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餘秋雨散文【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93W

餘秋雨散文【新版多篇】

餘秋雨散文 篇一

關鍵詞:餘秋雨 散文創作 特點

細心的讀者不難發現,閲讀餘秋雨的散文讀者可謂是享用了一頓文化大餐,讀者不僅可以聽故事、學藝術而且可以探歷史、尋文化,在其作品中感受哲、史、思、藝的文化魅力,也正是這樣豐富的內涵使得餘秋雨的散文容量宏大、內涵深廣、篇幅較長其中也藴藏着做種獨具特色的寫作手法。對餘秋雨的解讀,無論是從飽含深厚文化底藴的《文化苦旅》的角度、亦或是闡述立身處世的《霜冷長河》、還是對比幾大文明的《千年一歎》,都可以感受到餘秋雨散文集創作中的金典之處,這些作品品也成為了新時期散文文化迴歸的先河。在餘秋雨先生的眾多散文作品中都藴含着它獨特送的創作風格,具體來説可歸結為以下幾點:

一、通過遊歷山水名勝把握文化的脈絡

在創作的過程中,餘秋雨有着明確的寫作目標,始終本着意氣為先的原則,按照主題先行的風格來創作。它的散文,看似在寫山水,其實,究其本質,是在進行文化尋根。他散文中的山水,所發揮的只是背景作用,是為了襯托而出現的,而真正的創作目的所在是要從山水中找尋生命之真諦、尋求文化之根源,用一句很形象的話來形容,就是:餘秋雨的散文是“走”出來的。比較典型的就是《千年一歎》一文,這是一篇自序,其中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話理解起來是這樣的:相比較於筆端,我個人更加註重腳步;相比較於文章,我個人更關注生命;相比較於精細,我個人更傾向於粗糙。

餘秋雨的散文被譽為文化大散文,他的作品在創作中注重的是文化的含量、其取材往往與具有一定歷史文化內涵的自然事物和人文景觀相聯繫,常以文化的視角觀照生活,作品往往附着着濃厚的文化氛圍和自覺的文化意識。在其作品《文化苦旅》中餘秋雨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其中《白髮蘇州》《江南小鎮》等以柔麗悽迷的小橋流水為背景,把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表現得形神俱佳。《風雨天一閣》《青雲譜隨想》等直接把筆觸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國文人艱難的心路歷程。

這些文化創作一方面體現出了餘秋雨深厚的文化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另一方面也是作者通過山水名勝把握文化脈絡的典型寫照。

二、通過歷史文化名人來感慨和反思

在歷史長河中遨遊、在古今中外遊走的餘秋雨,對歷史演繹的感悟是內心的由衷,是隨心所欲之作,他藉助歷史名人來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感,通過自己內心情感的抒發不斷自我反思。在餘秋雨一生的苦旅中,和一個個歷史名人進行了真心的交流與溝通,在懇切的交談中,共同探討生命的真諦。比較典型的就是《蘇東坡突圍》一文,文中體現了他對蘇東坡先生的無限崇拜之情,他會為東坡先生被小人攻擊而憤慨,通過他的這種憤慨之情也讓作者感慨中國人不懂愛惜自己,從而引發無限的傷感的情懷。

餘秋雨心中總是懷有作者,無論如何在歷史長河中游蕩,他總是將作者放在自己的心上。在與古人對話之後,餘秋雨以對話式的議論向讀者介紹自己的經歷和體驗,這不僅讓作者被感親切,同時也增強了散文作品的現實感,使得文章的張力和空間得以拓展。對作者來説這更具有吸引力。

三、通過抒情的寫作手法來議論

較其他散文中的議論抒情而言,餘秋雨作品創作過程中的議論抒情略顯不同,餘秋雨散文中的議論有其獨特的風格,首先它以議論為主,再輔之以抒情手法;此外,巧妙的通過抒情的方式,把所要議論的問題完整的體現出來,這種抒情和議論的有機融合,更為其散文增添了些許睿智,增加了幾分情趣,從而給讀者以精神上的享受。

餘秋雨除了利用抒情的寫作手法來議論之外,其語言上體現出來的典雅、靈動以及對語言超強的領悟力和駕馭能力,是其散文創作中的另一個亮點。

通過閲讀餘秋雨的散文我們可以感受到一種雅緻的語言美,也許更能吸引讀者的是在這些優美語言的背後還包含着歷史的理性,這是一般的寫作者難以企及的。

餘秋雨除了運用語言的巧妙之外,在創作的過程中他還把對偶、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進行了有效的整合。排比的巧妙運用一方面增強了表達的力度和氣勢使作品的語言不在矯情,相反是更具張力;另一方面,他在散文創作中還注入曲折動人的小説手法和立體的戲劇劇場效果。在其代表作《道士塔》第二節中,就有人物,有動作,有語言,有道具,甚至有音響和不同顏色的舞台背景,像散文、像小説,更像戲劇劇本。

總之,餘秋雨散文創作中,注重的是對歷史文化的解讀,強調的是對經典的詮釋,即便是沒有相關學理的支持,其散文也一樣能夠十分形象,它的題材之宏大,可以説是無所不納,並最終體現於文化上,也是因為此,才讓我們感受到其作品風格和和其他著名散文家作品風格的不同,從而被稱為是真正的文化散文,其特色之獨特,更賦予了餘秋雨當代散文史中極富特殊貢獻的文化散文家。

參考文獻:

[1]徐贛麗。歷史語境中的文化人與旅遊[J].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年04期。

餘秋雨散文 篇二

關鍵詞:餘秋雨;文化;文人;憂患意識

餘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裏説“十分惶恐地向讀者道歉,麻煩他們苦苦累累地陪我走了好一程不太愉快的路”是的,我們跟着秋雨先生所走過的路十分沉重,在那裏山水名勝已不再是自然的山水,經歷了歲月的滄桑,歷史的演變,無情的景觀因為太多人的參與而變得碎落,複雜,悲壯。魯迅先生曾指出:“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①而秋雨散文正是帶領我們看了太多太多的美好的破滅,珍貴的消亡,我們越走越沉醉,越走越難過,越走越深思。這一幕幕造物主的恩惠是怎樣一步步走向了破落?在悠悠時空歲月裏又是誰在暗中操縱着這一切?也許一切答案都顯得是那樣的迷糊和苦澀。然而辛辛苦苦作了一次旅程總該是有收穫的,秋雨先生知道“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也許還是會回來的。

(一)對中國文化的憂患

秋雨散文大多是借文化古蹟來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腳跡,思考中國文化和文人的命運奠定了大多數秋雨散文的基調,作者從每一景,每一物中看到了中國文化發展的脈絡,中國文人的心態演變,並夾着着歷史的沉重感去思考着,於是導致從沒有哪本散文集像《文化苦旅》這般充滿了深深的憂患意識,一開篇《道士塔》就走的這樣悲壯而沉重,敦煌文化,“沙漠中的牡丹”中國文化的精粹,卻在一個齷蹉的道士手裏敗下陣來,而作者對這樣的一個將敦煌文化賣給外國侵略者就像“兩枚針換一隻雞,一顆鈕釦換一籃青菜一樣隨意”的行為會是怎樣的一種痛苦和無奈。王道士只是悲劇中錯步上前的小丑,就是這樣的一個小丑,卻在中華民族的心坎裏留下了如此深的一筆傷痕:

1905年10月,俄國人勃奧魯切夫用一點點隨身帶着的俄國商品,換取了一大批文書經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疊銀元換取了24大箱經卷、5箱織絹和繪畫;1908年7月,法國人伯希和又用少量銀元換去了10大車、6000多卷寫本和畫卷;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用難以想象的低價換取了300多卷寫本和兩尊唐塑;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又來,仍用一點銀元換去5大箱,600多卷經卷……②

先輩的勤勞和心血都在這一刻化為烏有,一個個數字很是刺眼,每個數字都是對王道士沉重的審判,也是作者無盡的憂傷,這樣的原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是讓人難以接受的是這樣的悲劇僅僅是因為偌大的中國因為窮而無力保護自己的文化,是麼?可是作者卻一針見血的發現:

中國是窮,但只要看看這些官僚豪華的生活排場,就知道絕不會窮到籌不出這筆運費。中國官員也不是沒有學問,他們也已在窗明几淨的書房裏翻動出土經卷,推測着書寫朝代了。但他們沒有那付赤腸,下個決心,把祖國的遺產好好保護一下。他們文雅地摸着鬍鬚,吩咐手下:“什麼時候,叫那個王道士再送幾件來!”已得的幾件,包裝一下,算是送給哪位京官的生日禮品。

真的是窮麼?只是他們更願意把錢花在花天酒地,更願意把這些東西作為討好官僚作為晉升工具的諂媚而已,面對這樣的事情,作者很無奈,也只好逼着自己相信一個很難説服自己的現實:

偌大的中國,竟存不下幾卷經文!比之於被官員大量糟踐的情景,我有時甚至想狠心説一句:寧肯存放於倫敦博物館裏!這句話終究説得不太舒心。被我攔住的車隊,究竟應該駛向哪裏?這裏也難,那裏也難,我只能讓它停駐在沙漠裏,然後大哭一場。我好恨!

此段道出了作者對敦煌的深愛,對敦煌破壞的痛心疾首,對偌大的中國文化被任意破壞,作踐的憂憤。民族的悲哀在餘秋雨先生的心裏瘋狂的撕裂,他恨不得上前去阻止這一切,哪怕粉身碎骨也再所不惜,可是他又怎能阻止得了呢,他只能面對慘白的牆壁,慘白的怪像,腦中也是一片慘白。然而作者發現這樣巨大的一個民族悲劇竟然只得讓一個小小的道士來抗的時候,除了恨,再也找不到其他方式來宣泄心中的悲憤了。但是一句“我好恨”恨的是多麼無奈,恨的多麼辛酸,恨的多麼痛苦。

餘秋雨用深厚的學問功底、深刻獨到的思想見識、豐富雄渾的想象力與精湛博大的思考能力相結合,表達出了對中國文化命運深沉的憂患和反思,發人深省。而用理性的眼光去發現憂患,反映憂患儼然成就了秋雨散文反省文化的最重要一筆。作者揭示的現實如一盆冰冷的水潑向了每一箇中國人,我們的祖輩嘔心瀝血創造的燦爛文化,到了我們這一輩手中到底該何去何從呢?古語云:“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道士塔就像一面鏡子,醜陋的王道士,低俗的官員都是一面面鏡子,我們可以一一對照,今天的我們是走在破壞還是建設的道路上呢?在思考過後,餘秋雨先生使我們新一代的中國人對那些破壞民族文化的行為義憤填膺,燃起了我們下決心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一切,好好珍惜五千年積累下來的博大精深。

(二)對中國文人的憂患

餘秋雨先生首當其衝是一個文化人,文化人在關注文化的歷史命運之時又不得不將筆端指向了自己――中國文人。中國的歷史太長,文化太重,在中國當一個文人,一個堂堂正正的文人又談何容易呢?在《文化苦旅》裏,先生的筆端在山水翱遊之時也不得不涉及他們,而一旦涉及就難以輕易脱身,輕鬆離開。

1.文人命運多舛

憂國憂民常常是中國文人特有的寫照,范仲淹的“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對中國文人最好的概括。在《文化苦旅》裏我們很容易發現中國文人艱難多舛的命運歷程,如《柳侯祠》裏那個顛簸流離的柳宗元:

他是中國人,他是中國文人,他是封建時代的中國文人。他已實現了自己的價值,卻又迷惘着自己的價值。

個人是沒有意義的,只有王朝寵之貶之的臣吏,只有父親的兒子或兒子的父親,只有朋友間親疏網絡中的一點,只有戰慄在眾口交鑠下的疲軟肉體,只有上下左右排行第幾的座標,只有社會洪波中的一星波光,只有種種倫理觀念的組合和會聚。不應有生命實體,不應有個體靈魂。

我們有着長期的封建專制政治桎梏,在一種畸形的社會下一個文人的命運註定要坎坷難行,在現實中遭遇挫折的文人們往往又走向了山水,去尋找他們精神的家園,追求人生的價值。而《文化苦旅》又是餘秋雨先生在踏尋山水之後的力作,在與山水的親密接觸之中自然和山水背後一代代文人的生命歷程發生了聯繫,使得《文化苦旅》站在今天的時代帶着沉重的筆調去探索中國文人的成長曆程和人文價值,描述了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文人的艱辛和他不得不與命運抗爭的迷惘。

2.文人成長艱辛

在書中涉及文化人的篇目很多,如《風雨天一閣 》和《青雲譜斷想 》等文章,直接把筆觸指向中國文人的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了中國文人艱難的心裏路歷程,為了延續那份文化良知,為了文人心中的那份信仰,他們必須“超越意氣,超越嗜好,超越才情,因此也超越時間的意志力”才能實現文化的延續。然而當這些藝術家用一生的熱情和時間創造的成果在今天陳列在各大博物館的時候,當秋雨先生面對熙熙攘攘的遊客為現代藝術家歡呼的時候,又怎麼能不為我們歷史上那麼多文人耗盡一生,守着的一份藝術信仰的品質正在悄然流失而憂患呢?秋雨散文清晰而冷靜的指向了這裏,滿含深情的告誡我們:

人民和歷史最終接受的,是坦誠而透徹的生命。

我相信這是餘秋雨先生髮自肺腑的心聲,是在看了太多,走了太多之後對中國文人精神遺落的哀歎,也是對中國文人深深的希冀。

3.文人生活不易

另外如《藏書憂》等文章 ,把筆端指向了中國文人在現實生活中面臨的種種危機和煩悶 ,用這些細小的物像作為切入口,給我們展現了一個當代文人如何面對傳統的丟失和文化難以繼續的憂鬱。文化靠的是積累,世世代代的傳承,然而文化最難抵擋的敵人卻也是時間本身。在面對文人藏書這個“嗜好”時,本來藏書對一個文人是一件樂事,可是在這裏卻越發的悲涼,秋雨先生將自己的憂患意思運用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他時刻在思考着,審視着,對藏書的痴迷的讚賞,對藏書的困難的擔憂,對藏書的難以傳承的悲哀。秋雨先生的憂慮是不無道理的,而且他又是看的那麼真切:

一個學者,為了構建自我,需要吐納多少前人的知識,需要耗費多少精力和時間。苦苦匯聚,死死鑽研,篩選爬剔,孜孜LL。這個過程,與買書、讀書、藏書的艱辛經歷密切對應。書房的形成,其實是一種雙向佔有:讓你佔領世間已有的精神成果,又讓這些精神成果佔領你。

這樣的情況在文人眼裏必然會產生不安的憂患,一個愛好藏書的文人更能夠切身的感受其中的快樂與辛酸,藏書變成了他們生命的一部分,這部分包括時間和空間,是書成就了他們,又因書而變得兩難。所以使得他也不得不在書裏感歎:

嗜書如命的中國文人啊,你們的光榮和悲哀,該怎樣裁割呢?

餘秋雨發現關乎文人的東西太多,時間太長,內容也太沉重。對文人命運的關注註定不會太輕鬆,這也很貼切的印證了書名《文化苦旅》中的“苦”字,艱難苦澀的文字不是無病呻吟,作者所作的也不是一次帶着歡聲笑語的遊玩,他是帶着看破五千年文化和文人的哲學家眼光、歷史學家眼光去仔細地審視華夏大地,再用文學家包涵深情的筆墨寫出來。憂患心態籠罩着全書,不管是物也好,人也吧。但是這些文化名人雖然歷經劫難, 但卻在劫難中迸發。萬般劫難磨礪了他們的意志,激發了他們更大的智慧,綻放出更加燦爛的生命之光。這一點,應該是餘秋雨選擇以這些文化名人的悲劇命運和艱難生活為題的主要原因吧。(作者單位:西華師範大學文學院)

註解:

① 袁紅兵,《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傷痕油畫”悲劇意識研究》,《西南大學》2009年。

② 餘秋雨,《文化苦旅》,東方出版社,1992年,第5頁。

參考文獻:

[1] 餘秋雨。《文化苦旅》[M].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1992年。

[2] 劉華。論餘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藴與創作風格[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6).

[3] 白曉明。優雅而深邃――餘秋雨散文語言解讀[J].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3(02).

[4] 馮俊鋒。從《文化苦旅》看餘秋雨的散文創作[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4).

餘秋雨散文 篇三

關鍵詞:智性態度;情感取向;散文地位

中圖分類號:I056 文獻標誌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4)08-0296-02

中國現代散文觀念的建立,倘由本站算起,魯迅、周作人、朱自清等開了一個不錯的源,後來者即使模仿,甚至力圖突破,顯得成績不太理想,直到餘秋雨散文的橫空出世,散文似乎才攪起一輪浪波,雖然譭譽皆有,前期掌聲響起,接着唏噓一片,之後形成“餘秋雨現象”這一怪象(超出批評),然而都是圍繞其“異質”討論或爭辯。基於韋勒克:“一件藝術品的全部意義,是不能僅僅以其作者和作者的同代人的看法來界定的。它是一個累積過程的結果,也即歷代的無數讀者對此作品批評過程的結果。”作為一個散文探險者餘秋雨,其散文的“異質”――主要打破了傳統散文的束縛,確立新的散文範式(文化大散文),本文就此談談其獨特性。

一、智性態度:聊天從容,昭顯氣度

餘秋雨散文不同於以往散文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他的思維充滿智者的睿智,他的敍述猶如聊天,既從容自由,又不乏恢宏氣度,極為大氣。

一是餘秋雨的散文大多借助山水風物為題材,但又不受散文傳統觀念的影響,而是用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方法,把關注的焦點定位自然景物背後所沉澱的文化內涵上。《文化苦旅》整本書借“遊山玩水”來講中國文化的真諦,暢談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這種題材原本是頂大帽子,若有一個地方寫不好,不是流於空洞,就是易於走向俗套。但餘秋雨顯然避開了這兩點,舉重若輕,他以一個“行者”的身份,用他敏感的神經和悲天憫人的筆調,深入淺出地給講述了他走在路上的感觸,以一種從容寧靜的風度講述了一個個古老的故事,解開了一道道人間的難題,構建了“文化散文”的輪廓。

二是餘秋雨的散文大多借助智者的超凡議論,昭顯聊天的睿智,也不乏談天的樂趣。翻開餘秋雨的散文集,他的文章“重”感強,有一種能夠穿透歷史的力量,這種力量不像劍那麼鋒芒畢露,不像箭那麼來勢洶洶,它是不緩不急的,在字裏行間流露出濃郁的文化底藴。無論是《文化苦旅》還是《山居筆記》,餘秋雨寫出了中國文化曲折的歷史命運,寫出了中國文人温婉而灑脱的風格和富於內涵而又堅韌執着、百折不撓的精神世界,充滿人文情思和關懷。《一個王朝的背影》:“這種軟弱的背後還藏匿着巨大的僥倖心理,在盛世,人們想,官府不會欺我太多;在亂世,又想,我一介草民有何力迴天?忍忍吧。”然而,這幾種因素,卻造成中國近代的落寞……”這是何其深刻的智言。

在這裏,不能不説餘秋雨是獨具慧眼的了:作為一個有着厚實的歷史文化根底、警醒的現代文化意識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的知識分子,他以一種強烈的憂患感燃燒着自己的文字,試圖用筆剝去世情的繁華,探尋文化的本質。他在重新審視中華文明的時候,用理性的思考融入了智性與情感。他把目光從文人轉到了歷史,轉到了民族,轉入了現代語境。它講述了一個人對歷史、對文化的思考,它描述着一個還魂歸來的夢。細讀他的文章,不得不感到一種波及靈魂的震撼,他以獨特的感悟,指一方更大的天地給人看,引導着人們從喜怒嗔迷的小我中解脱出來,尋訪精神的棲息所在。

二、情感取向:張弛自由,凸顯人文

一是秋雨抒情,張弛適度。作為情感藝術的散文,本質還在於抒情,如果把握不好抒情的尺度,或許就會墮入煽情氾濫或乾澀無味之途。《筆墨祭》通過祭奠毛筆書法文化,毫不迴避的對毛筆書法深深的愛慕,以張弛自由的態度,徹底敞開自己的情懷,抒寫個酣暢淋漓。依照常理,毛筆文化的失落的大悲劇應該是要加大投入去描寫的,但是作者抒情抓住了張弛的力度,智性的態度告訴作者,如果僅僅把傳統文化的整體效果都寫成一片苦澀陰暗的色彩,這就是阻礙民族進步的重要因素,這也是餘秋雨敢於創新之處,他的散文始終貫穿着這種警惕的意識,對情感的描寫張弛適度,以免陷入了感性的盲目。

二是秋雨寫史,意在人文。餘秋雨把自己鮮活的文化生命融入文章,他的散文有着具體的文化生命,這是由源遠流長而博大精深的現實歷史薈萃而成的,同時又有着鮮明的主體意識,而這些鮮明的主體意識是來自作者淵博的博古通今、見多識廣和良好的文學天賦。但並不是單單靠這些就能勾畫出這種人文一時的,他是用深邃的目光,對歷史有着深刻的洞察與專研,對現實有着憂患意識,對未來富有遠見,透過這些現象,從更高的層次上對現實歷史有着極其深切的眷念,對中國文化有着深層次的透視和立體化的剖析,把其中的喜怒哀樂都與歷史、現實和未來緊緊的相結合,從而對整個人類文化有着卓絕的領悟:把關注的焦點定位在這些自然景觀背後所藴含的文化內涵上,散文的人文意識是立體化的,這種人文意識以純淨、真誠的特質把當代散文推向了一個新的里程碑,更使餘秋雨的散文擺脱了那種小家子氣的境界。

在這裏,不難看出餘秋雨的散文是言之有物的:他的散文表現得很豪邁,説古論今,篇幅宏大,體現了一種沉甸甸的歷史文化滄桑感。在書寫的對象中,既有天馬行空的聯想,同時又不乏理性思索的睿智,表現出在完成充分的文化聯想的同時又兼顧了理性的闡釋,體現了理性精神與內在理趣的詩化特徵,樹起一道散文亮麗的風景線。

三、散文地位:獨樹一幟,奇葩一朵

著名評論家孫紹振評價餘秋雨:“他的散文是貨真價實的大散文話語,五四以來,中國現代散文除了極少數屈指可數的篇章以外,還沒有他這樣的融思想、智慧、情感為一爐的大容量和大深度的話語。”這裏有幾個信息需要梳理一下:一是“五四以來極少數屈指可數的篇章”到底是哪些篇章?五四以來,中國現代散文情感與理性的概括是孤立的,正因為這樣,我國現代藝術散文的思想容量往往是極其有限的,據筆者有限的閲讀範圍,搜腸刮肚,還真的找不到一篇與餘秋雨散文類似有大散文氣魄的散文;二是“大容量和大深度的話語”給我的感覺不是傳統的説教話語,而是一種平等的聊天敍述方式,這是難得的;三是為什麼偏偏是餘秋雨“融思想、智慧、情感為一爐”?當年秦牧類似的也“融思想、知識、趣味為一爐”,就是邁不開這一大步。除開劉勰在《文心雕龍》裏所言:“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不説,原因以為有二:一是餘秋雨的學者良知。以文化史學家身份進入散文的餘秋雨,他一再宣言:把散文的寫作當作是文化人格的深度建構和昇華,這不但是一個人格建構的過程,而且是一個個體話語的建構的過程。雖然不少人指出其人品與文品有缺憾,但人無完人,歷史也將會告訴我們,與餘秋雨同一個時代是中國人的幸運,他讓整個中華民族從另一個角度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文化,喚醒了整個民族的文化自覺,這一點將隨着時間的推移會越來越得到大家的承認。二是餘秋雨的詩人氣質,他有意尋找古代文人曾經立足的地方,精選了有限的自然景觀,結合與之相聯繫的人文景觀,超越時空的界限進行文化反思,為他內在獨特的意尋找到了獨特的“象”,通過山水和人文的交媾,餘秋雨完成了他的散文話語系統升級更新。

餘秋雨的散文,獨樹一幟,開創了新的散文文體,建立了一套新的散文話語體系,提升了散文的恢宏境界,引領了“文化大散文”的風騷。

參考文獻:

[1] [美國] 韋勒克・沃倫,文學理論[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4.

作者簡介:

樑 沛,廣東石油化工學院教師;

餘秋雨散文 篇四

關鍵詞:散文 藝術

餘秋雨,作為學者散文創作的一員。其散文創作以其獨特的審美取向、文化取向、語言取向和價值取向而贏得了廣泛的讚譽,並獨步文壇。筆者在此對其散文的藝術特色發表以下拙見,供大家參考:

一、餘秋雨簡介

餘秋雨的散文集有《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山居筆記》,《霜冷長河》、《千禧日記》和《千年一歎》,尤其是《文化苦旅》和《山居筆記》在讀者中產生了強烈而深刻的反響,頗受讀書界的歡迎和好評,在台灣和海外華人文化界和出版界也引起了轟動,其作品發行量之大令人鼓舞。其讀者上到學者教授下到平民百姓,可謂雅俗共賞。文學作品有如此之大之廣的效應,是當今許多學者難以望其項背的。基於這一點,筆者認為餘秋雨的散文是成功的文學作品。

二、餘秋雨散文的藝術特色

1、寫作手法上以議論為主,而非抒情

縱觀餘秋雨的散文,其核心成分是議論,但又多以抒情的筆法來表達,這種抒情與議論的水乳交融,使文中的議論充滿了睿智與情趣,使讀者總能在理性的思考中獲得一種特有的精神享受。如《陽關雪》中“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這麼多歎息的吹拂,陽關坍弛了,坍弛在一個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終成廢墟,終成原……”“這兒應該有幾聲胡笳和羌笛的,音色極美,與自然渾和,奪人心魄。可惜它們後來都成了兵士們心頭的哀音。”正是這種抒情與議論的結合,才使人們能夠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國文化所經歷的苦難歷程,中國文人所獨有的悲劇性命運,促使人們反身自問,文明是什麼?文化是什麼?我們在哪裏遺落?又怎樣才能找回。可以説,在餘秋雨的散文中,最具特色和最有魅力的部分,不是來自生動的場面描寫,也不是來自温情脈脈的抒情,而是這種用抒情的筆法,進行理性思考的議論。

2、獨特的視角,哲學的思辨

餘秋雨的散文大多觸及了歷史,而且對歷史傳統文化,投入哲學的思考,重新判斷和審視,餘秋雨在《都江堰》對我們民族心理的“長城情結”不敢恭維,後在《一個王朝的背影》中,讀了康熙不修長城的一段話,簡直找到了一個遠年的知音。他的批判精神更充滿了理性思辨的色彩。在《一個王朝的背影》中,作家指出:“無數的事實證明,在我們中國,許多情緒化的社會批判規範,雖然堂皇地傳之久遠,卻包含着極大的不公正”,“偷看自己心裏從小埋下的歷史情結和民族情結,有多少可以留存,有多少可需要校”。他的散文多了自己的理解,指出:“山莊的營造,是一代政治家在精神上的強健”。對待歷史人物,用誠實的理性的態度去對待,不受任何主觀因素的影響。眾所周知,秦檜是南宋的奸臣,人們都痛恨他咒罵他,沒有人會為他説話,但餘秋雨還是客觀地理性地留出空間讓他申辯。而對於蘇東坡的好友沈括,也不避揭露其短,他曾因妒忌而陷害過蘇東坡,他所檢舉的詩句,正是蘇東坡分別時送給他的詩句。秋雨散文不同於以往散文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具有理性審美意識所支撐起的恢弘氣度。

3、歷史現場還原似的虛擬,豐富的藝術想象

一般認為,散文應當是寫人的真情實感,歷史散文的內容應當符合歷史事實。但是,許多歷史散文作家,就是由於太拘束於歷史事實,導致其散文成了考古學,枯燥而無新意。餘秋雨他認識到這一點,並不侷限於傳統的散文創作規範,而採用了虛擬性的小説手法,發揮了合理的想象,把抽象而概括的歷史材料,給予生動形象的藝術再現。如《陽關雪》中,描寫王維“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點好的行囊,微笑着舉起了酒壺……”我們都沒有身臨其景,都不知道王維的友人是否幫他打點行李,也不知道他是否“瞟了一眼”,是否“微笑着”,但是這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通過豐富的想象,渲染了朋友離別的氣氛,呈現給我們一個具體而生動的畫面,讓我們更加容易理解王維當時的心境,更能夠體會作者的情感。作者就是通過合理的想象,讓歷史再現,讓人如身臨其境。

4、戲劇形態與散文形態的相互融合

餘秋雨文化散文具有戲劇的四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把散文與戲劇的特點相結合,注重故事情節的塑造,有連續性、完整性、生動性的特點。而傳統散文為了體現主題只是截取一個歷史事件或某一場景,用以凸現主題。如《風雨天一閣》給我們講述了天一閣作為文化象徵傳承流轉的整個過程。如創始人範欽在為官生涯中如何費盡心力地收集書籍孤本,對於天一閣的文化傳承如何處心積慮,清代姑娘錢繡芸為了自己的文化渴求如何嫁到範家;而同時對範欽的健全的文化良知、天一閣對《四庫全書》編纂的歷史貢獻,以及民國初年遭到盜毀的打擊等等進行了具體描述。對於故事的完整性、生動性的情節塑造,非常到位。特別是生動的細節描寫:“ 錢繡芸小姐哀怨地仰望終身而未能上的樓板,黃宗羲先生小心翼翼地踩踏過的樓板,現在只留下偷兒吐出的一大堆棗核在上面……”這些戲劇性的表現形式:如倒敍式、細節性描寫以及歷史與現實的時空轉換,懸念設置等,使散文具有了強烈的感染力和藝術表現力。

5、“雅俗共賞”的語言

餘秋雨散文 篇五

其文化散文以其學者的獨特視角,獨到的表現方式以及深沉思考得到高度評價。

餘秋雨散文評價

1.餘秋雨在類似《道士塔》《陽關雪》《上海人》《一個王朝的背影》等散文中,所表現的誠然是一種“感性體驗”,同時又包容着他的理性思辨。他的“感性體驗”發自對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典章經籍、山川風物、世俗人情的領略、體悟,他以雙重文化人格對它們予以諦視與觀照,既是深受中國文化傳統影響、積澱文化傳統基因的大學教授,又是受西方文化思潮碰撞、為當今改革大潮與商品大潮所擁抱的現代人。於是他以繼承文化傳統、又批判文化傳統的悖論,導入他的審美觀照,因而生成某一種文化的與哲學的焦慮,一種浸濡歷史滄桑感的困擾,以及走出困擾的使命意識,即他自己所稱謂的“文化苦旅”。其實這正是餘秋雨既與歷史“撞擊”、又與現實“撞擊”,既欲走出歷史、又欲走出現實的思想的“苦旅”。(吳周文《90年代:中國散文現在時》)

2.餘秋雨散文對當代散文的超越,不僅表現在思想文化境界上,還表現在強烈的主體意識方面。餘秋雨的散文之所以有很強的感召力,其根本原因就在於作家把自己鮮活的文化生命融入了筆端,而這個具體的文化生命又是由深厚而沉重的現實歷史積澱而成的。現實歷史的重壓,使作家的文化生命如“萬斛泉源,不擇地而出”,於是,一處處人文景觀便成了歷史的濃縮,再由歷史顯現出文化,最終由文化而透顯出民族的存在狀態。就這樣,餘秋雨的散文終於擺脱了以往40年散文的樊籬,從“小體會”“小擺設”“小哲理”等小家子氣的審美規範中走出來,樹立起了一座真正高大獨立的主體形象。……餘秋雨散文中鮮明的主體意識固然來自作家淵博的文史知識和良好的文學天賦,但如果只靠這些,也只能寫出掉書袋式的懷古悼亡之作,決不會將一座“精神道場”瀰漫於天地之間。因此,真正純淨的主體意識,需要對歷史的洞察,對現實的憂患,對未來的執着,對人生的定力以及對整個人類文化的感悟,借用先賢的話説,就是要擺脱“小人儒”而達到“君子儒”的境界。餘秋雨的散文對俗常生活乃至社會政治層面上的東西已無所關注,而是從更高的層次上對現實歷史進行着極其深切的眷顧,其中的歡愉、憂思、欣慰、苦惱都與歷史、現實和未來緊密契合,與當前處境中的高尚與卑微、深刻與虛浮息息相關,由此而構成了散文的多維結構立體化的主體意識,這種主體意識以其豐富、高大和純淨的特質把當代散文推向了一個新的里程。

(冷成金《論餘秋雨散文的文化取向》,《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3.如果説餘秋雨從人生的角度給出了文化以豐富生動形象的涵限,是從微觀角度出發的話,那麼立於民族、國邦角度的關切,則是宏觀上對文化的構架。

這種關切體現於作者把祖國山水、民族感情、華夏文化三者交融渾然為一體。他視文化為民族的魂靈,把對民族的情感又付之於山水之上。《道士塔》中作者由莫高窟的文物遺藏聯想到外夷入侵、民族劫難,“一位年輕詩人寫道,那天傍晚,當冒險家斯坦因裝滿箱子的一隊牛車正要啟程,他回頭看了一眼西天悽豔的晚霞。那裏,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何止是幾箱文物被運走了,作者分明看到了一個民族的精靈──文化,在列強刺刀下傷痕累累、血跡斑斑,一個高大的文化巨人在時代面前痛苦着、呻吟着。

透過餘秋雨散文把祖國河山、民族情感與華夏文化融為一體的形式,我們會看到隱含着更深層次的文化意義,那就是華夏文化的精髓和內核──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聲求他”,“請等一等,等一等……”,“這裏也難,那裏也難,我只能讓它停駐在沙漠裏,然後大哭一場”,……我們彷彿看到作者那顆拳拳赤子之心,充滿了對民族文化的珍視和對祖國的深厚情感,他那悽切的乞求和呼喚,不僅僅要保存莫高窟的文化遺產,而且更深刻地藴藏着愛國的內涵。

……餘秋雨的苦旅“文化”,不僅有着強烈的人生感、民族感,而且更富有歷史感。餘秋雨散文的精邃的思辯、豐富宏魄的內涵,都導源於他的淵博精湛的史家修養。他的“文化”所富有的歷史感,並不是對過去僵死的白描,而是把歷史作為一條奔騰不息的長河,用文化把過去和現在緊密相連。在他那裏,文化如同充滿着旺盛生命力的滾滾浪濤,推動着中華民族勇往直前。

作者站在人類歷史的高闊視角之上來看待文化,文化成了歷史的積澱,文化和歷史已經成為不可分割的整體。他的“山水”是“人文山水”,“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悠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脱也擺脱不了。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在我的全身,使我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歎”(《自序》)。《莫高窟》一文中的描述更具典型,“大凡至今轟傳的歷史勝蹟,總有生生不息、吐納百代的獨特秉賦”,“莫高窟可以傲視異邦古蹟的地方,就在於它是一千多年的層層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終活着,血脈暢通,呼吸勻停,這是一種何等壯闊的生命!”歷史的韻味可謂濃矣!《莫高窟》一文哪裏是對文物古蹟的欣賞,實在是對中華幾千年滄桑歷史的活生生的再現。他從畫像的色流中,竟將幾千年文明看了個玲瓏剔透。歷史在他那裏與文化相結合,便沒有了冷漠和嚴峻,歷史的生氣驅除了“文化苦旅”的單調和乾枯,呈現給我們的則是活潑與灑脱,或許這也正是“文化苦旅”津津有味的原因之一吧!(張昭君等《血凝·精靈·積澱──〈文化苦旅〉的文化觀》,《社會科學探索》)

4.餘秋雨走出了書齋,走出了都市繁華,一個人,悄悄地,從秋風塞北到春雨江南,一任唐朝的風沙宋朝的煙塵的撲打,又黑又瘦,一路探尋着我們這個古老民族的蘇生力量和文化更新的鮮活血脈,而對自然山水、風物,面對一堆堆文化的斷壁殘垣,餘秋雨發出了蒼涼的人生浩歎。這是真正的大憂患大悲愴,説是歷史的潑墨一點都沒誇張。你看整個“文化苦旅”,從大西北的敦煌起步,轉到大西南的武侯祠、都江堰,再到東南的吳越春秋,最後的落腳點竟是南洋的壘壘叢冢。起初,你還會擁有一份自豪,一絲安慰,因為我們畢竟擁有過一個大唐盛世以及大唐盛世所創造下的輝煌的敦煌文明,儘管後世不肖子孫是如何地把她糟踏了。接着你便感到了寒冷,因為文人的孤魂野鬼出現了,慢慢地你會沉默,你會憂傷,你會嗚咽,最後面對一羣黑頭髮、黃皮膚的華裔卻不再操華語的異鄉故人,你能不悲鳴?中國的文化啊,難道你真的就斷送於此嗎?難道你真的最終也像古埃及、古希臘一樣文明沉淪了嗎?不,不會的!

《道士塔》《莫高窟》應是劫後的甦醒。《陽關雪》則早已跳出了“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圈子。《上海人》是在祭奠古上海文明的同時對今上海文明又作了充分的肯定,並提出了“小市民”“大市民”的概念。

餘秋雨是那種樂意把筆浸潤在歷史滄桑之中,眼睛卻時時關注着今天,也眺望着明天的文人,經歷着山一程、水一程的坎坷,領納着風一更雪一更的寒冷,這裏面怎能沒有滄桑?一座破舊斑駁的牌坊,一堵硃紅剝落的廟宇的斷壁殘垣,一條海岸邊被風霜侵蝕的廢船,那是歲月的層層結痂的痕跡,那是歲月無聲卻殘酷的鐵蹄,人類所無法承受的無奈。在這裏,滄桑成了一種人文景觀,該需要多麼高品位的審美心境啊!(田崇雪《大中華的散文氣派──餘秋雨散文從〈文化苦旅〉到〈山居筆記〉印象》)

5.《道士塔》中,當我們隨着作者憤懣衝激,也意欲隨作者橫立沙漠中,喝阻那些西方的文化強盜浩劫敦煌文物典籍的車隊時,忽然又被作者“攔下了車隊,又怎麼辦”的提問所震懾,情感的痛苦轉瞬間轉為思想的痛苦。

《道士塔》寫到了上一個世紀之交的一個早晨“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歡到洞窟裏轉轉……開始他的粉刷”。我們甚至完全可以在這裏讀出黑色幽默,因為王道士粉刷的是千年流傳的敦煌壁畫!──這種生動又時時轉換感情內涵的描述,充滿在全部的餘氏散文中,且經常是寫得更精彩。

餘秋雨散文 篇六

關鍵詞:餘秋雨;電視散文;創作;借鑑

中圖分類號:G2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2)07-0141-02

一、引 言

電視散文具備濃厚的抒情色彩和豐富的文化韻味,是一種優雅、舒美的藝術表達形式。電視散文通過電視語言和文學語言的雙重表達和有機融合,再現和昇華了文學作品中純真至美的意境[1]。

在當今振興文化的大背景下,電視觀眾在厭惡了一些低俗乏味的電視作品之後,就更加希望尋找一些深藴有品質內涵的電視作品。眾多觀眾在收看電視節目的時候,已經偏向於有思考內涵的節目。

電視製作者必須抓住電視散文的文學特殊性,把握電視的視聽功能給這類散文帶來的相應的藝術優勢和特定的文學要求,把深邃的哲理,廣遠的意境,悠遠的人生況味和深長的生命意藴融於文字,經過文字、音樂、畫面的唯美組合,才能有效地提高電視文化的品位,響應觀眾尋求心緒寧靜、感受唯美藝術、品味生命真諦的要求。

另一方面,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成為提高民族文學素質的好途徑,成為普及文學教育的好形式。而餘秋雨文化散文的獨特之處在於寫景與敍事之中滲透歷史與文化、整合傳統與現代、藴含情感與理性,立意高遠,雍容典雅,温良敦厚,把知性融入感性,舉重若輕。這種創作特點正符合了大眾的審美需求,受到了熱捧。徐志摩和朱自清的散文曾被學者稱作中國散文的第一代創作代表,餘秋雨的散文則被稱作中國散文的第二代精髓之作。

二、立意上以深遠為取向

餘秋雨的散文,立意上取大求深,“以小見大” “一粒沙裏見世界,半瓣花上説人情”。多是以文化、人格、民族、文明、生命等為主題,表現出一種跨越歷史與現實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意識,以及對知識分子命運的深層關注。在《都江堰》中他從灌溉農田千年的都江堰中看到了李冰的身影和精魂,他肯定“中國真的有過一種冰清玉潔的政治綱領”,所以,他就心平氣和地向現代官場的袞袞諸公詰問,“活着或死了應該站在哪裏?” 余光中先生説: “比梁實秋、錢鍾書晚出三十年的餘秋雨,把知性融入感性,舉重若輕,衣袂飄然走過他的《文化苦旅》。

這篇文化散文一個時代的典型,他站在一定的歷史高度,用理性的思考融入智慧和情感,探索分析了中國現存的原始文化,去解析文化的生命,重新領悟和分析了中國文化。它擺脱了沉湎於自我小天地的小家子氣,而表現為一種情懷更為慷慨豪邁的大散文,當然不是篇幅宂長之大,而是體現在一種沉甸甸的歷史感和滄桑感,一種浩然而毫不矯情的雍容與大氣,一種俯仰天下古今的內在衝動與感悟,一種湧動着激情與靈性的智慧與思考。”

同樣,一部成功的電視散文,無論它是記事、寫景狀物還是抒情,最根本的,它要有一個好的創意,最起碼要有一個讓創作者感動並渴望表達的對象,能夠體現創作者對生涯的感悟和情感的抒發。但須記“我手寫我心”,創作者筆下一個個字符是飽含了他的思想感情的,這是散文創作的重要原則,白居易曾説過: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三、取材上廣中求精

餘秋雨的散文在取材上面一般採用比較廣泛,比如秀麗的山河,深藴的人文歷史景觀,高貴的帝王和文人,多方面顯示了其散文作品的選材視野。在他的筆下,歷史村落,文人墨客,遺蹟廢墟都可信手拈來,在與歷史的面對中,在時間的滄桑流逝中,在輝煌的暗淡過程中,他總能讓人感受到幾分莫名可狀的悲哀,諦聽到心靈深處的幾許久違的深深震顫,並且又能讓人真真切切地感悟到天地之間那種隱約存在着的一種精氣魂。

電視藝術的生命力在於短小、活潑、清新、積極的姿態滲透到當代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和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有着非凡的親和力。同時電視散文的選材不受時空條件的限制,無論歷史題材照舊現代題材,還是是古代人物照舊現代人物等,均可以體現,其創作的自由度和創作的空間都很大。山川河流、花草樹木、文物古蹟、芸芸眾生、人間萬象都可成為我們表達的對象,只要我們能夠發現美和體悟真諦。

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大背景下,小人物、小事件、小地方應該進入創作者的視野,成為極力挖掘的素材。比如我們創作的電視散文《雨中尋幽》,就是從偏處一隅的小鎮,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樣一個重大的主題——鎮巴漁鼓的變遷。由於事件地點就發生在老百姓日日生活的周圍,因為地點熟悉所以有很高的收視率,又因為事件陌生又能產生更多的話題。

四、語言上求雅唯美

讀餘秋雨的散文,給人印象最深的當數他的語言—“總是與別人不一樣”,這應該是對他語言的第一印象。“他的語言是一種創意,有才情,有風韻,有智慧,有理性,有理直氣壯,有問心無愧,有生命的穿透力和悲憫情懷,真正的反思意識。

他不追求那水平如鏡般的清澈,而追尋一種潮樣的激情和詩意”。《白髮蘇州》、《江南小鎮》的清麗、典雅、細膩;《道士塔》、《廢墟》、《都江堰》的厚重與精粹,讓人第一眼就知道這是餘秋雨的文章。電視散文也要如此,把美的語言做到極致。

餘秋雨散文的讀者都有一定的文學素養和明確的閲讀目的。相同的是,電視散文也有特定的受眾羣,有其固定的收視範圍。

其次,但凡美的事物總會吸引人的眼球,電視散文不僅僅美在精湛的文字,也在於絕美的畫面鏡頭和優雅的音樂,雖然電視散文的受眾羣未必都有文學素養,但唯美的畫面鏡頭,唯美的音樂卻具有神奇的魅力,它像一首婉轉動聽的歌曲,激發着人的內心產生共鳴,因為對美的追求都是一樣的。

五、結構上以巧取勝

電視散文短小精悍,結構自然天真,好的作品以巧取勝。情節性的電視散文,一定要增加內容和底藴,抒情的電視散文則要注意整體的內容連續性,隨感式原作在電視化上尤其要關注畫幅間的信息相續。

餘秋雨“故事+詩性語言+文化感歎”這種結構模式對於電視散文是一個很好的借鑑。

六、句式上求和諧上口

餘秋雨的散文體現了他紮實的語言功底,且不説他靈活跳躍的散句,就是對仗整齊的句式在文中也頗為常見:“嚮往顛峯,嚮往高度,結果顛峯只是一道剛能立足的狹地。不能橫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時俯視之樂,怎可長久駐足安坐?上已無路,下又艱難,我感到從未有過的孤獨與惶恐”另外像排比、節奏等在他的文中都有很好的表現。

作為電視散文來説,它最終是要以聲畫的形式展現給觀眾,因此,整齊的句式、磅礴的氣勢、上口的節奏都是必須的。

七、描寫上簡潔傳神

在欣賞餘秋雨的散文時,經常發現其散文描寫運用比較廣泛,描寫運用技巧比較嫻熟,總是偶爾幾筆,就可以把人物情景表現的活靈活現。意境的美需要仔細入微的描寫來烘托,但在電視散文中作者又必須給觀眾留下想像的空間,所以,簡潔傳神的描繪是激發觀眾互動的鑰匙。“漫步在蘇州的小巷中是一種奇特的經臉。一排排鵝卵石,級級台階,一座座門廳,門都關閉着,讓你去猜想它的藴藏,猜想它以前、很早以前的主人。

想得再奇也不要緊,2500年的時間,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在作者看來,那一扇扇緊閉的門,裏面都有久遠的絕截,這裏的描寫傳達出作者眼裏的蘇州小巷,是那麼的神祕而富有魅力。

在我們創作的《雨中尋幽》裏,為了突出鎮巴漁鼓的古老,我們特意選取了老街、老大娘、老奶奶作為我們的背景,寥寥幾筆做了勾畫,為後文敍事做了一個鋪墊。藝術的創作永無止境,我們去用獨特的眼光來發現,我們用讚許的眼光來評價。永葆創造快樂的精神,給別人帶來享受,這是我們電視人不懈的追求。

參考文獻:

[1] 李日新,黃秋菊。 淺談餘秋雨散文的藝術特色[J].時代文學,2009 (15).

[2] 張厲。冷僻與承載——試論餘秋雨文化散文用語“陌生化”現象[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10(4).

[3] 李瑞龍。 極致的魅力—餘秋雨散文藝術特色淺談[M].文教資 料,2007(12).

[4] 劉華。論餘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藴與創作風格[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2008(12).

[5] 白曉明。優雅而深邃——餘秋雨散文語言解讀[J].寧波大學學報,2003(9).

[6] 楊永敏。餘秋雨歷史文化散文的藝術魅力[N].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07(5).

[7] 彭麗。電視專題片的藝術品位淺析。[J].管理學家,2008(9).

餘秋雨散文 篇七

一、藝術特色

餘秋雨散文的特色,即:追尋文化是根,表達民族情感是莖,描述生活點滴是葉,這三者共同熔鑄了茂盛而充滿活力的秋雨散文之樹。當代文壇,談到散文不能不談餘秋雨。餘秋雨散文,最有價值之處是其豐厚的文化意藴,餘秋雨結集出版的《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等,都受到了廣大讀者的熱烈歡迎。據説,單他的《文化苦旅》在台灣一年就重印了11次,可見其散文的魅力。餘秋雨的獨特之處在於,他打破了傳統散文的束縛,創造了新的意與思結合的文化散文,借山水風物,尋求中國文化意藴與人生真諦,探尋中國文化的巨大內涵與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

他大膽突破了傳統的散文觀念,成功地運用了一系列飽含着作家的個性、獨創性的藝術表達程式:其一,從理性回到感性,同時,在這種回覆的過程中充分注重感性王國與理性王國的自由切入與轉換;其二,本世紀末期散文作家們在意圖呈示時總體上存在着一種隱匿化傾向;研讀餘秋雨散文,我們發現,這一特徵在這位作家的文本中體現得更為明顯、集中與頻繁,並且不僅將這一追求運用於狀物散文,而且運用於寫景散文。從而導致其散文中所出現的某種景觀、物象總是處於時代、社會、歷史、文化、道德等多元視角的透視之中,或在一種多元開放的發散式顯示中凸現出所寫對象寬廣、豐富的涵義。

伴隨着物質文明的高度發展同時而來的,是人對大自然的改造與征服已盡最大限度,即大自然在今天基本上已是人化的自然,人們對之至少在心理上已不如過去那麼陌生,而是相當熟悉。因此,古人在探索大自然奧祕時所特有的那份新鮮、驚奇、困惑、激動在今天基本上已不復存在。

遊記偏重於臨摹自然山水的外在形態,再擠逼出一兩點主體感悟的表達程式已相當陳舊,再也激不起讀者的審美興趣,等等。諸如此類,均使得今天的遊記越來越不好寫了。因此,必須另闢蹊徑,而餘秋雨的探索,又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藝術經驗。這就是,突破傳統遊記散文“移步換形”、借遊説理的簡單套路,將遊覽過程退居為某種斷續的、或隱或現的情節框架或開啟情感閘門的觸點,從而突出了作家所要開掘的,與本次遊覽相關的內容。

餘秋雨的散文大多以景物為題名,但是他不同於以往散文只關注景物的自然現象,多以個人的感情抒發和自我表現為主,而是用他深邃的目光,透過這些現象,把關注的焦點定位在這些自然景觀背後所沉澱的文化內涵上。正如作者所説的:“我發現我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較深腳印所在,説明我的心底的山水,並不是完全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這就與以前或偏重於時代精神的激揚,或沉迷於個人感性生活的抒發的散文有了迥然不同的風貌,開闢了中國當代散文的新的藝術空間。

另外,寫作手法上,秋雨先生的散文並非以抒情為主,而是以議論為主。他的散文核心成分是議論,但又多以抒情的筆法來表達,這種抒情與議論的水乳交融,使文中的議論充滿了睿智與情趣,使讀者總能在理性的思考中獲得一種特有的精神享受。可以説,在餘秋雨的散文中,最具特色和最有魅力的部分,不是來自生動的場面描寫,也不是來自温情脈脈的抒情,而是這種用抒情的筆法,進行理性思考的議論。

二、美學特色

餘秋雨散文問世之後在海內外引起巨大反響,構成了本世紀末期中國文壇一大景觀。其散文美學型態迥異於前此一切散文文本。從意藴上考察,餘秋雨散文集中探討的是中國文化問題,因此其文本情感符號系統主要由下述三個方面構成:一、在矇昧的歷史途程中艱難跋涉的中國知識分子羣體。二、鐫刻着無數歷史人物的足跡與印記的文化名城、風景名勝、地域場所等空間存在。三、已經上升為某種象徵符號,凝聚着厚重文化內涵的物象。作家常常將上述三方面內容交錯起來,扭結到若干著名或無名的人物活動軌跡中,通過他們的奮鬥與失落,中興與末路,得意與蒼涼,質言之,通過他們的生命亮色劃破歷史隧道的黑暗,展現了一幅漫長的中國文化演進的巨幅面卷。

從藝術上考察,餘秋雨對中國傳統散文觀念的突破與對當代散文美學的貢獻也是多方面的,主要體現在:第一、作者所選取的景觀或物象都曾參與了作者主體的精神建構。第二、突破了傳統遊記散文“移步換形”,借遊説理的簡單套路,遊覽過程退居為某種斷續的,或隱或現的情結框架或開啟情感閘門的觸點,從而突出了作家所要開掘的,與本次遊覽相關的內容。第三、大膽藉助“想象”藝術復現為傳統正史所不載的已經掩沒在歷史陰影之中的歷史瞬間或歷史面卷。像餘秋雨這種大規模地、整體地運用想象修復一段歷史運動的軌跡則不多見。第四、感性王國與理性王國的自由切入與轉換。餘秋雨散文常常從感性敍述輕鬆自如地切換成理性評析,或從理性評析自然地轉人感性敍述,很多情況下甚至是一種交融着感性與理性的具象式理論言説。充分顯示了一個在理論研究、藝術鑑賞與創作中浸淫了多年的文化學者的優勢,從而遠遠超出前此若干純感性抒情、敍事或純理性議論的文本,為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新型的範例。

餘秋雨能將自己的散文寫到了這個程度上,實在也是一個奇蹟,靠的是他多年的心血、多年的思考、多年的積累和對文化藝術的熱愛和探求,這不能不説跟他畢生的行走、思考有關,他已經到了這樣的一個程度上,即使寫點什麼都能夠隨便寫出點什麼來,但是他通過散文,把自己塑造成了這樣一個社會、文化形象,完全可以説是,被一些外在的東西逼出來的,被媒體和雜誌逼出來的,是被他的朋友們推出來的,既可以説是被愛護他的師長朋友們推出來的,保護出來的,又可以説是被他的那些論敵滿天飛的言論、無形的攻擊和有形的言論逼出來的。我們知道,一個社會塑造人,有時就是這樣,通過正反兩方面的力量把你塑造出來。有了這樣正反兩方面的力量,還得靠你自身的努力和創造性的思想去完成自己,塑造自己;如果沒有自己足夠的力量,你早就被打倒了。假如沒有自身強大的思想力量和一手絕活,那麼你也很難完成這個任務;而一旦有之,則會水漲船高,風浪行舟而不淪。我們由此可以看見,餘秋雨他在這樣的過程中,實在也是自己把自己的才力逼發出來了,所以他的散文風行天下,並不是不可以理解的。

餘秋雨的散文以他的思想作後盾,以他的才華作支撐,對這些眾多的文化現象、文明現象進行了長篇累牘的思考,完全可以説是一種時代的需求和必然。如果沒有餘秋雨呢?那麼會不會也有別的人來代替和彌補這個空缺?我不知道。按照馬克思的理論是可能的,是存在的,但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餘秋雨出現了,實在也是一種文化的必然。因為他剛好具備了這樣的條件,適合了這樣的需要,做出了這樣的成績,因此無論什麼人反對他都無法迴避他的存在了。

餘秋雨散文 篇八

【關鍵詞】餘秋雨;歷史文化散文;藝術真諦

在上世紀90年代,餘秋雨歷史文化散文以其獨特的美感在散文界佔據了重要的地位,他的寫作風格激情卻不煽情、通俗卻不豔俗,當然,餘秋雨歷史文化散文的價值並非在於其品讀快感,而是具有更加深層次的內涵。

一、餘秋雨文化歷史散文中的主體價值

閲讀餘秋雨的文化歷史散文,可以看見大量“我”的形象,他注重描述“我”的價值觀與情感體驗,直接的表達出來,讓讀者看到了“我”的個性。在他的歷史文化散文中,“我”就像是一個嚮導一樣,為讀者講述歷史故事,帶領讀者遊覽古蹟,更兼顧着評論員的身份,為讀者來解讀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在《抱槐山西》中,“我”用感性的語言為讀者描述具有歷史風味的古宅,讓讀者感受到豪邁的場面,從這種場面中領悟到山西商人的人生風采,跟隨着“我”的講述,讀者不知不覺的走入作者的情感中。餘秋雨的歷史文化散文都帶着自己濃厚的情感體驗,從開始的困惑、思索、驚訝和彷徨轉到最後的尋根式追逐。這是作者的叩問,也是讀者想要從歷史中獲取的答案,利用“我”的追尋,作者將讀者帶進了主體情感世界,完成了歷史的尋根。

二、餘秋雨文化歷史散文中充滿詩意的語言

餘秋雨的文化歷史散文與學者散文有異曲同工之妙,不可置否的是,餘秋雨的文化歷史散文集成了前人學者的文風,在語言的表達上實現了感性與知性的融合,有着獨特的風味。在他的文化歷史散文中,作者利用“我”的價值反思和情感體驗來確定主題,並用充滿詩意的語言來表達,知性藴含着感性,強調“審智”,他不會過多依賴自身的情感,他會從原生的世界中尋求多層次的美感,實現了邏輯和審美之間的轉化。得益於感性與理性的融合,“我”的形象變得更加生動、豐滿。

三、利用故事來抒發情懷

餘秋雨的歷史文化散文有着濃厚的主體意識,利用講故事的敍述模式滿足了讀者的窺探行心理。在《一個王朝的背影》中,穿插了大量帝王的奇聞異事,很好的將讀者的閲讀興趣調動起來,此外,餘秋雨也常常在自己的作品中推測歷史人物的想法,這與蒼白的文獻相比,獨具趣味,可以很好滿足讀者的閲讀需求。例如,在《遙遠的絕響》中,作者描述到:“阮籍傻傻地看着泥塑木雕般的孫登,突然領悟到自己的重大問題是多麼沒有意思。那就快速斬斷吧,能與眼前這位大師交流的或許是另外一個語彙系統,好像被一種神奇的力量推動着,他緩緩地嘯了起來。嘯完一段,再看孫登,孫登竟笑眯眯地注視着他,説:再來一遍。阮籍一聽,連忙站起身來,對着羣山雲天,嘯了好久。嘯完回身,孫登又已平靜入定,他知道自己已經完成了與這位大師的一次交流,此行沒有白來”。

在餘秋雨的歷史文化散文之中,這種故事是非常多的,但是他卻往往不會用詳細的筆墨來表述,這種表達方式滿足了讀者的興趣習慣,讀者並不需要進行反覆的咀嚼和回味,可讀性非常強。在很多情況下,餘秋雨會代替文章中的人物來發言,飽含深情的為讀者講述一個個的故事。在部分情況下,餘秋雨還會應用傳奇式的表達技巧,為文章賦予了新的韻味。這些曾經不屑被很多大家運用的技巧,餘秋雨卻嫻熟地將其融入進自己的散文中,使他的歷史文化散文更親切,行文更自由。散文顯得生動活潑,不拘謹。當然,有時候洋洋灑灑地講述可能有累贅之嫌,但讀者卻樂此不疲。即便如此,餘秋雨的歷史文化散文並不流俗,這主要是因為餘秋雨歷史文化散文中滲着一股知識分子的歷史責任感。

四、以獨特的視角探索中國文化

作者不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以獨特的視角去看待中國的山水風古蹟,更加人道主義,更加深刻、透徹。《都江堰》中,作者認為,都江堰比長城要偉大得多,長城是雄偉的,但更多的是排場,背後是讓人驚悸的殘暴。而都江堰是質樸的,它造福千年,永久地滋潤和灌溉了中華民族。“長城的文明是一種僵硬的雕塑, 而都江堰的文明是一種靈動的生活。”“有了它,才有諸葛亮、劉備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陸游的川行華章……”作者不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不掩蓋歷史的創痛和醜惡,指出了長城背後的殘暴,而肯定了都江堰的實用與貢獻。

參考文獻:

[1]宋堅。跟隨餘秋雨心靈的腳步一起舞蹈――解讀餘秋雨的《心中之旅》[J].名作欣賞。 2011(03)

[2]孫曉東,翟其敏。“為文而造情”――試析餘秋雨歷史文化散文的“濫情”傾向[J].理論導刊。2010(06)

[3]張歷。冷僻與承載――淺析餘秋雨文化散文用語“陌生化”現象[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