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結對幫扶醫務人員先進事蹟材料

欄目: 先進事蹟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1.46W

【概述】

結對幫扶醫務人員先進事蹟材料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本站的會員“kiujh”為你整理了這篇結對幫扶醫務人員先進事蹟材料範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正文】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脱貧攻堅戰收官之年。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扶貧攻堅戰略的總體部署,根據《廣州市增城區衞計系統2017至2020年度對口幫扶工作計劃》文件精神,去年,增城區連續不間斷、密集地派出一批批醫務人員到貴州畢節金海湖新區、百里杜鵑管理區開展醫療機構結對幫扶。

幫扶期間,增城區赴畢節掛職醫務人員不遺餘力地幫助畢節市醫療機構加強院容院貌、醫院管理、業務水平、服務模式、職工文化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了當地醫療機構同行和當地廣大人民羣眾的好評。2020年12月31日,增城區第十批幫扶的8名醫務人員完成任務,順利返回增城。

全力幫扶百里杜鵑人民醫院建立5個特色專科+1個急救中心及1個重症監護室(下稱“5+2”任務)是增城區衞健系統2020年的重點工作之一。當年8月,該局從轄區醫療衞生機構遴選出首批6名專家,以“組團”的方式,對百里杜鵑人民醫院開展為期1-6個月的幫扶,全力完成“5+2”任務。增城區中醫醫院曾健球身兼兩個重任:一是進行特色專科中醫科建設;二是對接溝通幫扶方和受幫扶方。

當曾健球一行翻山越嶺,來到1100多公里外的百里杜鵑人民醫院,親眼所見的現狀讓他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百里杜鵑人民醫院雖説為一家二級綜合性醫院,但是卻面臨嚴重的窘境:缺場地——租用酒店作業務用房;缺設備——醫療器械配置不全,檢驗檢查配套不全;缺人才——診療技術相對落後。

困難重重,如何着手?在與增城區衞健局溝通對接後,增城區幫扶貴州省畢節市醫療工作組臨時黨支部正式成立,確定曾健球為臨時黨支部書記。隨即,曾健球主持召開黨員大會研究對策,決定幫扶專家團要在黨建引領下,逐步形成制度化、流程化、個性化的科學管理制度及先進技術,並定期組織開展送醫送藥送技下鄉義診及巡迴培訓活動,進行深度醫療幫扶。

在“5+2”幫扶過程中,抓緊配備必要的器械設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此,曾健球在認真對照“5+2”模式專科建設任務的基礎上,詳細瞭解百里杜鵑人民醫院急需、必備的醫療設備需求,並反饋回增城區衞健局。如今,全自動乾式生化分析儀、電動吸引器(吸痰機)、新生兒搶救台、陰道鏡等先進醫療設備已陸續送達百里杜鵑人民醫院,為全面提升特色專科技術水平提供重要支撐。

醫療技術幫扶方面,曾健球找準百里杜鵑人民醫院中醫科問題,具體包括標識不清晰、工作流程和制度不完善、沒有協定處方、醫生專業技術水平有待提升等方面。幫扶期間,他主要通過教學查房、疑難病例討論和專題培訓的方式進行技術幫扶。如針對科室醫務人員大多為剛畢業的大學生,進行職業規劃科醫療安全培訓;針對科室收治的常見病、多發病進行基礎培訓。

在曾健球看來,國家東西部對口幫扶政策功德無量,既讓受援地區羣眾得到實實在在的恩惠,讓受援醫院的醫務人員學到技術,同時也磨鍊了幫扶人員的意志,更加珍惜目前的工作、生活環境。

荔城街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劉亞雷幫扶百里杜鵑人民醫院急救中心

劉亞雷開展院前急救培訓

時間短、任務重、保完成。”這簡短的9個字,是劉亞雷幫扶百里杜鵑人民醫院急救中心時立下的決心。

百里杜鵑管理區地處黔西北,有豐富的煤礦資源及大片美麗的野生杜鵑花海,屬於多民族聚居地。區域醫療往往會帶着鮮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貴州酒文化有着濃厚的底藴,人們尤其喜歡喝高度酒,而且百里杜鵑地處山區,山路蜿蜒崎嶇,道路狹窄,摩托車、貨車的車禍時有發生,外傷病人較多,準確快速的檢傷和明確診斷往往影響着下一步的治療方向,甚至影響着患者的命運。

可是,現狀給了劉亞雷當頭一棒:當地醫療機構急救中心剛剛成立,急診急救設備設施不完善,制度流程不健全,醫護人員急診急救理論知識及技能水平相對較低。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將幫扶醫療機構急救中心建設成為區域醫療救援的核心,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一次院前急救能力培訓堅定了劉亞雷的幫扶信心。當時增城醫療幫扶專家組組織百里杜鵑區各醫療機構醫護人員學習院前急救知識,由於參與人員對醫療知識及醫療服務能力提升的渴望,原本預計3小時的培訓,最終歷時5個多小時才完成。

隨即,劉亞雷面對百里杜鵑管理人民醫院急診科建科時間短、科室相關工作制度及崗位職責不完善等問題,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制定各項科室管理制度及崗位職責,組織急診科醫護人員學習並在工作中落實,發現不足並及時完善,逐步形成適合急診科科室管理的完善的規章制度。

同時,結合當地急危重症發病特點及規律,初步制定了急性心腦血管意外、急性中毒、急性創傷等常見危急重症診治流程及治療規範,在臨牀診療中實施,使臨牀診療活動能夠規範開展,達到了對胸痛、創傷、卒中等急危重症患者的早期識別、診斷、治療及轉診,大大提高了急危重症患者的搶救成功率。並通過開展急診知識及技能培訓、教學查房及疑難病例討論、應急演練等方式提高急診醫護人員的實踐能力。

通過3個月的幫扶,百里杜鵑人民醫院已初步完成急救中心的建設,成為區域醫療救援的核心,具備承擔所在區域特點的院前急救能力,實現對急危重傷病患者連貫性一體化的救治、慢性病急性發作時的急診處理;並且具備對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緊急醫療救護服務和重大事件的醫療衞生保障能力。

再窮不能窮醫療 再苦不能苦人才

區中醫醫院許迎景掛職百里杜鵑人民醫院副院長

許迎景搶救呼吸衰竭患者

“環境優美、景色宜人,是一座宜居的城市。”這是許迎景踏進百里杜鵑的初印象。山多人稀、信息閉塞、交通不便、醫療衞生條件差、技術水平落後……現實的諸多困境讓他清醒不少——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連技術人員都少,更不要説人才了。7個月的時間,許迎景不僅掛職百里杜鵑人民醫院副院長一職,還要幫扶醫院打造重症醫學科,談何容易?

特別是場地的限制,資金的匱乏,根本無法開展重症監護中心的建設。在增城區政府、衞健系統的人員統籌兼顧下,捐贈了建設資金和一批醫療設備,讓事情的進展有了轉機。

百里杜鵑管理區轄區600平方公里,人口11萬,為地處兩縣交界的山區,但全區只有百里杜鵑人民醫院一家一級醫院,人才缺乏,專業技術薄弱。

“許醫生,有一個病人要搶救。”許迎景一接電話就立馬從宿舍奔赴醫院。病人昏睡約6小時入院。患者被診斷為嚴重的呼吸性酸中毒,II型呼吸衰竭,肺心病伴心律失常,低鉀血癥。只要腦缺氧4-6分鐘,腦細胞就開始死亡,而且不可逆轉。他決定採用呼吸機輔助通氣治療。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搶救,患者神志逐漸有所好轉後,許迎景才安心讓其他醫護人員繼續跟進。“這邊技術人員嚴重不足,住院醫師都很少,呼吸機也不太會用,唯有爭分奪秒趕來實操指導。”

幫扶期間,許迎景把新理念、新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當地醫護人員,並且不間斷地開展業務學習、專業技術技能培訓,疑難病例的討論等,幫助科室提高急危重症疾病的認識和治療能力,使得診療更加規範,進一步加強危重病患者的管理水平。

為助力金海湖新區、百里杜鵑管理區醫療水平、服務質量提升,許迎景還和其他7位幫扶專家自發組建培訓講師團隊,將技能送至金海湖新區梨樹鎮衞生院、岔河鎮衞生院、雙山鎮衞生院等7個鄉鎮衞生院以及百里杜鵑管理區金坡鄉衞生院、大水鄉衞生院、仁和鄉衞生院等7個鄉鎮衞生院,培訓達1200人次。同時,幫扶專家還組織開展10多次義診活動,就近就急解決當地羣眾就醫需求。

許迎景深知,一個家庭只要有一個患有重病就會拖垮整個家庭。全社會必須發展醫療事業,樹立再窮不能窮醫療,再苦不能苦人才的目標。他為這次醫療幫扶貢獻綿薄之力而感到自豪,也盡己所能帶出一批專業技能過硬、合作意識強、思想覺悟高的年輕的醫護人員,讓他們能夠為當地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醫療服務。

培養一批有責任有技術的醫生

石灘鎮中心衞生院劉烈焱掛職金海湖新區文閣鄉衞生院副院長

院感培訓現場

“醫院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培養。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必須培養一批細心、耐心、愛心,有責任、有技術的醫生,為當地老百姓服務。”對劉烈焱來説,這是他希望能幫扶到的最終目的。

2020年6月3日至12月底,劉烈焱被派至金海湖新區文閣鄉衞生院進行技術幫扶,並掛職副院長。

在技術幫扶方面,劉烈焱主要對綜合科(住院部)進行常見病、多發病診治指導。幫扶初期,他就發現本地多頭暈/眩暈病人及脊柱病因相關疾病病人。由於當地技術水平相對較差,患者就診現象多為治療時間長、多個地方治療,花費多,但是效果不理想。基於此,劉烈焱立即引進龍氏治脊療法新技術。

該項新技術效果很快便得到了證實。在文閣鄉衞生院,劉烈焱遇到一位患者,曾經因為頭暈上班時暈厥,到上級醫院ICU住院。出院後仍有頭暈,甚至到遵義等多地大醫院進行了腦血管造影等檢查,均未發現問題。前後多地治療兩年多,花了2萬多元。醫生交代調整心態,多鍛鍊,患者每天堅持跳廣場舞1小時,但仍有經常頭暈,暈暈沉沉。

經過劉烈焱問診查體,給予X線等檢查後,診斷頸椎病,給予推拿、正骨治療,並囑託持續頸椎操鍛鍊,效果顯著,患者自訴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感覺獲得重生。此外,也有幾位慢性上腹部疼痛不適患者,考慮慢性胃炎、胃潰瘍、胃腸功能紊亂,消化不良等,予以質子泵抑制胃酸,保護胃黏膜,對症支持等治療,5-6天效果仍不明顯。考慮到患者無惡性病變導致的消耗性體質及其他情緒、壓力、飲食、藥物等特殊因素,且醫院無胃鏡、幽門螺旋桿菌等檢查,劉烈焱建議先從脊柱病因着手,考慮是否脊柱病因導致。待完善相關檢查,結果發現上述患者均有胸椎側彎。最終經過指導推拿正骨後,患者疼痛大大降低。

低成本、效果顯著的新技術吸引不少當地羣眾慕名而來,大大提高了醫務人員的成就感和積極性。於是劉烈焱藉機打造亮點科室,並且通過教學查房、會診、疑難病例討論、舉辦知識講座等,全方位進行傳、幫、帶,毫無保留地傳授醫療技術。經過一段時間,醫護人員能掌握大部分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以及掌握部分危重症搶救知識。此外,劉烈焱還在醫院制度、績效分配、如何獲得知識等方面建言獻策,獲得大家的一致好評。

“很多病人經過治療獲得了好轉,説文閣來了一個好院長。也還有一個病人説自己遇到了天底下最好的醫生。其實只要做到服務細心、耐心、愛心,再加責任和技術,每個醫生都可以成為羣眾心中最好的醫生。”劉烈焱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