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沁園春雪》教案(新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46W

《沁園春雪》教案(新版多篇)

《沁園春雪》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能熟讀成誦。

2、品讀語文精練、準確的語言;學習多角度生動細緻寫景的方法。

3、整體把握課文的內容,感受詞中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第一課時:準確、流利朗讀課文,讀出感情,理解課文,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2、第二課時:精讀重點段落,評講練習

教學難點

1、準確理解詩人對歷代帝王的評價。

教學方法講練結合、合作探究

教學用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

第一課

一、整體感知

1、導入新課。用人民大會堂裏的巨畫《江山如此多嬌》引入。

2、介紹寫作背景。

3、範讀(聽錄音或教師範讀)

4、讀準下列詞語

莽莽妖嬈折腰紅裝素裹稍遜成吉思汗一代天驕

5、學生朗讀課文

6、齊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請分別概括這首詞上下兩片的內容。

二、質疑賞析

(一)賞析文段一

1、朗讀

2、完成下列思考題:

①文段開頭三小句寫了什麼內容?在寫作上起到什麼作用?

②詩人“望”到了哪些景觀?作者是怎樣進行描繪的?

③請你簡單概括一下作者描繪意境的特點,且用課文中的一小句來概括祖國河山的特點。

(二)賞析文段二

1、朗讀

2、完成下列思考題:

①文段第一大句在全文結構上起什麼作用?

②詩人是如何評價這五位歷史人物的?

③“惜“字包含了哪些意義?

④請找出文中的中心句,並説説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三、朗讀指導

1、齊讀

2、教師點評

3、聽配樂朗讀

3、個人朗讀,學生點評

4、齊讀

四、鞏固遷移

1、小結

2、學生自由朗讀,進行背誦。

3、佈置作業:

①背誦課文

②積累寫雪的詩句

③《導學導練》P1

《沁園春雪》教案 篇二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

1、理解詩詞中比喻和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及寫景、抒情、議論相結合的寫法;

2、學習這首詞語言精確的特點;

3、朗誦詩歌。

過程和方法:

1、有感情的朗讀並背誦詩歌,深刻體會詞人所表達的情感;

2、通過老師的講解和夥伴的交流,對詩歌語言、內容和形象進行賞析。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理解領會詞中讚美祖國壯麗河山和無產階級革命英雄的感情,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為祖國的富強而奮鬥的熱情。

教學重點:

理解感受詩歌的內容、意境和想象,領會詩人博大的胸襟和豪邁的情懷

教學難點:

理解寫景、抒情相結合的特點和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及議論抒情相結合的特點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沁園春雪》

2、學生準備:掃清文字障礙,有感情朗誦詩歌

教學過程:

教學預設教學調整

一.導入新課,創設情境:

北方冬天的雪,紛紛揚揚地飄落,它覆蓋着原野、山村、村莊、道路。漫天皆白,玉龍飛舞,引得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詩興大發。毛澤東同志既是一位偉大的革命家,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詩人,他的詞作《沁園春.雪》就是詠雪的名篇。(板書課題)

1936年2月,抗日戰爭爆發前,在陝北的清澗縣,毛澤東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蓋的塬上視察地形,觀賞風光。面對蒼茫大地,胸中豪情激盪,過後寫下了這首詞。1945年8月,抗戰勝利後,為了國家的前途的人民的利益,毛澤東同志親赴重慶與國民黨談判。其間,民主人士、詩人柳亞子先生請他寫詩,毛澤東同志就把這首《沁園春.雪》抄給他,隨後《新民晚報》公開發表,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二.指導學生朗誦詩歌,整體感知詩歌內容。

(一)明確教學目標及重點:(投影)

1.正音:分嬈遜數汗

解詞:惟餘競折腰紅裝素裹風騷

(二)整體感知

1.範讀全詞(或放朗誦錄音),學生想象詞作所描繪的景象,初步體會詞作所表達的感情。

2.齊讀一遍。

3.教師講解:這首詞分上下兩闋。上闋寫景,實景有飛雪、冰封、長城、黃河、羣山、高原;虛景有雪晴後的紅裝素裹,大氣包舉,氣象雄偉。下闋議論、抒情,評論古代英雄的不足,讚美當代革命英雄,充滿對革命前途的必勝信念。

三、指導學生研讀詩歌內容與意境。

1.學習上闋。指名學生朗讀,提問,上闋分幾層意思?理出寫景順序。

解題思路:分三層。前三句概寫,極目萬里,動靜結合;中間七名具體寫,氣勢磅礴,生機盎然;後三句寫想象中的景色,紅白交映,豔麗多姿。

2.逐層分析上闋結構:

①前三句從哪個角度寫雪景?所寫景物有何特點?

解題思路:總寫北國雪景,“千里”“萬里”是互文,千萬裏冰封,千萬裏雪飄,寫也視野的遼闊。“封”寫地面,凝然安靜;“飄”寫天空,雪姿輕盈。一靜一動,動靜結合,相映成趣。

②“望”字統領到哪一句?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山脈怎會像銀蛇在舞動,高原怎麼像白象在奔跑?

解題思路:字統領到“欲與天公試比高”。“望”字以下是雄偉的景觀。“長城”、“黃河”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最能反映北國風貌,而且與“千里”、“萬里”相照應,續寫地域的遼闊。“山舞銀蛇,原馳蠟象”運用比喻擬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雪花飄飛是動態,説山原在、在“馳”是形象地寫出了萬里雪飄,變靜為動,畫面生動活潑,景色壯觀無比!

③問題:“須晴日”三句中,哪個字表明是虛寫?試用散文化的語言描述三句詩的意境。

解題思路:“須”表明雪後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你看,紅日冉冉升起,放射出萬道霞光,染紅了天邊的白雲,映紅了高原上皚皚白雪。雲海茫茫,雪山巍巍,花鬆翠柏,郁郁青青。紅日白雪交相輝映,祖國就像一位紅裝素裹的少女,格外嬌豔多姿!

3、學習下闋,指名學生朗讀,提問:下闋可分幾層?

解題思路:分三層。前兩句為第一層,過渡;中間七句為第二層,評古;後三句為第三層,論今。

4.逐層理解下闋:

①問題:為什麼説前兩句是過渡句?它的作用是什麼?

解題思路:“江山如此多嬌”總結上闋寫景,“嬌”字表現女性美,與上文“紅裝素裹,分外妖嬈”相照應,“引”字引出下面評古內容,祖國河山如此壯麗美好,使得古往今來無數英雄人物為之傾倒。

②“惜”字包含着作者什麼感情?評論了哪幾位歷史人物?“略”、“稍”有什麼作用?“略輸”、“稍遜”和“只識”有什麼區別?

解題思路:一個“惜”字委婉準確,有貶有褒,肯定了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的赫赫戰功,也指出了他們缺少文治、文學才華不足的弱點。“略”、“稍”、使詞作對歷史人物的評述客觀、準確、不失分寸。“略輸”、“稍遜”、與“只識”,前二詞與後者比,褒貶的程序有差別,“只識”否定程度大於前者。

③“惜”字包含着作者什麼感情?評論了哪幾位歷史人物?“略”、“稍”有什麼作用?“略輸”、“稍遜”和“只識”有什麼區別?

解題思路:“俱往矣”一句,意在用歷史上的英雄人物來突出今天的革命英雄,三個字結住評古,氣勢逼人。“風流人物”指能建功立業的英雄人物,這裏也有作者本人的身影。當時毛澤東確立了在黨和紅軍中的領袖地位,正欲東渡黃河,大展宏圖,因此“數風流我物,還看今朝”正表現了毛澤東同志這種“天下大任,捨我其誰”的英雄豪情。“風流”不單指建功立業、打江山,還指有文采、有欣賞水平。最後兩句的意思應是:如果數點一下真正才華橫溢、文采飛揚、能夠領略和欣賞江山秀美的人,還得算是今天的革命英雄、革命領袖,當然也包括我嘍!

④作者在下闋為什麼要議論評説古代帝王?

解題思路:作者以“往昔”與“今朝”對比,“英雄”與“風流人物”對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歷史作用。

5.齊讀這首詞兩遍(可放錄音或範讀,讓學生小聲跟讀一遍,第二遍高聲齊讀)

四、體驗反思

1、比較閲讀。

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宗元寫過一首題為《江雪》的(投影:“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首五言絕句描寫了冰封雪凍的千山萬徑,寒江垂釣的孤獨漁夫,言簡意深,請同學們分析,這首詩與《沁園春.雪》在感情基調上有什麼不同?(學生思考後回答)

解題思路:柳宗元因參加革新運動失敗而遭貶,他的政治思想和遠大抱負不能實現,內心的苦惱與憤懣反映在詩中,就是那個卓爾不羣、孤芳自賞、“獨釣寒江雪”的蓑笠翁。而毛澤東的詞作大氣磅礴,格調高亢,充滿了熱愛祖國河山、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壯志。這種差別,主要是由於作者所處的時代、境遇,特別是胸懷的闊狹造成的。

2、佈置作業:(1)、背誦、默寫這首詞。

(2)、根據自己的印象,寫一段雪景的文字。字數不限。

板書設計

教學後記

《沁園春雪》教案 篇三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學習詞的相關知識,瞭解詞的基本特點和表現手法。

2、能夠有節奏、有感情地朗讀,注意重音及停頓。

3、體會詩詞語言的凝練、準確和“詩化”形象的豐富內涵。

4、學會借景抒情的表達手法,能夠在寫作中運用想象和聯想。

5、體會寫景、議論、抒情相結合的寫作方法,感受詞精練優美的語言。

(二)過程與方法

1、學生結合文中的註釋,在教師的指導下,理解內容。

2、老師組織學生分組進行活動,根據詞的內容,發揮想象,以小組為單位,描繪出詩人筆下的"北國風雪圖"。

3、設計問題,結合學生繪出的圖畫進行串講,引導學生體會本闋詞的壯美意境和詩人的豪邁情懷。

4、結合幾首描繪雪景的詩詞,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加深對本闋詞主題的理解。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學生能夠感受詩人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之情,以及他作為革命領袖,揮斥方遒的偉大抱負和堅定信心。

2、學生能夠恰當、客觀地認識詩人對歷代帝王的評論,教師引導學生樹立客觀的功過觀和正確的歷史觀。

二、教學設想

重點:

1、學會詞的朗誦方法,掌握正確的停頓,能夠找出詩歌的重音。

2、體會詩歌語言的凝練,理解"詩化"形象的內涵。

3、領會詞的意境美和音韻美。

難點:

1、理解"封、飄、望、舞、馳、惜"等動詞和"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含義。

2、理解詩人對歷史人物的評鑑,體會他豪邁的偉人情懷,並樹立正確的歷史人物觀

教學突破:

1、運用語言和畫筆,在音樂的陪伴下,師生共同描繪詩人筆下的"北國風雪圖"。

2、引導學生通過詩畫結合,感受詩人由近及遠、借景懷古、實虛結合的寫作技巧

三、課時安排

兩課時

四、教學設計

(一)明確目標

(二)教學流程

1、情境導入

毛澤東這個名字,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是一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名字。但這是作為一個革命領袖的名字為大家所熟悉的。其實,毛澤東不僅是一位叱吒風雲的政治家,他的詩詞造詣,也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他的詞《沁園春·雪》(板書課題、作者)

2、課前熱身

對話1:古今往來,多少文人墨客,歌詠過那潔白如銀的大雪,大家能背幾句嗎?

明確:“北風巻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台。”

柳宗元的“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祖詠《終南望餘雪》中的“終南陰嶺秀,雪盡馬蹄輕。”

盧綸《塞下曲》“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鈎”

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李頎《古從軍行》“野營萬里無城郊,雨雪紛紛連大漠。”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沁園春雪》教案 篇四

一、導學目標

1、瞭解本詞的寫作背景,能有感情的背誦全詞;

2、掌握上下闋所寫的內容,體會詩歌的情感;(重點)

3、學會抓住詩歌中的關鍵詞句揣摩,並能體會其作用。(難點)

二、導學引領,自主學習

(一)基本知識學習

1、識記文常,瞭解本詞的寫作背景。

2、識記課後“讀一讀、寫一寫”中的字詞以及文章註釋中注音的字詞。

3、反覆朗讀全詞,把握主要內容,理清思路:

(1)詞的上下兩闕各寫了什麼內容?主要採用那些表達方式?

(2)作者欣賞這幅圖的立足點在什麼地方?從詞的上闕中哪個字能看出來?

(3)上闕中的有虛寫的景色也有實寫的景色,請你把它在文中勾畫出來。

(4)詞中哪一句話可概括上闋這個意境磅礴,氣勢雄偉的畫圖?

(5)下闋中哪句話是過渡句?下闋由景到人,寫了哪些英雄人物?作者用哪一個字概括他對五位歷史英雄的評價?作者這樣評價的目的是什麼?

(6)本詞的主旨句是那句?抒發了作者怎麼樣的情感?

(二)重難點突破

詞的下闕部分作者評論歷代的帝王,分別用了“略輸”、“稍遜”和“只識”三個詞語,請問它們有什麼含義?

點撥:“略輸”、“稍遜”兩個詞語一方面表明了毛澤東對秦皇漢武

的惋惜之情,同時又對他們在歷史上的貢獻;而

“只識”一詞則表現了毛澤東對成吉思汗只重武功忽視文治的之情。

(三)學法指導

學習本詞,應該先弄清它的創作背景,在掌握上下闋內容的基礎上抓住關鍵詞句進行揣摩,體會作者的情感。

(四)困惑所在:

三、組內合作,收穫共享

(1)我們組講解的問題是:

(2)我們組講解的思路是:

(3)講解中需要強調的關鍵點和重難點是:

四、課前熱身,自我完善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沁()分()外妖嬈()成吉思汗()數()風流人物

2、“沁園春雪”中的“沁園春”是詞的()“雪”是詞的()上下闋的過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篇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課堂交流流程建議:

導入→課前熱身→介紹背景→理解內容、體會感情→揣摩關鍵詞句→小結練兵

(二)交流點撥

可先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弄清詞各部分的內容;再細讀課文,分上下兩闕進行講解分析;最後三讀課文,揣摩關鍵詞句,再次體會作者的情感。當然也可以把揣摩關鍵語句放到細讀課文時進行交流。

六、課後練兵,體驗成功

1、“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中“風流人物”指_______,全句表達的感情是________。

2、對“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一句在全詞中所起的作用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承接上文,再次讚美祖國山河。

B.總領以下各句,為下文議論歷史人物作鋪墊。

C.引起下文,暗示歷史人物對祖國山河的態度。

D.承上啟下。既承接上文,再次讚美祖國山河;又指出歷史英雄人物為祖國壯麗山河而傾倒,為評論歷史人物作了鋪墊。

3、“山舞銀蛇,原馳蠟象”這句話運用了什麼寫作手法,有什麼好處?

七、直擊會考,幸福提升

墨梅(王冕)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1)這首詩表現了畫中梅花的、特點。

(2)這首詩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沁園春雪》教案 篇五

【教材依據】人教版國中語文第五冊第一課《沁園春·雪》第一課時

【設計思想】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動性。

【課時任務】

1、指導學生誦讀,整體感知全詞;

2、引導學生理解、賞析上片。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讀準“分外、妖嬈、折腰、……”等字音;

2、理解“妖嬈、風騷、紅裝素裹……”等詞語的意思;

3、體會上片融情於景的寫法。

(能力目標)1、大聲、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詞;

2、聯想想象,品味凝練貼切的詩歌語言。

(情感態度價值觀)領會詩人熱愛祖國壯麗山河的豪情和博大胸襟,激發學生共鳴。

教學重點】誦讀感受詩人熱愛祖國山河的豪情和博大胸襟。

教學難點】聯想想象,品味凝練貼切的詩歌語言。

教學方法】

1、情景導入法;

2、誦讀教學法:讓學生在朗讀中品味詩歌語言美,韻律美和意境美,感受詩歌情感。

【教學準備】製作“演示文稿”19張配合教學。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簡介背景(6分鐘)

(一)情景導入

1、出示兩張雪景圖片,啟發學生:誰能用幾個詞語來描述或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雪景?(如:粉粧玉砌、銀裝素裹、玉樹瓊枝等)

2、啟發:你還聯想到哪些寫雪的詩句?

(學生可能會説出一下詩句,老師予以肯定和表揚)

①千山鳥飛絕,萬經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②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③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

3、導入語:這節課我們來欣賞偉人毛澤東筆下的雪景(出示“演示文稿”——寫有《沁園春·雪》,背景為毛澤東的照片及毛體的書法《沁園春·雪》的圖片)

(二)背景介紹

(以“演示文稿”的形式介紹。在上面的畫面上出現以下文字)

寫作背景:1936年2月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毛澤東率領長征部隊勝利到達陝北後,領導全黨開展抗日鬥爭。在陝北青澗縣,毛澤東曾於一場大雪之後登上海拔數千米的塬,眺望茫茫白雪,一口氣寫成了這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沁園春雪》

二、出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1分鐘)

(以“演示文稿”的形式出示)

1、朗讀吟誦——感受詩歌的音韻美

2、聯想想象——感受詩歌的意境美

三、導學達標

(一)誦讀感知(16分鐘)

1、指導朗誦

自讀——指名讀——聽“配樂朗誦”——齊聲朗誦

(①指名朗讀前檢查學生對“分外、妖嬈、莽莽、競折腰、成吉思汗”字的讀音掌握情

②聽讀時提示學生注意“重音、停頓、語氣”等;

③齊聲朗讀時要求儘量模仿“配樂朗誦”,要讀出感情。)

2、指導學生理解並記下面詞語的意思

(給同學們三分鐘的時間,結合註解理解記憶,三分鐘後合上書解釋,然後再以演示文稿的形式出示解釋語義明確。)

①須晴日(等到)

②紅粧素裹(紅日和白雪交相輝映)

③分外妖嬈(嬌豔美好)

④引無數英雄競折腰(鞠躬,傾倒)

⑤略輸、稍遜(差,失)

⑥文采、風騷(指“文治”。包括政治,思想,文化)

⑦風流人物(建功立業的英雄人物)

3、整體感知

(以“演示文稿”的形式出示以下思考題,指名回答後老師再出示自己的感受及答案,給學生以明確。)

思考回答:

①讀、聽後有何感受?

(以“演示文稿”的形式出示參考答案)

意境壯美、氣勢恢宏、詩人滿腔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之情、滿懷雄心報復和堅定信心……)

②這首詞的上下兩片內容上有何不同?將上下兩片銜接在一起的是哪句?主旨句是哪句?

(以“演示文稿”的形式出示參考答案)

上片描寫北國雪景;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承上啟下)

下片縱論歷代英雄,抒發詩人的雄心抱負。

主旨句: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二)指導學生理解並賞析“上片”(17分鐘)

1、出示“活動設計”

聯繫詩句,展開想象,用“讀了-這句詩,我彷彿看到了,感受到了”這樣的`句式,把詩人描繪的雪景用自己的話描述出來。

2、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談論交流。

3、指名“展示”學習成果,老師評價,對説得好的同學予以肯定和表揚。

4、老師以“演示文稿”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感受。(既供學生參考,又給學生以明確)

①讀了“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這句詩,我彷彿看到了一個冰天雪地,廣袤無垠的銀色世界,感受到了意境開闊,氣魄宏大。

②讀了“望長城內外,唯餘莽莽”-這句詩,我彷彿看到了天地茫茫,純然一色的景象,感受到了景象壯闊。

③讀了“大河上下,頓失滔滔”-這句詩,我彷彿看到了未冰封時大河波濤滾滾的景象,感受到了雄壯的氣勢。

④讀了“山舞銀蛇,原馳蠟像”-這句詩,我彷彿看到了披雪的羣山似銀蛇逶迤曲折,白雪覆蓋的丘陵如巨象奔馳,感受到了山原活潑,奔放。

⑤讀了“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這句詩,我彷彿看到了雪後晴日當空,紅日與白雪交相輝映的豔麗景象,感受到了雄偉壯麗,嬌豔美好。

三)小結“上片”(4分鐘)

思考小結:詞的上闋是如何描寫北方的壯麗的雪景的?抒發詞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情和景是如何結合在一起的?

(老師一邊引導學生歸結一邊以“演示文稿”的形式出示“結構示意圖”)

總寫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實寫

北國雪景詳寫望:長城、大河、山、原

虛寫看紅裝素裹景

三、結束語(1分鐘)

下節課我們再“咬文嚼字”地來品味一些詞語的妙處,並來學習這首詞的下片,看毛澤東是如何來評論古今英雄人物的。

材料類型:教學設計

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一課

《沁園春。雪》

《沁園春雪》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①掌握欣賞詩歌的一般方法,能通過想像和聯想進入詩歌意境,體會詩情,在朗讀中體會情感美和音樂美,在品析中領會詩歌豐富的表現力。

②捕捉形象,能聯繫背景説出情感體驗。

2、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個性化描述,感受詩人氣魄雄偉、胸懷博大的超拔形象。

②一句話品味詞語,多媒體感受意境。

3、思想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詩人襟懷,培養樂觀、堅定、自信的生活態度。

【教學重點】

明方法、探詩境、味詩情、品詩語。

【教學難點】

探詩境、味詩情。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毛澤東是政治家、軍事家,還是詩人。他一生留下七十多首詩詞,每手都如一扇窗户,展示出他那風騷獨具的個性情懷。今天我們透過《沁園春雪》,走近詩人毛澤東,感受偉人的詩才詩情。

整體感知:一、暢談預習感受。二、交流蒐集資料:

1、創作背景與發表

這首詞寫於1936年2月。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全黨全軍的領導地位。毛澤東率長征部隊勝利到達陝北之後,領導全黨展開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偉大斗爭。在陝北清澗縣,毛澤東曾於一場大雪之後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蓋的塬上視察地形,欣賞“北國風光”,過後寫下了這首詞。

本篇首次正式公開發表於《詩刊》1957年1月號。1945年10月,1945年日本帝國主義投降後,毛澤東親赴重慶與國民黨談判。應柳亞子要求,親筆書寫了這首詠雪詞贈他,11月4日,重慶《新民報》晚刊據傳抄件刊出。其後,一些報紙相繼轉載,一時轟動山城。1951年1月8日,《文匯報》附刊曾將毛澤東同志贈柳的墨跡製版刊出。

2、《沁園春雪》的影響

l吳祖光稱毛澤東的《沁園春雪》是“睥睨六合、氣雄萬古、一空倚傍、自鑄偉詞”的第一流傑作中之傑作。

l將介石看到《沁園春雪》後,大為震驚,為了達到他的罪惡目的,一時召集很多的反動文人,也來寫詩填詞,歌頌國民黨,結果他們寫的詞比不管在意境方面,還是在文采方面都與毛澤東的差得遠。

l人民大會堂裏有一幅巨幅圖畫,看後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這幅圖畫就是以《沁園春雪》為體裁創作的,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一邊是“山舞銀蛇,原馳臘象”,白雪覆蓋大地的遼闊景象,一邊是旭日東昇,紅日照耀着大地的壯麗景象,更顯祖國壯麗多姿。

三、範讀、齊讀,感受意境。

四、自主探究,把握詩情。

1、概括上下闋內容,上下闋是怎樣聯繫起來的?

2、全詞的“詩眼”(主題句)是什麼?怎樣理解?

【明確】

1、上片描寫北國雪景,展現祖國山河的壯麗;下片縱論歷代英雄,抒發堅定的自信和偉大的抱負。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這兩句是上文寫景與下文議論之間的過渡。“江山如此多嬌”承上,總括上片的寫景,對“北國風光”作總評;“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啟下,展開對歷代英雄的評論,抒發詩人的抱負。這一過渡使全詞渾然一體,給人嚴絲合縫、完整無隙的感受。

2、“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點名主旨。

詩人具有的後來者居上的氣概,抒發了作者作為革命家創造空前歷史業績的堅定自信、自勵和偉大抱負。

問題探究

1、總寫北國雪景的句子是?讀後你又怎樣的想像?

【明確】“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這三句總寫北國雪景,把讀者引入一個冰天雪地、廣袤無垠的銀色世界。“北國風光”是上片內容的總領句。詩人登高遠望,眼界極為廣闊,這是詩人的視野在想像之中延伸擴展,意境更加開闊,氣魄非常宏大。天地茫茫,純然一色,包容一切。“冰封”凝然安靜,“雪飄”舞姿輕盈,靜動相襯,靜中有動。

2、作者以“望”統領下文,都望到了什麼?你的感覺怎樣?

【明確】這裏的“望”,有登高遠眺的意思並有很大的想像成分,它顯示了詩人自身的形象,使人感受到他那豪邁的意興。“望”字之下,展現了長城、黃河、山脈、高原這些最能反映北國風貌的雄偉景觀,這些景觀也正是我們偉大祖國的形象。南北西東,地域廣袤,與“千里”“萬里”兩句相照應。意境的大氣磅礴,顯示了詩人博大的胸懷,雄偉的氣魄。這四句用視覺形象,賦予冰封雪飄的風光以更為具體更為豐富的直覺,更顯氣象的奇偉雄渾。“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的動態描寫,都有活潑奔放的氣勢。加上“欲與天公試比高”一句,表現“山”“原”與天相連,更有一種奮發的態勢和競爭的活力。化靜為動,既是真實感覺,更因詩人情感的躍動。是實寫。

3、哪幾句是虛景?請描述你頭腦中的美麗畫面。

【明確】“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想像雪後晴日當空的景象,翻出一派新的氣象。雪中的景象在蒼茫中顯得雄偉,雪後的景象則在清朗中顯得嬌豔。“看”字與“望”字照應;“紅裝素裹”,把江山美景比做少女的衣裝,形容紅日與白雪交相輝映的豔麗景象。“分外妖嬈”,讚美的激情溢於言表。

4、在下片中,領起下文的字是什麼?怎樣認識作者對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英雄人物的評價?

【明確】以“惜”字總領七個句子,展開評論。形象化的議論,生動可感,耐人尋味。作者以“略輸文采”“稍遜風騷”“只識彎弓射大雕”,表現五位英雄人物缺少文采的形象,含蓄地批評他們長於武功而短於文治,才能不足,表明了自己對他們的評價。

“惜”字定下批評的基調,意味非常豐富:“惜”中含褒,肯定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人是中國歷史上的英雄,而且是無數英雄之中的傑出者,他們具有雄才大略,對中國歷史的發展都有過巨大的影響;“惜”中有貶,委婉地批評這些英雄的不足,他們不擅“文治”,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樹不多,個人的文學才華也欠缺;“惜”中寓志,藴含後來者居上的氣概,以及超越歷代英雄人物的自信。

5、如何點明主旨的?

【明確】先以美景引出英雄,再英雄人物作評價,之後水到渠成引出“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這一主旨。

“俱往矣”三字,將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一筆帶過,轉向詩人所處的當今時代,點出主題。“今朝”是一個新的時代,新的時代需要新的風流人物。“今朝”的風流人物不負歷史的使命,超越於歷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並且必將創造空前偉大的業績,這是詩人堅定的自信和偉大的抱負。

6、這首詞的寫景、議論與抒情有機結合,三者怎樣渾然一體的?

【明確】這首詞是一首雄壯的抒情詩。它的抒情是與寫景、議論有機結合、渾然一體的。上片寫景,大氣磅礴、氣象雄渾,而又寓情於景,句句洋溢着熱愛祖國山河的豪情,“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三句,更是讚美之情溢於言表。下半片議論,即上片之景而生情,由祖國河山的壯麗,想到無數英雄為之傾倒,並對歷代英雄加以評説而寓情於議,藴含詩人對祖國的深情,以及充滿自信的情懷。“俱往矣”由評論歷史人物落到讚揚當代風流人物,使全詞的思想境界達到高峯,點明主題,抒發了詩人的豪情壯志。全詞熔寫景、議論與抒情為一爐,水乳交融,使主題非常鮮明突出,從而收到強烈的感人的藝術效果。

《沁園春雪》教案 篇七

教學目的:

1、學習寫景、議論、抒情的表達方式。

2、背誦課文、默寫課文,理解背景、把握大意。

3、熱愛祖國大好河山,樹立偉大抱負和堅定信念。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意義。

教學教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墨客,歌詠過那潔白如銀的雪景。像唐朝岑參的“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又如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雪,紛紛吹落軒轅台”。還有柳宗元的“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高駢的“六出飛花入户時,坐看青竹變瓊枝。”還有宋朝胡仔的“戰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元朝黃庚的“江天不夜月千里,天地無私玉萬家。”等等,決不勝舉。毛澤東既是一位偉大的革命家,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詩人,他的詞作《沁園春雪》就是詠雪的名篇。

二、初讀課文

1、瞭解背景

這首詞寫於1936年2月。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全黨全軍的領導地位。毛澤東率長征部隊勝利到達陝北之後,領導全黨展開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偉大斗爭。在陝北清澗縣,毛澤東曾於一場大雪之後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蓋的塬上視察地形,欣賞“北國風光”,過後寫下了這首詞。

2、學習字詞

莽(mang)素(su)成吉思汗(han)單于(chanyu)

妖嬈:妖豔美好。風騷:原指《詩經》裏的《國風》和《楚辭》裏的《離騷》。這裏用來概括廣義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內。

3、齊讀。

三、再讀課文

(一)學習上闋

1、從詞的哪些句子可知描寫的是北方冬季的景色?(第1—3句。)

2、作者運用哪些修辭來描寫景色的?(誇張、擬人、比喻等。)

3、發揮想像,用自己的話描繪一下詩人筆下的北國雪景圖,並談談你的感受。(引導學生髮揮想像,進入詞的意境,揣摩雪景描寫的藝術特色,感受詩人的胸懷、氣質和思想感情。詩人筆下的北國雪景,空間極其廣闊,景色極為壯麗,令人感受到詩人豪邁的胸懷,雄偉的氣魄,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4、齊讀、指名讀詞的上闋。

(二)學習下闋

5、找出本詞的過渡句。(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6、對歷史英豪作者是怎樣評價的?(評論以“惜”字為統領,定下批評的基調,意味非常豐富:“惜”中含褒;“惜”中有貶;“惜”中寓志。)

7、仔細的體會“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含義。(後來者居上的氣概,詩人作為革命領袖而創造空前歷史業績的自信、自勵和抱負。)

8、齊讀、齊讀詞的下闋。

四、精讀課文

1、反覆朗讀這首詞,説説它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感情,情與景是怎樣交融的?

它的抒情是與寫景、議論有機結合、渾然一體的。上片寫景,大氣磅礴、氣象雄渾,而又寓情於景,句句洋溢着熱愛祖國山河的豪情,“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三句,更是讚美之情溢於言表。下半片議論,即上片之景而生情,由祖國河山的壯麗,想到無數英雄為之傾倒,並對歷代英雄加以評説而寓情於議,藴含詩人對祖國的深情,以及充滿自信的情懷。“俱往矣”由評論歷史人物落到讚揚當代風流人物,使全詞的思想境界達到高峯,點明主題,抒發了詩人的豪情壯志。全詞熔寫景、議論與抒情為一爐,水乳交融,使主題非常鮮明突出,從而收到強烈的感人的藝術效果。

三、小結

本詞上片描寫北國雪景,展現祖國山河的壯麗;下片由祖國山河的壯麗引出英雄人物,縱論歷代英雄,抒發詩人的抱負。

板書設計:

江山英雄風流人物

千里萬里秦皇漢武

(誇張)(略輸文采)俱看

長城大河唐宗宋祖往今

(白描)(稍遜風騷)

矣朝

山原一代天驕

(比喻)(只識彎弓)

妖嬈折腰(人民)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背誦全詞。

二、研讀品味

1、這首詞的語言有什麼特點?

這首詞的語言非常凝練、貼切,極富表現力。全詞僅114字,就清晰地勾畫出一幅北國風光圖,極有分寸地評論了上下幾千年的歷史人物,抒發了詩人的抱負。

一個“望”字,既準確地描繪了詩人觀察景物的位置──登高望遠,又有力地領起以下各句的景物描寫。寫想像中的雪後天晴、紅日高照的美好景象時用一個“看”字,把詩人欣然觀賞之狀、無限讚歎之情表達得細緻入微。“千里”“萬里”互文見義,表現祖國幅員的廣大,也反映詩人視野的遼闊。動詞“封”“飄”“舞”“馳”,形容詞“莽莽”“滔滔”,都極富形象。以“舞”字形容雪披羣山似“銀蛇”逶迤曲折,以“馳”字形容白雪覆蓋的高原如“蠟象”奔騰聳動,極為傳神地把冰封雪蓋的羣山高原寫活了,賦靜景以動態,使之生機勃勃。同是起修飾限制作用的副詞,“惟”字強調了白茫茫的一片是惟一的景象,其餘什麼也看不見了;“頓”字強調黃河上下一下子失去波濤滾滾的氣勢,突出天寒地凍、河水結冰之速。

詞中還巧妙地運用了比喻、擬人、對偶等修辭方法。“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紅裝素裹”等都是巧用比喻。“欲與天公試比高”,一個“欲”字把“山”“原”人格化,生動地寫出它們雄心勃勃的精神面貌和昂揚奮發的氣概。雪景以“白”為特徵,詞中卻未寫一個“白”字,而用“冰”“雪”“銀”“蠟”“素”等,使一個為大雪所覆蓋的潔白美麗的廣闊世界盡現眼前。在下片的議論中,一開始就用“引”字把“江山”和“英雄”聯繫起來。接着用“惜”“略輸”“稍遜”“只識”等詞語,既不全盤肯定,又不一筆抹煞,把詩人對歷史上的英雄人物肯定中寓有批判的情感,委婉含蓄地表達出來。“競折腰”“彎弓射大雕”,不僅使議論形象化,而且使人浮想聯翩。“俱往矣”三字,將幾千年封建社會歷史及一系列封建帝王一筆帶過,轉而歌頌“今朝”的“風流人物”,筆力千鈞,意味深長。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極言北國的廣袤,要讀得開闊、宏大。

望長城內外,“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側面描寫出冰天雪地的景象,但語調轉低。

山舞銀蛇,原“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通過比喻、擬人寫山態,讀出形象、動感、氣勢。

須晴日,看紅“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虛寫,讚美的激情溢於言表。

三、比較閲讀,完成練習(P5)

參考:《沁園春·雪》與《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都描寫了雪景,都有雄壯的氣勢,豪放的風格。前者是借景抒懷之作,讚美祖國山河的壯麗,抒發詩人作為革命領袖的豪情壯志;後者是寫景敍事之作,描寫行軍的一個場景,表現工農紅軍一往無前的戰鬥氣概。前者上片寫景下片議論;後者上片寫景下片敍事。前者寫的是北國雪景,壯闊而美好,並有詩人的想像;後者寫的是南國雪景,雖有氣勢而難與前者相比,只是展現眼前的實景。

四、拓展延伸

1、找幾個含“雪”字的成語。冰天雪地、風雪載途、程門立雪、白雪皚皚、雪中送炭、雪泥鴻爪、映雪讀書2、找幾句寫雪的古詩。(1)、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2)、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同上)(3)、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同上)(4)、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同上)(5)、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五、小結

通過這兩節課的學習,我們瞭解到了毛澤東當時的遠大抱負以及樂觀精神,我們還學習瞭如何讀詩,希望同學們以這一課為例子,運用讀詩的方法預習後面的詩歌。

六、作業:背誦這首詞。

《沁園春雪》教案 篇八

教學目標及重點:

一、學習修辭方法:比喻、擬人、對偶

二、體會詞作語言運用的準確性,描寫的形象性,藴含的深刻性。

三、培養學生閲讀才欣賞詩詞的能力,體會詞作展現的意境、作者表達的感情,從中接受美的薰陶。

四、培養學生比較閲讀的能力。

五、理解作者通過對北方雪景的描繪所迸發出的對祖國壯麗河山的熱愛之情,以及當今英雄空前的偉大抱負和無比堅定的信心。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北方冬天的雪,紛紛揚揚地飄落,它覆蓋着原野、山村、村莊、道路。漫天皆白,玉龍飛舞,引得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詩興大發。毛澤東同志既是一位偉大的革命家,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詩人,他的詞作《沁園春。雪》就是詠雪的名篇。(板書課題)

1936年2月,抗日戰爭爆發前,在陝北的清澗縣,毛澤東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蓋的塬上視察地形,觀賞風光。面對蒼茫大地,胸中豪情激盪,過後寫下了這首詞。1945年8月,抗戰勝利後,為了國家的前途的人民的利益,毛澤東同志親赴重慶與國民黨談判。其間,民主人士、詩人柳亞子先生請他寫詩,毛澤東同志就把這首《沁園春。雪》抄給他,隨後《新民晚報》公開發表,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二、教學新課

(一)明確教學目標及重點:(投影)

1、正音:分嬈遜數汗

解詞:惟餘競折腰紅裝素裹風騷

(二)整體感知

1、範讀全詞(或放朗誦錄音),學生想象詞作所描繪的景象,初步體會詞作所表達的感情。

2、齊讀一遍。

3、教師講解:這首詞分上下兩闋。上闋寫景,實景有飛雪、冰封、長城、黃河、羣山、高原;虛景有雪晴後的紅裝素裹,大氣包舉,氣象雄偉。下闋議論、抒情,評論古代英雄的不足,讚美當代革命英雄,充滿對革命前途的必勝信念。

(三)重點學習與訓練

1、學習上闋。指名學生朗讀,提問,上闋分幾層意思?理出寫景順序。

解題思路:分三層。前三句概寫,極目萬里,動靜結合;中間七名具體寫,氣勢磅礴,生機盎然;後三句寫想象中的景色,紅白交映,豔麗多姿。

2、逐層分析上闋結構:

①前三句從哪個角度寫雪景?所寫景物有何特點?

解題思路:總寫北國雪景,“千里”“萬里”是互文,千萬裏冰封,千萬裏雪飄,寫也視野的遼闊。“封”寫地面,凝然安靜;“飄”寫天空,雪姿輕盈。一靜一動,動靜結合,相映成趣。

②“望”字統領到哪一句?“山舞銀蛇,原馳蠟象”,山脈怎會像銀蛇在舞動,高原怎麼像白象在奔跑?

解題思路:字統領到“欲與天公試比高”。“望”字以下是雄偉的景觀。“長城”、“黃河”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最能反映北國風貌,而且與“千里”、“萬里”相照應,續寫地域的遼闊。“山舞銀蛇,原馳蠟象”運用比喻擬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雪花飄飛是動態,説山原在、在“馳”是形象地寫出了萬里雪飄,變靜為動,畫面生動活潑,景色壯觀無比!

③問題:“須晴日”三句中,哪個字表明是虛寫?試用散文化的語言描述三句詩的意境。

解題思路:“須”表明雪後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你看,紅日冉冉升起,放射出萬道霞光,染紅了天邊的白雲,映紅了高原上皚皚白雪。雲海茫茫,雪山巍巍,花鬆翠柏,郁郁青青。紅日白雪交相輝映,祖國就像一位紅裝素裹的少女,格外嬌豔多姿!

3、學習下闋,指名學生朗讀,提問:下闋可分幾層?

解題思路:分三層。前兩句為第一層,過渡;中間七句為第二層,評古;後三句為第三層,論今。

4、逐層理解下闋:

①問題:為什麼説前兩句是過渡句?它的作用是什麼?

解題思路:“江山如此多嬌”總結上闋寫景,“嬌”字表現女性美,與上文“紅裝素裹,分外妖嬈”相照應,“引”字引出下面評古內容,祖國河山如此壯麗美好,使得古往今來無數英雄人物為之傾倒。

②“惜”字包含着作者什麼感情?評論了哪幾位歷史人物?“略”、“稍”有什麼作用?“略輸”、“稍遜”和“只識”有什麼區別?

解題思路:一個“惜”字委婉準確,有貶有褒,肯定了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的赫赫戰功,也指出了他們缺少文治、文學才華不足的弱點。“略”、“稍”、使詞作對歷史人物的評述客觀、準確、不失分寸。“略輸”、“稍遜”、與“只識”,前二詞與後者比,褒貶的程序有差別,“只識”否定程度大於前者。

③“惜”字包含着作者什麼感情?評論了哪幾位歷史人物?“略”、“稍”有什麼作用?“略輸”、“稍遜”和“只識”有什麼區別?

解題思路:“俱往矣”一句,意在用歷史上的英雄人物來突出今天的革命英雄,三個字結住評古,氣勢逼人。“風流人物”指能建功立業的英雄人物,這裏也有作者本人的身影。當時毛澤東確立了在黨和紅軍中的領袖地位,正欲東渡黃河,大展宏圖,因此“數風流我物,還看今朝”正表現了毛澤東同志這種“天下大任,捨我其誰”的英雄豪情。“風流”不單指建功立業、打江山,還指有文采、有欣賞水平。最後兩句的意思應是:如果數點一下真正才華橫溢、文采飛揚、能夠領略和欣賞江山秀美的人,還得算是今天的革命英雄、革命領袖,當然也包括我嘍!

④作者在下闋為什麼要議論評説古代帝王?

解題思路:作者以“往昔”與“今朝”對比,“英雄”與“風流人物”對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歷史作用。

5、齊讀這首詞兩遍(可放錄音或範讀,讓學生小聲跟讀一遍,第二遍高聲齊讀)

(四)梳理、總結、擴展

1、總結這首詞的層次與思路。(先引導學生思考,然後教師歸納)

詞作由寫景開始,上闋先概括、再小結(總—分—總)下闋先過渡,由景入情,寫歷史人物,最後深化開掘。整首詞始終洋溢着蓬勃向上、氣貫長虹的豪情與力量。

2、比較閲讀。

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宗元寫過一首題為《江雪》的(投影:“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首五言絕句描寫了冰封雪凍的千山萬徑,寒江垂釣的孤獨漁夫,言簡意深,請同學們分析,這首詩與《沁園春。雪》在感情基調上有什麼不同?(學生思考後回答)

解題思路:柳宗元因參加革新運動失敗而遭貶,他的政治思想和遠大抱負不能實現,內心的苦惱與憤懣反映在詩中,就是那個卓爾不羣、孤芳自賞、“獨釣寒江雪”的蓑笠翁。而毛澤東的詞作大氣磅礴,格調高亢,充滿了熱愛祖國河山、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壯志。這種差別,主要是由於作者所處的時代、境遇,特別是胸懷的闊狹造成的。

(四)佈置作業:

1、背誦、默寫這首詞。

2、根據自己的印象,寫一段雪景的文字。字數不限。

《沁園春·雪》賞析

雪,冰清玉潔,是情趣的寄託,是人格的化身。

自古以來,騷人墨客,多以雪為題;詩壇文苑,多有詠雪之作。毛澤東對雪也有特殊興趣,時有詠雪的佳詞麗句。但專章一歎三唱,本篇卻首推第一。不獨如此,本篇還是毛澤東最早傳世的一首,也是引起唱和、爭論最多最大的一首。最根本的是,這首詞是毛澤東詩情才智第一次充分的展露,也是毛澤東豐富、崇高的精神世界第一次藝術的顯現。集如此眾多之第一於一身,這首詞自然就舉足輕重、眾望所歸了。

“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學識,斯有第一等真詩。”(清沈德潛『説詩碎語』)。毛澤東此詞,是古今詠雪詩詞之絕唱,其胸襟氣魄的雄偉浩闊,真可謂“橫絕六合,掃空萬古”(宋劉克莊《辛稼軒集序》)。

這首詞上片大筆揮灑,寫北方雪景;下片縱橫議論,評古今人物。上下渾融一氣,構成了一個博大浩瀚的時空世界,鑄就了一個完美獨特的藝術整體,表現出一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開篇高唱而入,起筆不凡,總栝大半個中國的嚴冬雪景。詩人詠雪,眼光不僅僅停留在雪上,而是通過學來寫祖國壯闊的山河,評述祖國悠久的歷史,這就所見者大、所論者深。第一句,劈頭統攝歌詠的地域對象,一筆囊括了半個中國。二、三句描寫特徵,點出題目。“千里”“萬里”,承“北國”兩字,從地下天上交錯展開,極寫範圍廣蒙深透;“冰封”“雪飄”承“風光”兩字,一靜一動互相映襯,勾畫嚴冬的威猛雄奇。寥寥十二個字,構成了一幅包舉天地、雄渾一氣的畫面,為下文的展開描寫提供了巨大的藝術空間,而且豪情激盪,籠罩全篇。

接下來七句,用“望”字領起,分三層遞出,具體描繪畫卷上的冰封、雪飄的各個側面,進一步抒寫豪邁、激昂的情懷。你看:南北縱橫,“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是一片茫茫無邊的積雪,呼應了“萬里雪飄”;東西環顧,“大河上下,頓失滔滔”,是一派寒威凜凜的堅冰,迴應了“千里冰封”;上下遠眺,則“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羣山、高原是那麼生氣勃勃,充滿活力,好象正“舞”向雲宵,“馳”向天際,要跟雪雲高壓的天公一比高下!這七句大筆如椽,寫盡了東西、南北、上下、內外,筆力千鈞。這七句,大處落墨,專寫大河、長城,點染了中華民族千古文明的歷史縱深感。“欲與天公試比高”,更給本無生氣的景物,賦予頑強的生命力和競爭意識。這是人格化的雪景,更是個性化的詩意。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統一,客體風景與主體心境相交融,只有毛澤東才有此高招!詩人將眼前景象和聯翩浮想交織起來,選取象徵中華民族的長城和黃河縱橫入畫,從色彩(銀、蠟)、形貌(蛇、象)、動作(舞、馳、比)等各個側面描寫山原,突出地刻畫了祖國山河的偉大形象,生動地展現了“北國風光”的壯麗奇觀。同時,通過這種傳神的藝術描寫,也抒發了自己對祖國山河無限熱愛的激情,喚起了讀者強烈的民族自豪感。以銀蛇飛舞狀連綿之羣山,以蠟象奔馳擬起伏之高原,不只形象躍然紙上,而且賦予羣山高原以昂揚奮進的鬥爭精神,使人聯想到自古以來生息、勞動在這塊土地上的富於革命傳統的中華民族。這種移情入景、力誘紙背的描寫,也只有毛澤東才有此妙詞!

眼前雪中的山川,是如此的生動、如此的壯闊,鋪陳到此,已經淋漓盡致。然而詩人意猶未盡,又發揮豐富獨特的想象,以充滿浪漫主義的筆調劈出奇境:“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這三句用擬人化的手法,在冰雪茫茫的浩大畫卷上,想象雪霎天晴之時,紅豔豔的陽光照耀在白雪覆蓋的祖國山河,猶如一個紅裝素裹的少女,更加絢麗多彩、嬌媚動人。用“須”字轉折,表達樂觀期待的心情;“看”字承“望”,顯示端詳觀賞的意態;“紅裝素裹”相映成趣,顯得特別嬌豔明媚,所以尾句説“分外妖嬈”。這完全是詩人通過主觀相象將自然景色人格化了的寫法。以這樣的奇想為上片作結,遂使所寫的雪的場面,具有一種不飾雕作的妍新之美。詩人就是這樣把祖國山河的壯美、精神攝出了。能夠通過客觀感受將自然的形態藝術地描繪出來,這即是古人所説的得“題中之精藴”。

上片極寫祖國江山之壯麗,故下片自然引出無數英雄競相對她折腰。“江山如此多嬌”極有吞吐之妙。它一方面承接上片所寫的雪中“北國風光”而作一總束,一方面又從江山的美好引出傾倒於如此江山的無數英雄。“引無數英雄競折腰”一句,接得不償失勁挺,有異軍突起之勢。以下七句,舉大端而論,與上片的博大空間相照應,寫出浩瀚的時間,縱貫幾千年,通覽中華文明史,從“無數英雄”中舉出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等五位封建皇帝加以評説。一個“惜”字,,着筆傳神,把表面上看來似無邏輯的人、事傳接起來,組成一幅壯麗的歷史長卷;“略輸”、“稍遜”、“只識”三層貶意,以婉轉含蓄的筆調,詼諧風趣的語氣,客觀而公允地評價了他們的短長。這幾位人物雜歷史上都起過一定的進步作用,他們功業赫赫,雄視一代,不愧是歷史的鉅子。只可惜他們武功有餘,文才不足,只圖攝取,不思創新,因而都配不上如此美麗的大好河山。那麼,就自然而然地推出了“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充滿無限豪情的結尾。清劉體仁《七頌堂詞繹》曰:“詞起結最難,而結尤難於起”,“須結得有‘不愁明月盡,自有夜珠來’之妙”。此詞結尾三句,正有這樣的妙處。第一句三字,先用一頓突轉,象輕舟揚槳一撥,直轉下二句。“往”字前大書一個“俱”字,如鐵帚橫掃歷史上的“無數英雄”;“矣”字唱歎,富有感情色彩。二、三句在“數”與“看”兩個動詞之中,流露出對中國無產階級的自信,充沛而動人,言有盡而意無窮。歷代英雄人物統統被滾滾的歷史洪流席捲而去,只有今天的無產階級才是推動歷史前進的真正動力,才是祖國大好河山當之無愧的主人,才能使祖國繁榮昌盛,使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並對人類做出應有的貢獻。這是全詞最警策的地方,也是詩人的神光所聚。有了這一最精煉、最概括的結語,全詞詠雪的“題外之遠致”就洋溢紙上了。

《沁園春·雪》教學反思

一、對教學設計的反思

1、問題設計遵循了整體把握文本的原則,力圖使學生經歷從整體到局部的閲讀過程。提問切中了作品的要害,能牽一髮而動全身,且具有清晰的層次感。上闋圍繞“為什麼寫景產生了壯美的效果”一問展開,下闋則以對比為支點,融評價歷史人物與理解“風流人物”內涵於一體。

2、鑑於作品作為詞的文體特點,仍關注了一些難點詞句。如“山舞銀蛇,原馳蠟象”“須”“文采”“風騷”等。

3、備課時也把介紹意象和“詩品取決於人品”的論點定為教學目標,意在豐富學生詩詞鑑賞的基本知識。這些知識對提高學生鑑賞水平應該説是大有裨益的。具體操作過程也引發了有價值的比較閲讀。

回顧備課過程,我意識到自己根本的立場是努力回答了一個問題:我應該教給學生什麼?以自己研讀教材的體驗為設計教學的立足點、出發點,在此過程中首先要求自己擷取精華,深刻透徹地領會作品的思想實質及表達形式,希望自己的思路能有效地啟發學生,自己的收穫能有效地幫助學生。

二、對學生課堂活動的反思

1、除了朗讀、模仿教師的範讀,學生的活動主要是停留在思考回答教師提問的層面上。不能説這種活動完全是非自主的,但至少提出問題階段的活動是非自主的。依據平時的教學實踐,我也幾乎認定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的探究價值是有限的,更不曾設想由此來組織課堂教學。

2、從課堂教學的實施過程看,我期待的效果是學生能認同自己研讀教材的結論,而不認為學生具備自主完成較高層次的研讀的知識儲備。我們或許可以這樣説,學生課堂活動的基本表徵是學生的表達,比如提出疑問,討論問題,展示議論或獨立思考的結果,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等等。而由於學生的知識儲備不足,我也沒有讓學生用較多的課外學習(如查尋背景材料)彌補這種不足,所以課堂上學生的活動似乎難以展開,教師仍扮演了主角。

3、從形式上看,本節課學生的羣體活動就是朗讀。由於對時間因素的考慮和對獨立思考的重視,我並沒有強調合作(討論),於是學生的探究學習過程更多地表現為“一對一”的問答。但我仍以為自己較好地引發了學生的思維衝突,雖然問題的解決較多地藉助了教師的講解和總結。

三、與新課標的距離有多遠

學生活動應當成為課堂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教師的“教”也應當迴應學生個性化的需求。這節課的教學設想,關注了“學生可以學到什麼”,但忽視了“學生怎樣用自己的方式去學”。

學生活動的質量固然不取決於課堂的活躍熱鬧程度,而取決於活動所圍繞的核心,但教師的思維畢竟取代不了學生的體驗。教師的引導作用必須發揮但可以有多種方式,新課標想來是希望教師更“隱身”一些,希望教師的引導作用能更多地在學生活動中顯示出來。新課標強調語文教學要把握語文學科的實踐性特點,倡導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活動也就必然成為一種載體。教師也因此必須承擔起學生活動設計者的重任。從這個意義上説,我先前對自己的角色職責的認識是模糊的。

《沁園春雪》教案 篇九

教學內容

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九年級(上冊)第1課《沁園春雪》。

教材分析

《沁園春雪》是毛澤東詩詞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國現代詩壇的一首傑出的詞作。全詞熔寫景、議論和抒情為一爐,意境壯美,氣勢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邁,頗能代表毛澤東詩詞的豪放風格。

設計理念

立足教材、立足學生實際,運用現代教學媒介,通過具體、直觀材料,調動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採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注重學生間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探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促使學生在合作中學習、在合作中提高、在合作中成長。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簡介作者毛澤東的主要事蹟及本文的寫作背景。

2、讀準“莽”、“遜”、“嬈”、“騷”、“朝”、“分”、“汗”等詞的字音。

3、掌握課下注釋中列出的重點詞語的字形及含義。

能力目標

1、能夠準確熟練地背誦全詩。

2、揣摩詩歌中比喻和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和寫景、

情感目標

體會詩歌的意境和想像,感受詩人博大的胸襟和豪邁的情懷,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1、感受詩歌的意境和想像,理解詩人博大的胸襟和豪邁的情懷。

2、理解寫景、抒情相結合的特點和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及其議論抒情相結合的特點。

教學難點

思想內容和藝術手法的理解。

教學方法

自學討論法、閲讀理解法、自主評價法。

教學資源

多媒體課件、課外資料

設計意圖

一、導入新課,培養興趣,強化動機。

1、投影山東大學歷史系教授高亨的《水調歌頭讀毛主席詩詞》:

掌上千秋史,

胸中百萬兵。

眼底六洲風雨,

筆下有雷聲。

細檢詩壇李杜,

詞苑蘇辛佳什,

未有此奇雄。

教師略作解釋,請學生髮表意見。

2、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毛澤東的代表作《沁園春雪》

山東大學歷史系教授高亨對毛澤東詩詞進行了高度評價,同學們通過高亨的這首詞,對毛澤東的詩詞會有初步的認識。同學們可以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看法。

激發學生的興趣,創造寬鬆的學習氛圍,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進入新課學習。

教學意圖

二、簡介作者與寫作背景

通過多媒體向同學們展示作者簡介與寫作背景。(資料略)

欣賞視頻材料,對毛澤東同志的生平與寫作背景進行深一步的理解。

為學生更好的理解這首詞的內涵作準備。

三、配樂朗誦

事先製作教學軟件:選一些雪景圖片,包括高山、大河、長城等雪景圖片,疊加自下而上移動的《沁園春雪》文字,再配以朗讀錄音。

觀看視頻材料,讀準“莽”、“遜”、“嬈”、“騷”、“朝”、“分”、“汗”等詞的字音。

掃除文字障礙,感受詩歌的意境。

四、深入閲讀,理解思想和藝術

多媒體展示思考題:

1、這首詞的題目是《雪》,哪些句子是寫雪的?

2、詞的上闋哪些句子總寫北國雪景?這些詞句創造了一個什麼意境?

3、賞析“山舞銀蛇,原馳蠟象”

4、上闋末尾三句寫的是實景還是虛景,試加以分析。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分析:

1、詞的上闋

2、前三句。創造了一個廣闊博大的意境。

3、運用擬人、比喻的修辭方法;化動為靜的寫法;寫出了山的連,原的高。

4、虛景。從“須”可以看出。

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相互討論,相互啟發,充分發揮學生的互補作用培養學生交流、傾聽、評價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

多媒體展示思考題:

1、由眼前的景色聯想到哪些內容?

2、作者對詞中傑出的歷史人物進行的總體評價是?

3、誰是真正的英雄人物?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分析:

1、詞的下闋。

2、“惜”惜中含褒,肯定他們是英雄;批評他們缺乏文學才華。

3、新時代的人民羣眾。

五、分角色指導朗讀

1、再次欣賞配樂朗誦;

2、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

分角色朗讀課文。

進一步感受詩歌的意境

六、小結

指導學生小結全文

《沁園春雪》全詞熔寫景、議論和抒情為一爐,意境壯美,氣勢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邁,頗能代表毛澤東詩詞的豪放風格。

《沁園春雪》教案 篇十

一、【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

寫景、議論、抒情的表達方式;

背誦課文、默寫課文

2、能力目標:理解背景、把握大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熱愛祖國大好河山,樹立偉大抱負和堅定信念;

4、重點、難點:理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二、【學法指南】

這首詞,上闋寫北國雪景,縱橫千萬裏,大氣磅礴,曠達豪邁;下闋抒情、議論,氣雄萬古,風流豪壯。全詞將寫景、議論、抒情有機結合,渾然一體。寫景是議論、抒情的基礎,議論、抒情是寫景的深化。毛澤東的詞作大氣磅礴,格調高亢,充滿了熱愛祖國河山、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壯志。

上片:寫景

第一層:總寫北國風光;

第二層:具體寫冰封雪飄;

第三層:設想雪後美景;

下片:議論、抒情

第一層:評論歷代英雄;

第二層:抒發宏偉抱負。

1、毛澤東詩詞的雄渾、奔放、挺拔、流暢。

毛澤東同志在長期的創作實踐中,逐步形成了詩詞作品的獨特風格。筆意爽健,格調流暢,在內容和藝術上處處讓人覺得他的博大精深。表現在《沁園春·雪》這首詠雪詞上,尤為突出,它筆力遒勁,揮灑縱橫、氣勢磅礴、詩情奔放、舒捲自如。論空間,縱橫萬里;論時間,上下千年;論天象,冰雪、晴日;論地形,大河羣山;論人物,帝王英雄。論景物,河流大雕……豐富的想象力,巨大的概括力,一氣呵成,創造出詩詞藝術的極高造諧。

2、寫景、抒情、議論三者融為一體

《沁園春·雪》是一首非常典型的寫景詠懷詞。作者將寫景與抒情、議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從而突出作品的主題,強化作品的藝術感染力。詞作上闋寫景,“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縱橫四野,氣勢磅礴,卻又寓情於景,充滿着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下闋是議論加抒情,由對祖國河山的讚美,引出無數英雄,並對歷代英雄進行評説,寓情於議。“俱往矣”由評點歷史人物轉到讚揚當代風流,從而深化主題,抒發了自己的豪情壯志。

3、語言表現力的極富個性。

詞是詩歌的一種的語言,要求簡潔、凝練、貼切、而又生動形象。《沁園春·雪》全詞僅114字,卻能準確、生動、形象地通過景物描寫,評説歷代英雄,來抒發自己的內心感受。上闋一個“望”字,下闋一個“惜”字,各自領起下文,貼切地表達出作者觀賞景物的情境,評説古人的心態。此外,詞中還巧妙地運用了比喻、擬人、對偶等修辭手法,使語言更加生動形象。“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紅裝素裹”等運用比喻、對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