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秋天的懷念》獲獎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4W

《秋天的懷念》獲獎教學設計

《秋天的懷念》獲獎教學設計1

1、導入。

通過上捷克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史鐵生在21歲時,高位截癱,失去了生活的勇氣,終日沉溺在自己的苦難中難以自拔,但後來他卻成了令人矚目的人物。是什麼改變了他,改變了她的生活態度?下面,我們就一起走進秋天的懷念,一起去尋找答案。

2、瞭解“暴躁無常”。

(1)雙腿癱瘓以後,“我”的脾氣比去年的怎樣?(暴躁無常)是怎樣表達心情的?

課件出示相關語句。

(2)作者覺着活着沒勁,請你大膽想象:(那天,我又獨自坐在屋裏,看着窗外的樹葉刷刷拉拉的飄落,我————)

(3)在我的眼裏,我就像這凋零的落葉一樣,將落入泥土,化為烏有,在我看來,活着還有什麼勁!

3、感悟母愛。

面對絕望的兒子,母親又是怎樣的呢?

(1)默讀課文,勾畫出描寫母親動作、語言、神態的語句,細細揣摩,把自己的感悟寫在旁邊。

(2)交流。

A、“聽説北海的菊花開了,去哦退你去走走。”

你怎樣理解母親讓兒子去看花?

B、悄悄地

根據學生的敍述,適時的出示帶有“悄悄地”三個句子,體會母親對我的細緻體貼,小心翼翼。

C、動作,語言

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説:“咱娘倆……”

抓“撲”、“抓”體會母親的向撲走兒子輕生的念頭,抓住兒子活下來的信念;抓“忍”字,聯繫上下文,感悟母親的偉大堅強。

同學們,這是一個身患絕症的母親,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的翻來覆去地睡不着覺,他還大口大口地吐着鮮血,她時刻有死的可能。就是這樣一位病入膏肓的母親,(課件引讀)

她有沒有面對被貴的雁陣……

母親為什麼沒有這樣做?你看到了一位怎樣的母親?

D、理解好好活

這樣一位偉大的母親,他沒有豪言壯語有的只是“悄悄地”,“悄悄地”,“悄悄地”,有的只是萬箭穿心的“忍”,這些都化作了一句再簡單,再樸素不過的一句話,——要好好活。

4、理解“我倆”好好活。

(1)母親又悄悄的出去了(悲傷的音樂響起),可是,她出去了就再也沒回來。

學生接讀課文。

(2)多少年後,兒子終於懂了母親沒有説完的話,你們懂了嗎?他究竟懂得了要怎樣好好活?讓我們一起來讀讀描寫菊花的句子

師引讀。

(3)談感受。你從這些描寫菊花的句子裏,讀懂了什麼?

(4)帶着你的感悟再讀讀課文。

小結:花如人生,或淡雅,或高潔,或熱烈而深沉,不管怎樣,都要活出自己的個性、尊嚴、價值,要潑潑灑灑,讓自己的生命之花絢麗綻放。

這就是“秋天的懷念”,這就是“好好活”的真諦!

引讀:此時,當我在面對北歸的雁陣,還會。。。。。。

5、出示《病隙碎筆》中的一段文字。,自由讀,簡單談體會。

6、看視頻,進一步瞭解他一生的成就。

7、出示他在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傑出成就獎頒獎儀式上組委會為他撰寫的頒獎詞。

小結:史鐵生一生用筆譜寫着他的人生歷程,樸實的語言中滲透着震撼人心的力量,課下,請同學們去讀他的作品,在瞭解這個人的同時,也會對人生多一份理解與感悟。

《秋天的懷念》獲獎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課文講述了一位重病纏身的母親,體貼入微地照顧雙腿癱瘓的兒子,鼓勵兒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頌了偉大而無私的母愛。作者藉助對幾件平常小事的細緻描寫,表達了母子之間的似海深情。

學情分析:

現在的孩子大多沉浸在幸福生活之中。當然,這種幸福包含着他們每天享受的母愛。可對於五年級的學生來説,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體會到這種無私博大的愛。通過《秋天的懷念》一課學習,讓學生通過各種方式朗讀,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情感,從而悟出母愛的內涵。同時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去體會這種愛,回報這種愛。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應“具有獨立的閲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學會運用多種閲讀方法”。《秋天的懷念》一文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通篇洋溢着作家史鐵生對母親的無盡懷念和對母愛的深情讚頌。針對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因此,在教學本課時,我先創設情境,觸動學生的情感,讓學生通過多種方式的朗讀、交流,並引導學生抓住文中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體味人物的內心情感,從而培養學生獨立閲讀的能力。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是怎樣透過生活中的小事來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懷念,從而培養學生關心長輩、尊敬長輩的思想品質。

2、自學生字詞,感受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在文中的作用及母愛的內涵。

教學重點:

概括母親關心“我”的具體事例。

教學難點:

從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情中感受到母愛的內涵,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帶有重點問題及重點語句的幻燈片、音樂磁帶、課文放大的插圖。

學生課前蒐集有關史鐵生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今天老師給大家背一首詩,會背的和我一起背。(師生齊背《遊子吟》)知道這首詩寫什麼的嗎?(生答:這是一首讚美母愛的詩)。是啊,小草無法報答春光的沐浴之恩,就像小草一樣,我們也無法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今天我們共同學習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正是體現了母愛的偉大和平凡、細緻而深沉。(板書課題:10、秋天的懷念)2、交流信息:課前你們通過預習、蒐集資料,你認識史鐵生了嗎?(生交流)

3、(出示課文放大的插圖)看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史鐵生和他母親的一幅畫。從這幅圖上,你們看懂了什麼?

生:看出作者痛苦、憂傷,對生活失去信心,他的臉上黯淡無光。

生:畫中的母親面帶笑容,一手撫摸兒子的手,一手拍着兒子的肩膀,在親切地撫慰兒子。

過渡:對於史鐵生來説,他年僅21歲就失去了雙腿,這是是一份多麼沉重的打擊呀!請同學們打開課本默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生默讀課文。師:你們讀懂了什麼?

2、生交流:作者的心情很不好。師:對,他的脾氣暴怒無常。並引讀:“望着望着北歸的雁陣,……”“聽着收音機裏甜美的歌聲,……”“媽媽讓他去北海看菊花,他喊着:…….”

師:是呀,作者活着還有什麼勁兒,他的生活就要與輪椅相伴了,他的心情異常苦悶。你們還讀明白什麼?

生:文中的母親非常愛自己的兒子,關心自己的兒子。

過渡:母親是怎樣關心“我”的?請同學們討論。

三、從細小的事情中,品味詞句,體會母愛的內涵

(出示幻燈片1)討論:母親是怎樣關心“我”的?

1、找出相關的語句。

2、概括關心“我”的具體事例。

3、從細小的事情中,體味到母愛的內涵。

4、小組彙報。

(1)、生:讀“這時,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看着我”、“我狠命地捶打……好好兒活……”

師:從這些內容中,你讀懂了什麼?

生:這是“我”發脾氣時,母親對我的撫慰。

師:哪些詞句給你感受深刻?

(生説出一些重點詞語,其他學生補充,並談出自己的感受。)

師:母親看到兒子在摔東西,為什麼不去制止,反而躲出去呢?

生:因為他想讓兒子把心中的怨氣宣泄出來,如果制止可能會給兒子增加痛苦。

師:從這件事上可以看出母親對兒子怎樣?這種母愛中包含着什麼?

生:母親關心兒子,理解兒子。

生:這種母愛包含着理解。(板書:母愛中有 理解)師:請兩位同學有感情地朗讀這兩句。(生讀)

師:還有哪些語句?

(2)、生讀第二自然段。

師:你讀的這些想告訴大傢什麼?

生:母親身患重病,卻不忍心告訴兒子,怕給兒子增加痛苦。

師:這也是母親關心兒子的一件事,其中也包含着母親的愛,這種母愛中有什麼?母親睡不了覺呀!這是因為(生齊讀:他的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哪個詞可以概括?

生:翻來覆去。

師:母親疼得無法入睡,她説了嗎?為什麼?

生:因為他不想給已經癱瘓的兒子增加痛苦,他默默地忍耐着。

師:這也是一種母愛,其中包含了什麼?

生:忍耐。

(板書:忍耐)

師:這是一位何等偉大的母親!誰能通過朗讀來把母親在身體上、心理上承受的痛苦表現出來。

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

過渡:還可以從母親關心我的小事中體味到母愛的內涵嗎?

(3)、生讀“聽説北海的花開了,……他總是這麼説。”“ 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現出央求般的神色。‘什麼時候?’‘你要是願意,就明天。’她説。”

師:這是母親關心我的一件什麼事?誰能用一句話概括?

生:母親央求“我”去看菊花。

師:從哪看出是央求?為什麼央求?

生:母親想帶兒子出去散心、好讓兒子的心情好起來。

師:母親真是用心良苦呀!兒子同意了嗎?母親怎樣?

(生答)

師:請同學分角色朗讀,體會母親的良苦用心和兒子的不耐煩。

生分角色朗讀。

師:母親央求兒子看花,已經不止一次了,而且還和兒子商量,這種母愛裏包含着什麼?

生討論答出是尊重。 (板書:尊重)

(4)、母親關心“我”還體現在哪件小事上?

生:母親臨終前的囑託。師:囑託什麼?生讀句子。

師:母親臨終前,心中仍然放不下,她心中掛念着她的兒女。其實這種掛念也體現了偉大的母愛。(板書:掛念)

過渡:文章中像這樣的小細節還有很多,只要你用心去感受,你肯定還會體會到母愛的內涵。那麼,從這些小事中,你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感情了嗎?四、透過事例,體會感情

(一)(出示幻燈片2)一件件小事中,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生:作者懷念母親。

(二)還能從哪體會到作者懷念母親?

生讀最後一段。

師:説説你的理由。

生:雖然寫的是菊花,但實際在寫懷念母親,因為母親是在菊花開得正豔時去世的。

師:你讀得很仔細。從這一段確實讓我們感受到作者懷念母親,所以課題是“秋天的懷念”。

(三)“好好兒活”在文中出現幾次?(生答兩次)

(出示幻燈片3)“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1、齊讀兩句話。

2、分別談理解。(在學生談感受的同時,師板書:我 懷念 母親)

3、讓我們通過朗讀最後一段,來表達作者對母親的懷念之情。

五、拓展延伸

1、同學們,作者的母親是一位什麼樣的母親?(偉大、堅強)作家史鐵生的母親對他的兒子的愛我們已經讀懂。我們在坐的每位同學包括老師在內也在享受這份博大的愛,不管是父愛還是母愛,我們都應該學會珍惜這份愛。在平時的生活中,你體會到了嗎?思考一會與同學交流。

2、音樂《白髮親孃》響起,學生互相交流。

3、在以後的生活中,希望大家不要對父母的愛毫無察覺,要學會感謝這份愛。相信大家通過今天的學習,都能體會到母愛的內涵,肯定有一些話想對你的媽媽説,那麼課下把它寫下來。

六、作業

《媽媽,我想對您説》

《秋天的懷念》獲獎教學設計3

一、備課思考:

讀史鐵生的文字越多,越會被他那來自心底的蒼涼的文字而感動。可能是他先天的敏感善思的稟賦,更由於後天的深重災難吧。史鐵生在作品中從追問自己為什麼活着到追問人類為什麼活着,從設想自己應該怎麼活到設想人類應該怎麼活,他把自己,也把讀者一步步引向了心靈探險之路,最終引向人類的終極精神關懷。《秋天的懷念》是對母親的追憶和懷念,更是一篇思考人為什麼活着,應該如何活着的充滿哲理性的感人作品。我想透過《秋天的懷念》這扇窗口,把學生引向史鐵生豐富的精神世界,引向對母愛內涵的深層詮釋,引向對活着意義的深層追尋。只是不知能否達到這樣的預期目標。

二、設計理念:

這是一篇帶星號的閲讀課文,按照略讀課文的要求,對這類文章不宜講得過細,要引導學生自主閲讀。從這個角度來看,正好是放手對學生閲讀能力檢驗的機會,從而給老師的教學提供了放開手腳的機會。但,這又是一篇文字及其細密、細節及其感人的文章,讓學生抓住這些重點文字揣摩語句含着的意思,體會文章裏藴涵的哲理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這就要求在教學中要做到疏密有致,粗細結合。為此我決定遵循以下的教學思路:由簡介史鐵生引出有關 “母親”的話題——由“母親”話題引出《秋天的懷念》——從《秋天的懷念》中來詮釋“母愛”的內涵——由“母愛”的內涵引申對“好好活”意義的探詢——由 “好好活”的話題進一步走進史鐵生更為豐富的精神世界——由史鐵生的精神世界再進一步上升到關於“活着意義”的哲學思考。牽引着學生先由課外走向課內,再由課內再走向課外。通過“披情入文”、“披文入情”一步步讀懂課文,並讀出自己的思考。在學習的過程中,運用和鞏固已學的閲讀方法。

三、過程預設:

(一)簡介作者,引出“母親”:

1、在中國當代的文壇上,有這樣一位作家……他叫史鐵生。

2、那麼是什麼力量讓史鐵生寫出這麼多震動中國文壇的好作品呢?因為她有一位這樣的母親,今天就讓我們來認識這位母親。可惜這位母親早就不在人世了,她在兒子二十多歲的時候就去世了,當時年僅49歲。

3、請大家讀這段話: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裏,想:上帝為什麼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聽見回答:“她心裏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點安慰,睜開眼睛,看見風正在樹林裏吹過。——摘自史鐵生的《合歡樹》)

4、你抓住了哪些關鍵詞?讀懂了什麼?

5、從這段文字中,你讀出什麼問題出來了嗎?

(二)初讀課文,感知“母親”:

這到底是一位什麼樣的母親呢?請自讀課文,找出有關描寫母親語言、動作、神態的語句,用不同的符號標出。

(三)品詞嚼句,詮釋“母愛”:

1、根據學生找出的重點句,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品讀,讀出母親的苦,母親的愛。

2、母親的這些苦,母親的這些愛兒子當時知道嗎?後來知道了嗎?你從哪兒看出來後來兒子懂了?品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3、你還從這段話中還讀懂了什麼?品味“好好活”。

(四)昇華情感,延伸思考:(機動安排)

1、母親死後,史鐵生才慢慢悟出母親的這些愛以及母親所説的“好好兒活”的。請看下面這兩段文字,讀一讀(注意抓住關鍵詞)。(摘自《我與地壇》的兩段文字。)

2、從這幾段兒文字當中,你進一步體會到“母愛”是什麼?“好好兒活”怎麼講?

(五)課外拓展,推薦閲讀:

1、這種愛為什麼直到母親去世後我才明白呢?正是因為史鐵生對母親的這種不盡的懷念深深折磨着他,同時也激勵着他。請再看下面這段文字:(摘自《我與地壇》和《有關廟的回憶》的相關文字。)

2、像這樣的對母親思念的文字出現在他很多的作品當中,比如:《我與地壇》、《合歡樹》、《有關廟的回憶》。至於其他的文章,非得有一定生活閲歷的人才能品味到他文字當中所表現的那種厚重與蒼涼。如果你們願意,課下請讀讀下列文章:《命若琴絃》、《務虛筆記》、《病隙碎筆》。

3、如果有時間還可以讀讀餘華的《活着》。在這部作品裏,餘華用一個叫“富貴”的人告訴我們:“活着”是一個充滿了力量的語言,這種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秋天的懷念》獲獎教學設計4

一、回顧課文內容

讀過《秋天的懷念》,讓我們感受到了一位母親對兒子深深的愛。這節課讓我們再進一步走進文本,品悟課文,更多地去感悟 “我”對母親的懷念。上節課,我們初步瞭解了課文內容,認識了史鐵生和他偉大的母親。誰能用簡練的語言回顧一下課文內容?(文章講述了一位重病纏身的母親,體貼入微的照顧雙腿癱瘓的兒子,鼓勵兒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頌了偉大而無私的母愛。) 説説文章圍繞“我”與母親主要講了哪幾個小故事?

(1)“我”發脾氣時,母親撫慰“我”。

(2)母親為了“我”,隱瞞病情。

(3)母親央求“我”看花。

(4)母親的臨終囑託。

二、品讀課文,談感受。

(一)感受娘倆好好活

我們要讀懂一個人,無非是聽其言,觀其行,察其色。大家從這三方面認真去思考,就能讀懂。請同學們再次用心地、細細地品讀課文,邊讀邊想:雙腿癱瘓後, “我”的心境是怎樣的,面對痛楚的“我”母親又是怎樣做的?你是從哪看出來的,結合具體詞句以及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你的體會和感受。(邊讀邊畫出有關的字、詞、句,品一品、讀一讀,把自己的感受批註在旁邊。)

預設點一:文章第一段我發脾氣時,母親撫慰我。

1. 提問:雙腿癱瘓後,我的心境是怎樣的?(痛苦 絕望)你是從哪些詞語讀出來的?

抓住“暴躁無常”、“突然砸碎”“猛地摔向”“狠命的捶打”體會“我”的痛楚無助。(引導學生結合資料談)

2.師適時提問:看到這樣的“我”,母親是怎麼做的?

每當“我”發脾氣時,母親就“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着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後,“她又悄悄地過來,眼圈紅紅的,看着我”。

生:從“躲”“偷偷地”“悄悄地”可以看出母親面對脾氣暴躁無常的“我”,非常小心謹慎。

師:為什麼要這樣小心呢?

生:因為母親懂得雙腿癱瘓的兒子內心的痛苦,她理解兒子,在她心裏只有兒子順心才是最重要的。

師:孩子們,你們覺得愛是什麼?(愛是理解)

生:“偷偷地注意”不放心,擔心兒子做傻事。“眼圈紅紅的”母親心裏比兒子其實更痛苦,但還要撫慰兒子受傷的心靈。

師:絕望無助的“我”“狠命地捶打着”自己的雙腿,看到此情此景,母親心中的痛苦可想而知。母親撲下去的是什麼?抓住的僅僅是我的雙手嗎?母親忍住的又是什麼呢?(可以體會到母親非常在意“我”的內心感受,害怕兒子禁不住打擊,失去生活的勇氣。忍除了要忍住兒子的抱怨,還要忍住自己的痛苦,更要忍住兒子的病痛給自己帶來的雙重打擊。)

師:孩子們,你們覺得愛是什麼?(愛是包容)

師:母親的話語更是令我感動。此時母親又説了什麼?

從母親的話裏我們讀到了至真至純的疼愛和體貼,你們覺得愛是什麼?(體貼)其實母親生活得很苦,兒子的病已經讓他苦不堪言,自己的重病更讓她苦上加苦。然而母親依然苦口婆心地勸導兒子。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這句話看似是很平常的勸慰話,讓我不要失去勇氣,其實她也是在給自己打氣。她知道兒子需要她)。省略號説明母親要説的話很多很多,在這裏所有的語言都化作了最簡單、最樸實的一句——“好好兒活” :母愛無言,卻似一條潺潺的小河,悄無聲息地滋潤我的心田。母愛就是一個行動、一句話語、一個神色。概括地講母愛是一堆細節,一堆不起眼的細節。如果把母愛比做大海,那細節就是一滴水,一滴水匯成了大海,一堆細節聚成了母愛。

朗讀指導:誰能帶着這份沉甸甸的母愛讀一讀第一自然段?(指導讀我“暴怒無常”的句子時要讀出“暴怒”、“絕望”的語氣,讀描寫母親的句子時應讀出母親對兒子的心疼和無奈.)

師:兒子當時懂母親“好好兒活”的意思了嗎?

生:沒有。兒子因為自己雙腿癱瘓的原因,只是一味發泄自己的內心苦悶,當時根本沒有仔細想過母親的感受,一直到後來妹妹告訴才知道母親已患重病。

師:當時母親的情況怎樣呢?

指生讀第二自然段。

師:“母親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了覺”,自己身患重病,卻依然用“好好兒活”來勸慰兒子,支撐自己,從這兒可以看出母親是一個怎樣的人?

生:堅強、無私。

預設點二:母親為了“我”隱瞞病情。面對絕望無助的兒子,母親儘可能的用自己的深愛給兒子以活下去的希望與信心,課文接下來又給我們講了哪個小故事?(母親央求我去看菊花)

三、小組合作學習:母親央求“我”看花。

這段讓學生自學,小組合作學習(邊讀邊畫出有關的字、詞、句,品一品、讀一讀,把自己的感受批註在旁邊,然後在小組中進行交流。)

1.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一個“擋”字體現了母親的細心,無微不至的愛,不想讓 “我”看到生命凋零的秋葉而傷感。“憔悴”説明母親的病已經很嚴重了,為了照顧我更是心力交瘁,“央求”一次能看出母親的用心良苦,他要讓兒子好好活下去。

2.“你要是願意,就明天?”她説。我的回答已經讓她喜出望外了。“喜出望外”是指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感到特別高興。母親的“喜出望外”僅僅是源於我答應去看菊花,我偶爾的平靜、心情好轉就可以讓母親喜出望外,足以説明母親愛我的深切。

3.母親“一會坐下,一會站起”, “絮絮叨叨地”説着話表現了母親因為兒子的回答高興地不知所措,以至於多説了話而説漏了嘴,於是忽然不説了,怕再説錯話刺激兒子,要知道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母親比“我”還敏感。母親對“我”的愛已經無處不在了。

師:通過自學,你們覺得愛還是什麼?(呵護)你們不僅學會了學習方法還深刻感受到了母親對兒子的愛。老師希望你們把母親對自己的愛裝進行囊,讓這份愛永遠伴隨你成長。老師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想讀讀這段了,可以嗎?師範讀。

朗讀指導:朗讀時隨母親心情的變化語速時而緩慢,讀出央求的語氣,時而歡快讀出如釋重負,充滿希望的語氣,結尾時歡快的語調要戛然而止,在朗讀中幻化出母親因失言而重陷痛苦的現實與無奈中的畫面.

(二)感悟我倆好好活

預設:母親的臨終囑託

師: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出去了,就再也沒回來。母親去世了,直到她生命的最後時刻,她依然惦記着她的兒子,當時她只有49歲。在母親去世七年後,他的兒子寫下了這篇文章,此時他懂得母親的心了嗎?

齊讀最後一段

此時他又是什麼心情?(傷感 愧疚,思念)不同顏色的菊花給你什麼樣的感受?我真正懂得了什麼?

師:菊花依舊,慈母卻不在,睹物思親,怎能不傷感?我們要像史鐵生那樣去敬愛自己的母親,但我們不能像他那樣為不能孝敬母親而遺憾終生。因此老師想送大家一句話“樹欲靜也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希望我們抓緊父母健在的光陰,及時盡孝.盛開的菊花就像走出陰影的我,不同的菊花絢麗多彩是對我成功人生的描繪。我懂得人應該堅強,應該笑對人生。

三、昇華情感

一個平凡的動作、一句樸實的話語、一件件平凡的小事都湧動着母親的愛,孩子們我們再齊讀課題。想一想文章題目為什麼叫《秋天的懷念》?

現在我們不難發現此時的秋天在作者眼裏已經變成了七彩色了。我們也明白了作者在秋天懷念的道理,他就是想借秋天告訴母親,我已經能笑對人生了。

(三)體會我們的好好活。

當苦難、逆境來臨的時候,我們首先應想到的是好好活,讓這一次的活熱烈而輝煌。希望大家從這篇文章中看到的,不僅僅是母愛,還會看到作者對生命的思索——當災難來臨的時候,我們究竟該怎麼辦?

面對挫折和災難,我們不僅要有勇氣去面對,同時也需要家人和朋友的關心。生命是美好的,要好好珍惜,好好兒活才是!生命對每個人都只有一次,命運是可以通過個人努力,奮鬥來改變的!

從史鐵生的身上我們受到了啟發,世界上有看得見的殘疾也有看不見的殘疾,身體的侷限這輩子我們改變不了,但我們可以改變的是我們的心靈。為此,作為一個健康的人,我們必須——好好活!

作業佈置

1.表達練習:結合你對史鐵生的瞭解及今天你在課堂上的所學,把這篇課文講述給你的父母聽,一定要説説自己學後的感受。

2.寫作練習:回顧母親愛你的點點滴滴的細節寫一篇習作,體裁不限但一定要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板書設計:

我 母親

暴怒→安慰

思念←去逝

《秋天的懷念》獲獎教學設計5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文章細節,揣摩人物內心世界。

3.品讀文章質樸深沉的語言。

4.在整體感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注意語言的積累和運用。

過程與方法:

從情境創設和情感鋪墊導入,解讀“我”和母親。引導學生深入人物的內心世界,體悟親情和生命。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設身處地體會作者和母親的經歷和感受,真正感受到母愛的偉大,並用正確的態度面對生活。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品味揣摩語句,深入理解課文。

2.走進“我”和母親的內心世界;感受母親形象。

教學難點:

切實體會母愛的博大無私,指導學生學習如何面對磨難。

三、教學策略

本課主要採用情境引導法、朗讀法、賞讀評議法等教學方法,此外與直觀形象的多媒體結合,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通過情境創設和情感鋪墊導入,反覆品讀課文,逐步深入理解課文。

2.學生自主學習,將自學中遇到的難詞、難句摘下來質疑問難,通過生生、師生之間的交流加以解決,教師在點撥時授以學法指導。

3.在課文解讀中設置好問題,激發學生閲讀體驗。豐富學生情感,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導入:

教師出示PPT並朗讀:

我一直有一個悽苦的夢……在夢中,我絕望地哭喊,心裏怨她:“我理解你的失望,我理解你的離開,但你總要捎個信兒來呀,你不知道我們會牽掛你,不知道我們是多麼想念你嗎?”但就連這樣的話也無從説給她聽,只知道她在很遠的地方,並不知道她在哪兒。這個夢一再地走進我的黑夜,驅之不去。

這段文字節選自史鐵生的散文《有關廟的回憶》,表達了作者對一個人強烈的想念之情,這個人便是他的母親。學習了史鐵生回憶母親的散文《秋天的懷念》,我們會對這種情感有更深的體會。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

(二)走進作者

播放視頻課件《秋天的懷念》作者介紹。

1.史鐵生雖遭遇了不幸,但他最終走出了人生的困境。看完視頻,説説史鐵生取得了哪些成就。

2.課件展示:

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心……(華語文學傳媒大獎2002年度傑出成就獎授獎詞)

3.導入下一環節:史鐵生不僅給後人留下寶貴的文學作品,而且用自強不息的精神光輝照亮了很多人的心。那麼,是誰照亮了史鐵生的心?

板書:史鐵生──被母愛照亮的人

下面,一起來欣賞《秋天的懷念》吧!

【設計意圖】1.營造情境,引導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突出史鐵生的成就以及母親的重要性。2.引導學生帶着感情走進課文。

(三)感知課文

1.播放情境課文宣泄的痛苦並引導思考:

(1)當初,史鐵生如何面對“雙腿癱瘓”遭遇?(抓住文章的重點詞語分析理解)

(2)母親又如何面對“暴怒無常”的“我”?

(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關鍵詞體會母親內心的痛苦)

2.播放情境課文秋日的遺憾並引導思考:

(1)母親為什麼要央求“我”去北海看菊花?(喚起“我”對生活的勇氣,鼓勵“我”要好好活)

(2)這段文字對母親作了哪幾方面的描寫?(動作、語言、神態、心理)

3.播放情境課文爛漫的秋菊並引導思考:

(1)在前文中找出和最後一句話照應的句子。

(2)把題目“秋天的懷念”改為“懷念母親”好不好?

不好。一是作者以季節的變化來組織材料的,“秋天的懷念”體現了這一點。二是文章末尾描寫了秋天的菊花,起了襯托心情和揭示主旨的作用。改為“懷念母親”則體現不出作者精巧的構思。

4.自讀課文,讀出人物的情感。

【設計意圖】

讓學生在聽讀、朗讀、思考、討論中感知課文,重點感知“我”和母親的形象。

(四)解讀人物

第一,解讀作者的心路歷程。

同學們!下面讓我們細細品讀文章的語句,走進作者的精神世界。

1.播放課文解析從絕望到希望──探究作者的情感脈絡。

2.提出並探討問題:

①“北歸的雁陣”“甜美的歌聲”為什麼會讓“我”更加痛苦?

②從文章的字裏行間,體會一下作者對母親的感情。

後來妹妹告訴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了覺。

她出去了,就再也沒回來。

看着三輪車遠去,也絕沒有想到那竟是永遠的訣別。

明確問題一:“北歸的雁陣”帶來春的信息,其自由自在飛翔的樣子讓人羨慕;“甜美的歌聲”往往激起人們對生活的憧憬,在這些美好的事物的反襯之下,雙腿癱瘓的史鐵生會覺得更加痛苦。

明確問題二:“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寫出母親忍受着巨大的病痛折磨卻包容“我”的喜怒無常,側面表現作者的內疚;“再也”寫出了深深的遺憾。

此外,教師還可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找出相關的句子細細體會。

第二,解讀母親的形象。

1.組織討論:母親的感人形象是通過動作、語言、神情、心理等方面的描寫體現出來的,畫出你感受最深刻的句子,小組交流,説説其動人之處。

2.出示《我與地壇》裏的一段文字:

那時她的兒子還太年輕,還來不及為母親着想,他被命運擊昏了頭,一心以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不知道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她有一個長到二十歲上忽然截癱了的兒子,這是她的兒子;她情願截癱的是自己而不是兒子,可這事無法代替;她想,只要兒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確信一個人不能僅僅是活着,兒子得有一條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這條路呢,沒有誰能保證她的兒子最終能找到。──這樣一個母親,註定是活得最苦的母親。

對照上面一段話,結合文章相關語句思考:為什麼“這樣的母親,註定是活得最苦的母親。”?

引導學生從三方面理解:一是母親深受病痛折磨;二是“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三是擔心兒子不能“好好兒活”……

【設計意圖】對文章內容進行歸納,總結;通過品讀重點字詞及具體的描寫分析人物形象。

(五)寫法探究

探究“借景抒情”的手法。

探討問題:文章最後一段為什麼要詳細描寫多種顏色的菊花在秋風中綻開得爛漫?

一是通過菊花的爛漫襯托作者對生活的熱情,這是以景襯情的寫法;二是以菊花照應上文“母親生前央求我去北海看菊花”這件事,借菊花懷念母親,同時照應了題目。

【設計意圖】引導瞭解常見的寫作手法,體會寫作手法的作用。

(六)活動學習

主題:説説給我最關愛的親人。

參考文本素材秋天的懷念活動設計。(主題:感恩母親)

【設計意圖】實現課內外遷移,體現大語文教學觀。實現能力遷移和情感內化。

(七)佈置作業

1.佈置檢測練習。

參考秋天的懷念同步檢測。

2.拓展閲讀。

史鐵生的其他作品《我與地壇》《病隙碎筆》等,寫一篇讀書筆記

【設計意圖】1.基礎知識鞏固。2.讓學生感受母愛並用行動和語言表達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