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16W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我要的是葫蘆》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會認“葫、蘆、藤”等六個字,會寫“言、每、治”等八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通過課文的學習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繫。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瞭解植物的葉子與果實之間的密切聯繫。

難點:瞭解植物的葉子與果實之間的。關係。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出示課件,看圖説話。

引導學生觀察圖片,讓學生了解“葫蘆”。(瞭解葫蘆的莖、藤、葉、花、果,認識生字“葫蘆”。)

同學們看看老師手中的圖片,這是什麼?(葫蘆)對,是葫蘆。翻圖片看“葫蘆”兩字。看,都是草字頭,草字頭和什麼有關?(植物)葫蘆是一種植物,它可以作為蔬菜食用,也可以用來作為工藝品用。比如:用來做葫蘆絲,舀水的瓢等。它的用處可真大啊,你喜歡葫蘆嗎?

葫蘆用處這麼大,你想要嗎?板書課題:我要的是葫蘆

這裏面的“我”當然不是你們,是誰呢?他得到了葫蘆嗎?我們還是去看看這個故事吧!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請同學們翻開課文,老師把這個故事讀給你們聽聽,請你們把課文標上自然段序號,圈起本課的生字,看老師是怎麼讀這些字的。

1、老師範讀,生圈字。

2、讀生字:同學們都把字圈好了嗎?請在小組裏把這些生字讀一讀——老師貼生字卡片——請你們一起來給生字註上拼音,師寫生讀——説説這些生字中哪些生字是相同的偏旁呀――“哇,盯,鄰”分別和誰長得很像,編繞口令:哇哇哇,換個蟲字旁就是蛙……

3、生字快點生快讀——做一做,連線。

三、理解課文指導朗讀。

(一)看圖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生字都會讀了,老師請你們看幾幅圖畫。

看到第一幅圖,請問:你看到了什麼?(一個人,葫蘆,葫蘆葉子)

那麼你知道課文中哪個自然段寫的就是這幅圖呢?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自然段吧。

這葫蘆長得怎樣呢?請你們畫出葫蘆長得好的句子。

相機板書:綠葉——開花——葫蘆(可愛)

是啊,多麼可愛的葫蘆哇!這個人喜歡葫蘆嗎?你從哪裏看出來的?“盯,每天,都,幾次”相機板畫。這個人多麼喜歡葫蘆啊,那他一定會把葫蘆照顧得好好的,一定會結出大大的葫蘆來的,可是,事實是這樣的嗎?

(二)看圖二,學習第四自然段。

這幅圖上你又看到了什麼?什麼發生了變化?(葉子黃了,葫蘆落了,人吃驚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一起看到第四自然段,讀一讀。

多可惜啊,多可惜啊,這可愛的葫蘆落了!你能帶着惋惜的語氣再來讀一讀嗎?板書:落了

看看這個人也很吃驚,這個人不是很喜歡葫蘆嗎?他怎麼讓葫蘆就這麼落了?是什麼原因呢?(有蟲子)

(三)學習二三自然段

哦,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請同學們小組裏讀一讀二三自然段。

出示句子“他自言自語地説:有幾個蟲子怕什麼”

“有幾個蟲子不可怕”

你覺得哪個句子好?為什麼?(讓我們感受到了這個人看到了蟲子爬在葉子是不在乎的。)相機板書:生蟲子

出示句子:葉子上的蟲還用治?

葉子上的蟲不用治。

你覺得哪個句子好?為什麼?(第一個句子好,反問句加重了語氣,更加證明了這個人的無知)相機板書:不治

這個人要的只是什麼?他認為什麼不重要?(他認為葉子不重要)

那葉子真的是不重要的嗎?演示植物的葉子跟果子的關係圖。

總結:是啊,一株植物要想長大長好,是要經過生根,發芽,開花才能結出好果子的,如果光重視結果,而忽略了中間的過程,是不可能的。我們再來勸勸這位只想要葫蘆的人吧。

同學們,剛才你們讀完,老師就突然想到了一個故事,跟這個故事很像:有個孩子叫丁丁,他天天嚷着,我要考一百分,我是全班第一,可是,上課的時候他卻不認真,要做的作業經常不做完……

你們來猜一猜後來他能考全班第一嗎?為什麼?總結,要想成功,是少不了每一點一滴的努力的!謝謝今天這篇課文教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讓我們再一次去品味這個故事吧!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這個故事吧!

四、發散思維,拓展延伸。

1、總結板書:學了這篇課文,我們知道了古時候有個人種了一棵( ),葫蘆長葉,開花,結出了( ),後來葫蘆的葉子上( ),這個人不去( ),最後葫蘆都( )。

2、同學們,你們覺得這個人經過了此事之後,他會學聰明嗎?如果第二年,他又種了一棵葫蘆,葉子上又長了蟲子,他會怎麼做呢?

五、作業

1、讀課文,複述這個故事

2、複習生字

板書設計:

我要的是葫蘆

種葫蘆可愛(喜悦、高興)

不治 蚜蟲

落葫蘆變黃(難過、可惜)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標:

1、會認“葫、蘆、藤”等11個漢字,會寫“棵、謝、想”等8個漢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通過課文的學習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繫。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認讀本課的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通過課文的學習瞭解植物的葉子和果實的關係,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繫。

教學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學時數: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師:親愛的小朋友們,你見過葫蘆嗎?大家説説它是什麼樣子吧!

師:這節課,我們要學習一篇與葫蘆有關的課文《我要的是葫蘆》,那麼題目中的“我”是誰啊?他得到葫蘆了嗎?讓我們一起到課文中找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給學生播放媒體資源中的課文朗讀,讓學生先對課文進行整體感知,初步瞭解課文內容,生動的情境畫面加之規範的課文朗讀,為下面課文的進一步講讀做了很好的鋪墊。教師可以結合PPT資源,讓學生帶着學習任務進行初步感知與思考。

2.聽完範讀之後,教師可以讓學生以他們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要求學生讀準字音,畫出生字詞,引導學生在閲讀中識字。

三、學習生字,瞭解詞語

1.教師播放課件,給學生呈現本課要求會讀會寫的字、詞

2.學生自學

(1)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式,按要求自學。放聲朗讀,要求想辦法把音讀準。

(2)自學檢查

(3)糾音後再次朗讀,教師幫助學生正確掌握所學。

(4)教師結合學生遇到的難字説一説記憶字形的方法。例如:

(5)教師請學生練習書寫,教師給予指導,寫完後大家共同評議,比比誰寫的工整美觀。同時教師要對錶現好的同學或者小組一定形式的獎勵。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詞語

1.教師給學生出示本課的生字、詞,請學生認一認。

2.自由讀生字、詞,記憶詞語。

二、朗讀感悟,細讀課文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師:“從前有個人種了一棵葫蘆”這裏的“葫蘆”和課題中的“我”要的是葫蘆,兩個“葫蘆”的意思是一樣嗎?(句中的葫蘆是一種植物,課題中的葫蘆是果實)

(2)“謝”在這裏是什麼意思?(花瓣凋落)

(3)一般都説掛燈籠,這裏為什麼説藤上掛了幾個小葫蘆?(從圖上看葫蘆的柄很長,從藤上垂下來,像掛在那裏一樣。)

師:誰能看圖説説這棵葫蘆的樣子?

(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幾朵雪白的花,花謝以後,藤上掛了幾個小葫蘆。)這麼可愛的小葫蘆,大家都非常喜歡,從哪兒能看出種葫蘆的人也喜歡呢?哪些詞?抓住動詞(每天看幾次)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師:這棵葫蘆長得這麼好,一定會長出大葫蘆,實際是這樣嗎?小朋友來讀第二自然段。

(抓住人物表情)“盯着”是一直用眼睛看着,“自言自語”是自己跟自己説話,“賽過大南瓜”是比南瓜長得還要大。

讀種葫蘆人自言自語説的話,應該怎麼讀?(用高興的語氣來讀,體會內涵,使感情融入到學生心中。)

師:蚜蟲是什麼意思?(蚜蟲是害蟲,專門吸植物幼苗、嫩葉的汁液,對植物有損害。)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師:葫蘆上生了蚜蟲,應該怎麼辦?種葫蘆的人是怎麼辦的?

師:樹上長了蚜蟲,鄰居和種葫蘆的人都是什麼態度?誰的做法對?為什麼?分組討論,互相學習,談出自己的見解,反饋內容,互相評價。

(鄰居告訴他:“你別光盯着葫蘆了,葉子上……`)

(鄰居做得對,因為葉子是植物的營養器官之一,植物通過葉子吸收太陽光和二氧化碳,再跟根部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有機物,成為植物的營養。)

師:“快治一治”是什麼意思?(趕快想辦法消滅蚜蟲。)

師:蚜蟲是害蟲,會吃葉子,種葫蘆的人為什麼説蚜蟲不用治?(他想,他不要葉子,要的是葫蘆,所以葉子上有蟲沒關係。)

師:讀鄰居、種葫蘆人的話應該用什麼語氣?(勸説、驚訝/奇怪、不以為然)從讀中體會感情,分角色朗讀這一自然段。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師:結果怎樣?用筆畫出有關語句,再講一講。

師:讀到這裏,你心裏有什麼感覺?(可惜)指導讀出惋惜的語氣。

三、擴展練習

1.那個種葫蘆的人見到了葫蘆變黃落下,心裏十分難過,他後悔當初不聽鄰居的勸告。第二年,他又種下幾棵葫蘆,以後他會怎麼做呢?種葫蘆的人看到小葫蘆都落了,會想些什麼呢?從這個故事中你能學到什麼?

2.小組代表彙報討論結果。

3.續講故事:第二年,他又種了一棵葫蘆,……

四、教師小結

師:在鄰居的幫助下,種葫蘆的人明白了葉子和果實的關係,懂得了事物之間是相互有聯繫的,改變了過去只盯着葫蘆,不管蚜蟲的做法,最終種出了他想要的葫蘆。其實我們生活中也一樣,當你有了小錯誤,別人提醒你時,你應當虛心傾聽及時改正,否則也會像中葫蘆的人那樣後悔莫及。

板書設計

部編本二年級《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目標

★認識“葫、蘆、藤、哇、盯、鄰”六個字,會寫“棵、掛、哇”三個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反問句、感歎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觀察畫面,初步瞭解課文內容,知道葫蘆生長的規律。

★初步感知事物之間是有聯繫的,不能孤立地看問題。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反問句、感歎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觀察畫面,知道葫蘆生長的規律。

2、初步感知事物之間是有聯繫的,不能孤立地看問題。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葫蘆葉(綠、黃)、識字大全(哇娃窪蛙掛桂)、詞組卡片

2、作業紙

3、日積月累:自以為是,神氣十足,趾高氣揚(形容驕傲自大)漠不關心,毫不在意,滿不在乎(形容一點也不在乎)

教學過程

一、看圖片,直觀導入

1、小朋友們瞧,王老師給大家帶什麼來了?出示一張葫蘆圖:(葫蘆)

師:小朋友們這麼熱情,可把葫蘆高興壞了。不過,告訴大家一個小祕密:蘆單個讀第二聲,在這讀輕聲(連起來讀hú lu)再和它打個招呼。

生再讀詞(葫蘆)

2、誰知道葫蘆有什麼用處?

葫蘆不僅可以食用、藥用,還可以做成工藝品和樂器,這個是葫蘆做得樂器,叫葫蘆絲,能吹出清脆的樂曲來。

3、今天王老師還為大家帶來了一本寓言故事書,書的名字叫——《我要的是葫蘆》,噓,小聲再來讀讀題目。

二、送故事,掃清字詞

1、想聽故事嗎?那就開始了!

從前,有個人種了一棵葫蘆。細長的葫蘆藤上掛着幾個可愛的小葫蘆。那個人每天都要去看幾次。有一天,他看見葉子上爬着一些蚜蟲,卻一點也不着急,毫不在乎地想:有幾個蟲子怕什麼!蚜蟲又不會把葫蘆吃掉!想着想着,他又捧起小葫蘆,自言自語地説:“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長得賽過大南瓜才好呢!”有一個鄰居看見了,對他説:“你別盯着葫蘆了,葉子上生了蚜蟲,快治一治吧!”那個人感到很奇怪,頭一昂,手一甩,神氣十足地説:“什麼?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我要的是葫蘆。”沒過幾天,葉子上的蚜蟲更多了。小葫蘆慢慢地變黃了,一個一個都落了。

故事好聽嗎?想自己讀嗎?那就打開書,第63頁,自由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生字新詞多讀兩遍。開始吧。

2、大家都坐端正了,豎起耳朵仔細聽:“秋天到,葫蘆香,摘個葫蘆嘗一嘗”,我們來摘葫蘆吧。

a誰先摘?你先來?他摘一個,大家跟着摘一個。

全摘對了,只是葫蘆還沒熟,掉不下來。讓我們再耐心等待。接下來進入識字大擂台的環節,你可以和大家分享你的識字經驗,提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令加右耳朵,前鼻音),(哇換偏旁:蛙窪娃掛佳桂)瞧,老師把它集成了一本識字大全,咱們一起念念。(藤,上下結構草字頭,下面也讀滕。還有哪些植物有藤?南瓜、絲瓜、葡萄)

(演一演:為什麼要長眼睛?它的意思是什麼(看),眼睛盯着王老師,看誰上課最認真。或者眼睛盯着大屏幕,咦,拼音帽子不見了。)

B葫蘆已經成熟了,摘掉拼音帽,大家一起摘。

三、有圖文,感知課文

(一)出示圖1

1、滿載而歸!!摘完了葫蘆,我們再回來看看這本書,好像缺點什麼哦?第一頁竟然沒有插圖!看來遇上了一個馬虎的出書人。如果請你畫插圖,你覺得應該怎樣畫那棵葫蘆?可以從文中第一自然段找到答案。

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朵雪白的小花。

A藤的特點是(細長)讀:細長的葫蘆藤

b(畫藤畫兩片葉子)

c葉子夠嗎?為什麼,文中怎麼説的?(長滿)

d葫蘆花長得什麼樣?讀:雪白的小花

花謝以後,藤上掛了幾個小葫蘆。(畫小葫蘆)

A小白花謝了以後就要掛小葫蘆啦。小葫蘆怎麼樣?(很可愛)

b文中怎麼誇小葫蘆的?讀:多麼可愛的小葫蘆哇!

聽出來了,你有點喜歡小葫蘆。有誰比他更喜歡?

c女生喜歡嗎?

2、這棵葫蘆真的畫好了嗎?我們邊看圖畫邊來填文字。

準確無誤,送入故事書,嗖!

3、仔細圖畫和文字,你能感覺到這個人喜歡葫蘆嗎?

(動作:小心翼翼地捧着葫蘆。)(那個人每天都要去看幾次。)

不是隔幾天去看一次的,也不是一天看一次,而是:每天都要去看幾次

6、讓我們和這個種葫蘆的人一樣,心中帶着喜愛再美美地讀讀第一自然段,讓葫蘆在我們腦海裏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二)、學習第四自然段。

1、葫蘆長得這麼好,春去秋來,種葫蘆的人得到葫蘆了嗎?——沒有,你從哪一段裏找到答案的。

那些可愛的小葫蘆慢慢地變黃了,一個一個都落了。(板畫:小葫蘆變黃,落了)此時此刻,你有什麼感受?

生:好可惜呀!

生:我心裏很難受。

2、來把我們心中的惋惜,難過讀出來。

不久,小葫蘆慢慢地變黃了,一個一個都落了。(一個一個地落)

(三)學習二、三自然段

讀到這,我想小朋友和老師一樣,心中有個大大的問號,小葫蘆為什麼會變黃,一個一個都落了?我們來做做小小偵察員,去查查葫蘆落地的原因吧。

你們先猜測下,是誰的原因?

蚜蟲,對,他可是罪魁禍首。記得咱們的棉花姑娘也是因為他們而生病的。還是誰的錯呢?

種葫蘆的人有蟲不治也逃不了干係。

但咱們口説無憑,得有證據,請大家在課文2、3自然段中找找,哪句話看出種葫蘆的人有蟲不治?

1、葉子上的蟲怕什麼!

A他在想這句話時,是怎樣的表情?對了,很不在乎,我們可以用成語來幫忙,老師先來試試,他(自以為是,漠不關心,毫不在意,神氣十足,趾高氣揚,滿不在乎),心想:有幾個蟲子怕什麼!挑個喜歡的詞,你也來試試。

B讓我來採訪一下,“有幾個蟲子怕什麼!”意思是説?有幾個蟲子不可怕。

C對比讀 有幾個蟲子怕什麼!

有幾個蟲子不可怕。

師:請把這兩句話對比起來讀一讀

生:(自由讀)

師:請你來對比着讀,誰能把標點讀出來?

生:上面句,有感歎號,語氣感情更強烈。

師:同樣的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説法,用!語氣感情更強烈。

2、還有其他證據嗎?(什麼?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我要的是葫蘆。)

有2個問號,誰能讀好?(很自以為是)

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意思是説——

生:葉子上的蚜蟲不用治。

師:現在,老師不用教,相信你們也能讀出不同的語氣來,同桌練一練。

師:小朋友練得真起勁,那個種葫蘆的人趾高氣揚,自以為是的模樣,你們能把他讀好嗎?男生讀上面的,女生讀下面的。

3、收集完證據,咱們要原音重現。把當時的情景演一演。誰想扮演種葫蘆的人?誰當鄰居。咱們是旁白。準備好了嗎,12開始了!(合作讀2、3自然段)

四、生字歌,鞏固記憶

葫蘆落地案終於水落石出,王老師把這個故事變成了一首小兒歌。誰先來念一念?

本課生字你都掌握了,真棒,有三個要求會寫的字寶寶,瞧,他們出來和你們打招呼了。誰想當小老師提醒大家。

棵,左窄右寬,注意果的筆畫。掛,右邊兩個土,一大一小。

師範寫,生練寫。

這首兒歌還能唱,聽音樂!讓我們一起唱起來!

五、選作業,課外延伸

種葫蘆的人吸取了這次的教訓,他決心明年再種葫蘆,又會怎麼樣呢?大家可以發揮想象,繼續編故事,回家講給 uaw 爸爸媽媽聽。還可以收集幾個寓言故事,和同學分享。下課!

評課:

1、讀要體現目的,初讀感受後,可以問:那句話特難讀,哪個字特難記?

2、編課本劇,問問哪個同學演的好?或者揭示主題。

全體起立不要多用(多用於情緒激昂的課文)

3、識字環節,問題要小,否則學生無處落腳。識記時,編故事,不要扯太遠,如:居:古人的頭上有具屍體。鄰:司令的右耳朵被鄰居割了。令人毛骨悚然,灰色至極的故事,需要老師引導。

從字義方面講,居有安居樂業之義,和屋一樣,屍代表房子。

鄰距離很近,可從甲骨文演變講起。

4、句式訓練需要拓展

5、小小偵查員,猜測可以最後出示

6、日積月累,應用可以出示填空:他——,心想:有幾個蟲子怕什麼!

部編本二年級《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 篇四

(一)學習第1自然段

1.讀課文第1自然段,看看有幾句話,想想每句話告訴我們什麼?

學生閲讀後可以答出:

(1)第一句:種葫蘆的人種了一棵葫蘆。

(2)第二句:葫蘆藤上長葉、開花。

(3)第三句:花謝了,長出小葫蘆。

(4)第四句:小葫蘆很可愛。

(5)第五句:種葫蘆的人每天都去看幾次。

2.讀課文第1自然段,説説葫蘆的生長過程?

如:長葉→開花→花謝→結出小葫蘆。

3.看圖想一想“長滿了綠葉”是什麼意思呀?

學生能夠説出“長滿了綠葉”的意思是葉子多、長得好。

4.師:“多麼可愛的小葫蘆呀”,仔細觀察插圖,用自己的話説説小葫蘆怎麼可愛呀?生:小葫蘆長得綠綠的,油亮油亮的。

像小燈籠,也像小鈴鐺。

師:在第三句中用了一個“掛”就寫出了小葫蘆的可愛。

5.讓我們有語氣地把這段再讀一讀。

6.師:小葫蘆這麼可愛,和“長滿了綠葉”有什麼關係嗎?

生:因為葉子能製造養料,莖葉長得好,才能開出美麗的花,結出可愛的果。

7.順序出示圖2、圖3、圖4,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棵葫蘆藤有什麼變化?

(1)如:從第二幅圖上看出葉子上長了一些蚜蟲,但是葉子還是綠油油的。

(2)從第二幅圖上看出蟲子越來越多了,葉子上面都有小窟窿了。花兒也有點蔫了。

(3)從第三幅圖上看出葉子變黃了,小葫蘆也不再是綠綠的,油亮油亮的了,也變黃,一個一個都落了。

(二)學習第2自然段

1.當葉子上剛出現一些蚜蟲的時候,種葫蘆的人看到了是怎麼想的?請你讀一讀第2自然段把有關句子畫下來。

如:有幾個蟲子怕什麼?

2.師:用自己的話説説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生:這句話的意思是:有幾個蟲子沒什麼了不起。

師:你能把這個意思讀出來嗎?

生:有幾個蟲子/怕什麼/?

3.“他盯着小葫蘆自言自語地説……”,什麼是“自言自語”呀?

如:自己跟自己説話就是自言自語。

4.請你讀一讀種葫蘆的人自言自語的話,結合圖體會一下他的心情。

學生通過讀書思考可以體會出種葫蘆的人一心想着小葫蘆,希望他快快長大,看着可愛的小葫蘆,他心裏可高興了。

5.有語氣地讀讀這一段。

(三)學習第3自然段。

1.當鄰居讓他治蟲時,那個種葫蘆的人是怎麼説的?請你讀讀第3自然段,把種葫蘆的人説的話畫下來。

2.想一想種葫蘆人的話是什麼意思?

如:種葫蘆的人認為葉子和葫蘆沒關係,葉子上的蟲不用治,他要的是葫蘆。

3.觀察第三幅圖,説説種葫蘆的人説這些話時的表情是什麼樣的?

學生能觀察到種葫蘆的人的表情是不聽勸告,滿不在乎,甚至認為鄰居的話毫無道理。

4.有語氣地讀讀種葫蘆的人説的話。

5.同桌同學互換角色讀第3自然段,看誰讀得最好。

(四)學習第4自然段。

1.那個人種的葫蘆結果怎麼樣呢?請你讀一讀第4自然段。

如:那個人種的葫蘆慢慢變黃都落了。

2.為什麼會這樣呢?請你結合上下文,邊讀邊思考。

如:學生可以答出如下內容:

(1)因為葉子上生了蚜蟲,那個人不去治,蟲子越來越多,葫蘆就變黃落下來了。

(2)因為葉子能製造養料,葉子上生了那麼多蚜蟲,葉子長不好,果實也會受影響,所以小葫蘆都落了。

(3)因為那個人不懂得葉子和果實的關係又不聽勸告,沒有及時治蟲子,才使得可愛的小葫蘆一個個變黃都落了。

3.觀察第四幅圖,説一説那個人看到這一切是什麼表情?

學生可能會這樣回答:

(1)那個人看見可愛的小葫蘆都落了,他很失望。

(2)那個人看着地上的小葫蘆露出了奇怪的表情。

(3)那個人看上去有點後悔。

4.想一想那個種葫蘆的人此時會怎麼想?答案大致有下列幾種:

(1)他想:真可惜呀!還沒賽過大南瓜怎麼就落了?

(2)葉子上生了蟲,為什麼連葫蘆也跟着遭殃呢?

(3)原來葉子和果是有關係的,葉子長得好,果實才能長得好哇。

(4)鄰居的話還真有道理,當初要聽了他的勸告也不會有今天這種結果呀。

5.有語氣地讀讀這段。

(五)朗讀課文,看誰能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

(六)小結:

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葉子和果實是有關係的。其實呀,生活中事與事之間也是有聯繫的,我們可千萬不要像那個種葫蘆的人那樣呀!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內容分析】

《我要的是葫蘆》是人教新課標版第三冊第四單元的第14課,這是一篇寓言性質、趣味地介紹植物自然生長規律的課文。課文主要寫了種葫蘆的人不懂的事物之間的聯繫,不懂得葫蘆的生長規律,一味只盯着葫蘆,葉子上長了蚜蟲不去治,鄰居勸他也不聽,結果小葫蘆慢慢變黃,一個個都落了的故事。文本短小精悍,語言活潑生動,人物形象鮮明,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二年級的孩子,已經具備讀通課文、能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課文的能力,他們具有善於表現自己,天性好奇,對於新鮮事物刨根問底的特點,所以我主要創設情境,讓學生當文本中的主人公,體會種葫蘆的樂趣以及主人公前後心情的變化,讓學生在趣味中學習本文。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反問句、感歎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理解“有幾個蟲子怕什麼!”和“有幾個蟲子不可怕。”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明白“葉子上的蟲還用治?”即是“葉子上的蟲子不用治。”的語氣更強的另一種表達方式。

2、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繫。會分析“小葫蘆”、“葫蘆葉子”和“蟲子之間”存在着聯繫的道理。

3、能角色朗讀那個人和鄰居的對話。

【學習重、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悟寓意。會分析“小葫蘆”、“葫蘆葉子”和“蟲子之間”存在着聯繫的道理。

【課前準備】製作課文課件。

【學習過程】

一、複習本課詞語

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第十四課,《我要的是葫蘆》。老師帶來了一些詞語,你認識他們嗎?

同桌互考。指名讀、男女生配合讀。

【設計意圖:複習舊知,帶動學習積極性,為接下來的合作學習熱身。】

二、品悟課文,體會葫蘆的可愛以及那個人對葫蘆的喜愛

從前,有個人種了一棵葫蘆,ppt出圖。

你看,他的葫蘆長的怎麼樣?請在文中找到答案完成填空。

讀短語

課文具體是怎樣描寫這棵葫蘆呢?用波浪線劃出答案。

這麼可愛的葫蘆,我們一起讀讀這個句子。

ppt: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多雪白的小花。花謝以後,藤上掛了幾個小葫蘆。多麼可愛的小葫蘆哇!

從你們的朗讀裏我感覺到你們很喜歡這葫蘆,其實那個人也很喜愛他的葫蘆,你能從文中哪些句子看出?

ppt出示句子1、2

ppt1:那個人每天都要去看幾次。

我們把那個人對葫蘆的喜歡通過朗讀讀出來。

ppt2:他盯着小葫蘆自言自語地説:“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長得賽過大南瓜才好呢!”

你能體會他這時的心情嗎?從哪裏體現?動作表演盯,理解自言自語,感情讀。

【設計意圖:結合課文的插圖讓學生在觀察中走進課文描寫的情境,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小葫蘆的可愛,學生髮自內心地對小葫蘆產生喜愛之情,朗讀時自然地加入了自己的真實情感,為後文與鄰居的對話情感打好鋪墊,後文的感情朗讀水到渠成。抓關鍵詞動作演讀課文,能將學生和文本融為一體,更好地理解那個人當時的心情。】

三、那個人這麼關心他的葫蘆,那他收穫了葫蘆沒?

ppt圖二

這棵葫蘆發生了什麼變化。

課文那個自然段描寫了這幅圖的內容?太可惜了,你能讀好這句話。

ppt:沒過幾天,葉子上的蚜蟲更多了。小葫蘆慢慢地變黃了,一個一個都落了。

【設計意圖:通過變序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疑問和探究的興趣。】

四、學習第二、三段

為什麼那麼可愛的小葫蘆,又有種葫蘆的人天天看,細心呵護,還是會一個一個都落了呢?你能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説一説其中的原因嗎?.

(學生四人小組合作學習段2、段3。先合作朗讀課文,再討論、交流)

ppt:先合作讀段2、段3,再交流為什麼那個人沒有收穫到葫蘆。用上“因為……所以……”來説明原因。

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不懂這個道理?

(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地方:(1)他看見葉子上生了蚜蟲,心裏想:有幾個蟲子怕什麼?(2)當鄰居勸他時,他感到很奇怪:“什麼,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我要的是葫蘆。”)

那個人是怎麼想的呢?

ppt

有幾個蟲子怕什麼!(有幾個蟲子不可怕。)

葉子上的蟲還用治?(葉子上的蟲子不用治。)

你能想象他在説這些話時臉上的表情嗎?(不屑、不在乎、沒所謂!驚奇)

《課課練》31頁

仿説句子:

1、這種話還用聽嗎?

2、自己的事情還要爸爸去做?

3、小河不過十米寬,還用遊那麼久嗎?

學到這裏,我也有點疑惑了,那個人要的只是葫蘆吧了,長蟲子的是葉子而已,為什麼葫蘆會掉落呢?你們能結合平時所瞭解的知識幫我解答嗎?

看到那個人那麼愚昧無知,你覺得着急不?他的鄰居看見了,實在看不下去,我們看看他鄰居是怎麼説的。

ppt“你別光盯着葫蘆了,葉子上生了蚜蟲,快治一治吧!”

誰來扮演一下這位熱心的鄰居來勸勸他?

指名讀,男女生讀

那個人是怎麼迴應:

ppt:“什麼?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我要的是葫蘆。”

同桌練習角色朗讀,讀出鄰居的熱心與着急,讀出那個人的無所謂和無知。

男女生角色讀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朗讀,體會感歎句、反問句所包含的強烈感情。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或者閲讀時積累到的知識來解釋葫蘆藤、葫蘆葉、小葫蘆之間的聯繫,從而明白那個人的收穫不到葫蘆的原因—看問題只看片面,不看全部,看不到事物之間的聯繫。從多個角度引導孩子們體會種葫蘆的人的心態,通過合作學習,思考領悟,最終達到“豁然開朗”“柳暗花明”的境界。】

五、學習段四

那個人最終還是沒有聽從鄰居的勸告,去治一治葉子上的蚜蟲,所以---讀

ppt:沒過幾天,葉子上的蚜蟲更多了。小葫蘆慢慢地變黃了,一個一個都落了。

六、拓展

1、ppt1:種葫蘆的人看見葫蘆一個一個都落了,可能會地説:"

2、拓展2:第二年,那個人又種了一棵葫蘆,葫蘆的葉子上又長了一些蚜蟲……那個人會怎麼做?結果會怎麼樣呢?

3、你想以什麼成語來概括種葫蘆的人的行為?

【設計意圖: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引領他們走進作者的感情世界去體驗、捕捉作者瞬息萬變的情感旋律,引領學生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並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產生個性閲讀體驗,傾吐自己的情與意;運用之前所學概括課文,學以致用,理解課文,理解寓意。】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 篇六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反問句、感歎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繫。

教學重點

規範書寫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體會反問句、感歎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2、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繫。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小黑板。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預習〗

1、讀熟全文,勾畫生字,標註自然段。初步認識生字條中的6個生字。

2、讀熟“我會讀”中的句子。

3、通過查資料,瞭解有關葫蘆、蚜蟲的一些常識。如有條件,可觀察葫蘆和蚜蟲。

4、用“ ?”標出不懂的詞語。

第一課時

一、看圖説話,導入新課

1、出示課文兩幅插圖,看看有什麼不一樣?

2、你發現兩幅圖有什麼不一樣?

人的表情不一樣:一是面帶微笑,一是滿臉驚訝。

薄 『蘆葉子不一樣:一是綠綠的葉子,一是枯黃的葉子,有的還有小孔。

葫蘆不一樣:一是掛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過渡: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不同呢?我們在14課去找答案。[板書:14]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不同呢,請用課文中的話來説説。(讓學生自由説)

(板書課題:我要的是葫蘆)

3、出示生詞,指名教讀: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讀,齊讀。同桌交流記字方法。

找出帶生字的句子讀一讀,鞏固記憶。

4、這課有幾個自然段?

指名分段讀。

三、合作學習,朗讀感悟

1、朗讀理解第一段:

⑴ 他種的葫蘆長得怎麼樣?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

⑵ 指導朗讀。

2、朗讀理解最後一段:

⑴ 種葫蘆的人得到葫蘆了嗎?從哪一段可以看出來?

⑵ 齊讀最後一段,質疑。

3、小組合作理解第二、三段。

⑴ 小葫蘆為什麼會落呢?找課文裏的語句讀一讀。

⑵ 請讀下面兩句話,猜猜他在想什麼?

有幾個蟲子怕什麼!他想的是:

葉子上的蟲還用治?他想的是:

⑶ 比較以下句子的語氣有什麼不同,體會每組的兩句話意思是一樣的。

葉子上的蟲還用治?

葉子上的蟲不用治。

有幾個蟲子怕什麼?

有幾個蟲子不可怕。

⑷ 分角色朗讀文中的對話。從對話中,你感覺到什麼?

4、整體欣賞感悟:

多媒體配樂朗讀全文。引導學生思考下面的問題。

⑴ 種葫蘆的人錯在哪裏?(首先是他不懂葉子和果實的關係,所以葉子長了蟲子,他認為沒有必要去治。其次是他不聽鄰居的勸告。)

⑵ 種葫蘆的人看到小葫蘆都落了,會想些什麼?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總結全文

1、齊讀課題。説一説:“我”得到葫蘆了嗎?為什麼?

2、分角色朗讀對話。説説你喜歡誰,為什麼?(生自由説)

3、引導小結:識字4中,哪些成語可以送給種葫蘆的人?(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4、你想對他説點什麼?(自由説)

二、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鞏固會認的字:

我會讀:細長的葫蘆藤、雪白的葫蘆花、可愛的小葫蘆

我會找:哇—(蛙)—(娃)—(窪)、盯—(丁)—(頂)

2、鞏固會寫的字:

誰讀得準?言 每 治 棵 掛 哇 怪 慢

誰會發現?

同結構的字:治、棵、掛、哇、怪、慢

同偏旁的字:怪、慢

同部件的字:掛、哇

誰會看? (觀察老師範寫,説説寫這些字時要注意什麼。)

左窄右寬的字:治、棵、掛、哇、怪、慢

從上到下的字:言、每

誰寫得好?

學生練寫,互相評價。重點講解:“掛、哇”二字右邊的“圭”,是由上下兩個“土”字組成的;“言”字第一橫長,下面兩橫短;“每”字的筆順。

三、實踐活動

補畫葫蘆長大後的圖畫,再把作品展示給大家看,看誰想得好、畫得好。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 篇七

一、導入新課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植物夥伴禮,出示葫蘆。我們來學習一篇有趣的故事,故事的題目叫《我要的葫蘆》

2、課題中藏着兩個生字夥伴(指出偏旁)它是一種一年生的草木植物,所以這兩個字都是“草字頭”“蘆”是lu ,但在詞中要讀成輕聲。

3、齊讀課題

4、這種草本植物結的果實,也叫葫蘆,你們見過嗎?誰能説説葫蘆是什麼樣的?

二、初讀課文感知

1、讓我們打開課本自由讀課文,去讀讀這個有關葫蘆的故事。

2、“我要的是葫蘆”這句話是誰的?什麼意思?帶圓點的詞要重讀,強調種葫蘆的人只要葫蘆。

小結 :一邊讀一邊想,體會其中的含義,才能做到真正的有感情朗讀。

三、教學第一自然

1、跟着老師一起來到園子裏的葫蘆架下,(指名讀第一自然)看看這棵葫蘆開始長得什麼樣?

(畫圖)出示句子、生字“藤、哇”(認讀生字、讀句子)

師:葫蘆先長出又細又長的藤,(這種不能直立,細長的莖幹就是藤)

接着介紹藤上長滿了綠葉(老師畫多一些,還是少一些,從哪裏看出?)

然後開出幾朵雪白的小花

最後,花謝了,掛了幾個可愛的小葫蘆。

2、課文介紹這棵葫蘆時,按照藤、葉、花、果的順序來介紹,這也是植物的生長過程,生長規律,每一個環節影響着下一個環節。

3、他種的葫蘆長得怎麼樣?你是從哪看出來的?

板書: 葉子 葫蘆

滿、綠 可愛

4、你喜歡這棵葫蘆嗎?能把這段話讀好嗎?

過渡: 同學們這麼喜歡這棵葫蘆,種葫蘆的人也非常喜歡,從哪看出來?他每天都要去看幾次,你能讀出他對葫蘆的喜愛嗎?那麼結果怎樣呢?

四、教學第四段

1、種葫蘆的人得到葫蘆了嗎?從哪一段可以看出來?

2、齊讀最後一段

指導朗讀(小葫蘆一個一個都落了。)

這麼可愛的小葫蘆都落了,真可惜呀!

3、這一段中有本課筆畫最多的一個字,“慢”,怎樣才能寫好呢?

學生讀帖,教師範寫,學生練習,共同評價。

4、出示課件

看看你發現了什麼?這兩幅圖有什麼不一樣?

板書: 蚜蟲 黃、落

5、看了這兩幅圖,同學們心中一定有一個大大的問號,你們有什麼疑問嗎?

過渡 :讓我們再讀課文,從二、三自然段中去尋找答案。

五、教學二、三自然段

1、可愛的小葫蘆為什麼會落呢?找出課文裏的句子讀一讀。(葉子上有蟲,他也不治)他是怎麼想的?

心裏想,有幾個蟲子怕什麼!

他認為 ,他想的是

比較:有幾個蟲子怕什麼;

有幾個蟲子不可怕

(感歎句與陳述句語氣有什麼不同。)

2、指導朗讀,讀出不在乎的語氣

3、他只在乎什麼?從哪看出來的?

“盯”是什麼旁?和眼睛有關,怎樣的看?(動作演示)

自言自語,自己對自己説

4、你能想象那個人説話時的神態和語氣嗎?

(自由練習,展示讀)

過渡: 第三自然段又告訴我們一個什麼原因? (鄰居勸他,他不聽)

5、鄰居是怎麼勸他的,他又是怎麼回答的?(指名讀)

6、他對鄰居的話感到怎樣?(奇怪)他奇怪什麼?葉子上的蚜蟲還用治?我要的是葫蘆。

(葫蘆上的蟲子治不治?)強調葉子上的蟲不用治。

課件出示:

葉子上的蟲還用治?

葉子上的蟲不用治。

(比較哪個語氣更強烈。)

小結: 反問句的語氣更強烈。

7、再讀種葫蘆人説的話,讀出奇怪的語氣。

8、同桌分角色朗讀對話

9、師生合作分角色朗讀

過渡 :從種葫蘆的人的表現和對話中,我們看出種葫蘆的人認為葉子和果實之間沒有關係,所以葉子長了蚜蟲,他認為沒必要治,也不聽鄰居的勸告。

10、你認為中葫蘆的人這種想法對嗎?

板書: 注意事物間聯繫

總結: 事物之間是有密切聯繫的、有規律的,種葫蘆的人錯就錯在不懂葉子和果實的關係,只要葫蘆,不管葉子,最後什麼也沒得到,多可惜呀!

11、瞧,這個種葫蘆的人看見小葫蘆都落了,滿臉驚訝,還不知是怎麼回事呢?此時它會想什麼?

六、拓展

1、請同學們課外查找資料,給這個種葫蘆的人講講道理,讓他明白事物之間是有聯繫的,知道自己錯在哪裏?

2、聽了同學們的勸告,第二年他又種了一棵葫蘆,會怎樣呢?

《我要的是葫蘆》教案 篇八

學習目標:

1、會認“葫、蘆”等6個生字,會寫“言、每”等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反問句、感歎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葫蘆的葉子與果實的關係,明白事物之間相互聯繫的過程。

4、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使之樂於並開動腦筋,積極探索大自然的無窮奧祕。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看圖説話,激趣導入:

師:小朋友,老師讓你們看些很漂亮的圖片,喜歡嗎?認識的話,你們還可以叫叫它們的名字。(課件出示茄子、絲瓜等,最後出示葫蘆圖,並隨機學習。)

⑴學習“葫蘆”。

①告訴學生“蘆”要讀輕聲。

②識記:仔細看看這兩個字,説説你發現了什麼?隨機引導識記。

(2)學習描寫“葫蘆生長”的句子

①知道葫蘆是怎麼生長的嗎?(出示句子“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讀讀這句話就能明白了。——學生自讀句子。

②明白了什麼?

③看來,小葫蘆長得很好呢。能讀好句子嗎?自由讀——指名——齊讀。

④聽了大家的朗讀,我忍不住想説:(出示:多麼可愛的小葫蘆哇!)——指名讀——齊讀。

這麼可愛的小葫蘆,到底發生了什麼故事呢?今天,我們就學有關葫蘆的故事。(課件出示課題)

小朋友這麼喜歡葫蘆,也一定愛讀它的故事。接下來,老師就請能幹的你們打開課,帶着要求讀讀課文。(課件出示“學習提示”)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記生字。

1、學生自讀課文。

①用序號在文中標出共有幾節。

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對預習時劃出的生字多讀幾次。

③想想你是用什麼好方法來記的?跟同桌交流交流。

2、檢查效果。

剛才,小朋友學得真起勁。接下來我們就來向生字挑戰,好嗎?(課件出示)

hú葫lu蘆 細長的téng藤dīng盯着lín鄰居wā哇 掛着 一棵 每天 自言自語

奇怪 治一治

①請認為自己讀得好的同學,站起來,大聲讀一讀。

②請最能幹的同學到講台桌前噹噹小老師,教大家讀讀。

③對老師、同學説説你記生字的金點子。

如:哇——(蛙)——(娃)——(窪)

盯——(丁——(頂)

④師:現在,我們讓生字寶寶來到課文中,向課文挑戰,好嗎?

3、學生分節再讀課文,讀給自己喜歡的人聽。

三、鞏固生字

師:學到現在,小朋友一定有點兒累了。咱們到草地上采采“蘑菇”,放鬆放鬆,好嗎?(出示課件——採“蘑菇”。主要是學生讀對一個詞語,教師單擊該詞語,它就會消失,就表示採到了。)

1、主要請中下學生及課堂表現好的學生參與。(這一遊戲,學生百做不厭,藉此機會還可進一步促進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

四、指導寫字

師:我們已認識一些生字朋友,它們還想進一步跟你交朋友。這節課,我們先寫四個生字。(課件出示言、每、治、棵)

①“一字開花”小朋友平時那麼愛看書,一定能記住很多它們的朋友。我們比一比,看誰找得多,找得好。

②指導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③重點指導“言”和“每”。

言:注意第一橫長,第二、三橫短。

每:注意筆順。先讓“電腦博士”演示,學生書空,再書寫。

④(課件返回到生字書寫,然後播放音樂)學生書寫,老師巡視指導,同時在旁温馨提醒。

⑤評價。讓學生把最滿意的字拿給同桌看,並介紹經驗。

五、拓展活動:(課件出示)

①把課文讀給爸爸、媽媽聽,認一認生字。

②指導學生查找資料,瞭解葉子與果實的關係。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

1、師:昨天,我們已學習一些有關葫蘆的故事,小朋友學得非常認真。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好嗎?首先,老師帶你們到園子去摘“葫蘆”,高興嗎?(課件出示)

(學生會讀一個詞語,老師點擊一下,葫蘆就會掉下一個,表示摘到一個。)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有一個人種了一棵葫蘆,是怎麼樣的呢?齊讀第一段。

二、利用課件,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閲讀。

(一)、學習第二段

1、長勢這麼好,這麼可愛的小葫蘆後來發生了什麼事呢?自由讀第二段。

2、引導討論:看到蚜蟲,你會怎麼想?可那個人是怎麼想的?

(出示句子:指導讀——並出示陳述句,與之比較。)

3、他又是怎麼説的?——朗讀指導(理解“自言自語”)

4、你聽了他的話,想對他説什麼嗎?

(二)、學習第三段

1、難怪他的鄰居也實在看不下去了,來勸他。請讀讀第三段。

2、同桌互想選一個角色,分角色朗讀表演。

3、出示句子,理解:“葉子上的蟲還有治?葉子上的蟲不用治。”

4、男女分角色朗讀。

(三)、學習第四段

1、結果怎麼樣?——指名讀第四段

2、此時你的心情怎麼樣?朗讀指導。

3、如果你就是那個種葫蘆的人,看到小葫蘆都落了,會想些什麼?

小結:是啊,任何植物的生長都要經歷生根、發芽、長葉、開花、結果,每一個環節都會互想影響。要想得到好果實,就要細心呵護每部分的生長。做任何事情也一樣,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繫,不能只注重結果。

4、假如明年你種了葫蘆,葉子長滿蚜蟲,你會怎樣做呢?

三、齊讀課文

四、寫字指導

1、學生觀察字形及所在位置。(課件出示——掛、哇、怪、慢)

2、討論:這四個字有什麼特點?

3、給生字“一字開花”

4、(出示課件——“電腦博士”演示“慢”的筆順。

5、返回(課件——掛、哇、怪、慢)並播放音樂,學生練習,老師巡視指導,並評選“小小書法家”。

五、拓展活動(續編故事,評選小小故事家。)(課件出示)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聽寫生字。

2、第二年,那個人又種了一棵葫蘆……(能幹的孩子可根據自己編的故事配上圖。)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 篇九

教材説明:

《我要的是葫蘆》是人教版國小語文第三冊二年級上P63 頁的一篇課文。(教材附後)

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構建了開放且富有活力的教材體系,課文內容豐富,體裁多樣。正如《我要的是葫蘆》一課,語言生動形象,十分貼近兒童生活,具有較強的可讀性和趣味性。本課選自第四單元,這一單元的主題是讓學生學會怎樣看問題、想問題,而 這篇寓言 講述的是有個人種了一課葫蘆,他 一心盼望葫蘆快快長大,但是卻全然不顧葫蘆葉子上的蚜蟲,最終導致蚜蟲越長越多,那些可愛的 小葫蘆一個個全落下來的結果。通過這個故事讓學生明白,任何事物之間都是有聯繫的。 引導學生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學習生字和積累詞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通過感情朗讀,體會反問句、感歎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並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繫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學生特點:

對於剛剛升入二年級的國小生來説,他們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慾和豐富的想象力,並具有初步識字、朗讀和合作學習的能力,但對於學習方法的掌握還有待逐步提高,需要老師加以積極有效的引導。 尤其是認識的字特別容易混淆, 很快反生。 而本課的生字大多是形聲字, 偏旁表意的特點十分明顯。 因此,在教學中我通過採用創設情境等多種方式,讓他們在學中樂,樂中學。

教學目標:

1 、能準確認讀“葫、蘆、哇”等生字,並能藉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 、體會反問句、感歎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3 、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繫。

教學理念:

《課程標準》中指出:“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為了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本着“ 以生為本” 的教學理念,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創設情境、小組討論等多種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一個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

教學準備:

《我要的是葫蘆》相關圖片、字卡和課件

教學過程:

一、質疑激趣

1、齊讀課題,板書:葫蘆。説説你發現了什麼?指出“蘆”單獨讀時是第二聲, 比如蘆葦的蘆。 但和葫交朋友時放在後面, 我們就讀輕聲。齊讀詞語:葫蘆。

2、那麼這小葫蘆長在什麼上面呢?有個人他就種了一棵葫蘆,咱們快快拿起書本翻到63 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讀一讀吧!

二、隨文識字

1、讀完後誰來説一説這小葫蘆長在什麼上面?(板書:葫蘆藤)其中“藤”字是後鼻音,指導讀準。知道葫蘆藤長什麼樣嗎?瞧,老師這就有一(棵)葫蘆。(課件演示“一棵葫蘆”的圖片,引導:“棵”是木字旁,表示的是植物)再出示一個小葫蘆,同學們這能説是一棵葫蘆嗎?對,這是一個葫蘆。

2、學生自由説一説:在圖中你看到的這棵葫蘆它有着怎樣的葫蘆藤,怎樣的葉子和小花?還可以怎麼説?課件出示:()的葫蘆藤、()的葉子、()的小花。

3、請同學們到書中找找課本上是怎樣用優美的語言來描寫葫蘆的?出示句子: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朵雪白的小花。花謝以後,藤上掛了幾個小葫蘆。指導讀該句。

4、是啊!這葫蘆就像一個個小燈籠掛在上面,真有意思。(點擊:“掛”)老師這也有個小葫蘆,誰能幫幫我把它掛上去呢?其他小朋友注意他的動作。(引導“掛”要用手,所以“掛”字是提手旁)這個字你還會記嗎?(引出:哇、蛙、窪……)師相機板書。

5、“哇”,這是個語氣助詞。你們知道還有哪些語氣助詞嗎?(啊、呀、吧、呢……)相機板書。

6、小結:咱們能想到這麼多字,可真了不起。以後我們也要多多觀察,善於積累,這對我們日後的學習很有幫助。

7、這麼可愛的小葫蘆你們喜歡嗎?種葫蘆的人喜歡嗎?你從課文中哪句感覺到的?出示句子:那個人每天都要去看幾次。

這個“每”字你在哪見過?如果給它加個偏旁它會變成什麼字?(引出:黴、海、梅、莓……)指導讀該句。

8、還有哪可以看出種葫蘆的人很喜歡這些小葫蘆呢?

出示句子:他盯着小葫蘆自言自語地説:“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長的賽過大南瓜才好呢!”

你從哪個字、詞或句感受到了他十分喜愛這些小葫蘆?

A、“長的賽過大南瓜才好呢!”

大南瓜有多大?學生比劃一下。那賽過大南瓜又有多大呢?指導學生讀好這句話,可加上動作。

B、“快長啊,快長啊!”

指名讀,其他同學評價。指導讀出急切的語氣。

C、“盯”字。

請一個學生上台來演一演,該怎麼看這個小葫蘆才叫“盯”?説説你是怎麼看的?其他同學也學着他的樣子盯着這葫蘆看,並説説你們是怎麼看的?(引出:要用上眼睛所以這個字是目字旁)再次齊讀該句。

9、這個種葫蘆的人是衝着葫蘆大喊嗎?他是怎麼説的?“自言自語”是什麼意思?師引説:當我寫作業時遇到難題時,我會自言自語地説(“怎麼這麼難啊?”……)當我一不小心踩進了水坑,濺得滿身是泥時,我會(自言自語地説:“真倒黴。”……)當我看見外面下起了傾盆大雨時……(我會自言自語地説:“媽媽忘帶雨傘這該怎麼辦啊”……)引導學生説。

10、現在你們就是那種葫蘆的人,自己和自己小聲地説一説吧!接着,老師讀該句的旁白,同學們邊盯着這葫蘆邊自言自語的説。

11、(播放課件:蚜蟲的圖片)糟糕,葉子上開始生蚜蟲了,那些可怕的蚜蟲順着藤慢慢地爬了上去,而且越來越多。這些可憐的綠葉就這樣被蚜蟲一口一口的撕咬着,在他們的身體上已逐漸形成了多少千瘡百孔!而這種葫蘆的人並不是沒有發現。當他起先看到葉子上出現一些蚜蟲時他的反應如何?(出示句子:有幾個蟲子怕什麼!)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麼?(出示句子:有幾個蟲子不可怕。)

12、看到這樣,如果你是他的朋友,或者你只是個過路的人,你會焦急嗎?那你會怎麼説或者怎麼做呢?同桌之間互演。之後彙報練習成果。

13、書上也有一個好心人來勸説他了,一起來讀一讀吧!

出示句子:“你別光盯着葫蘆了,葉子上生了蚜蟲,快治一治吧!”

這個好心人是誰呀?(課件出示:鄰居)如果把“鄰”字的偏旁去掉是個“令”字,這個基本字它還可以跟其他哪些偏旁交朋友?(隨機出示字卡:令、零、鈴、玲、領……)這個基本字和大多數偏旁加在一起組成新字後他的讀音都是後鼻音。咦,這和鄰居的鄰在讀音上有什麼不同,誰發現了?(它是前鼻音)齊讀詞語三遍:鄰居。

14、鄰居是什麼意思?(住處附近的人家)這位同學就坐在他旁邊的位置。這叫……(鄰座),隔壁班叫(鄰班),在我們附近的國家叫(鄰國)

15、對於鄰居好心的勸告,種葫蘆的人聽了沒有?因為他認為……

出示句子:“什麼?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我要的是葫蘆。”

“葉子上的蟲還用治?”誰能給他換種説法但意思不變?

出示句子:葉子上的蟲不用治。齊讀這兩句話。

16、葉子上的蟲就真的不用治嗎?(課件出示:文中兩副插圖,形成對比)你發現了有些什麼變化?學生自由説。

17、為什麼這些長得好好的小葫蘆慢慢地變黃,一個一個都落了呢?學生自由説。

觀看動畫:養分傳送的過程。(引導學生認識到小葫蘆的生長和它的根、葉是密不可分的,它要靠根、葉給它傳送養分)所以葉子都被蚜蟲吃掉了,小葫蘆還能長得成嗎?

18、當種葫蘆的人看到那麼可愛的小葫蘆結果全都落了,他的心情會怎樣,你能感受到嗎?他心裏會想些什麼呢?

三、拓展延伸:

續編故事:第二年春天當萬物復甦時那人他又種了一棵葫蘆。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朵雪白的小花。花謝以後,藤上掛了幾個小葫蘆。這時如果葉子上又出現了蚜蟲,他會怎麼做呢?

教學反思:

識字寫字是閲讀和寫作的基礎。我們要培養學生的科學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質,就必須紮紮實實地給學生打好語文這個基礎,而識字是語文教學的第一關。但是面對繁重的識字任務、繁瑣的識字,怎樣省時高效地使學生掌握呢?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採用了隨文識字的方法進行教學,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由字到詞,再由詞到句。並 通過運用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語文課上“我能説”、“我能演”、“我能做”,使他們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例 如:請同學上台來掛葫蘆,其他同學觀察他的動作,從而使學生意識到“掛”要靠手,所以是提手旁。然後再想想還有什麼好辦法記住這個字,學生們很快想到了“ 哇、畦、窪”等生字,從而拓寬了學生的識字面,並使以前所學知識得以鞏固。 再如: 教學生字“鄰”時,先讓學生説説可以換哪些偏旁,學生回答有“領、零……”然後通過字卡演示出他們的讀音。很快他們就發現“令”這個基本字和大部分偏旁交朋友時都是後鼻音,而鄰居的“鄰”卻是前鼻音。當學生對該字的特殊讀音有了認識後,再通過擴詞“ 鄰座、鄰國”等 來加深對義的理解。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努力抓住一條主線:引導孩子們順其自然地識字,並在識字活動的基礎上滲透漢字文化及人文教育。想象是孩子的天性,只有喜歡想象才會有所創造。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根據課文內容,設計了幾個想象説話的環節。如:“當看到那麼多蚜蟲時,如果你是種葫蘆人的朋友或者只是個過路的人你會説些什麼?”以及最後續編故事:“第二年春天他如果又種了葫蘆,當再次生了蚜蟲時他會怎麼做?”通過這樣的大膽想象,不但發展了學生的思維和語言,同時也使學生的創造能力得以培養。

此外,低年級學生對人物的感知通常要藉助於情境的創設,因此在教學本課時我通過課件創設情境向學生們展示了葫蘆的可愛,蚜蟲的可怕等,從而激活學生們的思維,使之更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當然,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還存在着一些不足,其中部分生字還可以讓學生多組詞從而加深對義的理解。而且 在教學中,學生隨時都可能有即興語言的表達,如何圍繞教學目標,及時地促進學生,我覺得在這點上做得還不夠好。我想在日後的教學中我還要多加磨練,並多多汲取其他老師好的做法。教與學的探索是永無止境的,希望經過努力,學生能在我的引導下輕鬆愉快地進入語文這個靈動而充滿激情的世界!

部編本二年級《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 篇十

教學目標:

1、鞏固生字詞,理解“盯着”、“自言自語”等詞語。

2、認識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達同一個意思。

3、理解課文,感悟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繫,學會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

核心目標:見目標2.

教學流程:

一、複習。

1、聽寫我會寫的字詞。

師:同學們,我們上一節課學習了《我要的是葫蘆》,這一節課咱們繼續來學習。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第一自然段和生字詞,現在我們來複習一下。出示第一自然段,齊讀。

好的,現在我們拿出練習紙,邊讀第一段,邊把空缺的生字填上去。

彙報。點評。

二、研讀課文。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

1、師: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有一個人種了一棵葫蘆,葫蘆樹上結了幾個可愛的葫蘆。(板書)他非常想要得到葫蘆。他是怎麼要的呢?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二自然段。請一個孩子來讀一讀這一段。

好的,孩子們,這個人看見了什麼?他是怎麼想的?(請學生彙報)

是的,他看到了葉子上有一些蚜蟲(板書),但他心想:有幾個蟲子怕什麼!

2、他除了這樣想,他又是怎樣做的呢?他還説了什麼?(學生繼續彙報)

師:他盯着葫蘆,怎樣是盯着?如果我們這裏換成看着,你們覺得好不好?

盯着是一動不動地看着一樣東西或事物,説明他的眼裏已經沒有別的東西了。他還自言自語地説——(全班齊讀),什麼是自言自語?自己和自己説話。那現在你就是那個種葫蘆的人,你自言自語地説——,你也盯着小葫蘆,自言自語地説——,我們全班同學都想小葫蘆快點長大,自言自語地説——

3、師:是呀,他的心情是那麼地迫切,可是葉子上爬着一些蚜蟲呀,他卻不放在心上,他心裏想:有幾個蟲子怕什麼!

師:這句話説明了什麼?他不在乎,不着急。請同學再來讀讀這句話。

出示句子:有幾個蟲子怕什麼!

有幾個蟲子不用怕。

這兩個句子表達的意思相同嗎?

那這兩句話又有什麼不一樣呢?(前一句用的是歎號,後一個句子用的是句號。前一句説怕什麼,後一句是不用怕)。

師:同學們都很會觀察。通過比較,我們知道同一個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來表達。

師:那課本上為什麼用前面那個句子,而不用後面那個句子呢?

我們可以再來讀一讀這兩個句子,比較一下他們的語氣有什麼不一樣。感歎句的語氣更強烈,更能體現那個人對蟲子的不在乎。

4、師:是的,同學們,在這一個自然段中,我們通過理解比較兩個句子,知道了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來表達。如果碰到這樣的句子當我們無法理解的時候,你最好就是把它多讀幾遍,讀多了,就更容易理解了。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師:葉子上的蚜蟲漸漸地越來越多了(板書),這時候他的鄰居對他説了什麼?請同學們自由地讀一讀第三自然,用橫線畫出鄰居説的話,用波浪線畫出種葫蘆的人所説的話。

生讀書,畫句子。

2、指名讀對話。

3、師:孩子們這個“光”是什麼意思,你能給他換一個詞語嗎?(只要)。為什麼他勸那個人不要光盯着葫蘆?誰能用上“因為……所以……”來説一説。(因為葉子上張了蚜蟲,所以要治一治。)

4、師:他有接受別人的建議嗎?他説——葉子上的蟲子還用治?

5、出示句子:葉子上的蚜蟲還用治?

葉子上的蚜蟲不用治。

師:同學們有沒有注意到他是怎樣的説:奇怪。他不明白鄰居為什麼要勸他治蟲子。

我們再來看這兩個句子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全班齊讀句子,想一想,哪一個句子更能體現“奇怪”。

6、我們在《我選我》那一課也學習過用不同的句式來表達相同的意思。出示句子。

但這兩個句子只是語序的調換。而我們這一課是換了一些詞語,也換了標點符號。

(三)、分角色讀二三段。

1、師:我們一起把二三自然段讀一讀。老師讀旁邊,男孩子讀種葫蘆的人所説的話,女孩子讀鄰居説的話。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師:最後年輕人有沒有要到葫蘆?一起來讀讀第四自然段。

2、同學們知道年輕人錯在哪裏嗎?

葉子和果實的關係。

3、他看到葫蘆都落了,會想些什麼呢?

第二年春天,那個人又種了一棵葫蘆,又發現了一些蚜蟲,他會怎樣做呢?

他想起————————,於是,他馬上——————————,後來——————————。

三、遷移。

孩子們,這一節課,我們學習了《我要的是葫蘆》這一課,認識了不用的句式可以表達同一個意思,我們現在來試試看,下面的句子你能理解嗎?

帶着這兩個問題去讀一讀:1、兩句話的意思相同嗎?2、兩個句式有什麼不同。

(1)天不過井口那麼大,還用飛那麼遠嗎?

天不過井口那麼大,不用飛那麼遠。

(2)這樣的種子不能培育出美麗的花朵嗎?

這樣種子不能培育出美麗的花朵。

(3)誰有那麼大的力氣提的起那杆大秤呢?

誰也沒有那麼大的力氣提的起那杆大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