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探索居家養老服務,推動養老產業發展

欄目: 代表發言 / 發佈於: / 人氣:2.59W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探索居家養老服務,推動養老產業發展

大家好!很高興參加今天的大會,並代表北京市民政局介紹首都開展居家養老服務的進展情況。北京市民政局黨委高度重視“養老產業的發展”,把積極推進居家養老作為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的重要舉措,將其擺在社會建設與創新的突出位置,並列為市政府摺子工程和局領導牽頭的重點工作。專門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工作落實。先後出台了《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意見》、《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民政局市殘聯關於北京市市民居家養老(助殘)服務(“九養”)辦法的通知》、《北京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北京市養老服務設施專項規劃》等一系列的重要文件。為加快“居家養老”創新基層社會建設與服務提供政策依據。建立市、區兩級的溝通協調機制,定期研究解決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統籌指導工作落實。

一、充分認識“居家養老服務”的重要意義

目前,我國已逐步進入老齡社會。隨着老年人口的不斷增多,空巢家庭越來越多,各地開始對養老福利模式進行積極的探索,居家養老服務應運而生。居家養老服務,是指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依託、以專業化服務為依靠,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決日常生活困難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化服務,其形式主要有兩種:由經過專業培訓的服務人員上門為老年人開展照料服務;在社區創辦老年人日間服務中心,為老年人提供日託服務。

空巢既是社會的進步,也是我國人口老齡化當中特別是人們的生活方式、觀念轉變過程中產生的一種客觀必然的現象。據統計,我國城市空巢老人49.7%,國外有的已高達80%,甚至更高。從趨勢講,這是必然。像過去那種多子女家庭來共同照顧老人是不可能的。因此隨着老人年齡增長,身體功能退化,需要人照顧而身邊無人照顧,這就體現了社區居民養老服務的意義所在。身邊無子女或者子女照顧不過來,從這個角度,社區對老人、對家庭成員的支援就顯得尤為重要。發展居家養老是對這一現象所作出的一個正確選擇。

居家養老服務適合我國國情,符合我國“未富先老”的社會特點。我國人口老齡化是在經濟還不夠發達、物質條件尚不充裕的情況下到來的,因此,單靠政府的力量來發展養老福利事業是不現實的。居家養老服務與機構養老服務相比,具有成本較低、覆蓋面廣、服務方式靈活等諸多優點,它可以用較小的成本滿足老年人的服務需求。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居家養老服務,可以讓一部分家庭經濟有困難但又有養老服務需求的老年人得到精心照料,從而對穩固家庭、穩定社會起到良好的支撐作用。

適應我國老年人的生活習慣和心理特徵。受中華民族傳統的家庭倫理觀念影響,我國大多數老年人不願離開自己的家庭和社區,到一個新的環境去養老。居家養老服務採取讓老年人在自己家裏和社區接受生活照料的服務形式,適應了老年人的生活習慣,滿足了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有助於他們安度晚年。

二、整合資源,有效推進居家養老服務的社會化。

北京早在1990年就已經步入了老齡化社會,截至2014年底,老年人口已超300萬,且目前正以每天400人、每年15萬人左右的規模增加,預計2020年全市老年人口將超400萬,約佔總人口的20%。老年人口基數大,增長速度快,養老需求強烈、人口老齡化問題嚴重,“9064”的養老格局初步形成。

北京市委市政府為了有效應對老齡化社會的問題,出台《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民政局市殘聯關於北京市市民居家養老(助殘)服務(“九養”)辦法的通知》,由市民政局牽頭建立了萬名“孝星”評選表彰制度,居家養老(助殘)券服務制度和百歲老人補助醫療制度,城鄉社區(村)養老(助殘)餐桌,城鄉社區(村)託老(殘)所,招聘居家服務養老(助殘)員,配備養老(助殘)無障礙服務車,開展養老(助殘)精神關懷服務,實施家庭無障礙設施改造,為老年人(殘疾人)配備“小幫手”電子服務器等九項切實的服務措施。把推行“北京通——養老助殘卡”作為整合社會資源,推進居家養老服務社會化的有力抓手。

2014和2015年,市民政局向全市約XX萬名80歲以上老年人發放北京通--養老助殘卡。全市簽約的百貨購物、家政服務、醫藥醫療、理髮、餐飲、社區便利店、老年文化、養老機構、日間照料等九大類養老助殘服務商已達XXX家,各簽約商户在相關部門的監管下,嚴格履行承諾。針對那些行動不便的老人,服務商還可以提供上門服務,使居家變得更輕鬆。在一些偏遠的地區,京糧、首農、一商、二商、順鑫等大型國企提供低於市場價的“訂單網點”式服務。

通過實施“北京通——養老助殘卡”,政府職能部門深度挖掘、有效整合和更多的社會資源,參與居家養老服務。不僅滿足了老年人居家養老的生活需求,也擴大了就業,據統計兩年來各簽約助老服務商為社會提供了XXX個就業崗位。在老年人與簽約服務商的交易活動中,通過政府的政策引導和補貼扶持,兩年共投入市級財政資金XXX億元,進一步刺激了消費市場,成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促進首都服務業發展新的增長點。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15年底,養老助殘簽約商户共完成營業額萬元,其中:由養老助殘卡帶來的直接利潤XXX萬元,同比增長XX%,環比增長XX%,實現利税XXX萬元。

三、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展望養老服務的市場化

我國將成為全球老齡產業市場潛力最大的國家。養老產業鏈條長、涉及領域廣,是橫跨第一、二、三產業的綜合產業體系。2013年9月,國務院出台《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逐步使社會力量成為發展養老服務業的主體。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15-2020年中國養老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儘管我國遭遇了“未富先老”的尷尬局面,但是進入老齡化社會甚至老齡社會後,養老產業也將會帶來長期的投資機會,甚至可能藴藏的是百萬億級的消費潛力。有專家預測,未來5年,我國養老產業市場將突破萬億元規模,20年內有望達到20萬億以上。“夕陽紅”產業藴含勃勃生機,“白髮紅利”有待進一步釋放。

當前,首都經濟發展速度由10%以上的高速增長轉向7-8%的中高速,正主動“瘦身健體”、提質增效,加快疏解首都非核心功能,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2014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以提高經濟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註重滿足人民羣眾需要。北京市老年人口快速增長,人口老齡化程度日益加深,養老將越來越成為最大的民生工程。據預測,從2014年到2050年,北京市老年人口消費潛力預計將從2014年的2000億元增長到2050年的6萬億元左右,養老產業潛在就業需求從50萬人增長到200萬人。面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壓力和挑戰,我們將變壓力為動力,變挑戰為機遇,積極謀劃,主動作為,將養老這項原來政府包辦的“夕陽事業”變成社會新興的“朝陽產業”。

預計到2020年,首都養老產業發展滯後於老年人口快速發展和老年消費羣體巨大需求的現狀要得到明顯扭轉,包括政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家庭和個人等在內的多元主體參與機制初步形成,養老產業政策法規體系基本健全,老年產品用品的技術含量和供給規模逐步提高,各類養老服務設施的社會化、民營化、市場化進程明顯加快,養老產業列入政府扶持行業目錄,在市場準入、運營、退出等環節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管理靈活的管理體系和激勵機制,北京特色的養老產業體系初步形成。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推進社會事業改革創新,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努力為社會提供多樣化服務,更好地滿足人民需求”,“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建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和發展養老服務產業”。作為政府負責養老服務業職能部門將把發展養老服務水平當作拉動內需、擴大就業、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來看待,通過制定《北京市關於加快發展養老產業的指導意見》,切實履行政府保障基本、統籌規劃、政策扶持、資金引導、監督管理等職責,引導、支持養老產業健康發展。着力在設施建設、產品研發、醫療健康、旅遊文化、養老金融、人才智力等重點領域方面開展技術和服務創新,走一條具有北京特色的養老產業發展之路。

如今在“京津冀一體化”的大背景下,河北省一些地方的民政局,主動提出要“探討北京老人入住河北養老機構的可能性”,要“充分利用河北的資源,分解北京養老機構入住壓力”。北京市衞生計生部門已採取了積極應對政策努力推動形成醫療、養老、康復、護理相結合的新型養老模式;開展老年病綜合診療連續服務模式試點。但當前京津冀養老服務業協同發展,尚需合力突破醫保標準不一、異地報銷難等多重體制機制難題。河北省民政廳將積極協同有關部門與京津溝通協調,儘快打破體制機制障礙,實現“醫保異地互通互認”。同時,建立健全養老產業監管制度,構建服務質量和養老需求評估體系,實行嚴格的督導檢查和績效考核,確保政策及時有效落實。

未來,我們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貫徹落實國家協同發展戰略,正確認識和謀劃“新常態”下的老齡工作,加強全面統籌規劃,大力發展養老產業,加強培育京津冀一體化養老市場,努力將改革發展的成果惠及每一位老人,提升他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