反三。

教師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經驗和閲讀積累談談感悟或體會。

生1: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謝皮羅教授注意到澡盆水的漩渦總呈逆時針方向,他大膽地推斷這一定與地球自轉有關,並且推斷北半球呈逆時針,赤道不會有漩渦,南半球呈順時針方向。他就此發表的論文震驚科壇。

生2:生物學家密卡爾遜調查了蚯蚓在地球上的分佈情況,他指出美國東海岸有一種正蚯蚓,歐洲西海岸同緯度地區也有,而美國西海岸卻沒有這種蚯蚓,但他無法回答這是為什麼。他的論文引起德國地質學家魏格納的注意。魏格納認為,小小的蚯蚓活動能力有限,無法跨越、橫渡大洋,它的`這種分佈正好説明歐洲大陸與美洲大陸本來是連在一起的,後來裂開了。他把蚯蚓的地理分佈作為例證之一寫進了他的名著《大陸與海洋的起源》一書。

生3:有人把人類社會的發展概括為“兩個蘋果”理論。一個蘋果是砸向牛頓的那一個,它促使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帶來了科學的飛速發展。另一個蘋果是亞當夏娃偷吃的那一個,它帶來了人類社會的文明。

生4:大自然是人類的良師益友,大自然中許多生物的生存技能啟發科學家的靈感。飛機、潛水艇、蒸汽機的發明眾所周知。現在科學家模仿蒼蠅的構造發明了微型飛行器,模仿蟑螂的構造發明了太空探測器。甚至仿造人體視網模製作微型感光器,置於盲人眼內,可以帶來視力的恢復……

六、佈置作業

1.課餘利用圖書館或網絡查詢有關“板塊構造”“恐龍滅絕”的資料介紹,進一步瞭解這一方面的科學知識和科研動態。

2.閲讀下文,回答問題。

變色龍為什麼能變色

人們常常用變色龍來形容那些見風使舵,反覆無常,媚上欺下的人。可是,真正的變色龍,我們中的大多數人恐怕都沒有見到過。這不單是因為變色龍大多數生活在馬達加斯加和非洲其他一些地方,而且,即使有一條變色龍就在你眼前不遠,你也許還發現不了它哩!

變色龍,顧名思義,它能變色,是爬行類動物蜥蜴的一種,俗稱避役,屬無毒動物。那麼,在現實生活中,變色龍的體色是怎樣變化的呢?在綠草叢裏,它的體色呈綠色;在紅花叢裏,轉眼之間,它的體色又變成了紅色;在黃泥土中,一眨眼工夫,它的體色又變成了黃色……

很多人都好奇變色龍為什麼要變色?原來,變色龍的體色隨棲息的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是要靠身上的顏色變化來保護自己,防禦外來侵害。它具有這種保護色,表明變色龍具有適應環境的自然保護功能。

那麼變色龍為什麼能改變體色呢?

經科學家仔細觀察,發現在變色龍的表皮上有一個變幻無窮的“色彩倉庫”。在這倉庫裏,儲藏着綠、紅、藍、紫、黃、黑等奇形怪狀的色素細胞,這些色素細胞的周圍有放射狀的肌纖維絲,可以使色素細胞伸縮自如。一旦周圍的光線、濕度和温度發生了變化,或者讓變色龍受到化學藥品的刺激,有的色素細胞便增大了,而其他一些色素細胞就相應縮小,於是,變色龍通過神經調節,像魔術一樣,隨心所欲地變換着身體上的顏色。

變色龍的這些變色本領,在工業生產上是很有啟示意義的。現在,人們已經用某些特製的顏料做成變色漆,這種漆對温度的高低變化十分敏感,一旦温度變化,在不到一秒鐘的時間內就會改變顏色。將這種變色漆刷在容易發熱的機器設備上,就可以用顏色及時發出警報,提醒人們立即採取措施,以免因温度過高而損壞機器設備。

在生物變色的啟示下,人們開始研製人造變色物質。例如我國生產了一種測温筆,它的彩色筆芯在不同温度下會改變顏色,測温筆上附有某種顏色的“標誌紙”。將測温筆在受熱物體的表面上劃一筆痕,兩秒鐘後,根據顏色的變化,查對標誌紙的顏色,就可測知物體的温度了。

如今,科學家仍在研究變色龍表皮中的色素細胞,以期發現更多能變色的有機色素。看來,這裏面還奧妙無窮呢!

1.變色龍變色的目的是什麼?(用原文語句回答)

2.促使變色龍變色的外部條件有( )和( )

A.神經調節

B.光線、濕度和温度發生變化

C.色素細胞周圍有放射狀的肌纖維絲

D.表皮上有奇形怪狀的色素細胞

E.受到化學藥品的刺激

3.在變色龍變色本領的啟示下,還可以設計出什麼東西?請你寫出它的名字,它是怎樣變色的,有什麼用途。(不超過60字)

【參考答案】:

1.是要靠身上的顏色變化來保護自己防禦外來侵害。

2.B E

3.寫出名稱、如何變色、用途三個要點即可。

篇24:《阿西莫夫短文》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理解並積累“流逝、攜帶、劫難、緻密、天衣無縫”等詞語。

2.瞭解作家作品,感知課文內容,明確説明對象和説明順序。

3.揣摩文章語言,體會語言簡明精練、邏輯性強、幽默風趣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

1.安排學生課前查找資料,瞭解作者的相關情況,瞭解大陸漂移學説。

2.安排學生課前查找資料,瞭解恐龍及其滅絕的情況。提出問題,激發思考:導致恐龍滅絕的原因是什麼?不同地域恐龍化石的發現意味着什麼?讓學生帶着問題閲讀課文。

3.安排對比閲讀,比較分析每篇文章的説明對象和説明角度,從而培養學生善於多角度、多側面看問題的科學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學習作者運用豐富的科學知識、敏鋭的科學眼光深入探索未知的精神,培養敢於創新、善於創新的精神,培養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1.熟悉並掌握文中的生字詞,理解兩篇短文的內容。

2.明確説明對象,能正確辨析文中使用的各種説明方法。

教學難點

1.兩篇短文都談到了恐龍,但選用的材料不同,所説明的主要問題也不同,要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做具體分析。

2.兩篇短文都是從某一現象出發,通過分析事物間的內在聯繫,得出規律性的認識,要引導學生分析其行文思路。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課件出示恐龍圖片,談話導入:2。5億年前,地球上的霸主是恐龍。6500萬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上億年的恐龍突然滅絕了。這成了生物史上的一大謎團。導致恐龍滅絕的原因是什麼呢?從恐龍留下的遺蹟中,我們能發現些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阿西莫夫的科普世界,去一探究竟吧。

二、自主預習

1.作者介紹

阿西莫夫(1920—1992),美國科幻小説家、科普作家,美國科幻小説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與儒勒凡爾納、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並稱為科幻史上的三巨頭,同時還與羅伯特海因萊因、亞瑟克拉克並列為科幻小説三巨頭。阿西莫夫一生著述近500本,題材涉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文學藝術等許多領域,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

2.檢查預習

(1)訂正字音

骨骼(gé)鳥臀目(tún)

島嶼鏈(yǔ)深淵(yuān)褶皺(zhě)

攜帶(xié)覆蓋(fù)

(2)詞語釋義

不解之謎:解不開的謎,比喻還沒有弄明白的或難以理解的事物。

跡象:指表露出來的不很顯著的情況,可藉以推斷事物的過去或將來。

天衣無縫:形容事物(多指詩文、話語等)嚴密,沒有一點兒破綻。

褶皺:文中指由於地殼運動,巖層受到擠壓而形成連續彎曲的構造形式。

攜帶:隨身帶着。

冰天雪地:形容冰雪漫天蓋地,非常寒冷。

覆蓋:遮蓋。

(3)詞語辨析

“天衣無縫”和“完美無缺”兩個詞都有“十分完美”的意思。“天衣無縫”比喻事物沒有一點兒破綻,側重指事物的細緻周到,嚴密完備,找不出什麼缺漏或弱點。“完美無缺”只形容極其完美,可用於人,而“天衣無縫”則不能。

三、合作探究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恐龍無處不有》説明的內容是什麼?

答案示例:依據在南極發現恐龍化石的事實,證明了大陸漂移假説。

2.文章可以劃分為幾個部分?分別講了什麼?

答案示例:可以劃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説明不同科學領域是緊密相連的,點明中心,總領全文。

第二部分(2~14):舉例説明南極洲恐龍化石的發現,佐證大陸漂移假説,印證主旨。

第三部分(15):總結南極洲恐龍化石的發現為大陸漂移説提供新的證據,結束全文,突出主旨。

3.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來結構文章的?

答案示例:從現象到本質的邏輯順序。提出問題:南極發現恐龍化石——恐龍並不適應南極的氣候——它們是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去的?尋找答案: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提出大陸板塊構造理論——泛大陸形成時所有陸地似乎都處在熱帶和温帶環境內,所以恐龍可以在泛大陸不同地區舒適地生活——後來泛大陸分裂成四部分——每一塊大陸都攜帶着自己的恐龍而去。得出結論:恐龍無處不有是支持板塊構造理論的新的有力證據。

(二)精讀課文,內容探究

1.第1自然段的兩句話起什麼作用?

答案示例:開篇突發議論,是全篇行文的邏輯基礎。用“緊密相連”“產生影響”揭示了事物之間的聯繫,暗示了文章所要説明的中心內容。

2.第2自然段説明了什麼?

答案示例:舉例子,介紹南極發現了恐龍化石骨骼,從而説明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

3.第5自然段在結構有什麼作用?

答案示例:這是一個過渡段,前一部分承接上文在南極發現恐龍化石這一事實,後一部分用設問引出大陸漂移假説。

4.第11自然段括號裏的內容有什麼作用?

答案示例:括號裏面的文字是舉例子補充説明大陸漂移學説的一個最顯而易見的證據,更令人信服。從中也表現了作者善於觀察發現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5.第15自然段中的這句話説明了什麼?

答案示例:總結了南極洲發現恐龍化石的重大意義,突出了主旨,照應文章開頭提出的觀點。這表明每一個科學新發現都會引起新的思考,成為新的科學研究的基礎,或者由此開闢出科學研究的新領域,或者為已有的研究、假説提供新的證據,從而推動科學研究向前發展。

(三)品讀課文,句段賞析

1.第3自然段運用了什麼説明方法?

答案示例:舉例子,説明在南極及地球的其他大陸都發現了恐龍化石。“也都”“遍佈”説明恐龍無處不在,呼應文題。

2.第4自然段中“如果把這個發現與南極大陸聯繫起來,這比僅考慮恐龍來説要重要得多”這句話表明了作者怎樣的思維方法?

答案示例:世上許多事物都存在互相聯繫,應當用聯繫的觀點來看問題、想問題。

3.第6自然段運用了什麼説明方法?説明了什麼?

答案示例:運用舉例子的説明方法,説明“板塊構造”理論為人類的好多未解之謎提供了答案,從而證明了這種理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4.第6自然段中“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一句,“漂移”與“遷移”能否互換?為什麼?

答案示例:不能互換。因為“漂移”是指漂浮的物體朝某個方向移動;“遷移”是指離開原來的所在地而另換地點。雖然都有“移動”的意思,但是二者又有不同之處。“漂移”強調在水中移動,而“板塊構造”理論中認為,大陸就像漂浮在海洋上的物體一樣隨着板塊運動而一起運動。如果換成“遷移”,就不恰當了。

5.第7自然段中運用了哪些説明方法?分別有何效果?

答案示例:第一句用了打比方的説明方法。一個“馱”字形象地説明板塊運動的情況及對大陸的影響,使抽象的理論變得生動、有趣、易懂。後兩句用下定義、作詮釋的説明方法,介紹了泛大陸及其形成和分裂的過程。本段形象地説明了大陸板塊“分—聚—分”的周而復始的運動過程。

6.第8自然段中“在四十多億年的地球發展史中,泛大陸形成和分裂過多次,最後一次完整的泛大陸大約是在2。25億年前形成的”一句主要運用了哪種説明方法?語言有何特點?試作簡析。

答案示例:列數字,“四十多億”“2。25億”等具體説明了泛大陸形成和分裂的次數之多。列數字的説明方法給人以科學依據的充分印象,準確而具體,令人信服。句中的“大約”一詞表示推測,因為年代久遠所以不能用準確的數字,體現了説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7.第13自然段中運用了哪種説明方法?有何效果?

答案示例:“這些生物的命運比其他同類要悲慘得多,因為板塊把它們向南攜帶到了極地”運用作比較的説明方法,強調南極的寒冷和南極動物命運的悲慘。

8.如何理解第14自然段中“如果南極的冰雪層再薄一些的話,我們就可以找到它們”這句話?

答案示例:“如果……就……”表示假設關係,説明南極有豐富的化石,只是被冰雪層覆蓋。這是作者的推測,表現了他不斷探究的科學精神。

(四)熟讀課文,主旨探究

簡要概括《恐龍無處不有》這篇文章的主旨。

答案示例:文章依據在南極發現恐龍化石的事實,佐證了大陸漂移學説,説明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啟發,從而發現新的論據或得出新的結論。

(五)賞讀課文,鑑賞評價

試分析第6自然段最後一句中的“幾乎”與第9自然段最後一句中的“似乎”是如何體現説明文語言特點的。

答案示例:“幾乎”有“差不多、接近”的意思,説明“板塊構造”理論解決了地質界的大部分問題,但仍然有些疑難問題無從解決。由此可以體會到説明文語言的嚴謹與準確。“似乎”有“好像”的意思,在這裏表推側,因為這裏所涉及的問題本身就是一種假想。如果沒有“似乎”一詞,就表示十分確定當時恐龍所生活的環境,與事實不符,違背了説明文語言準確嚴謹的`特點。

四、課堂小結

這篇科普文章重在説明事理,採用邏輯順序,層層解剖,作者正是把化石和南極聯繫起來思考,才會進一步追問恐龍如何生存,如何越過大洋的。由此可見,善於聯繫是研究發現的必要前提,是思維創新的重要特徵。只有具備了這種思維品質,我們才能在不經意的地方獲得獨到發現。

五、練習設計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六、板書設計

恐龍無處不有科學發現:南極發現了恐龍化石61480;生物學61481;產生疑問:南極的恐龍來自哪裏追溯原因:泛大陸分裂帶走恐龍61480;地質學61481;研究價值:證明了地殼運動理論聯繫緊密相互啟發

第二課時

一、課前複習

《恐龍無處不有》一文用什麼説明順序?説明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答案示例:邏輯順序。主要內容是:依據在南極發現恐龍化石的事實,為“板塊構造”理論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證據。

二、新課導入

恐龍滅絕的原因到底是什麼?科學界歷來説法不一。這節課,我們就來看看阿西莫夫的解釋。通過預習可知,課文為我們提供了兩種假説。是哪兩種假説呢?它們存在哪些合理性和不合理性呢?讓我們走進課文去看看吧。三、自主預習

檢查預習

(1)訂正字音

銥(yī)彗星(huì)塵埃(āi)

抵達(dǐ)劫難(jié)二氧化硅(guī)

趨勢(qū)膨脹(péngzhàng)追溯(sù)

衍射(yǎn)

(2)詞語釋義

劫難:災難;災禍。

趨勢:事物發展的動向。

緻密:細而密;細緻精密。

膨脹:由於温度升高或其他因素,物體的長度增加或體積增大。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發源處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來。

(3)詞語辨析

“趨勢”和“趨向”兩個詞都指“事情的發展方向”。“趨勢”除了指事情發展的方向外,還可指歷史發展的動向和江河水流的動向。“趨向”也指事物發展的動向,但有動詞用法,指“朝着某個方面發展”。

三、合作探究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通讀《被壓扁的沙子》,思考問題:對於6500萬年前恐龍的滅絕,科學界存在着哪兩種對立的説法?各自的依據是什麼?

答案示例:“撞擊説”和“火山説”。“撞擊説”的依據:在一個6500萬年前形成的沉積物薄層中,發現了稀有金屬銥,它的含量異常豐富。一些人認為,這可能是由於一個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對地球撞擊的結果。這種撞擊也許深入到了地殼內部,引起火山噴發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許多塵埃進入了平流層中,結果造成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陽光無法抵達地球表面。這也許是導致包括所有恐龍在內的許多地球生物滅絕的原因。“火山説”的依據:如果地球突然經歷了一個火山爆發期,許多火山大致同時噴發,那麼也能造成一個足以使生物大量滅絕的巨大災難。

2.作者在本文中説明恐龍是怎樣滅絕的?

答案示例:作者意在説明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動,而應該是星球撞擊。

(二)精讀課文,內容探究

1.第1~6自然段介紹了什麼?

答案示例:提出關於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的問題,介紹了兩種不同的解釋:“撞擊説”和“火山説”。科學家為驗證這兩種理論一直在尋找證據。

2.簡析第1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示例:作者在首段提出了一個與題目似乎毫不相干的問題,讀完這段文字,讀者感到彷彿是在討論前一篇未了的話題。的確,它與前文的論證方法異曲同工。作者正是通過“被壓扁的沙子”來探討恐龍的滅絕原因,再次證明“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

3.第7~17自然段講了什麼內容?

答案示例:對“被壓扁的沙子”的特徵進行分析,得出恐龍滅絕是由於撞擊,而不是火山活動的結論。

4.第7自然段在全文中起到怎樣的作用?

答案示例:這一段寫1961年,一位名叫S。M。斯季紹夫的蘇聯科學家發現的“被壓扁的沙子”——斯石英,從而照應題目。

5.第17自然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答案示例:作者以雄辯的事實和科學的思維方法推出結論: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應該是撞擊。從中可以看出作者講究實證的科學態度和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

6.在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中,作者為什麼肯定“撞擊説”而否定“火山説”?

答案示例:從在作者看來,有論據驗證的理論才能成立。作者對蘇聯科學家的實驗研究成果進行了介紹:①一立方英寸被壓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這種被壓扁的沙子因此被稱為斯石英。②斯石英的原子之間結合地極為緻密,在通常條件下,斯石英可以保持數百萬年。③在一些地方已經發現了斯石英,而且有證據顯示這些地區曾經受到過巨大隕石的撞擊。④在進行過原子彈爆炸實驗的場地也發現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脹火球的巨大壓力形成的。作者由此認為斯石英也應該出現在壓力極高的地殼深處。⑤火山活動地區至今沒有發現過斯石英。作者認為,地殼深處的斯石英可以通過火山噴發被攜帶到地表。然而,噴發温度極高,巖石會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攜帶而來的斯石英都被轉化為普通的二氧化硅。由此作者斷定:斯石英出現的地方肯定發生過撞擊。⑥加上科學家又有新的發現:在巖層年齡為6500萬年的新墨西哥州拉頓地區的巖層中,檢驗到了斯石英存在的一種原子排列。就這樣,作者最後確認,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動,而應該是撞擊。

(三)品讀課文,句段賞析

1.第3自然段主要運用了什麼説明方法?主要是為了説明什麼?

答案示例:舉例子。説明並不是所有科學家都認為恐龍的滅絕是由巨大撞擊引起的。

2.第7自然段中運用了哪些説明方法?有何作用?

答案示例:採用舉例子、作詮釋、作比較的説明方法,引出“被壓扁的沙子”——斯石英的話題,並解釋了其形成原因。

3.第8自然段“斯石英並不十分穩定,原子之間靠得太近以至於它們又出現相互排斥的趨勢,最後又變為普通沙子”一句中加點詞語有何表達效果?

答案示例:“並不”“以至於”“最後”等詞語的使用,增強了句子間的邏輯關係,使作者表述的意思層層推進。

4.怎樣理解第10自然段的介紹説明?

答案示例:採用列數字的説明方法,説明了斯石英只存在於沙子被強烈擠壓的地方,準確直觀,令人信服。括號中的句子是對上文的補充,進一步證明上文所講的道理。從這個句子中也可以看出作者的幽默和思維的活躍。

5.第12自然段運用了什麼説明方法?有何作用?

答案示例:運用舉例子的説明方法,具體而科學地説明了斯石英的形成必須具備巨大的壓力。

6.第13自然段第一句話中連用“似乎”與“肯定”,是否矛盾?應如何理解?

答案示例:“似乎”與“肯定”連用,看似矛盾,實則不然。“似乎”表猜測的語氣,“肯定”表不容置疑的語氣。之所以用“似乎”,是因為作者並沒有親眼目睹斯石英出現在地殼深處,只好用猜測的語氣。之所以用“肯定”,是因為根據科學理論,斯石英的形成必須具備巨大的壓力,而地殼深處就存在着巨大的壓力。

7.第16自然段“他們確實檢測到了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種原子排列”一句中的“確實”有何表達效果?

答案示例:“確實”充分肯定了科學家們檢測的結果,語言準確、嚴謹。

(四)熟讀課文,主旨探究

簡要概括《被壓扁的沙子》這篇文章的主旨。

答案示例:文章通過對“被壓扁的沙子”的產生、分佈和特性等的介紹,證明了恐龍滅絕是由於撞擊造成的,表明不同的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

(五)賞讀課文,鑑賞評價

《恐龍無處不有》和《被壓扁的沙子》比較閲讀:兩文有什麼異同之處?

答案示例:(1)説明內容:《恐龍無處不有》是從恐龍化石遍佈全球的角度來談大陸板塊的移動;《被壓扁的沙子》是從探尋恐龍滅絕的原因推斷地球可能曾受到撞擊。(2)説明順序:兩篇文章採用的都是邏輯順序,重在説明事理。科學發現→觀點產生→科學研究→印證觀點。這是一種追本求源、由因到果的邏輯説明順序。(3)説明方法:都採用了多種説明方法。首先都採用了舉例子:《恐龍無處不在》列舉“在地球的其他大陸上也都發現有恐龍化石”,説明“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舉“南極也有自己的恐龍、兩棲動物和其他在恐龍時代繁盛的植物和動物”,説明南極不只有恐龍化石,還有別的。《被壓扁的沙子》中舉“斯石英與金剛石”和“新墨西哥州拉頓地區的巖石”,證明斯石英是由撞擊產生的巨大壓力形成的,從而得出“恐龍的滅絕是撞擊造成的”。其次都採用了作比較:《恐龍無處不在》中將南極恐龍的命運與其他大陸的恐龍進行比較;而《被壓扁的沙子》則運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壓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較來説明斯石英與普通沙子區別。除此以外,還有打比方、列數字、作詮釋等説明方法的運用。(4)説明語言:準確簡練,淺顯易懂,幽默風趣。

(六)課外拓展,對比延伸

關於恐龍滅絕原因的假説有很多,其中小行星撞擊理論獲得了許多科學家的支持。但也有許多人對這一理論持懷疑態度,因為蛙類、鱷魚以及其他許多對氣温很敏感的動物都熬過了白堊紀而生存下來,為什麼只有恐龍死光了。除了“隕星碰撞説”以外,關於恐龍滅絕的主要觀點還有以下幾種:

1.氣候變遷説。6500萬年前,地球氣候陡然變化,氣温大幅下降,造成大氣含氧量下降,令恐龍無法生存。也有人認為,恐龍是冷血動物,身上沒有毛或保暖器官,無法適應地球氣温的下降,都被凍死了。

2.物種鬥爭説。恐龍年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類動物出現了,這些動物屬齧齒類食肉動物,可能以恐龍蛋為食。由於這種小型動物缺乏天敵,越來越多,最終吃光了恐龍蛋。

3.大陸漂移説。地質學研究證明,在恐龍生存的年代,地球的大陸只有唯一一塊,即“泛大陸”。由於地殼變化,這塊大陸在侏羅紀發生了較大的分裂和漂移現象,最終導致環境和氣候的變化,恐龍因此而滅絕。

4.地磁變化説。現代生物學證明,某些生物的死亡與磁場有關。對磁場比較敏感的生物,在地球磁場發生巨大變化的時候,都可能導致滅絕。由此推論,恐龍的滅絕可能與地球磁場的變化有關。

5.被子植物中毒説。恐龍年代末期,地球上的裸子植物逐漸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被子植物,這些植物中含有裸子植物中所沒有的毒素,形體巨大的恐龍食量奇大,大量攝入被子植物導致體內毒素積累過多,終於被毒死了。

6.酸雨説。白堊紀末期可能下過強烈的酸雨,使土壤中包括鍶在內的微量元素被溶解,恐龍通過飲水和食物直接或間接地攝入鍶,出現急性或慢性中毒,最後一批批死掉了。

四、課堂小結

作者以科學發現和科學實驗的成果為依據,層次清楚地説明了恐龍滅絕的原因是一個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對地球撞擊的結果,令人信服。地球的祕密還有很多,期待同學們用自己的觀察和思考去一一發現。

五、練習設計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六、板書設計

被壓扁的沙子提出問題:恐龍滅絕的原因分析問題肯定“撞擊説”否定“火山説”麥克霍恩研究證明得出結論:恐龍滅絕的原因是撞擊而不是火山活動思維嚴謹結論求實

篇25:《阿西莫夫短文》教案

課題課型新授

授課時間總第課時

教學目標瞭解説明的內容,理清説明的順序。

體會簡練、縝密、生動的語言。

增強學生的科學意識,培養學生多角度看問題的能力

教材分析概述

重點

難點理解科普文章的準確、生動的語言。

教具投影儀

教學法

設計朗讀法、引導法

教學內容及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教學《恐龍無處不在》

教學步驟

激趣導入

(放映《侏羅紀公園》片段)大家看過《侏羅紀公園》這部電影吧,一定會被那奇特的想像和栩栩如生的畫面所震撼。那麼你們知道恐龍這個世界上最龐大的動物,為什麼卻在6500萬年前滅絕了呢?恐龍的化石會告訴我們一些什麼祕密呢?請看美國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學幻想小説家阿西莫夫是怎樣為我們揭開謎底的。(板書課題及作者)

整體感知

學生閲讀,檢查預習。

遺骸(hai2):遺留下來的骨骸。

蟾蜍(chan2chu2):一種兩棲動物,體表有許多疙瘩,內有毒腺,俗稱癩蛤蟆。

褶皺(zhe3zhou4):由於地殼運動,巖層受到擠壓而形成的彎曲。

追溯(su4):逆流而上,向江河發源地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來。

天衣無縫:神話傳説中,仙女穿的仙衣,不用針線製作,沒有縫兒。比喻事物沒有一

討論:課文標題是《恐龍無處不在》,那麼它的説明對象是否就是恐龍呢?

明確:作者談恐龍的滅絕,談到恐龍化石無處不在,是為了證明另一項科學理論——

板塊構造理論的正確。

研讀探究

請同學快速閲讀一遍課文。(小組討論)

問題提得不正確

這篇短文説明的主要內容是什麼?按什麼順序説明的?作者如何得出結論的?

課文的説明內容涉及到哪兩個學科?主要運用了什麼説明方法?

阿西莫夫素以駕馭語言和概念的能力強著稱。你能找出語言表達平實而又生動的句子嗎?

明確:

發現問題:南極發現恐龍——恐龍並不適應南極氣候——它們是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上去的呢?

找出答案: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提出大陸板塊構造理論——“泛大陸,,形成時所有陸地似乎都處在熱帶和温帶環境內,所以恐龍可以在“泛大陸”不同地區舒適地生活——後來“泛大陸’’又分裂成四部分一所以每一塊大陸都攜帶着自己的恐龍而去。

得出結論:“恐龍無處不在’’是支持“板塊構造理論”的新的有力證據。作者在這裏採用的是邏輯順序,重在説明事理,將抽象的科學知識,層層解剖,既嚴謹,又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恐龍的滅絕)生物學——(板塊構造理論)地質學,道理正如課文第一段所説:“在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作者主要採用了舉例子的説明方法來説明白己的觀點,行文嚴謹。本文的準確性與條理性已經看出來了。

a.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號裏的補充説明文字:

“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現代兩棲動物”,用人們常見的青蛙和蟾蜍來舉例,體現了科普作品語言淺顯易懂的特點。

“如果看一張地圖,並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會看到它們拼合得多麼天衣無縫。”通過看地圖證明南美與非洲的相離,更使人信服,補充説明了大陸漂移學説的一個最顯而易見的證據。

b.課文中多處使用了設問句。這樣既將中心內容一步步推出,又使讀者感到非常親切,如面對面交流。

“恐龍如何能在南極地區生存呢?”引出恐龍如何到另一個大陸的問題。

“恐龍不可能在每一塊大陸上生存,那麼它們是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上去的呢?”

引出板塊構造理論。

c.採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使得語言既生動形象又明白如話。

加.“位於南極中心部位的南極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説明了南極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極洲在地球中的位置。

又如:“板塊背上馱着許多大陸,當板塊向一個或另一個方向運動時,大陸也隨之一起運動。”非常形象可感。

拓展延伸

説説學了本文之後的啟示。

明確: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結合具體的實例説説對“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的理解。

課題阿西莫夫短文兩篇課型新授

授課時間總第課時

教學目標瞭解説明的內容,理清説明的順序。

體會簡練、縝密、生動的語言。

增強學生的科學意識,培養學生多角度看問題的能力

教材分析概述

重點

難點理解科普文章的準確、生動的語言。

教具投影儀

教學法

設計朗讀法、引導法

教學內容及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

教學《被壓扁的沙子》

教學設計

舊課導入

《恐龍無處不在》通過南極發現恐龍的例子,提出恐龍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的問題,引出了板塊構造理論,從而證明了“在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這一觀點。那《被壓扁的沙子》是否也與恐龍的謎案有關係呢?讓我們先來閲讀一遍這篇短文。

質疑討論

出示問題:

o在《被壓扁的'沙子》裏作者提到恐龍滅絕的兩種理論,你能找出來嗎?你贊成哪一種,為什麼?

這篇文章中作者的看法是什麼?根據又是什麼?

明確:

“撞擊説”和“火山説”。(可將自己查找的資料整理成論據加以證明。

“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動,而應該是撞擊。”證據一:因為在恐龍滅絕的那個年代的巖層中,發現了斯石英——壓扁的沙子。證據二:斯石英只在被撞擊後才形成,所以如果是火山爆發吞沒了恐龍,就不會有“斯石英”存在。結論:無疑是撞擊毀滅了恐龍。

對比閲讀

本文與前一篇文章有什麼異同之處?(從説明順序、説明方法、説明角度、説明語言方面比較)

a.説明順序:兩篇文章採用的都是邏輯順序,重在説明事理,在短小的篇幅內,將抽象的

科學知識層層剖析,既嚴謹又深入淺出地解釋清楚。

b.説明方法:都採用了多種説明方法。

首先都採用了舉例子:《恐龍無處不在》列舉“在地球的其他大陸上也都發現有恐龍化石”,説明“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舉“南極也有自己的恐龍、兩棲動物和其他在恐龍時代繁盛的植物和動物”説明南極不只有恐龍化石,還有別的。《被壓扁的沙子》中舉“斯石英與金剛石”,“新墨西哥州拉頓地區的巖石”證明斯石英是由撞擊產生的巨大壓力形成的,從而得出“恐龍的滅絕是撞擊造成的”。

其次都採用了作比較:《恐龍無處不在》中將南極的恐龍的命運與其他大陸的恐龍進行比較。而《被壓扁的沙子》則是運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壓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較方法來説明斯石英與普通沙子區別。

除此以外,還有“打比方”列數字”“作詮釋”等説明方法。

c.説明的角度:《恐龍無處不在》是從恐龍化石遍佈全球的角度來談大陸板塊的移動;《被壓扁的沙子》是從探尋恐龍滅絕的原因推斷地球可能曾受到撞擊。

d.説明語言:準確簡練,淺顯易懂。

篇26:《阿西莫夫短文》教案

自讀導言

xxx

自讀要求

1、把握文章的説明對象,培養愛好科學、主動探尋自然奧祕的精神、

2、瞭解科技説明文的特點及本文條理清楚,層次分明地説明事物的邏輯順序、

3、比較兩篇短文,瞭解它們因為説明的問題不同,所以説明的角度也就不同的特點、抓住重點語句,提綱摯領地把握文章的內容;學習作者運用準確、平實的語言將深奧的科學理論説明得淺顯易懂,使廣大讀者易於接受的方法、

4、掌握詞語,體會詞語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

學習側重點

1、通過朗讀,把握文章的內容,對兩篇短文的內容進行整體比較,找出它們各自所述內容的相聯點和有區別的地方,懂得寫作文章可根據情況的不同,採用不同的寫作角度、

2、在反覆朗讀課文的過程中,體會邏輯順序的特點、

3、精讀一兩個段落,體會説明文語言準確的特點,並在自己的寫作中模仿這一語言特點、

(解説:據“單元提示”和課文提出上述“自讀要求”和“學習側重點”,其特點是:

(1)這兩篇科普文章所介紹的都是比較深奧的科學知識,但由於作者採取了樸實、明白如話的'語言,使原本深奧的知識變得淺顯易懂、又《恐龍無處不有》是從恐龍化石遍佈全球的角度來談大陸板塊的移動;《被壓扁的沙子》是從探尋恐龍滅絕的原因推斷地球可能曾受到的撞擊、通過這兩篇短文的比較閲讀,讓學生懂得寫作文章可以根據需要,從不同的角度下筆、

(2)重在通過閲讀,整體感知,進一步挖掘文章的內容,激發學生對科學世界的興趣,培養他們主動探究科學的精神、)

自讀程序

1、初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畫出應該掌握的詞語,不會讀的和不理解的查字典詞典解決;在瞭解大致內容的同時,老師可相應地介紹作者和一些有關的恐龍及地理知識、

2、速讀課文、質疑答疑,理清文章的思路、

3、細讀課文、把握兩篇文章所述的內容,找出各自説明的順序及角度,進行整體比較,教師可適當點撥、

4、品讀課文、選擇一兩個語段進行閲讀,體會説明語言準確、平實的特點、

(解説:本課是自讀課文,設計的閲讀四步驟,可讓學生髮揮主動性和創造性,自己去探索、發現、研究、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嚴謹的科學精神、這兩篇課文語言平實,只要多讀,就能理解文章所説明的道理,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自讀點撥

1、關於地殼運動、地殼是由各種固體巖石組成的層圈,和緊挨它下面的上地慢的固體巖石組成巖石圈、巖石圈下面的下地幔是一層軟的物質,被稱作軟流圈,它具有可塑性,可以緩慢流動、軟流圈中的各種物質由於物理和化學性質不同,使其內部發生變化、於是,温度高、密度小的物質受熱膨脹向上浮動,反過來,温度低、密度大的物質受冷收縮向下沉積,這樣兩種物質就形成熱力和重力的對流、向上流動的物質穿過軟流圈上部接近巖石圈時,就沿着水平方向靠近和分離,由此影響到巖石同,引起地殼運動、人們能夠直接感覺到的火山爆發、地震等自然現象,便是地殼運動的證據、

2、關於板塊運動、有人從世界地圖上驚奇地發現:現在南美洲東部巴西的凸出部分,恰恰是原來大洋彼岸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北美洲與歐洲和格陵蘭也能完全吻合地拼在一起、1921年,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根據這一現象提出了大陸漂移説,為了證實自己的理論,他進行了實地考察,在大洋彼岸對應的位置上,發現了相對應的山脈、礦產和相同的陸生動物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