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自然之道》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W

《自然之道》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自然之道》教學設計 篇一

●讀順課文,感知文本內容

①談話導入:同學們,大自然氣象萬千,美麗無比;充滿生機,也充滿神祕。今天,你們將和老師一起走進大自然,瞭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內在規律。這節課我們共同學習一篇大自然中發生的真實故事──《自然之道》(板書),相信同學們會從中得到啟示。

②懸疑讀文:讀課文題目,“自然之道”指的是什麼意思?帶疑初讀課文,感知課文。

自主識字。

a、提示學生利用竅門,讀準字音。(如,讀“愚”字不能讀成yí,“籲”不能讀成xī)找出難讀難寫的字,研究特點。(如,形聲字佔絕大部分;如,寫“啄”字第九筆的“點”不能丟掉,寫“帽”右邊的“曰”不能寫成“日”等)

b、同桌交流,相互識認。

c、着眼學法,重點強化。(由學生提出難認難寫的字,並由學生展示自己的學法,落實識與寫)

讀課文。

a、給足時間讓學生讀得正確、流利。讀中點撥學生在難讀處做上記號,多讀幾遍,或與同學合作讀。

b、交流練讀情況。由學生自己選擇自然段讀,相互推薦讀,老師注意給學習較吃力的學生機會。學生讀的過程中要求其他人認真傾聽,讀完後由學生自己有重點地點評。對於課文中出現的難讀的字詞句,教師要讓學生讀到位。

整體感知。説説初讀課文的印象或説説故事主要寫了什麼。先讓學生讀讀課文,再讓其組織語言來説。尊重學生自己初步的讀書感受和見解。

●探讀課文,讀出自我發現

①自主探讀:指導學生細讀課文,讀出重點,讀出感情,與作者情感共鳴。提示學生聯繫課後連接語提示的內容讀課文。

②心聲吐露:

a、與同桌相互交流;

b.在全班展示自己的讀書體會。教師做要點板書。

第二課時

●精讀課文

①着眼學生感悟,抓點精讀。

“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嚮導是在什麼情況下説這句話的?引導學生用課文內容回答後,再做深入探究。(問學生有什麼問題)

a、學生提問並品讀:為什麼説“似乎在偵察”?(是“我”見到幼龜的動作後的猜測,但並不瞭解真的是這樣)當時出現了什麼情況?(“突然”“啄”“拉”)嚮導怎麼做?

b.學生提問並品讀:嚮導怎麼會是這樣的態度?(“若無其事”“冷淡”“極不情願”)為什麼做自己不願做的事?他為什麼不給“我們”解釋?(面對的是“焦急”、是責怪──“不能見死不救”、情況十分緊急)

c.理解“自然之道”並導讀(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延遲評價,從學生的討論中適時導入故事發展的相關內容),那麼,“我們”乾的是一件什麼事?

“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理解“愚不可及”)愚在哪兒?那麼,後來到底發生了什麼?

a、學生讀書,抓詞抓句感受當時的事態。(適時出示掛圖或點擊課件)

幼龜:“魚貫而出”“爭先恐後”“結隊而出”(要經過一大段沙灘,無遮無攔),它們可能會想什麼?

食肉鳥:“許多”“吃得飽飽的”“發出歡快的叫聲”。(可結合先前的“頹喪”體會)它們又會想些什麼?

b、讀課文最後一句話,體會嚮導“悲歎”的這句話表達的意思。

③着眼學生體驗,探微發幽。

a、迴歸課題,引發話題。

談對“自然之道”的理解和感悟。(大自然中的萬事萬物都有自己存在的道理,這個生存的法則和規律是不能違背的)

違背“自然之道”的後果。(自作聰明,只能好心辦壞事,聰明反被聰明誤)

怎樣才會不違背“自然之道”。(結合課文,聯繫生活和開課導語談談:談候鳥遷徙不能挽留,談山澗小魚難在魚缸生存,談老虎圈養便失去野性,談温室難育參天大樹,以及尊重大自然,不要人為地破壞大自然等等。從而使學生懂得只有遵循“自然之道”,才能使人類與自然共存的道理。同時激發學生主動走入大自然、瞭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規律的興趣)

●走出文本,開展實踐活動

①導讀課後“綜合性學習”提示,明確活動目的及要求。

②自由組合,分小組討論確定活動內容及拿出活動安排,全班交流。(要求選定組長,搞好分工,排好時間,並作好相關記載──可以以日記、活動報告、行動紀實等形式反映)

③學生分組行動,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也可結合後續的學習內容進行)

《自然之道》教案 篇二

教材分析

本文講述了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及一個生物學家嚮導,結隊來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島旅遊,觀察幼龜是怎樣離巢進入大海的。他們拯救了一隻被嘲鷹咬啄的海龜“偵察兵”,結果成羣的幼龜得到錯誤的信息,而成為食肉鳥的口中之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不按自然規律辦事,往往會產生與我們的願望相反的結果。

課文敍事嚴謹,故事性強。第一自然段交待了事情的起因:“想實地觀察一下,幼龜是怎樣離巢進入大海的。”還特別強調“在一位生物學家嚮導的陪同下。”從而點明瞭“我和同伴”及“嚮導”的不同身份,也暗示了兩者對太平洋綠龜生活習性以及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層次是不同的。

第二自然段插入對幼龜生活習性的介紹,為後文故事的發展埋下了伏筆。“稍不留心”“需要經過一段不短的沙灘”意在強調危險隨時可能發生。

第三到十一自然段是文章的主體部分,敍述了故事的發生、發展和結局。其間,小綠龜的命運牽動着“我和同伴”及“嚮導”的心,也清晰地展現出各自思想感情的變化:“我和同伴”先是因好心而“緊張”、“焦急”,要求嚮導想辦法,接着,看到事與願違的結果後感到“震驚”與後悔;“嚮導”本來是“若無其事”,由於同行人的“不滿”,“極不情願”地將綠龜引入大海,最後只能難過地發出“一聲長歎”。

課文中嚮導的一句“叼就叼去吧,自然界就是這樣的。”意在説明,自然萬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規律。在自然面前,人類不能憑主觀好惡做事。同時,也點明瞭課文的主旨:自然之道,即自然的規律。課文最後寫到嚮導的一聲長歎:“大自然是有它自己的規律的,如果不是我們人類,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這不僅僅是在説海龜,更是在呼籲:人類呀,要遵循自然規律,千萬不要人為地干預。再一次點明“自然之道”。

課文主題突出,並且學生易於在讀中感悟。一方面是因為選材典型,另一方面文章內容在多方面形成強烈反差,讀起來扣人心絃,例如:“我”和同伴與嚮導在對自然規律認識上的反差,“我”和同伴的好心與所造成結果的反差,海龜入海前的平靜與入海時遭到食肉鳥捕食的慘烈情景的反差等。學文時,引導學生從故事的發展中悟出“自然之道”是重點。

教學要求

1.認識9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正確讀寫“海鷗、爭先恐後、若無其事、魚貫而出、氣喘吁吁”等詞語。

2.有感情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3.豐富見聞,激發學生探究大自然規律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情感態度價值觀: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方法與過程

通過初讀、再讀、細讀這三個層次的讀書活動,使學生體會逐步深入理解課文的閲讀方法。

教學準備

佈置預習任務、製作幻燈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檢查預習:

1.解釋課題:自然之道。請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來解釋一下自然之道的意思。

2.檢查對課文內容瞭解了多少:説一説故事的主人公都有誰?(生物學嚮導、我們、綠龜、嘲鷹和海鷗)學生答,教師板書。

3.檢查生字。請一名學生到黑板上來寫,注意思考,根據黑板上已經有的詞語,把生詞寫在恰當的位置上。(巢穴、偵察兵、食肉鳥、飽餐、若無其事、棒球帽、氣喘吁吁)

4.檢查對錯,然後請學生説一説這些詞為什麼寫在這個位置。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旨在檢查學生預習的情況,即考察了學生自學生字的情況,也瞭解了在初讀課文中學生是否瞭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

二、理清文章脈絡。

1.師:現在我們就來一起學習課文。要想學好課文,首先就要讀好課文。讀課文不能盲目的讀,每次讀了課文,我們都要有收穫才行。你們看昨天的預習大家就都有收穫,昨天的課文就讀的有意義。通過初讀課文了解了主要內容,今天再讀課文,就要有更高的要求——理清文章脈絡。對於一個故事來説,就是理清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等等。現在就請大家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各是怎樣的。

學生讀課文,教師巡視。

2.全班交流,通過理順故事的過程進行分段。指名説説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各是什麼,課文的哪些自然段分別寫了這些內容。

設計意圖:給學生滲透閲讀方法,給敍事性的文章分層,可以按着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的展開來進行。

3.引導理解第二自然段。

師:第二自然段屬於故事情節的內容嗎?那寫的是什麼呢? 我們一起讀一遍。看看寫了什麼內容。(學生讀課文,交流文章內容。)在這裏寫這一段有沒有用?

引導學生理解,在講故事中加入適當的補充説明,能讓讀者看得更明白。不但如此,這裏還有一個特殊的作用。出示最後一句,説説寫了什麼?跟後面有沒有聯繫?這裏給後面的故事打下了一個伏筆。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恰當的使用這種方法,可以增加文章的完整性和趣味性。

設計意圖:寫作方法的滲透。

第二課時

一、學生默讀課文,獨立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1.師: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細讀課文,體會文章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和要説明的道理。要完成這個任務,在細讀的時候,就要有自己的感受(板書——有感受)什麼感受呢?我給舉個例子,比如你從課本中有什麼發現,發現字裏行間藏着什麼意思,還有你對課文上所説的事情有什麼體會,又如你有了什麼想法等等,都算感受。(板書:發現、體會、想法)要想在讀的時候有感受,就要一遍讀一遍想,哪裏有想法就應該畫出來,有什麼感受就簡單得寫下來,就是一邊讀一遍寫寫畫畫,也就是最簡單的讀書筆記

2.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記錄感受。教師巡視指導。大約進行十分鐘。

設計意圖:先進行閲讀方法的指導,使學生知道在讀書時該做些什麼,應該怎樣去做。給學生足夠的讀書時間和思考時間,使他們能真正的認真讀書,靜心思考,讀出自己的感受。

二、交流感受,深入理解課文。

學生自由發言,談自己的體會。教師注意結合學生的談話,引導學生們理解文章的重點段落和句子。

1.在交流中從三個方面進行引導:有感情的朗讀(結合四、八自然段進行)體會人物的心情、體會用詞的準確生動。

2.理解文章所要説明的道理。重點理解嚮導的話。

3.再次感受文章的結構:發生、發展、高潮。

三、寫話練習。

根據你的理解,完成下面的填空:這是一個( )的故事。它告訴我們大自然是有它自己的道理的,由於我們( ),才使這些海龜受到了傷害。(學生寫,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實現讀寫結合,將學生理解的道理反饋外化。

四、拓展練習

還知道這樣的故事嗎?悲劇發生的原因是什麼?

五、總結。

我們人類自稱是萬物之長,其實真正的萬物之長是大自然,不遵守大自然的規律做事,必將使我們受到懲罰。作為人類,該如何才能真正創設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空間,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思考。

《自然之道》優秀教學設計 篇三

知識與能力: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能與大家交流自己的閲讀體會。

過程與方法:

1.能聯繫上下文、藉助工具書和生活積累理解關鍵詞句的意思。

2.運用討論交流的方法理解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情感與態度:

1.豐富見聞,激發學生探究大自然對人類啟示的興趣。

2.幫助學生樹立尊重自然規律的意識,激發學生認識和探索自然規律的情感。

教學重點:

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引出故事情節。

1、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自然之道,(板書:自然之道)

2、師:聽寫(旅遊偵察欲出又止嘲鶇若無其事魚貫而出愚蠢)

3、對照投影檢查,師範寫“愚蠢”,把寫錯的改正過來,愚蠢兩個字再寫一遍。

出示詞語:愚蠢欲出又止……

4、師:根據這些詞語,你能説説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5、師:看來,我們真的是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齊讀一遍)

出示: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師:假設我們就是這一羣人,跟着嚮導一起上島,看看在島上我們都做了什麼蠢事。

出示:閲讀提示

1、自由讀課文3—4自然段。

2、找出有關句子,把你的體會標註在書上。

3、把你的體會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二、領悟“道”

(一)推敲關鍵詞,感受小綠龜的處境。

1、從哪看出我們做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出示:

突然,一隻幼龜把頭探出巢穴,卻欲出又止,似乎在偵察外面是否安全。正當幼龜躊躕不前時,一隻嘲鶇突然飛來,它用尖嘴啄幼龜的頭,企圖把它拉到沙灘上去。

(1)指名讀這段話。

(2)哪些詞句讓你有特別的感受?(探、欲出又止、偵察)

師:你們能演一演小幼龜的動作嗎?(一名學生讀,其他學生做動作)這是個什麼樣的小幼龜?(機警、可愛、聰明)讀一讀這句話,指名讀出幼龜的機警、可愛、聰明。

(3)與欲出又止意思相近的詞是哪個詞?(躊躇不前)幼龜躊躇不前,欲出又止是有道理的,你看“一隻嘲鶇突然飛來,它用尖嘴啄幼龜的頭,企圖把它拉到沙灘上去。”

(4)師:你們看見過嘲鶇嗎?嘲鶇是一種異常兇猛的海鳥,有時候甚至會攻擊狗這樣體形龐大的動物。試想一下,弱小無助的幼龜面對如此兇猛的天敵,又是啄又是拉,處境多麼危險啊,此時你的心情是怎麼樣的?(緊張、擔心)帶着這樣的感受一起來讀,指名讀!

(二)想象補充,體會遊客與嚮導截然不同的態度。

(1)師:如果你就在現場,面對這樣緊張的一幕,你會怎麼做?那麼同伴,嚮導又是什麼反應?

同伴——焦急(那焦急地來讀讀同伴説的話)

嚮導——若無其事

(2)師:沙灘上真的沒有事嗎?(不是)是啊!我們着急,擔心,揪心,嚮導卻若無其事,誰來讀讀嚮導説的話?

師:在我們眼裏嚮導是個什麼樣的人?(無動於衷、鐵石心腸、無情、殘酷)那我就要採訪一下向導,看他怎麼説?(我是中央台記者,我想問問你,你為什麼要這麼説?)

(3)此時,我和同伴對嚮導所説的“自然之道”是怎麼理解的?(不要管它,隨它去吧)

(4)師:嚮導的冷淡,招來了同伴的一片(“不能見死不救”)的呼喊!同伴們會怎樣呼喊呢?

師:你能用自己的話來勸勸嚮導嗎?

(5)分角色朗讀。出示課件四:

生:不能不見死不救啊

師: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

(6)在大家的勸導下,嚮導(極不情願)的抱起那隻幼龜朝大海走去,那隻嘲鶇眼見到手的美食丟掉,只好頹喪地飛走了。嚮導是個生物學家,可他的話我們並沒有信任,我們卻認為應該救(板書:救龜)這隻小幼龜,我們真是(愚不可及)啊!

(三)圖文結合,比較分析,體會結局的殘忍。

(1)師:然爾愚不可及的事遠遠不止這些,師範讀5、6自然段。(邊讀邊打開畫面)

(2)師:我們幹了一件什麼蠢事?請找到有關的句子讀一讀。看看我們真的是做了一件愚不可及的事啊!此時此刻小幼龜們心理在想些什麼?你從哪些詞語體會到了他們的心情。

(3)師:這些幼龜將要面臨什麼災難?我們又是怎麼做的?默讀七自然段。

(4)這樣做是補救嗎?對於綠龜,這樣的做法,彌補得了付出的代價嗎?

(師引讀:看……)

生跟讀:不一會兒,數十隻食肉鳥吃得飽飽的,發出歡快的叫聲,響徹雲霄。(理解歡快的叫聲、響徹雲霄)聽到這樣的聲音,你的心情如何?(引導學生説出好心辦了壞事)嚮導的心情呢?

(5)是啊,嚮導心理難受極了,我們救了一隻,卻傷害了無數只。(板書:害)

出示課件六:(師引讀,生跟讀)

我和同伴們低着頭,在沙灘上慢慢地走。嚮導一邊走,一邊發出悲歎:“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不會受到傷害。”

想想,如果不用“悲歎”,行不行?為什麼?(齊讀)

(6)師:現在我們再來回想一下向導之前説的那句話(出示嚮導的話,齊讀)還會指責他嗎?現在你該如何體會“自然之道”的含義?(大自然生存的方式)

(四)、寫話練習

出示課件七:

寫話練習:

假如我是葬身嘲鶇之腹的一隻小幼龜,我想説……

假如我是一隻吃得飽飽的嘲鶇,我想説…

假如我是親身經歷這件蠢事的作者,我想説……

請選擇一個寫一寫。

小結:我們都感受到了人如果遵循自然之道,就會保護幼龜,如果人違背自然之道,就會傷害幼龜。(板書:人違背遵循)這篇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了我們好心辦壞事的故事。

三、拓展延伸,內化“道”

師:你還知道哪些違背“自然之道”的事情嗎?我們之前學過的,《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拔苗助長》《我要的是葫蘆》,都是講自然之道的課文。

四、迴歸昇華,真誠解“道”

師總結:其實,大自然的萬事萬物都有生存的規律,如果我們違背規律做事,就會得到與願望相反的結果。

五、作業:

1、把故事講給家長聽,和家長一起探討有關自然之道的事情。

2、收集有關人類從大自然中受到過哪些啟發,有什麼發明創造的資料。

教學反思:

本課所描述的事情很簡單,學生完全可以自己讀懂,所以教學本課我儘量把課堂交給學生,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老師在其中穿針引線,恰當地進行歸納。充分尊重學生的理解,給學生創造表達自己的機會,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我讓學生想象自己就是那位嚮導,就是那隻“偵察兵”幼龜,説説他們的心理活動。在這裏我讓學生用“假如我是,我想説”這樣的安排,可以激發學生大膽想象,積極發言的慾望,在發言中可以自然而然懂得其中的道理。

《自然之道》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旅遊、偵察、愚蠢、爭先恐後、若無其事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3、豐富見聞,激發學生探究大自然對人類啟示的興趣。

【教學重點】

1、會寫14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課前準備】

教師課前在小黑板上抄寫生字新詞和兩組需要比較的句子。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整合導入

1、閲讀單元導讀,瞭解本單元的主題以及要求,並粗略瞭解本單元要學習的課文。

(從整體入手)

2、同學們,大自然氣象萬千,美麗無比;充滿生機,也充滿了神祕。今天,我們,就將走進大自然,瞭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內在規律。板書並齊讀課題。

二、自由朗讀,疏通字詞

1、自讀課文:

要求:讀準生字詞,讀通句子。(遇到不認識的字,注意培養學生運用工具書的習慣)

2、認讀生詞:

旅遊 築巢 幼龜 沙灘 偵察 企圖 蠢事 返回 海鷗 補救

爭先恐後 欲出又止 若無其事 見死不救 魚貫而出 愚不可及

氣喘吁吁 響徹雲霄

(小黑板展示,對於若無其事等詞語,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表演等方式理解)

3、名分段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準確、讀通順。

(對於比較難讀的句子,可以讓學生齊讀或挑戰讀)

4、初讀交流:

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麼?還有什麼地方不懂?

(注意:要將學生提出的不懂的地方進行梳理、歸納,並及時解決;若不能馬上解決,可以簡單板書,在後面的教學中相機處理,在此環節上絕對不能走形式。)

三、入情入境,感悟蠢事

1、出示句子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方法:這是一件什麼蠢事呢?我們讀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自由讀三、四、五自然段,等一會兒,我們來分角色演這個情景。

注: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深入研讀,對於細節部分要反覆推敲,不能讀讀了事,還要把字詞的理解同表演結合起來,如突然,一隻幼龜把頭探出巢穴,卻欲出又止就要把幼龜當時的神態、眼神體會出來。

2、演中促讀,演中理解:

⑴ 請一個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請兩個學生分別扮演幼龜和嘲鶇,大家邊聽邊看。表演後評議,教師抓住欲言又止、躊躇評議幼龜的表演,並理解這兩個詞語的意思,比較並書寫幼和幻這兩個字;引導學生抓住突然、啄、拉評議嘲鶇的表演,範寫啄字。

⑵ 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和表情的詞語,如焦急、冷淡、若無其事、極不情願、頹喪,自由讀該段,要求讀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讀,教師引導學生通過範讀、模仿讀、比賽讀,初步讀出感情。最後指名上台表演,教師採訪嚮導扮演者:你説叼去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這是什麼意思呢?引導學生初步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3、想象課文描寫的場景,分組再説一説。

4、討論:

我們幹了一件什麼蠢事?

5、比較句子:

我們幹了一件蠢事?

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注:通過比較,並聯系課文明確:我們的確是弄巧成拙,好心辦了壞事,是愚不可及。然後範寫愚蠢,學生多練習幾遍。

四、本課小結

本來想幫助幼龜,結果卻讓許許多多幼龜成了食肉鳥的食物,在讓人惋惜的時候,它帶給了我們怎樣的啟示呢?下節課,我們再來看看!

【作業佈置】

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導讀課文,感悟啟示

1、請大家看看這幅插圖,想想圖上講了什麼?

2、課文六、七自然段就敍述了這幅圖的場景,請大家再自由讀一讀。

3、默讀六、七自然段,同時想象:

食肉鳥是怎樣飽餐一頓的?請大家展開想象寫幾句話,描述一下,並寫一點自己的體會。

4、指名讀自己寫的片段,並表達出自己的心情。

5、比較句子,體會出悲歎、根本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⑴ 嚮導一邊走一邊説: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就不會受到傷害。

⑵ 嚮導一邊走一邊發出悲歎: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

6、感悟啟示:

同學們,如果當時你們就是在場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們一定從這件事中受到了教訓,得到了啟示。那麼就把你受到的啟示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在學生廣泛發言後,請大家找到《黃河是怎樣變化的》的閲讀提示,畫出其中的一句話,並齊讀:如果不按照自然規律辦事,往往會產生與我們的願望相反的結果。

二、朗讀全文,歸納大意

1、齊讀課題,再指名説説課題的含義和自然之道的意思。

2、朗讀全文,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方法:先指名説一説,如果學生不能概括清楚,就處事小黑板讓學生填空式地説一説,最後小結方法──把各部分意思連起來。

三、明確要求,引出綜合性學習

1、讀一讀綜合性學習的安排,説一説活動方式和要求。

2、分組商議:準備怎樣開展這次綜合性學習。

3、全班交流,教師針對實際情況提出活動要求和注意事項。

4、課餘時間學生分頭行動,教師要及時瞭解情況。

《自然之道》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目標 :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

2、採用朗讀,聯繫上下文,聯繫生活實際,藉助想象等方法體會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自然之道的含義,認識到要按照自然規律辦事

3、採用多種形式的讀,能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4、藉助對文本空白處的想象,當堂練筆,提高想象能力、表達能力、寫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從中受到啟示。

2、體會“我和同伴”看到“眼前的一幕”所引發出來的藴意;

3、對文本空白處——食肉鳥怎樣兇猛地啄噬幼龜的場面的想象,內化語言,感受自然之道,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難點:結合上下文,採用聯繫對比、換位思考、抓重點詞等方法理解嚮導的話,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並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表現出來。

課前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

學生:課前蒐集太平洋綠龜的圖片或生活習性等資料

教學方法:創設情境——品析體會——積累寫話——課外深化

使用教材的構想:在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大膽質疑,按事情發展的順序進入三個場景,充分把握語文課的基礎訓練點,採取“以讀促思,聯繫對比、換位思考、抓重點詞”等方法,反覆體會“我和同伴”的行為和“嚮導”的話語,揣摩文章所要表達的主題思想,受到啟示。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整合導入

1、閲讀單元導讀,瞭解本單元的主題以及要求,並粗略瞭解本單元要學習的課文。(從整體入手)

2、同學們,大自然氣象萬千,美麗無比;充滿生機,也充滿了神祕。今天,我們,就將走進大自然,瞭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內在規律。相信同學們會從中得到啟示。

3、讀題質疑。

這節課我們學習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自然之道(板書),看到課題,你會想到什麼問題?

(預設:道指什麼?什麼是自然之道?)

二、自由朗讀,疏通字詞,瞭解主要內容,初步感知課文的情感。

【設計意圖:獨立識字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習慣,檢測學生能否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1、自讀課文,要求:

(1)讀準生字詞,讀通句子。

(2)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2、認讀生詞。

3、指名分段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準確、讀通順。(對於比較難讀的句子,可以讓學生齊讀或挑戰讀)

4、瞭解主要內容,理清線索。

(1)課文圍繞幼龜離巢進入大海寫了什麼?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用“先……再(接着)……最後……”的句式訓練説話。

5、質疑歸納

(1)分組提出問題,組內解決,解決不了全班提出。

(2)全班質疑歸納。

為什麼説“ 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它會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呢?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中,你的收穫是什麼?能小結一下嗎?

《自然之道》教學設計 篇六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及作用

《自然之道》是人教版小語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文章。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講述了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及一個生物學家嚮導,結隊來到加拉巴哥島旅遊,觀察幼龜是怎樣離巢進入大海的。他們看到一隻探頭出穴的幼龜被嘲鶇咬啄時,要嚮導把幼龜抱向大海。接着,成羣的幼龜得到錯誤的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就從巢中魚貫而出,結果許多幼龜成為食肉鳥口中之食。雖然“我們”拯救了一些幼龜,但仍然感到十分震驚和悔恨。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不按自然規律辦事,往往會產生與我們的願望相反的結果。

2.學習目標

(1)認識文中的生字,理解“愚不可及、氣喘吁吁、響徹雲霄、欲出又止、爭先恐後、若無其事、響徹雲霄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3)豐富學生的見聞,激發學生探究自然規律的興趣。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從中受到啟示;

難點:理解嚮導的話,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學情分析】

學生處於四年級的下半學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閲讀能力。而自然科學方面的課文又歷來是學生很感興趣的,所以,這篇課文所講述的故事學生定會喜歡。教師要抓住學生的興奮點,把學生帶入故事的情境中,使學生興趣盎然地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但對於嚮導含義深刻的話、對“自然之道”這一詞語的理解以及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體會起來還是具有一定的難度的。教師要從實際出發,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引導學生通過體會人物情感變化來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

【教學策略】

教學中立足學生,立足文本,立足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和語文素養的提高。教學時,從標題的質疑,從文中的重點句生髮出去,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通過師生的有效互動、生與生之間的合作探究,尋求問題的答案,感悟文章的精髓;通過潛心會文的讀書,好詞佳句的品析,恰倒好處的讀寫結合,達到豐富學生見識,陶冶學生情感,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目的。

【教學過程】

課前讀導讀部分,瞭解我們第三組應該傑出的內容。

指學生用一句話來説説我們第三組要學習的內容是什麼?

老師總結:

第三組課文將進一步帶領我們走進大自然,關注大自然、瞭解大自然,並從中受到有益的啟示。下面我們先來觀察一組圖片。

放映圖片。

老師介紹:

這是雷達,是科學家根據蝙蝠探路的方式設計出來的,電子蛙眼防水攝像機可以在水下攝像,潛水艇是從鯨魚的身上得到啟示發明出來的,飛機是根據鳥類飛行的原理設計的,後來又從蜻蜓等動物身上得到啟示,進行了改進。

大自然是美麗而神奇的,下面就讓我們來欣賞幾處自然風光。

看完了圖片,你最想説的一句話是什麼?

今天,我們先來學習第三組的第一課《自然之道》。板書課題。

指名讀一讀課題,齊聲讀課題。

讀了題目,你有什麼問題嗎?引導學生質疑。

一、直接引入,質疑激趣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真實而令人難忘的故事,初步瞭解大自然帶給人類的啟示。

(簡單的導入,開篇的質疑,既能節省教學時間,又能達到激發學習興趣的目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爭取把課文讀通順,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注意這些詞語的發音。

2.出示詞語,檢查認讀與理解情況。

出示:企圖情願蠢事補救偵察爭先恐後欲出又止

若無其事魚貫而出愚不可及氣喘吁吁響徹雲霄見死不救

3、用簡潔的語言説一説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出示課文主要內容的格式:

指名説,然後總結:“我”和同伴到南太平洋旅遊,因救一隻幼龜,而傷害了許多幼龜。

(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書,才能更好地進行閲讀理解;而解釋詞語更是不容忽視的問題——有很多教師對課文中的詞語置之不理,這是導致學生理解能力差、詞語積累少的一個主要原因。)

三、深入研讀,體會文意

激發興趣:

我們來到南太平洋加拉巴格島,就是為了觀察幼龜怎樣入海,怎麼會傷害那麼多幼龜呢?

(一)、學習課文3—5自然段

1.默讀課文3段,把描寫幼龜的句子畫出來,讀一讀,體會一下幼龜為什麼要這樣做,並且想一想:哪個詞語用得好,為什麼?

2、學生讀有關的句子。

3、出示句子:

突然,一隻幼龜把頭探出巢穴,卻欲出又止,似乎在偵查外面是否安全。

學生齊聲讀句子。

指一位學生到前面來學着幼龜做做這個動作。

老師和那個學生談話:

你為什麼要這麼做?你的心裏在想什麼?

假如你遇見食肉鳥會怎樣做?外面沒有食肉鳥你會怎樣做?你真是個稱職的小偵察兵,同伴們非常相信你。

同學們,根據小幼龜的表演和課文中的描寫,你覺着那一個詞語用得更好,好在哪裏?

師:可就在幼龜躊躇不前,拿不定主意的時候,一隻嘲鶇突然飛來,它用尖嘴啄幼龜的頭,企圖把他拉到沙灘上去。看到這種情景,我們和嚮導的表現有什麼不同呢?

讀第四自然段,思考我們和嚮導的態度有什麼不一樣?畫一畫有關的句子,想一想為什麼?

指名説我們態度是:板書:緊張、焦急

請讀一讀有關的句子。再指導讀,怎麼才能讀出緊張焦急的感情?

嚮導的態度是怎樣的?板書:若無其事、極不情願

請讀一讀有關的句子。

出示句子:嚮導若無其事地説:“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

板書我們緊張焦急

嚮導若無其事極不情願

指導朗讀:(2)若無其事是什麼樣?該怎樣讀?

4.教師採訪學生:你就是嚮導,請問你為什麼會這樣説呢?

可能出現的回答:(1)嚮導沒有同情心;(2)嚮導瞭解幼龜的生活習性,知道這種做法可能會給幼龜帶來殺身之禍,但迫於遊人的壓力而不得不做。(3)也許他也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後果會那麼嚴重;(4)也許他更喜歡鳥類,他希望飢餓了的嘲鶇有口飯吃;(5)他這樣做的目的只是想給其他人一個教訓。

再出示句子:他極不情願地抱起小海龜,向海邊走去。

你從極不情願又看出了什麼?

(嚮導非常不願意去做這件事情。但是看到同伴們着急,心裏過意不去,就只好抱起小海龜,按照我們的要求把小海龜放進了大海。)

指導讀:這句話應該怎樣讀?

那隻小海龜得救了,我們應該感到高興,但是作者在後面的課文裏卻寫道:“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自己默讀剩下的課文段落。

(抓住重點詞句進行教學、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以及有價值的討論更能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為有效突破教學的重難點提供了保證。)

(二)學習課文6-8段。

首先來回答:為什麼説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學生可以從多個方面去説,注意表達的順序。

1、説到偵察兵時,

2、教師出示句子:抱走幼龜不久,成羣的小幼龜從巢穴裏魚貫而出——

3、從這些紅色的詞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幼龜的多,都爭着向外爬)

4、怎麼讀?

5、老師問學生:你就是巢穴裏的一隻小幼龜,你來告訴大家,你們為什麼要爭先恐後的爬出來?

(我們派出去的偵查兵沒有回來,他肯定看到外面沒有危險,而是匆匆忙忙地去大海了。如果遇到什麼危險,他會返回巢穴中的。)

這説明了嚮導抱走了小海龜是給了後面的小海龜一個錯誤的信息。就是這個錯誤的信息使成百上千的小幼龜提前出了巢穴,接着又導致了什麼後果呢?

學生接着談一談。

老師:數十隻小幼龜已經成了嘲鶇、海鷗、鰹鳥的`口中之食。這些小幼龜被食肉鳥們吃掉時,又是怎樣的場景呢?讓我們來展開想象,選出其中一種情況寫一寫,看誰寫的具體形象。

1.引導學生看書中插圖,想象當時情景。

一隻幼龜正興奮地向前爬着,它正在美滋滋地想:“我就要見到我親愛的媽媽啦!忽然一隻鰹鳥飛快地俯衝下來,使勁地啄它的頭。小幼龜被這樣的突然襲擊嚇壞了,它本能地把頭和四肢縮進了殼裏。那隻鰹鳥並沒有放棄對幼龜的襲擊,它用又尖又長的嘴朝着幼龜的殼裏使勁地啄,幾下子就把幼龜的頭啄得血淋淋的。一會兒,小幼龜變得血肉模糊,失去了知覺,四肢無力地伸出了龜殼。鰹鳥津津有味地把幼龜吃了下去。

一隻幼龜看到同伴都向前爬去,它也加快了腳步,可就在這時——

一隻幼龜便向前爬着,邊想回頭招呼自己的同伴,可是它還沒有張開口,就——

一隻幼龜正低着頭奮力地向前爬着,忽然聽見同伴一聲慘叫,它還沒有回過神來,就——

一隻幼龜剛剛把腦袋伸出巢穴,想追趕同伴,可就在這時——

一隻幼龜經過奮力地爬行,終於到達了海邊,它激動地想:“我終於可以在美麗的大海里生活了。”突然——

……

學生讀自己寫的句子。

老師:我們親眼目睹了這樣悽慘的場景,感到了震驚,急忙學着嚮導的做法在海灘上營救着小海龜,累得氣喘吁吁,但是這已經無濟於事了,對小幼龜的彌補也是謹小慎微的。所以——

出示重點句子,引導學生理解。

(1)不一會兒,數十隻食肉鳥吃得飽飽的,發出歡樂的叫聲,響徹雲霄。

老師:食肉鳥們因為吃了無數的小幼龜而高興地叫着,但是活下來的小海龜這時候會怎樣想?它們會對我們説什麼呢?

採訪學生:你會説什麼?

假如你就是那隻小小的偵察兵,你在大海里也親眼目睹了這一切,你是不是應該為我們就了你而感到高興呢?

學生回答。

老師總結:

我們好心卻做了這愚不可及的蠢事,並沒有得到幼龜們的感謝,所以——

出示句子:

我和同伴慢慢地走在沙灘上。嚮導一邊走一邊發出悲歎:“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

從這兩句話,你體會到了什麼?

板書:傷心

(2)比較句子,體會“悲歎”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a.嚮導一邊走一邊説:“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就不會受到傷害。”

b.嚮導一邊走一邊發出悲歎:“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

師:加上“悲歎”好在哪裏?(能體現出嚮導極度悲傷難過的心理。)

板書:悲傷

根本可以換成什麼詞語?

嚮導為什麼會如此悲傷?(非常自責、後悔——幼龜的災難他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師:再次讀這個句子,感受嚮導的悲傷之情。指讀、齊讀。

(展開想象,讀寫結合;句式對比,體會用意。達到了寫作訓練與加深閲讀理解雙贏的目的。)

師小結:看來嚮導既不是沒有同情心,也不是想讓飢餓的食肉鳥有口飯吃,他對幼龜的生活習性還是很瞭解的,也知道這種做法可能會給幼龜帶來危險,但迫於遊人的壓力而又不得不做。當然,也許他也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後果會那麼嚴重。

2.談感悟、談啟示。

同學們,這是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我相信你們一定從這件事中受到了教訓,得到了啟示。那麼,就把你受到的啟示對大家説一説吧!

(可能出現的回答:大自然中的現象是十分複雜的,沒有調查清楚就不要亂做決定或指揮;人不要自作聰明,要知道,有很多時候,聰明反被聰明誤;如果不按規律辦事,往往事與願違,好心辦壞事;…)

3、師小結:同學們説得好,這個故事就是要告訴我們,要遵循自然之道,要按自然規律辦事,否則,就會產生與我們願望相反的結果。(板書:遵循)

佈置作業:

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事例就是人們破壞了自然規律,發生的後果總是事與願違,都是有哪些呢?我們課下調查一下,下節課交流。

(採用聯繫對比等方法,進一步體會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使學生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附:板書設計

我們緊張焦急傷心

自然之道

(遵循)嚮導若無其事極不情願悲傷

《自然之道》教案 篇七

教材分析: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以“大自然的啟示”為專題,而《自然之道》是本單元的第一篇主體課文。課文講述了作者一行人到加拉巴哥島旅遊,看到一隻幼龜把頭探出巢穴,被嘲鶇啄咬時,不顧嚮導勸阻,讓其把幼龜抱向大海。後來,成羣的幼龜得到外面安全的錯誤信息魚貫而出,結果成了食肉鳥的美餐,令作者非常後悔。文章通過以上事例告訴我們瞭解和尊重自然規律的重要性,知道如果違背自然規律,往往事與願違,好心反而容易幹壞事。也告訴我們要敬畏自然,感受自然的神奇,與自然和諧相處。

學習本課,要以學定教,順學而導,以疑促讀,讀中感悟,在探究、體驗中受到啟迪。學情分析:

學生在理解課文上有一定的難度,自然之道學生説説很容易但真正讓學生明白是怎麼回事更多的應該是淺顯易懂的語言和讓學生課下多讀課外書。不過這是語文課不是自然常識課,要做的是抓住重點字詞句誦讀體會作者的情感這才是最重要的。

教學目標:

1.學生認識本課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會寫課文中的詞語,指導不易寫好的字“啄”通過教學這個字來告訴學生漢字中有許多字容易忽視一些藏着的筆畫。 2.通過抓住文中的人物和動物的方法來訓練學生概括主要內容的能力。

3.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重點段落來落實有感情朗讀課文的目標,通過突出一些關鍵詞句來準確的把握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活動。

4.學會理解詞語、運用詞語的方法,體會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運用質疑探究、前後聯繫和情感體驗等多種方法理解內容。

5.學習本課,能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了解和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瞭解大自然的神奇,產生探究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如何用簡練的語言通過抓文中主要人物與動物之間的關係來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及相關材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讀題質疑

引入:孩子們,大自然氣象萬千,充滿生機,也充滿了神祕,今天我們就將走進大自然,去了解大自然,一起學習第八課,齊讀課題

二、深入研讀,體會文意

(一)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

我們來到加拉巴哥島,首先看到了什麼?請一位同學讀一下課文的第三自然段。我們看到了什麼?預設:

1、學生如果説看到了一隻小幼龜向外爬……

出示句子比較“探”字用詞的準確,換成別的字不能表現小幼龜那種機警、謹慎、小心。

文中還有那些詞也説明這隻小幼龜是來探路的,引導學生找出“欲出又止、偵查、躊躇不前”

2、學生如果説看到了一隻嘲鶇在啄一隻幼龜,那麼就引導學生“為什麼這麼危險,小幼龜還出來啊,”再次引到小幼龜的身份,再分析“探”字的作用。

(二)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食肉鳥在啄一隻幼龜的時候,我們都急死了,嚮導卻若無其事……抓住遊客和嚮導截然不同的態度來引導學生讀好課文,同時解決

1、嚮導為什麼這樣説呢?

學生可能回答:因為嚮導知道這樣做的後果……

2、出示:“嚮導極不情願地抱起那隻小龜,朝大海走去。那隻嘲鶇眼見到手中的美食丟掉,只好頹喪的飛走了。”

課後題:體會極不情願和頹喪的好處。

處理:通過句子對比讓學生明白如果極不情願表現了嚮導當時不願這樣做的心情。第二句是一個擬人句,讓學生明白用上頹喪一詞更加表現了食肉鳥沒有吃到小烏龜的那種不高興的心情。

嘲鶇的頹喪似乎更加印證了我們救下這隻小幼龜是多麼的正確啊!

(三)導入第五、六自然段

同學們,在加拉巴哥島的海灘,我們的偵察兵沒回來,説明外面是安全的,所以你看課文中是如何描述這一場景的,請同學們自讀第五、六自然段,

1、找出文中描寫小幼龜多的詞語,這也照應了第三自然段開頭提到的我們發現的是一個“大”龜巢。

2、指導學生讀好這一段

3、教師採訪: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隻,你會想什麼呢?

4、可是這些小幼龜的美好願望瞬間就破滅了

5、師:是啊,數十隻小幼龜已經成了食肉鳥的口中之食,多麼慘烈的一幕啊。這些小幼龜被食肉鳥們吃掉時,又是怎樣的場景呢?請大家結合課本上的插圖,想象當時情景。

師總結:我們做了一件多麼愚不可及的蠢事啊。出示句子,體會愚不可及的用法。出示句子:我和同伴們低着頭,在沙灘上慢慢地走。嚮導一邊走一邊發出悲歎:“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就不會受到那樣的傷害。”

從這兩句話,你體會到了什麼?(傷心)

師:加上“悲歎”好在哪裏?(能體現出嚮導極度悲傷難過的心理。)

三、總結提升

師:是啊,同學們,幼龜入海有原本他們自己的辦法,可是現在,看着沙灘上血跡斑斑的幼龜的殘體,回想我們當時的做法,如果你就是遊客,你想説些什麼呢?

師:如果你是嚮導,此時,你又有什麼想説呢?

師:是的,應該堅持自己的想法啊!同學們,正如你們所説的,、大自然原本是那樣的神奇,每種動物啊,都有他們自己的生存規律,這就是自然之道!

大家剛才提到了,我們應該遵循規律(板書:遵循),瞭解規律,尊重這些規律,才不會好心辦了壞事,這也是自然之道所要告訴我們的。

師:同學們,大自然中還有什麼現象是體現自然之道的呢?。我們可以多讀讀課文,多看看課外書,從書中繼續探索大自然的奧祕!

四、拓展閲讀

五、小練筆:

請你留心觀察一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違背自然規律的行為,試着把它們詳細具體的寫出來。

《自然之道》教案 篇八

【教學目標】

1、認識七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旅遊 偵察 愚蠢”等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3、豐富見聞,激發探究自然對人類的興趣。

【教學重點】

瞭解課文主要內容,從中受到啟示。

【教學難點】

理解嚮導話,體會文章表達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二課時

一、導語引入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知道了作者一行人的目的,那麼他們的目的達到了嗎?又發生了什麼事呢?

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第九課《自然之道》(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課文

1、誰願意當小老師領讀這些詞。

(開火車複習詞語)

2、把這些詞帶入課文中自由速讀,想想作者一行人的目的是什麼呢?

3、指名説。

4、説得真好,你們願意看看可愛的海龜嗎?(師點幻燈片,邊看邊説)

5、看完後,你最想説的一句話是什麼?

三、以演促讀,感悟蠢事

1、是啊,如此可愛的小海龜卻被我們不經意間深深地傷害了,看大屏幕,全班齊讀“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師出句子)

2、這是一件什麼蠢事呢?

⑴ 學習三、四、五自然段:

① 請同學自由選擇3、4、5自然段中的任一段,看看你讀懂了什麼?

② 四人小組討論討論。

③ 指名彙報,學生補充。

三段:表演 抓住 幼龜:欲出又止 偵察 躊躇

潮鶇:企圖。

四段:指導讀。

抓住重點詞:焦急 若無其事 冷淡 極不情願

解釋:規律

④ 大屏出示並比較句子。

Ⅰ 我們幹了一件蠢事。

Ⅱ 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⑵ 學習六 七 八自然段:

① 這件蠢事造成了什麼樣的後果呢?自由讀6-7自然段。

② 同桌討論。

③ 指名説。

④ 嚮導由冷淡到不情願到補救到不得不發出悲歎,齊讀最後一句。

⑤ 同學們,當海灘上最後一隻海龜艱難的爬進大海,看到那長長的沙灘足跡時,你最想説什麼?

⑥ 指名説。

師引導:萬事皆規律,有法天下和。(板書)

四、小結

1、出大屏,佈置自選作業,生寫師巡並指導。

2、指名讀。

五、佈置作業

1、完成本課練習冊。

2、推薦讀課外書。

【課後反思】

本節課我能緊緊抓住教學重點,以讀,演 悟等多種形式突破教學難點,讓學生明白嚮導最後的悲歎:“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理解了自然之道即“萬事皆規律,有法天下和”。學生説的積極性很高,最後小練筆,學生便水到渠成了。

本節課也有不足:

1、課題中的“道”還應在課尾小結時再點一下就好了。

2、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應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有所加強。

我想在今後的教學中還應不斷鑽研,嚴格要求自己,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