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讀《青山處處埋忠骨》有感(精品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82W

讀《青山處處埋忠骨》有感(精品多篇)

《青山處處埋忠骨》讀後感 篇一

《青山處處埋忠骨》這篇課文描寫了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毛岸英同志犧牲後。毛澤東主席,作為一個父親心中無比的悲痛,作為一個主席心懷國家的胸懷。

毛澤東主席是是一個普通的父親,也是一位偉大的主席。為了自己的孩子,可以付出一切。為了國家的利益,也可以放棄一切。毛主席的父愛,是每個父親都有的,但他那偉大的胸懷,卻是平常人沒有。毛主席的內心經歷了艱難的抉擇,把愛子葬於異國他鄉,心中無比的不捨,但他還是依照了朝鮮人民的意願。

毛主席作為一個父親,即使自己的孩子已經死於疆場,長眠於異國它鄉。他還是珍藏着自己孩子的各種衣物,表現了毛主席心中對毛岸英無比的不捨以及悲痛。毛主席知道,他的孩子是一位英雄,他是為了朝鮮人民的解放事業而犧牲的。

毛主席既是偉人,也是凡人。在失去孩子後人人都會悲痛、傷心、難過。12年後,毛主席已經是一個70歲的老人。但他仍然思念着自己的兒子,他對自己的兒媳説道:“思齊,到了那裏一定要替我對岸英説一聲,説爸爸愛他。”我們可以看到一位偉大的父親。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有了戰士們的犧牲和努力工作的人們,才有了,如今的生活。我看見了毛主席身為一位父親的常人感情,和毛主席身為一位主席的偉大胸懷。

《青山處處埋忠骨》讀後感 篇二

讀了這篇課文,我感受到了毛主席對愛子的眷戀和對岸英的去世的不敢相信。

這篇課文分為兩個部分來描述的。第一部分主要是講毛主席收到電報後的難過、痛苦,以至於一天沒説一句話,只是一隻一隻的吸煙,桌上的飯菜已經熱了好多次了,這一句句話都足以證明主席對他的兒子岸英的無限眷戀,在第一部分結尾時,毛主席終於開始説話了,可是他只是一遍一遍的喊着岸英的名字,並且用食指按着已經鎖緊的眉頭,並不是故意要説,而是情不自禁的説。

接下來就是第二部分,這一部分主要寫了朝鮮方面想將毛岸英的遺骨安葬在本地。第二部分剛開始的時候主席的祕書走進來,告訴主席,説志願軍司令部再次來電,請示了中央軍委,因為可能是考慮到主席失去愛子的痛苦,所以問主席是否將岸英的遺骨運回國內。這時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來,揚着頭,看着天花板,就是不繼續讀下去,也能看出,毛主席是因為悲痛,所以才會那麼做,在毛主席的目光中,流露出了對毛岸英的無限眷戀,並且文中提到,在毛岸英奔赴朝鮮時,毛主席因為工作繁忙,就沒能再見到他,但是那卻成了他們最後一次的相見,他再也回不來了。“既然岸英已經死了,就是見見遺骨也好”毛主席想着這句話,可是他卻很快的打消了這種念頭,因為他考慮到每個戰士的血肉之軀,都是他們的父母生出來的,他雖然是主席,但是也要考慮一下別的烈士家屬的感受,於是就忍着內心的悲痛,將自己孩子的遺骨安葬在了朝鮮。之後毛主席帶簽字的時候,毛主席竟然下意識地躊躇了一會兒,然後毛主席黯然的目光緩緩看向窗外,之後用手指了指寫字台,示意他的祕書把電報稿放在寫字枱上。到了另一天的時候,祕書再次來到了毛主席的卧室。在那時主席早就已經出去了,毛主席將簽過字的電報記錄稿放在了枕頭上,下面是被淚水打濕的枕巾,由此也能得知毛主席因為痛失愛子而傷心了,整整一個晚上,並且默默的流了一個晚上的淚。

最後一段“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是起到了點明中心的作用。在毛主席的心裏,主席的兒子和普通戰士一樣,沒有什麼特殊的。

《青山處處埋忠骨》讀後感 篇三

今天我們學了“青山處處埋忠骨”這篇文章,讓我受益匪淺。

這件事發生在緩美時期,講了毛澤東的長子“毛岸英”被汽油彈轟炸而亡。而此時的毛主席非常悲痛,如果是其他的父親,肯定會號啕大哭,可是毛主席只是一支一支的吸着煙,一整天都沒説話。

之後,彭德懷來電,要求把毛主席的長子毛岸英的屍體運回國;可是朝鮮的首相又要求把毛主席的長子毛岸英葬在朝鮮,此時,毛主席很難做出選擇。

毛主席想:兒子活着不能相間,就讓我看看遺體吧!可是這種意願很快就被打消了。毛主席咬了咬牙,説:“就照朝鮮首相説的做吧。”是啊,就像王昌齡寫的“從軍行”的詩句“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毛主席竟然忍住悲痛,遵從朝鮮首相説的做。

是誰能有如此胸襟,唯有我們的毛主席,當我讀到文章的最後一句“電文稿下是被淚水打濕的枕巾”時,透過這句話,我彷彿看到了夜深人靜時,一位慈愛的老人在牀上輾轉反側,彷彿聽到了,漫漫長夜,一位慈祥的老人在牀上失聲痛哭,是啊,老來喪子,誰不悲痛?毛主席是平凡的,更是偉大的!

《青山處處埋忠骨》讀後感 篇四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這是我讀完《青山處處埋忠骨》後,印象最深的一句話,也是最能觸動我的一句話。

《青山處處埋忠骨》這篇文章,主要講了在抗美援朝的朝鮮戰爭中,毛岸英死後,毛主席的悲痛,和選擇毛岸英安葬地點的故事。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從每個段落中,都可以體會出毛主席當時痛不欲生的心情。比如説,他整整一天都沒有説話,只是一隻接着一隻的吸着煙,桌上的飯菜已經熱了幾次、下面是被淚水打濕的紙巾等細節中,都可以體現出他當時的心情,是非常悲痛的。

沒錯!作為一個父親,自己的兒子死了,固然是令人傷心的。但讓人沒想到的是,在結局,他並沒有把自己兒子運回到國內安葬。當時我是不解的,因為他的兒子——毛岸英奔向朝鮮的時候,他則因為工作繁忙未能見上一面,按照一個父親的心情,自己兒子既然活着沒能見面,那麼在死的時候就見一見遺骨。這應該是每個父親的想法,但毛主席不這麼認為,他想:“哪個戰士的血肉之軀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萬萬的志願軍安葬在朝鮮嗎?”這就是主席與人不同的想法,雖然他在簽字的時候猶豫了,但他最終還是答應了。

而這,也是我們新中國之所以強大的原因,因為我們的國家領導人,從不搞特殊,與人平等。你想想看,他是國家領導人,整個國家都是他的,搞特殊他不是可以隨便搞嗎?可他沒有,他為人民服務,並不在自己的需求。可能有人不知道,在他去世的時候,他的家庭還都是貧困的。你看,世界上哪個國家能做到這點?這就是新中國能強大的原因,這就是新中國最偉大的偉人。

最後,讓我們再來回憶一下這篇文章的重點: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