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新版三年級下冊數學廣角教學設計【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45W

新版三年級下冊數學廣角教學設計【多篇】

三年級下冊數學廣角教學設計 篇一

1、理解集合圈裏各部分的意義。

2、會讀集合圈中的信息,會按條件填寫集合圈。

3、使學生會藉助直觀圖,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會讀集合圈中的信息,會按條件填寫集合圈。

使學生會藉助直觀圖,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一、腦筋急轉彎導入:

1、兩個爸爸和兩個兒子去照相,可是照片上只有3個人。這是為什麼呢?

2、學生各抒己見。

3、設置懸念:同學們的猜測都有各自的道理,但答案到底是什麼呢?老師暫時還不想告訴你們,我相信通過下面的兩個遊戲,大家一定會自己找到答案的。

二、遊戲體驗,構建新知

1、開心轉盤

請6名同學參加比賽。

介紹遊戲規則:每人轉動一次轉盤,轉盤停止後指針會停在相應的分數上,分數高者即獲勝。參賽結束後把帶有自己姓名的紙條貼在黑板上。遊戲結束後獎勵獲勝的同學。

2、夾球

請5名同學參加比賽。

介紹比賽規則:學生面對面站立,一面三人,另一面兩人,用小腿夾住球跑到對面交給另一名同學,依次這樣做,球不落地即獲勝。參賽結束後也把帶有姓名的紙條貼到黑板上。

3、遊戲結束了,統計:參加這兩項遊戲的共有多少人?

4、下面請參加這兩項遊戲的同學到前面來,我們來檢驗一下是否有11人。

請參加開心轉盤的同學站到這個圈裏。請參加夾球的同學站到另一個圈裏。

故作吃驚狀:咦,參加夾球的還差2個人,在哪呢?趕快到前面來。

5、組織同學們想辦法:他們倆站在哪比較合適呢?

6、結合學生的方法,指着開心轉盤這個圈問學生:你能説説這個圈裏表示什麼嗎?那另一邊呢?中間表是什麼?那你數一數到底有多少名同學參加了遊戲?怎樣列式?

7、揭示集合:在數學上,我們把參加“開心轉盤”的同學看作一個整體,叫做一個集合;把參加“夾球”的同學看做一個整體,也是一個集合。

8、板書課題。

9、介紹維恩圖。

10、介紹維恩。

三、分層練習,拓展提高

1、教材105頁做一做的第1題

2、教材105頁做一做的第2題

3、揭曉課前腦筋急轉彎答案。

四、課堂小結,延伸鋪墊

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

三年級數學下冊數學廣角評課稿 篇二

觀課主題

小組合作的組織與實施

主要亮點

課堂先後看到了3次小組合作,其中2次同桌互相説一説,1次4人小組討論。同桌互相説一説分別安排的“用不是()是()説話”和“根據提示推理後給幾個羊羊排隊”。這兩次互相説一説效果較好。出示例題和合作要求後,安排了4人小組討論“確定他們3人各拿的什麼書”。這一次4人小組合作學生討論的很熱鬧,氣氛較熱烈。總得來看,小組合作的時機和形式安排得比較恰當,實施的也比較順暢。

另外:開課時安排的“猜一猜”遊戲活動比較巧妙,對引入新課,激發興趣起到較好的作用;鞏固練習的“闖關”遊戲層層遞進,形式和題目設計也有新意,且第三關的變式拓展設計較好。

存在的不足

1、4人小組合作學習比較程式化。體現在:“學習要求”程式化,與具體教學內容和具體目標達成契合度不夠;學生獨立思考沒有,一出示提示就開始“熱鬧”的説;全班交流不夠,對於綜合排除法、列表法、連線法推理過程交流不夠,有條理的闡述推理過程不夠,基本是老師問學生答很簡單的説了一下推理過程,但花了比較多的時間在進行“兩種情況、三種情況”如何推理的理論總結並讀記。

2、推理過程關注不夠。在例題教學時,推理過程的體驗和交流顯得不夠,思考過程清晰而有條理顯得欠缺。

3、在導入新課揭示課題後出示了一組“生活中的推理”,顯得不是很順暢。

策略建議

例1出示後讓學生讀題後梳理信息並提煉關鍵信息,摘錄關鍵信息,然後分組想、猜、説甚至3人分角色演一演去解決問題,之後給足時間學生交流。在交流時適時引導學生有條理的表述自己的推理過程及推理的方式(連線、列表、綜合排除法),以讓學生充分體驗、經歷推理的過程。

“生活中的推理”放在開課前進行,然後進行“猜一猜”的遊戲,接着揭示學習內容、引出例題,可能會順應學生的思維。

三年級下冊數學廣角教案 篇三

教學內容:

分數的初步認識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在看一看、想一想、折一折、説一説、估一估一系列活動中,理解分數的意義,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寫分數。

2、能力目標:通過小組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在動手操作,觀察比較中,培養學生勇於探索和自主學習的精神,使之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及難點:

重點:理解分數的意義,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寫分數。

難點:理解分數的實際意義。

教學過程:

(一)情境談話,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農曆八月十五是什麼節日嗎?(中秋節)中秋節有什麼習俗呢?(賞月、吃月餅)(課件)同學們愛吃月餅嗎?(愛)

師:這裏有4塊月餅,怎樣分給兩個小朋友才公平呢?(課件)

生:一人分2塊,這樣才公平。

師:數學上把“公平、一樣多”叫做“平均分”(板書:平均分)

師:如果有兩塊月餅,又該怎麼分呢?(課件)

生:每人分一塊。

師:現在月餅只有一塊(課件),還能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嗎?

生:能。(師板書: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兩份,)(課件演示分的過程)

師:每人分得多少呢?(半塊);半塊用哪個數表示呢?用我們學過的數能不能表示出來呢?(不能,學生猜測1/2)師:對!就是 1/2,(課件出示1/2),誰知道1/2是個什麼數?

生:分數

師:對!今天我們就來初步認識這個新朋友——分數。(板書:分數的初步認識)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經歷由整數到分數的過程,着眼一個“探”字,抓住新舊知識間的連接點,知道學習“分數”的必要性。】

(二)動手操作,探索交流。

1、認識1/2

師:誰能結合剛才分月餅的過程説一説1/2表示什麼意思?

(引導學生説出: 表示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板書: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師:指名學生再次説説1/2的意思

師:(師指另一份月餅)那這一份呢?(讓學生明白另一份也是這個月餅的1/2) 師:現在同桌相互説説1/2的意思。

師:1/2怎麼寫呢?(伸出手指和老師一起寫:先寫一短橫—,表示平均分;再寫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了兩份;最後寫上面的1,表示其中的一份)

師:1/2怎麼讀呢?(生讀一遍,再書空寫一遍。)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初步感知分數“1/2”的含義,學會分數的讀法和寫法。】

2、理解1/2

(1)體會分數的實際意義

師:大家想想,半塊月餅可以是 1/2,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可以是這樣分的?

生:一個蘋果、一個蛋糕……(用生活實例完整地説一説1/2所表示的具體含義)

【設計意圖: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

(2)、動手摺一折

師:其實,我們的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紙片上也都藏着 1/2,想不想把它找出來?

請看要求(課件出示:先折一折,再把它的 1/2塗上顏色)

生:動手操作,動口説含義。

師:(巡視指導),做完的同學同桌互相小聲説説,你是怎樣得到這張紙的 1/2 的?(學生把自己的作品貼在黑板上)

生1:我把這張正方形紙片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1/2。

生2:我把這張長方形紙片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 1/2。

生3:我把這張圓形紙片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1/2。

師:追問,這些圖形各不相同,為什麼都可以表示出1/2?

生:都是把這些圖形平均分成兩份,所以每份都是它的1/2 。

師:對!只要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兩份,每份就是它的1/2 。

【設計意圖:主要是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發展自己,可以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去進一步認識 1/2,豐富1/2的表象。着眼一個“動”字。通過有意識的追問,使學生感受到:只要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兩份,每份就是它的1/2。】

3、判斷1/2,引出1/4

師:老師也折了幾種圖形,塗色部分是不是它們的1/2呢?請大家用手勢判斷“對”或“錯”,看誰反應快!(課件出示:) 生1:第一個對,因為它是把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兩份,每份就是它的 1/2。

生2:第二個錯,因為它不是平均分。

生3:第三個不是1/2,應該是1/4。

【設計意圖:通過判斷練習,進一步明白1/2的含義,同時巧妙的引出了】

4、探索 1/4

(1)、認識1/4

師:誰來説説1/4表示什麼意思?

生:表示把一個三角形平均分成了四份,每份是它的 1/4。

師:誰會寫 1/4?

生:一生上台板演,全班書空。

(2)、探索1/4

小組活動:折出一張正方形紙的1/4並塗一塗。

師:小組先討論一下不同的折法,然後再動手,比一比哪一組的方法又多又好。

小組合作,小組交流,小組自願將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和全班交流。

同桌互相説説1/4表示什麼意思?

師:追問:這些圖形都相同,折法不同,為什麼每份都能用1/4來表示?

生:都是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四份,每份都是它的 1/4。

師:很正確!只要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四份,每份都是它的 1/4。

【設計意圖:使學生在理解 1/2的基礎上,自然的掌握1/4的含義,並通過觀察、比較明白:相同的圖形,雖然折法不同,但只要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四份,每份都用表示 1/4,進一步明確分數的含義。】

(三)、鞏固練習、拓展應用

來!睜大雙眼到生活中看一看。

1、看:下面的畫面讓你聯想到幾分之一?(課件)

2、播放:多美滋1+1奶粉廣告。

東東把一塊蛋糕平均分成四份,一看來了八人,剛解決這個問題,又來了第九個人。

看廣告讓你能聯想到幾分之一?

生:能想到1/4。

從哪個畫面中聯想到1/8?

生:第一幅畫面,蛋糕平均分成四份,每人吃到一份

生:能想到1/8

從哪個面畫中聯想到的1/8?

生:第三、四畫面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人吃到一份

生:能想到1/2

這裏的1/2是整個蛋糕的1/2嗎?

生:不是,是小男孩手上蛋糕的1/2

生:1/9

如果開始就有9個人,平均分成9份,每人就得到這塊蛋糕的?

(四)迴歸生活、全課總結。

其實,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的分數,只要同學們善於觀察就能發現它們。下面就讓我們在歌聲中結束今天的內容吧!

三年級下冊數學廣角教學設計 篇四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p113頁例2及p116頁4-6題。

1、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簡單事物的排列數。

2、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3、引導學生使用數學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

4、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交際能力。

5、感受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繫,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的方法,並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的問題。

怎樣排列可以不重複,不遺漏。

課件、數字卡片、頭飾。

一、創設情境,複習遷移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看錶演嗎?(喜歡)今天聰聰、明明要跟我們到影劇院看錶演,我們大聲地喊他們出來啊!

師:好朋友見面,握握手。(聰聰、明明跟大家握手)如果全班36個同學分別跟聰聰、明明握手,一共要握多少次?為什麼?(不管誰先跟誰握手,都是同是兩個人)

師:對,這是我們上節課學的知識,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數學廣角。(板書課題)

師:那我們趕緊進影劇院吧!(課件出示影劇院門口)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1、情景激趣

師:(課件出現密碼二字)密碼?哎呀!我把密碼給忘了,是379?還是739呢?我只記得這個密碼是由7、3、9組成的其中一個三位數,同學們,怎麼辦呢?沒密碼可進不去啊!

2、合作交流,探討方法

師:那麼7、3、9可以組成多少個不同的三位數呢?請大家拿出數字卡片,小組合作擺一擺,擺的時候注意:

①要小組合作,共同完成。

②你用什麼方法做到不重複、不遺漏。

③比一比哪組最快。

學生活動、彙報。

師:你們找出來多少個不同的三位數?誰願意那上來給大家介紹他們組的擺法。(可多拿幾個不同順序的,然後讓學生説。)

引導學生説:排列的時候,先確定百位上是3,分別交換十位和個位上的數7、9就有兩種不同的排法;再確定百位上是9,分別交換十位和個位上的數3、7又有兩種不同的排法,最後確定百位上是7,分別交換十位和個位上的數3、9又有兩種不同的排法,合起來一共擺出6個不同的三位數,這6個三位數分別是379、397、739、793、973、937,這樣按順序排列,既不會重複也不會遺漏。

師:同學們剛才聽了幾位同學的方法介紹,你覺得誰的更好些?(比較發現重複、或遺漏或無順序排列,從而引出按一定順序排列較好)

學生髮言。

3、引導學生小結:

排列時,先確定一個數位上的數,然後交換其他兩個數位上的數,各有兩種不同的排法,合起來都能組成不同的三位數,這樣做到既不重複也不遺漏。

4、指導看書質疑

師:請大家打開書本p113頁例2,邊看書邊自己説説書本上是怎麼擺的?

學生活動

師:誰看懂書本上的想法,給大家講一講。(強調方法)

師:密碼到底是哪一個呢?你認為是幾?好,那請大家把自己心中的密碼大聲地喊出來吧!(課件演示密碼轉動過程)

是:739,猜對的舉手,yes!我們可以進去了,向前衝,嘿、嘿、嘿!

三、實踐應用,開放練習

1、創設情境,完成p113頁“做一做”

師:哇!這影劇院真漂亮!同學們趕快找座位坐好。看看第一場表演什麼?(西遊記)嘿!很熟悉。誰來説説你對“西遊記”的認識有多少?

學生髮言

師:同學們知道的真多,那圖中的四師徒在幹什麼?誰來説説。(學生説大意,注意説完整)

師:你覺得××同學説得怎樣?師傅説:“交換位置,再來一張”(課件出示)那交換三個徒弟的位置可以有多少種不同的排法?

師:那請大家在小組裏面排一排,照一照,並説説你是怎麼排的。

小組活動

小結:引導學生説出先確定一個人的位置,再交換兩個人的位置,各有兩種排法,合起來一共照出6張不同的照片。

2、完成p116頁第5題

師:“西遊記”好看嗎?下一場表演什麼呢?(課件出示小紅帽)這個故事你們聽過嗎?好,誰上來給大家講講。

學生上台講故事。

師:××同學講故事真好聽,你們有留意到屏幕出現故事中的哪些人物呢?(小紅帽,獵人,大灰狼)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這時,扮演過獵人的小朋友説:“該讓我演大灰狼了吧?”你知道他想幹什麼?(想變換角色,他不想演獵人,想演大灰狼了。)他們的角色還可以怎麼變化?你們能幫助他們排一排嗎?

學生活動

師:哪組願意上台演一演。

學生上台表演。

師:剛才表演的同學真棒,一下子就把6種不同的角色變化都找出來了。

3、完成書本p116頁第4題。

師:表演結束了,老師覺得有點餓,這樣的天氣去吃點什麼好呢?你們想吃什麼?

學生髮言

師:你們的介紹也不錯,不過天氣越來越冷,我想吃點辣的來暖暖身子,你們怕辣嗎?哦!有的怕辣,有的不怕辣,那不、怕、辣這三個字共有幾種不同的排法呢?請大家用練習本排一排,再讀一讀看一共有幾種讀法。

學生活動,學生彙報。

師:不怕辣的同學,放學後可以建議你的父母去吃一頓麻辣火鍋。

四、拓展延伸,提高能力

師:在回來的路上聰聰、明明要考一考我們。我們看題目。(課件出示題目)請拿出數字卡片動手擺一擺,要注意可以隨意擺放的,看一共能擺出幾個不同的三位數。

師:誰來説説你找出幾種不同的三位數。

學生活動、彙報,師板書。

五、全課總結

師: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師:你覺得自己、同學和老師表現得怎樣?

六、板書設計

數學廣角

379397

739793

937973

三年級下冊數學廣角教學設計 篇五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九單元《數學廣角》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藉助直觀圖,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決簡單的重疊問題,並能用數學語言表述。

2.能力目標:使學生感知集合圖的產生過程,初步培養學生的建模意識和能力,滲透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意識。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初步養成善於觀察、善於思考的學習習慣。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藉助直觀圖,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決簡單的重疊問題,並能用數學語言進行描述。教具學具準備: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1、我想試試同學們反映快不快,請大家猜個腦筋急轉彎。兩個媽媽和兩個女兒去看電影,每人買一張票,卻只買了三張票就順利進入了電影院,為什麼?【姥姥、媽媽、女兒】

2、兩個媽媽【板書:2】,兩個女兒【板書:2】,卻只買了3張票【板書:3】。這2+2怎麼會等於3?這裏誰的身份最特殊?為什麼?【媽媽的身份最特殊,有兩個身份,既是姥姥的女兒又是女兒的媽媽。】【媽媽有兩個身份,重複算了一次,板書:2+2-1=3】

3、今天,我們要研究的就是與這有關的一類問題。【板書:數學廣角】竅門滿街跑,看你找不找。這節課看誰找的竅門最多?誰表現1得最好?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為迎接我校20xx年校園科技藝術節的召開,學校將相繼舉行科技小製作和科技繪畫比賽。要求每班5名同學參加科技小製作、6名同學參加科技繪畫比賽。

這是三(1)班參加科技小製作和繪畫比賽的學生名單。

你能從統計表中獲得怎樣的數學信息?你能提出怎樣的數學問題?參加這兩項比賽的共有多少人呢?誰來説一説?生:小製作的有5人,繪畫的有6人,一共有11人。師:大家還有不同意見的嗎?

請大家拿出紙和筆,在紙上寫一寫、畫一畫,看怎樣方便我們數人數?然後小組交流。

用實物投影彙報或典型做法的同學去黑板板演。(連線、畫圖法)師:你更喜歡哪種方法?為什麼?

生:集合圖能使別人一看就知道參加小製作比賽的有哪些同學,參加繪畫比賽的有哪些同學,兩項比賽都參加的有哪些同學。在數學上,我們把參加小製作比賽的學生看作一個整體,叫做一個集合。(板書:集合)把參加繪畫比賽的學生看作一個整體,也是一個集合。在100多年前的英國,有一個名叫韋恩的邏輯學家,就用一個集合圖很方便的解決了我們今天遇到的這個問題。(課件出示)因為是韋恩最早發明的,所以就以他的名字命名這種圖,叫韋恩圖。老師發現不少同學的想法和韋恩的一樣,看來如果我們生的比他早,那就是用你的名字來命名了。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左邊的圈表示的是什麼?(參加小製作比賽的有5人。)右邊的圈表示的是什麼?(參加繪畫比賽的有6人。)中間兩個圈相交的部2分呢?【既參加小製作比賽,又參加繪畫比賽的有2人。】去掉相交部分的左邊的圈表示什麼?(只參加小製作比賽的有3人。)去掉相交部分的右邊的圈表示什麼?(只參加繪畫比賽的有4人。)

9、現在我們知道了可以用韋恩圖,既能表示重複的部分,又能方便統計總數。三(1)班參加小製作的和參加繪畫的到底一共有多少人?該怎樣列式計算呢?(也可以只強化第一種方法)

①算法1:5+6-2=9(人)

你是怎麼想的?【先把參加製作比賽的和參加繪畫比賽的加起來。算式是5+6=11,然後再用11減去2個重複的,11-2=9】

②算法2:3+4+2=9(人)

請你解釋一下。【3是隻參加小製作比賽的,4是隻參加繪畫比賽的,2是兩項比賽都參加的,即重複的】

③算法3:5+4=9(人)【參加小製作比賽的5人,加上只參加繪畫比賽的4人】

④算法4:6+3=9(人)【參加繪畫比賽的6人,加上只參加小製作比賽的3人】

剛才同學們想了很多算法,你覺得哪種比較容易理解。把你比較容易理解的那種算法,説給你的同桌聽一下,是什麼意思?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同學們累了吧,我們輕鬆一下,老師帶領大家去動物世界看看吧,它們是誰呀?在這些動物當中有會飛的,會游泳的。找找哪些是會飛的,哪些是會游泳的,你能把它們的序號填到圖中合適的位置上嗎?

只會飛的有哪些?【②④⑧⑩】只會游泳的有哪些?【①⑤⑥⑨】

③天鵝、大雁放哪兒?【放中間】為什麼放中間?【它既會飛又3會游泳】同意嗎?

如果又來了一隻小狗,應該把它放在哪呢? 【因為它既不會飛也不會游泳】

所以不能放在圈裏,只能把它放在哪裏?【圈外】同學們真了不起,沒有被這樣的問題迷惑住!

2、每班5名同學參加科技小製作、6名同學參加科技繪畫比賽,其他班級可能會有多少人蔘加呢?

3、三年級有20個同學參加興趣小組,其中參加數學小組的有15人,參加語文小組的有13人。

(1)既參加數學小組又參加語文小組的有幾人?

(2)只參加數學小組的有幾人?

(3)只參加語文小組的有幾人?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三年級數學下冊數學廣角評課稿 篇六

作為一名英語老師,我今天去聽了王矛老師執教的四年級上冊數學廣角《合理安排》一課。運用統籌思想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通過學習,讓學生學會如何合理安排時間,從而懂得珍惜時間。在這次聽課的過程中有許多深刻的感受。在教學中,王老師把學生置於學習的主體位置,從學生課前發表格入手,尊重學生的生活經驗,合理安排的活動都是把學生做為解決問題的主人在設計,並且由於數學知識點的`教學並不象常規的數學課,只當自己是學生的朋友,合作者,一起去解決問題,一起去感悟合理安排的策略。我認為在把握這一價值取向的具體實施過程中,需要更好地把握如下兩個關係:

1、“活動”與“教學”的關係。

這節課通過4個活動:王老師的課前準備、燒水沏茶招待客人、殺魚洗魚淘米燒飯燒魚、感冒時找水拿藥吃藥,不斷地提高學生在面對具體問題時,該如何通過統籌安排的策略解決問題,從而完成教學任務。通過這節課,我更清楚地認識到新課標下的數學課,“活動味”與“數學味”是緊密相關聯的。數學教師應當創設更多讓學生感興趣的活動,追求讓學生樂而忘返的學習情境。這過程也讓我深深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我的英語課堂經常就會忽略了聯繫實際,孩子們只會離開現實,不會應用到現實中。

2、“點”和“面”的關係。

“點”指的是個別學生,“面”指的是整體學生。在整體課觀察下來,明顯的感覺到學生實際上是非常喜歡這個話題的。可見,“接地氣的”課堂永遠是我們教師追求的目標。但是漸漸的課堂上有些孩子就注意力不集中了,原因就在於老師只照顧到個別學生,比如一節課上一個學生可以發言五次,而有二十幾個孩子一次發言機會也沒有。我們知道,課堂上會表現的通常就是“尖子生”,他們可能在課前就已經熟知這些內容,或者上課一會兒後就能完全掌握。但是這些班級中的小個別孩子並不能夠代表整個班級,特別是“後進生”。我從頭到尾都特別想聽聽“後進生”的意見和想法,但是很可惜沒有如願。真心地希望以後多聽聽“後進生”的聲音。

我們真正地“以人為本”,真正地、全方位欣賞自己的學生,積極的鼓勵、評價學生,讓學生都想去體驗成功的快樂。英語課和數學課也是有共通的地方,我們都需要紮實地把內容教給學生,儘量做到每一個學生都吃透內容。總之:教育之路,任重道遠。

三年級下冊數學廣角教學設計 篇七

人教版教科書四年級下冊數學廣角第120頁例3及部分練習。

1.藉助圍棋盤探討封閉曲線(方陣)中的植樹問題;

2.初步培養學生從實際問題中探索規律,找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讓學生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從封閉曲線(方陣)中探討植樹問題。

用數學的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培養學生認真傾聽他人意見,樂於與人合作,從不同角度欣賞他人的良好心態。

3×3格、4×4格、5×5格方格紙、圍棋子若干粒、4×4格條形吹塑紙貼在地下。

課桌圍成“回”字形。

一、情境導入(課件出示)

猜謎:十九乘十九,黑白兩對手,有眼看不見,無眼難活久。(打一棋類名稱)

[設計意圖:用謎語引入,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出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興趣愛好。]

二、探索新知

1.教學每邊擺放3粒棋子的方法。

(1)課件出示圍棋格子圖,最外層每邊能放3個棋子。最外層可以擺放多少個棋子?

(2)搶答:讀題後,讓學生口算出答案。(學生可能會出現多種答案。)

(3)動手驗證:請學生分小組按要求擺放棋子,驗證剛才答案。

(4)彙報交流(着重請學生説出方法。)

可能會出現以下方法:

3×2+2=82×4=8

3×3-1=83×4-4=8直接點數。

教師表揚學生的創新擺法,並獎勵“智慧星”。(教師隨學生回答,用課件出示擺放方法。)

2.教學每邊擺放4粒棋子的方法。

(1)課件出示圍棋格子圖,最外層每邊能放4個棋子。最外層可以擺放多少棋子?

(2)動手操作:請學生分小組按要求擺放棋子,寫出算式。

(3)遊戲:讓一學生當“小老師”,其餘學生當“圍棋子”,請小老師邀請“圍棋子”按上題要求站在老師設計的大棋盤上。

[設計意圖:這一遊戲的方法,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不僅使學生學到了擺放方法,讓每個學生參與活動,把所學知識運動到遊戲中。]

(4)彙報交流(着重請學生説出方法)

教師隨學生回答,用課件出示擺放方法。

(5)你們最喜歡哪種方法?為什麼?

3.教學每邊擺放5粒棋子的方法。

(1)課件出示圍棋格子圖,最外層每邊能放5個棋子。最外層可以擺放多少棋子?

(2)動手操作:請學生分小組按要求擺放棋子,寫出算式。

(3)彙報交流。(教師隨學生回答,用課件出示擺放方法。)

(4)你們最喜歡哪種方法?和同桌説一説。

[設計意圖:讓每位學生都參與活動,通過搶答、驗證、分析、交流等一系列活動,藉助圍棋盤探討封閉曲線(方陣)中的植樹問題,進一步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學生在親身“經歷”的過程中實現知識能力乃至生命的同步發展。]

三、總結規律

(1)師:你覺得再用棋子擺,方便嗎?你能根據前面我們擺放的方法,填寫下列表格,總結出規律嗎?(小組合作完成)

每邊放的個數

最外層總數

3

4

5

6

...

18

你發現了什麼規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學例3:出示圍棋格子圖。問:圍棋盤的最外層每邊都能放19個棋子,最外層一共可以擺放多少個棋子?

(2)總結規律::教師隨着學生的回答板書:

間隔數×邊數=最外層的總數

(3)學生根據規律,獨立完成例3。

四、運用規律

1.如果最外層每邊能放100個,最外層一共可以擺放多少個棋子?

如果最外層每邊能放200個,最外層一共可以擺放多少個棋子?

如果最外層每邊能放300個,最外層一共可以擺放多少個棋子?

拓展思維:如果一個五邊形,怎麼算?一個三角形呢?(集體口答)

2.做第121頁第三題。

[設計意圖:充分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學生為主歸納問題;教師在關鍵之處疏通點撥,引導學生加深理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

3.請你參加:

12名學生在操場上做遊戲,大家圍成一個正方形,每邊人數相等。四個頂點都有人,每邊各有幾名學生?(在教室內圍一圍。)

4.請你思考:(課件出示同學開聯歡會時的歡樂情景。)

“六一”兒童節即將來臨,四<1>班同學準備開聯歡會。大家圍坐在一起,如果每邊做14人,(如下圖),這個班一共有多少個同學?每邊都有8張課桌,一共要多少張課桌?

5.請你設計:(課件出示美麗的校園情景。)

學校為了慶祝“六一”兒童節,改變校園環境,想全校範圍內徵集校園花壇設計方案。有以下三種,請每組同學選擇一種你最喜歡的圖形,算一算如果每邊放三盆花,一共可以擺放多少盆花?再動手畫一畫,展示在黑板上,看哪一組做得又好又快!

[設計意圖:整個練習從現實生活中出發提出數學問題,讓學生在遊戲中,在具體情境中充分動口、動手、動腦,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意識和科學探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