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花鐘》觀課報告

欄目: 教學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25W
《花鐘》觀課報告1

《花鐘》是一篇帶有濃厚科學性的閲讀文章,課文按照“歸納現象—揭示原因—實際運用”的思路,説明不同的花會在不同的時間開放及其原因。聽了白老師的講課,感觸頗深,就以下幾點談談我的感受

《花鐘》觀課報告

一、清溪瘦水自成韻。

學生的興趣是學生參與學習的動力,興趣得到激發,教學效果將會得到提高。白老師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在教學的導入階段,她的設計先是採用多媒體出示各種美麗的花的圖片,帶領學生走進花的世界,有了具體、鮮明的形象,能給學生真切、直觀、具體形象的感覺。學生髮出了陣陣的讚歎聲,這樣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學生很快就進入了文本。回顧白老師的整個教學過程,那是一種“耐心等待、自然綻放、不加雕琢”的美。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首先是白老師身上那種特有的親和力,她的教態親切、自然、大方、得體。雖然偶爾呈現“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的局面,但整節課娓娓道來,猶如一條潺潺的小溪靜靜地流淌在孩子們的心田。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學生不會感到任何壓力,自然能夠暢所欲言。總之課堂上教師的收放自如與學生的積極參與都給人以清新愉悦的感受。有人説“等待是一門藝術”,課中白老師多次留給學生充裕的時間去尋找、去思考、去評價,我相信這與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是密不可分的。

二、巧妙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語文課姓“語”,有着自己的學科特點,“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必須從課堂和學生的心理需要出發,讓它直接指向語文學習,為學生的學習服務。本節課上白老師多次巧妙地運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它真正為教學服務。我們都明白學生的興趣是學生參與學習的動力,興趣得到激發,教學效果才會得到提高。在教學中,白老師努力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在導入新課時白老師首先出示花鐘的圖片讓學生欣賞,這樣直觀地讓美麗的花兒展示在學生面前,學生如同走進了花的世界,有了身臨其境之感。這樣做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又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而當學生還沉浸在美的感染中時,白老師趁機出示最後一自然段介紹花鐘,讓學生了解什麼是“花鐘”,自然導入,讓學生帶着發自內心的渴求走進文本,去感受、體驗語言文字的美。再如:各種鮮花的圖片與文中美言相結合的展示,這樣圖文並茂的教學設計,使課堂流露出一種自然的美,生趣盎然,而且與教材情境渾然一體,水乳交融。

三、合理利用語文課程資源。

白老師這節課的設計意在初讀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重點品讀第一自然段,交流各個時段各種花開放的樣子,重點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精準、妙處。讓學生在學習之後能運用書中的描寫方法,進行仿寫。讓學生感受不同的寫法所展現的植物開花狀態,明白採用不同的描寫方法,可以使文章更優美,更生動。教學流程環環緊扣,一步步引領學生感知課文,從而體會作者美妙的構思以及大自然的奇妙,這樣的設計當然能較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在教學時,白老師也恰如其分地做到了。比如:品讀第一自然段時緊緊抓住了花開放時的不同樣子,讓學生體會寫法的不同時,去理解和體會同樣是寫“花開了”,課文裏卻用了不同的動詞來描寫花開放的情景,從中體會豐富多彩的語言表達方式: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綻開了笑臉,從夢中醒來,欣然怒放,在暮色中甦醒,舒展開自己的花瓣等,用詞十分優美。然後再讓學生體會句子都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再讓學生去仿寫,使學生對學習的知識得到了及時的積累與運用。這樣悉心的指導我相信學生一定能模仿文中的擬人寫法,也能把其它花的開放寫得很優美。只可惜時間有限,沒能讓我們領略到孩子們的奇光異彩。

總體來説,白老師的這堂課有許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需要我在今後的教學中實踐,課堂教學是一門永遠值得研究的藝術,我將在不斷的學習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藝術,提高教學效率。


《花鐘》觀課報告2

第一、教學目標的達成度較高。能做到準確把握年段目標,單元目標和課時目標。崔巒老師曾説過:“要想把語文課上得省時高效,就要把目標確定好,準確把握年段目標是根基。”《花鐘》這一課是三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三年級屬於中年級,中年級的教學目標主要是詞、句、段的教學,課上重視了在句中理解詞語的含義,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理解感悟。再比段的教學,首先讓學生把握段落的主要內容,構段的方式,然後再體會文本語言,最後迴歸整體,這都是年段目標的體現。再看單元目標,《花鐘》這課是“細心觀察”這個專題的第一篇課文,文章僅用三個自然段將鮮花之美,花鐘之奇描述的生動形象,情趣盎然,全文可用一個字來概括:美,花兒美,花鐘美,語言之美,讓學生抓住重點句子去感悟句子的表達特點,學生在讀説的過程中就懂得了:寫不同的花,可以抓住動作形態特點寫,還可以運用擬人化手法去寫,這樣會是使文章更生動,更具體。可以説王老師的課圍繞教學目標真正做到了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獲。

第二,課堂教學結構清晰,重點突出。把品讀語言理解內容和悟寫法結合起來,讓學生藉助課件美美地朗讀,最後熟讀成誦,讀寫結合,真正做到了清清爽爽一條線。

第三,朗讀指導比較到位。新課標明確指出“各個學段的閲讀教學都到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王老師的課堂真正做到了這點,並且讀的形式也是豐富多樣的,有自由朗讀,指導讀,齊讀,默讀,評價讀,教師範讀等,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在讀中就自然而然的積累了語言,使全體學生主動,有效地參與到教學全過程中。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了實實在在的發展。真正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第四,真正達成了語言文字運用的目標。課上,引導學生在閲讀的過程中,既注重得意,又注重得言,把閲讀和寫作真正結合起來。也落實了課標中提出的加強語言文字運用的這樣一個改革方向。

第五,重視了學習方法,學習策略的研究。在理解詞語上,體會語言表達上,朗讀指導上,課件的使用上,教師提問上,都進行了精心的研究,看似無心,實則有意,真正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