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作文寫作技巧談”教學案例

欄目: 素材及寫作指導 / 發佈於: / 人氣:2.94W

“作文寫作技巧談”教學案例

“作文寫作技巧談”教學案例

【教學設想】

作文教學重在啟發誘導,而又忌諱言之無物,空洞教條。如何結合實例,讓學生逐步掌握和提高思維與遣詞造句的能力呢?加強技巧訓練可謂一個有效的途徑。由表及裏,登堂入室,循序漸進,這應該符合科學的發展觀。古語云:觀千劍而後識器,操千曲而後曉聲。劉勰亦云:披文以入情。由此可見,從作文寫作技巧入手,為文之妙漸可運斤成風,韜略在胸。

從這個意義出發,筆者所設計的“作文寫作技巧談”即是力求遵循規律,由共性催生個性,促使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在課堂得以“擴張”和“外延”,既寓知識和趣味於一體,又熔形美與質美於一爐,鍛技法的純熟,鑄思維之優勝。這正合乎孔子“文質彬彬,然後君子”的為文法則。

除此之外,“作文寫作技巧談”還與“作文創新教學”結合起來,注重講練結合,而又以練為主。這也是力求避免捨本逐末、本末倒置的思考所在。因為是“創新寫作”,筆者設想,包括對“創新教學”本身便也得有一個“創新”。一般人認為“內容”是作文訓練之首選,而我們則根據孔子“質勝則文野”的經驗反其道而行之,這樣就把傳統意義上的“質”納入潛意識不時起思維暗示作用,而通過強化形式上的“文”,打造和夯實學生的語言水平基礎。説到底,這節課的設想是以“語言”訓練為主,強調錶情達意,物我共融。

【教學實錄】

一、回顧

我們講了,好文章的一個最直接的外觀方式便是言辭,語言活潑生動,形象而有樂感,很容易勾起評卷老師的好感,從而對你高抬貴手,手下留情,情難自禁,禁不住就給你打了高分。所以,妙文的一個鮮明的標誌便是:

活:妙用修辭增光輝

比如:①一摸車後胎,果然__________

②×××生性靦腆,像________,但很討大家的喜歡

二、導入:

但,有的同學可能要説了:我不用修辭照樣能讓文章熠熠生輝,光彩照人。比如這兩天陰雨連綿,如以《雨》為題,我就可以不用修辭而又讓文章有文采。如:

看到了雨,我不禁想起了范成大的“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楊系畫船”;

看到了雨,我不禁想起了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看到了雨,我不禁想起了韋應物的“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看到了雨,我不禁想起了李清照的“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看到了雨,??

對此,不知同學們有何評價?

1、從這位同學所説的話來看,他就絕妙地使用了兩種修辭:

文章熠熠生輝(比喻)

文章光彩照人(比擬)

2、從他所寫的這段文章來看:

①他也使用了修辭(引用)

②但又因亂砌亂用,此文中心雜亂無緒。

由此看來,寫文章一味地堆砌古人的名言佳句並不見得好,因為古人的感情並不是你的感情,寫好文章,一條很重要的標誌:你得訴諸自己的真情。只有訴諸真情,你的文章才會一線串珠,珠聯璧合,流光溢彩,氣韻迴轉,妙意無窮。這便是我們今天所要講的:

作文寫作技巧談(三)

【正課】

也就是説,寫文章時你得先把自己給感動了,情動於中,言形於外,這樣,寫着寫着你就會發現自己激情如火,萬千感慨奔湧而來,滔滔如江水傾之而不盡,文章自然而然就具有了哲,即“富含哲理”的鮮明特徵了。

哲:百感交集情作砧。

1、比如:以《西湖》為題,寫出你心中的感悟:

甲同學:

乙同字:

很明顯,這兩位同學便沒有做到在回答之前讓西湖先感動自己。

想一想:啊,西湖以水為美,我早有耳聞,如今一見,果然名不虛傳:碧波盪漾,水光瀲灩,水天相接,一碧萬頃,於是你禁不住對朋友動情地説:

例1:啊,我分明感到那是含情的眼睛在將我脈脈注視。

一語生輝,在作者眼中,賞西湖就像邀得佳人共處,頗有辛棄疾“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看我應如是”的神韻。

或者,你可以興致勃勃地對朋友説:

例2:你聞到水味了麼?

水本無色無味,可在作者筆下:賞水如賞花,好水對奇葩,欲平心中意,此言頗不差。

2、又如,同樣寫《雨》,想一想晏殊的“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想一想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想一想柳永的“對瀟瀟暮雨灑江火,一番洗清秋”,你不難得出結論: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對雨傷懷,淚落連珠子。於是,你欣然命筆曰:

例:是啊,雨水是有情人的眼淚,多少次,面對細雨迷瀠,我總免不了暗問一聲:是誰的眼淚在飛?

這,總比你一味堆砌詩詞好的多吧?

3、因此,要想讓自己的文章富有哲理,我們就不妨如下去做:

①設境生惜:在寫作前,先人為地假定一個環境,讓自己成為環境的主角,找到一傷心靈的感動,然後再寫。

比如:你的一位好朋友如今和你兩地讀書,“路遙歸夢難成”,你想寫文追敍友情,那麼不妨先進入到柳永《雨霖鈴》的意境中去:“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霄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説?”感受了分別的悽悽慘慘慼戚,體味到傷感、留戀和無奈,此時下筆,何止千言?

你還可以進入到《蒹葭》詩中:蒹葭巷巷,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此時耳邊不由響起了《在水一方》的插曲:綠草巷巷,白霧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於是提起筆,思友之情,不愁不浸潤字裏行間。

②排比誘情:即在文章中出現排比成段的句子,藉助排比句的氣勢誘發自己的感情。

比如我曾以“讓自己成為一個動詞”為題作文,怎麼寫呢?經過一番考慮,我寫下了這麼兩段:

讓自己成為一個動詞

我想我是一尾魚

溪流溝澗任我暢遊

讓自己成為一個動詞

我想我是一隻雄鷹

天空浩渺裝入我胸

寫完後發現,平淡的很嘛。怎麼辦?用排比,於是有了第三段。

像音符跳躍悠揚和動聽

像星空閃爍智慧和晶瑩

像旗幟飄揚瀟灑和放縱

像春鳥穿越幽谷和荒徑

讓自己成為一個動詞

我能聽到體內水聲流動

要説此時可以結束了,但對不起,我的感情已經被誘發出來了,不可遏抑,於是就有了後面的第4、第5、第6段。

大漠中我頑強地和赤熱抗衡

荊棘中我無畏地挾勇氣前行

面對懸崖絕壁我會盡展歌喉

狂風暴雨只當它輕拂衣袖

讓自己成為一個動詞

滿天空都會是我翅膀的剪影

也許霧會迷濛我的雙眸

也許泥濘會讓我大跌斤斗

也許藍天下我渺小得像一塊

碎石頭

也許我會被珍珠笑為村野鄙夫

但我的願望永不會棄丟

我會讓自己成為一個動詞

一把火燃燒我一生的追求

讓自己成為一個動詞

朋友你做好魚躍的準備了麼

金波盪漾龍門輝煌

讓我們共同祈禱起跳和騰空

同樣,你在寫作的時候,若感情為之結,就可採用此種方式,保你情感流暢,慷慨激昂,氣勢磅礴。

③呼告激情:在這方面,朱自清可説為我們作出了榜樣。他的《綠》我們至今記憶憂新,他在文中盛情唱曰:

那醉人的綠呀!

我捨不得你,我怎捨得你呢?

情感真摯,深動人心

總而言之,我們在寫文章的時候,千萬要記住這麼一條法則:文貴真情。至於如何去做,希望今天所講的內容能對你有所幫助。

今日作文:《秋天,我聽到果實在歌唱》

要求:能綜合使用上述所講的三點技巧。

【教學反思】

這是一個課時的課,時間短,容量大,誘導空間小,具有一定的操作難度。但通過實踐看,學生的積極性還是很高的,興趣盎然,已處於創造的“薄發”層面,可以説,這堂課符合了學生的實際,滿足了學生一定的需要,大家踴躍發言,出口成“採”,基本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反思一:瞭解學情,特別是學生寫作的實際情況,深入研究,量化分析,這是此類課成功的前提。筆者在講授這一節課前,曾分小組調查過學生的一些情況,這就為自己設計課堂

內容和形式找到了最廣泛有力的支持。故為師者“情動於中”是這節作文課的經驗之一。

反思二:靈活處理課堂突發事件是創新教學的莫大契機。如本節課在講解過程中,當筆者點出“哲:百感交集情作砧”的字幕時,有同學小聲嘟嚷了一句——不忘哥的情,不忘妹的愛。可以説,此時如處理不當,這件事就可能造成教學事故。筆者當時是這樣説的:“對呀?金人元好問説得好: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昭君悲情走西域,西施偕情隱太湖,楊妃為情馬前亡,貂嬋還情恩義長。這不都説明了動情生於先,佳話傳於後嗎?”然後很自然地轉入課堂小練,可謂“化干戈為玉帛”而又順理成章,巧妙無痕地消彌了突發事件的不良影響。故為師者“心中千萬”的儲備是本類作文課的又一經驗。

反思三:耳熟能詳與角度差異。其實在本節作文課上,筆者所採用的例子大都“似曾相識燕歸來”,但它們之所以能夠引起學生的歡喜,恐怕與筆者的巧變引用角度有一定關係。沒有角度的變幻,就沒有新意的出現,筆者認為,這正是“樸字見色”的關鍵所在。這也算是本節課的經驗所在吧

【拋磚引玉】

秋天,我聽到果實在歌唱

漯河高中張榮謙

一粒種子一個夢,我的夢遺落在秋天。

——題記

朋友,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感受:當一杯清茗氤氲成無限情思的時候,你會恍然覺得季節就是人生的外衣?

倘若有,那麼恭喜你,你將在四季更替中盡享音樂的風韻。

如果説冬天是一首催眠曲,春天就是一首小夜曲,而夏天則是一首進行曲。然而真正的人生之韻卻在秋天啊,因為秋天無疑是一首最大氣磅礴、異彩紛呈的交響曲!

且不説階前秋雨一滴到天明的沁魂清韻,也不必説正西風落葉下長安的悠悠雅韻,單説那秋天裏果實隕落的聲音,就足以讓你為成熟譜就一曲最美的讚歌。

是的,秋天,我聽到果實在歌唱。蘋果唱紅了維吾爾姑娘的臉龐,稻禾唱歡了江南水鄉的灶膛;沉沉的穀穗唱彎了目光的想像,燦燦的豆粒唱飽了糧倉的渴望??

秋天裏的果實,它歌唱的是昌盛和吉祥;秋天裏的果實,它歌唱的是幸福和康莊。歌唱中寄託着新的嚮往,歌唱中也包含着新的輝煌。唱雁陣銜不走季節的富有,唱雲嵐遮不住歲月的生動;唱飄香的不僅僅是枝頭,唱甘甜的不僅僅是歌喉??

也許,我們該為秋作一下正名,稱它為“收”豈不更加美不勝收?前度劉郎吟誦着“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的詩句飄然仙逝,那個遣詞造句如調兵遣將的領袖也不禁脱口而出:

不似春光,勝似春光。

而今,是該我們為秋作一首壯詞,譜篇新曲,高唱“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桔綠時”的時候了。攜無盡的匍匐,我們只有獻給秋,併為它的果實深深祝福。

秋天,聽,那累累碩果在歌唱,唱着文明,唱着充裕,唱着進步。讓我們用心去和吧,讓這歌聲潤了脣,酥了身,醉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