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從實際出發培育新質生產力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51W

從實際出發培育新質生產力

從實際出發培育新質生產力

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強調,“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總書記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從實際出發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是以xxx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科學研判作出的重要決策部署。新時代新徵程,推動東北地區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用好用足自身的條件和優勢,有選擇地推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探索符合自身實際的新質生產力發展道路。

先立後破,穩步推進產業迭代升級

一切事物都是運動發展的。作為推動經濟發展和歷史前進的決定性力量,勞動生產力隨着科學和技術的不斷進步而不斷髮展,本質上是一個從低級到高級、從落後到先進不斷演進的過程,其最終的結果是落後生產力的“破”和先進生產力的“立”,社會發展歷史就是一個落後生產力不斷被先進生產力取代的動態發展過程。但先進生產力取代落後生產力不是一蹴而就、瞬間完成的,而是遵循由量變、部分質變到根本質變的演化規律。落後生產力與先進生產力將在一段時間內並存,這是由生產力發展規律決定的。

當前,以人工智能、清潔能源、無人控制、量子信息和生物技術為重點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已經開啟,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催生出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誌,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發展這一當代先進生產力,既體現為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又體現為用革命性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從而形成新的產業形態。當前,東北地區正處於產業升級轉型的關鍵期,必須遵循生產力發展規律,堅持先立後破,把握產業升級的平衡性和梯度性,要兼顧新與舊、穩與進、當前與長遠,紮實穩妥地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動能轉換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總書記指出,“要先立後破,而不能夠未立先破。”“不能把手裏吃飯的傢伙先扔了,結果新的吃飯家伙還沒拿到手,這不行。”先立後破首要在於“立”,沒有“立”就無所謂“破”。關鍵在於不能盲目地“破”,要講究“時度效”。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東北資源條件較好,產業基礎比較雄厚,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先把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扶植起來,讓先進生產力創造和釋放更多增長力量。要重點打造新材料、航空航天、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和醫療裝備、集成電路裝備、氫能等產業集羣,培育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羣,拓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量。要前瞻性佈局未來產業,重點在細胞治療、元宇宙、深海深地開發、柔性電子等領域,培育一批引領產業升級、搶佔全球產業競爭制高點的新興產業。要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積極利用數字技術賦能傳統產業。加快“高端化”升級,開展先進製造業集羣培育專項行動,大力推進能源、化工、冶金等傳統優勢產業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攀升;強化“智能化”賦能,進一步推進“上雲用數賦智”行動,不斷拓展“5G+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打造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推動“綠色化”轉型,在鋼鐵、石化等重點行業加大節能降碳技術應用,提高新能源裝備、新能源汽車等綠色低碳產業佔比。

因地制宜,把比較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是辯證統一的。普遍性寓於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藴含着普遍性,二者統一於事物發展的全過程。唯有具體分析事物的矛盾及其在各個發展階段上的特殊性,形成對客觀事物全面而深刻的把握,才能找出正確解決矛盾的方法,進而更有效地改造客觀世界。經過40多年的改革發展,東北地區已經形成了具有本地特徵和較強競爭力的主導產業、優勢產業,具有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良好基礎條件。但發展新質生產力,東北地區不能直接照搬其他地方的經驗,不能忽視產業規律和區域條件,必須運用辯證思維處理好發展新質生產力過程中普遍性與特殊性之間的關係,把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貫穿始終。要緊緊扭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科學考察東北地區自身產業基礎、市場特點、區域特徵等綜合因素,有選擇地推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使發展新質生產力更具針對性和可持續性。

東北地區要明確自身發展優勢短板,牢牢把握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戰略定位,將比較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東北地區肩負着維護國家“五大安全”的重要使命。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一是要準確把握國家糧食穩產保供“壓艙石”的戰略地位。要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擴大黑土地保護實施範圍,配套實施河湖連通、大型灌區續建改造工程,建設適宜耕作、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現代化良田。同時,大力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打造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的“東北農業芯”。二是利用區位優勢鍛造開放合作長板。不斷擴大服務貿易合作規模,推進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建設,擴大先進技術、重要設備、關鍵零部件和能源資源等產品進口。三是充分發揮能源資源豐富的優勢。積極推動傳統能源轉型升級,構建風光水火核儲多能互補的現代能源供給和儲備體系,探索利用採煤沉陷區、露天礦排土場、廢棄露天礦坑等發展風電、光伏發電、生態碳匯等產業,因地制宜探索“光伏+”綜合利用發展模式。

突出重點,精準打通堵點卡點

總書記指出,“深化科技體制、教育體制、人才體制等改革,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在矛盾羣中,構成事物的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質、地位和作用,體現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其中,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處於支配地位、起主導作用。因此,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優先解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在整體推進中實現重點突破。這是唯物辯證法的內在要求,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堅持的方法論。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的先進生產力,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科技、教育、人才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要矛盾及其主要方面。

當前,更高素質的勞動者、更高技術含量的勞動資料和更廣範圍的勞動對象,客觀上要求東北地區通過深化改革破除影響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讓各類先進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和高效配置。在科技體制方面,要深化科技領域“放管服”改革,實施“有效市場、有為政府、有序社會”動態平衡的科技治理新機制,保障創新主體權益,促進創新主體融合。建立完善“企業出題、政府立題、產學研用協同破題”的科研攻關與成果轉化機制,為企業提供高成熟度、高價值的可轉化科技成果。在教育體制方面,要按照分類發展要求改革教育結構,動態調整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學科設置,支持高校對接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生物醫藥、現代農業等重點產業集羣建設一批現代產業學院,圍繞工業母機、機器人、石油化工、汽車、集成電路等產業建設產教融合共同體。在人才體制方面,要充分運用數據信息開展重點企業高層次人才流動的動態監測,探索建立有利於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人才激勵體制機制。持續加強與國外高水平大學、科研機構的實質性學術交流,支持東北地區高校同全國重點科研院所、頭部企業等各方面人才多層次、多方式交流任職、跨圈流動,築牢東北人才高地。總之,在新的歷史起點,要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關於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要求,從自身發展實際出發,讓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步伐更加穩健有力,不斷取得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紮實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