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扶貧聯絡員先進事蹟材料

欄目: 先進事蹟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3.57K

回族村裏的“巨人騎士”

扶貧聯絡員先進事蹟材料

——扶貧聯絡員先進事蹟材料 

張爽,山東省鄄城縣董口鎮軍屯村村民,1989年出生,已是30而立之年,但身高不足1米2,一級殘疾,是董口鎮精準扶貧對象之一。家裏父母常年患病,父親患有心臟病,做過搭橋手術,母親患有高血壓,大哥分家另過,一個妹妹外嫁他村。人雖殘疾,但為人熱情,樂於助人,能説會道,識書達理,村裏大人小孩都善意和他開玩笑,因在家排行老二,被村裏老少爺們戲稱“高二”。

抓住機遇促脱貧

軍屯村,是一個具有濃郁民族文化特色的回民村,該村因明代退役軍隊在此“軍墾”、“屯墾”而得名,抗日民族英雄馬本齋將軍曾先後2次在軍屯駐軍養傷。曾經的軍屯村並不如現在這麼富裕,而且條件艱苦,環境落後,貧困程度較深。但是那種自強自立、頑強拼搏的精神一直傳承至今,該村羣眾藉助開展脱貧攻堅的機遇,結合本村實際,建車間,興產業,樹新風,全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張爽就是在這樣的環境和機遇下,憑藉自身的努力和優秀的品質,迎來了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

憑藉董口鎮“一户一案”、“孝善扶貧”、“危房改造”“大病醫療商業補充保險”“扶貧車間”等一系列脱貧攻堅政策,張爽的家庭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通過“危房改造”家裏漏雨的住房得到了改善,“大病醫療商業補充保險”為家裏的藥費開支減輕了不少負擔。並且包村的工作人員周偉鵬根據“一户一案”政策向鎮政府申請了專項扶貧資金,花費1000元給他購買了一台冰櫃,用來賣冷飲雪糕,每月下來能有800元的收入,張爽也會在村裏的“扶貧車間”工作,每天利用農忙閒暇之餘可以多收入幾十元。正是在這樣的脱貧攻堅政策下,再加上但為人厚道,人也精明能幹,張爽的生活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成為了董口鎮軍屯村“脱貧第一人”,以前壓在張爽眉宇間的壓力舒展了,但是他並沒有到此止步。

主動服務眾鄉鄰

張爽是2014年被村裏評為貧困户,由於張爽為人友善,熱情大方,活潑開朗,很受鄉親們的歡迎,而且他從國中畢業後就回到了村裏,對軍屯村每家每户的情況都比較熟悉,所以在2016年張爽被任命為軍屯村的扶貧聯絡員。對張爽來説,扶貧聯絡員雖然“官職”不大,但責任不小。是黨委政府與貧困羣眾之間的聯絡紐帶,既讓上級的政策傳達到扶貧家庭,又把貧困户的需求反映給上級領導。張爽上任後,家裏唯一的電動三輪車就成了他的專用交通工具。村裏的大街小巷裏經常能看到他身影,貧困户家裏經常聽到他問侯的聲音。

軍屯村的各項扶貧工作都走在全鎮的前列,走訪工作最深入,最細緻,張爽對全村的貧困户的基本情況都如數家珍,非常熟悉。貧困户有什麼需求和幫助,都樂意給張爽反映,張爽都能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及時通過正常渠道向上級反映,都能得到及時的答覆。

在扶貧車間招工上,他每天走街串巷,不厭其煩,積極宣傳動員本村及周邊村莊的閒散勞動力,特別是有一定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前來車間務工,既不耽誤接送學生和做飯,又能增加家庭收入。在這期間,他也確實遇到有的貧困人口,平時懶散習慣了,整天好吃懶做,不願去車間務工掙錢,甚至有的人説他多管閒事,他拿出百倍的耐心和真心,最終都被他一一説服,甚至説是被他的真心打動了。慢慢的,大家對他的工作都非常贊同和認可,提起他,無不稱讚!

他在村扶貧工作上,盡心盡力,真正盡到了一名聯絡員的職責,張爽作為村裏的扶貧聯絡員,隨叫隨到,一輛電動三輪車成為他形影不離的“好朋友”,由於自身殘疾,行動不便,全靠這輛三輪車,走街串巷,給貧困户送扶貧材料,陪同上級走訪貧困户,宣講扶貧政策,樂此不疲,不管颳風下雨,嚴冬酷暑,始終保持着積極主動的工作狀態。

張廣波是軍屯村的一名貧困户,自身患有腰間盤突出,妻子患有重度殘疾,整天就知道閒玩,什麼活都不會幹,老兩口都是60多歲的老人了,家裏屋子常年沒有修繕,外邊下大雨,屋裏下小雨。張爽就由己及人,想到國家的“危房改造”政策來幫助老人解決住房安全問題,但是補貼申請下來了,張廣波老兩口卻沒有錢去償付剩下的修繕款。張爽就憑藉自己人緣好,嘴皮功夫好,做通了張廣波兄弟的工作,幫助老人籌解資金,翻蓋了房子。

在收繳“孝善扶貧”資金的時候,張爽同樣遇到了挫折和困難。張廣較是軍屯村的貧困户,對孝善扶貧工作一直持懷疑的態度。張爽就去耐心的做工作,宣傳孝善扶貧政策,逐漸讓老人接受了孝善扶貧的做法,同時,張爽每天到其大兒子家做工作,不厭其煩,並且做通了大兒子的工作,交上了“孝善扶貧”資金,老人的養老有了保障。

在享受到“一户一案”政策帶來的紅利和改善後,張爽就開始為別人着想,張兆威和馬同先兩人沒有固定的經濟來源,生活十分拮据。於是張爽就到鎮裏給他們申請政策,瞭解情況後,鎮裏出資給他們買了兩台打草機,平時給本村及周邊村打打雜草,每月能有900元左右的固定收入。

張紅是一名聾啞人,也是貧困户,沒有經濟來源。因為張爽也在村裏的“扶貧車間”工作,覺得利用農閒幹些雜貨,也充實也能掙些錢補貼家用,於是張爽也想讓張紅去“扶貧車間”工作,但是車間的負責人覺得張紅是個聾啞人,工作不好溝通,不同意。於是張爽就對車間負責人進行“死纏爛打”,反覆做工作,“雖然張紅是聾啞人,但是他心靈手巧、聰明能幹”,並且打下包票,現在張紅在車間幹活很出力,做的很好,收入得到了改善。

待人以誠獲稱讚

 2015年7月的一天集市上,後元村的70多歲的李蘭英老太太來軍屯集趕集的時候,由於天氣熱,老太太中暑倒在地上。正在集上賣菜的張爽看到這一幕,立即走向前去,把老太太扶到陰涼處,又給老太太從鄰居家端出來涼開水喝下去。老太太慢慢的緩了過來,看到老太太還是很虛弱,張爽就推來自己的電動三輪車,在眾人的幫助下,把老太太扶上三輪車送到家。老太太家裏人非常感激,事後拿着禮物來到張爽家感謝,張爽沒有要他們的任何東西,只是説了這都是應該做的。

如今的張爽又擔任了一個重要的職務——勸阻黃河游泳公益員。每年夏天,時常有人不顧危險到黃河游泳,為此張爽會時常徘徊在黃河岸邊,及時勸阻下水游泳的人。雖然時常會有人不聽勸阻,但是張爽仍舊耐心地一遍又一遍為他們解釋,告訴他們黃河裏暗流的危險。張爽的這項工作,保護了一些人的生命安全,尤其是青少年兒童的人身安全,贏得了人們的尊重和讚譽。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決定一個人高矮的並不是外在,而是他美麗的心靈。張爽樂於助人的品質、爽朗的性格、堅韌的品質、百折不撓的恆心,得到了軍屯村村民的一致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