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石頭書教學設計 石頭書説課稿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69W

石頭書教學設計 石頭書説課稿

《石頭書》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學習,理解石頭書的含義,瞭解有關化石的知識。

3.培養學生對周圍感興趣的事物刨根究底,樂於探究,培養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

教學重難點: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石頭書指的是什麼。領悟對話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質疑導入

1、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和大家學習一篇有趣的課文。齊讀課題。

2、當你看到“石頭書”這三個字時,你想到了什麼?

3、同學們根據課題,腦海中一下子就閃現了這麼多問題,真好。讓我們帶着這些問題讀讀課文吧!

二、初讀,檢查預習

1、自由讀課文。

2、檢查:

貝殼 地殼 藏着 寶藏 礦物 煤炭

3、課文的主人公?川川和磊磊為了把問題弄明白也像你們一樣問了很多問題呢!快速地到文中找一找,用直線劃下來。

三、刨根問底,理解石頭書

1、指名説。我們一起來讀讀。像他們這樣不斷追問,直到把問題弄明白為止,用文中的一個詞就叫——板書:刨根問底。學習就要有刨根問底的精神!為什麼説石頭就像一本書?你知道了嗎?再自由讀課文,看看你能找出幾點理由(用波浪線圈畫出關鍵詞句)。

2、交流:你找到石頭像書的第一個理由是——

A 石頭一層一層的,不就像一冊厚厚的書嗎?

(圖片出示)同學們你們看,這就是一層又一層的石頭,就像書——(板書:形似書)

B 石頭書上有字(板書:字)

①指名讀,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用筆在書上用直線畫出石頭書上的字。

②認識波痕雨痕。

③認識礦物,關注省略號。

石頭中藴含的礦物種類豐富,神奇美麗。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C 石頭書中不僅有神奇的字,還有美麗的畫(板書:畫)

①(出示化石圖)你知道什麼叫化石嗎?

交流。出示:化石是古代生物死後,其遺體或遺蹟被埋藏在地層裏,經長期的石化作用,變成了像“石頭”狀的東西。

師述:老師今天帶了一塊珍貴的三葉蟲的化石,想不想看一看?它來自5.6億年前,一億年就是一萬萬年,5.6億年前,就是五萬萬六千萬年前。誰想觸摸一下這古老的化石?你看,這麼一塊小小的石頭,卻能告訴我們在5.6億年前就生活着三葉蟲!

②那麼這些化石(課件圖片)能告訴我們什麼祕密呢?自由讀11小節。

③經歷了這麼長時間,叔叔是怎麼知道這些變化的?讓我們通過圖片看一看這個地方變化的過程。指名推斷。

小結:補充“滄海桑田”。這一切都是石頭書上的字和畫告訴我們的。

D、讀懂了石頭書上的字和畫,瞭解了地質變化,對我們還有哪些幫助?

①指名讀第13節。

交流:這裏的省略號告訴我們——

②總結:化石就像書一樣,不僅因為外形相似,更因為它有字、有畫,而這字畫就像我們的課本一樣,給我們——!(板書:有學問)

3、小結:一塊看似不起眼的石頭,竟然有這麼多學問!老師這裏有兩個問題想讓大家在課後繼續刨根問底:

是不是所有石頭都是書?

是不是隻有石頭才是書?

四、領悟對話寫法,嘗試小練筆。

1、同學們,《石頭書》還有一個值得大家刨根問底的地方:這篇文章一共有多少小節?這麼多小節,除了第一小節,其他都是——對話。作者通過人物的對話,把要介紹的科學知識寫清楚,使我們和文中的川川、磊磊一樣“刨”到了很多學問。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寫好對話。

欣賞課文對話片段:作者除了寫對話內容,還寫了——提示語。一般來説,提示語有這麼幾種情況。位置的變化有什麼好處呢?

寫對話時,不僅要靈活變化提示語的位置,還要關注內容,根據人物的特點,加上表情、動作、心理活動等。

3、小練筆:

晚上回到家以後:

川川 地説:“今天我學到了許多有趣的知識!”

《石頭書》説課稿

一、説教材

本文是一篇科學小品,通過川川和磊磊兩個孩子與勘探隊員的交流,介紹了許多有關巖石的知識,也表現了兩個孩子熱愛科學、探求知識的強烈願望。

全文共14個自然段,可以分為3段。

第一自然段:( 1 - 5 ) 寫勘探隊員告訴兩個孩子,山上的石頭一層一層的,就像一冊厚厚的書。

第二自然段:( 6 - 11)介紹了石頭書上的“字”和畫。

第三自然段:( 12-14 )寫石頭書裏的學問可真不少,石頭書的作用可大了。

課文情趣盎然,寓科學知識與充滿童真的對話之中,科普作品成了有趣的兒童讀物,能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進而使其產生閲讀期待。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反覆朗讀中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瞭解課文大意,認識人物對話。

二、説重、難點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本課生字。

教學難點:初步瞭解化石的作用,注意培養學生學習與思考問題“刨根問底”的良好習慣。

三、説教學設計:

1、對比導入,激發興趣。

首先借用實物(語文書和石頭),形象對比,引起學生興趣,導出課題後,讀題設問,讓學生質疑問難。

2、圖片展示,感知石頭書。

現階段國小生的思維特點是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變過程當中,而圖片正是具有形象、生動等特點,符合學生規律,因此更易於激發國小生興趣,易於接受知識。

3、以讀為核心,讀中感悟。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要以讀為主,在讀中感悟課文內容,因此在本課教學中我在教學中貫穿這一宗旨,始終把讀放在第一位,讓學生自己讀懂課文。

4、圖文結合,感知課文內容。

在教學中,我由圖到文,再由文到圖,圖文結合,遙相呼應,把文中內容形象化、具體化,從而達到感知課文、學懂課文。

5、滲透寫字指導,培養書寫能力。

俗話説字如其人,一手好字讓人賞心悦目,心情愉快,所以在最後一點時間裏,我讓學生自己發現字的間架結構,同時給與適當指導、評價,讓學生想寫好字、能寫好字。

四、説教學方法。

在教的過程中,努力做到精講精問,讓學生自己多讀多練,重在積累和感悟。課堂上努力做到擴大訓練面,讓每個學生多讀多練,重在參與,對學生的學習活動,及時反饋和調控,讓學生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過程中,逐漸掌握。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要着力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教師在課堂上學生細細的讀書,靜靜地思考,展開適當的討論,給學生學習和自主權,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做到引導,扶持,點撥,“到位”而不“越位”。

指導學生寫字,培養書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