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課題研究方案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71W

課題研究方案精品多篇

課題研究方案 篇一

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新一輪課程改革為現代教育注入了生機與活力,對農村學校實現教育現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機遇,我們可以藉此大刀闊斧地進行教育教學改革,以從根本上改變農村國中歷史教學現狀,最大限度地提高歷史教育教學質量,實現歷史育人的功能。同時這對我們也是一個挑戰,我作為一名農村初級中學歷史教師,對新課改有許多的問題與困惑。由於我所在的學校是一所農村初級中學,教學條件、教學環境、學生基礎、教師素質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與當前課改相沖突的因素, 具體表現為:

1.歷史課程不受重視,對歷史課定位不準確。歷史課往往被視為可有可無的“副科”,(學校、學生和家長都陷入這樣的認識誤區),影響教師教學熱情,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2.教學方式陳舊、單調。在現代教學手段日益發展的今天,農村中學歷史教學仍採用傳統的教學形式,憑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本書向學生灌輸歷史知識,要求學生死記硬背,難以調動他們學習歷史的積極性。有些老師希望能用一些新穎的方式上課,卻因那近60人的大班額“望洋興歎”;有些老師希望用多媒體上課,可是,當前又有多少所農村中學能擁有這樣的設備?

3.歷史教師應專職化,自身水平亟待提高。農村國中歷史教師多為兼職教師,沒有接受系統的歷史教育和教學訓練,這些是農村中學歷史老師專業技術水平的總體情況。這種專業水平怎能保證教學質量?

4.歷史講述的是過去發生的事情,以記述歷史事件為主體,其內容與社會現實距離遙遠,給學生一種歷史離自己很遙遠、觸不可及的感覺。特別是農村學生,把歷史科當成“小科”、“副科”、“雜科”的代名詞。課餘基本上不在歷史科花時間成為普遍現象。學生的偏見無疑會使歷史教學在實踐中嚴重打折。正因如此,學生的歷史知識底子薄,基礎差。面對記憶繁多的歷史人物、時間和事件,許多學生覺得困難重重,無從下手,只能是望史興歎。長此以往,學生對歷史課的興趣從大到小,從有到無。

如何改變當前農村中學歷史教學所面臨的這一系列困惑?培養中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尤為重要。興趣是打開知識大門的金鑰匙。春秋時期教育家孔子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也説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見,興趣對學習效果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在歷史教學改革過程中,農村中學歷史教師如何在近乎“四面楚歌”的歷史教學環境充分調動一切因素,加強對學生興趣的培養,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調動起來,相信這是我們每位老師都十分關心的問題。如何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的學習變被動為主動,就成為我們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重要課題。而快樂教學無疑是打開學生歷史學習興趣興趣之門的“金鑰匙”。

課題名稱的界定和解讀

做為當代一名教師他的創新,就應是運用新的教學理念和現代教育技術去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我們的教學理念的中心是製造快樂,“寓教於樂,其樂無窮”。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利用一切方法、手段和設施,儘可能在去製造快樂,讓學生們對學習充滿了興趣,快樂地去説,快樂地去想,去看,去做。

快樂教學法 指教師通過剪接、粘合、濃縮、擴充等手法實現書本內容的進一步生活化,並用遊戲、娛樂、趣味語言、動作手勢、示範表演、簡筆畫等形式,為學生創設自由的意境、舒適的心境、愉快輕鬆的氣氛,輔之以多媒體教學手段,使學生飽嘗愉快的感情體驗,從而樂於學、樂於練、樂於記憶。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課堂活動的效率。

通常快樂教學法的教學步驟共分複習、介紹、操練和鞏固4步。複習過程中,教師利用概括力和想像力,對學生學過的內容進行重新編排組合成小品、短劇等,增加趣味性,消除學生吃“回鍋菜”的乏味感。介紹新教材時,利用簡筆畫、圖片、實物等手段創設一定的語境,讓學生在自然的語境中通過參加遊戲,觀看錶演等形式去感知、意會新的語言點。在操練的過程中,創造一種寬鬆的環境和融洽的氣氛,讓學生大膽開口,不必有錯必糾,要讓學生把話説完,多采用鼓勵性語言,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鞏固過程中,要注意做到掌握知識和體驗樂趣的統一,有些題目可適當降低難度,分層次循序漸進地達到教學目標。

快樂教學法可消除學生學習的緊張心理和乏味感,使絕大部分學生對學習感興趣,從而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可以增進師生、同學之間的友情,增強學生的集體觀念,寓德育美育於語言教學之中。

總之,“快樂教學法”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歡快愉悦的教學環境,既減輕了學生的壓力、負擔,又遵循了教學規律,教師越教越樂教,學生越學越樂學。寓教於樂,寓學於樂,其樂無窮。

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舉措

一、課題研討的舉措

(一)有關古今中外以歷史題材的影視劇和紀錄片,可以説很多很多,但目前還很少有直接為中學歷史教學編制的教學錄像片。因而,本課題將以國中歷史新課程規範為根據,依據教學的實踐需求,經過剪輯,加上提示,或概括,或質疑,或提出學習目的,或引發討論,或製成適合課堂教學的短片,或製成互動性強的ppt課件,製造完成一系列的教學視頻資料。

我們要做的任務:

(1)蒐集與整理與華東師大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八年級(下)、《世界歷史》九年級(下)教學內容有關的圖片、視頻或電影片段,並按單元與課文分類整理。(2)依據教學內容,分課或分單元製造適用於課堂教學的教學視頻資料。

(二)把需要掌握的基本史實或史學觀念編成歌訣,並以歷史圖片或歷史短片為背景,讓學生動口動腦,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並幫助他們記憶……我們稱之為“歌訣歷史”。

歷史知識的記憶和積聚,在歷史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位置,但也是學生學習歷史普遍感到困難和單調的主要原因。妥善地處理這一問題,是完成歷史高興有效教學的重要一步。課題組將一方面充分蒐集、應用現有的研討效果,一方面積極進行歷史教學歌訣創作,同時適當地在教學中援用歷史經典歌曲,讓歌聲陪伴學生的整個歷史學習過程。

(三)歷史教具的製造

1、歷史文物的複製

①蒐集《中國歷史》課本中重要文物、人物的圖片,或對歷史教學有輔助作用的文物圖片。

②指點學生使用木材、紙片、粘土等資料製作成教具。

2、歷史場景的製造

①精選中國歷史上重要的歷史事件。

②尋覓相關歷史事件的儘可能詳細的材料,並據此設計、繪製出草圖,如原始人羣生活的場景圖或歷史事件發生的情境圖。

(四)課堂教學形式

在愉快教育理念的指點下,教學形式也應多種多樣,如上面所列形式將成為常見:先佈置學生預習,再看歷史短片創設出一個歷史情境,或看短片後再去看書、查材料,然後討論:歷史劇中哪些內容是真實的?哪些是虛擬的?這樣虛擬是否合理?為什麼要這樣虛擬?或對某個歷史人物、事件展開爭辯……看短片可以增強直觀記憶,爭辯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歷史思辯才能和史學認識,對學生綜合才能的進步也有益處。我們將這種教學方法稱之為“快樂教學法”。

二、課題研討的步驟

1、課題研討的主要進程和階段任務:

20xx年5月—20xx年12月:

蒐集、整理與七年級下冊、八年級下冊、九年級下冊歷史教學內容有關的圖片、視頻片段、歌訣,並按單元與課文分類整理,然後加工和修正。

20xx年1月—20xx年3月:

課題研討總結階段,蒐集與整理歷史課堂快樂教學論文、歷史快樂教學案例,並逐漸完善教學素材庫,完成結題報告。

課題成果的預期和呈現

主件:結題報告

附件:論文《農村中學歷史課堂快樂教學策略研究》

教學設計《中華民族的起源》、《社會習俗的變化》

教學課件《中華民族的起源》、《社會習俗的變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等

注:正文楷體小4號,篇幅控制在A4紙6頁的範圍內。

課題研究方案 篇二

一、課題的提出

(一)現行數學教學中的眾多問題要求我們必面進行教學研究與改革。

1、教師備課更多考慮的是自己怎麼去教,很少思考學生應該如何去學。教師課上講的過多、過細,學生只是被動地聽、機械地記。

2、不注重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和積極性的調動,使學生感覺數學枯燥乏味,失去學習信心,逐步走進學困生行列。

3、違背學生認知規律,課內損失課外補,題海戰術氾濫,使很多學生尤其是學困生不堪重負,苦不堪言。

4、教師以自我為中心,忽視學生主體地位,不能做到以學定教,“教師的教要為學生的學服務”這一思想意識淡薄。

5、以考定教,平時的教都為期末的考而服務,不注重學生全面素質的培養。

6、少數優秀學生獨佔課堂,後30%的學生經常被忽視和遺忘。

7、情境創設有生活味卻沒有數學味,有活動卻沒體驗。多媒體包辦一切,甚至成為學生獨立思考的干擾源。

8、課堂教學氣氛沉悶,教師不能及時介入學生的學習,師生互動、情感交融的場面很少見。

9、小組合作學習停留在表面,探究式學習流於形式。

10、總以分數論英雄,很少關注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的評價,只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卻忽略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訓練和培養。

上述不足並不是每一位教師,每一堂課上都存在,而是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或多或少的會出現類似問題。鑑於此,我們就必須要認真研究自己的教學,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學生的成長,教師的提高,學校的發展呼喚符合我校實際的教改新舉措。

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使得我們的教學方法簡單陳舊,教學費時多而收效少的現象普遍存在,這嚴重製約着我校數學教學工作的前進步伐,多年來,我們曾借鑑洋思經驗(先學後教,當堂訓練)和“三段式”教學法(課前預習、課上展示、課後總結)但效果並不明顯。為了追求課堂教學的最優化,實現學校數學教學工作的長足發展,我們就必須轉變觀念,改革教學。當前,“數學自主閲讀互動式教學”的先進理念和成功做法就擺在大家面前,所以,我們要全力借鑑,用心思考,早日探尋出一條符合我校實際的數學教學新路。

二、課題研究的指導思想

課題研究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數學課程標準》要求為中心,追求數學課堂的高效率。

研究中既要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又要實事求是,統籌兼顧。遵循數學教學規律,考慮學生認知特點,結合我校實際全面探索旨在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經驗和做法。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

(一)總體目標

通過研究,掌握優秀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學效率,不斷優化教學過程,全面提升教學質量。

(二)具體目標

1、熟練掌握“數學自主閲讀互動式教學”的基本模式和大體框架併合理運用於自己的教學實踐之中。

2、引導學生學習掌握“三步讀書法”。

3、科學建立學習小組,注重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4、培養學生閲讀課本習慣,鼓勵學生進行有效的數學課外閲讀。

5、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養成預習和自學的良好習慣。

四、實驗措施和方法

(一)備課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沒有充分的備課就不會有精彩的上課。

1、教案。教師可以繼續使用共案,但同組教師在設計教案時要體現“自主閲讀互動式教學”的設計思路,結合自己班學生特點做好共案的使用修改記錄。

2、學案。鼓勵教師設計學案,設計學案要以“確定學習內容,制定學習目標,設計探究重點,準備教具學具,設計教學過程,撰寫教學後記”這幾方面入手。(具體設計框架請老師們參照《數學自主閲讀互動式教學理論與實踐》182頁)

3、集體備課。一定要利用好每週一的集體備課,集體備課時以研究學生、分析教材、設計教法、優化學法為主,力求用“自主閲讀互動式教學”的新理念去備課。

(二)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數學教學的主陣地,我們進行教學改革和課題研究應該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點放在課堂教學。

1、轉變觀念,樹立“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的思想

教師的教應該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這就是我們常説的“以學定教”。課堂上並不是看教師講的什麼樣,而是要看教師導的什麼樣,最終歸結到學生學的什麼樣。有這樣一段話——學生思維靈活,潛能巨大,只要教師啟得有道,引得有法,學生便能自會,便能獨創,如果離開了學生的主動參與,積極創造,那麼數學就沒有生氣,教學思路就會枯竭。

2、認真領悟和運用“自主閲讀互動式教學”的結構模式。

今後我們的數學課堂要以自主閲讀互動式教學模式為主要授課方式,希望教師能把這一結構模式靈活運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之中。

學生活動: 自主嘗試 自主交流 自主歸納 自主練習

(主體) 自讀自悟 質疑釋疑 回顧整理 嘗試評價

教師活動: 創設情景 靈活組織 誘導反思 查漏補缺

(主導) 分層指導 歸納總結 當堂矯正

3、大力推行“三步讀書法”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三步讀書法”既初讀(以整體着眼,通讀教材),細讀(逐字、逐句細讀教材)精讀(回到整體,帶着問題閲讀)。

(1)實驗初期我們要致力於在學生中培養滲透“三步讀書法”加強學法指導。

(2)儘快讓學生掌握如何有效的閲讀數學課本。

(3)培養學生閲讀數學課本習慣,提高自學能力。

(4)鼓勵學生課前預習和課後鞏固。

(5)努力實踐“三步讀書法 二步讀書法 快捷讀書 自由讀書”的上升發展過程。

4、倡導小組合作學習,注重實效性。

小組合作學習是我們極力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尤其對於我們60---70人的大班額來講意義更加重大。所以,在課堂教學中要善加利用。

(1)在給學生分組時要按學生綜合能力的好、中、差分成若干異質小組。

(2)合作小組以四人(前後桌四名同學)為宜,便於組內成員間交流。

(3)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監控和指導。

(4)減少對個別學生的評價,儘可能多的對該組的整體學習情況進行評價。

(5)鼓勵學有餘力的優秀學生幫助本組的學困生學習,組內最後的學生能夠學會是評價該組是否達標的底線。

5、培養學生在參與中進行質疑和釋疑的能力。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這些話告訴我們引導學生質疑和釋疑是增強學習信心和克服學習困難的最佳方法。也是調動學習主動性,激發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所以,教師要善於培養學生質疑和釋疑能力,多為學生尤其是學困生創造質疑和釋疑的機會。

6、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習主動性。

(1)把“讓學生充滿興趣地學習”作為自己工作的基點。

(2)努力為學生創造“興致勃勃地學習,聚精會神地思考”的學習氛圍。

(3)千方百計保護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

(4)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5)讓學生從“學會”到“會學”。

7、注重課上小結和課尾總結,培養學生整理知識的習慣。

(1)課上小結必不可少,它可以把教學內容進行系統概括,便於學生理解。

(2)課尾總結意義重大,它可以理清學生思路,強化知識鞏固。

(3)總結更多的是由教師組織引導,但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總結疏理、歸納概括的學習能力。

(三)作業

教師每天除了備課、上課之外,可能用時最多的就是批改作業,教師費時費力辛辛苦苦,學生消極怠慢無動於衷。所以,如何進行作業的留、批、改就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最具挑戰性課題。根據外地先進經驗,結合我校實際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堅決不留機械重複性作業。

2、作業(包括課外作業)留量一定要適中。

3、作業必須在當堂課上完成。

4、作業中的錯誤之處一定要學生自已改,及時改。讓學生明白錯在哪,為什麼錯,養成自己改的能力,終身受用。學生改後教師再批,仍可讓該生得優或滿分,保護學生作業積極性。

5、改革作業本中只打√或×的單一做法,選用“——”、“ ”、“?”等多種批改形式。例如,學生因抄錯了數而造成整題錯誤的,可在錯數旁畫“?”。算式正確只是得數錯誤的可把得數用“ ”圈起等等。

6、評語不單單就是“優”“好”等字樣或打一個分數,而是激勵學生上進或指出錯誤原因的話語,評語也不一定都在作業結尾處,也可在作業中的關鍵位置出現。

7、面向全體首先要承認學生的個別差異,所以本學期開始我們大力提倡按學生學習情況的不同給他們分層佈置作業。

8、作業書寫格式要統一。倡導學生寫數學日記,辦數學小報,記數學課外閲讀筆記。

9、鼓勵教師大膽嘗試學生自批互改作業,把批改作業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把教師的單邊活動變為師生的雙邊活動。切記學生自批互改決不是找幾個優秀生代替教師批作業,而是把學生進行科學分組,在教師指導、學生批改、師生講評的過程中達到所有學生共同參與、共同提高的效果。(具體做法,詳見《數學自主閲讀互動式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第六章)

(四)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對教師而言,能否以“教學反思”的方式化解教學中發生的教學事件,這是判別教師專業化程度的一個標誌。做為一名教師必須具備反思意識、反思能力,這樣才能使自己的工作能力不斷得到提升。

1、繼續寫教學反思(教學隨筆)篇數不統一要求,字數也不進行限制。

2、教學反思不等同於教學後記,反思可能會發生在上課前、上課中、上課後,只要是自己的所思所想,隨時都可記錄。

3、教學反思學期末要進行評比,記入綜合考評成績,學校將選錄優秀反思編輯《教師隨筆集》。

(五)數學課外閲讀

數學課外閲讀是數學教學的組成部分,它既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擴展,又是培養學生教學語言水平、數學交流能力和終身學習、個性化學習的有效手段,所以在指導學生數學課外閲讀方面我們應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教師要在實驗初期對學生數學課外閲讀進行引導和指導。

2、教師要精心為學生推薦相關的課外讀物。(以數學家成長故事、趣味數學、數學奧祕等方面的書為益)

3、激發學生閲讀興趣,培養學生課外閲讀習慣。

4、與書香班級建設相結合,適時組織數學讀書交流,好書推薦活動。

5、提倡讀寫結合,在閲讀時可適當做讀書筆記(摘抄或心得),也可通過數學日記或小報形式來反饋課外閲讀情況。

(六)評價

數學評價不是排隊,而是為了促進發展,它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這裏重點説一下對學生的評價措施:

1、教師要重視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的評價。不要等學生做錯了再去批評,而是要在做題的過程中就給予指導和矯正。在教學過程中不僅關注學生知識技能是否掌握,更要關注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過程。

2、很好的利用成長記錄袋。成長記錄袋是一種主要的質性評價方法,它多以描述和記錄為主,通過對學生行為表現,作品等內容的記錄再現學生的發展過程,所以我們要注重對它的正確使用。

3、個別談話與作業分析。對個別學生要經常性談話,指出他的優點和不足。對學生作業進行分析,做出正確判斷找出問題根源,引導學生積極健康發展。

4、引導學生課上正確的自我評價,和真誠的評價他人。

5、分數不代表學生數學學習的全部,希望能夠正確對待考試。

6、通過研究,促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學會生活。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五、實驗步驟

第一階段(20xx.7——20xx.8)準備階段

1、學習《數學課程標準》、《數學自主閲讀互動式教學理論與實踐》。(暑假期間)

2、學校制定實施方案,教師制定實驗計劃。

3、召開開題會。(學習方案,佈置此項工作,全體數學教師交流座談)

第二階段(20xx.9——20xx.6)實驗階段

實驗年級(三、四、五、六年級)對此項實驗進行實施。定期研討與小結,收集整理過程材料。

第三階段(20xx.7)總結階段

(1)學校撰寫實際報告,教師寫出實驗總結。

(2)教師要結合此項實驗的開展情況撰寫經驗論文,期末進行交流。

(3)總結各項研究成果及做法,疏理經驗,為下一年的實驗工作做準備。

六、保障措施

1、為加強對這項工作的領導和指導,學校成立課題領導小組,定期組織交流研討,解決重大問題及督導檢查實驗開展的各項工作。

2、為了保證這項實驗的順利開展,所有數學教師必須認真學習和閲讀《數學課程標準》和《數學自主閲讀互動式教學理論與實踐》,把它們作為自己工作的理論支撐和行動指南。儘量為實驗教師多爭取外出學習機會,加強業務學習和理論培訓。

3、確保實驗班級和實驗教師的穩定杜絕虎頭蛇尾、半途而廢。

4、加強研究氛圍,充分利用好週三業務學習時間和每月至少一次的教研組活動,確保實驗順利開展。

5、在教師課堂教學考核中,把落實“自主閲讀互動式教學”的新理念做為評優的重要依據。

6、為鼓勵教師參與研究的熱情,在學期末對課題成果顯著的教師在綜合考評中加分,並獲教育科研優秀成果獎及獎金。

課題研究方案 篇三

引子:

教育科研在學校發展中起着先導作用,這已經逐漸成為教育工作者的共識。但不可否認的是,當今學校教育科研也面臨着不少困難,存在着不少問題,主要表現為“三多三少”,即:課題多,精品少;論文多,成果少;人員多,人才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具體到一線教師,也可以歸納出許多種,其中之一就是:一個“六認真”就已經讓我們教師累得筋疲力盡,很少有時間和精力進行這方面的研究與探索;另一個原因便是我們缺乏這方面的有效培訓,特別是年輕教師,對如何開展教育科研還比較陌生,有的甚至連一個像樣的課題方案都不知如何撰寫。

為了增強教師的教育科研意識,提高教育科研能力,今天,想圍繞最基礎的“如何撰寫小課題方案”這個話題,與大家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課題方案就包括哪些內容

(一)完整的課題方案就包括哪些方面

1.課題的表述(課題名稱)

2.課題涵義(課題的界定)(研究對象與範圍)

3.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4.研究的內容

5.研究的方法

6.研究的步驟

7.研究的預期成果形式

8.課題組成員及其分工

9.經費預算與設備條件要求

其它還可以寫入研究的理論依據、國內外研究現狀、水平和發展趨勢等。

(二)小課題方案可以簡單一些

1.課題的表述(課題名稱)

2.課題涵義(課題的界定)(研究對象與範圍)

3.課題提出背景

4.研究目標

5.研究方法

6.研究步驟

7.成果形式

二、撰寫注意點

1.課題名稱(課題的表述)

研究課題必須有一個名稱表述其所研究的問題。這看起來是個小問題,但實際上很多人寫課題名稱時,往往寫得不準確、不恰當,從而影響了整個課題的形象和質量。

一個好的課題名,要符合準確、規範、簡潔、醒目的要求。

準確,就是課題名稱要把課題研究的問題(研究內容)是什麼,研究的對象是什麼交待清楚。

表述準確的課題舉例:“提高數學課堂聽課效率的研究”、“研究的對象十分明確——數學課堂的聽課效率”。

表述不準確的'課題舉例:“情境教學——優化課堂”。“情境教學”本身就是一個大課題,有許多值得研究的領域;“課堂”是一個場所,不能用“優化”與其組成動賓結構的詞(應該是“優化課堂教學”);如果是“優化課堂教學”,是什麼學科的課堂教學?

規範,就是所用的詞語、句型規範、科學,特別是結論式的句型不能用。如“合理運用學具,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如果是一篇經驗總結或論文的題目還不錯,但作為課題的名稱,則不好,因為課題就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正在探討,正準備進行研究,不能有結論性的口氣。宜改為“運用學具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研究”。

表述不規範舉例:“語言訓練融入課堂教學”(在後面加上“的研究”三字即可); “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優化中年級語文課堂教學”(改為“中年級語文課堂教學學生自主學習的研究”);

“注重學生動手操作,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改為“數學課堂教學學生動手操作的研究”);

“優化音樂課堂教學,豐富學生審美體驗”(改為“音樂課堂教學豐富學生審美體驗的研究”)。

簡潔,就是名稱不能太長,能不要的字儘量不要,一般不要超過20個字。

如:“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優化國小中年級課堂教學”連標點共26個字,不夠簡潔,宜改為:“語文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醒目,就是課題研究的切入口適宜、新穎,使人一看就對課題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遊戲走進低年級語文課堂的研究”、“提高中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研究”。

2.課題涵義(課題的界定)(研究對象與範圍)

教育研究總是指向一定的對象。進行研究時必須先對之明確界定,以避免不同人從不同的視角來理解而帶來的混亂。

説得通俗一些,就是要對課題名稱中所涉及的重要概念、名詞下一個比較明確的定義。 如:“提高中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研究”

計算能力是指學生數學基本計算中的計算速度和計算正確率。本課題旨在研究在新課程實施中,以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中年級數學中造成學生數學計算的速度慢、計算正確率低的原因,與此同時尋找能夠提高學生數學計算速度和計算正確率的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課堂教學

不少老師不懂得對關鍵的概念進行界定,沒有一個確切的定義,絕大部分教師對課題涵義的敍述等同於“課題提出的背景”,即“為什麼要進行這樣的研究”。

3.課題提出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作為課題方案,首先應對課題研究的背景和要達到的研究目的進行闡述,回答“為什麼要進行研究”這樣一個問題,研究它有什麼價值。這一般可以先從現實需要方面去論述,指出現實當中存在這個問題,需要去研究,去解決,本課題的研究有什麼實際作用;然後,再寫課題的理論和學術價值。這些都要寫得具體一點,有針對性一點,不能漫無邊際地空喊口號。

如:“提高中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研究”

計算是數學知識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數學計算能力是一項基本的數學能力,計算能力是學習和其他學科的重要基礎。在國小中年級數學教材中計算所佔的比重很大,學生計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着學生學習的質量,因為數學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過計算來進行;數學應用題的解題思路、步驟、結果也要通過計算來落實;幾何知識的教學中涉及公式的推導與運用同樣離不開計算。可見學生的計算能力是至關重要的。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有助於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於樹立學生認真、細緻、耐心、不畏困難的品質。因此,如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就成了國小數學教學研究的重要問題。而在實際的教學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往往不太重視計算能力的提高,重思維能力的訓練而忽視了基本技能的訓練,造成了學生計算能力的低下。

4.研究的目標

研究目標與研究目的是不同的。研究目的回答的是“為什麼要進行這樣的研究”,而研究目標闡述的是通過這樣的研究,要達成哪些預期的效果。

如“參與式合作備課的研究”課題的研究目標:

(1)有效落實課改理念。

(2)提高教育教學效率。

(3)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4)有效凝聚集體智慧。

(5)有效促進研究氛圍。

(6)促進學校全面發展。

再如:“提高中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研究”

(1)學生目標

a、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端正學習態度,自覺地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b、學會自主分配時間,課內和課外有機地結合起來,並相互滲透,相互促進。整體計算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C、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計算水平和學習成績。

(2)教師目標

a、面對新課程改革中的困惑,善於發現,勤於學習,勇於創新。不斷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有解決新困惑的勇氣和本領。

b、努力尋求能夠切實減輕學生負擔,有效培養計算能力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學習的教學和教學模式,並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方法

很多老師研究目標指向不明,沒有講清想通過研究達到怎樣預期的效果,學生或老師哪方面有怎樣的發展、提高,有的乾脆等同於“課題提出的背景”的敍述。21個方案中,9個方案的研究目標不明確。

5.研究的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是指教育研究方法,它回答如何研究的問題。教育研究的方法多種多樣,主要有文獻研究法、調查研究法、實驗研究法、比較研究法、行動研究法、經驗總結法等。

有一些研究可能採用單一的研究方法,有的研究則可能採用多種方法。

6.研究的步驟

課題研究的步驟,也就是課題研究在時間和順序上的安排。一般情況下,步驟基本上包括方案准備階段,方案實施階段,專家論證評價、總結驗收和結題三個階段。

如:“提高中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研究”

(1)前期準備階段:

調查瞭解學生的計算能力,以及對數學課的興趣愛好的程度。上網查閲有關資料。針對問題確定課題,制定研究方案。

(2)具體實施階段:

A.對研究對象進行前測,通過摸底測試等途徑充分了解學生的現有基礎,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教學並備好每一課,在數學中落實好計算的訓練。

B.密切觀察學生的表現,分層次進行作業佈置。既要關注能力相對好的學生更要關心能力相對低的學生,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悦,從而對自己充滿信心。

C.在班裏開展各類競賽活動,探索合理的激勵評價機制;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3)研討總結階段:

對研究過程中積累的材料進行一次全面的整理。對研究對象進行後測,進行前後對比分析,得出結論。

7.成果形式

成果形式指最後的研究結果以什麼形式出現。教育研究成果的主要形式有兩類,一類是文本形式的,如研究報告、論文、專著、個案集、研究日誌、教學課例等。另一類是非文本形式的,如音像製品、教具、學具等。研究成果究竟用哪種形式來呈現,必須考慮成果的內容。

可以有研究論文和報告,專著和教材,教具和教學儀器,教學軟件(包括音像製品,計算機軟件)等。研究週期較長的課題,還應該分別有階段成果和最終成果。階段成果可以

按學期列出。課題不同,研究成果的內容、形式也不一樣,但不管形式是什麼,課題研究必須有成果,否則,就是這個課題就沒有完成。

“國中數學學困生心理問題表現、成因及轉化教育的個案研究”

課題實施方案

武穴市實驗中學

導讀:所謂學困生是指那些智力正常而學習成績低下,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學習困難的學生。在目前的農村中學,這類學生所佔的比例很大,研究這類學生的特點及其形成的原因,並找出相應的對策,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的意義和價值。

一、課題的提出

1、黃岡市是個農業大市和教育強市,是具有光榮傳統的革命老區,我市的基礎教育在全省、全國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國中階段,各地、各學校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數學“學困生”,他們在心理問題所反映的問題和在學業水平上反映的差距和困難日益突出。

2、本着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調查他們的心理表現、探索他們形成的原因、研究轉化他們的一般方法,積累轉化的一般經驗。不僅為我市實施素質教育提供有效途徑,同時,也為我市實施素質教育增加新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不僅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任務,也是落實新課程標準的重大舉措。同時也是督促我市廣大教師在教育改革、教育創新的實踐中,克服重智商、輕情商的失衡傾向,走出傳統的、陳舊的教育誤區,不斷吸取一切有效的教育實踐的合理內核,尋找現代的、自身特有的,比較完善或最具育人效果的教育方式。使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研究成為我市廣大教師最普遍、最可行的、科學而有效的教育實踐。

3、實行義務教育後,我國國中教育對象已由選拔擇優擴大為全部國小畢業生,不僅使學生數量增加,更主要的是學生之間差異的擴大,特別是在數學學科上的差距。而我們學校學困生比例更大,有時高達60%。從近幾年的會考來看,我市每年的數學會考成績中,都出現了15%左右的學生處於低分,我們學校更是出現20%以上的學生數學成績處於低分。如何面對全體學生,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為社會輸送合格的人才,徹底地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對數學教師而言,解決好數學學困生的問題是十分關鍵的。

4、我們學校的最大特點就是要能為學生提供差異性教育。這種特點就決定了我校生源的對象:一是父母在本地上班,但工作非常繁忙的;二是父母在外務工,一年回不了一次家的;三是父母以做生意、包工程為生,一年四季也很難抽點時間跟子女在一起的。根據問卷調查,這三類學生佔到了學生總數的70%。而這三種學生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家庭經濟條件好,但缺少家庭管教和約束,自控力較差,行為習慣不好,學習基礎薄弱。

所以,本課題的開展,有利於體現基礎教育資源的公平、公正;有利於強化教師對弱勢羣體的關心、關愛;有利於我市國中新課程改革的穩健實施;有利於我市國中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有利於我市社會、家庭、和學校教育的“和諧”發展。熟知學困生的心理特徵、深入剖析學困生的成因、轉化學困生是我市教師工作的一部分,轉化學困生是新課程的要求,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