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在全市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交流發言

欄目: 代表發言 / 發佈於: / 人氣:2.7W

在全市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交流發言

在全市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交流發言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同志們: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着力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也明確指出,要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精神力量的重要途徑,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歷史意義。紮實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就要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突出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歷史性、人民性、時代性和創新性。下面,我談幾點淺見,以供大家參考。

第一,要突出歷史性,守護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文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代中國是歷史中國的延續和發展,當代中國思想文化也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傳承和昇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於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記載了中華民族在長期奮鬥中開展的精神活動、進行的理性思維、創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我們要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闢和發展起來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魂”“基因”“血脈”,是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沃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盪中站穩腳跟的根基。因此,我們要做好文明更新迭代,防止文明斷裂遺失;秉持舊邦新命的自覺,推動中華文明重煥榮光。但是,我們強調注重歷史文化資源的挖掘,並不是要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取代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並不是搞二者的簡單拼接和生搬硬套,更不是搞“文化復古主義”,而是要“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理念和文化創新創造活力融合起來,紮實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

第二,要突出人民性,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創作離不開人民羣眾豐富多彩的生活實踐,一旦離開人民,文藝就會變成無根的浮萍、無魂的軀殼。同時,人民羣眾尤其知識分子更是精神文化財富創造的直接參與者。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指出:“為什麼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的問題,原則的問題。”鄧小平同志曾説:“我們的文藝屬於人民”“人民是文藝工作者的母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文藝創作者只有深入瞭解人民羣眾的辛勤勞動、感知人民羣眾的情感衝突和內心掙扎,才能洞悉生活本質、把握時代脈動、感悟人民心聲,使文藝創作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雋永的魅力。傳世的優秀文藝作品必然是訴説時代要求和人民心聲、反映人民大眾的喜怒哀樂、充滿對人民生活的關切。紮實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要把好“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導向”的方向盤,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文藝和文藝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人民作為文藝表現的主體,把人民作為文藝審美的鑑賞家和評判者,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文藝工作者的天職,不斷解決區域、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完善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網絡,以高質量文化供給增強人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第三,要突出時代性,力爭創作反映時代精神風貌的優秀作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文藝繁榮發展,最根本的是要創作生產出無愧於我們這個偉大民族、偉大時代的優秀作品。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精神,我們黨自成立以來領導人民形成了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這些圍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主題形成的精神彌足珍貴,是文藝創作者理應關注的重點。問題是時代的聲音,而每個時代都有屬於它自己的問題,只有樹立強烈的問題意識,才能發現其背後藴含的時代精神,才能不斷提出真正解決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領域存在問題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文藝工作者要準確把握時代主題、時代任務和時代價值,聚焦民族復興偉業,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文藝創作的重要源泉,把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作為文藝創作的主旋律,把追求真善美作為文藝創作的永恆追求,推出更多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第四,要突出創新性,運用好現代媒體傳播方式的重要依託。文化事業的發展離不開內容創新,更需要藉助外化的技術手段賦能,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獲得較好的傳播效果。互聯網技術和新媒體不僅改變了文藝形態和呈現方式,而且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藝類型,也帶來文藝觀念和文藝實踐的深刻變化。恩格斯指出:“每一個時代的理論思維,包括我們這個時代的理論思維,都是一種歷史的產物,它在不同的時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時具有完全不同的內容。”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從業者要適應數字化發展形勢,推動5G、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技術在文化創作、生產、傳播、消費等各環節的應用,做好網絡文藝創作生產和宣傳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文化發展領域在把歷史以數字化的方式重現方面取得了諸多成就,比如故宮運用現代技術讓文物活起來、讓現代人可以穿越時空回顧歷史;河南衞視以傳統節日為契機,不斷創新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實現文化與現代技術的交融互動;數字敦煌運用現代技術全面而深入展示敦煌石窟文化藝術的精華等,這些做法都是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的生動實踐,其中的經驗值得推廣和學習。

發言完畢,不妥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