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春夜喜雨賞析(實用12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1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12篇《春夜喜雨賞析》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春夜喜雨賞析》相關的範文。

春夜喜雨賞析(實用12篇)

篇一:《春夜喜雨》賞析

【解題】

這是一首託物抒情的詠物詩。“雨”是物,“喜”是情。詩在託雨之物,抒喜之情。詩的四聯寫了春雨、雨狀、雨勢、雨後四個可喜。一可喜由感雨而來,二可喜由聽雨而來,三可喜由看雨而來,四可喜由想雨而來。詩中深切地體雨之情,細緻地描雨之態,情溶物中,處處見情,真可謂體物入微。詩中沒有一個抒情的句子,着力描寫的是雨。但雨,在這裏既是情的誘發物,又是情的體觀者。雨是客觀和主觀的統一體。詩人的情狀是借雨呈現出來的。雨狀就是詩人的情狀。

這首詩作於肅宗上元元年春,表達作者對春日之雨的欣喜之情。詩中深切的體雨之情,細緻的描雨之態,情溶物中,處處見情。

【全詩】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註釋1】

①隨風句:夜間細雨無聲,人們不覺,因此説潛。

②野徑句:陰雲密佈,沒有星光,天上地下黑成一片。

③重:花枝飽含雨水。

④錦官城:成都的別稱。

【註釋2】

①二句意謂“好雨”似乎知道季節的需要,當春天農作物正需要雨水,而雨就及時到來。乃:就。發生:指下雨,與“春”雙關。《爾雅·釋天》:“春為發生。”

②二句從聽覺極寫小雨綿綿不為人聽到之狀,意謂雨隨着風偷偷地在夜間飄灑,潤滋着萬物卻細小而無聲。

③二句從視覺極寫小雨不為人看到之狀,意謂田野小路和天上烏雲都一片黑,只有江船上的一盞燈火獨自發出一點光亮。

④二句意謂次日早晨看到的是錦官城中一片濕潤而格外鮮豔的紅花。重:指雨後紅花分外鮮豔。錦官城:即成都。詳見李白《蜀道難》注。

【詩大意】 這場好雨似乎懂得節令的需要,正當植物萌發的春季,就隨着微風悄悄地進入夜晚,綿綿密密地滋潤着草木。郊野小徑籠罩着濃重的烏雲,江邊漁船閃動着點點的燈火。明天早晨再看看經雨的春花,一定更加嬌妍絢美,開遍成都古城。

【賞析1】

首聯緊扣詩題,以擬人化手法,賦予無知無情的春雨以人的思想感情。雨似乎懂得它該降落的時節,正當萬物生長的春季它便發生,因而贊之曰“好雨”。其“知”字下得頗為傳神,簡直把雨寫活了。“好雨”之“好”當然是詩人的感覺,因之也就藴含着喜愛之情。頷聯緊扣住“好”,字,用似人化手法,從視覺方面進行深一層的抒寫。“好雨”之“好”,不僅表現在它“知時節”,而且還表現在它默默奉獻的精神。它好象並不想博得人的誇獎,因而人們進入夢鄉時,才隨着微風悄悄地降到初春之夜,細細無聲地滋潤着萬物,彷彿怕把人們從夢中吵醒。這樣的雨,該是多好啊!詩人既用“潛”、“細”寫出了春雨特有的動態,又傳出了春雨默默“潤物”之神,可謂形神兼備,臻於化境。頷聯從視覺方面繼續寫春雨之“好”。詩人用空曠的原野濃濃黑雲佈滿天空,獨有江中的漁家燈火交爍光明來預示這場滋潤萬物的雨能下一通宵,會讓萬物得到充足的水分,這就進一步寫出了春雨無私奉獻的`品格。“黑”與“明”相互映襯,構成了洋溢着勃勃生機的春郊夜雨圖。尾聯寫想象中的雨景,甩曉晴花重的景象,以最能代表春天特徵的花來寫好雨滋潤萬物之功,進一步寫出雨之好及作者對雨的無比喜愛。“重”字既寫出花枝飽含雨水嬌豔欲滴之態,又有色澤濃豔之意。

全詩緊緊扣住“喜”、“好”二字着筆,不僅把好雨寫得有知有情,而且有品有德。它是視之無形,聽之有聲,有潤物之實而不求潤物之名,純粹出之於自然。詩人對春雨賦以思想感情,寫得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精煉細膩,富有情趣,是一首歌詠春雨的佳品。

【賞析2】

首句用“好”字對春雨加以讚美,並以擬人的手法點明春雨“好”的原因,似乎春雨也通人性,在最需要雨水的春天,適時而落。春雨在詩人的筆下不僅富於理性,而且富有情義。頷聯仍然使用擬人手法,從春雨的降落角度,進一步讚美春雨的美好。在這一聯裏,詩人表達了春雨的兩種特點:一是春雨彷彿怕影響人們日間勞作而選擇夜間而落;二是春雨雖有益於農夫,卻不顯露絲毫的沽名釣譽之心,只是甘心潤物,而不喧譁擾人。這一聯進一步表明了春雨無私哺育大地的情懷,從中也反映出詩人不慕權貴、深愛百姓的胸襟。頸聯寫景,通過野徑俱黑,江火獨明點明春雨範圍之廣,並暗示春雨持續時間之久,表明春雨能完全滿足人們的願望。尾聯是作者由春雨而激發出的想象,寫春雨滋潤萬物,哺育百花的功勞,通過花多花美對春雨進行讚美,與首聯的“好雨”相互呼應。

這首詩借春雨表達出作者非常崇高的思想境界。詩人採用擬人和想象的手法,全詩不着一“喜”字,而作者的喜悦之情卻隨處可見。

【賞析3】

這首詩是寫景狀物的詩,是詩人長期轉徙流離,定居成都草堂後所作。詩人將下雨這個很普通的自然現象擬人化了,惟妙惟肖地描繪出一幅春夜細雨的風景圖畫,表達了詩人對春雨的喜愛。

首聯即稱讚這場春雨為好雨,她似一位善解人意的女子,在人們最需要的時候悄然而至。“知”採用了似人化的修辭手法,把春雨人格化。“發生”可理解為春雨滋潤萬物,帶來生機一片。

頷聯細膩地描繪出春雨是好雨的特點: 春雨伴隨着春風,趁着夜色,悄然降落,細無聲響地滋潤着萬物。這兩句詩抓住了春雨悄然無聲這一特點,描寫準確傳神,歷來被認為是寫春雨的絕句。

頷聯着重從聽覺上描繪雨的輕柔,頸聯則從視覺上描繪雨景的美麗。野外的小路被烏雲籠罩,沒有星光,天地上下黑成一片,只有江上的漁船還燈火明亮。烏雲的濃黑和漁火的鮮豔構成了鮮明的對比。

尾聯寫詩人想象中春雨過後美麗的景色。因春雨及時的滋潤,明天早上你再去看看那些被春雨淋濕的花兒,他們那嬌豔的花瓣飽含着輕盈的水分,青翠鮮嫩,粧點着錦官城,該是多麼美麗,多麼精神呀!

【賞析4】

這首詩,是在一個春天的夜裏,詩人面對下雨心中感到歡喜而作的。全詩沒有一個“喜”字,但句句都洋溢着喜悦之情。描寫非常生動形象,好似一幅絕妙的春雨圖。對春雨的特點和品性的描寫,十分細膩、準確、生動,表達了詩人熱愛生活、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全詩內容豐富,概括而又形象。從詩裏可以看出,詩人對事物精細入微的觀察力,善於抓住特色並運用多種藝術手法加以表現的高超的功力,是他的五律名篇之一。

篇二:杜甫《春夜喜雨》賞析

杜甫《春夜喜雨》賞析

【原作】

春夜喜雨——[唐]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註釋】

潤物:滋潤萬物。

野徑:野外的小路,這裏泛指四方郊野。

錦官城:又稱錦城,成都的別稱。

紅濕:雨後的花叢,紅潤一片。

花重:花朵經雨而濕重。一説色澤濃豔。

【古詩今譯】

多好的雨啊,似乎知道季節已經來臨,當萬物復甦萌生之際便應時而來。它隨着輕柔的春風悄悄地在夜間飄落,滋潤着萬物,細微得聽不到一點響聲。你看那四面八方的郊野黑雲密佈,只有江中船上的漁火閃爍着一點光明。待到天亮日出,看那被雨水滋潤的花叢,經夜雨潤澤的濕重而又濃豔的鮮花定會開滿錦官城。

【簡析】

杜甫詩集中有五十多首寫雨的詩篇,以《喜雨》為題的,共四首,以這一首最為知名。這首詩作於上元二年(761)春天,杜甫這時已經在成都草堂居住了兩年。從上年的冬天到這年的二月間,成都一帶發生了旱災。經歷過冬天的人,最懂得春天的温暖;經歷過旱災的人,最懂得雨的.可貴。所以當春雨來臨之際,杜甫欣喜非常,以久旱逢甘霖的心情,在詩中描繪了春夜雨景,謳歌了春雨滋潤萬物之功。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作品一開篇,詩人便以擬人化的手法,將那綿綿春雨寫得有情有知,善解人意。喜悦之情溢之於筆端。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兩句又一次採用了擬人化的表現手法,在無聲之處,將雨的連綿滋潤之態寫得十分傳神,把“好雨”動作情態和雨夜裏人的欣喜心態都寫得形象、含蓄、鮮活、生動。這兩句詩重在一個“潛”。詩人不用“灑”,也不用“落”,而用這個“潛”字,如果用了“灑”或“落”任何一個字,都不可能如此恰切形象,都不回如此準確地傳遞出那種不知不覺的情境。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在這一聯,詩人不是繼續從聽覺描寫,而是轉為從視覺感受描寫眼前的春雨的情狀,以開闊的夜景去描繪那聽不見的細密春雨。前一句以烏雲説明天陰雨長,正好滿足了自然萬物的需求。後一句與前一句形成對比,在無邊的暗夜中跳出亮色調,色彩鮮明,富有畫的意境。同時也見出春天的雨勢,雖然黑雲密佈,但並沒有風雨飄搖之勢,所以船上人才會那般平和,給人一種安詳、靜謐、平和的喜悦感。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這一聯是詩人虛擲的一筆,由眼前的雨展開的想象。詩人由雨夜想象雨過天晴,花兒含苞帶雨的喜人景象,飽含着雨水的花兒如在眼前,那不堪重壓的花枝彷彿就在眼前不停地搖晃不着。説明這雨整整下了一夜,已經下透了。詩人的想象,極大地拓展了詩的情感與思維空間,使得詩意更深一層,喜悦之情也不言自明。

平常之景最為難寫,能寫難狀之景如在眼前,且如此真切入微,令人如臨其境,可見詩人手筆之高超。這是一首五律,前兩聯用流水對,把春雨的神韻一氣寫下,末聯寫一種驟然回首的驚喜,格律嚴謹而渾然一體。詩人是按先“傾耳聽雨”、再“舉首望雨”、後“閉目想象”的過程和角度,去表現春夜好雨的。詩從聽覺寫至視覺,乃至心理感覺,從當夜想到清晨,結構嚴謹,描寫細膩,語言錘鍊精工;在表現手法上巧妙地運用了擬人、對比等具有較強表現力的藝術手法。詩中句句繪景,句句寫情,不用喜悦歡愉之類詞彙,卻處處透露出喜悦的氣息、明快的情調。

篇三:杜甫《春夜喜雨》 賞析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譯文

及時的雨好像知道時節似的,在春天來到的時候就伴着春風在夜晚悄悄地下起來,無聲地滋潤着萬物。

田野小徑的天空一片昏黑,唯有江邊漁船上的一點漁火放射出一線光芒,顯得格外明亮。

等天亮的時候,那潮濕的泥土上必定佈滿了紅色的花瓣,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萬紫千紅的景象。

註釋

⑴知:明白,知道。説雨知時節,是一種擬人化的寫法

⑵乃:就。發生:萌發生長。

⑶潛(qián):暗暗地,悄悄地。這裏指春雨在夜裏悄悄地隨風而至。

⑷潤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養。

⑸野徑:田野間的小路。

⑹這兩句意謂滿天黑雲,連小路、江面、江上的船隻都看不見,只能看見江船上的點點燈火,暗示雨意正濃。

⑺曉:天剛亮的時候。紅濕處:雨水濕潤的花叢。

⑻花重(zhòng):花因為飽含雨水而顯得沉重。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稱錦城。三國蜀漢時管理織錦之官駐此,故名。後人有用作成都的別稱。此句是説露水盈花的美景。

賞析

這是描繪春夜雨景,表現喜悦心情的名作。一開頭就用一個“好”字讚美“雨”。在生活裏,“好”常常被用來讚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讚美雨,已經會喚起關於做好事的人的聯想。接下去,就把雨擬人化,説它“知時節”,懂得滿足客觀需要。其中“知”字用得傳神,簡直把雨給寫活了。春天是萬物萌芽生長的季節,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來了。它的確很“好”。

頷聯寫雨的“發生”,進一步表現雨的“好”,其中“潛”、“潤”、“細”等字生動地寫出了雨“好”的特點。雨之所以“好”,好就好在適時,好在“潤物”。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隨着和風細雨地滋潤萬物的。然而也有例外。有時候,它會伴隨着冷風,受到冷空氣影響由雨變成雪。有時候,它會伴隨着狂風,下得很兇暴。這時的雨儘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雨,只會損物而不會“潤物”,自然不會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評。所以,光有首聯的“知時節”,還不足以完全表現雨的“好”。等到第二聯寫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隨着和風的細雨,那個“好”字才落實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仍然用的是擬人化手法。“潛入夜”和“細無聲”相配合,不僅表明那雨是伴隨和風而來的細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潤物”,無意討“好”。如果有意討“好”,它就會在白天來,就會造一點聲勢,讓人們看得見,聽得清。惟其有意“潤物”,無意討“好”,它才選擇了一個不妨礙人們工作和勞動的時間悄悄地來,在人們酣睡的夜晚無聲地、細細地下。

雨這樣“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夠,下個通宵。倘若只下一會兒,就雲散天晴,那“潤物”就不很徹底。詩人抓住這一點,寫了頸聯。在不太陰沉的夜間,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見,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如今放眼四望,“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只有船上的燈火是明的。此外,連江面也看不見,小路也辨不清,天空裏全是黑沉沉的雲,地上也像雲一樣黑。看起來這雨準會下到天亮。這兩句寫出了夜雨的.美麗景象,“黑”與“明”相互映襯,不僅點明瞭雲厚雨足,而且給人以強烈的美感。

尾聯是想象中的情景,緊扣題中的“喜”字寫想象中的雨後之晨錦官城的迷人景象。如此“好雨”下上一夜,萬物就都得到潤澤,發榮滋長起來了。萬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帶雨開放,紅豔欲滴。詩人説: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個錦官城(成都)雜花生樹,一片“紅濕”,一朵朵紅豔豔、沉甸甸,匯成花的海洋。“紅濕”“花重”等字詞的運用,充分説明詩人體物細膩。

浦起龍説:“寫雨切夜易,切春難。”這首“春夜喜雨”詩,不僅切夜、切春,而且寫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現了詩人的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

詩人盼望這樣的“好雨”,喜愛這們的“好雨”。所以題目中的那個“喜”字在詩裏雖然沒有露面,但“‘喜’意都從罅縫裏迸透”(浦起龍《讀杜心解》)。詩人正在盼望春雨“潤物”的時候,雨下起來了,於是一上來就滿心歡喜地叫“好”。第二聯所寫,是詩人聽出來的。詩人傾耳細聽,聽出那雨在春夜裏綿綿密密地下,只為“潤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着覺。由於那雨“潤物細無聲”,聽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門去看。第三聯所寫,是詩人看見的。看見雨意正濃,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後春色滿城的美景。其無限喜悦的心情,表現得十分生動。中唐詩人李約有一首《觀祈雨》:“桑條無葉土生煙,簫管迎龍水廟前。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絃。”和那些朱門裏看歌舞的人相比,杜甫對春雨“潤物”的喜悦之情自然也是一種很崇高的感情。

篇四:《春夜喜雨》原文賞析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富城。

這首《春夜喜雨》,是公元761年春天,杜甫居住四川成都時所作。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作者巧妙地運用了擬人化的手法,把本來無知的“春雨”,變成了聰明俊秀、活潑伶俐的“春雨姑娘”。“好雨”,就是“美好的雨”,也可以説是“好心的雨”。“知”就是“知道”。“時節”就是季節,如春、夏、秋、冬四季。“當春乃發生”的“當”,就是“正值”、“剛好”。“乃”是“就”、“便”的意思。“發生”,即指發生雨,也就是“落雨”、“下雨”。這兩句是説,春雨象人一樣懂得季節,理解人的心情和願望,好象知道大地上什麼時候需要它似的。所以,剛好在春天來到的時候便隨之而來。顯然,這樣的春雨太“好”了,又太令人“喜”愛了!這裏點明瞭春雨“好”的所在。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兩句,是從聽覺上寫出春天夜雨的情態。“潛”,就是“悄悄地”。“潤物”,是指滋潤土地草木和莊稼。也就是説春雨姑娘不聲不響地趁着黑夜來了,來灑雨露,來滋潤土地和莊稼了。語氣中似乎嗔怪她不讓人早些發覺;又好象讚美她暗中做好事又不想叫人知道,字裏行間飽含着驚喜歡迎的意思。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這兩句,又從視覺上寫春天雨夜的野外景色。“野”是“鄉村”,“徑”是“小路”,“野徑”就是“鄉村小路”。“俱”就是“都”。“火”是“燈光”,“獨”是“唯獨”、“只有”。當時詩人居住市郊而又臨江,所以從屋裏向外邊看去,天上的雲和鄉村的小路都是黑沉沉的一片,只有江中船裏的燈光明亮可見。這一暗一明,互相映襯,刻畫出春天夜雨的聲勢。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這裏的“曉”是“破曉”,也就是“天明”。“紅”指代“花”。“花重(zhòng)”,就是花沾着雨水顯得沉重。“錦官城”,就是成都。成都舊有大城、少城。少城是古時管織錦的.官員住的地方,因此叫做錦官城,簡稱錦城。它是唐代最繁榮的商業城市之一。這兩句,是想象雨後天明的景色,進一步表現了“喜雨”的心情。

《春夜喜雨》全詩緊扣一個“喜”字,融情入景,語言精練,形象生動,讀來引人入勝。詩人杜甫有豐富的實際生活感受,對事物有精密的觀察能力,所以使這首詩的思想和藝術能夠完美地結合起來,尤其在藝術上頗有特色,很值得我們創作時借鑑。

篇五:杜甫《春夜喜雨》全文賞析

杜甫《春夜喜雨》全文賞析

《春夜喜雨》是唐詩名篇之一,是杜甫上元二年(761年)在成都草堂居住時所作。

【作者介紹】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原文】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翻譯】

好雨似乎會挑選時辰,降臨在萬物萌生之春。伴隨和風,悄悄進入夜幕。細細密密,滋潤大地萬物。濃濃烏雲,籠罩田野小路;點點燈火,閃爍江上漁船。明早再看帶露的鮮花,成都滿城必將繁花盛開。

【寫作背景】

這首詩寫於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春。杜甫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流離轉徙的生活後,終因陝西旱災而來到四川成都定居,開始了在蜀中的一段較為安定的生活。作此詩時,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兩年。他親自耕作,種菜養花,與農民交往,對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寫下了這首描寫春夜降雨、潤澤萬物的美景詩作。

【藝術手法】

此詩運用擬人手法,以極大的喜悦之情細緻地描繪了春雨的特點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熱情地謳歌了來得及時、滋潤萬物的春雨。詩中對春雨的描寫,體物精微,細膩生動,繪聲繪形。全詩意境淡雅,意藴清幽,詩境與畫境渾然一體,是一首傳神入化、別具風韻的詠雨詩。

【文學賞析】

這是描繪春夜雨景,表現喜悦心情的名作。一開頭就用一個“好”字讚美“雨”。在生活裏,“好”常常被用來讚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讚美雨,已經會喚起關於做好事的人的聯想。接下去,就把雨擬人化,説它“知時節”,懂得滿足客觀需要。其中“知”字用得傳神,簡直把雨給寫活了。春天是萬物萌芽生長的季節,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來了。它的確很“好”。

頷聯寫雨的“發生”,進一步表現雨的“好”,其中“潛”、“潤”、“細”等字生動地寫出了雨“好”的特點。雨之所以“好”,好就好在適時,好在“潤物”。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隨着和風細雨地滋潤萬物的。然而也有例外。有時候,它會伴隨着冷風,受到冷空氣影響由雨變成雪。有時候,它會伴隨着狂風,下得很兇暴。這時的雨儘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雨,只會損物而不會“潤物”,自然不會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評。所以,光有首聯的“知時節”,還不足以完全表現雨的“好”。等到第二聯寫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隨着和風的細雨,那個“好”字才落實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仍然用的是擬人化手法。“潛入夜”和“細無聲”相配合,不僅表明那雨是伴隨和風而來的細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潤物”,無意討“好”。如果有意討“好”,它就會在白天來,就會造一點聲勢,讓人們看得見,聽得清。惟其有意“潤物”,無意討“好”,它才選擇了一個不妨礙人們工作和勞動的`時間悄悄地來,在人們酣睡的夜晚無聲地、細細地下。

雨這樣“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夠,下個通宵。倘若只下一會兒,就雲散天晴,那“潤物”就不很徹底。詩人抓住這一點,寫了頸聯。在不太陰沉的夜間,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見,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如今放眼四望,“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只有船上的燈火是明的。此外,連江面也看不見,小路也辨不清,天空裏全是黑沉沉的雲,地上也像雲一樣黑。看起來這雨準會下到天亮。這兩句寫出了夜雨的美麗景象,“黑”與“明”相互映襯,不僅點明瞭雲厚雨足,而且給人以強烈的美感。

尾聯是想象中的情景,緊扣題中的“喜”字寫想象中的雨後之晨錦官城的迷人景象。如此“好雨”下上一夜,萬物就都得到潤澤,發榮滋長起來了。萬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帶雨開放,紅豔欲滴。詩人説: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個錦官城(成都)雜花生樹,一片“紅濕”,一朵朵紅豔豔、沉甸甸,匯成花的海洋。“紅濕”“花重”等字詞的運用,充分説明詩人體物細膩。

浦起龍説:“寫雨切夜易,切春難。”這首“春夜喜雨”詩,不僅切夜、切春,而且寫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現了詩人的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

詩人盼望這樣的“好雨”,喜愛這們的“好雨”。所以題目中的那個“喜”字在詩裏雖然沒有露面,但“‘喜’意都從罅縫裏迸透”(浦起龍《讀杜心解》)。詩人正在盼望春雨“潤物”的時候,雨下起來了,於是一上來就滿心歡喜地叫“好”。第二聯所寫,是詩人聽出來的。詩人傾耳細聽,聽出那雨在春夜裏綿綿密密地下,只為“潤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着覺。由於那雨“潤物細無聲”,聽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門去看。第三聯所寫,是詩人看見的。看見雨意正濃,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後春色滿城的美景。其無限喜悦的心情,表現得十分生動。中唐詩人李約有一首《觀祈雨》:“桑條無葉土生煙,簫管迎龍水廟前。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絃。”和那些朱門裏看歌舞的人相比,杜甫對春雨“潤物”的喜悦之情自然也是一種很崇高的感情。

篇六:杜甫春夜喜雨賞析

杜甫春夜喜雨賞析

這是描繪春夜雨景,表現喜悦心情的名作。一開頭就用一個“好”字讚美“雨”。在生活裏,“好”常常被用來讚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讚美雨,已經會喚起關於做好事的人的聯想。接下去,就把雨擬人化,説它“知時節”,懂得滿足客觀需要。其中“知”字用得傳神,簡直把雨給寫活了。春天是萬物萌芽生長的季節,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來了。它的確很“好”。

頷聯寫雨的“發生”,進一步表現雨的“好”,其中“潛”、“潤”、“細”等字生動地寫出了雨“好”的特點。雨之所以“好”,好就好在適時,好在“潤物”。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隨着和風細雨地滋潤萬物的。然而也有例外。有時候,它會伴隨着冷風,受到冷空氣影響由雨變成雪。有時候,它會伴隨着狂風,下得很兇暴。這時的雨儘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雨,只會損物而不會“潤物”,自然不會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評。所以,光有首聯的“知時節”,還不足以完全表現雨的“好”。等到第二聯寫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隨着和風的細雨,那個“好”字才落實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仍然用的`是擬人化手法。“潛入夜”和“細無聲”相配合,不僅表明那雨是伴隨和風而來的細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潤物”,無意討“好”。如果有意討“好”,它就會在白天來,就會造一點聲勢,讓人們看得見,聽得清。惟其有意“潤物”,無意討“好”,它才選擇了一個不妨礙人們工作和勞動的時間悄悄地來,在人們酣睡的夜晚無聲地、細細地下。

雨這樣“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夠,下個通宵。倘若只下一會兒,就雲散天晴,那“潤物”就不很徹底。詩人抓住這一點,寫了頸聯。在不太陰沉的夜間,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見,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如今放眼四望,“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只有船上的燈火是明的。此外,連江面也看不見,小路也辨不清,天空裏全是黑沉沉的雲,地上也像雲一樣黑。看起來這雨準會下到天亮。這兩句寫出了夜雨的美麗景象,“黑”與“明”相互映襯,不僅點明瞭雲厚雨足,而且給人以強烈的美感。

尾聯是想象中的情景,緊扣題中的“喜”字寫想象中的雨後之晨錦官城的迷人景象。如此“好雨”下上一夜,萬物就都得到潤澤,發榮滋長起來了。萬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帶雨開放,紅豔欲滴。詩人説: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個錦官城(成都)雜花生樹,一片“紅濕”,一朵朵紅豔豔、沉甸甸,匯成花的海洋。“紅濕”“花重”等字詞的運用,充分説明詩人體物細膩。

浦起龍説:“寫雨切夜易,切春難。”這首“春夜喜雨”詩,不僅切夜、切春,而且寫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現了詩人的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

詩人盼望這樣的“好雨”,喜愛這們的“好雨”。所以題目中的那個“喜”字在詩裏雖然沒有露面,但“‘喜’意都從罅縫裏迸透”(浦起龍《讀杜心解》)。詩人正在盼望春雨“潤物”的時候,雨下起來了,於是一上來就滿心歡喜地叫“好”。第二聯所寫,是詩人聽出來的。詩人傾耳細聽,聽出那雨在春夜裏綿綿密密地下,只為“潤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着覺。由於那雨“潤物細無聲”,聽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門去看。第三聯所寫,是詩人看見的。看見雨意正濃,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後春色滿城的美景。其無限喜悦的心情,表現得十分生動。中唐詩人李約有一首《觀祈雨》:“桑條無葉土生煙,簫管迎龍水廟前。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絃。”和那些朱門裏看歌舞的人相比,杜甫對春雨“潤物”的喜悦之情自然也是一種很崇高的感情。

篇七:《春夜喜雨》詩文賞析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春夜喜雨》詞語解釋

乃:就。

發生:促使植物生長。

潛:悄悄地。

潤物:使萬物受到水分的滋養。

野徑:鄉間小路。

花重:花沾上雨水而變得沉重。

發生:催發植物生長。

錦官城:成都的別稱。

篇八:《春夜喜雨》古詩賞析

《春夜喜雨》古詩賞析

賞析

這是描繪春夜雨景,表現喜悦心情的名作。一開頭就用一個“好”字讚美“雨”。在生活裏,“好”常常被用來讚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讚美雨,已經會喚起關於做好事的人的聯想。接下去,就把雨擬人化,説它“知時節”,懂得滿足客觀需要。其中“知”字用得傳神,簡直把雨給寫活了。春天是萬物萌芽生長的季節,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來了。它的確很“好”。

頷聯寫雨的“發生”,進一步表現雨的“好”,其中“潛”、“潤”、“細”等字生動地寫出了雨“好”的特點。雨之所以“好”,好就好在適時,好在“潤物”。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隨着和風細雨地滋潤萬物的。然而也有例外。有時候,它會伴隨着冷風,受到冷空氣影響由雨變成雪。有時候,它會伴隨着狂風,下得很兇暴。這時的雨儘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雨,只會損物而不會“潤物”,自然不會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評。所以,光有首聯的“知時節”,還不足以完全表現雨的“好”。等到第二聯寫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隨着和風的細雨,那個“好”字才落實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仍然用的是擬人化手法。“潛入夜”和“細無聲”相配合,不僅表明那雨是伴隨和風而來的細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潤物”,無意討“好”。如果有意討“好”,它就會在白天來,就會造一點聲勢,讓人們看得見,聽得清。惟其有意“潤物”,無意討“好”,它才選擇了一個不妨礙人們工作和勞動的時間悄悄地來,在人們酣睡的夜晚無聲地、細細地下。

雨這樣“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夠,下個通宵。倘若只下一會兒,就雲散天晴,那“潤物”就不很徹底。詩人抓住這一點,寫了頸聯。在不太陰沉的夜間,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見,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如今放眼四望,“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只有船上的燈火是明的。此外,連江面也看不見,小路也辨不清,天空裏全是黑沉沉的雲,地上也像雲一樣黑。看起來這雨準會下到天亮。這兩句寫出了夜雨的美麗景象,“黑”與“明”相互映襯,不僅點明瞭雲厚雨足,而且給人以強烈的美感。

尾聯是想象中的情景,緊扣題中的“喜”字寫想象中的雨後之晨錦官城的迷人景象。如此“好雨”下上一夜,萬物就都得到潤澤,發榮滋長起來了。萬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帶雨開放,紅豔欲滴。詩人説: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個錦官城(成都)雜花生樹,一片“紅濕”,一朵朵紅豔豔、沉甸甸,匯成花的海洋。“紅濕”“花重”等字詞的運用,充分説明詩人體物細膩。

浦起龍説:“寫雨切夜易,切春難。”這首“春夜喜雨”詩,不僅切夜、切春,而且寫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現了詩人的'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

詩人盼望這樣的“好雨”,喜愛這們的“好雨”。所以題目中的那個“喜”字在詩裏雖然沒有露面,但“‘喜’意都從罅縫裏迸透”(浦起龍《讀杜心解》)。詩人正在盼望春雨“潤物”的時候,雨下起來了,於是一上來就滿心歡喜地叫“好”。第二聯所寫,是詩人聽出來的。詩人傾耳細聽,聽出那雨在春夜裏綿綿密密地下,只為“潤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着覺。由於那雨“潤物細無聲”,聽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門去看。第三聯所寫,是詩人看見的。看見雨意正濃,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後春色滿城的美景。其無限喜悦的心情,表現得十分生動。中唐詩人李約有一首《觀祈雨》:“桑條無葉土生煙,簫管迎龍水廟前。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絃。”和那些朱門裏看歌舞的人相比,杜甫對春雨“潤物”的喜悦之情自然也是一種很崇高的感情。

《春夜喜雨》拼音版

hǎo yǔ zhī shí jié

好 雨 知 時 節 ,

dāng chūn nǎi fā shēng

當 春 乃 發 生 。

suí fēng qián rù yè

隨 風 潛 入 夜 ,

rùn wù xì wú shēng

潤 物 細 無 聲 。

yě jìng yún jù hēi

野 徑 雲 俱 黑 ,

jiāng chuán huǒ dú míng

江 船 火 獨 明 。

xiǎo kàn hóng shī chù

曉 看 紅 濕 處 ,

huā zhòng jǐn guān chéng

花 重 錦 官 城 。

註釋:

1、好雨:指春雨,及時的雨。

2、乃:就。

3、發生:催發植物生長,萌發生長。

4、潛:暗暗地,靜悄悄地。

5、潤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養。

6、野徑:田野間的小路。

7、俱:全,都。

8、江船:江面上的漁船。

9、獨:獨自,只有。

10、曉:清晨。

11、紅濕處:指帶有雨水的紅花的地方。

12、花重(zhong)(第四聲):花因沾着雨水,顯得飽滿沉重的樣子。

13、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稱錦城。三國蜀漢管理織錦之官駐此,故名。後人又用作成都的別稱。也代成都。

譯文:

這是一首描繪並讚美春雨的詩。題目中的“喜”字統攝全篇。全詩八句,雖沒出現一個“喜”字,但詩人的喜悦之情溢於言表。

首聯寫春雨的來到:“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一個“好”字,表達了詩人對春雨的讚美。春天是植物萌發、生長的季節,正需雨,它就下起來了。詩人用擬人手法,盛讚春雨善解人意,似乎懂得人們的心願一般。

頷聯刻畫春雨的特徵:“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它伴隨着和煦的春風,趁着夜色悄悄地飄灑大地,綿綿密密,無聲無息地滋潤着萬物,不求人知,無意討好。春雨具有這樣高尚的品格,詩人格外喜歡。

頸聯寫春夜雨景:“夜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詩人希望好雨能下個夠,他開門出來看,只見天上烏雲密佈,地上也是黑沉沉的,連小路也看不清,只有江中船上的漁火露出一點亮光。

尾聯“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是詩人的想象:春雨過後的翌日拂曉,整個錦官城裏必然是一派花團錦簇、萬紫千紅的景象,那一朵朵濕漉漉、沉甸甸、紅豔豔的鮮花,一定更惹人喜愛。花是如此,那田裏的莊稼也肯定會茁壯成長。春雨給大地帶來了蓬勃生機,給人們帶來了豐收的希望,詩人怎能不讚美春雨呢!

篇九:《春夜喜雨》古詩賞析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註釋

好雨:指春雨,及時的雨。

乃:就。

發生:催發植物生長,萌發生長。

潛:暗暗地,靜悄悄地。

潤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養。

野徑:田野間的小路。

俱:全,都。

江船:江面上的漁船。

獨:獨自,只有。

曉:清晨。

紅濕處:指帶有雨水的紅花的地方。

花重(zhong)(第四聲):花因沾着雨水,顯得飽滿沉重的樣子。

錦官城: 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稱錦城。三國蜀漢管理織錦之官駐此,故名。後人又用作成都的別稱。也代成都。

譯文

這一場雨就好似選好時候,正當春天萬物生長之時就隨即降臨。細雨隨着春風在夜裏悄悄來到,它默默地滋潤萬物,沒有一點聲音。雨夜中,田野間的小路黑茫茫,只有江中漁船上燈火獨自明亮着。要是早晨起來看看,錦官城裏該是一片萬紫千紅吧!(看看帶有雨水的紅花之地,就會看到在錦官城裏的花因沾上雨水而顯得飽滿沉重的樣子。)

賞析

《春夜喜雨》是杜甫在公元761年(唐肅宗上元二年)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時寫的。此時杜甫因陝西旱災來到四川定居成都已兩年。他親自耕作,種菜養花,與農民交往,因而對春雨之情很深,寫下了這首詩描寫春夜降雨、潤澤萬物的美景,抒發了詩人的喜悦之情。文章中雖沒有一個喜字,但四處洋溢着作者的喜。春夜喜雨》抒發詩人對春夜細雨的無私奉獻品質的喜愛讚美之情。

詩歌一開頭(首聯)就用一個好字讚美雨。在生活裏,好常常被用來讚美那些做好事的人。這裏用好讚美雨,已經會喚起關於做好事的人的聯想。接下去,就把雨擬人化,説它知時節,懂得滿足客觀需要。的確,春天是萬物萌芽生長的季節,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來了。它是多麼好。

第二聯(頷聯),進一步表現雨的好。雨之所以好,就好在適時,好在潤物。稱讚春雨霏霏、悄無聲息的特點,而且表現了它無私的品質。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隨着和風細細地滋潤萬物的。然而也有例外。有時候,它會伴隨着冷風,由雨變成雪。有時候,它會伴隨着狂風,下得很兇暴。這樣的雨儘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雨,只會損物而不會潤物,自然不會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評。所以,光有首聯的知時節,還不足以完全表現雨的好。等到第二聯寫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隨着和風的細雨,那個好字才落實了。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仍然用的是擬人化手法。這兩句也是名句,比喻無微不至的關愛與和風細雨的教誨。潛入夜和細無聲相配合,不僅表明那雨是伴隨和風而來的細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潤物,無意討好。如果有意討好,它就會在白天來,就會造一點聲勢,讓人們看得見,聽得清。惟其有意潤物,無意討好,它才選擇了一個不妨礙人們工作和勞動的時間悄悄地來,在人們酣睡的夜晚無聲地、細細地下。

雨這樣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夠,下個通宵。倘若只下一會兒,就雲散天晴,那潤物就很不徹底。詩人抓住這一點,寫了第三聯(頸聯)。在不太陰沉的夜間,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見,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此時放眼四望,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只有船上的燈火是明的。此外,連江面也看不見,小路也辨不清,天空裏全是黑沉沉的雲,地上也像雲一樣黑。看起來,準會下到天亮。

尾聯寫的是想象中的情景。如此好雨下上一夜,萬物就都得到潤澤,發榮滋長起來了。萬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帶雨開放,紅豔欲滴。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個錦官城(成都市南)雜花生樹,一片紅濕,一朵朵紅豔豔、沉甸甸,匯成花的海洋。

這首詩寫的是雨,詩人敏鋭地抓住這場雨的特徵,從各個方面進行描摹。前兩句寫了下雨的季節,直接讚美了這場雨的及時。雨彷彿知曉人們的心思,在最需要的時候悄然來臨。後面六句集中寫了夜雨。野外一片漆黑,只有一點漁火若隱若現。詩人於是興奮地猜測:等到天明,錦官城裏該是一片萬紫千紅吧。詩中沒有一個喜字,但從'潛潤細濕等字,都體現着詩人的喜悦之情。

篇十:《春夜喜雨》原文賞析

原文:

好雨知時節,[1]當春乃發生。[2]隨風潛入夜,[3]潤物細無聲。[4]野徑雲俱黑,[5]江船火獨明。[6]曉看紅濕處,[7]花重錦官城。[8]

詩詞賞析:

杜甫這首五言律詩是他在成都第二年所作的著名詩篇之一,歷來為人們所傳誦。當時,詩人在親戚和朋友的幫助下,加上自己的苦心經營,他寓居的浣花草堂基本建成。經過長期顛沛流離和飽經憂患的杜甫,生活總算暫時得以安定,所以他才有町能對成都自然景物進行深入的觀察和細緻的琢磨,並在此基礎上創作了不少吟詠它們的詩篇。《春夜喜雨》,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首。

詩一開頭,杜甫就讚美春夜所下的雨是“好雨。”為什麼是“好雨”?因為在春季農作物非常需要雨水的滋潤。農諺雲:“春雨貴如油。”正反映了春雨的寶貴。由於成都地處“天府之國”的四川盆地,氣候温和,雨量充足,一到春天雖然常常晚上下雨,但次日卻又有明媚的陽光。這就正如詩人在另一首詩中所描繪的:“蜀天常夜雨,江檻已朝晴。”(《水檻遣心二首》)在正需要雨水之時,雨就降下來了,它是“知時節”的,所以“當春乃發生”。這種為萬物生長所必須的“及時雨”,真是難得的好雨!這兩句詩,是採取擬人化的手法進行描繪的。把無情作有情,把無知當有知,杜甫作詩常常如此。這裏把春雨當作有知覺的,故它能根據需要,應時而降。詩中的`“知”字和“乃”字,一呼一應,極為傳神,詩人喜雨的心情躍然紙上。

接着,第三、四兩句既描寫了春雨的動態,又傳出了它的潤物之神。因為好雨下在夜裏,故詩人着重是從“聽覺”上去描繪雨景的。雨細而不能驟,隨夜色而逐漸隱沒。它悄悄而來,默默無聲,不為人們所覺察,故稱為“潛入夜”。這樣不聲不響地下的雨,當然是滋潤萬物的細雨。“細無聲”,正好恰當地表現了它的可貴精神。這裏的“潛”字和“細”字都用得準確、貼切,前者透露出風很微,後者説明了雨極小。這恰如仇兆鰲所説:“曰潛、曰細,寫得脈脈綿綿,於造化發生之機,最為密切。”(《杜詩詳註》卷十)

第五、六兩句是進一步從“視覺”上描繪夜雨景色。“野徑”指田野間的小路,是指地上;“雲”是指天空。由於晚上正在下雨,所以濃雲密佈,羣星潛藏,月色無光,天空和地上都是一團漆黑,正説明雨意正濃。而一片墨黑的世界裏,唯有江邊船上放射出一線光芒,並且顯得格外明亮。這是一幅極其生動的雨中夜景圖。詩人在這裏所用的“俱”字和“獨”字,都是為了突出這種景象。而在這種景象之中,也包含了詩人自己驚喜的感情。

最後兩句是寫雨後曉景。是第二天的事。天明雨霽,整個成都城都是耀眼的繁花,花朵沉甸甸地抬不起頭來。令人目不暇接,心曠神怡。至此,詩人對喜雨的感情達到了高潮,於是“花重錦官城”的詩句衝口進發而出,真是“通體精妙,後半尤有神”。放王嗣奭説:“束語‘重’字妙,他人不能下。”(《杜臆》卷四)

這首詩描寫細膩、動人。詩的情節從概括的敍述到形象的描繪,由耳聞到目睹,自當晚到次晨,結構謹嚴。用詞講究。頗為難寫的夜雨景色,卻寫得十分耀眼突出,使人從字裏行間。呼吸到一股令人喜悦的春天氣息。這首詩題雖是《春夜喜雨》),但是全詩不露喜字,卻又始終充滿喜意。顯然,詩人這種感情的產生絕不是出於一時的衝動,而有其現實基礎。據史書記載,在他寫作此詩的前一年,京畿一帶就有嚴重災荒,“米鬥至七千錢,人相食”(《資治通鑑·唐紀》)。因此,杜甫一聽到雨聲,就感到無限喜悦,這喜悦恰好反映了詩人關心人民疾苦的崇高的思想感情。

篇十一:《春夜喜雨》原文賞析

春夜喜雨

唐代: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譯文

好雨似乎會挑選時辰,降臨在萬物萌生之春。

伴隨和風,悄悄進入夜幕。細細密密,滋潤大地萬物。

濃濃烏雲,籠罩田野小路,點點燈火,閃爍江上漁船。

明早再看帶露鮮花,成都滿城必將繁花盛開。

註釋

1.知:明白,知道。説雨知時節,是一種擬人化寫法。

2.乃:就。發生:萌發生長。

3.發生:萌發生長。

4.潛(qián):暗暗地,悄悄地。這裏指春雨在夜裏悄悄地隨風至。

5.潤物:使植物受到雨水滋養。

6.野徑:田野間小路。

7.曉:天剛亮時候。紅濕處:雨水濕潤花叢。

8.紅濕處:指有帶雨水紅花地方。

9.花重:花沾上雨水變得沉重。

10.重:讀作zhòng(重在這裏意思是:沉重。所以讀作第四聲。)

11.錦官城:成都別稱。

賞析

這是描繪春夜雨景,表現喜悦心情名作。一開頭就用一個“好”字讚美“雨”。在生活裏,“好”常常被用來讚美那些做好事人。如今用“好”讚美雨,已經會喚起關於做好事人聯想。接下去,就把雨擬人化,説它“知時節”,懂得滿足客觀需要。其中“知”字用得傳神,簡直把雨給寫活了。春天是萬物萌芽生長季節,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來了。它確很“好”。

頷聯寫雨“發生”,進一步表現雨“好”,其中“潛”、“潤”、“細”等字生動地寫出了雨“好”特點。雨之所以“好”,好就好在適時,好在“潤物”。春天雨,一般是伴隨着和風細雨地滋潤萬物。然也有例外。有時候,它會伴隨着冷風,受到冷空氣影響由雨變成雪。有時候,它會伴隨着狂風,下得很兇暴。這時雨儘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春雨,只會損物不會“潤物”,自然不會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評。所以,光有首聯“知時節”,還不足以完全表現雨“好”。等到第二聯寫出了典型春雨──伴隨着和風細雨,那個“好”字才落實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仍然用是擬人化手法。“潛入夜”和“細無聲”相配合,不僅表明那雨是伴隨和風來細雨,且表明那雨有意“潤物”,無意討“好”。如果有意討“好”,它就會在白天來,就會造一點聲勢,讓人們看得見,聽得清。惟其有意“潤物”,無意討“好”,它才選擇了一個不妨礙人們工作和勞動時間悄悄地來,在人們酣睡夜晚無聲地、細細地下。

雨這樣“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夠,下個通宵。倘若只下一會兒,就雲散天晴,那“潤物”就不很徹底。詩人抓住這一點,寫了頸聯。在不太陰沉夜間,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見,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如今放眼四望,“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只有船上燈火是明。此外,連江面也看不見,小路也辨不清,天空裏全是黑沉沉雲,地上也像雲一樣黑。看起來這雨準會下到天亮。這兩句寫出了夜雨美麗景象,“黑”與“明”相互映襯,不僅點明瞭雲厚雨足,且給人以強烈美感。

尾聯是想象中情景,緊扣題中“喜”字寫想象中雨後之晨錦官城迷人景象。如此“好雨”下上一夜,萬物就都得到潤澤,發榮滋長起來了。萬物之一花,最能代表春色花,也就帶雨開放,紅豔欲滴。詩人説: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個錦官城(成都)雜花生樹,一片“紅濕”,一朵朵紅豔豔、沉甸甸,匯成花海洋。“紅濕”“花重”等字詞運用,充分説明詩人體物細膩。

浦起龍説:“寫雨切夜易,切春難。”這首“春夜喜雨”詩,不僅切夜、切春,且寫出了典型春雨、也就是“好雨”高尚品格,表現了詩人一切“好人”高尚人格。

詩人盼望這樣“好雨”,喜愛這們“好雨”。所以題目中那個“喜”字在詩裏雖然沒有露面,但“‘喜’意都從罅縫裏迸透”(浦起龍《讀杜心解》)。詩人正在盼望春雨“潤物”時候,雨下起來了,於是一上來就滿心歡喜地叫“好”。第二聯所寫,是詩人聽出來。詩人傾耳細聽,聽出那雨在春夜裏綿綿密密地下,只為“潤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着覺。由於那雨“潤物細無聲”,聽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門去看。第三聯所寫,是詩人看見。看見雨意正濃,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後春色滿城美景。其無限喜悦心情,表現得十分生動。中唐詩人李約有一首《觀祈雨》:“桑條無葉土生煙,簫管迎龍水廟前。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絃。”和那些朱門裏看歌舞人相比,杜甫對春雨“潤物”喜悦之情自然也是一種很崇高感情。

篇十二:《春夜喜雨》原文賞析

《春夜喜雨》抒寫詩人對春夜細雨的無私奉獻品質的喜愛讚美之情。

《春夜喜雨》原文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春夜喜雨》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杜審言父親)起由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500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後世詩人有“最尚杜工部之繫心國民”之語(《載敬堂集》)。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嘗自稱少陵野老。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春夜喜雨》詩歌簡介

這首詩寫於761年(上元二年)春。杜甫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流離轉徙的生活後,終因陝西旱災而來到四川成都定居,開始了在蜀中的一段較為安定的生活。作此詩時,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兩年。他親自耕作,種菜養花,與農民交往,對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寫下了這首描寫春夜降雨、潤澤萬物的美景的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