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關於小暑節氣的含義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06W

關於小暑節氣的含義精品多篇

小暑節氣的傳統食物 篇一

1、小暑吃藕

民間素有小暑吃藕的説法,認為小暑食用以適當方式烹製的鮮藕,能夠治療血虛失眠。北京民俗學會祕書長巍肯定了這個説法:“小暑到 來 後,人們會注意多吃水果蔬菜,將食物、保健有機結合起來。”早在清咸豐年間,蓮藕就被欽定為御膳貢品了。因與“偶”同音,故民俗用食藕祝願婚姻美滿,又因其出污泥而不染,與荷花同作為清廉高潔的人格象徵。每逢小暑迎來,百姓們都習慣吃蓮藕。此時的藕非常新鮮。蓮藕具有健脾開胃、養心安神、補血益氣的功效,是夏季良好的消暑清熱食物。蓮藕還能促進胃腸蠕動,從而達到健脾養胃、消脹順氣的作用。

2、小暑食新

小暑食新,是客家人的一種民俗活動。客家人,即廣東、福建、江西、台灣等地原住民的主要組成部分。在小暑過後嘗新米,客家人將新割的稻穀碾成米後,做好飯供祀五穀大神和祖先,然後人人吃嘗新酒等。據説“吃新”乃“吃辛”,是小暑節後第一個辛日。一般買少量新米與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所以,民間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説。

3、小暑吃餃子

俗話説“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伏日人們食慾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三伏天就在小暑節氣前後,而在這期間對北方人來説,餃子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而且這一天吃到的餃子多是素餡,爽口的蔬菜包裹着蕎麥的清香,有效改善了人們食慾不振的情況。

4、小暑吃芒果

關於小暑的農諺有説到“小暑吃芒果”,在台灣地小暑是芒果最成熟美味的季節,由於芒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因此經常食用芒果,可以起到滋潤肌膚的作用。食用芒果具有清腸胃的功效,對於暈車、暈船有一定的止吐作用。

5、小暑吃黃鱔

俗話説“小暑黃鱔賽人蔘”,老南京講究在小暑這天吃黃鱔。黃鱔生於水岸泥窟之中,以小暑前後一個月的夏鱔魚最為滋補味美。中醫認為,黃鱔性温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濕,強筋骨等作用。從成分上看,黃鱔蛋白質含量較高,鐵的含量比鯉魚黃魚高一倍以上,還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小暑時節最宜吃黃鱔,可以預防夏季食物不消化引起的腹瀉,還可以保護心血管。另外,夏季是風濕性關節炎、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的緩解期,吃些黃鱔還有冬病夏治的作用。大暑又是消化道疾病多發季節,飲食調養上應以適量、清淡、富有營養為宜。

6、小暑吃六面

在小暑前後還有一個重要節日,即每年農曆六月六日舉行的“天貺節”。過去人們還講究要在天貺節吃六種不同類型的面,伏日吃麪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之所以有這個講究,跟小暑悶熱天氣有關,這個時候,多數人都會胃口不好,也是藉着這個機會豐富麪食品種,讓人們多吃主食。《魏氏春秋》:“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這裏的湯餅就是熱湯麪。

7、入伏吃羊肉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稱為吃伏羊這種習俗可上溯到堯舜時期,在民間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之説法。徐州人對吃伏羊的喜愛莫過於當地民謠:六月六接姑娘,新麥餅羊肉湯。伏日吃麪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這裏的湯餅就是熱湯麪。荊楚歲時記: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五月是惡月,六月沾邊兒也應辟惡。

小暑和入伏是一個意思嗎 篇二

小暑是相對大暑而言,古人認為小暑期間,還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故稱為小暑。每年7月7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05°時,小暑節氣開始。2016年小暑是公曆2016年7月7日。

俗話説:“熱在三伏”。我國三伏天氣一般出現在夏至後的第28天,即所謂“夏至三庚數頭伏”。中國曆法規定,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入伏,其中第一個10天為初伏,初伏最早離夏至20天,最晚30天,小暑離夏至16天。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約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這一段時間。而2016年入伏是7月13日,末伏最後一天是8月21日,共40天。

“小暑過,每日熱三分”,小暑節氣期間正好趕上入伏,從小暑至立秋這段時間,稱為“伏夏”,即“三伏天”,是全年氣温最高的時候,民間有“小暑接大暑,熱得無處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説法。

描寫小暑節氣的詩句 篇三

《秋夜宿重本上人院》

唐·李頻

卻憶涼堂坐,明河幾度流。

安禪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水國曾重講,雲林半舊遊。

此來看月落,還似道相求。

《週五聲調曲·羽調曲》

南北朝·庾信

百川乃宗巨海,眾星是仰北辰。

九州攸同禹跡,四海合德堯臣。

朝陽棲於鳴鳳,靈畤牧於般麟。

雲玉葉而五色,月金波而兩輪。

涼風迎時北狩,小暑戒節南巡。

山無藏於紫玉,地不愛於黃銀。

雖南征而北怨,實西畧而東賓。

既永清於四海,終有慶於一人。

《和答曾敬之祕書見招能賦堂烹茶二首》

宋·晁補之

一碗分來百越春,玉溪小暑卻宜人。

紅塵它日同回首,能賦堂中偶坐身。

《夜望》

宋·方回

夕陽已下月初生,小暑才交雨漸晴。

南北斗杓雙向直,乾坤卦位八方明。

古人已往言猶在,末俗何為路未平。

似覺草蟲亦多事,為予悽楚和吟聲。

《久雨六言四首》

宋·劉克莊

平陸莽為巨浸,晴空變作漏天。

明朝是小暑節,重黴必大有年。

《喜夏》

金·龐鑄

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

青奴被薦枕,黃奶亦升堂。

鳥語竹陰密,雨聲荷葉香。

晚涼無一事,步屧到西廂。

《小暑六月節》

倏忽温風至,因循小暑來。

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

户牖深青靄,階庭長綠苔。

鷹鸇新習學,蟋蟀莫相催。

《端午三殿侍宴應制探得魚字》

唐·張説

小暑夏弦應,徽音商管初。

願齎長命縷,來續大恩餘。

三殿褰珠箔,羣官上玉除。

助陽嘗麥彘,順節進龜魚。

甘露垂天酒,芝花捧御書。

合丹同蝘蜓,灰骨共蟾蜍。

今日傷蛇意,銜珠遂闕如。

《贈別王侍御赴上都》

唐·韓翃

翩翩馬上郎,執簡佩銀章。

西向洛陽歸鄠杜,回頭結念蓮花府。

朝辭芳草萬歲街,暮宿春山一泉塢。

青青樹色傍行衣,乳燕流鶯相間飛。

遠過三峯臨八水,幽尋佳賞偏如此。

殘花片片細柳風,落日疏鍾小槐雨。

相思掩泣復何如,公子門前人漸疏。

幸有心期當小暑,葛衣紗帽望回車。

小暑三候是哪三候 篇四

一候温風至

小暑之日“温風至”,這“温風”是熱風,但東漢王粲的《大暑賦》中有“熹潤土之溽暑,扇温風而至興”之句,熹是炙、烤,人如在天地間一個大蒸籠中,蒸出全身污垢;再如舒展在温水之中,此時温風徐來亦如酒,也可興在其中——一切都因由自己的心情。

二候蟋蟀居宇

後五日“蟋蟀居壁”,指蟋蟀生而還在穴中面壁,不能出穴飛。它農曆七月後才出穴,活躍草叢間求偶,到八月天涼,會聚到院中,令小院鳴聲鼎沸,天越涼離人越近。待農曆九月不入户就要凍死,十月就在牀下鳴了。它名“促織”,為督促女子紡織,“促織鳴,懶婦驚”,是為警示

三候鷹始鷙

鷹始鷙是指,再過五日,老鷹因地面氣温太高而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