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丹柯《索橋的故事》資料(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87W

丹柯《索橋的故事》資料(精品多篇)

丹柯《索橋的故事》資料 篇一

1. 學習目標

基礎知識目標

生字:

堰 yàn 岷 mín 坪píng 葺 qì

多音字:

形似字:

正音字:堤 dī不讀 tí 摔 shuāi 不讀suāi

詞語:

縫隙:裂開或自然的狹長的空處。

雪冤:洗刷冤屈。

作家簡介: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現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散文集《隨想錄》。解放後曾先後擔任中國作家協會上海分會主席,上海市文聯主席及多家雜誌主編。

2. 能力目標

學習本文圍繞中心選取材料的寫法

3. 思想情感目標

學習文中所讚美的犧牲自己,造福於百姓的人的無私奉獻精神。

二。 重點、難點:

重點:文章的脈絡層次。

難點:故事中所藴含的精神。

三。 課文分析:

先來概括每一段的內容:

1. 介紹索橋的位置、名稱、橋面、橋欄、橋墩。

2. 寫我走索橋的經過及所見。

3. 寫“魚嘴”的意義。

4. 寫何先生夫婦造橋的經過。

5. 寫走下索橋的感受。

6. 收束全文,揭示全文主旨。

從上述內容看,本文不在寫“橋”,而重點是寫與索橋有關的故事,通過寫故事來表現人物的精神特點,揭示全文的主旨。即“比故事更美,更好的東西”。也就是上文所説的“那樣的心,那種想幫助多數人,想跟多數人的心貼近,為了多數人甚至犧牲自己的偉大的心”。

本文以索橋為線索,以故事為內容,以人物的精神為主題。

還有幾個問題,需要講解。

1. 第一段寫一個鄉下人和兩個孩子過橋有什麼作用?

表現索橋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便利。

2. 作者着重寫“魚嘴”有什麼作用?

交待“魚嘴”的作用。引出下文的都江堰。

3. 文題是“索橋的故事”,為什麼還要寫都江堰?

索橋造福於人民,寫索橋是為了歌頌造福於人民的人。都江堰是造福百姓的工程,二者相呼應,深化主題。

【模擬試題】

一、給加點的字注音。

岷江( ) 都江堰 ( ) 雪冤( )

挽成( ) 頭暈眼花( ) 逮捕( )

二、辨字組詞。

瀾( ) 砂( )堤( )拆( )

斕( ) 沙( )提( )坼( )

三、分別指出與下列各組詞不同類的一項,將字母序號填入括號內。

(1)a. 答應 b. 答謝 c. 答案 d. 答覆 ( )

(2)a. 明確 b. 明白 c. 明天 d. 明智 ( )

(3)a. 探望 b. 展望 c. 盼望 d. 願望 ( )

(4)a. 紅旗 b. 紅布 c. 紅透 d. 紅星 ( )

四、請找出下面句中的錯別字,並將正確的寫在括號內。

a. 四川灌縣二王廟山腳有一坐索橋,叫做“安瀾橋”。( )

b. 幸好橋兩旁有竹索編的欄干。 ( )

c. 過了頂蓋下面,橋身又往下邪。 ( )

d. 木板鋪得不整齊,中間有漏縫。 ( )

五、填空

1. 《索橋的故事》是作家______寫的一篇散文。他是中國現代_______。作品主要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中提到的索橋,在今天四川省成都市________。

六、閲讀下文,回答問題。

凡是到都江堰參觀的人都要來看看索橋。那天我從山上二王廟下來,在索橋上來回走了兩次。橋身微微擺動,我往前走,橋也好象在往前走。一個鄉下人挑着擔子迎面走來,橋一下子動的厲害了。我走過他身邊,加快腳步往高處去。忽然起了一陣笑聲,兩個小孩子從高處跑下來,橋接着大大動了一會兒。我連忙走上高處,又繼續往下走。

我剛走到一半路程,就停下來,站在欄杆前埋頭看下面。我的眼光正落在“分水魚嘴”上。我起初看不出來這個光滑的、魚嘴般的“石頭”是什麼東西,後來才知道它是把岷江分為內外兩條江的工程。這個“魚嘴”在都江堰的前端,都江堰便是兩千兩百年以前李冰父子在岷江中修築的一條大堤。二王廟就是為了紀念李冰和他的兒子二郎修建的。

我看看“魚嘴”,看看“魚嘴”兩旁數不清的砂石,我又往前走了。回來的時候,我把“魚嘴”再看了一陣。“魚嘴”依舊擺在那裏,看一百遍也看不出什麼變化,可是在它上面,我好象看到了兩千兩百多年前的人們的手和心。這個石頭是會説話的。那許多用手建造了這個“魚嘴”的人,雖然沒有留下名字,可是留下了他們的心。就在離這裏九公里的紫坪鋪,在將近一公里長的河谷的兩岸,上千忙碌工作的年輕人,他們的心不是跟兩千兩百多年前那些人的心一樣麼?大的水電站就要在那裏動工修建了。

1. 説説“魚嘴”的作用是什麼?

2. 説説“我好象看到了兩千兩百多年前的人們的手和心”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

3. 課文説“這個石頭會説話的”,猜猜石頭説了些什麼?

4. 本文寫索橋,為什麼要寫都江堰工程?

【試題答案】

一、二、三、四、五題答案略

六、1. 把岷江分為內外兩條江

2. 含義:作者由眼前的工程想到兩千兩百多年前的人們,是他們用辛勤的勞動換來了此偉大的工程,作者更聯想到了這些人們為民造福,無私奉獻的精神。

3. 開放題大意對即可(説當年人們建造此工程的艱辛,…………)

4. 索橋造福於人民,寫索橋是為了歌頌造福於人民的人。都江堰是造福百姓的工程,二者相呼應,深化主題。

索橋的故事 篇二

教學目標:

1.體驗人類最美好的事物,讓學生受到薰陶和感染,培養高尚的精神情操。

2.整體感悟課文的故事情節並聲情並茂的講述。

3.瞭解作者的寫作順序和文章結構,深入挖掘本文的主旨,培養學生的自主閲讀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讓學生感受有關索橋的感人故事,使心靈在故事中得到薰陶、感染、淨化。

教學難點:體會課文結尾的含義。

教學方法:閲讀感悟、探究、自主合作

教學準備:查找安瀾橋的相關資料、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整體感悟文章內容

2、瞭解文章寫作順序和結構,理清文章思路。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引用毛澤東詩詞《七律·長征》中的“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導入新課。

“走遍天下路,難過岷江渡”這是沒有索橋前,流傳於百姓間的一句話。

清嘉慶八年(1803)五月十五日,渡口翻船,一百餘人葬身魚腹。如此慘狀,令私塾先生何先德夫婦坐卧不安,他們再也不能讓這樣的人間悲劇再次發生,於是決心克服重重困難也要修建橋樑。這座橋就是位於都江堰魚嘴分水堤之上,橫跨內外兩江的安瀾索橋。圍繞着索橋有着許多感人的故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和著名作家巴金先生一起去了解它,瞭解它的故事,體會其中藴含的道理。

二、整體感知:

1.作者簡介:指生讀課後小資料

巴金:原名李堯棠,中國現代作家。第一部中篇小説《滅亡》,“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2.學生自由讀課文,完成自學提示:

(1)找出文中重點詞語。

(2)給課文列提綱。

3、檢查彙報交流:

指學生讀、齊讀:

安瀾橋          橋墩        岷江      逮捕

頭暈眼花        雪冤        千真萬確

4.按旅遊行蹤感悟課文內容 ,給文章列提綱。

介紹索橋(1): 名稱、橋身、橋面、橋欄、橋墩

站在索橋上(2-3): 都江堰

走下索橋(4-5): 索橋來歷

感悟(6): 主旨

5、檢查學生讀文情況。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感受文中故事主人公的高尚品質,讓學生受到薰陶和感染,培養高尚的精神情操。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請看這幾張圖片:課件展示“安瀾橋”“都江堰”“二王廟”的圖片。讓學生説説觀後感受,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這課。

二、深入理解課文

1.索橋到底什麼樣子呢?有什麼特點呢?? 讀課文,邊讀邊畫相關的語句,邊思考。

2.看圖片,直觀感受索橋的樣子。看到了索橋你有什麼感受。

3.帶着自己的感受再來讀課文。

讀課文,思考

橋身:橋長,高。橋面:用竹索和木板修築的

欄杆    橋墩

4.為什麼要修建索橋,是誰修建的?我想等你們瞭解了關於索橋的故事後就一定能解決這些問題了。

5.默讀課文,想一想索橋有什麼故事?作者有什麼感受。結合文章內容及課前所查找的資料想一想你從中有哪些收穫與體會。

默讀,自學,邊讀邊畫相關語句,做批註。

6.從這些故事中選擇一個你最喜歡、感受最深的和同學交流。

作者的感受:“魚嘴”依舊擺在那裏,看一百遍也看不出什麼變化,可是在它上面,我好像看到了兩千兩百多年前的人們的手和心。那是怎樣的手和心呢?

7.為什麼要修建索橋,是誰修建的?我想等你們瞭解了關於索橋的故事後就一定能解決這些問題了。

8.默讀課文,想一想索橋有什麼故事?作者有什麼感受。結合文章內容及課前所查找的資料想一想你從中有哪些收穫與體會。

默讀,自學,邊讀邊畫相關語句,做批註。

從這些故事中選擇一個你最喜歡的和同學交流。

作者的感受:“魚嘴”依舊擺在那裏,看一百遍也看不出什麼變化,可是在它上面,我好像看到了兩千兩百多年前的人們的手和心。那是怎樣的手和心。

三、合作探究:

1.寫索橋為什麼還要寫都江堰?

2.我好像看到了兩千兩百多年前的人們的手和心?這裏的“手”和“心”都比喻什麼?指生説,再讓學生做口述練習:

李冰父子的心是一顆_____的心

何氏夫婦的心是一顆——的心

3.這個石頭是會説話的。你猜猜石頭會説些什麼?

四、拓展延伸。

結尾一句“什麼東西”比故事更美、更好,結合現實生活你還能説出那些人間更美、更好的故事嗎?

五、作業:

寫一段反映“愛心”這一主題的語段,200字左右。

板書設計:

勇於犧牲

索橋

的          李兵父子 捨己為人

故事             何公 何母

勇士丹柯 不怕困難

教後反思:

本文故事簡練,意藴深遠,教學時我先讓學生交流預習時自己的疑問, “索橋”什麼樣?在哪?它有什麼作用?什麼時候修建的?它有什麼故事?然後我在教學中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讓學生圍繞以上問題進行教學。接着,我讓學生熟讀課文,理解作者的寫作順序,列出提綱。再根據提綱和文章的內容,結合課外收集的資料,對照圖畫,引起聯想。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合作交流,倡導個性化閲讀,使學生在與文本交流的過中,心靈得到薰陶、感染、淨化。

最後,我讓學生找出重點語句,分析讓作者感動的是什麼,他得到的比故事更美、更好的東西是什麼?學習本文圍繞中心選取材料的寫法。整體感悟課文的故事情節並聲情並茂地講述。然後來概括每一段的內容,瞭解作者的寫作順序和文章結構,深入挖掘本文的主旨,培養學生的自主閲讀能力。學習文中所讚美的犧牲自己,造福於百姓的人的無私奉獻精神。即“比故事更美,更好的東西”。也就是上文所説的“那樣的心,那種想幫助多數人,想跟多數人的心貼近,為了多數人甚至犧牲自己的偉大的心”。

《索橋的故事》教學設計 篇三

《索橋的故事》通過講述都江堰上“安瀾橋”的故事,抒發了對“更美,更好”的東西的讚美與嚮往之情,表達了自己對“那對夫婦的心”的敬意。下面是關於六年級語文下冊《索橋的故事》教學設計範文,歡迎大家閲讀理解!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

默讀課文,瞭解主要內容。

過程與方法

理清條理,寫出課文提綱。

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課文結尾的含義。

教學重點:

能體會課文3、5段中一些句子的含義。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課文最後一句話的意思。

一、導入,板書課題。

1、引導學生分析課題。

2、介紹查閲的相關資料。

二、讀課文,學會生字詞。

投影出示

安瀾(lán)橋

縫隙(xì)

大堤(dī)

相關資料展示:安瀾橋介紹 魚嘴剖面圖。

三、正確朗讀,瞭解內容。

1、指名,自定朗讀段,要求把字讀正確。

2、自由讀,弄清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學生交流。

3、再讀課文,想想文章按什麼順序來寫的,寫出每自然段內容。

4、全班交流,理清表達順序。

(1) 介紹索橋的樣子。

(2) 在索橋上,想到兩千年前的李冰父子所留下的工程。

(3) 介紹魚嘴及它的作用。

(4)走下索橋,想起索橋的另一個名字。

(5)從故事中感受到“燃燒的心”,引發思緒。

(6)由索橋的故事想到比故事更美、更好的東西。

5、聯繫全文,想想課文最後一句話的意思。

6、分別朗讀理解。

四、總結學習收穫。

五、作業。

進一步朗讀全文。

板書設計:

索橋的故事

介紹索橋

按參觀遊覽順序站在橋上 想到千年前

走下索橋,引發思緒

點明中心,深化含義

丹柯《索橋的故事》資料 篇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整體感悟課文的故事情節並聲情並茂的講述。瞭解作者的寫作順序和文章結構,深入挖掘本文的主旨,培養學生的自主閲讀能力。

2、過程與方法:閲讀——感悟——探究——延伸,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共同感受人間的美好心靈。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驗人類最美好的事物,讓學生受到薰陶和感染,培養高尚的精神情操。

教學重點:

讓學生感受有關索橋的感人故事,使心靈在故事中得到薰陶、感染、淨化。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結尾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談話、介紹背景導入

1、“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讓人望而卻步,“走遍天下路,難過岷江渡”這是沒有索橋前,流傳於百姓間的一句話。然而,何先得夫婦修了一座索橋,叫“安瀾橋”,也叫“夫妻橋”,還叫“何公何母橋”。 課文圍繞着索橋發生着許多感人的故事。今天,我們跟隨作家巴金先生一起遊覽索橋,瞭解索橋的故事,體會其中藴含的道理。請同學們輕聲讀課題。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誰來説説課文的主要內容。(課文先介紹索橋;再寫站在索橋上,看到都江堰聯想到兩千兩百多年前人們的“手”和“心” ;接着寫走下索橋, 從何氏夫婦的故事聯想到為了多數人犧牲自己的心 ;最後點明主旨,感悟到比故事更美、更好的東西。)

3、追問:索橋有什麼故事?什麼東西“ 比故事更美更好 ”?讓我們先來了解索橋。

二、深入理解課文

師過渡:索橋到底是什麼樣子呢?想看嗎?

1、課件展示索橋圖片,直觀感受索橋的樣子。

2、看到了索橋你有什麼感受?(長、雄偉、高大------)

3、課文又是怎樣介紹索橋的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圈出文中從哪些方面介紹索橋,並思考索橋有什麼特點。

(橋身長、橋面是木板,不整齊,有的地方斷裂,竹索編的橋欄、沒有橋墩,用竹架代替)

4、你對索橋的那些地方感興趣,試着噹噹小導遊介紹介紹。(生練習,指名介紹)

5、聽了小導遊的介紹,我們一定對索橋瞭解很多,讓我們把體現索橋特點的詞語重讀,語速適中讀讀第一自然段。老師讀黑色的字,男生讀紅色的字,女生讀綠色的字。

6、(2)過渡:瞭解了索橋,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索橋的故事。

自學提示

1、瀏覽課文2-5,想想索橋有什麼故事?

2、小聲讀讀故事,從這些故事中體會到了什麼?在文中做簡單批註。

3、想一想什麼東西“比故事更美、更好”?你從哪裏看出來?

(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讀書心得。)

問題一:1、李冰父子修都江堰的故事。2、何公何母為民修橋的故事。3、勇士丹柯掏心引路的故事。

問題二:課件:課外資料,瞭解李兵父子是怎樣修建都江堰的故事。體會到李冰父子有一顆( )的心。讀何公何母為民修橋的故事,體會到何氏夫婦也有一顆( )的心。勇士丹柯有一顆( )的心。

問題三

1、對照板書:李冰父子修都江堰造福百姓、何公何母為民修橋勇於犧牲、勇士丹柯掏心引路捨己為人的精神“比故事更美、更好”。還有什麼東西“比故事更美、更好”?(從課文第五自然段找一找。)

2、生讀出:那種想幫助多數人、想跟多數人的心貼近、為了多數人甚至犧牲自己的偉大的心是不會死的,不管經過百年千載,它都會發光,就像高爾基在一篇故事裏所描寫的“燃燒的心”那樣。課件出示。

你是怎麼理解這句話的?小組交流。(生談體會,把自己的體會送入文字中讀一讀。)

3、師總結:像李冰父子、何氏夫婦、勇士丹柯許許多多的人為了多數人的温暖、安康、幸福而犧牲自己的人,永遠活在歷史的長河中,他們的心永遠存在於人們的心中,千百年來他們依然在發光人們依然會記得他們的豐功偉績,他們的心靈和無私奉獻的精神依然在影響着一代代。他們都擁有一顆顆偉大的心。(板書)

三、總結全文,昇華主題。

1、師總結:多麼感人的故事,都江堰還有許多動人的故事。作者走在索橋上,領略索橋都江堰的雄偉、美麗,感受到祖國山河的壯麗,心靈也在故事中得到薰陶、感染、淨化。你還能説出哪些人間更美、更好的故事嗎?(同桌交流、全班彙報)

2、小練筆:索橋的故事感染了作者,引發了他的思緒,也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同學,你們想做一個什麼樣的人呢?(試着寫下來)

3、師總結:老師希望同學們説到做到,做一個像李冰父子、何氏夫婦、勇士柯丹造福百姓、勇於犧牲、捨己為人、心地善良、不怕困難、無私奉獻的人。讓我們一起飽含深情地讀課題:索橋的故事

四、當堂檢測

1、想想課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

2、課文通過講述都江堰上“安瀾橋”的故事,抒發了作者對更美更好的東西的讚美之情,表達了對造福人民的人的敬佩之意。

3、積累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背誦這些句子。

五、課後作業

1、試着給課文列一個提綱。

2、蒐集索橋其它的故事。

板書設計:

索橋的故事

李冰父子修都江堰 造福百姓

偉大的心 何公何母為民修橋 勇於犧牲 讚美、敬佩

勇士丹柯掏心引路 捨己為人

《索橋的故事》教學設計 篇五

教材分析:

《索橋的故事》是作家巴金去都江堰參觀時有感而發寫的一篇散文,通過介紹索橋及講述索橋的故事,抒發了作者對“更美、更好”的東西的讚美之情,表達了自己對“想幫助多數人,想跟多數人的心貼近,為了多數人甚至犧牲自己的偉大的心”的敬意。可以説本文以索橋為線索,以故事為內容,以人物的精神為主題。

學情分析:

經過幾年的語文學習,學生已經能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自主閲讀,並且初步具備了理解感悟文本的能力。通過第二單元第一課《長城贊》的學習,學生對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有了進一步的體悟,本課旨在前一課的基礎上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合作交流,倡導個性化閲讀,使學生在與文本交流的過程中,心靈得到薰陶、感染、淨化。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充分讀課文,瞭解主要內容,理清條理,寫出課文提綱。

2、蒐集“安瀾橋、都江堰”等課外資料,進一步瞭解文章中講述的有關索橋的故事。

3、引導學生自讀感悟,交流討論,理解重點語句和課文的思想感情。

4、體會課文結尾的含義。

5、讓學生感受有關索橋的感人故事,使心靈在故事中得到薰陶、感染、淨化。

教學重點:

在故事中使心靈得到薰陶、感染、淨化。

教學難點:

1、體會都江堰工程與索橋故事之間的內在聯繫。

2、體會課文結尾的含義,感悟什麼東西“比故事更美、更好”。

教學過程和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課前預習。

索橋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説是陌生的`。他們不知道索橋在什麼地方,不知道索橋什麼樣子,不知道索橋的重要作用,更不瞭解索橋的故事。為此,在課前應讓學生蒐集相關資料,這些資料包括索橋、都江堰、魚嘴、二王廟、何氏夫婦等等。因為資料的內容比較多,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蒐集整理歸類,既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能提高他們的合作學習能力。

二、激情導課。

1、“走遍天下路,難過岷江渡”這是沒有索橋前,流傳於百姓間的一句話。清嘉慶八年(1803)五月十五日,渡口翻船,一百餘人葬身魚腹。如此慘狀,令私塾先生何先德夫婦坐卧不安,他們再也不能讓這樣的人間悲劇再次發生,於是決心克服重重困難也要修建橋樑。這座橋就是位於都江堰魚嘴分水堤之上,橫跨內外兩江的安瀾索橋。圍繞着索橋有着許多感人的故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和著名作家巴金先生一起去了解它,瞭解它的故事,體會其中藴含的道理。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三、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如果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標記。

2、檢查字詞掌握情況。

縫隙 雪冤 竹索

都江堰 安瀾橋(注意“堰”“ 瀾”的寫法)

3、提出不明白的問題

例如:索橋什麼樣子?為什麼要修建索橋修建的索橋?怎麼修建的?索橋到底有哪些故事?課文中的“石頭”説了些什麼?什麼東西“比故事更美、更好”?寫索橋為什麼還要寫都江堰工程?……

(鼓勵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的願望,老師可以將課文中的要點與學生提出的一些問題結合起來,預設或生成某些問題。)

四、賞析感悟。

(一)瞭解索橋

1、索橋到底什麼樣子呢?有什麼特點呢?小聲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寫索橋建造特點的語句讀一讀,把其中你感受深的語句畫下來。

2、在小組裏交流找出的句子和詞語,結合蒐集到的資料,説説索橋的建造特點。

3、全班交流:運用書中的語言信息並結合相關資料介紹“索橋”。

4、“索橋”雖然是那樣的簡陋,可走在上面別有一番情趣。請同學們觀察圖中的人物,想象一下他們走在橋上時的感受。(可直接運用書上的語言,也可以結合自己的體會)

(二)瞭解索橋的故事

1、剛才我們通過讀重點語句並結合蒐集到的資料瞭解了索橋的建造特點,那索橋究竟發生了哪些動人的故事呢?

2、(出示句子)“索橋的故事自然不止這麼一點兒,都江堰也還有許多動人的故事。”千百年來,是誰在向走過都江堰和索橋的人們訴説着它們的故事?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有關的語句。(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語句)

(1)“‘‘魚嘴‘‘依舊擺在那裏,看一百遍也看不出什麼變化,可是在它上面,我好像看到了兩千兩百多年前人們的手和心。”

(2)“我不能説這個故事是千真萬確的,然而碑上的文字讓我們看見了那一對夫婦的心。”

3、兩千兩百多年前人們的心和何氏夫婦的心究竟是怎樣的心呢?請同學們再來讀讀課文,邊讀邊做批註,結合自己蒐集到的資料在小組裏交流交流,建造都江堰的人們和建造索橋的何氏夫婦都具有一顆什麼樣的心?

4、全班交流

給學生留下充分閲讀文本內容的時間和空間,通過小組的合作學習給他們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在交流中圍繞着重點語句進行賞析、揣摩、誦讀,從而在全班的交流中逐漸感悟到:幾千年前建築都江堰的人們和建造索橋的何氏夫婦都具有“想幫助多數人、想跟多數人的心貼近、為了多數人甚至犧牲自己的偉大的心。”(出示倒數第二段中的語句,齊讀)

5、瞭解了都江堰和索橋的故事,同學們知道作者在寫索橋故事的同時,為什麼還要寫都江堰工程了嗎?(學生交流補充)

6、老師小結:

幾千年前建築都江堰的人們和建造索橋的何氏夫婦都具有勇於克服困難,為他人着想,為多數人而犧牲自己的心。所以説都江堰工程和索橋之間是一脈相承的,只是索橋的故事更深的感染了作者,引起思想上的共鳴,前者是鋪墊,後者是人物精神的深化。

7、著名作家高爾基筆下的勇士丹柯同樣具有這樣一顆“勇於克服困難,為他人着想,為多數人而犧牲自己的心”。(簡單介紹勇士丹柯的故事)

8、齊讀課文第五段,嘗試背誦感受最深的語句。(可簡要交流背誦的原因)

(三)課外延伸,深化主題

1、(出示句子)“索橋的故事自然不止這麼一點兒,都江堰也還有許多動人的故事。”你還了解哪些故事,能給大家介紹介紹嗎?(學生可以將自己蒐集到的有關資料與同學們分享,在交流中進一步感受到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才幹。)

2、出示都江堰河索橋的相關錄相圖片和課文的最後一句話“然而故事是講不完的,誰要是到都江堰走一趟,誰要是在索橋上站片刻,他一定會得到比故事更美、更好的東西”,什麼東西“比故事更美、更好”?

(多媒體課件的運用,就能夠幫助學生親身感受祖國山河的壯麗,感受都江堰,索橋的雄偉,美麗,從而領悟到人間更美、更好的東西,那就是“一顆想幫助多數人,想跟多數人的心貼近,為了多數人甚至犧牲自己的偉大的心”,使每一個人的心靈在故事中得到薰陶、感染、淨化。這種情境的創設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性,表達慾望,難點也在其中得到解決。)

五、總結全文:

作者在遊都江堰和安瀾索橋時,被幾千年前的人觸動和感染,從而領悟到人間更美、更好的東西,那就是“一顆想幫助多數人,想跟多數人的心貼近,為了多數人甚至犧牲自己的偉大的心”。

第二課時

一、回顧全文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小組內交流感受最深的地方。

2、修建都江堰的人們和建造索橋的何氏夫婦以及勇士丹柯都具有顆什麼樣的心?(出示倒數第二段中的語句,引導學生背誦)

二、列提綱

學習完了課文,想想課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試着給課文列一個提綱。

(讓學生通過閲讀進一步把握文章的脈絡,列出提綱,對文章整體結構安排有進一步的認識。在小組和全班進行交流)

三、作業佈置

你的家鄉還有哪些古蹟?這些古蹟背後發生了哪些故事?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考察並蒐集相關資料,在全班交流。

《索橋的故事》教學反思

《索橋的故事》這篇文章故事簡練,意藴深遠,但“索橋”什麼樣?在哪?它有什麼作用?什麼時候修建的?它有什麼故事?這些問題對於學生都是陌生的,根據六年級學生的實際及本課的特點,教學中宜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教學。

然後,我讓學生熟讀課文,理解作者的寫作順序,列出提綱。再根據提綱和文章的內容,結合課外收集的資料,對照圖畫,引起聯想。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合作交流,倡導個性化閲讀,使學生在與文本交流的過程中,心靈得到薰陶、感染、淨化。

再次,我讓學生找出重點語句,分析讓作者感動的是什麼,他得到的比故事更美、更好的東西是什麼?學習本文圍繞中心選取材料的寫法。整體感悟課文的故事情節並聲情並茂的講述。然後來概括每一段的內容瞭解作者的寫作順序和文章結構,深入挖掘本文的主旨,培養學生的自主閲讀能力,閲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共同感受人間的美好心靈。體驗人類最美好的事物,讓學生受到薰陶和感染,培養高尚的精神情操。學習文中所讚美的犧牲自己,造福於百姓的人的無私奉獻精神,瞭解了文章的脈絡層次和故事中所藴含的精神。即“比故事更美,更好的東西”。也就是上文所説的“那樣的心,那種想幫助多數人,想跟多數人的心貼近,為了多數人甚至犧牲自己的偉大的心”。本文以索橋為線索,以故事為內容,以人物的精神為主題。索橋造福於人民,寫索橋是為了歌頌造福於人民的人。都江堰是造福百姓的工程,二者相呼應,深化主題。還了解了作者的寫作技巧:比喻手法、聯想、襯托、鋪墊 。

索橋的故事 篇六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整體感悟課文的故事情節並聲情並茂的講述。瞭解作者的寫作順序和文章結構,深入挖掘本文的主旨,培養學生的自主閲讀能力。

2、過程與方法:閲讀——感悟——探究——延伸,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共同感受人間的美好心靈。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驗人類最美好的事物,讓學生受到薰陶和感染,培養高尚的精神情操。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引用毛澤東詩詞《七律·長征》中的“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而導入新課。

二、整體感知:

1、作者簡介:

巴金:原名李堯棠,中國現代作家。第一部中篇小説《滅亡》,“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2、詞彙積累:給加點字注音。安瀾橋       橋墩        岷江      逮捕        頭暈眼花         雪冤        千真萬確

3、展示“安瀾橋”“都江堰”“二王廟”的圖片。

4、按旅遊行蹤感悟課文內容

介紹索橋(1): 名稱、橋身、橋面、橋欄、橋墩

站在索橋上(2-3): 都江堰

走下索橋(4-5): 索橋來歷

感悟(6): 主旨

5、合作探究:(1)、寫索橋為什麼還要還要寫都江堰?

(2)、我好像看到了兩千兩百多年前的人們的手和心?這裏的“手”和“心”都比喻什麼?

(3)這個石頭是會説話的。你猜猜石頭會説些什麼?

三、拓展延伸。結尾一句“什麼東西”比故事更美、更好,結合現實生活你還能説出那些人間更美、更好的故事嗎?

四、板書設計:

介紹索橋

索橋的                           得到比故事

站在索橋看到——都江堰聯想——手和心

故事                           更美好的東西

走下索橋——故事——燃燒的心

五、寫作技巧:1、比喻手法2、聯想3、襯托4、鋪墊

六、作業:課下寫一段反映“愛心”這一主題的語段,200字左右。

索橋的故事 篇七

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瞭解主要每人。

2、理清條理,寫出課文提綱。

3、體會課文結尾的含義。

教學重點

默讀課文,瞭解主要每人,理清條理,寫出課文提綱。體會課文結尾的含義。

教學難點 默讀課文,瞭解主要每人,理清條理,寫出課文提綱。體會課文結尾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5)

引用毛澤東詩詞《七律·長征》中的“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導入新課。

“走遍天下路,難過岷江渡”這是沒有索橋前,流傳於百姓間的一句話。

清嘉慶八年(1803)五月十五日,渡口翻船,一百餘人葬身魚腹。如此慘狀,令私塾先生何先德夫婦坐卧不安,他們再也不能讓這樣的人間悲劇再次發生,於是決心克服重重困難也要修建橋樑。這座橋就是位於都江堰魚嘴分水堤之上,橫跨內外兩江的安瀾索橋。圍繞着索橋有着許多感人的故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和作家巴金先生一起去了解它,瞭解它的故事,體會其中藴含的道理。

二、學習新課:(20)

1.通過課前的閲讀和蒐集,你都瞭解了哪些內容?

詞彙積累:

給劃線字注音。

安瀾橋 橋墩 岷江 逮捕

頭暈眼花 雪冤 千真萬確

2.學生將自己蒐集的資料進行展示:

3.教師進行講解:這是一篇散文,作者:巴金。

4.在介紹完作者之後,引導學生默讀,默讀之後,引導學生進行交流。

交流的內容為:

(1)本文是按照什麼(遊覽的)順序寫的;小組進行交流。之後進行彙報。接着進行交流課文是怎樣按照遊覽的順序寫的?(小組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進行記錄)然後進行全班之間的交流。

(2)怎樣寫的?或者先介紹了什麼?(索橋)

然後寫什麼?(“我”站在索橋上,看到兩千多年前李冰父子留下的都江堰工程,想到兩千多年前的“人們的手和心”;

再寫什麼?(“我走下索橋從故事中感到”燃燒的心“,引發思緒;

最後點名了什麼?(得到比故事更美好的東西”,心靈在故事中得到薰陶、感染、淨化)

5.引導學生繼續默讀課文,同時提問:“你對課文的最後一句話是怎樣理解的?或者説:

1.通過課前的閲讀和蒐集,你都瞭解了哪些內容?

2.學生將自己蒐集的資料進行展示:

“為什麼故事是講不完的,誰要到都江堰走一趟,誰要是在索橋上站片刻,他一定會得到比故事更美、更好的東西?”

學生小組內進行討論。

進行交流:如果學生理解不透,引導學生反覆的讀第3、5自然段,然後學生進行聯繫上下文進行交流。

三、師生進行小結:(5)

引導學生討論為什麼課文寫索橋,卻花了很多的筆墨寫都江堰的工程,在索橋上為什麼聯想到了幾千年人們的“手和心”,走下索橋有聯想到了什麼?這樣寫有什麼好處?(兩者是一脈相承的,索橋的故事感染了作者,引起思想上的共鳴,前面是鋪墊,後面是情感的變化)這個石頭是會説話的。你猜猜石頭會説些什麼?

四、引導學生完成課後第二題:(10)

結尾一句“什麼東西”比故事更美、更好,結合現實生活你還能説出那些人間更美、更好的故事嗎?寫一段反映“愛心”這一主題的語段,200字左右。

1. 學生進行説。

2. 學生進行寫。

學生進行説。

學生進行寫。

丹柯《索橋的故事》資料 篇八

教學情況分析:

《索橋的故事》這篇文章故事簡練,但意藴深遠,給人以啟迪。但“索橋”什麼樣?在哪?它有什麼作用?什麼時候修建的?它有什麼故事?這些問題對於學生都是陌生的,也都是它們想了解的,根據六年級學生的實際及本課的特點,教學中宜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教學。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識記理解文中的生字生詞,掌握有關巴金的文學常識。

2、讀課文,理請文章脈絡。

(二)過程與方法

1.自主學習,理請文章的思路;合作探究,品析重點語句,理解故事,把握主題。

2.課外蒐集有關的索橋的資料及故事,與同學交流。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理解文中作者所讚美的為百姓造福,無私奉獻的精神。

2.讓學生的心靈在故事中得到薰陶、感悟、淨化。

重點:

1.文章的結構提綱。

2.故事中所藴含的精神。

難點:重點句子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播放《愛的奉獻》這首歌的錄音,讓學生心靈受到一次洗禮,進而導入新課學習。同學們,從古到今,中華民族無數人都在默默奉獻着,才使這個世界變得如此美好,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索橋的故事》一文背後也藴藏着愛的故事?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故事來感受古人的情懷。

二、學生自讀課文,整體感受課文,理清文章思路。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1、字詞

2、作者

3、文章脈絡(逐段理清)

(1)介紹索橋的橋身、橋面、欄杆、橋墩。

(2)寫我走索橋的經過及所見。

(3)“魚嘴”引起作者思考。

(4)講述索橋的故事

(5)走下索橋的感受

(6)點明主旨

4、學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

預設的問題:

(1)為什麼寫“魚嘴”?(交代其作用,引出都江堰)

(2)為什麼寫都江堰?(索橋造福人民,寫索橋是為了歌頌造福於人民的人。都江堰是造福百姓的工程,二者相呼應,深化主題)

(3)為什麼寫鄉下人挑着挑子在橋上過?(表明索橋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

(4)如何理解“兩千年前的人們的手和心”這句話?(作者由眼前的工程想到兩千兩百多年前的人們,他們用辛勤的勞動換來了此偉大的工程,作者更聯想到了這些人們為民造福無私奉獻的精神)

三、就學生提出的問題以合作探究的方式給予解決,對學生沒有提出的,但又要教給學生的,師要提出讓學生合作解決。

1、作者圍繞索橋寫了許多故事?你能找出來嗎?這些故事又能説明什麼?

李冰父子修都江堰的故事(勤勞勇敢、造福百姓的精神)

何公何母的故事(敢於創新、默默奉獻精神)

丹柯挖心的故事(勇於獻身、甘於奉獻的精神)

2、故事是感人的,故事是發人深思的,它給人以力量,催人奮進。索橋的故事當然不止這些,同學們課下還收集了哪些有關索橋的故事呢?(同學間交流蒐集的故事)

3、這些故事不但給我們給極強的震撼,同時也給作者以深深的感受,在文中找出這樣的句子。

明確:“我好象看到了兩千兩百年前的人們的手和心。”可是三百多年前人們的心也給我們帶來温暖。那樣的心,那種想幫助多數人,想跟多數人的心貼進,為了多數人甚至犧牲自己的偉大的心是不會死的。

四、交流探究:

文章結尾的含義?

(得到比故事更美好的東西,即心靈在故事中得到薰陶、感染、淨化)

五、總結

本文以索橋為線索,以故事為內容,以精神為內涵,在故事的敍述中,作者從中感到燃燒的心,引發思緒,得到比故事更美好的東西,即心靈在故事中得到薰陶、感染、淨化

丹柯《索橋的故事》資料 篇九

【作者】:

巴金(1904~2005),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1920年入成都外語專業學校攻讀英語。1923年赴上海,不久到南京東南大學附中讀書。1927年赴法國,創作了處女作《死亡》,發表《死亡》時使用巴金的筆名。1928年回到上海,從事創作和翻譯。主要著作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説,《復仇》《將軍》等短篇小説集和《海行雜記》《憶》《短簡》等散文集。巴金以其獨特的風格和豐碩的創作令人矚目,被魯迅稱為“一個有熱情的進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數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背景】:

安瀾橋:安瀾橋時我國著名的五大古橋之一,全長320米。最早稱繩橋或竹藤橋,這與用來修建它的材料有關。到了宋代,改稱“評事橋”。明朝末年毀於戰火。清嘉慶八年(公元1803年),何先德夫婦倡議修改竹索橋,以木板為橋面,旁設扶欄,兩岸行人可安渡狂瀾,故更名“安瀾橋”;民間為紀念何氏夫婦,有稱之為“夫妻橋”。它是溝道內、外江兩岸的交通要道。橋的原址本在魚嘴處,1974年因興建外江水閘,經國務院批准,將索橋下移了一百多米,改用鋼索建造。索橋是我國古代人民為征服高山峽谷、急流險灘,利用本地竹木資源創建的懸空過渡橋樑形式之一,是世界索橋建築的典範。

【都江堰】:

都江堰位於四川都江堰市西北岷江中游,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這項工程主要有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寶瓶口進水口三大部分構成,科學地解決了江水自動分流、自動排沙、控制進水流量等問題。

【魚嘴】:

魚嘴是都江堰工程的主體部分。是分水堤的頭,主要起分水的作用。

索橋的故事 篇十

教學目標:1、自主學習生字新詞,在充分朗讀課文的基礎上,整體感知課知索橋的感人故事,理清條理,寫出課文提綱。

2、深入學習課文,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交流討論,理解重點語句,體會文章結尾的含義,激發學生對美好事物的讚美之情。

3、蒐集資料,加深對索橋故事的瞭解。

教學重難點:1、在讀中理解“寫索橋還寫都江堰工程”的原因。

2、體會課文中重點句的含義。3、瞭解故事的同時,體會文章所藴含的精神。

教具準備:有關索橋的圖片及文字資料

教學方法:讀中感悟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激發學習興趣

1、板書“索橋”,提問:看到這個題目,你想到了什麼?

2、補充課題,談話:中國現代著名的作家巴金先生曾到四川安瀾橋遊覽,感觸頗深,便寫下了這篇文章以抒情懷。這節課我們就一同學習這篇文章,感受索橋令人心動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的內容,理清文章脈落

(一)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1、師生交流作者資料

2、重點詞語辨析:

光景  露縫  頭暈眼花  橋墩 都江堰  紫坪鋪  岷江  團扇來扇

(1)指名讀詞語(2)給加點字標音,區別多音字與前後鼻韻母(3)説説畫線詞語的意思並造句。

3、指名讀課文,檢查讀得是否正確流利。

(二)理清文章脈落

1、説説文章按什麼順序來寫的?根據自己的理解列出提綱。

2、請學生説一説,強調説明理由。

三、圖文對照,感知索橋的樣子

1、課文中的插圖與文中哪一部分內容相符?默讀你找到的段落,畫出能體現索橋特點的詞語和句子。

2、討論交流,教師結合批畫情況進行引導:

(1)橋所處的地理位置及名稱

(2)橋身有一里光景長……中間還露縫。(説明橋很簡陋)

(3)幸好橋兩旁……也不會落到水裏去。(橋比較安全)

(4)索橋沒有橋墩……升上去。(體會設計者的才智)

四、細讀課文,體會故事的感人之處

引入:這樣一座簡陋而安全,給人帶來幾分樂趣的橋,究竟包含了怎樣的故事呢?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尋找講述索橋故事的段落。

(一)學習第四自然段

1、學生瀏覽課文後,交流:第4自然段向我們講述了這個感人的故事。

2、指名讀這個故事,思考: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3、組織交流。(故事中的夫妻二人為了人們的便利而捨棄自己的生命,他們的行為是感人的,是值得世人讚頌的)

(二)學習第2、3自然段

1、默讀第2、3自然段,思考;作者站在橋上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把你讀後的發現及感受批註下來。

[2、同桌互相交流。

3、集體交流,重點理解:

(1)作者看到“一個鄉下人挑着擔子迎面走來”“忽然起了一陳笑聲,兩個小孩從高處跑下來”(從中體會索橋給人們帶來的便利)

(2)看到“分水魚嘴” (藉助圖片及文字資料,瞭解它的用途及特點。)

(3)文中將“魚嘴”比喻成什麼?(石頭)文中説:“這個石頭是會説話的。”猜想一下它會説什麼呢?指名説一説。

(3)想到了“都江堰便是兩千兩百多年前李冰父子在岷江中修築的一條大堤”;想到“兩千兩百多年前人們的手和心。”

(4)想到“就在離這裏……那些人的心一樣的麼?”這句話是一個什麼句式,如果改成陳述句好不好,為什麼?(體會反問句的作用)

4、引入“我的視角”:鼕鼕在學習了文章後,不明白寫索橋為什麼還要寫都江堰工程,你明白嗎?把你的想法説給大家聽一聽。(引導説出:在索橋上看到都江堰,想到人們的手和心,走下索橋,聽到索橋的故事,從故事中聯想了為多數人而失去生命的人,一脈相承。只是索橋的故事更感人,更深地感染了作者,引起作者的共鳴。前面是鋪墊,後面是深化。)

(三)學習第5自然段

1、談話引入:作者被許多年前的人的手和心所感染,他的思緒怎能平靜?請同學們默讀第五自然段,畫出你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並註上自己的體會。

2、組織交流,先請學生説一説自己所畫的句子及理由,再重點理解下面的句子:

“那樣的心,那種想幫助多數人、想跟多數人的心貼近、為我多數從甚至犧牲自己的偉大的心是不會死的,不管經過百年千載,它都會發光,就像高爾基在一篇故事裏所描寫的‘燃燒的心’那樣。”(通過交流學生批註的感受,使學生明白這句話謳歌了為多數人的幸福温暖犧牲自己的人,讚美了他們無私奉獻的精神,説明這樣的心永存於人們的心中,在發光,人們永遠記着他們。)

“何公何母的心給每個走過索橋的人添一些温暖,甚至在三百年後的寒冷的冬天,我站在橋頭還會揭下帽子當團扇來扇”(體會到這句話並不是説作者感到天氣熱來扇扇子,而是人們的行為使自己的心得以温暖)

(2)這些人的確值得我們歌頌,讓我們懷着對他們的敬意來讀一讀這段話吧!

(3)試着背誦這兩個句子。

(四)學習第6自然段

過渡:索橋的故事很感人,都江堰也有許多動人的故事,那文中寫到:“比故事更美、更好的東西”指什麼呢?

(1)請學生説説自己的理解。(2)教師酌情引導:指的是心靈在故事中得到感染和淨化。

五、激情總結:一首悦耳的歌曲,會使你心情愉悦;一句温馨的祝福,會使你倍感温暖,相信索橋的故事也會在你的心中永存,因為它使我們每個人的心靈得到了洗禮。

六、佈置作業:(1)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不少遺蹟,如:寺廟、石橋….它們的背後也有不少故事,請大家考察一下,並動筆寫一寫,準備與大家交流 。 (2)推薦閲讀巴金作品《家》

教後反思:讓學生在讀中思,在讀中悟,並將自己的感悟及時批註,使他們明白文章的內涵是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來體現的,並不是憑空的想象,真正提高他們的自讀自悟能力,學生在閲讀了文章之後,總會有自己的見解和感受,相信他們,放手讓他們自己去發現,並進行批註,無疑為學生提供了走入文本、平等與文本交流的機會,從而進一步讓心靈得到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