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如何撰寫出好的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9.3K

如何撰寫出好的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結構 篇一

教學設計包括哪幾部分?

通常來説,一份完整的教學設計主要圍繞以下六大部分來撰寫:

這六大部分共同構成了一份較為完整的教學設計。如果教師能較好的掌握這一基本結構,即能使教師的教學設計方案更加規範,又有利於增進課程實施的科學性。

如何撰寫出一篇好的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設計是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用於組織教學活動的重要藍本。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可以為教師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提供重要的指導。為了更有效地幫助廣大教師撰寫出更為出色的教學設計,我們將從結構、內容和策略三個方面逐一向老師們做詳細的介紹,讓大家對教學設計有一個全面、深入的認識。

內容 篇三

如何撰寫教學設計的各個部分?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該部分是指導教師進行教學設計的核心依據。需要教師充分調動教育學、心理學以及特殊教育學的'理論作為開展教學活動的指導思想和理論依據。

例如,在撰寫語文課《小蝌蚪找媽媽》的教學設計時,可以以《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對學生閲讀能力的要求為指導思想,以差異教學為理論基礎進行活動設計。

(二)教學背景

在教學背景分析中,要把對教學內容的分析與對學情的分析有機結合起來,充分考慮教學內容與學生知識儲備之間的適切性問題,還要考慮學生已有經驗和先前知識與本課時學習內容的關係。

仍以《小蝌蚪找媽媽》為例,在撰寫教學背景時,分析教學內容對學生能力的要求,並據此對班中學生的能力進行分層。如:A層學生識字量約為200,能夠看圖編故事、流利朗讀課文;B層學生識字量約為50,理解能力較好;C層學生識字量為10,閲讀速度慢,理解能力較差。

(三)教學目標

課程目標一般包括三個層面,一為知識與技能目標,即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應該獲得哪些知識與技能;二為過程與方法,即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能夠掌握哪些學習方法;三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應該能獲得哪些意志品質以及價值觀上改變。對於教學目標的書寫體例一般為“通過……瞭解……”、“通過……熟悉……”、“通過……掌握……”。在此應注意,教學目標的撰寫也應遵循個別化教育的原則,根據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應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例如,《平行線的性質》一課中針對盲校學生的能力水平可以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她為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設計了不同的教學目標。

A層學生:通過觀察、猜想、操作掌握平行線的性質1和性質2,並能運用性質進行簡單推理和計算;

B層學生:通過老師引導,掌握平行線的性質1和性質2;

C層學生:通過老師的幫助,參與課堂數學活動。

(四)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設計主要包括導入環節、新授環節、鞏固環節和總結環節。在導入環節,主要撰寫如何引入課堂主題。新授環節是教學的主體,撰寫通過怎樣的層層教學設計,使學生逐步獲得新知識。鞏固環節以設計練習題為主。以《平行線的性質》一課為例,通過規範的教學流程撰寫使教師在課前對課堂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有利於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此外,教師要設計好整節課板書設計。板書應當要呈現出最主要的知識要點,要做到簡明扼要,清晰準確,力求達到精練準確的程度。

(五)教學資源

教學資源包括教師可以利用的各種軟硬件資源。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儘可能多地蒐集各種相關資源。如充分利用多媒體軟件、有效的教具輔具以及社區中可以用的相關資源等。

(六)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部分的撰寫,通常是在課後完成的。這部分內容的撰寫,既要總結教學設計的優點,也要反思不足,並提出相應的改進完善意見。具體可以從教學方法的運用、教學難度的適切性、教學管理的有效性、教學語言的使用、教學活動設計的合理性等方面進行反思。

策略 篇四

寫好教學設計的幾個要點

(一)找好課堂教學的主線

從教學目標角度來看,每節課都會圍繞一個或幾個教學目標來展開。這些目標的設定是建立在對教學內容綜合分析及把握的基礎之上的。因此,對教學目標的設定就是一個確立主線目標的過程。從教學內容的角度來看,每節課的教學必然是圍繞着幾個重點的教學內容來展開,這些重點內容理應成為教學過程中須牢牢把握的主線。找準並抓住這些重點內容進行深入挖掘與闡述,是在內容層面把握教學主線的重要抓手。圍繞一條主線來撰寫教學設計,可以使得整節課的教學內容更加明確,教學任務的指向更加集中,教學的重難點更為突出,從而實現教學效率的大幅度提升,不至於出現整節課成為一盤散沙的窘境。

(二)注意教學設計的生成性

課堂教學是一個不斷運動變化的過程,我們在撰寫教學設計時並不可能把實際教學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各種情況都考慮得那麼精準,課堂上總會或多或少地出現這樣或那樣的突發性問題。如果教師的教學設計做得太精確,甚至太死板,而缺乏伸縮性,那麼就很容易陷入機械、僵化的泥淖之中。在備課過程中,教師要多去考慮那些可能引發意外生成的教學點,在這些時間節點上多設計幾種教學方案,多考慮一些積極應對的策略,這樣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就能夠比較自如地應對了。

(三)靈活處理教學設計的基本結構

我們對於教學設計的結構安排最終還是要以具體的課程內容、教學任務以及實際班級學情為準繩,這需要我們要靈活地理解和處理教學設計的基本結構,針對不同的課型做出多樣化的安排。比如,本節課教學內容中的重難點比較突出,那麼就可以在教學目標分析部分多花一些筆墨;又比如,在同一個教學內容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中,對於上一節課的教學設計中已撰寫過的學情分析部分,則可適當略寫等等。總之,要科學地認識教學設計的基本結構,充分地讓它為我們的教學設計工作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