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從審稿人角度看SCI和EI的文章的寫作與投稿技巧

欄目: 素材及寫作指導 / 發佈於: / 人氣:4.28K

從審稿人角度看SCI和EI的文章的寫作與投稿技巧 作為投稿的作者,知道或者瞭解該期刊對審稿人的審稿要求很重要,只有瞭解期刊對審稿人的審稿要求,你才知道自己的文章是否合適投稿到或者發表到該期刊。當然,每個期刊的審稿要求或許不一樣,而且每個審稿人審稿時把握的尺寸或者審稿重點也許不一樣,但是,作為嚴謹的學術論文發表,大多期刊對學術論文都有起碼的要求,這個要求就體現在期刊如何要求審稿人審稿的或者説對投稿稿件的要求。下面就舉幾個期刊對審稿的要求(這些期刊對稿件的要求)。

從審稿人角度看SCI和EI的文章的寫作與投稿技巧

IEEE Electrochemical and Solid-State Letters要求審稿人從下面幾個因素考慮文章:

In particular, the review form will rapidly allow you to provide feedback on the items of interest: Quality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Article;

Clarity of Presentation;

Suitability for Letters ;

Clarity of Figures and Tables (Is color essential?) ;

Understandable to Non-Specialists? ;

Does Material Need to Be Added or Deleted?

Recommendation;

Do You Want to See the Revised Manuscript?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onents and Packaging Technologies審稿要求:

Paper Quality :

Originality of the Work :

Significance of the Work :

Completeness of the Report Work:

Reference of the Work of Others :

Organization of the Manuscript:

Clarity in Writing, Tables, Graphs and Figures :

每項有五個等級:Poor Marginal Acceptable Good Prize

Microelectronic engineering期刊的審稿方式是打分,沒有具體到各項,最後有個總評(General Commentary):

----------------------------------------------------------------------------------------------------------- Accept without modification:

Request modifications:(Complete Sections B and C of report form)

Reject :(Complete Section D of report form)

------------------------------------------------------------------------------------------------------------

Judgement of Paper: (Use scale of 1-10. 1 = Poor, 5 = Marginal,8 = Good, 10 - Exceptional ) General Commentary:

---------------------------------------------------------------------------------------------------------- 在網上可以搜到的一些審稿要求,比如APL的:

RECOMMENDATION:

Paper Interesting:

Original Paper:

Sufficient Physics:

Well Organized and Clear:

Free From Errors:

Conclusions Supported:

Appropriate Title:

Good Abstract:

Satisfactory English:

Adequate References:

Clear Figures:

OVERALL RATING:

JAP期刊對稿件的要求: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Reviewer Evaluations:

RECOMMENDATION:

Paper Interesting:

Good Use of Space:

Sufficient Physics:

Well Organized:

Clearly Written:

Spelling:

Good Title:

Good Abstract:

Adequate References:

Clear Figures:

TECHNICAL QUALITY RATING:

PRESENTATION RATING:

如果大家仔細看了這些高質量期刊對審稿人審稿的要求或者説直接點,就是對稿件的要求,大家心裏都有底了。一篇高質量的學術論文應該具有下面十個要素:

1)原創性;

2)創新性;

3)題目合適;

4)好的摘要;

5)論文組織論證嚴密(邏輯性強);

6)圖表清晰可靠;

7)英語表達好,語法拼寫等錯誤少;

8)精選參考文獻;

9)LETTER要求投的文章要適合該期刊;

10)可讀性,好的文章通俗易懂,有影響力

我審稿時看稿件的順序是題目、摘要、圖表、前言、參考文獻和正文,我覺得題目、摘要、前言、圖表、參考文獻很重要,實驗部分我覺得其次。大部分期刊的基本要求:原創性、創新性、圖表、論證、組織、寫作、參考文獻。

審稿人會有不同的審稿方位和審稿重點,所以按照審稿人意見逐條仔細修改很重要的,當然主編根據多位審稿人的意見,進行綜合後給出最終決定的,所以你在寫作時要從審稿人的角度去寫作儘量方方面面考慮到,語法、語言組織、論文邏輯結構、圖表表達,實驗結果配合理論、仿真等會更好,如果是快報,當然可以只給出實驗結果也行。只有實驗數據的文章,除非創新性很強,一般不會發表在高檔期刊的。也許有人認為差一點的雜誌檔次要求應該低

一些,實際上,如果你認為檔次差一點的期刊要求低一些,這對你會有害處的,不管檔次高低,高標準要求自己是最好的,而且現在低一點檔次的期刊投稿數量越來越多,如何在這麼多文章中脱穎而出並被錄用,高標準是關鍵因素。

現在來談談英文文章的寫作和注意事項:

題目:

題目應該覆蓋主要目的或者信息,也應該吸引讀者,不能太長。並且應該避免附標題。要求概括性強、體現創新性、精煉

題目寫作注意事項:

英文題目以短語為主要形式,尤以名詞短語最常見,即題目基本上由一個或幾個名詞加上其前置和 (或)後置定語構成。例如: The fabrication of …。短語型題目要確定好中心詞,再進行前後修飾。各個詞的順序很重要,詞序不當,會導致表達不準。題目一般不應是陳述句,因為題目主要起標示作用,而陳述句容易使題目具有判斷式的語義;況且陳述句不夠精練和醒目,重點也不易突出。少數情況(評述性、綜述性和駁斥性)下可以用疑問句做題目,因為疑問句可有探討性語氣,易引起讀者興趣。題目中的縮略詞語:已得到整個科技界或本行業科技人員公認的縮略詞語,才可用於題目中,否則不要輕易使用。另外,還要注意題目字數的限制,國外科技期刊一般對題目字數有所限制,這些規定可供我們參考。總的原則是,題目應確切、簡練、醒目,在能準確反映論文特定內容的前提下,題目詞數越少越好。 摘要:

與結論不重複,體現整個文章的結論和思想,包括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結果和應用等。 摘要寫作注意事項:

摘要是以提供文獻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記述文獻重要內容的短文。其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具體地講,就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對象和範圍,採用的手段和方法,得出的結果和重要的結論,有時也包括具有情報價值的其它重要的信息。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並且擁有與文獻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閲讀全文,就能獲得必要的信息。

A.英文摘要的時態:

時態運用也以簡練為佳,常用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少用現在完成時、過去完成時,進行時態和其他複合時態基本不用。一般現在時。用於説明研究目的、敍述研究內容、描述結果、得出結論、提出建議或討論等。涉及到公認事實、自然規律、永恆真理等,當然也要用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用於敍述過去某一時刻(時段)的發現、某一研究過程(實驗、觀察、調查、醫療等過程)。需要指出的是,用一般過去時描述的發現、現象,往往是尚不能確認為自然規律、永恆真理的,而只是當時如何如何;所描述的研究過程也明顯帶有過去時間的痕跡。現在完成時和過去完成時。完成時少用,但不是不用。現在完成時把過去發生的或過去已完成的事情與現在聯繫起來,而過去完成時可用來表示過去某一時間以前已經完成的事情,或在一個過去事情完成之前就已完成的另一過去行為。

B.英文摘要的語態:

採用何種語態,既要考慮摘要的特點,又要滿足表達的需要。一篇摘要很短,儘量不要隨便混用,更不要在一個句子裏混用。主動語態:現在主張摘要中謂語動詞儘量採用主動語態的越來越多,因其有助於文字清晰、簡潔及表達有力。 被動語態:以前強調多用被動語態,理由是科技論文主要是説明事實經過,至於那件事是誰做的,無須一一證明。事實上,在指示性摘要中,為強調動作承受者,還是採用被動語態為好。即使在報道性摘要中,有些情況下被動者無關緊要,也必須用強調的事物做主語。

C.英文摘要的人稱:

原來摘要的首句多用第三人稱This paper…等開頭,現在傾向於採用更簡潔的被動語態或原

形動詞開頭。例如:To describe…,To study…,To investigate…, To assess…,To determine…,行文時最好不用第一人稱,以方便文摘刊物的編輯刊用。

D.避免一些語法錯誤:

冠詞。主要是定冠詞the易被漏用。the用於表示整個羣體、分類、時間、地名以外的獨一無二的事物、形容詞最高級等較易掌握,用於特指時常被漏用。這裏有個原則,即當我們用the時,聽者或讀者已經確知我們所指的是什麼。例如:The authorfabricated a new machine is operated with solar energy.由於現在縮略語越來越多,要注意區分a和an,如an X ray. 數詞。避免用阿拉伯數字作首詞,比如8 turn solenoid inductor…單複數。一些名詞單複數形式不易辨認,從而造成謂語形式出錯。儘量使用短句。因為,長句容易造成語義不清;但要避免單調和重複。科技期刊涉及專業多,英文更是不易掌握,各行各業甚至表達方式、遣詞造句都有區別。多看英文文獻,也會有助於我們英文寫作及水平的提高。 引用別人的話:

單一作者時:某某(1987)提出。。。。。。; 某某(1981)的研究發現。。。。。;

幾個作者時:國內一些學者(某某,1997;,某某,1984;某某,1845)的研究。。。。。; 一些研究者(某某,1998主張;某某,1874)主張。。。。。

MIT 的Arthur Smith 教授他提醒我儘量不要使用被他稱為“投機性”詞彙的一些詞, 如,“obviously”,“probably”,“certainly”,“undoubtedly”等。因為使用表示可能性的詞彙,這説明你不能無法證明你的觀點,而是在進行假設和猜測。可信度自然非常低。

引言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回答為什麼研究,介紹論文背景,相關領域研究歷史與現狀,本文目的意義,創新在什麼地方(有待解決的問題)。引言第一句號很重要,應當明確提出這篇文章的目的,並且表示目的很重要。

引言包含的要素:

1文章的目的;2對目的的證實(為什麼整個工作重要);3背景,其他人已經做了的,怎樣去做的,我們以前已經做的;4指導作者:作者應該在文章中看到什麼?文章中讓人感興趣的關鍵點是什麼?我們使用了什麼,我們使用什麼方法來做的?本文采用的基本方法和假設5概括和總結:作者所期望的結論是什麼?

編輯對引言一般意見:

引言是否充分反映了當前存在的問題,並闡述了該項研究的必要性?編輯部對參考文獻一般意見:參考文獻是否遺漏了近期重要文獻?結果:不要羅列結果,要分析,結果間要有邏輯聯繫。

Plant and soil雜誌主編提醒注意:引言的最後以:你研究工作的目的和提出一個清楚的假設作為結尾。並且指出,事實上對。。的研究之前沒有人做個並不是一個好的理由。因為你的研究在邏輯上很可能是跟隨過去的研究。

主要研究進展,有代表性的同行研究工作,自己與他人工作對比的優勢和不足,前言的參考文獻選取代表性的、重要的文獻。參考文獻選取要有代表性,除非那種特殊專業,我覺得參考文獻不要參考會議的文章,尤其那些不知名的會議文章引用。文獻要儘量全面客觀:不要對相似文獻避而不引,或者只引別人早期的工作,這會讓人感到你對該領域瞭解不夠,甚至是有意迴避,就有學風問題的嫌疑。不能過低貶低別人的研究工作,要考慮自己和別人工作的時間差,不在一個時代的研究當然不能説自己比前人好,所以英語用詞要注意些,客觀些。 引言寫作注意事項:

好的引言相當於文章成功一半,最重要是保持鮮明的層次感和極強的邏輯性,層層遞進關係。首先:闡述自己研究領域的基本內容,要儘量的簡潔明瞭,不要羅裏羅嗦一大堆。一些顯而易見的知識要用概括性的而不是敍述性的語言來描述。其次:接下來就是引言的重頭戲之一:

文獻的總結回顧。要特別着重筆墨來描寫。一方面要把該領域內的過去和現在的狀況全面的概括總結出來,不能有絲毫的遺漏,特別是最新的進展和過去經典文獻的引用。這是兩個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應該是我們要極力避免的。再次:然後就是分析過去研究的侷限性並且闡明自己研究的創新點,這是整個引言的高潮所在,所以更是要慎之又慎。闡明侷限要客觀。在闡述自己的創新點時,要僅僅圍繞過去研究的缺陷性來描述,完整而清晰的描述自己的解決思路,並且文章攤子不要鋪的太大。創新性描述的越多越大,越容易被審稿人抓住把柄。最後:就是總結性的描述論文的研究內容,可以分為一二三四等幾個方面來描述,為引言做最後的收尾工作。最後檢查。

結果部分:

1、確定結果用圖或者表來表達;2、確定首先使用哪個圖和表以及使用順序;3、安排所得到的結果的結構:你希望描述些什麼來設計結果部分,然後對每個部分的結構進行調整。最後設計在每個部分希望描述的內容;4、對圖標進行編排,例如橫向或者縱向,順序,大小等,使之簡潔,並且特別注意單位用國際單位制度(SI);5、結果中的圖一般來説最多不要超過8個。圖太多了,會顯得過於羅索和累贅,主編那裏就不會很欣賞。6、圖片的格式每個雜誌不太一樣,要求tif格式的比較多,不推薦使用bmp(jpg就更不能用)。7、在Results和 Discussion分開寫的情況下,Results部分儘量不要設計對結果的評論,最多是總結的陳述結果也就可以了。否則造成這兩部分的內容上的重疊,會顯得很累贅,對Discussion的描述不利。結果的描述上也要注意層次之間的安排,要按照條理性的要求分別描述,顯得有邏輯性一些。

討論部分:

討論的每個部分應該有層次,應該有邏輯順序,且每個部分應有一個主題。且討論內容應該為自己研究獨特的東西,和別人相同相似的一筆帶過,不要深入討論。另外討論的數據來源應該和結論中的數據一致,並且要一一對應,前後呼應,互相襯托。1實驗結果的本質,表現的規律;2與他人相關結果的比較;3對結果的分析;4結果的重要意義。

圖表:

清晰直觀是基礎,要讓審稿人和讀者不看正文就明白要表達的意思,代表性無論是自己實驗結果還是和別人工作的比較,都要體現重點,無關的數據不要羅列在圖表。合理解釋每一個參數,合理説明每一個步驟。審稿人沒時間考慮細節。程序和參數的合理化顯示出你知道你在做什麼,而不是湊數據。 沒理由要找理由,有理由要強調。

圖表討論:

1解釋表1表示什麼,解釋圖1表示什麼;2然後展開你的結果;3怎麼將你的數據和別人的對比;4解釋為什麼你的研究工作重要和吸引人。

建議科學論文討論部分使用的結構

陳述主要發現;

2.本研究的長處和短處;

3.同其它研究比較的長處和短處;特別要討論結果中的差別;

4.研究的意義:可能的機制和臨牀醫生或決策者的使用前景;

5.未解答的問題及今後的研究方向

討論一這部分主要描述研究課題的具體內容、方法,研究過程中所使用的設備、儀器、條件,並如實公佈有關數據和研究結果等。開始要重新説明主要發現,用一個句子表示較為理想。接着全面説明本研究的長處和短處,兩者不可偏廢。實際上,編輯和讀者最注意研究的短處,這是所有醫學研究不可避免的。編輯和讀者一旦發現研究的短處,而作者未加討論,他們對文章的信任會發生動搖,心生疑竇:是否還有他們和作者都未發現的其它弱點呢?其次,將該研究與以前的工作聯繫起來,不炫耀自己的工作比以前的工作如何好,而是比較

其優劣。與其它研究進行對照,切忌將自己的缺陷掩蓋起來。重要的是應該討論為什麼會得出不同於別人的結論,作者可以放開去推測;但是如果弄不清自己的研究結果為什麼與別人的結果有差別,就不便作這種推測,也不該斷言自已的研究結果正確,而別人的錯誤。接着應該討論自己的研究“表明”什麼,如何解釋自己的研究發現,以及對臨牀醫生或決策者有什麼意義?此刻,作者的境地是危險的,多數編輯和讀者能夠理解作者的謹慎,不逾實證界限。由讀者自己去判斷研究的意義:他們是會做到的。作者甚至可以指出研究結果證明不了什麼,防止讀者得出過度、不實的結論。

最後,應點明哪些問題尚未解答,以及要繼續做的工作。顯然,編輯和讀者不喜歡誇大的作法。事實上,作者對論文的這一部分常常寫得亂糟糟的。雖然無法阻止作者寫一篇充滿推測的文章,但切不可因推測而毀了證據。

討論部分有時也許需要別的小標題,但我們以為,現在提出的結構適合大多數研究論文。儘管統一結構有難度,甚至受限制,我們相信這種結構會降低總的文字長度,防止不恰當的推測和重複,減少報道偏差,提高報道的總體質量。這種設想是完全經得起檢驗的。我們歡迎BMJ的作者和讀者發表觀點,如果反映好,我們將使用結構式討論。

結束語:

文章的總結,要回答研究出什麼,簡潔指出。1、由研究結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2、研究中有無例外或本論文尚難以解決的問題;3、與以前已經發表的論文的異同;4、在理論與實上的意義;5、對進一步研究的建議。

退稿原因:

1、無新意,重複他人工作;

2、有新的發現,但未能很好提煉,昇華並上升到理論高度;

3、單純定性描述,缺乏定量的、理論的分析;

4、僅僅是區域性的工作,而不具有普遍意義、可推廣到其他地方的工作,即僅僅是國外方法在中國某一地區的應用,而不是提出新的方法;

5、文章組織得不好,文字工夫欠佳,國外審稿人難以看懂。

如何對觀測資料進行提煉,昇華?

1、以新的理論、概念為指導。如地貌學的臨界理論、複雜響應理論;2、建立模型:經驗統計模型;有物理基礎的模型;模糊數學模型;系統動力學模型;灰色系統模型;分形模型;人工神經網絡模型等。發現新現象,提出新概念。

邏輯性:

我審稿時碰到作者的結論性錯誤,Microelectronic Engineering期刊的那篇,後來我給他指出錯誤並給他參考文獻,不要輕易下結論,這很糟糕的。我就覺得這個作者文獻還是看少了,特別是理論性的東西,所以他下錯誤結論。後來在修稿中改正了。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onents and Packaging Technologies的那篇,我認為作者沒有好好解釋實驗結果,圖中曲線的解釋不是很好。比方説,1,2,3,4條曲線不同尺寸(1mm,2mm,3mm,4mm)出現軌跡差不多,但是第5條曲線(5mm)在x軸前半部分和其它四條軌跡差不多,但x軸後半部分曲線確異常,作者只是給出結果,但沒解釋,我審稿時就提出,怎麼解釋5mm的曲線後半部分與其它四條曲線不同,那6mm的曲線又會是什麼樣子?5mm是一個關鍵尺寸麼?所以在畫實驗數據圖時,特別注意異常點和異常曲線,要解釋異常的原因,如果涉及到尺寸的曲線,還要考慮關鍵尺寸或者臨界尺寸。不要指望審稿人疏忽,還是要方方面面考慮文章,畢竟發文章是嚴格的學術活動。

語法:

寫作時注意語言精煉準確,使用長句時不要出現語法錯誤,拼寫錯誤可以完全避免的。我覺得我審稿的文章,語法錯誤主要出現在介詞、從句、對比語句和長句雜糅的錯誤。使用長句

時注意不要讓讀者困惑或者產生歧義。介詞比如in和on的混用,還有of和 with的混用,對比語句主要是將A和B兩事物,比如實驗結果做對比、比較或並列,但出現了語法錯誤,長句雜糅主要體現在一些從句中,比如定語從句、非限制定語從句等缺少必要的主語、謂語或者其它句子成分。

有些研究生説説目前的感覺是沒有一篇文章很順利,説很鬱悶,我認為鬱悶是暫時的,後面會好起來的。特別是發第一篇外文,那種感覺我想每個研究生都會興奮的。所以為了那種感覺,多多努力:)。鬱悶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種吧:1)沒有課題或基金;2)與導師關係搞僵,開展工作受阻;3)選題不好或者偏門;4)生活拮据,為經濟受累,無心做科研;5)實驗不順,理論不懂;6)寫作不行;7)投稿老是被拒;8)軟件不會使用,模擬仿真等不會。等等。下面就後面的鬱悶解決提些我個人的建議:

1.多看看文獻,瞭解同行工作,掌握研究方向動態,找出自己的創新。這種創新不是指革命性的,這個很難。我認為創新可以這麼劃分吧,革命性創新、革新性創新、理論性創新或技術性創新、實驗上創新。革命性創新是那種劃時代的,給人類生活和生產帶來很大影響革新性創新比革命性創新次之;後面創新影響大體逐漸減弱;如果在文章中涉及理論部分,就要參考文獻了,有些文獻會給出相關理論的,免得犯了錯誤:在文章中輕易下結論。模擬、仿真那一塊可以查看有沒有相關文獻,看人家用什麼軟件進行模擬仿真,然後學習該軟件。

2.不怕據稿,總結審稿意見,找出自己工作不足,再補充數據、理論、提高寫作等。拒稿越多,説明離中稿就越近了。要正確對待審稿意見和退稿:審稿是無報酬的。審稿人的工作態度大多極其認真。對審稿意見要十分尊重,對每一條批評和建議,都要認真分析,並據此修改論文。對自己認為是不正確的意見,要極其慎重和認真地回答,有理有據地與審稿人探討。如何對待被雜誌拒絕的論文,常常是作者犯難的問題。這裏必須分析被拒絕的理由。第一類拒絕是一種“完全的拒絕”,主編通常會表達個意見,對這類文章永遠不願再看到,再寄送這類文章是沒有意義的。有一類是文章包含某些有用的數據和信息,主編拒絕這類文章是由於數據或分析有嚴重缺陷。對這類文章作者不妨先放一放,等到找到更廣泛的證據支持或有了更明晰的的結論, 再將經過修改的“新”文章寄給同一雜誌。主編通常是會考慮重新受理這類文章的。實際上,影響因子不同的學術刊物,接受論文的標準和要求差別很大。如果被拒絕的論文不是由於文稿中的錯誤,而是重要性或創新性不夠,作者在仔細考慮了審稿人的意見,認真修改文稿後,是可以寄給影響因子較低的學術刊物的。值得注意的是,審稿人由於知識的限制和某種成見,甚至學術觀點的不同,判斷錯誤並建議退稿是會發生的。

3. 多請教別人或者去學術論壇,學習投稿、寫作經驗,這樣可以少走彎路。

4. 學好一些必要的相關科學軟件,比如畫圖軟件,模擬軟件、計算仿真軟件等。圖漂亮、理論好、論據足、模擬仿真實驗對比,算是發好期刊的基礎了。

5. 認真閲讀和使用投稿須知。投稿須知的英文表述有多種,常見的是Instruction for Authors、 Instructions to Authors、 Authors' Guidelines、 Guidelines for Authors、Advice to Contributors、 Advice to Authors、 Information for Authors等。幾乎所有的英文期刊都定期刊登投稿須知,儘管各期刊投稿須知的內容不盡相同、細節繁簡不一,但目的都一樣—幫助作者更為成功地投稿,使論文發表過程更為簡捷而有效。閲讀並遵循投稿須知的意義:瞭解刊物的重要信息,如辦刊宗旨、徵稿範圍、欄目設置、投稿要求、審稿程序、從投稿到接受或退稿的時間、發稿率、發行量等。指導論文寫作並加快論文發表:1)用較少的時間決定擬投文章的欄目及格式(如行間距、可接受的文旁邊界、紙張大小、參考文獻及圖表格式)。2)加快審稿過程。

3)減少退修次數。4)文章發表後,很少或無錯誤。簡言之,認真閲讀並遵循投稿須知,可以使你的文章更容易、更快捷、更準確的發表。閲讀投稿須知越仔細、越認真,投稿的成功率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