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基本經濟制度(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1W

基本經濟制度(精品多篇)

基本經濟制度 篇一

【論文摘要】一定的經濟運行形式及經濟體制,總是依託一定的所有制結構而存在。市場經濟的不同社會形式,是由不同的生產資料所有制基礎決定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也必然依託一定的所有制結構作為經濟運行的基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與社會主義的基本經濟制度結合在一起的。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所有制結構,構成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所有制基礎。

一、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的基本經濟制度

生產資料所有制結構,是指各種不同的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在一定社會經濟形態中的構成狀態,以及它們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關係。所有制結構是由生產力的水平和結構決定的。實行何種所有制結構,應根據生產力發展的狀況來決定,凡是能夠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能夠促進生產力迅速發展的所有制形式都應允許其存在和發展。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指出:“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這項基本經濟制度的形成和確立,是實現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結合的關鍵。它直接關係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微觀基礎的構建,制約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總體運行的效率和方向。

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確立依據如下。

1、它是由社會主義性質和初級階段國情決定。

(1)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必須堅持公有制作為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一個公有制佔主體,一個共同富裕,這是我們所必須堅持的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我國是建立在一定的社會化大生產基礎上的社會主義國家,社會化大生產在整個社會生產力系統中處於基本的和主要的地位,從而為公有制經濟在我國所有制結構中居於主體地位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因而,必須堅持公有制作為社會經濟制度的基礎。另一方面,只有確保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才能不斷鞏固和發展人民政權,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強大物質基礎,保證勞動人民當家作主;才能保證創造的財富,第一歸國家,第二歸人民,防止兩極分化,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才能保證整個國民經濟的社會主義方向,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健康發展。相反,如果沒有公有制經濟及其主體地位,社會主義就將喪失其自身的經濟基礎,就不能保證我國社會的社會主義性質,就不能堅持社會主義的方向和道路。

(2)我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需要在公有制為主體的條件下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所有制形式的多樣性,歸根到底是由生產力水平的多樣性決定的。由於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的總體水平還不高,生產力的社會化程度參差不齊,呈多層次、不平衡的結構狀態,經濟發展必然長期受到人口多、消費需求大、就業負擔重、資源相對短缺等種種矛盾的制約。這種狀況,客觀上限制了人們在整個社會範圍內統一支配生產力的能力。因而,只有建立起多種所有制經濟合理配置、共同發展的所有制結構,才能調動起國內外各方面的積極因素,使各種經濟成分的優勢和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從而有利於解決經濟建設中的矛盾,滿足現實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可見,現階段我國非常複雜而又呈多層次的生產力水平狀況,是導致我國多種所有制形式並存的根本原因。

(3)一切符合“三個有利於”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應該用來為社會主義服務。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針對長期困擾我國經濟發展的種種弊端,我們打破了傳統觀念的束縛,並按照“三個有利於”標準,積極探索所有制形式的多樣化。在堅持公有制為主體的前提下,大力發展各種非公有制經濟。通過積極發展個體經濟和私營經濟,努力創辦“三資”企業,來發展社會的生產力,增強國家的綜合國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它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在市場經濟的運行過程中,各個經濟主體在市場上圍繞經濟利益展開激烈的競爭,以達到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經濟發展的發展目標。實現市場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則有利於形成充分的公平競爭環境。因此,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客觀上要求打破傳統經濟體制下所有制結構過於單一的格局,發展多種所有制形式,培育多元化的相互競爭的獨立經濟主體。綜上所述,現階段我國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所有制結構,是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選擇。

二、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

1、堅持公有制經濟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主體地位,必須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公有制經濟的含義、地位和實現形式問題。社會主義公有制,是指社會主義條件下與社會化大生產相適應的全體勞動者或部分勞動者共同佔有生產資料的一種所有制形式。同我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公有制經濟,“不僅包括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還包括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份和集體成份。”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所有制結構中,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不可動搖。因為: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基礎,也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和根本標誌;公有制經濟掌握着國家的經濟命脈,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主要支柱;公有制經濟是保證市場經濟沿着社會主義方向穩定健康發展的物質基礎;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特徵,是實現我國勞動人民在政治上當家作主、經濟上共同富裕的物質保證。

2、堅持公有制經濟為主體,並不意味着以國有經濟為主體,也不意味着公有制經濟在整個經濟中的比重越大越好。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佔優勢。這是公有制為主體的前提,只有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才能保證社會主義的性質,有效地組織社會生產,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辦大事,促進經濟高速發展。這種優勢,不僅要有“量”的優勢,更應該注重“質”的提高,即體現在產業屬性、技術構成、科技含量、規模經濟、資本的增殖能力和市場的競爭力等方面。目前,在現有的608個工業門類中,國有企業涉及604個,其中大中型國有企業涉及533類,佔全部工業門類的87.7%。

(2)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即控制國民經濟和經濟制度的發展方向、控制經濟運行的整體態勢、控制重要的稀缺資源的能力。為提高國有經濟控制力,要從戰略上調整國有經濟佈局,堅持貫徹國有經濟“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方針。對少數關係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佔支配地位。2006年12月18日,國務院國資委首次明確軍工、電網電力、石油化工、電信、煤炭、民航、航運等七大行業將由國有經濟控制。這一領域國有資本總量增加、結構優化,一些重要骨幹企業發展成為世界一流企業。其中,對於軍工、石油和天然氣等重要資源開發及電網、電信等基礎設施領域的中央企業,國有資本應保持獨資或絕對控股;對以上領域的重要子企業和民航、航運等領域的中央企業,國有資本保持絕對控股;對於石化下游產品經營、電信增值服務等領域的中央企業,應加大改革重組力度,引入非公經濟和外資,推進投資主體和產權多元化。在其他領域,通過資產重組和結構調整,可以加強重點,提高國有資產的整體質量。國有經濟要從一般競爭性行業逐步退出,讓更多的社會投資主體進入,依靠多種經濟成分解決現階段面臨的社會經濟發展問題。

(3)公有制經濟佔主體地位是就全國而言,有的地方、有的產業可以有所差別。只要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國家控制國民經濟的命脈,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和競爭力得到增強,在這個前提下,國有經濟比重減少一些,不會影響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

所有制實現形式的選擇,是為實現所有者的利益服務的。什麼樣的實現形式有利於發展生產力、更好地實現所有者的利益,就可以採取什麼樣的實現形式。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討論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要積極推行公有制的多種有效實現形式,加快調整國有經濟佈局和結構。要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要適應經濟市場化不斷髮展的趨勢,進一步增強公有制經濟的活力,大力發展國有資本、集體資本和非公有資本等參股的混合所有制經濟,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使股份制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需要由國有資本控股的企業,應區別不同情況實行絕對控股或相對控股。完善國有資本有進有退、合理流動的機制,進一步推動國有資本更多地投向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增強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其他行業和領域的國有企業,通過資產重組和結構調整,在市場公平競爭中優勝劣汰。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大企業集團。繼續放開搞活國有中小企業。以明晰產權為重點深化集體企業改革,發展多種形式的集體經濟。

三、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內在地包含於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之中。非公有制經濟“對滿足人們多樣化的需要,增加就業,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有重要作用。”我國現階段存在的非公有制經濟,主要包括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和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非公有部分。

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決不是權宜之計,它本身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增強經濟活力,充分調動人民羣眾和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加快生產力發展,發揮着重要作用。

1、支持了國民經濟的高速增長。目前,非公有制經濟創造的增加值已經佔GDP的1/3。

2、拓寬了就業渠道。到2001年底,城鎮非公有單位從業人員已達到4329萬人,占城鎮從業人員的29.3%。

3、隨着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投融資體制由單一投資主體向多元投資主體轉化。到2001年底,非公有制和混合所有制經濟投資佔社會總投資的比重已達到38.5%。

4、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創造了一個多元競爭、充滿活力的環境。到2001年底,全國私營企業202.9萬家,私營企業投資者460.8萬户,全國登記的個體工商户為2433萬户。到2002年底,外商對華投資累計設立外資企業424196家。最後,促進了一批包括高新技術產業在內的新興產業和新興行業的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佔了很大比重,為提高我國國民經濟的整體水平和競爭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既有好處,也有不足,特別是私營經濟和外資經濟中存在的僱傭勞動關係和剝削現象,這是我們在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不得不付出的一種代價。但從總體上來看,它們還是“受到我國整個政治、經濟條件的制約”,對我國生產力的發展利大於弊,“歸根到底是有利於社會主義的”。既然非公有制經濟客觀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投機性,這就需要政府利用經濟政策和法律手段加以管理和規範,抑制其消極因素,鼓勵其更好地發揮有利於國計民生的積極作用。因此,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對“非公有制經濟要繼續鼓勵、引導,使之健康發展。”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在《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和積極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是促進我國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清理和修訂限制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消除體制。放寬市場準入,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禁入的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及其他行業和領域。非公有制企業在投融資、税收、土地使用和對外貿易等方面,與其他企業享受同等待遇。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業的發展,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做強做大。非公有制企業要依法經營,照章納税,保障職工合法權益。改進對非公有制企業的服務和監管。

2005年2月,《國務院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又正式出台。《若干意見》要求,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消除影響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體制,確立平等的市場主體地位,實現公平競爭;進一步完善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依法保護非公有制企業和職工的合法權益;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政府監督管理和服務,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進一步引導非公有制企業依法經營、誠實守信、健全管理,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促進非公有制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若干意見》提出,壟斷行業、公用事業和基礎設施、社會事業、金融服務業、國防科技工業,這些長期以來非公有制企業難以進入的領域,如今獲得了國家的准入。可見,《若干意見》的出台,將為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參考文獻】

基本經濟制度 篇二

一、循環經濟法基本原則的確立

循環經濟法的基本原則是指貫穿於整個循環經濟法之中,體現循環經濟法立法目的,反映循環經濟法的性質、基本特徵,對循環經濟立法、守法、執法、法律監督等各個環節具有普遍指導作用的準則。

循環經濟法基本原則的確立應遵循如下原則:

1.應反映循環經濟的本質及發展規律。即循環經濟從本質上講是減少資源的消耗和廢棄物的產生、加強資源的循環利用,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發展模式。

2.應體現循環經濟立法的目的和根本的本文由收集整理價值取向。即促進循環經濟發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保護和改善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

3.應反映循環經濟法的性質,體現經濟和環境資源一體化思想。即循環經濟法是一部環境資源法與經濟法交叉的專項立法,規範和調整資源與環境的開發利用保護和管理中所產生的社會關係。

4.應貫穿全部循環經濟法律規範,指導整個循環經濟法立法、司法活動,作為循環經濟整個法律活動的根本依據。

基於上述要求,可以把我國循環經濟法特有的基本原則歸納為:公眾參與循環經濟原則、循環經濟責任原則、“3r”原則。

二、循環經濟法各項基本原則的內涵

(一)公眾參與原則

循環經濟法中的公眾參與原則,是指在循環經濟的建設與實現過程中,社會公眾有權通過一定的程序或途徑參與一切與循環經濟有關的活動,並有義務承擔循環經濟發展的責任,最終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在循環經濟法中貫穿公眾參與原則是循環經濟發展的內在需要,也是必然要求。循環經濟作為一種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模式,公眾是其推行的主體和強大的社會基礎,公眾能否積極參與以及參與的深度與廣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循環經濟發展與實現的進程。國外豐富的循環經濟立法經驗和循環經濟發展實踐表明公眾在參與決策、實施消費和進行監督等方面大大促進了循環經濟的發展進程。

目前,我國循環經濟正處於探索發展階段,我國公眾參與循環經濟並沒有形成普遍的意識與氛圍,在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廢物利用以及綠色消費的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認識和行動還有所欠缺,公眾參與的領域、形式和途徑都比較單一,缺乏相應的激勵機制,公眾參與的熱情不高。因此,應特別注重公眾參與原則在循環經濟法中的地位。

(二)循環經濟責任原則

循環經濟責任原則是指在循環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國家、政府、企業和公眾等各類主體所應當履行的法律義務及違反義務所應當承擔的不利法律後果的原則。作為循環經濟責任的主體和內容應該是廣泛和豐富的。從主體上來講,國家、政府、企業和公眾都應該承擔起相應的責任。

循環經濟責任原則明確了各個主體在環境資源的開發利用保護改善以及管理過程中的責任,使國家、政府、企業和公眾相互配合,形成統一聯繫的整體。通過確立政府、企業和公眾在資源綜合利用、廢料回收與再生利用、清潔生產、綠色消費等方面的權利、義務,最大限度地實現環境資源分配方面的公平與正義,通過責任的分擔以實現經濟的良性循環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三) “3r”原則

“3r”原則是各國循環經濟立法中普遍適用和富有成效的原則。減量化,是指在生產、流通和消費等過程中減少資源消耗和廢物產生;再利用,是指將廢物直接作為產品或者經修復、翻新、再製造後繼續作為產品使用,或者將廢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為其他產品的部件予以使用;資源化,是指將廢物直接作為原料進行利用或者對廢物進行再生利用,儘可能多地再生利用或資源化。

“3r”原則作為循環經濟法的基本原則反映經濟規律和生態規律的統一。循環經濟本質上是生態經濟,倡導的是一種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經濟發展模式,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可以儘可能地減少經濟活動對資源環境的影響。資源和環境容量都是有限的,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減少廢氣物的排放,並將廢物進行綜合利用,是解決資源短缺問題和環境污染問題的根本途徑,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我國正處在經濟高速發展的階段,資源總量和人均資源嚴重不足,同時資源的利用率相對低下,能耗過高,污染物排放量超過環境的承載能力,由此產生的環境與資源問題成為循環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因此,要特別重視資源的高效利用和節約使用,以及污染物的減量化。

以上三項基本原則在循環經濟法治建設過程中,決定了循環經濟法的基本法律制度的性質、內容及價值取向,是循環經濟法法律精神的集中體現,以其為基礎來架構循環經濟的法律體系,有助於推動循環經濟的發展與循環社會的建立。

三、循環經濟法基本制度的構建

《循環經濟促進法》根據循環經濟發展的特點和內在需求確立了若干基本制度,對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規範引導作用。但由於循環經濟在中國處於探索階段,社會基礎和制度化方面仍存在一定障礙,如有關制度的規定原則性過強、責任規定的不明確、地位不突出等問題都影響其作用的發揮。因此,我們需要通過相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適應循環經濟法制建設發展的內在需求。

(一)循環經濟法中的公眾參與制度

循環經濟法中的公眾參與制度是公眾參與原則的具體體現,是關於公眾參與的權利、義務、途徑、方式、程序、救濟途徑等一系列規定的總稱。

目前,我國《循環經濟促進法》規定公眾有參與循環經濟發展的權利和義務,但公眾參與的制度化建設還不夠。

首先,關於公眾參與循環經濟,相關法律法規規定過於原則,操作性不強。《循環經濟促進法》作為循環經濟的基本法,規定了公眾參與循環經濟的權利,但在參與的具體條件、具體方式、具體程序上還缺少明確細緻的規定。公眾的參與權,知情權,決策權,監督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其次,公眾參與循環經濟建設的相關法律制度和配套措施相對滯後。

循環經濟的知情權是公眾參與的基礎,雖然《循環經濟促進法》規定公民有權瞭解政府發展循環經濟的信息並提出意見和建議,但對權利的內容、權利如何行使、權利行使的保證都沒有相應的規定。信息獲取的渠道不暢通,公眾雖有參與的熱情,卻苦於不瞭解相關信息、缺乏相應的參與途徑,其參與熱情難以轉化為循環經濟發展強有力的推進力量。

公眾參與循環經濟決策制度的具體實施方法和程序等方面,並沒有作進一步明確規定,因此造成了公眾參與決策制度在執行過程中往往流於形式的現象。監督權是有效實施公眾參與決策制度的重要保證,但是相關法律法規對監督權的實施方法、程序、法律救濟等方面尚未有明確的具體規定。

公眾參與循環經濟的激勵措施不完善。對於公眾而言,循環經濟是一個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必然要求公眾改變以往形成的消費觀念和生活觀念,改變公眾事業政府依賴型的特點。《循環經濟促進法》專設第五章,對激勵措施作了比較具體的規定,其中對產業支持和對企業的激勵促進政策和措施規定較為全面,但是對於社會公眾而言,相關激勵措施並不具體。而公眾的綠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是循環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如生活垃圾的處理問題、如何再利用家庭中的廢棄物,比如一次性的杯子、塑料袋等等。如果沒有具體的激勵措施,單憑一部分人的環保熱情是很難實現循環利用的。同時,《循環經濟促進法》確立了消費者對於“列入輕質回收名錄的產品和包裝物”的責任。這意味着消費者在消費產品過程中為其消費的產品承擔環境責任。但對消費者來説,循環經濟如果僅意味着自身成本的增加,則很難指望他們會積極主動地予以配合。

所以,應通過循環經濟立法明確在循環經濟領域,公眾的知情權、決策權、監督權、參與權、聽證權和獲得救濟的權利等,同時明確權利的主體、客體和具體內容以及權利的救濟途徑和方式。通過公眾參與循環經濟激勵機制的完善,在消費政策、公眾購買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產品的引導等方面應該有相應的激勵機制,以提高公眾的參與意識與熱情,使公眾在循環經濟領域將自身利益與國家利益結合起來,自覺自願的參加到循環經濟的建設中來。

(二)循環經濟責任制度

循環經濟責任制度是關於循環經濟發展中各個主體之間在清潔生產、廢棄物回收利用、資源的綜合利用、綠色消費等方面義務的分配以及違反法律義務時所應承擔的不利後果等一系列規定的總稱。

《循環經濟促進法》第三條確立了政府推動、市場引導,企業實施、公眾參與的方針。但是對於循環經濟責任制度的規定還不夠細化,為了更好地操作,還需進一步完善,根據責任公平的理念,使國家、地方政府、企業和公眾合理承擔各自責任的。

1.建立健全政府循環經濟目標責任制

對國家和政府而言,循環經濟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政府應建立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體系並通過循環經濟的目標責任制,發揮政府在組織協調、監督管理、政策制定、管制和引導等方面的作用。雖然《循環經濟促進法》規定了國家和政府在循環經濟建設中的主導作用,但責任主體的責任如何實現則是一個很概括和模糊的問題。目前,一些地方不可持續發展的背後,總能看到地方保護主義的影子。因此通過法律法規的修訂,明確和細化地方政府的循環經濟的發展責任,明確誰主管誰負責,並以循環經濟目標的完成情況作為評定政府工作成績和領導政績的依據之一,這樣有利於把各級領導的責任層層分解並真正落實,加強循環經濟的管理。

2.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的建立

對企業而言,通過確立其清潔生產的義務、產品回收與處理的義務、相關信息的公開義務等,擴大企業對其產品責任的承擔,達到資源的節約與環境的保護的目的。其中生產者延伸責任制度是傳統的“污染者付費原則”的深化和延伸,將要求生產者對產品廢棄後的環境管理承擔部分或全部責任。就是指生產者不僅要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環境污染負責,還要對產品在整個生命週期內對環境的影響負責。“生產者延伸責任”並不僅強調生產者的責任,它實際強調了以生產者為責任核心的社會不同角色在產品整個生命過程中共同分擔責任的問題。強調生產者、銷售者、消費者、回收者、中央及地方政府通過有效機制共同承擔循環經濟發展的責任。

目前,生產者的環境責任已經從直接的生產責任擴大到生產之外的延伸責任。我國已經初步建立了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即企業不僅要對其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環境問題承擔責任,而且還要對其產品被使用後的回收和利用承擔責任。如2008年《循環經濟促進法》第15條規定了生產者的回收和再利用責任,明確規定了產品生產企業除了要承擔產品質量責任以外,還應該承擔生產產品延伸的環境責任,包括產品完整生命週期中的污染責任、生態破壞、資源和能源高效和合理利用責任等。

但我國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建立的時間不長,沒有形成完整統一的規範,有關的規定也過於原則化,缺乏可操作性,尤其是對相應的法律後果的規定。因此需對生產者、銷售者、消費者的回收處置責任、費用分擔等問題作出明確規定,對各個主體間的責任做具體的劃分。

3.公民的循環經濟責任

公民是發展循環經濟的羣眾基礎,其循環經濟責任主要體現在綠色消費、資源消耗的減量化、資源的回收利用等方面。《循環經濟促進法》在規定了生產者的產品回收利用和處置責任的同時,也在第15條第3款規定:“對列入強制回收名錄的產品和包裝物,消費者應當將廢棄的產品或者包裝物交給生產者或者其委託回收的銷售者或者其他組織。”消費者在整個流通和使用環節中是產品的消耗者,廢棄物的產生者,從減量化與資源化的角度而言,消費者應該承擔預期受益程度、能力、技術等因素相應的責任。法律規定消費者承擔將廢棄產品或包裝物交給生產者或其委託回收的銷售或者其他組織,不能擅自丟棄的義務是合理的。但是具體到消費者如何交付,費用如何承擔等還沒有具體規定,缺乏可操作性。同時,對公民循環經濟責任的規定現行立法在對公民日常生活行為中的規範是缺失的。如水、電等資源消耗的減量化義務、家庭垃圾的減量化及分類收集等義務缺乏規定。這都有待於法律法規的進一步完善。

(三)循環經濟信息公開制度

信息公開制度是循環經濟知情權的基礎,也是循環經濟公眾參與制度的基礎。其內容應包括對循環經濟信息公開主體的規定、公開的內容、範圍、時限、程序、費用及救濟方式等。為適應循環經濟發展的新形勢對信息公開的要求,有必要對信息公開的範圍和主體、方式和程序、監督和責任等做出明確的規定,通過企業循環經濟信息報告制度、政府循環經濟信息公開制度以及公眾循環信息查詢獲取制度的建立以實現循環經濟信息公開制度,保障公眾的知情權。

1.企業循環經濟信息報告制度

企業作為市場的主體,是循環經濟的主要參與者和推動者,通過污染物的防治、資源的綜合利用、廢棄物的回收利用、清潔生產等相關信息的公開與披露,可以有效滿足社會公眾對企業循環經濟信息的需求,並藉助公眾輿論和社會監督,是企業在污染防治、技術改造和革新、清潔生產、資源的回收利用、廢棄物的回收利用等方面有所改進,從而降低企業經濟活動中對環境可能造成的不利影響,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也可以對其他相關企業的生產行為及公眾的消費行為起到引導作用。

目前,企業需要在各種環節向政府部門申報環境信息,如在申報項目時都要作環境影響評價,需要向環保部門申報包括排污量等環境信息。但對廢棄物的綜合利用、資源的綜合利用以及清潔生產等方面的信息的公開是一個不完善的地方,在現實中也存在着障礙和阻力。因此,需要完善企業循環經濟信息報告制度的範圍、內容、方式、程序、不公開的責任等方面作出明確的規定並採取措施加大施行力度。

2.政府循環經濟信息公開制度

2008年的5月1日,我國開始實施《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及《環境信息公開辦法》。其中《環境信息公開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在信息公開方面有很大的突破。該《辦法》明確了環境信息公開的範圍,除了把政府環境信息作為公開的對象,也把企業的環境信息作為公開的對象;對信息公開的方式和程序也做了具體的規定,明確了各項監督制度,公眾可以依據相關條款對信息公開的情況進行監督;對不依法公開環境信息的行為可以進行舉報並申請行政複議或提起行政訴訟,明確了救濟途徑。在政府循環經濟信息公開方面,應該總結環境領域信息公開的辦法,增強信息公開制度的可操作性。

目前,我國政府信息公開也存在一定的障礙。政府部門不得公開涉及國家祕密、商業祕密、個人隱私的政府信息,即涉及“國家祕密”和“涉嫌商業祕密”的政府信息可以不公開。目前國家尚未對國家祕密和商業祕密做出嚴格的界定,所以容易成為不公開的藉口。所以,對於哪些情況屬於國家祕密,哪些情況屬於商業祕密,這些信息是否能成為政府公開的信息的一部分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基本經濟制度範文 篇三

關鍵詞:新中國;基本經濟制度;四座里程碑;中國模式;人民當家作主;人力產權自主實現

中圖分類號:A849.1:D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5194(2012)05-0044-08

總書記在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90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在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書寫了人類發展史上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史詩,集中體現為完成和推進了三件大事——緊緊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而我認為,隨着新中國基本經濟制度的建構、發展而先後豎起的四座里程碑,可以説是上述三大革命取得偉大勝利的重要標誌。

事實上,新中國基本經濟制度建構發展的歷程,也就是中國共產黨團結領導中華民族探索復興崛起道路的輝煌歷程。“任何解放都是使人的世界及各種關係迴歸人自身。”這一輝煌歷程的一切發展,歸根到底是一個政治上人民當家作主、經濟上人力產權自主實現不斷充分體現的歷程,一箇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日益強起來的歷程,一個馬克思揭示的人的異化與復歸規律不斷演化為中華民族復興崛起具體歷史形式的歷程。

一、新中國基本經濟制度的建構發展與中國共產黨歷史使命的勇敢擔當——中國共產黨帶領中華民族復興崛起歷史使命的經濟基礎奠定

1 新中國基本經濟制度的建構發展及其歷史地位和歷史作用

新中國基本經濟制度的建構發展,有三種基本歷史形態。一是“單一公有型”,即改革開放前的基本經濟制度。二是“公主共髮型”,即以憲法形式確定下來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定型”基本經濟制度。三是“公優充分型”,即將來公有經濟優勢充分發揮達到可以取代非公經濟的“成熟型”基本經濟制度。

新中國基本經濟制度的建構發展作為一個自然歷史過程,在社會制度實踐上是探索中華民族復興崛起道路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中國模式的過程;在人類解放理論上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大眾化、時代化,豐富創新馬列主義、思想並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過程。其歷史地位和歷史作用,無論從“單一公有型”發展完善為“公主共髮型”以及將來昇華為“公優充分型”的歷史過程看,還是從“單一公有型”、“公主共髮型”和“公優充分型”各自建構發展過程看,作為經濟基礎,都毋庸置疑地決定着新中國的建立和發展進程的方向。

2 新中國基本經濟制度的歷史本質與中國共產黨歷史使命的勇敢擔當

從人的發展意義上看,新中國基本經濟制度歸根到底的歷史本質,在歷史進程維度上由人的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規律作用於現階段的歷史必然性決定,集中表現為經濟社會制度“否定的否定”過程中人的異化與復歸;在社會政治高度上由中國共產黨黨綱見之於中華民族復興崛起的歷史過程決定,集中表現為人民當家作主;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構實踐效度上由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歷史趨勢的不可阻擋性決定,集中表現為人力產權自主實現。

當然應該看到,新中國基本經濟制度這一歷史本質當下的充分彰顯,因資本主義發達國家憑藉經濟、政治乃至國際話語權的某種主導甚至壟斷地位,極力推行新自由主義並顛覆社會主義以攫取全球財富而受到嚴重阻滯。這種阻滯的温和表現,是新自由主義全球氾濫導致的“否定的否定”和人的異化與復歸歷史趨勢的逆向化或惡化。如被“和平演變”,僱傭勞動關係全球性惡性發展等等。這種阻滯的極端表現,是西方發達國家打着維護人權、民主的幌子,對伊拉克、利比亞等國的人權乃至肆意踐踏等等。面對這一嚴峻局面,中國共產黨堅守“堅持不懈為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自己的努力,爭取對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的莊嚴承諾,不懼困難,勇敢擔當,毅然決然地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舉世矚目的中國模式。其意義的深遠重大,在人類發展歷史長河中,無論怎樣估量都不為過。

二、新中國基本經濟制度建構政治歷史前提的浴血創造及其歷史必然性——新中國基本經濟制度的建構發展的第一座里程碑:否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經濟制度

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否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經濟制度,為新中國基本經濟制度及其上層建築的建構創造政治歷史前提,使中華民族政治上站起來,是新中國基本經濟制度的建構發展的第一座里程碑。撇開新自由主義、民主社會主義和的蓄意扭曲不論,學界對此依然存在的爭議,是基於馬克思“兩個決不會”的片面理解,對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和新中國基本經濟制度及其上層建築建構歷史必然性的質疑,甚至誤認為中國社會主義“搞早了”。

1859年,馬克思總結自己的研究時説:“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夠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之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係,在他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裏成熟之前,是決不會出現的。”這一著名的“兩個決不會”經典理論,列寧在批判俄國自由主義民粹派的思想時,曾引用並作了全面系統的闡釋。今天重温並進一步深刻理解馬克思這一經典理論以及列寧的闡釋,有重要現實意義。

深刻理解馬克思“兩個決不會”理論,應像列寧那樣,沿着馬克思的思路,首先深刻理解這段話開頭部分關於“經濟基礎”的論述。馬克思把“人們在自己生活的生產方式中發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關係,即同他們的物質生產力的一定發展階段相適合的生產關係”稱之為“經濟基礎”,其根本原因是生產關係中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經濟、社會的基本性質和發展方向。這也是早在提出“兩個決不會”之前的《共產黨宣言》中,強調廢除資本主義所有制的原因。馬克思説:“共產主義的特徵並不是要廢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廢除資產階級的所有制。”“從這個意義上説,共產黨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論概括為一句話:消滅私有制。”“所有制問題的運動是一切的基本問題,不管這個問題的發展程度怎樣。”另外,“迄今發生的一切革命,都是為了保護一種所有制以反對另一種所有制的革命。一部世界史,就是所有制關係變更的歷史”,也是一句流傳甚廣的經典名言。任何蓄意淡化甚至扭曲這些基本原理的觀點和做法都是錯誤、有害的。對於“財產的所有權‘無足輕重,可有可無”’的觀點,把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的改革開放,與新自由主義私有化、市場化、自由化混同的觀點及改革傾向等等,馬克思主義理論家高放專文入木三分地指出:必須警惕有人把對“兩個決不會”的錯誤解釋,用作反對或改變改革的政治方向的擋箭牌。至於基於“兩個決不會”誤解的“搞早了”的觀點,除對“兩個決不會”理論認識欠深刻外,對舊中國的腐朽程度、當時的國際環境和中國共產黨黨綱的認識似乎也欠深刻。

生產資料私有制基礎上的舊中國,自鴉片戰爭起逐漸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後,帝國主義列強肆無忌憚的軍事、經濟乃至文化侵略、掠奪,加速了經濟的衰敗和政治上層建築的腐朽。辛亥革命時武裝力量並不強大,參與人數並不廣泛,中國資產階級革命理論和目標並不徹底,由此可以説辛亥革命的成功概率很低。辛亥革命的成功,根源於清朝政府腐朽不堪到經不起微弱革命力量擊打的程度。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致使“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刻”,人民不革命就沒有生路,是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經濟社會基礎。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起到的是“助產婆”的作用,只是在加速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上有決定作用。

總之,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是馬克思揭示的人類社會“否定的否定”發展規律、“兩個決不會”經典理論作用於中國發展的成功驗證。基於新中國基本經濟制度63年建構發展的中國模式的享譽中外,是這一經典理論成功驗證的再確認。

三、“單一公有型”基本經濟制度:中華民族站起來經濟基礎的奠定和中國模式建構起步——新中國基本經濟制度的建構發展的第二座里程碑:“單一公有型”基本經濟制度的建立

新中國建立,中國人民政治上站起來了,作為中國共產黨萬里長征走完的第一步,豎起了帶領中華民族復興崛起的第一座里程碑。第二步亦即第二座里程碑,就是建立社會主義公有制,奠定中華民族政治上站起來後站穩腳跟的經濟基礎。雖然“單一公有型”基本經濟制度很不完善,但作為新中國基本經濟制度的第一個歷史形態,其重大意義不容低估,“搞早了”的觀點不成立。

1 “單一公有型”基本經濟制度的歷史烙印和歷史功績

新中國28年(1949-1978),以消滅私有制為指向,建立了最後使公有經濟在經濟總量中佔95%以上的“單一公有型”基本經濟制度,俗稱“單一公有制”,為新中國整個上層建築的建構發展初步奠定了經濟基礎。作為新中國基本經濟制度的第一個歷史形態,“單一公有型”基本經濟制度不可避免地打着探索前行的歷史烙印,如公有化的要求過高、過快,脱離生產力的水平等等。但是,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人民翻身解放政治上站起來進發的巨大革命熱情和奮鬥精神,很大程度地彌補了上述不足。“單一公有型”基本經濟制度,作為中國模式基本經濟制度建構的起步形態,不但在經濟上第一次讓人民當了家作了主,而且初步奠定了中華民族復興崛起的經濟基礎,有着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

2 “單一公有型”基本經濟制度建構的理論基礎和經濟社會基礎

“單一公有型”基本經濟制度建構的主要理論基礎,是對《共產黨宣言》中“消滅私有制”的膚淺理解形成的“一大二公”觀點。徹底“消滅私有制”作為人類發展自然歷史過程中一個長期的歷史階段,需要以保障財富生產基本達到各取所需程度的發達生產力為物質技術基礎。現在回頭看,可以肯定,當時致力於把小農經濟、手工業和民族資本全部改造成為公有經濟是錯誤的,但若不建立社會主義公有制並使之居於主體地位也是錯誤的。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在通過“三大改造”建構基本經濟制度並進而使之不斷鞏固完善中,充分估量當時的生產力狀況,緊緊圍繞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要求和共同富裕的經濟目標,在廣大農村鞏固並不斷髮展完善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同時,允許一部分小農經濟和小手工業以及個體商業 自由發展;在城鎮鞏固並不斷髮展完善公有經濟和公私合營經濟的同時,允許部分私有經濟和個體經濟自由發展。

但這絕不是説社會主義“搞早了”。若從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新三民主義與中國共產黨黨綱的一致性看,社會主義不是“搞早了”,而是“搞晚了”。孫中山是中國最早了解歐美合作經濟並主張合作社運動的偉人。其他如廖仲愷、戴季陶、陳果夫、薛仙舟等等,也都曾是合作社運動的推動者。1927年6月薛仙舟起草了《中國合作化方案》,1934年政府頒佈了《中華民國合作社法》和《實施細則》,並先後建構了17萬個合作社。由此可見,如果第一次國共合作綱領得以全面實施,很快建立起新民主主義社會是必然的。進而在新民主主義社會建構發展15至20年的基礎上進行社會主義“三大改造”,也是十分可能的。這種可能性,首先在於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綱領,其次在於時值蘇聯創造經濟騰飛奇蹟以及社會主義各國迅速發展樹起的國際榜樣,第三在於中華民族資產階級革命的不徹底性和軟弱性。基於這些國內外環境,可以説社會主義“三大改造”提前10年左右是可能的。

當然,歷史不能重新走過。新中國成立後建立社會主義公有制,首先是由中國共產黨的綱領決定的浴血奮戰28年,讓中國人民在經濟上站起來的必然,其次是當時的國際環境使然——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對新中國的巨大支持和美國為首的西方對新中國的封殺(蘇聯在新中國成立的第二天就予以承認並建交,而美國為首的西方20年後才先後承認新中國,中美直到1979年才建交)。何況,中國模式迄今為止的歷史成就和國際影響,業已充分説明新中國跨越卡夫丁峽谷的正確,證實了“三大改造”對人類發展歷史進程做出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偉大貢獻。

3 “單一公有型”基本經濟制度建構的理論和實踐創新

無論“三大改造”中的農村集體化,還是民族資本的贖買改造,都沒有原盤照搬蘇聯模式,而是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公有化道路,標誌着中國模式建構的起步。

農村集體化沒有照搬蘇聯建立集體農莊的公有化模式,而是吸取其一步到位急於求成的教訓,創新了馬克思主義農村集體化理論,走出了一條循序漸進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農村集體化道路。第一,立足國家工業化大規模經濟建設需要,全面把握工農關係,正確地制定實施了“先合作化,後機械化”的戰略;第二,立足廣大農民擺脱貧窮、實現共同富裕的強烈願望,從鞏固工農聯盟建設社會主義的政治高度,準確把握了農村集體化的歷史意義;第三,把農業與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有機結合、同步進行,使之相互促進;第四,貫徹“改造”與“建設”同時並舉的方針;第五,堅持自願互利、反對強迫命令的原則,在引導、説服、教育農民走社會主義集體化道路過程中,走出了一條“三步走”(互助組、初級社、高級社)道路;第六,堅持黨對農村集體化的領導,發揮了思想政治工作優勢;第七,把合作化運動與農民人文技能素養培育有機結合;等等。

因而可以説,“三大改造”中的農村集體化,極大地創新了馬克思主義農村集體化理論,走出了一條充分調動了廣大農民走社會主義道路的積極性,創造了中國空前的農村發展奇蹟農村集體化道路。其不可低估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在於除標誌着中國特色農村集體化道路的成功外,還在於對當前乃至今後發展農村合作經濟來説,也是一筆極為寶貴的經驗財富。但意義更大的似乎是中華民族資本的贖買之路。

中華民族資本的贖買之路,可以視為立足國情破天荒地創新了馬克思主義贖買理論,前無古人地走出了一條從流通領域到生產領域、從物的改造到人的改造有機結合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族資本改造道路。如通過有利有節的利用、限制和改造政策,委託加工、計劃訂貨、統購包銷、委託經銷代銷、單個企業公私合營、全行業公私合營等形式,創造性地探索了一系列由低級到高級的國家資本主義形式;再如幫助民族資本家轉變為社會主義經濟的管理者和勞動者,實現了物的改造與人的改造的有機結合;又如採取兩面夾擊戰略恰當處理了與農村集體化之間的關係,以及恰當處理“三大改造”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等等,都是對馬克思主義贖買理論以及實踐的偉大創新。

無疑,“單一公有型”基本經濟制度走過了近30年十分曲折艱難的建構、鞏固之路,存在這樣那樣的急於求成、急於求純的錯誤。但對於“三大改造”的意義無論如何界定,有一點是必須肯定的,那就是“單一公有型”基本經濟制度的建構理論和實踐創新,標誌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亦即中國模式探索的起步。因為即便僅就這一歷史過程在西方封鎖下打造的獨立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而言,也將永遠彪炳千秋。更何況,還有更具社會歷史意義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上層建築和社會意識形態的相應建構發展。因此,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週年大會上發表講話説:“我們創造性地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使佔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東方大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廣泛最深刻的社會變革。我們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積累了在中國這樣一個社會生產力水平十分落後的東方大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經驗。”由此可以預見,未來某個時期總結中華民族復興崛起乃至世界共產主義運動歷史時,完全應該做出這樣的結論:“單一公有型”基本經濟制度初步奠定了中華民族復興崛起的經濟基礎,所標誌的中國模式的萌芽起步,是繼新中國成立之後20世紀中國的第二次劃時代鉅變,也是繼蘇聯之後發生的人類歷史上改變國際經濟政治版圖舉足輕重的重大事件。

四、“公主共髮型”基本經濟制度:中華民族富起來的經濟基礎和中國模式的形成標誌——新中國基本經濟制度的建構發展的第三座里程碑:“公主共髮型”基本經濟制度的建立

“公主共髮型”基本經濟制度作為新中國基本經濟制度建構發展的第三座里程碑,奠定了中華民族復興崛起走向富裕的根本經濟制度基礎。以憲法的形式把它“定型”確立,表明其既決定了又標誌着中國模式的形成。其意義十分深遠重大。

1 “公主共髮型”基本經濟制度“定型”確立的重大歷史意義和重要歷史地位

“公主共髮型”基本經濟制度,1997年寫人中共十五大報告,1999年3月載入憲法,標誌着中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經過50多年的建構、鞏固和發展完善而最後“定型”。對此,無論從其奠定中國模式保障中華民族富起來的經濟基礎來説,還是從其作為中國模式的經濟制度內容來看,都標誌着中國模式的基本形成。

改革開放20年(1978-1997),新中國基本經濟制度由“單一公有型”向“公主共髮型”的完善昇華過程,也就是中國人民加快富起來的過程。由此帶來整個經濟體制和上層建築相應發生的重大變化,不僅有目共睹地得到廣泛肯定,而且由於在這場全球性金融危機中凸顯的優越性而首先被國際社會譽為中國模式。所謂中國模式,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亦稱中國道路。中國模式作為人類發展模式的一種,舉世矚目地載入新中國乃至全人類發展史冊,具有毋庸置疑性。如果不是刻意避開或抹殺中國模式的社會主義性質,那麼,國內外某些把中國模式的形成原因歸功於“市場化”、“全球化”的觀點,在兩個方面都顯得十分膚淺。一方面,沒有看到“公主共髮型”基本經濟制度的“定型”確立,不僅奠定了中華民族加快富起來的中國模式的經濟基礎,而且作為中國模式的經濟制度構成或中國模式中的經濟發展模式部分,決定着也決定了中國模式的形成和歷史性質以及發展方向和發展進程。另一方面,沒有看到市場經濟作為一種資源配置方式,僅僅同人類發展特定歷史階段即利益差別廣泛存在的歷史階段相聯繫。看不到市場經濟將隨着生產力的高度發達、物質的極大豐富、經濟利益差別廣泛存在的消失而退出歷史舞台的必然性,也就看不到“市場化”服務於特定經濟、社會制度的工具性和歷史性。無疑,社會主義現階段,市場化在配置資源中發揮着重要作用。但這種重要作用僅僅是一種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以及其他社會都可以用的工具性作用,在我國只與新中國基本經濟制度以及中國模式的現階段相聯繫。隨着生產力的高度發達和利益差別的縮小,市場經濟作為基於利益差別的資源配置方式步入淘汰時期是自然而然的。屆時,新中國基本經濟制度將由“公主共髮型”向“公優充分型”轉型昇華,中國模式將更加完善成熟,社會主義將由初級階段向中、高級階段演進。

2 “公主共髮型”基本經濟制度“定型”確立的歷史貢獻

新中國基本經濟制度由“單一公有型”向“公主共髮型”轉型的歷史貢獻,是非公經濟納入基本經濟制度範疇,使之由社會主義制度外到制度內,由公有經濟補充上升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組成部分,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公主共髮型”基本經濟制度理論,作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創新發展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其重大理論意義,模仿列寧對馬克思的經濟學説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的重要地位的評價,可以這樣表述:“公主共髮型”基本經濟制度理論,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在經濟制度上最深刻、最全面、最詳盡的證明和運用。

具體説來,“公主共髮型”基本經濟制度建構發展的重大實踐意義,至少有兩個層面:從中國模式的形成和發展層面看,新中國基本經濟制度的建構發展過程,也就是中國模式的形成過程。無論過去的“單一公有型”,還是現在的“公主共髮型”抑或將來的“公優充分型”,都既是中國模式相應歷史時期的經濟基礎,又是與中國模式形成、發展過程相應歷史時期相適用的基本內容,並構成其根本或“脊樑”部分。中國模式在這場全球性金融一經濟危機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是其根本或“脊樑”作用的初步彰顯。從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層面看,“公主共髮型”基本經濟制度作為中國模式的經濟基礎,對於中國模式形成和發展完善的決定性作用及其重大實踐意義,就更加清楚了。可以説,“單一公有型”基本經濟制度決定的經濟體制是傳統計劃經濟,可稱為中國模式經濟制度的起步形態;“公主共髮型”基本經濟制度決定的經濟體制是當代有待完善發展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可稱為中國模式經濟體制的當前形態;“公優充分型”基本經濟制度決定的經濟體制是完善發達也是趨於消亡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可稱為中國模式經濟體制的未來形態。現階段,“公主共髮型”基本經濟制度的多種產權形態,奠定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形成和不斷髮展完善的市場主體體系基礎。沒有新中國基本經濟制度由“單一公有型”向“公主共髮型”的嬗變昇華,也就沒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構,更談不到中國模式的形成和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

五、“公主共髮型”將來向“公優充分型”昇華:中華民族由富到強經濟基礎的奠定——新中國基本經濟制度的建構發展的第四座里程碑:將來的“公主共髮型”基本經濟制度的建立

發展完善“公主共髮型”基本經濟制度,在將來使之向“公優充分型”轉型昇華,光大中國模式,打造中國共產黨再創輝煌的第四座里程碑,將最終奠定中華民族復興崛起由富到強的根本基礎。

1 “公優充分型”基本經濟制度的內涵和基本特點

“公優充分型”基本經濟制度作為新中國基本經濟制度的第三個歷史形態,亦即成熟形態,特指“公主共髮型”在將來發展完善到公有經濟優越性充分彰顯,非公經濟以及資本的歷史地位和影響日落西山,公有經濟加速取代非公經濟歷史時期的基本經濟制度。其基本特點至少有兩個:一是生產力水平在多個領域趕上並超越西方發達國家,共同富裕目標高度實現,公有經濟制度發展完善到足以充分顯示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程度。二是人類本性的復歸日益加速充分,並具體表現在三個層面:一是宏觀政治體制較為充分地保障政治上人民當家作主;二是宏觀經濟體制充分保障人力產權的基本生存權實現的同時,全面發展權、公平共享權和管理監督權等權利也已經較為充分自主地實現;三是微觀經濟制度即企業制度中,人力產權型現代企業制度趨於普遍化。

2 中共自十六大以來對發展完善“公主共髮型”基本經濟制度做出的重大貢獻

新中國基本經濟制度作為中國模式的根本基礎,決定了當前光大中國模式的根本切入點,是加快發展完善“公主共髮型”基本經濟制度。對此,中國共產黨自十六大以來做出的重大貢獻,集中表現為兩個“毫不動搖”的提出和內涵的不斷完善。

中共十六大報告提出了兩個“毫不動搖”和一個“統一於”,簡稱兩個“毫不動搖”。其內容即:“第一,必須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第二,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第三,堅持公有制為主體,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統一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不能把這兩者對立起來”。中共自十七大以來,在一再重申堅持兩個“毫不動搖”過程中,對“統一於”的內涵逐步作了完善。中共十七大提出了“堅持平等保護物權,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新格局”。中共十七屆四中要求全黨“自覺劃清”的四個界限之一,是自覺劃清“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同私有化和單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營造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的體制環境”。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把兩個“毫不動搖”應用於文化體制改革,為“形成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要求“必須毫不動搖地支持和壯大國有或國有控股文化企業,毫不動搖地鼓勵和引導各種非公有制文化企業健康發展。”

3 中共十六大以來發展“公主共髮型”基本經濟制度的歷史意義

中共十七大提出“堅持平等保護物權,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新格局”,明確了公有經濟與非公經濟同為市場主體,在市場上一樣擁有公平競爭的平等地位,這一為二者通過市場實現平等競爭、優勝劣汰而形成相互促進關係所作的歷史定位,拓寬了兩個“毫不動搖”“統一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的“統一”路徑,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很大。非公經濟的這一市場主體地位定位,對於非公經濟來説是歷史性的。即便“三大改造”之前,非公經濟也沒有取得如此歷史地位。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要求全黨“自覺劃清”“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同私有化和單一公有制的界限”,事實上是提醒全黨高度重視新自由主義在國內外的巨大危害,絕不能搞私有化,也不能搞單一公有制。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要求全黨創造“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的體制環境”,更清晰地明確了各種所有制經濟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市場上的平等地位和公平競爭關係。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對“形成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的要求,可以理解為包括文化產業在內的各種產業,公有經濟的主體地位和“公主共發”的根本原則,都具有不可動搖性。所有這些,其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具有多重性。

基本經濟制度範文 篇四

2、按勞分配的原因:生產資料公有制是實行按勞分配的前提。生產力發展水平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物質基礎。第三,社會主義條件下人們勞動的性質和特點,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直接原因。多種分配方式的原因:這種分配方式也是由我國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並存的所有制結構決定的。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是:

1、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標誌;

2、以共同富裕為根本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