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論學習方法的重要性【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06W

論學習方法的重要性【新版多篇】

學習過程中的環節 篇一

1、聽課和記筆記

聽好課是提高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及高效利用實踐的第一關。如果這一關丟了,造成的損失是無法補救的

(1)人們第一次接觸某種事物的反應是最靈敏的,記憶也是最深刻的聽課就是學生第一次接受知識,聽課時學生接受的知識,應該是反應最靈敏,記憶最深刻的

我在學高等數學中的偏導數時,趙萌全老師講課的表情,在黑板上花的圖形,講的偏倒數的概念和求解方法,至今我還是記憶猶新的我在課堂上聽講時,老師的每一句話我都不能漏掉。導師在講到某一個定理在某種情況下的表達方式時,我很快想到,如果是在另外一種情況下,該定理的表達方式應該是什麼樣課間休息時我去問老師,老師説你提的問題正式下節課所要講的內容。

在課堂上聽懂了知識,在相當長的時間裏是不會忘記的理解了的知識,運用是自如的從反面教訓來看,我們一些學習被動的同學,其被動的重要原因是聽課這一關他丟了。在課堂上他沒有聽懂,課後不能立即完成作業,不得不反覆看書,請教同學或老師後方能完成作業,為此消耗了大量的時間。原來的作業還沒有完成,新的作業又佈置下來,包袱越背越沉重。他們只能晚睡早起,在頭腦昏昏沉沉的狀態去聽課,精力不充沛聽課效果能好嗎他們付出了辛勤的勞動,但學習效果並不好轉,不得不進入學習的惡性循環。

(2)學生所學到的知識主要來自聽課。聽講所得到的知識,往往是在書本上得不到的老師備課時要查閲大量的參考資料,要考慮教材組織,講授方法。老師在講解某一個概念或定理時,總要從學生的即有知識引出新知識,作到深入淺出,重點難點突出,並説明知識間的聯繫和知識運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這些內容在教科書中沒有或少有,就是學生記筆記都很難全部記錄下來,全靠認真聽講和理解。我自己的感覺是聽講造成的印象,遠比看書深刻的多。

另外,還應該懂得,任何一本書不可能把作者的全部知識寫進去。作為老師來説,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老師具有傳授知識的技能,要從老師身上多學到知識,多學到本領,上課聽講是重要的`一關。

(3)作好聽,想,記,提高聽課質量

聚精會神而不呆板,聚精會神是聽好課的必要條件。它不僅保證無遺漏地接受課堂上講的全部內容,而且為積極思維創造了條件。呆板就是隻聽不想,不思考老師講的內容。呆板地聽課,即使是勉強聽懂了,印象也不深刻,更不理解。呆板聽課是精神不集中的表現。要取得聽課效果,必須養成全神貫注聽講的習慣。聽講時遇到某一個問題,或老師講的某一個細節沒有聽明白,應立即在筆記上標出,暫時放棄等課後處理,繼續往下聽課,切不可因為一個細節問題影響大局,耽誤了整體。

積極思維,在課堂上聽和想是不可分開的,聽是前提,是接受;想是思維,是理解,知識的學習主要是通過思維來實現的,思維是學習的核心。古人云:學而不思則罔,這裏的罔就是不理解的意思。積極思維即使理解老師講的概念,定理,分析方法,有關知識之間的聯繫。認真聽課即使聽和想的緊密結合。

全面記錄,所謂全面記錄就是學生的聽課筆記,不僅要記錄老師講的主要內容,還要記錄自己的理解和疑點,特別是對疑點要明顯標出,為下一步複習和深入理解打下基礎。課堂筆記決不是抄錄老師的板書。課堂筆記不十分追求字跡工整,不要追求形式,而是要記錄全面而完整。

歸納起來,聽,想,記三者是緊密結合的,聽是第一位的,想是第二位的,記則服從聽和想,能記多少記多少,決不可因為記而影響了聽和想。聽,想,記三者自然地融合為一體,聽課就獲得最佳效果。

2、複習和練習

1)及時性和階段性相結合

及時性就是課後及時複習,趁熱打鐵,剛聽完課就複習,記憶清楚,印象深刻,反應靈敏,思路活躍,思考問題全面,不僅能提高複習的質量,還會縮短複習用的時間,是事半功倍的大好事。但是不要把複習和完整作業對立起來,完成作業與複習是相輔相成的有時可以先複習後完成作業,有時也可以先完成作業再複習,這應由當時的條件而定。重要的是把兩者結合起來,防止顧此失彼。特別是在先完成作業時,決不是能完成作業就萬事大吉了。

階段性就是在學完一章或一篇之後的複習。階段性複習是在課後複習的基礎上更深入的複習。其目標是總結提高,其內容應更加豐富。因為這是在作了大量的習題,必要的參考資料,對知識有了加深理解之後進行的階段複習應有單獨的記錄,主要記錄對知識的理解,體會及運用技巧,二不是充抄課本和課堂筆記,沒有深刻的領會,簡單地抄錄的作用是不大的

2)筆記和教材相結合

複習時要先看筆記,後看書,要以筆記為主。筆記記錄的是接受知識的過程。通過看書是把課堂上遺留的問題搞明白,祈禱教材與筆記互相補充的作用。在有能力地條件下,還可以多看寫參考資料,對擴大視野,加深理解,提要運用能力是很有作用的

3)完成作業與增加練習相結合

在短時間內能夠完成作業的前提下,適量多作一些更難更復雜的習題是很有必要的,不能只滿足完成作業。對理工科課程來説,作習題是培養分析運用能力,鍛鍊技巧,加深理解的必要過程,也可以説是理論練習實際的過程。

在我的一本數學參考書中,講完了積分法後,作者寫到:對於積分運算,基本方法就是這些,但是針對某一道題用哪種方法最好,只有讀者作了大量的習題之後才能得出。針對每一道題,都能根據具體情況,靈活地運用定理,方法,以最簡便的方式求解,這就是解題技巧。

要掌握解題技巧,要做到三點:一對概念,定理,公式有較深刻的理解;二需要作過足夠量的習題;三是作過的習題要分析,針對某一道題其解法一般不是唯一的要能用多種方法求解,對各種方法進行比較,得出結論。只做題不分析,是很難取得解題技巧的

有較高水平的老師,他所出的考題,不僅檢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要測試對知識的理解深度及運用能力,即測試解題技巧,解題技巧是綜合能力。

3、複習和練習中的注意事項:

發揚深入轉研,防止淺嘗輒止。

在複習和作習題過程中,會發現一些不明白的新問題,這是深入學習中的正常現象,是進步的表現。古人云:讀書,無疑者須教之有疑,有疑者須較之無疑,到這裏方是長進。所以提不出問題是學習不深入的表現。產生的新問題,要力求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解決。自己實在無力解決的問題,也不要浪費大量的時間,應力求老師。在老師的指點下,可能會出現豁然開朗的感覺。弄不明白的問題決不能輕易放棄研究,放棄了就是淺嘗輒止;放棄了就失去了深入轉研,提高學習能力的機會。

在電信網絡課中,有個有源四端網的傳輸特性公式,課本上和課堂上都沒有推導,我自己推導。但所得的結果與老師講的不一樣,我認為自己的推導過程沒有任何錯誤,不得不請教老師。我先後請教了輔導老師和主講老師,他們都解釋不了。最後去問系主任,系主任聽了我提的問題,非常高興地説不深入研究的人是提不出這樣的問題的然後講了通過什麼樣的變換就可以把兩者統一起來。當時我並沒有完全聽明白,也沒有好意思再問,就按系主任指點的方向,終於把兩個公式統一起來。我對這個公式的記憶和理解比其它同學深刻得多。

循序漸進,温故知新

循序漸進,按古人的解釋為:未得其前,則不能求其後;未通乎此,則不能志此彼。現代人的解釋是:按照科學的知識體系和自身的智力條件,系統而有步驟地進行學習,要求人們注重基礎,由易到難,量力而行,切忌好高騖遠,急於求成。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對知識的掌握是個逐步深化的過程。違背了認識的規律則會造成欲速則不達的後果。也是按照人們的認識規律形成了温故知新的道理。孔夫子講: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對於學過的知識經常複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我在大學期間利用寒暑假期,對主要學科的階段複習筆記,反覆閲讀,仔細推敲,每次都有日新月異的感覺,每次都能看出原來結論的不盡人意之處,於是寫成補充內容,附在原來的筆記上,此時心情格外愉快。這些資料至今完好保存,它記錄了我深入學習的過程。

1)考試

(1)考試的作用。

考試是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考試有兩個重要的作用:一是檢查的作用:檢查對知識掌握的深度和運用能力;二是推動作用:通過考前複習和考後總結,增加學習的緊迫感。推動對學習效果及經驗教訓的分析總結,促進學習能力的提高。懂得了考試的作用,就應該明白瞭如何正確對待考試,以及如何正確對待考試的成績。

(2)考試的指導思想

考試的指導思想:認真對待,全力以赴,爭取考好,不怕考壞,把考試當作新里程碑的起點。考試取得好成績當然是好事,如果考試失敗了,也不完全是壞事。因為它能暴露問題,促進改進提高。如果因為考試成績好,而驕傲自滿,還不如考壞的後果好。古代哲學家老子講:禍兮福所依,福兮禍所伏。説的是事物的轉化。但是辯證唯物主義者,不僅承認事物的轉化,更強調事物的轉化是有條件的通過人為的因素,可以是壞事向好的方面轉化,也可以使好事向更好的方面轉化。對於考試的結果,正確態度是:考好了,不驕傲,總結經驗,乘勝前進;考壞了,不氣餒,吸取教訓,勇往直前。

(3)答卷時的注意事項

現在各類考卷的普遍特點是題量很大,主要內容是檢查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運用能力。但是固定要有部分難題,沒有一定難度的試題就無法區分考生的層次。對升學考試成績來説,一分之差,甚至是半分之差,就可能造成錄取或落榜的後果。因為相差一分,半分的人數不是一兩個人,而是幾十人或幾百人,所以答題時必須是每分必爭,具體注意事項如下:

審題要仔細全面,對已知條件審查不全,會給自己造成難題,審查不細,會造成所答非所問,丟掉了全題分數。

答題的順序是先易後難。不要在某一個佔分數不大的小題上,耗費大量的時間。

要書寫迅速,運算準確,爭取更多的時間

複查要從審題開始,對複查時發現的問題修改要慎重,防止把原來答對的,又改錯了。這種教訓在許多人身上都發生過。

全神貫注地答卷。保證作一步對一步,遇到不會的題不要緊張,更不要胡思亂想,失去信心。要精神不緊張,大腦不僵化,做到反應敏鋭,思路靈活,這是至關重要的

(4)考後總結

考試力爭好成績是固然重要的,但是從提高的角度看,考後總結更為重要。針對考試結果和答卷中發生的問題,分析知識的掌握深度和運用能力,找出具體的不足之處,分析產生原因,制定對策。同事也要總結取得的成績和經驗,這就是揚長避短。另外,也要研究別人的經驗和教訓。這就是取長補短。即善於揚長避短,又善於取長補短的人是進步最塊的人。考後的總結應形成書面資料。

2)與同學和老師交流

三人行,必有我師。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要有與老師的雙向交流,也需要與同學的多向交流。同學之間的交流協作更方便,同學之間的討論,爭辯有助於開拓思路,激發思維,互相促進。我上學的時候,不僅原意與學習水平差不多的同學探討問題,也非常歡迎學習比較差的同學向我請教。要想讓不明白的同學明白,我自己必須特別明白。通過給同學從各角度的分析,講解,我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我給同學答疑的過程,也是我自己對知識深入理解的過程。

名師出高徒。前幾年國家表彰兩彈一星功勛23人,其中有11人是一個老師的學生。他就是歷史上清華大學教授葉企孫。當時的清華大學校長梅怡其説:何謂大學,非高樓大廈也,而是有名師也。學生上學的時候,不管老師是不是名師,在當時的情況下,老師總是比學生高明。我在學業能夠取得一定的成就,我非常感激教過我的老師們。我是非常原意向老師求教的其實老師也很歡迎學生提問題。一位外語老師説過,通過你給我提的問題,我就知道你們知識掌握的程度。我發現老師在答疑的過程中,經常講一些課堂上不講的內容,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這是十分難得的如果不向教師求教,這些知識是很難得到的老師傳授知識有兩個渠道,一是課堂講課,二是課下答疑。老師通過知識關鍵內容的點撥,能夠啟發學生深入學習。這第二渠道的作用是絕不可忽視的,一定要充分認識並利用好。我從第二渠道得到的收穫太多了,知識敍述文字較多,不再舉例了。

關於學習方法的重要性 篇二

摘要: 英語是國際廣泛使用的語言,在國際貿易、經濟、文化、交流中有着其他任何語種都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結合自己高職院校從事教學的經驗,着重探討了自學的內涵、自學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和學生自學英語的具體方法。

關鍵詞:自學;英語學習;重要性;方法

(一)掌握自學方法,養成自學的習慣

自學的核心內容就是學習者自主把握自己的學習。現代學習理論認為,自學意味着完全的獨立。自學要以學習者之間相互依靠、相互合作為前提,根據自己的需要和願望控制學習內容和過程。自學既是一種心理機制,也是一種情感體驗。自學的主要障礙是不良的學習習慣,改變習慣應從“學會”轉到“會學”,從而提高自學的創造力。張海迪五歲時因病造成高位截癱,她沒有機會走進校門,但開始連二十六個字母都不會的她不言放棄,刻苦自學了國小、中學全部課程,並通過自學掌握了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在自學的過程中,她養成了良好的自學習慣,琢磨出了一套適合自己學習外語的自學方法,編著了《美麗英語》一書,並且翻譯了十三萬字的《海邊診所》。

(二)大聲朗讀是增強“自我效能感” 的有效方法

“自我效能感”最早是由美國心理學家阿伯特?班杜拉提出的概念。它是指個體對自己能夠進行某一行為的實施能力的推測或判斷,即人在執行某一行為操作之前對自己能夠在什麼水平上完成該行為活動所具備的信念、判斷或主體的自我把握和感受。自我效能感在學生自學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會影響學生行為的的選擇、情感模式和思維模式。自我效能感強的學生將其注意力和努力集中於情境的要求上,並被障礙激發出更大的努力,而自我效能感弱的學生則將其注意力更多地集中於可能失敗的不利的後果。我們應該通過多種方式尋求自我效能感高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在這方面,瘋狂英語的創始人李陽給我們做出了很好的啟示。李陽就找到了自我效能感高的學習方式——朗讀。其實,朗讀也是自學的一種方法,堅持朗讀可以提高發音的準確性和語言的節奏,而節奏是英語首要的、最顯著的特徵。英語的節奏是句子的重音在句子中有規律出現的結果。句子重音之間的相隔時間大致相等,使語言產生節奏感,多朗讀就能使之更加流暢、更加優美,堅持朗讀能夠提高聽力水平。在英語活動中,如果把學過的詞彙、長短句乃至整篇文章通過朗讀牢牢地儲存在大腦裏,遇到聽覺重現時,就能迅速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從而提高英語聽力水平。準確無誤地朗讀課本上的對話、課文和相應的閲讀材料,不斷地接觸英語,把有用的語言材料儲存在大腦裏,久而久之,語感就不斷增強,語言能力不斷提高,英語思維能力也得到逐漸培養。因此標準無誤的朗讀,在英語學習中對提高英語閲讀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提高自學者的英語寫作水平。

(三)英語學習環境的自我塑造

英語學習離不開英語環境的自我塑造。俗語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遷的道理大家都懂,英語同樣離不開英語環境的渲染。高職大二學生應該經常到有英語氣氛的地方去,如參加大學校園裏的英語角,收聽英語廣播,聽磁帶英文歌曲,閲讀英語材料——雜誌小説、報刊等看原文電影,聽外語演講,在英語環境中加深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愛好,結交愛好英語的朋友,培養對英語的感悟能力,消化新學的英語知識等等。換言之,濃厚的英語學習環境會促進高職學生在空餘的時間裏惦記英語、自覺的學習英語。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和學科,英語學習一天也不能中斷, 因此, 一定要加強英語環境的自我塑造。倘若確實沒有充足的時間來學習英語,那麼,每天擠出10—20分鐘也是可以的。早晨是朗讀英語的大好時光,睡覺之前則是記憶單詞的絕佳時機。學厭了,也可以休息一段時間,不必過於勉強,但不要扔下不學。學習睏倦時也可以改變一下學習方式,比如把書放在一邊聽聽廣播或暫時擱下課本練習去翻翻詞典。隨時隨地記下並背熟那些平時用最多的“套句子”,儘可能“心譯”自己接觸到的東西,如一閃而過的廣告,偶爾聽到的話、讀報紙、聽廣播,攻讀課本都是很好的自學方法。這樣經過不段的自學,各種英語能力就會逐漸提高。

總而言之,高職學生自學英語的時機無處不在,關鍵要看各位的志向和毅力。志向遠大、毅力頑強的大學生總是會靠着自學達到自己的奮鬥目標,實現自己遠大的理想。

學習方法的重要性 篇三

作為學生,特別是大學生,應該有一套科學的學習方法。有這套方法和沒有這套方法,學習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有則事半功倍,無則事倍功半。有則使學習進入良性循環,無則使學習必然進入惡性循環。良性循環使學習越來越輕鬆,學習成績越來越好,越學越原意學;惡性循環使學習越來越吃力,學習成績一再下滑,對學習越來越厭煩,以致失去信心。學習進入良性循環不容易,要跳出惡性循環則更難。

學習是一門科學,有它自身的科學規律。遵循規律去學習,就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就是會學。違背規律去學習,即使付出再多,也不會取得好的學習效果,就是苦學。學生應該使自己的學習方法符合學習的規律,使學習成為一件愉快的事情,在輕輕鬆鬆中學好各門功課。

學習效果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對知識掌握的深度,主要表現在學習成績;二是能抓住知識精神實質的學習能力。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是相輔相成的在學知識的過程中,鍛鍊提高學習能力;學習能力的增強又能促進學習成績和學習效率的提高。應該説學習能力比掌握具體知識更為重要。學習方法得當,不僅使學習獲得良好的成績,還會促使學習能力的增強。

在我高中二年級的家長會上,王安民教導主任説:張建治學有方。從中學到大學,我一直十分重視學習方法的研究,非常注重提高學習能力。這樣不僅使我取得了優異的學習成績,而且為我參加工作後,在工作實踐中不斷提高各種能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學習方法總結 篇四

要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有兩個要點:一是刻苦認真;二是方法得當。第一點是學習精神,第二點是學習技巧,兩點缺一不可。但是,刻苦認真的精神是前提,沒有刻苦認真的精神的人,是不會有任何成就的我概括的知識分子的特點是:認真的精神,善於學習,講的也是這兩點。數學家華羅庚在自我總結時寫道: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其實,不論是學習還是從業,道理都是一樣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在進學解中寫到: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他告誡人們,事業的興旺在於勤奮,事業的荒廢在於懶惰;行為的成功在於思考,行為的失敗在於隨意。韓愈的這兩句話,自中學起就寫在我筆記本的首頁上,始終是我的座右銘。

學習是一門學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學習方法。在談論學習方法時,有人強調課前預習的重要性,我則強調聽講的重要性。對於不同的學科,學習方法也是不同的理科的學習方法重在理解,文科的學習方法重在熟練。對主要學科和次要學科的學習方法更是不同的,因為對主要學科和次要學科投入的精力和時間不應該是相等的針對某個人,針對某個學科,採用什麼樣的學習方法,只有自己在長期的學習實踐中,經過反覆研究,才能得出結論。

學習方法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各種學習活動的實踐中,要不斷地吸取經驗和教訓,不斷改進完善學習方法。馬克思注意之所以是科學的理論,是因為他不是教條,他是在實踐中不斷髮展的理論,是與時俱進的理論。

關於學習方法的重要性 篇五

學習方法的重要性

作為學生,特別是大學生,應該有一套科學的學習方法。有這套方法和沒有這套方法,學習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有則事半功倍,無則事倍功半。有則使學習進入良性循環,無則使學習必然進入惡性循環。良性循環使學習越來越輕鬆,學習成績越來越好,越學越原意學;惡性循環使學習越來越吃力,學習成績一再下滑,對學習越來越厭煩,以致失去信心。學習進入良性循環不容易,要跳出惡性循環則更難。

學習是一門科學,有它自身的科學規律。遵循規律去學習,就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就是會學。違背規律去學習,即使付出再多,也不會取得好的學習效果,就是苦學。學生應該使自己的學習方法符合學習的規律,使學習成為一件愉快的事情,在輕輕鬆鬆中學好各門功課。

學習效果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對知識掌握的深度,主要表現在學習成績;二是能抓住知識精神實質的學習能力。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是相輔相成的在學知識的過程中,鍛鍊提高學習能力;學習能力的增強又能促進學習成績和學習效率的提高。應該説學習能力比掌握具體知識更為重要。學習方法得當,不僅使學習獲得良好的成績,還會促使學習能力的增強。

在我高中二年級的家長會上,王安民教導主任説:張建治學有方。從中學到大學,我一直十分重視學習方法的研究,非常注重提高學習能力。這樣不僅使我取得了優異的學習成績,而且為我參加工作後,在工作實踐中不斷提高各種能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什麼是學習方法

學習方法就是提高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培養學習能力的方法。具體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

一、能夠抓住各門學科機器每個章節知識的精神實質,即對每門學科及其每個章節的知識,都能夠做到深刻理解,並能熟練而靈活地運用。俄羅斯的一位數學教授寫到:工程師在現代工程技術中創造性的工作,需要具有熟練的數學知識,二不僅限於運用數學公式進行運算,更需要他能夠靈活地運用數學的概念和定律,這就使得他必須掌握數學概念和定律的精神實質。這段話不僅指出了數學在現代工程技術中的作用,還概括除了數學的學習方法。其實他指出的要掌握知識精神實質的學習方法,對任何學科都是適用的

我在大學二年級末,高等數學採用開卷考試方式,答卷時間為一天。我僅用了兩個多小時就答完了。向老師交卷時,請教師審閲我的答卷。老師説我不看你的答卷,你把試卷上每道題的出題意圖説説就可以了。我對答卷上的每道題檢查什麼知識,考核什麼能力,逐一做了回答。教師笑着説,你把我的出題意圖全都看明白了,你的答卷我不用。

二、會抓緊時間並能高效地利用時間。對於學生來説時間是寶貴的因此,抓緊時間高效地利用時間,就必然成為學習方法的必要內容。要能高效地利用時間,應做到三點:第一是加強計劃性,防止盲目性和隨意性。人們在事事有目的,時時有計劃時,時間利用率是高的第二是合理地支配時間,其中有兩個含義:一是應該分配給每個學科多少時間;二是在哪段時間裏安排什麼學習活動。第三是不論在哪段時間裏,安排什麼學習活動,都必須全力以赴,聚精會神地投入進去,力爭用最短的時間,達到預期的目的

磨刀不誤砍柴工,刀鋒利後會提高砍柴的效率。我在大學時每週有學習計劃,每週日的晚上利用一定的時間,對各科的學習質量,學習效率,存在問題進行分析總結。找出經驗教訓,制定措施和下週計劃。計劃制定,必須切實可行,另外要是努力實現計劃。

在大學學習期間,可以説五分鐘的時間我都沒有浪費過。早晨起牀後先看幾個外語單詞,在洗漱和早飯時進行默背,把1――30數的平方數和1――20數的立方數背的非常熟練,為的是在解題過程中壓縮運算時間。

我把各科一時不明白的問題寫在一個小本上,裝在上衣口袋內,利用排隊吃飯時間,利用學校開大會之前的時間,利用外出乘車時間,翻閲思考這些問題。有時突然就想明白了,從認識論上説這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作家把這種事情叫做靈感。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要用心思考,就會產生靈感。

三、在日常的各種學習活動中,要有意識地培養獨立思考,邏輯推理,分析總結,綜合概括的能力,及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所有這些能力都是人才的必備能力。不論什麼能力,都是在長期的學習和工作實踐中鍛煉出來的我們應該有意識低鍛鍊這些能力。

大學時,老師不推導的公式我推導,老師不證明的定理我證明。在電工學中有一個戴維南定理,我從定理的引出,定理的證明,定理的運用,作了系統的整理。並形成了完整的資料。在無線電專業數學中,有梯度,散度,旋度三個概念及其計算公式,因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比較複雜,而且需要比較雄厚的數學基礎,課本上沒有,課堂上也沒做。我在深入學習時,用了大量的時間,將三個公式全部推導出來。在電磁場理論基礎中,有一章講的真空中和介質中的靜電場,學完後我將真空中和介質中靜電場的所有概念,定理,計算公式等內容及其內在聯繫,全部歸納到一張聯繫圖上。主講老師對我的這張圖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至今我還珍藏着這個資料。它記錄我投入的精力,體現了我的學習精神和綜合概括能力。

我在電務段當了十八年領導幹部,我把領導兩個字的含義概括為四句話:掌握情況,給予指導,解決問題,施加壓力。這在任何書本上和所有字典裏是查找不到的

一位數學老師要求我們理工科的學生也應該能夠寫一手好文章。他説華羅庚是數學家,而且文章寫得也很好。我聯想到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茅以升不僅要把橋樑設計成堅固的交通設施,還要把橋樑設計成精美的藝術品。茅以升還寫了許多讚美橋樑的文章和詩,毛澤東主席説茅以升不僅是科學家,而且是文學家。

四、要善於總結,善於提高。對所學的知識要善於總結,加深理解;對學習能力要善於總結,促進提高;對學習方法要善於總結正反面兩方面的經驗教訓,不斷改進,提高學習效果和學習效率。按照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人們對事物的認識過程,總是要經過多次反覆才能完成的不斷總結,不斷認識,即是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深化過程。所以説只有善於總結的人,才是善於提高的人。印度有個諺語從反面説明了這個道理。諺語説什麼人是不可挽救的人,回答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同一個地方摔跤的人,是不可挽救的人。

我沒有學習鐵路信號專業課就大學畢業了,更沒有學過如何當技術幹部和領導幹部。但是我不僅能勝任技術幹部工作,也能勝任領導幹部工作,並且成了沈局知名的信號專業高級工程師。其原因有兩個:一是在校期間培養了我的學習能力;二是在工作實踐中,我善於總結,善於提高。

近幾年來電務段每半年召開一次領工員和科室主任工作彙報會。會前我們給他們寫工作總結指導意見,目的是幫助他們提高總結工作的能力,對於我們來説,這是工作方法,領導藝術。

學習過程中的環節

1.聽課和記筆記

聽好課是提高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及高效利用實踐的第一關。如果這一關丟了,造成的損失是無法補救的

(1)人們第一次接觸某種事物的反應是最靈敏的,記憶也是最深刻的聽課就是學生第一次接受知識,聽課時學生接受的知識,應該是反應最靈敏,記憶最深刻的

我在學高等數學中的偏導數時,趙萌全老師講課的表情,在黑板上花的圖形,講的偏倒數的概念和求解方法,至今我還是記憶猶新的我在課堂上聽講時,老師的每一句話我都不能漏掉。導師在講到某一個定理在某種情況下的表達方式時,我很快想到,如果是在另外一種情況下,該定理的表達方式應該是什麼樣課間休息時我去問老師,老師説你提的問題正式下節課所要講的內容。

在課堂上聽懂了知識,在相當長的時間裏是不會忘記的理解了的知識,運用是自如的從反面教訓來看,我們一些學習被動的同學,其被動的重要原因是聽課這一關他丟了。在課堂上他沒有聽懂,課後不能立即完成作業,不得不反覆看書,請教同學或老師後方能完成作業,為此消耗了大量的時間。原來的作業還沒有完成,新的作業又佈置下來,包袱越背越沉重。他們只能晚睡早起,在頭腦昏昏沉沉的狀態去聽課,精力不充沛聽課效果能好嗎他們付出了辛勤的勞動,但學習效果並不好轉,不得不進入學習的惡性循環。

(2)學生所學到的知識主要來自聽課。聽講所得到的知識,往往是在書本上得不到的老師備課時要查閲大量的參考資料,要考慮教材組織,講授方法。老師在講解某一個概念或定理時,總要從學生的即有知識引出新知識,作到深入淺出,重點難點突出,並説明知識間的聯繫和知識運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這些內容在教科書中沒有或少有,就是學生記筆記都很難全部記錄下來,全靠認真聽講和理解。我自己的感覺是聽講造成的印象,遠比看書深刻的多。

另外,還應該懂得,任何一本書不可能把作者的全部知識寫進去。作為老師來説,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老師具有傳授知識的技能,要從老師身上多學到知識,多學到本領,上課聽講是重要的一關。

(3)作好聽,想,記,提高聽課質量

聚精會神而不呆板,聚精會神是聽好課的必要條件。它不僅保證無遺漏地接受課堂上講的全部內容,而且為積極思維創造了條件。呆板就是隻聽不想,不思考老師講的內容。呆板地聽課,即使是勉強聽懂了,印象也不深刻,更不理解。呆板聽課是精神不集中的'表現。要取得聽課效果,必須養成全神貫注聽講的習慣。聽講時遇到某一個問題,或老師講的某一個細節沒有聽明白,應立即在筆記上標出,暫時放棄等課後處理,繼續往下聽課,切不可因為一個細節問題影響大局,耽誤了整體。

積極思維,在課堂上聽和想是不可分開的,聽是前提,是接受;想是思維,是理解,知識的學習主要是通過思維來實現的,思維是學習的核心。古人云:學而不思則罔,這裏的罔就是不理解的意思。積極思維即使理解老師講的概念,定理,分析方法,有關知識之間的聯繫。認真聽課即使聽和想的緊密結合。

全面記錄,所謂全面記錄就是學生的聽課筆記,不僅要記錄老師講的主要內容,還要記錄自己的理解和疑點,特別是對疑點要明顯標出,為下一步複習和深入理解打下基礎。課堂筆記決不是抄錄老師的板書。課堂筆記不十分追求字跡工整,不要追求形式,而是要記錄全面而完整。

歸納起來,聽,想,記三者是緊密結合的,聽是第一位的,想是第二位的,記則服從聽和想,能記多少記多少,決不可因為記而影響了聽和想。聽,想,記三者自然地融合為一體,聽課就獲得最佳效果。

2.複習和練習

1)及時性和階段性相結合

及時性就是課後及時複習,趁熱打鐵,剛聽完課就複習,記憶清楚,印象深刻,反應靈敏,思路活躍,思考問題全面,不僅能提高複習的質量,還會縮短複習用的時間,是事半功倍的大好事。但是不要把複習和完整作業對立起來,完成作業與複習是相輔相成的有時可以先複習後完成作業,有時也可以先完成作業再複習,這應由當時的條件而定。重要的是把兩者結合起來,防止顧此失彼。特別是在先完成作業時,決不是能完成作業就萬事大吉了。

階段性就是在學完一章或一篇之後的複習。階段性複習是在課後複習的基礎上更深入的複習。其目標是總結提高,其內容應更加豐富。因為這是在作了大量的習題,必要的參考資料,對知識有了加深理解之後進行的階段複習應有單獨的記錄,主要記錄對知識的理解,體會及運用技巧,二不是充抄課本和課堂筆記,沒有深刻的領會,簡單地抄錄的作用是不大的

2)筆記和教材相結合

複習時要先看筆記,後看書,要以筆記為主。筆記記錄的是接受知識的過程。通過看書是把課堂上遺留的問題搞明白,祈禱教材與筆記互相補充的作用。在有能力地條件下,還可以多看寫參考資料,對擴大視野,加深理解,提要運用能力是很有作用的

3)完成作業與增加練習相結合

在短時間內能夠完成作業的前提下,適量多作一些更難更復雜的習題是很有必要的,不能只滿足完成作業。對理工科課程來説,作習題是培養分析運用能力,鍛鍊技巧,加深理解的必要過程,也可以説是理論練習實際的過程。

在我的一本數學參考書中,講完了積分法後,作者寫到:對於積分運算,基本方法就是這些,但是針對某一道題用哪種方法最好,只有讀者作了大量的習題之後才能得出。針對每一道題,都能根據具體情況,靈活地運用定理,方法,以最簡便的方式求解,這就是解題技巧。

要掌握解題技巧,要做到三點:一對概念,定理,公式有較深刻的理解;二需要作過足夠量的習題;三是作過的習題要分析,針對某一道題其解法一般不是唯一的要能用多種方法求解,對各種方法進行比較,得出結論。只做題不分析,是很難取得解題技巧的

有較高水平的老師,他所出的考題,不僅檢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要測試對知識的理解深度及運用能力,即測試解題技巧,解題技巧是綜合能力。

3.複習和練習中的注意事項:

發揚深入轉研,防止淺嘗輒止。

在複習和作習題過程中,會發現一些不明白的新問題,這是深入學習中的正常現象,是進步的表現。古人云:讀書,無疑者須教之有疑,有疑者須較之無疑,到這裏方是長進。所以提不出問題是學習不深入的表現。產生的新問題,要力求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解決。自己實在無力解決的問題,也不要浪費大量的時間,應力求老師。在老師的指點下,可能會出現豁然開朗的感覺。弄不明白的問題決不能輕易放棄研究,放棄了就是淺嘗輒止;放棄了就失去了深入轉研,提高學習能力的機會。

在電信網絡課中,有個有源四端網的傳輸特性公式,課本上和課堂上都沒有推導,我自己推導。但所得的結果與老師講的不一樣,我認為自己的推導過程沒有任何錯誤,不得不請教老師。我先後請教了輔導老師和主講老師,他們都解釋不了。最後去問系主任,系主任聽了我提的問題,非常高興地説不深入研究的人是提不出這樣的問題的然後講了通過什麼樣的變換就可以把兩者統一起來。當時我並沒有完全聽明白,也沒有好意思再問,就按系主任指點的方向,終於把兩個公式統一起來。我對這個公式的記憶和理解比其它同學深刻得多。

循序漸進,温故知新

循序漸進,按古人的解釋為:未得其前,則不能求其後;未通乎此,則不能志此彼。現代人的解釋是:按照科學的知識體系和自身的智力條件,系統而有步驟地進行學習,要求人們注重基礎,由易到難,量力而行,切忌好高騖遠,急於求成。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對知識的掌握是個逐步深化的過程。違背了認識的規律則會造成欲速則不達的後果。也是按照人們的認識規律形成了温故知新的道理。孔夫子講: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對於學過的知識經常複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我在大學期間利用寒暑假期,對主要學科的階段複習筆記,反覆閲讀,仔細推敲,每次都有日新月異的感覺,每次都能看出原來結論的不盡人意之處,於是寫成補充內容,附在原來的筆記上,此時心情格外愉快。這些資料至今完好保存,它記錄了我深入學習的過程。

1)考試

(1)考試的作用。

考試是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考試有兩個重要的作用:一是檢查的作用:檢查對知識掌握的深度和運用能力;二是推動作用:通過考前複習和考後總結,增加學習的緊迫感。推動對學習效果及經驗教訓的分析總結,促進學習能力的提高。懂得了考試的作用,就應該明白瞭如何正確對待考試,以及如何正確對待考試的成績。

(2)考試的指導思想

考試的指導思想:認真對待,全力以赴,爭取考好,不怕考壞,把考試當作新里程碑的起點。考試取得好成績當然是好事,如果考試失敗了,也不完全是壞事。因為它能暴露問題,促進改進提高。如果因為考試成績好,而驕傲自滿,還不如考壞的後果好。古代哲學家老子講:禍兮福所依,福兮禍所伏。説的是事物的轉化。但是辯證唯物主義者,不僅承認事物的轉化,更強調事物的轉化是有條件的通過人為的因素,可以是壞事向好的方面轉化,也可以使好事向更好的方面轉化。對於考試的結果,正確態度是:考好了,不驕傲,總結經驗,乘勝前進;考壞了,不氣餒,吸取教訓,勇往直前。

(3)答卷時的注意事項

現在各類考卷的普遍特點是題量很大,主要內容是檢查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運用能力。但是固定要有部分難題,沒有一定難度的試題就無法區分考生的層次。對升學考試成績來説,一分之差,甚至是半分之差,就可能造成錄取或落榜的後果。因為相差一分,半分的人數不是一兩個人,而是幾十人或幾百人,所以答題時必須是每分必爭,具體注意事項如下:

審題要仔細全面,對已知條件審查不全,會給自己造成難題,審查不細,會造成所答非所問,丟掉了全題分數。

答題的順序是先易後難。不要在某一個佔分數不大的小題上,耗費大量的時間。

要書寫迅速,運算準確,爭取更多的時間

複查要從審題開始,對複查時發現的問題修改要慎重,防止把原來答對的,又改錯了。這種教訓在許多人身上都發生過。

全神貫注地答卷。保證作一步對一步,遇到不會的題不要緊張,更不要胡思亂想,失去信心。要精神不緊張,大腦不僵化,做到反應敏鋭,思路靈活,這是至關重要的

(4)考後總結

考試力爭好成績是固然重要的,但是從提高的角度看,考後總結更為重要。針對考試結果和答卷中發生的問題,分析知識的掌握深度和運用能力,找出具體的不足之處,分析產生原因,制定對策。同事也要總結取得的成績和經驗,這就是揚長避短。另外,也要研究別人的經驗和教訓。這就是取長補短。即善於揚長避短,又善於取長補短的人是進步最塊的人。考後的總結應形成書面資料。

2)與同學和老師交流

三人行,必有我師。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要有與老師的雙向交流,也需要與同學的多向交流。同學之間的交流協作更方便,同學之間的討論,爭辯有助於開拓思路,激發思維,互相促進。我上學的時候,不僅原意與學習水平差不多的同學探討問題,也非常歡迎學習比較差的同學向我請教。要想讓不明白的同學明白,我自己必須特別明白。通過給同學從各角度的分析,講解,我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我給同學答疑的過程,也是我自己對知識深入理解的過程。

名師出高徒。前幾年國家表彰兩彈一星功勛23人,其中有11人是一個老師的學生。他就是歷史上清華大學教授葉企孫。當時的清華大學校長梅怡其説:何謂大學,非高樓大廈也,而是有名師也。學生上學的時候,不管老師是不是名師,在當時的情況下,老師總是比學生高明。我在學業能夠取得一定的成就,我非常感激教過我的老師們。我是非常原意向老師求教的其實老師也很歡迎學生提問題。一位外語老師説過,通過你給我提的問題,我就知道你們知識掌握的程度。我發現老師在答疑的過程中,經常講一些課堂上不講的內容,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這是十分難得的如果不向教師求教,這些知識是很難得到的老師傳授知識有兩個渠道,一是課堂講課,二是課下答疑。老師通過知識關鍵內容的點撥,能夠啟發學生深入學習。這第二渠道的作用是絕不可忽視的,一定要充分認識並利用好。我從第二渠道得到的收穫太多了,知識敍述文字較多,不再舉例了。

學習方法總結

要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有兩個要點:一是刻苦認真;二是方法得當。第一點是學習精神,第二點是學習技巧,兩點缺一不可。但是,刻苦認真的精神是前提,沒有刻苦認真的精神的人,是不會有任何成就的我概括的知識分子的特點是:認真的精神,善於學習,講的也是這兩點。數學家華羅庚在自我總結時寫道: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其實,不論是學習還是從業,道理都是一樣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在進學解中寫到: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他告誡人們,事業的興旺在於勤奮,事業的荒廢在於懶惰;行為的成功在於思考,行為的失敗在於隨意。韓愈的這兩句話,自中學起就寫在我筆記本的首頁上,始終是我的座右銘。

學習是一門學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學習方法。在談論學習方法時,有人強調課前預習的重要性,我則強調聽講的重要性。對於不同的學科,學習方法也是不同的理科的學習方法重在理解,文科的學習方法重在熟練。對主要學科和次要學科的學習方法更是不同的,因為對主要學科和次要學科投入的精力和時間不應該是相等的針對某個人,針對某個學科,採用什麼樣的學習方法,只有自己在長期的學習實踐中,經過反覆研究,才能得出結論。

學習方法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各種學習活動的實踐中,要不斷地吸取經驗和教訓,不斷改進完善學習方法。馬克思注意之所以是科學的理論,是因為他不是教條,他是在實踐中不斷髮展的理論,是與時俱進的理論。

關於學習方法的重要性 篇六

各位家長晚上好,感謝你們能來參加我們國中部的家長會。我是戴氏的英語老師---丁娜老師。隨着夏季的來臨,學生們進入了一個新的學期,而新學期對於大家來説絕對是個挑戰,一個關鍵的分界點。既然是分界點,就要用成績來説話,各科都不能落下,英語自然是主力軍,不容忽視。下面我們就來探討暑期英語銜接的重要性。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為什麼要學英語: 1英語的普及化。不學英語,不懂英語,就如現在這個社會有人不懂計算機一樣。現在的中國英語教學是從國小三年級開始的。並且一直延續到大學畢業。在當今這樣一個提倡終身學習的時代,信息化社會帶來日新月異的變化。要想緊跟時代,不被時代所淘汰,必須不斷的學習。英語學習也是同樣的道理。 2 作為連接國小英語和高中英語的國中英語,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國小英語在很多地方,如教師、家長等主觀原因,並沒用得到應有的重視。這就給國中英語教學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這就好比在一張已經有所痕跡的紙上作畫比在白紙上作畫要難得多。況且國中之後緊接着的就是更為高階的高中英語,在現行大學聯考的制度下,這幾乎關乎這很多人的命運和未來走向。

3新大學聯考英語政策

雖然感覺大學聯考離我們還有那麼幾年,但是作為家長和孩子必須從考慮長遠發展。 英語大學聯考分等級,為英語薄弱的孩子上好大學關閉一扇窗。原來的大學聯考規定裏,總分滿分是750分,其中英語佔150分,假設一個學生英語只考了100分,但是他的其他科目非常好,總共只丟了20分,大學聯考總分達到630分,上了一所985大學。

再假設,社會化英語考試的分數滿分也是150分。985大學要求達到到130分才能報名,非211一本要求才能報名,三本要求100分才能報名。 那麼這個學生,就算其他分數接近滿分,只要他的英語只有100分,他就只能上三本大學了,哈哈!萬一他考了99分,老制度下他629分,也能上985大學,新制度下連三本都上不去了。

原來把英語記入總分時,英語不好的人可以用其他的分數彌補,只要總分高就能上好學校。

新規定裏,“不同的學校會對英語提出不同的等級要求”,就是説:不管你大學聯考總分多高,英語單科分數低了,好學校就與你無緣!呵呵! 政策早了解,早規劃,讓我們一起為未來加油,一起攜手,共創輝煌!

然後我們再來看看小升中英語銜接的重要性:

1.温固知新

暑假對七年級、八年級英語知識進行梳理提煉,有效解決學生七年級、八年級遺留問題,強化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給學生銜接八年級、九年級英語的前兩章,讓學生在入學考試中脱穎而出。

2.提前適應

八年級所學知識的難度明顯比七年級加大,功課有8門課之多,而九年級更加多到9科,而傳統的只完成每天作業、到考前才臨時突擊複習,是遠遠不夠的。通過1

銜接輔導,讓學生提前感受高一個年紀英語學習的氛圍、節奏,幫助學生快速適應英語學習節奏、環境,早一步適應,就領先他人一大步!

3.自信心培養

提到自信心,我相信我們都明白自信心的重要性,對孩子也一樣。孩子渴望被關注。那怎麼才能被關注到呢?那就是剛進學校時的入學考試,成績脱穎而出的學生會迅速被老師關注到,這樣孩子的自信心就被提升起來了,對英語學習不再排斥,不再畏難,輕鬆快樂學好英語的同時,因為心態好,其他各科和性格方面都會有很大的突破。

4.學習方法

中學階段,最重要的就是學習方法。而通過暑期銜接輔導,學生已經初步掌握國中學習所需要的方式方法,學習效率才能提高。

5競爭需要

每年95%的孩子都在補課,那種不補課,原地踏步走就意味着倒退。而且國中競爭更為激勵,以前那種完全瘋玩的狀態已經完全不存在了。

最後,相信通過一個假期的學習,孩子無論是英語學習成績還是習慣、態度方面有一個質的飛躍,戴氏帶你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謝謝!

論學習方法的重要性 篇七

很多時候,我們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卻容易忽略學習方法的重要性,先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吧

如大家所知,二十一世紀已全面進入信息網絡化社會。不論是社會風俗、信息傳播,抑或是生存方式、工作生活習慣等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客觀地説,在現今的信息網絡化社會,知識型組織成為了社會的核心結構,知識成為社會的主要生產手段。所以,擁有豐富知識、良好技能的個人作為知識型組織的核心與知識生產手段的主要載體,在社會的發展中將會佔據越來越大的權重。

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避免被社會淘汰,每個人都需要對自己有一個十分清晰的認識。同時需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能,使自己強大起來,以適應社會與生活發展的快速節奏。

既然我們需要學習,該學習什麼、該用怎樣的方法去學習就顯得十分重要了。我們都知道努力與堅持的重要性,但若是沒有目標、毫無方法地努力堅持,無異於一隻無頭蒼蠅。即使耗費了我們大量精力,也有可能遭致失敗。

很多時候,因為我們缺乏對自己深刻的認識,即使選定了一個方向,也常常感到力不從心,遭遇意料之外的強大阻力。令人惋惜的是,太多的人雖有一腔熱血,最終還是在自己當初的信誓旦旦面前敗下陣來,半途而廢后獨自歎息。

我也曾經歷過許多迷失方向的時刻,深感自己是個不折不扣的loser。但新一天的陽光總會如期而至,照耀着我。生活也不時出現驚喜,重新喚醒着我的活力和生機。

身為日本明治大學教授與教育學家的齋藤孝所著的《學會學習》是幫助人們找到適合自己學習方法的一本書。其宗旨是從認知自我到高效學習。

《學會學習》這本書中有句話驚到了我,書中寫道:“就算你做不好,也不代表你沒有這方面的天賦,也許只是你的‘方法’不對。”在我的思想裏,從來沒有這樣想過。對於我不擅長的事情,我從來都認定是自己缺乏這方面的天賦,所以也就更不可能有“明智”的堅持之舉了。比如,我國中時英語成績出眾,但高中就不怎麼樣。現在想想,除了高中不如國中努力以外,還缺少學習英語的合理方法。

齋藤孝在書中講到的很多觀點,讀後使我茅塞頓開,豁然開朗。也有不少令我感到吃驚同時又不得不認可的看法。《學會學習》這本書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介紹了齋藤孝先生自身的突破學習法。

第二部分:以夾敍夾議的故事形式介紹了16位偉人的“原創學習法”。

第三部分:講述立竿見影的“齋藤式”速效學習法。

我們常常覺得對於個人而言,明確的目標與堅持努力是最重要的事情。齋藤孝卻認為,這兩者雖然重要,但“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比目標與堅持更為重要。可以説,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是堅持與努力的基礎。

在序言中,他為我們指明瞭學習的流程,即為:

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堅持→突破。

在學習這件事上,契合點是非常重要的,即要找到與自己個性相適應的學習方法。齋藤孝提出一個概念“制勝球”,制勝球就是該用什麼方法去學習。只有發掘出自己的“制勝球”併為之指定嚴密的戰略、戰術,方可達到輕鬆學習與事半功倍的效果。

就“制勝球”具體而言,努力回憶一下自己的學習習慣、行動模式以及思維傾向。比如用什麼方法記憶最快?在什麼地方注意力更容易集中?在什麼時候最有幹勁?

針對我自己來説,我更習慣於在一個安靜的環境中學習,同時樂於獨處和與人交流。一般而言,可能是長期養成的不良習慣,我在夜晚10點到12點之間頭腦更加清醒、思維更加活躍。

書中還強調了學習興趣與目標的重要性。你學習是出於“需要”還是“喜歡”?另外,在學習的`時候一定要學會做減法。不要過於自信自己能同時應付許多不同的目標,畢竟人的時間和精力有限,不可能同時做好幾件不同的事情。即使就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來説,也不要設定過多。簡而言之,要明確自己做什麼,和不做什麼。

我認為,《學會學習》最核心的是第二部分。分別介紹了16位世界偉人的“原創學習法”,對我啟示很大。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彼得·德魯克的“目標管理法”、史蒂芬·金的“外界屏蔽法”、歌德的“限定法”與香奈兒的“對鏡觀察法”。

彼得·德魯克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95高齡還保持着學習的熱情,不得不令人欽佩、敬仰。他每3個月時間會集中學習一個題目,每3年會執行一個學習計劃。這種目標管理法需要注意三個方面:

1.制定目標

2.決定期限

3.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在我讀這本書之前,我也意識到制定目標與規定期限的重要性。我規定自己每週閲讀一本書,現在已經連續讀完了6本書,雖然這個習慣才開始,但明顯的效果使我感到十分滿意。現在對照彼得·德魯克的“目標管理法”,正好吻合,這也更加堅定了我堅持閲讀的決心。

本田宗一郎與被譽為日本“經營之神”的松下電器創始人松下幸之助都沒有上過大學,相比其他企業家,他們在注重實效的同時,都信奉向別人學習的理念。本田宗一郎甚至認為帶着明確的問題向他人請教要比讀書更有效率。雖然書中介紹,這是更適於想要擺脱學歷自卑的人,其實我覺得這種“不恥下問”的精神在當下是尤為可貴的,同時具有普適性。

聯繫我自己的性格與習慣,斯蒂芬·金的“外界屏蔽法”很適合我這種喜歡安靜的個性。令我敬佩的是,斯蒂芬·金長期堅持每天寫2000字的習慣。他在每天早上固定的時間走進房間,保持與外界一切干擾因素隔離,不完成目標絕不走出房間。縱然他是一名作家,這樣嚴於律己的作風也會使人肅然起敬。我喜歡在安靜的環境下閲讀寫作,只是還未能做到像斯蒂芬·金那樣對自己嚴苛的要求。斯蒂芬·金説:“寫文章就是嘔心瀝血地把文字一個一個堆積起來。”聽起來使人感到異常沉重,然而事實就是如此,沒有堅決的自律決心,就絕無可能取得超越常人的突破性成績。要做到斯蒂芬·金的“外界屏蔽法”需要選定一個能與外界徹底隔絕的時間段,總結起來就是以下三點:

1.創造一個場景

2.與外界隔絕

3.沉浸其中

歌德作為舉世聞名的文豪,多才多藝,熟練運用英語、法語、拉丁語、希臘語與意大利語等多門語言,但要求自己只用德語寫作,他的這種專一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因為想要在某一領域達到出類拔萃的地步,除了專注、專一的孜孜以求,沒有第二條路。

20世紀具有世界性影響的時尚界巨人香奈兒用一生改變了女性時尚潮流,她堅持“對鏡觀察法”,常常用閲讀與反省的方式使自己保持獨立、清醒、進步的姿態。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何況我們普通人,若能做到時時省察自身,有錯改之,無則加勉,必定有所成就。

除了以上這五種我非常感興趣的學習方法外,剩餘的包括夏目漱石、澀澤榮一、愛因斯坦、村上春樹等11位出類拔萃的偉人原創學習法也各有千秋,我們可以對照自己的性格與習慣,各取所需。

第三部分講述了“齋藤孝式”速效學習法。如“一氣呵成學習法”講求快速完成任務,但無須感到壓力,這樣的方式可以為開始嘗試投入某一任務的學習者增強信心。“集中學習法”需要集中全副精神,在規定的期限內完成目標,無論如何都要咬牙堅持到底,這雖然對一個人要求十分嚴格,收效卻也十分顯著。另外,也有齋藤孝先生實踐多年的“剪報學習法”,雖然書中強調了種種的優勢與益處,然而對於一個生活在飛速發展社會的年輕人來説,我還是覺得這種方式即使效果真的不錯,也未免太緩慢了些,大概是沒有必要再極力宣揚的吧。

古希臘有句名言:“認識你自己”,深刻道出人們瞭解、認識自己的重要性。21世紀比過去任何一個時代都要豐富多姿,但社會日新月異的飛速發展也要求每一個人時刻保持學習的姿態。否則,競爭激烈的社會會以它特有的“叢林法則”的鋼槍鐵戟毫不留情地刺向我們。這個社會不乏深刻的教訓和眼淚,但卻少了些認知自我的勇氣與果敢。倘若人人能夠從《學會學習》中介紹的16種學習方法吸取養分,再進行認真的思考,將其運用到自己的生活與工作中,必將迎來一個豐盛、美滿的人生。

什麼是學習方法 篇八

學習方法就是提高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培養學習能力的方法。具體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

一、能夠抓住各門學科機器每個章節知識的精神實質,即對每門學科及其每個章節的知識,都能夠做到深刻理解,並能熟練而靈活地運用。俄羅斯的一位數學教授寫到:工程師在現代工程技術中創造性的工作,需要具有熟練的數學知識,二不僅限於運用數學公式進行運算,更需要他能夠靈活地運用數學的概念和定律,這就使得他必須掌握數學概念和定律的精神實質。這段話不僅指出了數學在現代工程技術中的作用,還概括除了數學的學習方法。其實他指出的要掌握知識精神實質的學習方法,對任何學科都是適用的

我在大學二年級末,高等數學採用開卷考試方式,答卷時間為一天。我僅用了兩個多小時就答完了。向老師交卷時,請教師審閲我的答卷。老師説我不看你的答卷,你把試卷上每道題的出題意圖説説就可以了。我對答卷上的每道題檢查什麼知識,考核什麼能力,逐一做了回答。教師笑着説,你把我的出題意圖全都看明白了,你的答卷我不用。

二、會抓緊時間並能高效地利用時間。對於學生來説時間是寶貴的因此,抓緊時間高效地利用時間,就必然成為學習方法的必要內容。要能高效地利用時間,應做到三點:第一是加強計劃性,防止盲目性和隨意性。人們在事事有目的,時時有計劃時,時間利用率是高的第二是合理地支配時間,其中有兩個含義:一是應該分配給每個學科多少時間;二是在哪段時間裏安排什麼學習活動。第三是不論在哪段時間裏,安排什麼學習活動,都必須全力以赴,聚精會神地投入進去,力爭用最短的時間,達到預期的目的

磨刀不誤砍柴工,刀鋒利後會提高砍柴的效率。我在大學時每週有學習計劃,每週日的晚上利用一定的時間,對各科的學習質量,學習效率,存在問題進行分析總結。找出經驗教訓,制定措施和下週計劃。計劃制定,必須切實可行,另外要是努力實現計劃。

在大學學習期間,可以説五分鐘的時間我都沒有浪費過。早晨起牀後先看幾個外語單詞,在洗漱和早飯時進行默背,把1――30數的平方數和1――20數的立方數背的非常熟練,為的是在解題過程中壓縮運算時間。

我把各科一時不明白的問題寫在一個小本上,裝在上衣口袋內,利用排隊吃飯時間,利用學校開大會之前的時間,利用外出乘車時間,翻閲思考這些問題。有時突然就想明白了,從認識論上説這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作家把這種事情叫做靈感。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要用心思考,就會產生靈感。

三、在日常的各種學習活動中,要有意識地培養獨立思考,邏輯推理,分析總結,綜合概括的能力,及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所有這些能力都是人才的必備能力。不論什麼能力,都是在長期的學習和工作實踐中鍛煉出來的我們應該有意識低鍛鍊這些能力。

大學時,老師不推導的公式我推導,老師不證明的定理我證明。在電工學中有一個戴維南定理,我從定理的引出,定理的證明,定理的運用,作了系統的整理。並形成了完整的資料。在無線電專業數學中,有梯度,散度,旋度三個概念及其計算公式,因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比較複雜,而且需要比較雄厚的數學基礎,課本上沒有,課堂上也沒做。我在深入學習時,用了大量的時間,將三個公式全部推導出來。在電磁場理論基礎中,有一章講的真空中和介質中的靜電場,學完後我將真空中和介質中靜電場的所有概念,定理,計算公式等內容及其內在聯繫,全部歸納到一張聯繫圖上。主講老師對我的這張圖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至今我還珍藏着這個資料。它記錄我投入的精力,體現了我的學習精神和綜合概括能力。

我在電務段當了十八年領導幹部,我把領導兩個字的含義概括為四句話:掌握情況,給予指導,解決問題,施加壓力。這在任何書本上和所有字典裏是查找不到的

一位數學老師要求我們理工科的學生也應該能夠寫一手好文章。他説華羅庚是數學家,而且文章寫得也很好。我聯想到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茅以升不僅要把橋樑設計成堅固的交通設施,還要把橋樑設計成精美的藝術品。茅以升還寫了許多讚美橋樑的文章和詩,毛澤東主席説茅以升不僅是科學家,而且是文學家。

四、要善於總結,善於提高。對所學的知識要善於總結,加深理解;對學習能力要善於總結,促進提高;對學習方法要善於總結正反面兩方面的經驗教訓,不斷改進,提高學習效果和學習效率。按照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人們對事物的認識過程,總是要經過多次反覆才能完成的不斷總結,不斷認識,即是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深化過程。所以説只有善於總結的人,才是善於提高的人。印度有個諺語從反面説明了這個道理。諺語説什麼人是不可挽救的人,回答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同一個地方摔跤的人,是不可挽救的人。

我沒有學習鐵路信號專業課就大學畢業了,更沒有學過如何當技術幹部和領導幹部。但是我不僅能勝任技術幹部工作,也能勝任領導幹部工作,並且成了沈局知名的信號專業高級工程師。其原因有兩個:一是在校期間培養了我的學習能力;二是在工作實踐中,我善於總結,善於提高。

近幾年來電務段每半年召開一次領工員和科室主任工作彙報會。會前我們給他們寫工作總結指導意見,目的是幫助他們提高總結工作的能力,對於我們來説,這是工作方法,領導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