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八年級物理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2W

八年級物理教案精品多篇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知道什麼是曲線運動;

2、知道曲線運動中速度的方向是怎樣確定的;

3、知道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教學重點:

1、什麼是曲線運動

2、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方向的確定

3、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教學難點:

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前邊幾章我們研究了直線運動,下邊同學們思考兩個問題:

1、什麼是直線運動?

2、物體做直線運動的條件是什麼?

在實際生活中,普遍發生的是曲線運動,那麼什麼是曲線運動?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個問題。

二、新課教學

1、曲線運動

(1)幾種物體所做的運動

a:導彈所做的運動;汽車轉彎時所做的運動;人造衞星繞地球的運動;

b:歸納總結得到:物體的運動軌跡是曲線。

(2)提問:上述運動和曲線運動除了軌跡不同外,還有什麼區別呢?

(3)對比小車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和彎道上行駛的情況。

學生總結得到:曲線運動中速度方向是時刻改變的。

過渡:怎樣確定做曲線運動的物體在任意時刻的速度方向呢?

2: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

(1)情景:

a:在砂輪上磨刀具時,刀具與砂輪接觸處有火星沿砂輪的切線方向飛出;

b:撐開的帶着水的傘繞傘柄旋轉,傘面上的水滴沿傘邊各點所劃圓周的切線方向飛出。

(2)分析總結得到:質點在某一點(或某一時刻)的速度的方向是在曲線的這一點的切線方向。

(3)推理:

a:只要速度的大小、方向的一個或兩個同時變化,就表示速度矢量發生了變化。

b:由於做曲線運動的物體,速度方向時刻改變,所以曲線運動是變速運動。

過渡:那麼物體在什麼條件下才做曲線運動呢?

3: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1)一個在水平面上做直線運動的鋼珠,如果從旁給它施加一個側向力,它的運動方向就會改變,不斷給鋼珠施加側向力,或者在鋼珠運動的路線旁放一塊磁鐵,鋼珠就偏離原來的方向而做曲線運動。

(2)觀察完模擬實驗後,學生做實驗。

(3)分析歸納得到:當物體所受的合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線時,物體就做曲線運動。

(4)學生舉例説明:物體為什麼做曲線運動。

(5)用牛頓第二定律分析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當合力的方向與物體的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線上時,產生的加速度也在這條直線上,物體就做直線運動。

如果合力的方向跟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條直線上時,產生的加速度就和速度成一夾角,這時,合力就不但可以改變速度的大小,而且可以改變速度的方向,物體就做曲線運動。

三、鞏固訓練:

四、小結

1、運動軌跡是曲線的運動叫曲線運動。

2、曲線運動中速度的方向是時刻改變的,質點在某一點的瞬時速度的方向在曲線的這一點的切線上。

3、當合外力F的方向與它的速度方向有一夾角a時,物體做曲線運動。

五、作業:<創新設計>曲線運動 課後練習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教案 篇二

一、教材分析

1、庫侖定律既是電荷間相互作用的基本規律,又是學習電場強度的基礎,不僅要求學生定性知道,而且還要求定量了解和應用。

2、本節摩擦起電、兩種電荷的相互作用、電荷量的概念國中已接觸,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在複習國中知識的基礎上,應着重從原子結構的角度講解物體帶電的本質。

3、通過對使物體帶電的方法接觸起電、摩擦起電和感應起電的分析,讓學生體會到使物體帶電的實質是電子發生轉移,從而打破了物體的電中性,失去電子的物體帶上了正電荷,得到電子的物體帶上了負電荷。過渡到電荷守恆定律,水到渠成,對高中學生而言很容易接受,進一步鞏固守恆思想。

4、在分析思考的過程中學生體會到電荷守恆定律以及元電荷的概念。同時教學中滲透“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思想。

5、展示庫侖定律的內容和庫侖發現這一定律的過程,並強調該定律的條件和遠大意義。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國中已經學習了電學的基本知識,為過渡到本節的學習起着鋪墊作用,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探究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及推理演算能力。能在老師指導下通過觀察、思考,發現一些問題和解決問題。因此有必要把國中學過的兩種電荷及其相互作用、電荷量的概念、摩擦起電的知識複習一下。

三、教學方法分析及建議

1、在學生國中學習的基礎上,可以通過演示實驗或者媒體播放複習並鞏固電荷的有關知識;先運用教材上給出的簡單易行的實驗,讓學生觀察摩擦後的塑料片之間的相互作用力,猜想作用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然後通過實驗定性驗證猜想是否正確,並在這個基礎上介紹庫侖定律的發現過程。

2、講解點電荷時,可以對照質點的概念進行講解,要講清點電荷是一種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3、物理髮展的重要概念及重大規律的建立都是經科學家艱辛的探索而完成的,都是對原有思維方式突破的結果,體現出了科學家的創造性。如何充分利用這寶貴的素材,需要教師創設問題情景對學生“誘思”、“導思”,在本節課中,對庫侖定律得出過程進行了嘗試。

4、利用“思考與討論”的問題,比較庫侖定律與萬有引力定律的異同。

5、要做好演示實驗,使學生清楚地知道什麼是靜電感應現象。在此基礎上,使學生知道,感應起電不是創造了電荷,而是使物體中的正負電荷分開,使電荷從物體的一部分轉移到另一部分,進一步説明電荷守恆定律。

四、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瞭解人類對電現象的認識過程,體會人類探索自然規律的科學方法、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

2、瞭解元電荷的大小,瞭解電荷守恆定律,知道摩擦起電和感應起電的實質不是創造電荷,而是電荷的轉移。

3、理解庫侖定律的含義和表達式,知道靜電常量。瞭解庫侖定律的適用條件,學習用庫侖定律解決簡單的問題。

4、滲透理想化思想,培養由實際問題進行簡化抽象思維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教師通過實驗法、問題教學法啟發學生理解抽象的電荷知識。

2、通過認識科學家在瞭解自然的過程中常用的科學方法,培養學生善用類比方法、理想化方法、實驗方法等物理學習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閲讀材料,展示物理學發展中充滿睿智和靈氣的科學思維,弘揚前輩物理學家探尋真理的堅強意志和科學精神。

2、通過對比天電和地電、以及定性和定量、神學和科學對電現象的認識,使學生了解人類對電荷的認識過程,培養學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3、通過對庫侖定律探究過程的討論,使學生掌握科學的探究方法,激發學生對科學的熱情。

五、本節要點

1、什麼是靜電現象?電荷間的相互作用是什麼?什麼叫電荷量?

2、什麼是感應起電現象?什麼叫中和現象?

3、電荷守恆定律的內容是什麼?什麼叫元電荷?

4、庫侖定律的內容是什麼?適用條件是什麼?

六、教學重難點分析

(一)重點

1、對庫侖定律的理解。

(二)難點

1、對電荷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

2、對庫侖定律發現過程的探討。

(三)突破重、難點的方法

1、講清庫侖定律及適用條件,説明庫侖力符合力的特徵,遵守牛頓第三定律。

2、為定性演示庫侖定律,應使帶電小球表面光滑,防止尖端放電,支架應選絕緣性能好的,空氣要乾燥。

3、説清K的單位由公式中各量單位確定,其數值則由實驗確定。

七、教學流程設計

(一)新課引入

(多媒體展示電磁學的發展史)

古代人已經發現了有關靜電現象,主要是梳頭或者是羊毛、絲、棉類的衣物摩擦有閃光及聲音;古希臘人發現琥珀可以吸引輕小物體。

英國的吉爾伯特(1544—1603)是最早系統地研究電磁現象的科學家。他發現琥珀和磁鐵都能夠吸引物體,不過性質不同,經過研究,他發現許多其他物體經過摩擦後也都能夠吸引其他小物體。引入(electric)(琥珀體)還發明瞭可供實驗用的驗電器。

德國的奧托·格里克(1602—1686),馬德堡市市長,1654年曾用自己發明的抽氣機做了馬德堡半球實驗;1660年發明了第一台可產生大量電荷的摩擦起電機。有了這樣的機器,因而做成了各種各樣的電火花實驗;還有讓人身體帶電的實驗;這使得18世紀40年代的德國整個社會都對電現象感興趣,許多人購買了摩擦起電機做實驗作為娛樂,同時也大大普及了電學知識。電學知識在整個歐洲各國都普及起來。

法國電學家諾萊特在巴黎聖母院前進行,他請700個修道士手拉手地排起來,讓排頭的手拿萊頓瓶放電時,發現700個修道士同時跳了起來,顯示了電的強大威力。

富蘭克林的風箏實驗,證明了雷電是一種放電現象,在此基礎上,發明了避雷針。

(二)進行新課

1、接引雷電下九天──富蘭克林發明避雷針的故事

1752年7月的一天,在北美洲的費城,一位名叫富蘭克林的科學家,做了一個轟動世界的實驗:這天下午,天色陰暗,烏雲滾滾。天空中不時閃爍着青白色的電光,傳來一陣陣沉悶的雷聲,眼看一場可怕的大雷雨就要來臨了。

“這是最合適的天氣!”富蘭克林和他的兒子威廉帶着風箏和萊頓瓶(一種可充放電的容器),奔向郊外田野裏的一間草棚。

這可不是一隻普通的風箏:它是用絲綢做成的,在它的頂端綁了一根尖細的金屬絲,作為吸引閃電的“接收器”;金屬絲連着放風箏用的細繩,這樣細繩被雨水打濕後,也就成了導線;細繩的另一端繫上綢帶,作為絕緣體(要乾燥),避免實驗者觸電;在綢帶和繩子之間,掛有一把鑰匙,作為電極。

富蘭克林和他的兒子連忙乘着風勢,將風箏放上了天。風箏,像一隻矯健的鳥兒,漸漸地飛到雲海中。

父子倆躲在草棚的屋檐下,手中緊握着沒有被雨水淋濕的綢帶,目不轉睛地觀察着風箏的動靜。

突然,天空中掠過一道耀眼的閃電。富蘭克林發現,風箏引繩上的纖維絲一下子豎立起來。這説明,雷電已經通過風箏和引繩傳導下來了。富蘭克林高興極了,他禁不住伸出左手,觸碰一下引繩上的鑰匙。“哧”的一聲,一個小小的藍火花跳了出來。

“這果然是電!”富蘭克林興奮地叫了起來。

“把萊頓瓶拿過來。”富蘭克林對威廉喊道。他連忙把引繩上的鑰匙和萊頓瓶連接起來。萊頓瓶上電火花閃爍。這説明萊頓瓶充了。

事後,富蘭克林用萊頓瓶收集的雷電,做了一系列的實驗,進一步證實了雷電與普通電完全相同。

富蘭克林的這一風箏實驗,徹底地擊碎了閃電是“上帝之火”、“煤氣爆炸”等流行的説法,使人們真正認識到雷電的本質。因此,人們説:“富蘭克林把上帝與閃電分了家。”

富蘭克林的風箏實驗絕不是一時衝動所做的。早在數年前,他就致力於電的研究,並在當時人們不知“電為何物”的時代,指出了電的性質。

在一次研究的意外事件中,他得到啟迪。有一次,他把幾隻萊頓瓶連在一起,以加大電容量。不料,實驗的時候,守在一旁的妻子麗德不小心碰了一下萊頓瓶,只聽得“轟”的一聲,一團電火花閃過,麗德被擊中倒地,面色慘白。她因此休息了一個星期身體才得到康復。

“萊頓瓶發出的轟鳴聲,放出的電火花,不是和雷電一樣嗎?”富蘭克林大膽地提出這個設想。經過反覆思考,他推測雷電就是普通的電,並找出它們兩者間的12條相同之處:都發亮光;光的顏色相同;閃電和電火花的路線都是曲折的;運動都極其迅速;都能被金屬傳導;都能發出爆炸聲或噪聲;都能在水或冰塊中存在;通過物體時都能使之破裂;都能殺死動物;都能熔化金屬;都能使易燃物燃燒;都放出硫磺氣味。

1747年,富蘭克林把他的這些想法,寫成論文《論雷電與電氣的一致性》。他將論文寄給他的朋友、英國皇家學會會員科林遜。可當科林遜將論文送交皇家學會討論時,得到的是一陣嘲笑。許多科學家認為富蘭克林的觀點荒唐無比,“把科學當作兒童的幻想”。

對於人士的嘲笑、奚落,富蘭克林不予理睬,終於在做好各種準備的情況下,冒着生命危險,做了風箏實驗。

富蘭克林從風箏實驗中,不但瞭解了雷電的性質,而且證實:雷電是可以從天空“走”下來的。“高大建築物常常遭到雷擊,能不能給雷電搭一個梯子,讓它乖乖地‘走’下來呢?”富蘭克林想。

正當富蘭克林思考這一問題的時候,不幸從俄國彼得堡傳來消息:1753年7月26日,科學家利赫曼為了驗證富蘭克林的實驗,在操作時,不幸被一道電火花擊中身亡。這更堅定了富蘭克林研製避免雷擊裝置的決心。

他先在自己家做實驗:在屋頂高聳的煙囱上,安裝一根3米長的尖頂細鐵棒;在細鐵棒的下端綁上金屬線;沿着樓梯,把金屬線引到底樓的一個水泵上(水泵與大地有接觸);將經過房間的那段金屬線分成兩段,且將兩股線相隔一段距離,各掛一個小鈴。這樣,如果雷電從細鐵棒進入,經過金屬線進入大地,那麼,兩股線受力,小鈴就會晃盪,發出響聲。

一天,電閃雷鳴,暴風雨就要來了。在雷聲、雨聲的“伴奏”下,守候在房間小鈴旁的富蘭克林,聽到了小鈴發出的清脆、悦耳的聲音。他高興地笑了。

富蘭克林把那根細鐵棒稱為“避雷針”。

避雷針的問世,引起了教會的反對。他們認為:“裝在屋頂的尖杆指向天空是對上帝的不敬。”“干涉上帝的事,對上帝指手劃腳,是要受上帝懲罰的。”

然而,有一次在一場雷雨之後,神聖的教堂着火了,而裝有避雷針的房屋卻平安無事。於是,避雷針的作用被人們認識,避雷針也很快地傳開了。至1784年,全歐洲的高樓頂上都用上了避雷針。

國中八年級物理精選教案教學設計 篇三

一、教學目標

1、瞭解簡單電路在生活中的運用實例、

2、會根據串聯、並聯電路的特點,分析簡單電路的結構、

3、通過簡單電路的設計和線路連接,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科學素養、

二、重點和難點

本節課的重點是簡單電路設計的思路和具體方法,設計電路是難點,實驗中的難點是如何正確地連接電路。

三、教學方法

通過聯繫生活實際,討論和交流生活中採用簡單電路的實例、

四、教學儀器

天鵝城堡電路模型 學生實驗電路元件(包括兩節電池、兩個單刀開關、一個燈泡和燈座、一個蜂鳴器、六根導線)

五、教學程序設計

1、引入

迪斯尼城堡大家都聽説過吧?!它的原型取自位於德國巴伐利亞州的新天鵝城堡,這是新天鵝城堡的模型。這麼龐大的建築,要看管起來相當困難,為此,我們今天就來為新天鵝城堡設計一個報警系統。

2、主要內容:報警電路設計和學生連接實驗電路圖

例題:設計報警電路

閉合報警系統的開關S時,指示燈亮,報警鈴不響;當不速之客進入大門時,報警鈴響。

以天鵝城堡報警電路為例,介紹簡單電路設計的步驟分為五步:第一步是分析需要哪些電路元件;第二步是分析用電器之間的連接方式;第三步是判斷開關和用電器之間的連接方式;第四步是畫出電路圖,再連接電路圖;第五步是對照檢查。

在學生畫出電路圖後,對電路圖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以對稱性和對應性為原則,對學生電路圖進行優選和評價。還應對例題的設計思路重新梳理,彌補學生設計電路時思維和認識上的不足。

在學生實驗前,應先強調實驗中需要注意的問題:①這是一個蜂鳴器,紅色導線這端是正極;②連線的過程中開關要一直處於斷開狀態;③接線時,先擺位,再順次連接;若遇到並聯時,先連接其中一條支路;要試觸。

在學生實驗中應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並進行指導,可以讓已完成實驗的同學去幫助實驗未完成的同學完成實驗,使學生課堂上的時間能夠充分利用。

3、課堂練習:安全帶未系提醒電路

45秒的公益廣告《Heaven can wait, belt up!》講述了安全帶的重要作用,因此,安全帶未系提醒電路具有保障生命安全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視!

交通安全法規定,機動車行駛時,駕駛員必須使用安全帶,安全帶未系提醒功能電路的原理是:①司機坐在座位上,相當於閉合開關S; ②繫好安全帶,相當於閉合開關S1; ③當司機坐上座位,若未繫好安全帶,指示燈亮;若繫好安全帶,指示燈熄滅。請根據以上要求畫出電路圖。

六、小結

對課堂中學到的知識和學生實驗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小結。

七、思考題:

車門未關提醒電路

汽車儀表盤上都有一指示燈,用它提醒司機車門是否關好。四個車門中只要一個車門沒有關好,該指示燈就會發光,請設計電路圖。

國中八年級物理精選教案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1、知道樂音的音調跟發聲體的振動頻率有關。

2、知道樂音的響度跟發聲體的振幅有關。

3、瞭解不同發聲體發出樂音的音色不同。

4、知道人的聽覺範圍,瞭解超聲波、次聲波。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研究樂音的音調和響度各與什麼因素有關。

2、學習體會科學探究的方法。

難點:

感知樂音的音色,理解音色取決於發聲體本身。

教學過程

學習指導一:音調

【自主預習】

閲讀課本第32、33頁的內容,完成下列填空:

1、物理學中用每秒內振動的次數——頻率來描述物體振動的快慢。頻率的單位是赫茲,簡稱 赫 ,符號為Hz.

2、振動的頻率決定聲音的高低,振動頻率越高,聲音音調越高 ,振動頻率越低,聲音音調越低 。

3、大多數人能夠聽到的頻率範圍是從 20 到20000Hz;人們把高於20000Hz的聲音叫做超聲波;把低於20Hz的聲音叫做次聲波。

【小組討論】

1、在水平桌面上放一鐵製容器,不斷往鐵製容器中倒水,同時用同樣的力敲擊鐵製容器發聲,傾聽聲音的變化。可以發現:容器中水越多,水振動得越 慢 ,音調越 低 。

2、把一根塑料尺按在桌面上,露出桌面一定的距離,用力撥動塑料尺,觀察塑料尺振動的快慢,聽發出的聲音;縮短塑料尺露出桌面的長度,再以大致相同的力撥動塑料尺,仔細觀察塑料尺的振動快慢,聽發出的聲音。可以發現:塑料尺振動得越快,音調越 高 。

3、用尺子分別以不同的速度刮梳子齒,颳得越快,可以聽到聲音的音調越高 。

【教師點撥】

1、在學習聲音音調的時候,首先應通過一些事例來幫助學生明白物理學中聲音的高低(即音調高低)的含義。如對蚊子的聲音與牛的聲音進行對比,蚊子聲音要高些,但小些,牛的聲音要低些,但大些。這樣可以讓學生認識到物理學中聲音的“高低、大小”與生活中常講聲音的“高低、大小”是有不同的。

2、在探究是什麼因素影響聲音音調高低問題的時候,應注意保持振動的幅度不變(即每一次用力大小不變),只改變振動的快慢,以避免聲音響度不同對要探究的問題造成干擾。

【跟蹤訓練】

如圖所示,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適當的長度,撥動鋼尺,就可聽到鋼尺振動發出的聲音。逐漸增加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鋼尺振動發出聲音的音調會逐漸變低 。當鋼尺伸出桌面超過一定長度時,雖然用同樣的力撥動鋼尺振動,卻聽不到聲音,這是由於振動頻率低於20Hz.

學習指導二:響度

【自主預習】

閲讀課本第34、35頁相關內容,完成下列填空

1、物理學中,聲音的強弱叫做響度。

2、物理學中用振幅來描述物體振動的幅度。

3、物體的振幅越大,產生聲音的響度越大。

4、人聽到聲音是否響亮,除跟發聲體發聲時的響度有關外,還跟人距離發聲體的遠近有關。

【小組討論】

1、做教材34頁的演示實驗,發現音叉發出的聲音越大,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越大,説明物體振動的振幅越大,聲音的響度越大。

2、把一根塑料尺按在桌面上,露出桌面一定的距離,用力撥動塑料尺,仔細觀察塑料尺振動的幅度,聽聽發出的聲音;保持塑料尺露出桌面的長度不變,再以更大的力撥動塑料尺,仔細觀察塑料尺的振動的幅度,聽聽發出的聲音。可以發現:塑料尺振動幅度越大,響度越 大 。

3、讓你的同桌站在操場中央,大聲的説話,你從距離他較遠的地方向他走去,你可以發現聽到的聲音響度變大,這説明響度還與到聲源的距離有關。

【教師點撥】

1、在響度的演示實驗中,要注意使乒乓球慢慢地輕觸正在發聲的音叉,否則快速碰撞音叉就會影響實驗結果了。

2、在響度的演示實驗中,除了每一次都要敲擊同一個音叉(運用控制變量法)之外,還運用了轉換法(通過觀察乒乓球的擺動幅度來了解音叉的振幅)。

【跟蹤訓練】

在公共場所“輕聲”説話是文明的表現,而在曠野中要“大聲”喊叫才能讓較遠處的人聽見。這裏的“輕聲”和“大聲”是指聲音的(C)

A.音色 B.音調 C.響度 D.頻率

學習指導三:音色

【自主預習】

閲讀課本第35頁,完成下列填空:

不同發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色就不同。

【小組討論】

1、讓一個同學用手帕矇住眼睛,找幾個同學喊矇住眼睛的同學的名字,讓他“聽音辨人”,每個同學矇眼一次,看誰辨得又快又準。聽音辨人依據的是不同的人音色不同,這是因為發聲體不同。

2、拿一根筷子輕輕地敲擊一個結構完整的瓷碗,仔細聽聽它發出的聲音;再拿這根筷子輕輕地敲擊同樣的但已經破了的瓷碗,仔細聽聽它發出的聲音,可以發現它們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

【教師點撥】

在音色這一塊知識的學習過程中,要幫助學生明白:發聲體不同,所產生的聲音音調、響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般不同。可以通過音色的不同來區分不同的樂器、不同的人。

【跟蹤訓練】

如圖所示,在上海世博會某場館裏,演奏員正用樂器演奏樂曲。編鐘發出的音樂聲是由於編鐘振動而產生的;聽眾能從同一樂曲中分辨出是二胡還是笛子演奏的,主要是因為它們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

國中物理教案 篇五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牛頓第一定律》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

(2)知道慣性的概念

(3)知道二力平衡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活動體驗任何物體都具有慣性

(2)探究摩擦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3)探究二力平衡條件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活動和閲讀感受科學就在身邊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探究摩擦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2、認識生活中的慣性現象

3、探究二力平衡條件

教學難點

1、探究摩擦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結論的進一步分析

2、對牛頓第一定律文字敍述的理解

3、怎樣解釋慣性現象

4、學生設計實驗探究二力平衡條件

教學工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牛頓第一定律

1、提出問題

(1)讓學生閲讀課文第34頁第1頁自然段,看圖11.5-1。

①討論交流:課文列舉了一類什麼現象?

自行車、列車等運動的物體,停止施加動力,還會繼續運動,但最終要停下來。

②根據你的生活經驗或對身邊所發生現象的觀察。類似的例子請再舉幾個?

(2)讓學生做類似實驗:將筆盒放在課本上,在桌面上用力拉動課本。筆盒隨課本運動,停止用力看看筆盒是否還會運動?

(3)“對運動的物體會停下來類生活中常見的現象,請你提一個相關的問題。如:運動的物體為什麼會停下來?運動要靠力來維持嗎?等。

(4)亞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對“運動的物體會停下來“的解釋。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認為:如果要使一物體持續運動,就必須對它施加力的作用。如果這個力被撤消,物體就會停止運動。

科學家伽利略卻通過理想實驗,運用邏輯推理,對亞里士多德的觀點提出了質疑。伽利略認為:物體的運動並不需要力維持,運動之所以會停下來,是因為受到了摩擦阻力。

讓學生以對亞里士多德和伽利略觀點進行評價,談自己的看法。

對同一種現象,亞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給出了截然不同的解釋。都有其理由。到底哪個説法正確,僅僅靠思辨不能回答,讓我們自己動手、動腦來探究論證吧。

2、實驗探究

探究:摩擦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怎樣進行實驗呢?

(1)讓學生閲讀課文第35頁探究“摩擦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先完整地看一遍實驗內容。

(2)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

①此實驗過程中,控制哪些條件保持不變?用什麼方法控制?

(要控制小車進入水平面時的速度大小和方向保持不變,控制方法:用同一輛小車,讓小車自斜面頂端(相等的高度)從靜止開始滑下。)

②哪些條件需要發生變化?用什麼方法來實現這種變化?

(要改變小車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改變方法:給水平桌面鋪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體(毛巾、棉布)

③要觀察和記錄哪些數據

(要觀察小車從同一高度滑下後在水平面上運動狀態的變化情況,記錄小車在水平面上通過的距離)

(3)學生分組實驗

(4)學生交流觀察到的三種情況下小車運動變化的情況,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引起變化的原因。從表格記錄中找出變化規律。

結論:平面越光滑,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遠,這説明小車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少。

(5)進一步引導學生進行推理:如果物體不受力,速度不會減慢,它將永遠運動下去。

3、牛頓第一定律

(1)伽利略對類似的實驗進行了分析得出:如果表面絕對光滑,物體受到的阻力為零,速度不會減慢,將以恆定不變的速度永遠運動下去。

(2)笛卡兒對伽利略推理結論的補充:物體如果不受力,運動方向也不會改變。

(3)英國科學家牛頓總結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條重要的物理規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説明:(1)牛頓第一定律説明了物體的運動不需要靠力來維持。物體運動之所以會停下來,是由於物體受到了阻力。

(2)對牛頓第一定律中“將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這句話的含義,我們可以理解為:物體不受力時,原來靜止的物體將永遠保持靜止狀態;原來運動的物體將永遠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變。

二、慣性

1、演示:讓學生照課文第36頁圖11.5-4所示,把4 個棋子摞起來。先猜猜:如果像圖中那樣用尺迅速打擊最下面的棋子,上面的棋子落在何處?

提問:上面的棋子為什麼不和被打飛的棋子一起飛出去呢?

2、讓學生閲讀課文第36頁有關內容:從牛頓第一定律可以知道,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有運動狀態的特性。我們把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特性叫做慣性,牛頓第一定律也叫慣性定律。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告訴學生:可以通俗地用物體有一種“習慣性”或叫“惰性”來理解“慣性”。就是説,一切物體都有一種“惰性”,這種“惰性”的表現就是不願意改變原來的運動狀態。只要不受到外界力的作用,它就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除非有外力作用於它,才能迫使它改變原來的運動狀態。

3、應用牛頓第一定律解釋慣性現象

(1) 引導學生嘗試用牛頓第一定律分析演示實驗現象:上面的棋子原來的狀態(靜止),由於慣性,它要保持靜止狀態,所以落回原處。

(2) 讓同學們談一下乘坐公交車,公交車啟動、剎車時身體的感受。

(3) 學生看課文圖11.5-5,討論交流:為什麼錘頭鬆了木工師傅把錘柄在凳子上撞擊幾下,錘頭就能緊緊地套在錘柄上?(錘子向凳子撞擊時,錘頭和錘柄一起向下運動,錘柄撞到凳子受到力作用,運動狀態改變而停止運動,錘頭繼續向下運動使錘柄套緊。)

(4) 學生看課文圖11.5-5,討論交流:為什麼騎車的速度太快,容易發生事例?(減速、拐彎或剎車時,騎車的人由於慣性身體會保持原來的速度向前運動,從而容易產生事故。)

(5)讓學生閲讀課文第37頁科學世界<<汽車安全帶>>認識人們如何利用安全帶防止和減小汽車發生事故時由於慣性對駕駛員和乘客造成的傷害。

三、二力平衡

1、二力平衡

(1) 提出問題:慣性定律告訴我們,物體不受力時,將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但不受力的物體是不存在的,那麼為什麼有些物體還會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呢?

(2) 探究:讓學生提着書包不動。書包受重力和手對它向上的拉力,為什麼書包受兩個力作用會保持靜止 ?

在平直馬路上勻速行駛的汽車,受到牽引力和阻力。為什麼水平方向汽車受兩個力作用會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討論:如果將手鬆開,書包將落到地上,顯然向上的拉力將使書包下落的效果抵消了。使書包不至於下落;同樣道理,汽車牽引力將阻力產生的效果,也可以説阻力將牽引力產生的效果抵消了。使汽車的速度不發生變化。

(3)結論:一些物體雖然受力,但是這幾個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就相當於不受力。

如果作用在物體上的幾個力,它們作用在物體上的各個力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效果相互抵消,我們就説這幾個力相互平衡。這時的物體我們就説它處於平衡狀態。

2、二力平衡條件

(1)物體受兩個力作用保持平衡的情況最簡單,我們先來研究這種情況。

問題:物體受兩個力作用一定就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嗎?

舉例:放在光滑斜面上的書,受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但要沿斜面向下滑;電梯受重力和向上的拉力,起動時,速度越來越快。

問題:如果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只有兩個,且物體處於平衡狀態,這兩個力應該滿足什麼樣的條件呢?

(2)探究:①讓學生猜想在什麼條件下二力平衡。(可能與作用力的大小、方向、作用位置…。.有關)

②學生根據桌上所準備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還有若干質量相等或不等的砝碼),自己設計實驗探究二力平衡時,兩個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應該有什麼關係。

③實驗方法:在兩邊盤子中放質量相等的砝碼,使木塊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的力。木塊處於平衡(靜止)狀態。改變木塊的受力情況:

a、改變其中一邊盤子的砝碼的質量,使木塊受到的力大小不等。

b、將其中一邊盤子的砝碼移到另一邊使木塊受到的力方向相同。

c、轉動木塊,使木塊受的力不在同一直線上。

d、垂直於木塊受力方向移動木塊,使木塊受的力不在同一直線上且方向相同或不相同。

④各實驗小組交流設計的實驗方案,並對自己設計的方案進行修改。

⑤學生進行實驗。

⑥結論: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並且在同一直線上,這兩個力就彼此平衡。

力的平衡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實際應用,應會根據平衡狀態,找出平衡力;根據物體受力情況,判斷它是否處於平衡狀態。

例:吊在空中重5N,靜止不動時,電線對它的拉力是多大?

課後小結

牛頓第一定律説明了兩個問題:

⑴它明確了力和運動的關係。物體的運動並不是需要力來維持,只有當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變化,即產生加速度時,才需要力的作用。在牛頓第一定律的基礎上得出力的定性定義:力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它使受力物體改變運動狀態。

⑵它提出了慣性的概念。物體之所以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是在不受力的條件下,由物體本身的特性來決定的。物體所固有的、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特性叫慣性。物體不受力時所作的勻速直線運動也叫慣性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