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青山處處埋忠骨的教學設計教學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32W

青山處處埋忠骨的教學設計教學教案(精品多篇)

五年級下冊《青山處處埋忠骨》教案精選 篇一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一代偉人作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心胸和無私的襟懷。

4、進一步瞭解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瞭解一代偉人作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心胸和無私的襟懷。

教學時間:1課時。

課前準備:

1、瞭解中國近代史。

2、相應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二、導入課文。

1、出示少年時所作的詩:▲幻燈二

孩兒立志出鄉關,

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zhǐ)地,

人生無處不青山。

自由讀。

2、你讀明白,當時有怎麼樣的志向?

提名説——學成名,

從後兩句你讀懂了什麼?

——任何地方都可以埋自己的屍骨,這是何等的豪情呀。

(這首詩是少年走出鄉關、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書,表明了他胸懷天下、志在四方的遠大抱負。)

理解了這首詩,再讀,我相信你一定會更加豪情萬丈!

3、很善於用詩詞表情自己的寬闊的胸襟和內心豐富的情感。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也是如此,學習了前面兩篇課文,我們領略了作為詩人和的風采。不過,也是人,他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樂,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偉人的內心,去感受作為普通人的的情感世界。

五年級下冊《青山處處埋忠骨》教案精選 篇二

教學目標

1、認識“彭、擬”等8個生字,會寫“澤、彭”等11個字,會寫“擬定、鍛鍊”等10個詞語。

2、找出文章對毛主席動作、語言、神態的描寫,體會他的內心世界,感受他博大的胸懷。

3、結合課文內容,理解“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的含義。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出示毛澤東圖片)大家知道這個人是誰嗎?(毛澤東)他是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他是一位偉大的領袖,同時,他也是一位偉大的父親,他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樂。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青山處處埋忠骨》,一起走進領袖的內心,去感受毛主席作為一位父親那深沉、博大的父愛。(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快速瀏覽全文,找出不認識的字詞。

2、(出示生字詞)着重指導

(1)學生分組練習識字,採用分組比賽、開火車的形式加深印象;

(2)學生彙報找出的生字詞,師指導識字詞。

(3)注意區分形近字“擬”和“似”、“眷”和“謄”。

3、正確流利朗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毛主席接到毛岸英犧牲的電報悲痛萬分,但是最終,他還是在電報記錄稿上簽字,同意將毛岸英葬在朝鮮。)

三、瞭解背景,交流資料。

故事發生在抗美援朝時期,讓我們一起重温那段歷史。(生交流抗美援朝的資料。師出示地圖,簡介歷史。)

四、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快速瀏覽課文,説一説,課文第“一”和“二”兩部分分別寫了什麼內容?(第一部分寫了毛主席接到了毛岸英犧牲的電報,悲痛欲絕;第二部分寫了毛澤東關於毛岸英遺骨安葬問題的抉擇過程。)

2、“青山處處埋忠骨”這句詩在課文中的含義是什麼?

(學生帶着這個問題初讀課文,不僅要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還要將詩句放到具體的語境中,理解毛主席用此詩表達的情感。)

五、小結。

老來喪子最是心痛,此刻,毛澤東只是一位孤獨無助的父親,他失去了最心愛的兒子,他心中是多麼痛啊!

- 第二課時 -

一、複習故知,導入新課。

在上節課,我們已經瞭解了課文內容,初步體會了毛主席痛失愛子,悲痛欲絕。但是,他作為一位領導者,他要面對的不僅僅是喪子之痛,還有後續的事情需要他去處理。是什麼事呢?我們一起接着看。

二、掌握內容,感受細節。

1、感受喪子之痛。

(1)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新婚不久的毛岸英主動請求入朝參戰。可誰想,踏上朝鮮戰場才一個多月,年僅28歲的毛岸英就犧牲了。

①讀電報,感受戰爭的殘酷。(配上戰場的槍炮聲)

讀了電報內容,你彷彿看到了什麼情景?

②再讀電報,感受毛主席的悲痛心情。

請大家再讀電報,想想毛岸英犧牲的這個消息對毛主席來説簡直就是什麼?指名回答。(噩耗、晴天霹靂)

(2)請你默讀課文有關段落,在重點詞句下加上小圈,然後多讀幾遍,從這些語句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3)交流並指導朗讀。

①“從見到這封電報起,毛澤東整整一天沒説一句話,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煙。桌子上的飯菜已經熱了幾次。”

(教師設置語境,啟發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幾句話,用提問引導學生體會感情:“這一天,對毛主席來説是長還是短?”“這一天對毛主席來説,就像一個月那麼長”“這一天對毛主席來説,真是度日如年啊!”)

②“‘岸英!岸英!’毛澤東用食指按着緊鎖的眉頭,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教師通過“輕一點!是喃喃!”“聲音有點大了,應該是輕聲呼喊!”來引導學生正確朗讀。)

(4)小結引讀。

①噩耗傳來,這位久經沙場的老戰士悲痛不已,他整整一天——

②老來喪子,白髮人送黑髮人,年近60的毛澤東失去了最心愛的兒子,他整整一天——

③更何況毛岸英已是毛主席一家為中國革命犧牲的第六位親人了,他怎能不肝腸寸斷呢?他——

④此時此刻,老人多麼希望岸英能像去蘇聯留學時那樣平平安安地回來,像去農村鍛鍊時那樣平平安安地回來,他喃喃着兒子的名字——

⑤此時此刻,老人想到岸英從小就顛沛流離,他的眼睛模糊了,他喃喃着兒子的名字——

⑥此時此刻,老人多麼希望岸英會出現在自己的眼前,親切地喚着“爸爸!”他哽咽了,喃喃着兒子的名字——

可是,岸英再也不可能回來了,他再也喚不迴心愛的兒子了。

2、體會抉擇之痛。

(1)屋漏偏逢連夜雨,事情還不止如此,祕書帶來的志願軍司令部的電文,讓這顆滴血的心更痛了。

出示電文的主要內容,輕聲地讀。這封電文的到來,説明毛主席面臨着什麼?

(2)面對這封電文,毛主席是怎樣的心情呢?你覺得用什麼詞可以概括出來?指名回答。(猶豫、痛苦)

(3)他猶豫什麼?為什麼為難呢?

(4)交流並指導朗讀。

①“兒子活着不能相見,就讓我見見遺骨吧!”

他內心想讓兒子回來嗎?用朗讀來表現他的願望。

②“就尊重朝鮮人民的意願吧。”

你體會到主席矛盾、痛苦的心情了嗎?用你的朗讀再現主席當時的心境吧。

(5)小結引讀。

①岸英在世時,他們聚少離多,就這樣把岸英留在朝鮮,他該有多麼內疚啊,他自言自語着“兒子活着——”,可是當他想到那麼多犧牲的戰士都長眠在朝鮮,他決定——

②岸英從小受盡苦難,作為父親,他多想對兒子做點補償啊,他現在能做的僅僅是讓他魂歸故里,可是當他想到那麼多犧牲的戰士的父母也無法見到自己的兒子,他決定——

③岸英是楊開慧烈士留下的骨血,自己非但沒照顧好岸英,現在還要讓岸英永遠留在朝鮮,他該多麼愧疚啊,可是當他想到那些把志願軍戰士當成親骨肉的朝鮮人民,他決定——

(通過個別指導朗讀,再加上教師精心設計的小結引讀,一步步把氣氛烘托出來,讓學生走進毛主席的內心,細細體會偉人的悲痛。)

(6)但是,當祕書把電報記錄稿交給他簽字的一瞬間,他還是 了,因為這一落筆,就意味着 。

(教師在説過渡語時,出示上句,與學生互動。)

這支握在手中無數次的筆,這支做過無數驚天地、泣鬼神的決策的筆,此時竟是那麼沉重,毛主席提不起,更放不下。

(7)出示“第二天早上,祕書來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經出去了……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

這該是一個多麼難熬的漫漫長夜啊!請你閉上眼,走近他,貼近他這顆滴血的心,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請你用手中的筆為我們重現這個夜晚。

學生進行練筆,播放音樂《神祕的花園》來烘托氣氛。出示練筆的開頭:“窗外的風更大了……”

學生完成練筆後,點名反饋。

(此處安排這個練筆,讓學生更加貼近主席的內心世界,內化語言,昇華情感,領會偉人痛苦抉擇的心路歷程。)

3、總結課文,昇華主題。

出示填空:

作為主席,他多麼想( ),多麼想( );但是,作為主席,他不能( ),不能( )。毛澤東是平凡的,更是( )的!

三、朗讀詩句,總結全文。

1、儘管不捨,儘管悲痛,但主席剋制了自己的情感,做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決定——(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

這錚錚的言語下,是毛澤東那寬廣的胸懷和深深的父愛。

毛澤東是平凡的父親,但他更是偉大的領袖!我們再一起來朗讀一下這句詩!

(再次引讀,讓學生在再三讀詩句的同時,明白詩句中藴含着偉人艱難的心路歷程。)

2、結合課文,説説你對“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的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個身心都獻給了祖國,至於死後是否要把遺骸運回家鄉安葬,那倒無須考慮,即使長眠於異國的土地上又有何妨。這裏既是對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評價,又表明了毛主席對兒子遺骨安葬問題的態度,即尊重朝鮮人民的意願,將兒子葬於朝鮮,充分顯示了他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博大胸襟。)

板書設計

青山處處埋忠骨

接到電報:痛失愛子

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重在一個“情”字。這份“情”是深厚的、深沉的、凝重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重在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句子,從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中去體會人物的內心,再通過讀的方式,感受人物情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青山處處埋忠骨的教學設計教學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新詞,讀通讀順全文,瞭解文章大意。

2.體會深受感動的句子,感悟毛澤東的寬闊胸襟和父親毛澤東的慈父情懷。

3.感受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體會毛澤東喪子後極度悲傷的心情和常人難有的寬廣胸懷。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

【課前準備】毛澤東和毛岸英的圖片、相關資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資料導入,激發情感

1、出示圖片(毛澤東):讓學生談談對毛澤東的瞭解。

2、出示圖片(毛澤東與毛岸英的照片):讓學生了解毛澤東與毛岸英的關係。

3、提出問題:誰知道毛岸英是在什麼戰役中犧牲的?

4、由“抗戰”話題導入,介紹文章背景。(課件展示圖片)(板書課題:青山處處埋忠骨)

5、齊讀課題。

(1)這是一句詩,誰知道下一句是什麼?(生:何須馬革裹屍還)

(2)讀詩句: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

二、初讀課文,理清層次

1、檢查預習,讀準字音,理解詞語。

2、出示學習要求。

3、學生自主學習。

三、品讀文本,瞭解感情變化

1、讓學生説説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讓學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語句讀一讀,談談自己的體會。

3、學生交流讀後感受,教師引導學生重點感知毛爺爺內心的情感波瀾:

(1)毛爺爺在得知毛岸英犧牲的消息後,是什麼心情?從哪裏看出的?

①從收到這封電報起,毛澤東整整一天沒説一句話,只是一支接一支地吸着煙。桌上的飯菜已經熱了幾遍,還是原封不動地放在那裏。

② “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緊鎖的眉頭,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體會要點:岸英從小就顛沛流離,在父親身邊並沒有多少時間,慈父毛澤東深愛他的兒子。此時毛澤東已是近60歲的老人了,老來痛失愛子,使他悲痛欲絕。(板書:無比悲痛)

(2)人死不能復生,沉浸在悲痛中的毛澤東主席又要面對怎樣的抉擇?

①主席仰起頭望着天花板,強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無限的眷戀。

② “兒子活着不能相見,就讓我見見遺體吧!”(板書:凡人情懷)

③朝鮮戰場上我們有多少優秀兒女獻出了生命,他們的父母難道就不悲痛嗎?他們就不想再見一見兒子的遺容嗎?

體會要點:作為一國的領袖、國家的主席,毛爺爺把犧牲的兒子埋在國內是無可厚非的。但他強忍悲痛,一切從大局出發,理智地處理了自己的情感。

(3)當毛爺爺要在電報記錄稿上簽字時,毛爺爺是什麼心情?從哪裏看出的?

①主席下意識地躊躇了一會兒。

②主席黯然的目光轉向窗外,右手指指寫字枱,示意祕書將電文稿放在上面。體會要點:毛岸英是毛澤東一家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而犧牲的6位烈士中的一位,毛爺爺在做最後的決定時心底又流露出對親人的無比眷戀。

(4)當毛爺爺在記錄稿上簽字時,他是什麼心情?從哪裏看出的?

①第二天早上,毛爺爺已經出去了,放在枕頭上的電文稿寫着一行醒目的大字: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板書:偉人胸懷)

②電文稿下面是被淚水打濕的枕巾。

體會要點:“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這錚錚的言語下,是毛爺爺那寬闊的胸懷的和那深深的慈父之情。(板書:平凡偉大)

四、小結課文,昇華情感

總結:通過這節的學習,讓我們認識到了一位鐵骨錚錚,與青山同在,驕傲的兒子!一位感情飽滿,有血有肉,真實的父親!一位曠達心胸,無私襟懷,偉大的領袖!

五、佈置作業,學以致用

1、小練筆:

請同學們學習本課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想想這一夜毛澤東是怎樣度過的,寫寫他的動作、神態、心理。

2、觀看感人至深的電視劇《毛岸英》。

五年級下冊《青山處處埋忠骨》教案精選 篇四

學習目標:

1、我能認識本課的9個生字新詞。

2、我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我能體會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學習重點:從有關詞句中體會一代偉人毛澤東作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和他無產階級革命家曠達的心胸和無私的襟懷。

知識鏈接:

1、抗美援朝戰爭 1950—1953年中國人民反對美帝國主義侵略朝鮮,援助朝鮮人民的戰爭。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27日,美國政府打着聯合國的旗號糾集15個僕從國的軍隊,公然發動朝鮮戰爭。美國政府不顧我國政府的多次聲明和警告,把戰火燒到我國東北邊境,並派海軍第七艦隊侵佔我國領土台灣。嚴重威脅我國的安全。10月8日,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衞國的戰略決策。經過近三年的頑強抗戰,終於迫使美國侵略者於1953年7月27日在停戰協定上簽字。至此,中國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

2、毛岸英簡介1922年10月出生在湖南省長沙市。8歲時,由於母親楊開慧被捕入獄,毛岸英也被關進牢房。楊開慧犧牲後,地下黨安排毛岸英和兩個弟弟來到上海。以後,由於地下黨組織遭到破壞,毛岸英兄弟流落街頭。他當過學徒,撿過破爛,賣過報紙,推過人力車。1936年,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被安排到蘇聯學習。在蘇聯期間,他開始在軍政學校和軍事學院學習,以後參加了蘇聯衞國戰爭,1946年,毛岸英回到延安,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新婚不久的毛岸英主動請求入朝參戰,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部俄語翻譯和祕書。1950年11月25日上午,美空軍轟炸機突然飛臨志願軍司令部上空,投下了幾十枚凝固汽油彈,在作戰室緊張工作的毛岸英壯烈犧牲。

預習任務:

1、積累一些好詞佳句,找出最令你感動的句子讀一讀,體會人物的情感。

2、理解課文內容。

3、感受毛澤東常人的情感世界和超人的博大胸懷

自主、合作、探究:

1、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劃出文中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側面描寫的句子,談談自己的體會。

3、説説文中有那些描寫人物的好方法,選擇其中的一兩種方法描寫一個片段。

我來闖關:

1、金日成首相要求把毛岸英的遺體葬在朝鮮,這是因為

2、毛澤東雖然深愛自己的長子,最終還是

3、説説“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詩句的意思。

學習收穫:

知識延伸:

1、讀讀有關記敍抗美援朝英雄人物的文章,如,《黃繼光》《邱少雲》《羅盛教》《誰是最可愛的人》等。

青山處處埋忠骨的教學設計教學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理解老人所創造的奇蹟,説出“青山不老”的含義。

3、領悟老人植樹造林的精神,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綠化家園的艱辛與決心。

教學流程:

一、播放課件,導入新課

1、播放我國晉西北地區土地沙化的課件資料(或出示相關圖片資料),引導學生暢談感受:你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2、過度:是啊,惡劣的自然環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困難,那金黃的沙土成了人們心中隱隱的痛,但是,有一位81歲的老人卻用自己的雙手,改變了這一切。我們來看——

3、出示第一自然段

窗外是參天的楊柳。院子在山溝裏,山上全是樹。我們盤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綠色的波浪,風一吹,樹梢捲過濤聲,葉間閃着粼粼的波光。

(1)輕輕地讀着這一段文字,然後説説:你從哪裏感受到了什麼?

(2)交流:

(3)想一想這樣的景象可以用一個什麼樣的詞語來形容?

預設: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翠se yu流、鬱鬱葱葱……

(4)朗讀指導:

引:a.多美的景色啊,誰能用聲音來展現這樣的畫面——指名讀

b.你彷彿把我們帶到了那片綠色的林海,我們都迫不及待了,一起來吧——齊讀

(5)過度:一個81歲的老人竟然能夠用自己的雙手把一片荒蕪之地變成這樣一片綠色的林海,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蹟。板書:奇蹟

(6)揭題: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16課,走近這位老人,感受老人所創造的奇蹟——板書齊讀課題

二、自讀課文,感悟“奇蹟”

1、請大家打開課文,自由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並想一想:老人還創造了哪些奇蹟?

2、交流(隨機出示2個句子)

出示: ⑴15年啊,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 700畝林網,這是多麼了不起的奇蹟。

a.課件出示:

b.生談感受 (評:老人的舉動讓你受到了震撼)

c.自由讀師:請大家也自由去讀讀這句話,你又有什麼新的發現嗎?

d.課件點擊數字

師:同學們,就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到這些數字上,再去品味,你感受到什麼?:

(我們樊川國小約佔地幾畝?(約7。4畝)(3700畝林網就相當於我們500個樊川國小差不多大。)

e.交流:看到這樣的一組數據,你心裏有什麼想法嗎?

f.小結:師:這一連串的數字背後是老人15年的枯燥歲月;這一連串的數字面前卻是滿山遍野的綠。這就是——生:“奇蹟”,一個了不起的奇蹟!讓我們用朗讀來感受這種奇蹟吧!

——自由讀這一句——指名讀(強調數字)

評:1、你讀的時候強調了數字,讓我們更好的感受到了這種奇蹟。

2、你讀得聲情並茂,這確實是了不起的奇蹟。

師:通過這一連串的數字,你的腦海中會浮現出老人什麼樣的形象呢?

生:偉岸、高大。生:值得尊敬、學習。

師:(結)老人用他不屈不撓的毅力在風沙面前豎立起一道天然屏障,也在我們的心中豎立了高大的形象,現在就讓我們一起用朗讀來表達此時的心境吧。男生讀,女生讀。

預設(2):楊樹、柳樹如臂如股,勁挺在山窪山腰。看不見它們的根,山洪湧下的泥埋住了樹的下半截,樹卻勇敢地頂住了它的兇猛。這山已失去了原來的坡形,依着一層層的樹形成一層層的梯。

a.師:為什麼你覺得這也是奇蹟呢?(引:我們身邊也不乏垂柳依依翠楊挺拔的景象,那麼這裏的樹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

生:

b.師:是的,樹的勇敢扼制了山洪的兇猛,龐大的根系牢牢扼住了稀疏的黃土,這的確是一個了不起的奇蹟。

c.朗讀指導:(男女生讀)

d.引讀:

師:參天的楊柳,綠色的波浪,如臂如股,勁挺山腰,這一切都是這位老人創造的奇蹟——生讀:15年啊,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 700畝林網,這是多麼了不起的奇蹟。

三、奇蹟背後

1、師:這是多麼了不起的奇蹟啊,那麼這位老人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創造的奇蹟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2、3自然段,用波浪線畫下來。

2、自由找

3、交流(預設)

(一)大環境

生:

1、師:你找到的是老人生活的大環境(板書:大環境),如果讓你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它,你會用什麼?——生:惡劣 (板書:惡劣)

2、請同學們再去讀讀這一段話,(課件出示)這段話中的哪些詞語讓你感受到環境的惡劣?把它圈出來。

預設:乾旱、霜凍、沙塵暴

肆虐、盤踞之地、風吹沙起

3、師:(課件出示)誰來讀讀這些詞語?指名讀

4、師:在座的同學有誰去過晉西北?那麼你們知道晉西北的環境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惡劣嗎?老師這兒有一則資料,我們一起來看:(出示資料)師讀

(晉西北土地沙漠化日趨嚴重,屬於沙塵暴高發區,素有“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無風三尺土,風起土滿天”的説法。這些主要分佈於大同、朔州、忻州三市的16個縣(區)的風沙帶,土地沙漠化面積每年都在增加。右玉縣老城12米高的城牆如今已被黃沙埋沒,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牆;五寨縣許多村莊,由於風沙侵害,每一二十年就被迫搬遷一次。)

5、交流:(師:誰來説説你此時的感受?)

6、師:是啊,這裏可稱作窮山惡水、荒無人煙、死亡之地。帶着這種感受再讀這些詞語——生齊讀

師:如此惡劣的環境,難怪,縣誌載:(課件出示:風大作時,能逆吹牛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墜)

師:你們是怎麼理解這句話的?

師:在如此險惡的環境裏,這位老人卻創造出這一片青山秀水。這的確是了不起的——奇蹟啊。

(二)小環境

1、師:誰再來説説,老人還在怎樣的情況下創造了奇蹟?

生:

師:這是老人所生活的小環境(板書:小環境)

師(引)老人用他的堅毅抵住了環境的惡劣,而他生活的地方又有怎樣辛酸的故事呢?

生:早出晚歸

生:七位同伴五位過世

生:風雨同舟的老伴沒能見上最後一面

師:可見老人的生活非常的——艱苦板書:艱苦

師引:

面對五位老漢的離去,老人沒有離開,依舊選擇了——(課件出示)種樹!;

面對老伴的過世,他也沒有離開,還是選擇了——種樹!

面對女兒三番五次地從城裏回來接他去享清福,他選擇的還是——種樹!。

師:15年啊,綠色披上了青山,而青絲卻變成了白髮,死亡帶走了他的親人,也正一步步向他逼近,但是,老人沒有離開,他不走,是因為——他覺得種樹是命運的選擇,他不走,是因為——他覺得屋後的青山就是生命的歸宿。

2、師:他不走,還會因為什麼?

預設2:保住了這黃土,我們才有這綠樹;有了這綠樹,我們才守住了這片土(評:是啊,在老人心中,樹與土的關係是如此的親密啊)

預設3:作為一個山野老農,他就這樣來實現自己的價值。他已經將自己的生命轉化為另一種東西。他是真正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了。

師(引)看眼前翠綠的青山,聽耳邊樸實的話語,我被老人的行為所感動,在我眼前,老人的形象愈發高大起來(課件出示句子)

師:自由讀讀這句話,你有什麼疑問嗎?

生質疑:另一種東西是什麼東西?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什麼意思?

(理解 “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 “另一種東西”)

師:想一想“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的字面意思是什麼?

(與山川共存:和山山水水一起共同存在;與日月同輝:就是和太陽月亮一起發出光茫。)

師:可是,老農能和山水永遠在一起嗎?能像日月一樣永遠發出光輝嗎?請大家聯繫上下文想一想:到底是什麼與山水共存、與日月同輝呢?

生:

(對土地的熱愛、對家園的熱愛、堅持不懈的毅力)

師小結:是啊,老農不僅留下了這片青山,還留下了更為寶貴的東西──與環境作鬥爭的不屈精神,綠化家園、保護環境的奉獻精神,造福人類的精神,這一切將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

板書:無私奉獻造福人類

帶着這份感動,讓我們一起再讀一讀描寫作者感受的話。生自由讀,指名讀,範讀,齊讀。

≤≥

師:是啊,就是這一股力量支撐着老人,讓他執着的堅守着這一片土地,15年啊,生接讀——他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 700畝林網,這是多麼了不起的奇蹟。

師:此時此刻,這位普通的老人讓我們真正領悟到了──(生齊讀)青山是不會老的!

四、再造奇蹟

1、A“青山不老,精神永存!”這位老人是晉西北的農民,他淳樸頑強、不善言表。他就是馬永順。今天,就讓我們在這兒,説出老人心中的話。

B、黑龍江省鐵力市市政府在鐵力林區前修建了馬永順紀念館、馬永順林紀念碑,將鐵力林業局第二中學改名為馬永順中學。此時,如果你來到紀念碑前,心裏肯定有許多話想對馬爺爺説吧。

現在,請左邊兩組同學來寫老人想説的話,右邊兩組同學來寫我想對老人説的話。

2、學生寫話,教師巡視指導。

3、全班交流。

青山處處埋忠骨的教學設計教學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關抓住課文中的關鍵句子,把握文章主要觀點。

3.閲讀課文,學習作者從不同方面進行環境描寫,體會老人與環境作鬥爭的不屈精神和造福後代的情懷。

【教學重點】

1.作者從不同方面進行環境描寫,體會老人與環境作鬥爭的不屈精神和造福後代的情懷。

2.感受老人的精神,產生對老人的崇敬感,有傳承老人的精神的願望。

【教學難點】

1.理解“青山不老”的內在含義。

2.關抓住課文中的關鍵句子,把握文章主要觀點。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具準備】課件(朗讀音視頻)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出示圖片:你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2.談話:上節課中,印第安人對土地的眷戀與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動了我們,這節課,我們將一起去認識一位81歲的老人,他從65歲開始在晉西北這塊土地上創造了一個青山不老的奇蹟,讓我們走進課文,去認識這位平凡而又偉大的英雄吧!

二、介紹作者

樑-,著名學者、新聞理論家、作家。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現任人民日報副總編輯。

主要作品:《沒有新聞的角落》《新聞綠葉的脈絡》《新聞原理的思考》等。

三、初讀感知

1.聽範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難讀的字,注意字的讀音。

2.學生初讀。要求: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3.檢查初讀情況。

(1)認讀生字

肆虐盤踞淤泥勁挺盪漾綠洲風雨同舟

三番五次不緊不慢如臂如股

(2)指名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看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四、自讀課文,整體把握。

1.出示閲讀提示:

(1)默讀課文,思考:這位老人創造了怎樣的奇蹟?這一奇蹟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創造的?

(2)聯繫課文,想一想作者為什麼説“青山是不會老的”。

2.小聲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瞭解課文大意。

3.檢查學生自學情況,説一説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課文講述了一位山野老農,將畢生的精力用於植樹造林工作,用15年的時間在晉西北創造了一篇綠洲,以此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造福子孫後代。)

五、品讀釋疑

1.自由讀課文,根據提示思考問題,圈點勾畫,批註感受。

2.學生交流:老人創造了怎樣的奇蹟?

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老人到底創造了一個怎樣的奇蹟呢?快速瀏覽課文,找出一句話來説明。

(1)窗外是參天的楊柳。院子在山溝裏,山上全是樹。我們盤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綠色的波浪,風一吹,樹梢捲過濤聲,葉間閃着粼粼的波光。(這句話中作者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描寫出了漫山遍野綠意盎然,林間松濤陣陣、葉間微泛綠波的優美畫面,表達了作者滿目綠樹的驚喜之情,同時,暗示着老人投身山林、為改造山溝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2)15年啊,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這是一個多麼了不起的奇蹟。(看到這樣的一組數據,你心裏有什麼想法嗎?這一連串的數字背後是老人15年、5000多個日日夜夜的枯燥歲月;這一連串的數字面前卻是滿山遍野的綠。這就是——生:“奇蹟”,一個了不起的奇蹟!)

(3)請同學們一起再來讀一讀,把這一奇蹟展示出來。

3.明白創造奇蹟的艱難,感悟老人的精神

過渡:那麼,這樣一個了不起的奇蹟是在什麼情況下創造的呢?

(1)請大家默讀課文的2—3自然段,細細找一找,找到後標上序號,並寫一寫批註。師巡迴瞭解情況。

(2)反饋,共同評議。

(這個了不起的奇蹟是老人在自然環境極為惡劣的情況下創造的。)”

(3)大環境——險惡

出示句子:這是中國的晉西北,是西伯利亞大風常來肆虐的地方,是乾旱、霜凍、沙塵暴等與生命作對的怪物盤踞之地。

教師總結:在這樣險惡的大環境下,這個手端一杆旱煙袋的瘦小老頭卻創造出了這樣的一個奇蹟,真是不簡單啊!我們不由得讚歎——生讀(15年啊,綠化了8條溝,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這是一個多麼了不起的奇蹟。)

4.過渡:老人用他的堅毅抵住了環境的惡劣,而他生活的小環境又有着怎樣辛酸的故事呢?從哪裏可以看出艱苦。

(1)學生交流,師歸納:

“a獨自一人的孤單;b生活的簡單清苦;c同伴離去的堅持;d老伴去世當天仍在植樹;e有福不享;f選擇青山為歸宿;g年紀雖大,依然堅持”等7個方面。

小結:老人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青山,他覺得種樹是——命運的選擇,屋後的青山就是——生命的歸宿。

5.交流:作者為什麼説“青山是不會老的”?

(1)小組討論交流:

(這是總結全文的中心句,點明中心,昇華主旨。老農人留下的不僅是這片青山,還有更寶貴的東西——保護環境的意識,造福後代、造福人類的精神。老人植樹造林、保護家園的精神永遠流傳,青山必將長青。)

六、總結課文主旨

本文寫了什麼?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本文用清新的筆觸向我們記敍了一位山野老農,面對自然條件的惡劣和生活條件的艱辛,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植樹造林工作中,用十五年的時間在晉西北奇蹟般地創造了一片綠洲的故事,讚揚了老人與環境作鬥爭的不屈精神和造福後代的情懷。

七、課堂小結

是啊,老農不僅留下了這片青山,還留下了與環境作鬥爭的不屈精神、綠化家園、保護環境,造福人類的無私奉獻的精神,這就是作者所説的另一種東西,這一切將與山川同在,與日月同輝。

八、推薦閲讀

本課推薦閲讀《校園門口的那片樹林》《大瀑布的葬禮》。

板書設計

青景觀引入參天楊柳綠色波浪粼粼波光

山大環境———險惡

不背景狀況小環境———艱苦生命的意義

老村幹部補充介紹—了不起的奇蹟人生的價值

老農陪同參觀—一層層的樹梯

課後反思

《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讀課文,文章脈絡清晰,重點突出,即通過了解老人創造的奇蹟,理解青山不老的含義,感受老人與青山共存的精神。課後老師們與我交流了教學經驗我將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反思我這節課的得與失。

一、目標明確,重點突出

在教學過程中,根據閲讀提示的要求,我緊緊抓住課文的三個問題:老人創造了怎樣的奇蹟,這樣的奇蹟在怎樣的環境下創造的,説説青山不老的含義。整個課堂就圍繞這三個問題展開,並且層層深入,感受老人的精神,教學過程清晰,流暢,重點突出。

二、課堂動靜結合,學生自主學習

課堂上以四人一小組討論、交流、“課文主要寫了一個什麼故事”,“老人創造了怎樣的奇蹟”,“老人在怎樣的環境下創造了奇蹟”,“老人為什麼一定要種樹”,“為什麼青山是不老的”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學生通過默讀走進文本,思考問題,通過有感情地讀、悟,領會老人不屈的種樹精神,保護家園,造福他人的無私情懷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積極完成了學習任務。

三、巧設鋪墊,難點突破

這篇課文的難點是理解青山不老的含義,從老人創造的奇蹟到老人身上所體現的精神,我設計了一個過渡性的問題,即老人在15年的種樹歲月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和挫折,要求學生從課文中找到答案,“老人15年如一日地種樹,面對一切困難與痛苦,他不改初衷當五位志同道合的老人相繼離世時,他繼續種樹;當風雨同舟一生的老伴過世時,他仍在種樹;當唯一的女兒三番五次地要接他去享清福時,他還是選擇種樹。”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學生馬上能理解老人身上執着的精神,緊接着追問老人為什麼要如此執着地種樹,通過默讀相關的語段,學生也能快速地理解老人身上的保護家園,造福他人的無私奉獻的精神在此基礎上,説説為什麼青山是不會老的,達到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四、重視學生概括能力的培養

在教學中,我是讓學生在充分閲讀課文的基礎上,抓住關鍵詞句,學生能用自己的話進行理解概括,這樣既訓練了學生的概括能力,又體現了語文的工具性。

五、存在不足

1.教師的課堂評價語言較單一,引導語表達不夠準確,過渡語的表述缺乏深情。

2.在理解大環境的險惡的時候,未設置相應的情境,要是能給學生出示一些相應的環境圖片,會給學生很直觀的印象,學生可以會更快地理解險惡的環境。

3.教師在課堂上的關注面太狹窄

4.課堂上學生的朗讀不是很到位,學生小組討論的時間不夠充分,但是老師缺少有感情的讀的引導,齊讀的形式多樣,但未讓學生讀出應有的情感。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更要注重學生對知識本身的掌握情況,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讓學生以更多的時間親歷文本,與文本對話,是我必須要做到的,今後還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上出一堂更好的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