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12W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 篇一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複習11個生字,會寫“謝、想、言、鄰”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反問句、感歎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3.學習課文第二、三自然段,對比插圖,聯繫上下文,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繫。

教學過程:

一、回顧複習

1.創設情境,玩葫蘆遊戲。

(1)填上合適的詞語。

(2)選擇幾個自己喜歡的詞語,説幾句話。

2.複習第一、四自然段。思考課後題:種葫蘆的人想要葫蘆,為什麼最後卻一個也沒得到?

設計意圖:

在教學中,不能孤立地教學生字,讓學生機械識記生字是很吃力的。這個環節既可以穿插在讀詞語和説短語的過程中,還可以拓展到具體語境中去,這樣既能理解,又幫助學生運用。

二、着眼“葫蘆”,探究聯繫。

1.學習第二自然段。

(1)請學生思考:那個人看到葉子上的蚜蟲,心裏怎麼想?

指導朗讀句子:有幾個蟲子怕什麼!

感歎句可以反映出他對蚜蟲不屑一顧的態度。

(2)請學生觀察插圖中人物的神情、動作。思考:“盯”能不能換成“看”?體會種葫蘆人眼裏只有小葫蘆。

(3)理解“自言自語”的意思,聯繫生活經驗説一説。

(4)抓住反覆的語言“快長啊,快長啊!”,指導學生讀出種葫蘆人自言自語的語氣和熱切期待葫蘆快快長大的心情。

2.學習第三自然段。

(1)過渡語:鄰居看到了葫蘆葉子上的蚜蟲時是怎麼説的?用橫線畫出鄰居説的話。

(2)指導重音朗讀“別光盯着、快治一治吧”,從中體會鄰居急切的態度。

(3)思考:種葫蘆的人為什麼奇怪?他是怎麼想的?用波浪線畫出那個人説的話。

(4)朗讀一組句子:

葉子上的蟲還用治?

葉子上的蟲不用治。

(5)出示課後第二題,比較兩組句子有什麼不同,同桌討論交流。

相同之處:這兩組句子,上下兩句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

不同之處:第一組第一句是感歎句,第二組第一句是反問句;每組中上一句所表達的語氣比下一句更強烈些。

三、比較變化,發現寓意

1.兩幅插圖做比較,進行發現學習。

(1)那個人的表情、動作不一樣:一是面帶微笑,一是滿臉驚訝。

(2)葫蘆的葉子不一樣:一是葉子是綠綠的,一是葉子是枯黃的,有的葉子有小孔。

(3)葫蘆所在位置不一樣:一是掛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在發現不同點的過程,幫助梳理蚜蟲、葉子與果實的關係。

(教師隨機板書:蚜蟲—葉子—小葫蘆。)

2.總結寓意。

3.拓展續寫練習。

設計意圖:

讀圖也是閲讀能力的培養,教給學生精讀的方法,可以圖文結合地研讀,從而更加有理有據地進行表達。

四、書寫指導

1.出示:“謝”,引導學生觀察,教師範寫,點明三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筆畫之間的穿插。評價反饋。

2.出示:“言”和“鄰”,提醒“言”第一個長橫與中間兩個短橫是等距的;注意“鄰”右耳旁適當寫得大一些,使得左右勻稱,學生自行練習並組詞。

五、板書設計

《我要的是葫蘆》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重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反問句、感歎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重點)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繫。(難點)

課前準備

1、自讀課文,自學生字詞。(學生)

2、製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環節教師指導學生活動教學提示

一、圖畫導入,課前質疑(用時:8分鐘)

1、課件出示“葫蘆”圖片,引導學生認識葫蘆。

2、課件出示生字:葫、蘆,指導學生讀準字音,引導學生觀察和發現這兩個生字有什麼共同點?

3、板書課題,引導學生讀題質疑。

1、觀察圖片,根據課前蒐集的資料認識葫蘆的藤、葉及果實。

2、(1)自讀生字,讀準字音,強調“蘆”在“葫蘆”一詞中讀輕聲。

(2)仔細觀察字形,説出兩個字都有“艹”,明白含有“艹”的字和植物有關。

3、反覆讀課題,自主質疑:是誰要葫蘆?他不要的是什麼?他得到葫蘆了嗎?有關質疑導入:教師要引導學生緊扣課題提出疑問,激發學生對課文的興趣。

二、初讀解惑(用時:10分鐘)

1、引導學生帶着問題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2、組織交流課前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1、同桌合作學習。

(1)自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圈畫生字,同桌互考生字,相互正音。

(2)同桌相互交流,試着解決問題。

2、小組同學間相互補充,總結課文內容。初讀課文時要逐字逐句地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同桌互相正音。

三、學習生字,讀通課文(用時:12分鐘)

1、引導學生交流自己圈畫的生字,課件出示:棵、藤、謝、蚜、想、盯、啊、言、賽、鄰、治、感、怪、慢。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識記字形。

2.

(1)課件出示以上幾個生字所在的句子。引導學生看圖認識“藤”,理解“盯”和“鄰居”的意思。

(2)引導學生:“盯”和眼睛有關,“棵”和樹木有關,“怪”和心情有關。

3.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1、

(1)交流自己圈畫的生字。

(2)開火車讀生字,在老師的指導下讀準字音。

(3)小組交流識字方法。

2、

(1)齊讀生字所在的句子。

(2)觀察插圖一,從圖中找出“藤”,説説“盯”的意思。結合生活實際,説説“鄰居”的意思。

3、小組內分段輪流朗讀課文,相互正音、評議。有關“教師指導”第1環節:

1、學生可藉助工具書,通過小組合作,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義;

2、用字擴詞,再把詞語放回原文理解詞義;

3、“鄰、盯、治、怪”等字,可利用字謎識記,結合插圖理解“藤”“盯”的字義。

四、觀察字形,指導書寫(用時:10分鐘)

1、課件出示要求會寫的8個生字,指導學生讀準。

2.引導學生觀察生字,思考:你覺得哪些字可以歸為一類?

3.老師範寫生字“想、言、鄰”,引導學生髮現:寫這些字時要注意什麼?

1、先自讀生字,再齊讀。

2.仔細觀察字形,“棵、盯、鄰、治、怪、謝”都是左右結構的字。

3.觀察老師範寫,説出自己的發現。

4.獨立描紅、臨寫。

1、小組合作交流字的間架結構的特點,教師相機點撥:左右結構的字,除“鄰”字外,書寫時要左窄右寬。

2.教師示範書寫時要讓學生注意觀看。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瞭解植物的葉子和果實的關係,懂得與課文有關的事理。

3、分角色朗讀課文,並能續編故事,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教學重點:

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植物葉子與果實之間的聯繫。

教學難點:

弄清葫蘆與葉子之間的密切聯繫。

課前準備:

教師:課件

學生:收集蚜蟲、葉子、葫蘆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蘆。(課件:我要的是葫蘆)

1、我們一起來複習生字詞。

2、誰來説説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二、講讀課文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剛才同學們説了小葫蘆長得好,是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

生自讀第一自然段,找出你喜歡的句子勾下來。

2、抽生説後出示“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朵雪白的小花。花謝以後,藤上掛了幾個小葫蘆。多麼可愛的小葫蘆哇!” (課件出示語句)

3、有更喜歡小葫蘆的嗎?

生:再讀。

4、師範讀後,

5、生齊讀:把心中的喜愛讀出來。

6、比我們更喜愛葫蘆的人是——(種葫蘆的人)。你從哪句體會到?那個種葫蘆的人每天都要去看幾次,越看越喜歡。

(二)、學習第四自然段。

1、聽出來了同學們太喜歡小葫蘆了。可是種葫蘆的人得到了葫蘆了嗎?(課件)你有什麼感受?

2、來把我們心中的惋惜,難過讀出來。

不久,小葫蘆慢慢地變黃了,一個一個都落了。

3、是呀,看着小葫蘆一天天變黃,落掉,我們怎能不難過呢!來,我們再來讀讀這句。

4、我們學到這兒,你的腦海裏一定出現了幾個問號,你有什麼問題?

(三)、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要想找到葫蘆掉落的原因,就必須要能闖過這三關。

第一關、會讀:

第二關、會演:

第三關、會説:

2、第一關小組學習後交流。

(1)第一關:哪一組來讀讀“種葫蘆的人” 所想所説的句子。

(2)勾對的舉手。

(3)小組分角色讀

(4)不讀敍述性語言之解讀對話能行嗎?

(5)我有幾個句子弄不明白,想請教一下大家。

有幾個蟲子怕什麼!

有幾個蟲子不可怕。

葉子上的蟲還用治?

葉子上的蟲不用治。

恭喜大家闖過第一關

3 第二關:會演,小組演了後交流。

(1)剛才各個小組都演得很熱烈,我們來比比,看哪一組演得最好。

其餘的同學都來當評委,注意哪個角色演得好,好在哪裏?你認為什麼地方演得不夠出色,你怎樣改進。生表演。(兩組表演)

(2)假如你是葉子,你有什麼話要對種葫蘆的人説?

我是你種的葫蘆葉,我對你有意見!你每天都來看小葫蘆,可我們葉子呢,你從來沒正眼瞧過。我身上長了那麼多的蚜蟲,你也不管管!為什麼?

引生答我……我要的是葫蘆,我又不要葉子!

恭喜大家闖過第二關

4、第三關、會説。小組討論後交流。

(1)葫蘆為什麼會掉呢?

(2)種葫蘆的人看到小葫蘆一個一個都落了,他説:“ ”

三、小結

是呀葫蘆的葉子和果實是互相聯繫的,生活中還有很多事物都是相聯繫的,比如( )我們做事可不能像這個人那樣,不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繫。

四、想象拓展。

1、“種葫蘆的人”聽了同學們的勸告,已經牢牢記住了這個教訓。第二年,他又種了一棵葫蘆,……同學們展開想象的翅膀,編一個小故事,講給在坐的老師,同學聽,回家講給爸爸,媽 媽聽。

板書設計:

葉子 葫蘆

│ │

↓ 聯繫 ↓

長蟲────→ 落了 ?

部編本二年級《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內容】:

人教版國小語文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課文《我要的是葫蘆》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探究葫蘆都落了的原因。

2、通過朗讀,體會反問句、感歎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繫。

4、會寫3個生字。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探究葫蘆都落了的原因

【教學難點】:懂得葉子和葫蘆的關係,體會反問句、感歎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鞏固生字

師:看,老師給大家帶來一位我們上節課剛認識的新朋友。它是——小葫蘆(生答)。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十四課——我要的是葫蘆(課件)板書課題。齊讀《我要的是葫蘆》(相機指導讀“葫蘆”讀輕聲)

師:(拿葫蘆)喜歡這個葫蘆嗎?

生:喜歡。

師:那我們一起來摘葫蘆吧?想要摘下葫蘆,就得流利的讀出葫蘆下面的詞語。(指名讀,齊讀)

師:小朋友讀的真好,同學們再仔細觀察觀察這些詞語,你發現了什麼?(讀輕聲的標成紅字)

生:這3個字都讀輕音。

師:那你來讀一讀。

師:同學們再來讀一讀

二、圖文結合,品讀感悟。

過渡:大家讀的真不錯,為了獎勵你們,老師要帶大家一起去葫蘆園看一看,看看園裏的葫蘆長的怎麼樣?

師:(出示插圖)仔細觀察,這些小葫蘆長的怎麼樣?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讀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寫葫蘆可愛的句子,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來,多讀幾遍。

2、指名讀自己找到的句子。

師:誰來讀一讀你找到的句子?(指名讀)

師:那讓我們走進葫蘆園,看看葫蘆長的跟我們畫出的句子裏是一樣的嗎?

師:(課件出示葫蘆藤)什麼樣的葫蘆藤?

師:細長的葫蘆藤上長着什麼?

師:藤上除了綠葉還有什麼?什麼樣的小花?

師:(出示圖片)慢慢得花謝了,這顆葫蘆又發生了了怎樣的變化?

師:老師還欣賞一個詞“掛”,每次讀到“藤上掛了幾個小葫蘆”我彷彿看見掛在藤上的小葫蘆隨風擺動,好像在和我們打招呼呢。

師:此時此刻,站在這美麗的葫蘆架下,你的心情怎麼樣?那你能不能用你找到的句子讀出她的美?

師:同學們覺得他讀的美不美?聽到同學們的誇獎,你開心嗎?

師:你再來讀,用美的語氣讀?

師:可愛嗎?美嗎?站在這麼美的葫蘆架下,你想説什麼?

師:你們能用課文中的語言描述一下眼前這美麗的景色嗎?(齊讀)3.除了你們喜歡小葫蘆,還有誰喜歡?

師:你是從課文中的那句話知道的?

師:這句話中的那個詞讓你感受到了種葫蘆人很喜歡葫蘆。

生:“每天”,“看幾次”。

師:“每天”是什麼意思?

生:天天都去

師:一天他要看幾次?

生:很多次

師:每天都要去看很多次,種葫蘆的人打心眼裏喜歡這可愛的小葫蘆同學們再來讀。

(二)、學習第四自然段。

過渡:種葫蘆的人太喜歡小葫蘆了。可是這些小葫蘆長成大葫蘆了嗎?(課件:小葫蘆變黃,落了)你有什麼感受?

生:好可惜呀!

生:我心裏很難受。

師:來把我們心中的惋惜、難過讀出來。

生:不久,小葫蘆慢慢地變黃了,一個一個都落了。

師:是呀,看着小葫蘆一天天變黃,落掉,我們怎能不難過呢!來,我們再來讀讀這句。

三、探究原因。

(一)學習第二自然度。

質疑:那你們有什麼疑問嗎?

師:多可惜啊,你們一定特別想知道可愛的葫蘆為什麼一個個的掉落了,答案就在課文第2、3自然段,請同學們快速讀課文並找出答案。

生:因為葉子上生了蚜蟲。

師:當種葫蘆的人看到葉子生了蚜蟲,他是怎麼想的?

生:有幾個蟲子怕什麼!

師:你們就是那個種葫蘆的人,誰來讀讀你的想法?

師:這位種葫蘆的人,你在乎葉子上的這些蟲子嗎?

生:不在乎。

師:對,葉子上的蟲,又不是小葫蘆上的蟲,我才不在乎,他心想(生讀)

師:有一點不在乎了,語氣再強烈點。(生再讀)

師:你瞧,種葫蘆人對蚜蟲的毫不在乎就藏在這個小小的感歎號中!大家一起再來讀讀

師:老師聽明白了你們覺得有幾個蟲子——不可怕。

師:他不光是這樣想的,也是這麼説的,你瞧他正站在葫蘆架前盯着小葫蘆看呢?誰來做個“盯”的動作?

師:那你們盯着老師看,就是這樣,眼睛瞪得大大的,看一個地方就叫——盯着,難怪他是目字旁呢。

師:全班同學都盯着大屏幕讀一讀,瞧,你們盯着可愛的葫蘆不由自主的自己對自己説起話來就叫自言自語。

師:誰能自言自語的讀讀種葫蘆人説的話?

師:聰明的你仔細看這兒又有兩個感歎號誰能讀好?

師:這個感歎號中藏着種葫蘆人多大的希望呀!你能讀出來嗎?

師:感歎號的語氣你讀出來了

師:所有種葫蘆的人盯着你心愛的小葫蘆讀一讀。(生齊讀)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師:種葫蘆的人一點也不在乎葉子上的蚜蟲,一個好心的鄰居看到了對他説了什麼?種葫蘆的人又是怎樣回答的?請同學們“—”畫出“鄰居”説的句子;用“~”畫出“種葫蘆的人”説的話。

師:誰找出鄰居説的話了?請你讀一讀。(相機指導朗讀)

師:你真是一個熱心的鄰居。

師:看到他不治蚜蟲,你是怎樣的心情?那你趕快勸勸他。

師:誰找出種葫蘆人説的話了

師:你好固執啊,別人勸你你都不聽

師:當鄰居勸你的時候你感到很奇怪,所以你反問道?(分組讀)

師:誰願意分角色朗讀課文?(指名讀,男女讀)

師:葉子上長了蚜蟲,種葫蘆的人一點也不在乎,鄰居看到了心情是什麼樣的?

師:很着急。

師:是呀,快治治吧,再不治就來不及了,我就是種葫蘆的人,大家再真誠的勸勸他。(小組讀)

師:是呀,葉子上長蟲關葫蘆什麼事,真是太奇怪了,(出示反問句)種葫蘆人的意思就是葉子上的蟲不用治。同學們來讀讀這兩句話。

師:反覆讀讀這兩個句子,你發現了什麼?

葉子上的蟲不用治。

葉子上的蟲還用治?

生1:這兩個句子一個用的是句號,一個是問號。

生2:這兩個句子意思一樣,但一個用的句號,一個用的是問號。

生3:雖然意思相同,但用問號的句子語氣更強烈。

師:我們生活中也有用反問的語氣來表達肯定的意思,例如:(生讀)這樣的句子就叫——反問句。

師:你瞧這樣一反問,表達的感情更強烈。所以面對鄰居的勸告種葫蘆的人感到很奇怪,反問道:

生:什麼?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我要的是葫蘆。

四、揭示寓意。

師:那葉子上的蟲子到底要不要治呢?為什麼?你知道葉子和葫蘆的關係嗎?(出示葫蘆生長的示意圖)

師:葉子是綠色植物的營養加工廠,它把加工好的營養通過葫蘆藤輸送給小葫蘆,她還能借助太陽公公的光芒製造許多營養。也通過葫蘆藤輸送給小葫蘆,小葫蘆有了充足的營養才能越長越大。要是葉子被蚜蟲吃了就不能給小葫蘆生長的營養了,葫蘆就會落了。

過渡:那種葫蘆的人看到小葫蘆落了,會想些什麼呢?(出示圖)

生:他會後悔。

師:後悔什麼?

生:後悔不治蚜蟲,不聽勸告。

生:明白了。

師:他明白了什麼?

生:明白了了葉子和葫蘆之間是有聯繫的。

師:是呀葫蘆和葉子之間是有聯繫的,其實不僅葫蘆和葉子之間有聯繫的。(相機板書)任何事物之間是有聯繫的。種葫蘆的人錯就錯在不治蚜蟲,不聽勸告,當我們不明白時,別人勸説我們時,我們要虛心接受,勇於改正。(板書 :不聽勸告,就會做錯事)

五、拓展延伸。

編故事:第二年春天,這個人又種了一棵葫蘆,碰到葉子上又長出了幾個蚜蟲,他會怎麼做?

六、快樂寫字

1、學習“言”。

師:又到了我們快樂寫字的時間了,同學們想不想知道古人是怎麼寫字的?(出示“言”的演變圖)

師:同學們猜一猜這是什麼字?

師:舌頭在嘴裏晃動,就是“言”,他讀“yan”。(板書音節)

師:同學們仔細觀察下這個“言”字寫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師:“言”的第二筆橫要寫長

師:請同學跟老師一起寫“言”。(師範寫,生書空寫)

師:現在請在書上的田字格中描紅,臨寫。師巡視指導。

(組詞,拓展含有“言”的四字詞語)

2、學習“掛、哇”

教師寫,學生看,説提示,再擴詞。(掛、哇——右邊是兩個土)

七、總結

小朋友們,這節課我們的收穫可真不小啊,我們不僅讀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懂得了深刻的道理,還學會了三個生字寶寶。你們真是一羣聰明的孩子,老師給你們上課很開心。

八、佈置作業

課後可以把自已編的故事講給自已的爸爸媽媽聽

九、板書設計:

我要的是葫蘆

葉子 造養料 葫蘆 可愛

葉子 長蟲、不治 葫蘆 黃、落

(事物之間是有聯繫的,不聽勸告,就會做錯事。)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8個字。

2、自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正確認讀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植物葉子與果實之間的聯繫。

教學難點:

讓孩子們自己領悟到事物之間是有聯繫的。

教學準備:

圖片、生字卡片、PPT

教學策略:

《我要的是葫蘆》這篇課文故事性較強,考慮到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認知水平,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設計了情境創設法、採用變序閲讀法等教學方法,既使學生的語感得到訓練,個性得到張揚,創造性也得到培養。又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通過讀讀、找找、畫畫、想想、説説等方法讓學生充分閲讀,自主探究。另外,由於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學生很喜歡讀,因此,教學中採用不同形式的讀,再加上合作、探究等學習方法,能使學生更好地去領會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學生對課文的內容以及中心都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人物的神態、語言都通過聲情並茂的朗讀淋漓盡致地再現出來。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2、指導書寫8個生字。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1、教師出示實物——葫蘆,讓學生認一認,這是什麼?葫蘆可以作中藥,能治病。

2、今天我們學習一個跟葫蘆有關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蘆》。教師板書課題,請同學們讀一讀,糾正讀音:蘆:字音是l*,第二聲。讀“葫蘆”一詞時,是輕聲,跟着老師再讀。

二、學習本課生字和詞語。

1、讓學生自己讀課文,邊讀邊標出生字,畫出新詞。藉助漢語拼音讀一讀。

2、同桌開展相互間的學習。

(1)打開課後的生字表,分別讀一讀,如果讀得不正確,進行糾正,還可以藉助工具書查一查,讀準字音。

(2)兩個人讀一讀畫的新詞,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詞義,利用工具書查一查,看看解釋。

3、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讀一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葫蘆掛些怕盯鄰居治奇怪

在讀生字的過程中,對讀得不準確的地方及時糾正。

(2)看投影,讀詞語。先讓學生自己練習讀,再指名讀。

葫蘆一些掛着雪白鄰居奇怪治一治自言自語

(3)結合學生遇到的難字説一説記憶字形的方法。教師板書。

蘆:上面是“草”字頭,下面的“户”字第一筆是點,注意與“盧”字區分,“蘆”在“葫蘆”一詞中讀輕聲。

盯:左右結構,部首是“目”字旁,右邊是“丁”字。這是一個左形右聲的形聲字,表示目不轉睛地看。

怪:這是左右結構的字,右上是“又”字,下面是“土”字,注意與“經”字區分。

掛:第六筆是橫,不是豎,兩個“土”字上下排着。

些:上下結構,上面的筆順是:豎橫豎提撇豎彎鈎

動手書空。教師進行板演,易錯的地方用彩色筆標出來。

(4)理解詞意

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理解,讓學生先説一説意思,相互補充,利用工具書查一查。

賽過: 勝過。本課指種葫蘆的人希望葫蘆長得比南瓜還要大。

掛: 本課是結的意思。

蚜蟲:昆蟲,身體卵圓形,綠色,黃色或棕色,腹部大。吸取植物的汁液,是農作物的害蟲。俗稱:膩蟲。

奇怪:納悶,不理解。

三、讀課文,看插圖,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讓學生自己練習讀課文,要做到正確和流利。

2、同桌之間進行互查。

3、與小組成員一起看插圖,説説畫面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而後練習讀書。

4、教師檢查學生讀書情況。

(1)指名讀書,大家進行評價。

(2)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課文講的是一個人種葫蘆的事。這個人不知道葉子和葫蘆的。關係,他只注意葫蘆,葉子上生了蚜蟲他不管,鄰居勸他,他也不聽,結果葉子上的蚜蟲越來越多,小葫蘆也都落了。

四、指導學生進行書寫。

1、讓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範字,而後描寫。

2、教師讓學生進行板演,進行評價。

五、總結本課學習情況。

六、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提出不懂的問題。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探究葫蘆都落了的原因。

2、體會反問句、感歎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一、複習鞏固

1、讓學生結合生字表自己讀讀生字

2、看投影,讀詞語。先讓學生自己練習讀,再指名讀。

葫蘆一些掛着雪白鄰居奇怪治一治自言自語

二、學習課文

1、教師範讀,讓學生在文中標出自然段。

2、教師出示課文內容的插圖,學生一邊看插圖一邊讀課文,圖文對照,看哪段文字描述了哪幅圖的內容。與同桌練習説一説。

3、逐段學習課文。

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其他同學一邊讀課文一邊標出共有幾句話。

(2)讓學生説一説每句話的意思,談一談讀懂了什麼。

第一自然段講有一個人種了一棵葫蘆,葫蘆藤上長了葉子,開了花,結了小葫蘆,他非常高興。

(3)教師強調兩點

A.第一句中的葫蘆是指一種植物,課題中的葫蘆指的是葫蘆的果實。

B.讓學生觀察畫面,結合第二句中作者在描寫時用到的幾個詞語談自己的體會:細長的葫蘆藤、綠色的葉子、雪白的小花、可愛的小葫蘆,這説明葫蘆長得很好。板書:長滿綠色的葉子

(4)教師指導學生朗讀。結合語言文字體會那個人高興的心情,“多麼可愛的小葫蘆哇!”讀出那個人喜愛小葫蘆的語氣。

讓學生自己練習,而後指名讀,大家進行評價。

第二自然段

(1)小聲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這個自然段告訴我們什麼?

講那個人看見葉子上生了蚜蟲一點也不在乎,眼睛只盯着小葫蘆。

(2)讓學生在書中畫出那個人是怎麼想的,又是怎麼説的。而後練習讀一讀,談一談應讀出什麼語氣。自己先思考,遇到問題與同桌商量商量。

(3)指名讓學生談想法,相互交流。

(4)教師和學生一起進行歸納

“有幾個蚜蟲怕什麼?”那個人滿不在乎,在讀書時要讀出滿不在乎的語氣。種葫蘆的人希望小葫蘆長得比南瓜還要大, 要讀出滿懷希望的語氣。

(5)讓學生練習讀,而後指名讀,進行評價。

(6)思考:同學們想一想葉子和葫蘆有什麼關係?

學生們結合一些資料談自己的認識,而後教師再加以補充。葉子是植物營養器官之一,植物通過葉子吸收太陽光和二氧化碳,再與根部吸收水分和無機鹽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有機物,成為植物的營養,葉子死了葫蘆也活不了。

第三自然段

(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練習分角色朗讀,邊讀邊體會鄰居和種葫蘆的人的看法。

(2)進行交流:“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意思是

種葫蘆的人認為葉子上的蟲根本不用治,為什麼葉子上的蟲不用治呢?理由是:“我要的是葫蘆。”讀這些語句時要讀出不以為然,自以為是的語氣。“我要的是葫蘆。”要讀重些,是肯定的語氣。結合學生説的,板書:蚜蟲,不治)

鄰居的話要讀出誠懇的語氣,表示自己的建議。

(3)分角色朗讀,大家評議。

第四自然段

(1)讓學生默讀,思考:葫蘆為什麼掉了?板書:落了

(2)引導學生交流:葫蘆藤上先長葉子,再開花,最後結果實。小葫蘆開始長得很好,後來生了蚜蟲,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蚜蟲越長越多,最後小葫蘆一個個都落了。

(3)讓學生觀察畫面,結合畫面展開想象:那個人看到小葫蘆一個個都掉了想些什麼?他會做些什麼呢?

(4)指名讀這個自然段,教師小結:事物之間是有聯繫的,不能孤立地看問題,有錯就改,不要等到問題嚴重了再後悔。

三、佈置作業

1、看圖説説每幅圖的意思。

2、在小組內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而後互評。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1、朗讀指導。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並從中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練習。

一、複習字詞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讀。

2、打開書,按照田字格規範書寫漢字,教師檢查,及時進行板演。

3、填空,再讀一讀。

()的小花()的蚜蟲

()的葫蘆藤()的小葫蘆

讓學生先自己練習填寫,然後再訂正,最後讀一讀。

()的小花雪白美麗可愛紅豔豔

()的蚜蟲害人討厭可氣

()的葫蘆藤細長美麗綠色

()的小葫蘆可愛綠色

二、朗讀練習。

1、讀句子

葉子上的蟲還用治?

葉子上的蟲不用治。

有幾個蟲子怕什麼?

有幾個蟲子不怕。

2、比較每組句子有什麼不同?與同桌討論,而後進行交流。這兩組句子在表達上,意思是一樣的,不同之處是:每組中的第一句是反問句,第二句是陳述句,第一句所表達的意思比第二句更強烈些。

3、練習讀一讀。

4、以小組為單位,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而後互評。

5、想一想通過讀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麼道理?

事物之間是有聯繫的,不能孤立地看問題,有錯就改,不要等到問題嚴重了再後悔。

三、發散思維練習。

請學生給這篇寓言故事續加結尾。

1、自己先練習。

2、在小組內進行交流,由各小組選出優勝者參與班級展示。

3、進行展示。

四、教師總結。

五、佈置作業

1、讀書

2、預習下一課

六、作業(學案)設計

1、從前,有個人種了一( )葫蘆。( )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朵( )的小花。花謝以後,藤上( )了幾( )小葫蘆。多麼可愛的小葫蘆( )!可是沒過幾天,小葫蘆( )變黃了,( )都落了。

2、填空,再讀讀。

( )的小葫蘆 ( )地説

( )的小花 ( )地變

( )蚜蟲 ( )葫蘆藤

3、照樣子,寫句子。

例1:葉子上的蟲還用治?

葉子上的蟲不用治。

1、在這綠化好的城市裏還用買空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紅領巾還能不保護小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有幾個蟲子怕什麼?

有幾個蟲子不怕。

3、天黑走路怕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為同學做點好事算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書設計:

我要的是葫蘆

葉子(長滿) 葫蘆(可愛)

│ │

↓ ↓

長蟲───────→落了

│ │

↓ ↓

長蟲───────→落了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 篇六

教學目標:

1、會認“葫、蘆、藤”等11個漢字,會寫“棵、謝、想”等8個漢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通過課文的學習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繫。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認讀本課的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通過課文的學習瞭解植物的葉子和果實的關係,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繫。

教學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學時數: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師:親愛的小朋友們,你見過葫蘆嗎?大家説説它是什麼樣子吧!

師:這節課,我們要學習一篇與葫蘆有關的課文《我要的是葫蘆》,那麼題目中的“我”是誰啊?他得到葫蘆了嗎?讓我們一起到課文中找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給學生播放媒體資源中的課文朗讀,讓學生先對課文進行整體感知,初步瞭解課文內容,生動的情境畫面加之規範的課文朗讀,為下面課文的進一步講讀做了很好的鋪墊。教師可以結合PPT資源,讓學生帶着學習任務進行初步感知與思考。

2.聽完範讀之後,教師可以讓學生以他們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要求學生讀準字音,畫出生字詞,引導學生在閲讀中識字。

三、學習生字,瞭解詞語

1.教師播放課件,給學生呈現本課要求會讀會寫的字、詞

2.學生自學

(1)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式,按要求自學。放聲朗讀,要求想辦法把音讀準。

(2)自學檢查

(3)糾音後再次朗讀,教師幫助學生正確掌握所學。

(4)教師結合學生遇到的難字説一説記憶字形的方法。例如:

(5)教師請學生練習書寫,教師給予指導,寫完後大家共同評議,比比誰寫的工整美觀。同時教師要對錶現好的同學或者小組一定形式的獎勵。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詞語

1.教師給學生出示本課的生字、詞,請學生認一認。

2.自由讀生字、詞,記憶詞語。

二、朗讀感悟,細讀課文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師:“從前有個人種了一棵葫蘆”這裏的“葫蘆”和課題中的“我”要的是葫蘆,兩個“葫蘆”的意思是一樣嗎?(句中的葫蘆是一種植物,課題中的葫蘆是果實)

(2)“謝”在這裏是什麼意思?(花瓣凋落)

(3)一般都説掛燈籠,這裏為什麼説藤上掛了幾個小葫蘆?(從圖上看葫蘆的柄很長,從藤上垂下來,像掛在那裏一樣。)

師:誰能看圖説説這棵葫蘆的樣子?

(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幾朵雪白的花,花謝以後,藤上掛了幾個小葫蘆。)這麼可愛的小葫蘆,大家都非常喜歡,從哪兒能看出種葫蘆的人也喜歡呢?哪些詞?抓住動詞(每天看幾次)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師:這棵葫蘆長得這麼好,一定會長出大葫蘆,實際是這樣嗎?小朋友來讀第二自然段。

(抓住人物表情)“盯着”是一直用眼睛看着,“自言自語”是自己跟自己説話,“賽過大南瓜”是比南瓜長得還要大。

讀種葫蘆人自言自語説的話,應該怎麼讀?(用高興的語氣來讀,體會內涵,使感情融入到學生心中。)

師:蚜蟲是什麼意思?(蚜蟲是害蟲,專門吸植物幼苗、嫩葉的汁液,對植物有損害。)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師:葫蘆上生了蚜蟲,應該怎麼辦?種葫蘆的人是怎麼辦的?

師:樹上長了蚜蟲,鄰居和種葫蘆的人都是什麼態度?誰的做法對?為什麼?分組討論,互相學習,談出自己的見解,反饋內容,互相評價。

(鄰居告訴他:“你別光盯着葫蘆了,葉子上……`)

(鄰居做得對,因為葉子是植物的營養器官之一,植物通過葉子吸收太陽光和二氧化碳,再跟根部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有機物,成為植物的營養。)

師:“快治一治”是什麼意思?(趕快想辦法消滅蚜蟲。)

師:蚜蟲是害蟲,會吃葉子,種葫蘆的人為什麼説蚜蟲不用治?(他想,他不要葉子,要的是葫蘆,所以葉子上有蟲沒關係。)

師:讀鄰居、種葫蘆人的話應該用什麼語氣?(勸説、驚訝/奇怪、不以為然)從讀中體會感情,分角色朗讀這一自然段。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師:結果怎樣?用筆畫出有關語句,再講一講。

師:讀到這裏,你心裏有什麼感覺?(可惜)指導讀出惋惜的語氣。

三、擴展練習

1.那個種葫蘆的人見到了葫蘆變黃落下,心裏十分難過,他後悔當初不聽鄰居的勸告。第二年,他又種下幾棵葫蘆,以後他會怎麼做呢?種葫蘆的人看到小葫蘆都落了,會想些什麼呢?從這個故事中你能學到什麼?

2.小組代表彙報討論結果。

3.續講故事:第二年,他又種了一棵葫蘆,……

四、教師小結

師:在鄰居的幫助下,種葫蘆的人明白了葉子和果實的關係,懂得了事物之間是相互有聯繫的,改變了過去只盯着葫蘆,不管蚜蟲的做法,最終種出了他想要的葫蘆。其實我們生活中也一樣,當你有了小錯誤,別人提醒你時,你應當虛心傾聽及時改正,否則也會像中葫蘆的人那樣後悔莫及。

板書設計

《我要的是葫蘆》教案 篇七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的8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認6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植物的葉子與果實的關係,懂得這個故事説明的道理。

3.學習按事情發展的順序觀察事物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種葫蘆的人只盯着葫蘆、不管葉子上的蚜蟲是教學的重點。

2.瞭解事物之間是有聯繫的,不能孤立地看問題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方法:集中識字、表演朗讀

課前準備:

放大的教學掛圖或幻燈投影片,或CAI課件一葫蘆的實物標本。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出示實物標本或CAI課Pte-一葫蘆,形象生動地描繪葫蘆,簡介故事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指導看圖。

1.課文共有幾幅圖?

2.按順序觀察每幅圖上都畫了些什麼?圖上有幾個人?在幹什麼?

3.想一想這兩幅圖説了一件什麼事?

三、初讀課文。

1.藉助拼音讀準字音。難讀的字多讀幾遍。

2.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

3.課文分為幾自然段?在每自然段前面標出序號,找出與兩幅圖相對應的段落。

4.範讀課文,聽準字音。看看課文是怎樣表達圖意的。

5.分段指名讀課文,正音,並説説課文講的是一件什麼事?

6.重點指導:

四、分析字形。

1.重點指導:

蘆:上下結構,下邊是“户”。

掛:右邊的“圭”由兩個“土”字組成。

鄰:左右結構,左邊是“令”,不是“今”。

居:認識“屍”(屍字旁)。半包圍結構。

感:上下結構。

2.練習。”

第二課時

一、複習。

1.認讀生字詞。

2.説説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二、圖文對照,學習課文。

1.指名讀課文第1自然段,説説第1自然段描繪的是哪幅圖的內容?

2.第1自然段寫了幾句話?每句話寫了什麼內容?

3.這棵葫蘆長得好嗎?畫出寫葫蘆長得好的句子。

4“長滿”是什麼意思?説明什麼?為什麼用“掛”,不用“結”?(出示第一幅放大的掛圖或CAI課件,對照課文觀察葫蘆的長勢,憑藉圖理解“掛”的含意。)

5.句一中的“葫蘆”和句三中的“葫蘆”各指什麼?

6.比較句子,你認為哪種説法好?為什麼?

葫蘆藤上長了葉子,開了小花。

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色的葉子,開了幾朵雪白的小花。

可愛的小葫蘆。

多麼可愛的小葫蘆啊!

7.指導朗讀:讀出小葫蘆長勢很好和種葫蘆的人特別喜愛小葫蘆的語氣來。

8.這一自然段主要寫這棵葫蘆長得很好。

三、學習第2.3自然段。

1.讀第2.3自然段。

2.葫蘆的葉子有什麼變化?種葫蘆的人對待葉子和葫蘆的態度是怎樣的?把有關的句子做上記號。

3.比較句子,哪一句寫得好?為什麼?(體會反問句、感歎句,表達的情感比陳述句要強烈些。)

4.理解:“自言自語、賽過、鄰居、光、盯着”幾個詞語。

5.指導朗讀:第2自然段中“怕什麼!”要讀出不在乎的語氣。“我的小葫蘆,快長啊……”讀BIP音要輕,要表達出喜愛、期盼的語氣來。第3自然段中的對話“你光盯着葫蘆…、·快治一治吧!”要讀出規勸的語氣。“什麼?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我要的是葫蘆。”要讀出奇怪的語氣。

6.種葫蘆的人不管葉子,只要葫蘆,他要到了沒有?

四、學習第4自然段。

1.看圖,比較一下第一、二幅圖,看看這棵葫蘆有什麼變化,種葫蘆的人神態又有什麼變化?

2.讀第4自然段。

3.小葫蘆為什麼落了?種葫蘆的人錯在哪裏?

(種葫蘆的人不懂得葉子和果實是有聯繫的,他又不虛心聽鄰居的勸告,不去治蟲,所以葫蘆都落了。)

4.看到葫蘆都落了,那人會怎樣想?

5.讀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麼?

(事物之間是有聯繫的,不能孤立地看問題。)

五、理清文脈。

1.齊讀全文。

2.説一説葫蘆先長得怎樣,後來發生了什麼變化?結果怎樣?

板書設計:

我要的是葫蘆

葉子(長滿) 葫蘆(可愛)

│ │

↓ ↓

長蟲───────→落了

│ │

↓ ↓

長蟲───────→落了

課後反思:

作為成年人,我們知道 植物生長一般要經過這樣一個過程:生根、發芽、長葉、開花、結果。在這一過程中,前一環節直接影響着後一環節,要想得到好果實,就得細心呵護植物個部分的生長,不能只注意結果。做任何事都得注意事務之間的聯繫。而對我們的孩子來説,有點難以理解。於是,教學前我讓學生查了資料,教學中以“可愛的葫蘆為什麼會落?”作為突破口,引領學生學習,貫穿整篇課文,並穿插同類的成語與諺語。最後,讓學生説説道理。這樣的流程下來,似乎蠻順道。但是,在第二天的複習中,我發現一部分學生並不能把自己心中的所想用語言描述出來。原因有二:

1、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説話你訓練面還不夠廣;

2、本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強,還需要進一步的訓練。措施:1、開展課前一分鐘講演活動;2、課後多開展表述類活動。

《我要的是葫蘆》優秀教學設計 篇八

教學目標:

1、會認“葫、蘆、藤、哇、盯、鄰”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反問句、感歎句的不同語氣。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繫。

教學重點:有感情朗讀,領悟寓意。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看過動畫片《葫蘆兄弟》嗎?今天我們學習一個有關“葫蘆娃”的故事,故事的題目就叫:我要的是葫蘆。(板書課題,齊讀)

二、指導看圖,觀察,比較:

師:首先請同學們看兩張“葫蘆娃”的圖片,找一找,這兩張圖片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出示兩幅圖,比較,學生説話。

三、設疑、朗讀感悟:

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把整個故事讀一讀,並找一找,故事的哪一段是寫第一幅圖的,哪一段是寫第二幅圖的。

學生讀書,指名説出自己找到的。

1、學習第1段。

(1)請同學們認真地把第一段讀兩遍,看看誰能把這三個詞組補充完整。

出示:

細長的

雪白的

可愛的

(2)指導讀詞組,並結合識字“葫、蘆、藤”。

除了葫蘆藤,你還知道哪些藤?(指名説)

(3)這麼可愛的小葫蘆,誰願意來讀一讀?

指導有感情朗讀第一段,句中結合學習“哇”。

2、可愛的小葫蘆最後怎樣了呢?

指導有感情朗讀第四段。

設疑:讀了這兩段話,你有什麼問題想問嗎?(鼓勵學生自由提問)

3、學們問得真好!現在就請大家帶着問題讀讀故事的第二、三段。

指導有感情朗讀第二、三段,領悟寓意。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練讀第二、三段。

(2)指名説説“為什麼可愛的小葫蘆最後會掉下來呢?”

提示:同學們説得真不錯!想聽聽葫蘆兄弟是怎麼説的嗎?(課件出示:葫蘆兄弟的話)

(3)討論:聽了葫蘆兄弟的話,誰能把剛才的問題回答得更好呢?

指名説。

(4)指導有感情朗讀第二、三段。(結合學習“盯、鄰”)

師範讀,生模仿讀。多種形式練讀。

四、課堂小結:

師:你們喜歡這個種葫蘆的人嗎?為什麼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 篇九

一、導入新課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植物夥伴禮,出示葫蘆。我們來學習一篇有趣的故事,故事的題目叫《我要的葫蘆》

2、課題中藏着兩個生字夥伴(指出偏旁)它是一種一年生的草木植物,所以這兩個字都是“草字頭”“蘆”是lu ,但在詞中要讀成輕聲。

3、齊讀課題

4、這種草本植物結的果實,也叫葫蘆,你們見過嗎?誰能説説葫蘆是什麼樣的?

二、初讀課文感知

1、讓我們打開課本自由讀課文,去讀讀這個有關葫蘆的故事。

2、“我要的是葫蘆”這句話是誰的?什麼意思?帶圓點的詞要重讀,強調種葫蘆的人只要葫蘆。

小結 :一邊讀一邊想,體會其中的含義,才能做到真正的有感情朗讀。

三、教學第一自然

1、跟着老師一起來到園子裏的葫蘆架下,(指名讀第一自然)看看這棵葫蘆開始長得什麼樣?

(畫圖)出示句子、生字“藤、哇”(認讀生字、讀句子)

師:葫蘆先長出又細又長的藤,(這種不能直立,細長的莖幹就是藤)

接着介紹藤上長滿了綠葉(老師畫多一些,還是少一些,從哪裏看出?)

然後開出幾朵雪白的小花

最後,花謝了,掛了幾個可愛的小葫蘆。

2、課文介紹這棵葫蘆時,按照藤、葉、花、果的順序來介紹,這也是植物的生長過程,生長規律,每一個環節影響着下一個環節。

3、他種的葫蘆長得怎麼樣?你是從哪看出來的?

板書: 葉子 葫蘆

滿、綠 可愛

4、你喜歡這棵葫蘆嗎?能把這段話讀好嗎?

過渡: 同學們這麼喜歡這棵葫蘆,種葫蘆的人也非常喜歡,從哪看出來?他每天都要去看幾次,你能讀出他對葫蘆的喜愛嗎?那麼結果怎樣呢?

四、教學第四段

1、種葫蘆的人得到葫蘆了嗎?從哪一段可以看出來?

2、齊讀最後一段

指導朗讀(小葫蘆一個一個都落了。)

這麼可愛的小葫蘆都落了,真可惜呀!

3、這一段中有本課筆畫最多的一個字,“慢”,怎樣才能寫好呢?

學生讀帖,教師範寫,學生練習,共同評價。

4、出示課件

看看你發現了什麼?這兩幅圖有什麼不一樣?

板書: 蚜蟲 黃、落

5、看了這兩幅圖,同學們心中一定有一個大大的問號,你們有什麼疑問嗎?

過渡 :讓我們再讀課文,從二、三自然段中去尋找答案。

五、教學二、三自然段

1、可愛的小葫蘆為什麼會落呢?找出課文裏的句子讀一讀。(葉子上有蟲,他也不治)他是怎麼想的?

心裏想,有幾個蟲子怕什麼!

他認為 ,他想的是

比較:有幾個蟲子怕什麼;

有幾個蟲子不可怕

(感歎句與陳述句語氣有什麼不同。)

2、指導朗讀,讀出不在乎的語氣

3、他只在乎什麼?從哪看出來的?

“盯”是什麼旁?和眼睛有關,怎樣的看?(動作演示)

自言自語,自己對自己説

4、你能想象那個人説話時的神態和語氣嗎?

(自由練習,展示讀)

過渡: 第三自然段又告訴我們一個什麼原因? (鄰居勸他,他不聽)

5、鄰居是怎麼勸他的,他又是怎麼回答的?(指名讀)

6、他對鄰居的話感到怎樣?(奇怪)他奇怪什麼?葉子上的蚜蟲還用治?我要的是葫蘆。

(葫蘆上的蟲子治不治?)強調葉子上的蟲不用治。

課件出示:

葉子上的蟲還用治?

葉子上的蟲不用治。

(比較哪個語氣更強烈。)

小結: 反問句的語氣更強烈。

7、再讀種葫蘆人説的話,讀出奇怪的語氣。

8、同桌分角色朗讀對話

9、師生合作分角色朗讀

過渡 :從種葫蘆的人的表現和對話中,我們看出種葫蘆的人認為葉子和果實之間沒有關係,所以葉子長了蚜蟲,他認為沒必要治,也不聽鄰居的勸告。

10、你認為中葫蘆的人這種想法對嗎?

板書: 注意事物間聯繫

總結: 事物之間是有密切聯繫的、有規律的,種葫蘆的人錯就錯在不懂葉子和果實的關係,只要葫蘆,不管葉子,最後什麼也沒得到,多可惜呀!

11、瞧,這個種葫蘆的人看見小葫蘆都落了,滿臉驚訝,還不知是怎麼回事呢?此時它會想什麼?

六、拓展

1、請同學們課外查找資料,給這個種葫蘆的人講講道理,讓他明白事物之間是有聯繫的,知道自己錯在哪裏?

2、聽了同學們的勸告,第二年他又種了一棵葫蘆,會怎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