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聽湯金波老師的實驗課有感

欄目: 教學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79W

湯金波老師,江蘇如皋人,作為“學生自主創新實驗”首倡人,他多年潛心研究的成果引起國內同仁的關注,圍繞“學生自主創新實驗”,從操作、思想、藝術等方面發表了系列論文。2019年10月21日,他走進“國培計劃(2019)”——蘇州大學國中物理班,為我們帶來一場生動、樸實的實驗之旅。

聽湯金波老師的實驗課有感

聽湯金波老師的實驗課讓我想到了孔子的一句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實驗為導,興趣為師,多想多思多動手,從微小實驗探索物理世界才是從生活走向物理的最好詮釋,也正好完美解讀了朱正元教授的“罈罈罐罐當器材,拼拼湊湊做實驗”,讓物理實驗更接地氣、更貼生活。

極妙的引導

“妙要能生覺本體,勤心到處自如然。”

沒有實驗的物理課如同人沒有了靈魂,雖有形的存在,但因缺乏神韻而失去物理之魅,所以也就難以引人入勝。好的實驗引導在於自然之間引入勝境感受妙趣橫生,激發自主探索興趣,以致沉浸流連在實驗中。當湯老師拿出兩隻球讓我們看,一場關於球的遐想從此開啟,看不出異樣,所以就想走近細看進一步觀察,終於觸手可及便掂在手中仔細比對,當察覺球內乾坤時,卻又在揣摩其中一隻注水的目的何為,當湯老師引出要用球探究聲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也就愈發激起了我們的好奇心,關心下一步該如何操作。球置於桌面,敲桌貼耳聽聲,效果明顯不同,也終於解開了我們對球引發的思考。但湯老師並沒有止步於此,而是提出如何控制變量、如何物盡其用繼續探究固體傳聲。這個實驗讓我們理解了簡約背後的不簡單,有層次的遞進引導極妙,因為妙的引入不只在於實驗本身,更在於循序漸進中邏輯思維的形成。

精巧的方法

“造物巧鍾賦,新臘報花期。”

查閲詞典,方法指解決問題採用的手段與行為方式,方法得當時事半功倍,不得當時事倍功半,所以方法不在於大小,而在於精巧的設計和適當的選擇。在探究物體動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時,我們總是先考慮寬大的木板、帶輪的小車、規則的木塊等等,似乎這些之外的器材都沒有列入我們的計劃之內,多多少少受到傳統實驗思想的禁錮,太先入為主了。當湯老師用一把尺子、兩個小紙團、一個筆帽為我們演示這個實驗時,我由衷地為他的就地取材點贊,真是小器材大道理,用尺子作為斜面,尺子上的刻度更容易控制小球從同一高度向下運動或改變高度向下運動,紙應該是學生最不缺乏的學習用品,質量大小也可輕易控制,到達平面時推動筆帽前進,行程短易測量,記錄數據得出結論。真的是用一個精巧的方法成就了一個完美的實驗,沒有大器材的轟轟烈烈,卻有微實驗的巧妙構思,一樣可以控制變量,一樣得出正確結論。

細緻的途徑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一個問題提出,總想得到結果,殊不知比結果更重要的是尋求結果的途徑。沒有經歷求索的過程,縱然被告知結果,也了無生趣,所以這種經歷是實驗的核心所在,缺之為憾,唯有親身體驗才是硬道理。湯老師介紹了一個八年級的孩子用二次水浴法減小測量冰熔點誤差的實例,我想如果不是在實驗中的經歷啟發了他,不是實驗過程中的問題引發了思考,他又怎能想到利用鐵的優良導熱性進行二次水溶,從而把誤差減小到1℃以內。所以作為探索者,每一個物理實驗都不能淺嘗輒止,而是要尋根問底,經歷每一個實驗細節,把握每一次問題導向,尋求每一劑良方策略,因為只有通過細緻的途徑,才能看到最美的實驗風景。

切實的成果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

實驗經歷了極妙的引導、精巧的方法、細緻的途徑之後,成果也就在意料之中了,儘管實驗之後收穫的是小成功,但這種探索之後的樂趣與欣慰只有身在實驗中的實驗人才能解其中之味。當湯老師介紹“湯笛”的時候,那是一截打孔的穿線管、一個塑料藥瓶和一根吸管的組合,看似簡單的“三合一”,卻能吹奏出葫蘆絲一般的音色,甚是玄妙,我想湯老師一定是經歷的湯一代笛、二代笛,才摸索出了今天展示的“湯笛”;當湯老師用一個紙杯和一個毛毛蟲展示聲音的能量與毛毛蟲轉動方向的時候,我想湯老師一定是自己吹了又吹、看了又看之後,才有了今天“看得見的聲音能量”;當湯老師用兩個燈泡和兩個開關展示四種亮法時,我想湯老師一定是從作圖到實踐畫了又畫、連了又連,才有了今天兩個燈泡背後的小祕密。相信湯老師這樣的實驗太多太多了,也正是這種探索精神,這種不懈追求的動力,才成就了一個實驗人收穫到切實的成果。

課堂應該是孩子們嚮往的樂趣天堂,不應該是應試教育的廠房,如果讓應試羈絆了樂趣成長,我們作為教育的引領者也就違背了初心願望,違背了培養青少年科學探索的初心使然。所以我們要用課堂中的微實驗撬動孩子們的智慧成長,引領他們從生活走向物理,最終以物理回報社會。

(段育琴 山西長治十五中教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