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關於橋的精彩民間傳説故事(通用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22W

關於橋的精彩民間傳説故事(通用多篇)

將軍橋的故事傳説 篇一

尤家港出口,汾湖之南與陶莊鄉相鄰的港上,有一座用兩條巨大條石架成的單孔平橋。叫。將軍橋”。

相傳很早以前,住着一家窮苦人家,母子兩人,苦度光陰,兒子叫朱阿大,靠養鴨f維持生活。

一天,他到田裏看鴨,回家時清點,少了一隻。第二天放鴨回家,清點時發現又缺了一隻。這樣一連半個月,30只鴨子少了一半。朱阿大不敢告訴老母。他細細地查看,終予發現在一條大堤岸下,有一條巨大黃鱔,偷吃了他的鴨子。這一天,他把剩下的15只鴨挪繫上繩子,套上彎鈎,然後象平常一樣去放鴨子。那條隱藏在洞穴中的巨大黃鱔果然又出來吞吃鴨子了,但是,鴨子吞進一半,卻被彎鈎扎住了喉嚨,要吞吞不進,要吐}l上不出。朱阿大一見,立即連繩帶鱔一齊拖出。這黃鱔還想犟,卻被朱弼大用雙手卡住,捉進早已準備好的籮頭裏。朱阿大回到家裏後,急忙磨刀殺黃鱔。他的娘告訴他説,千年黃鱔百年修,吃不得。

朱阿大説是恨之入骨,非剝它皮吃它肉不可。娘勸不住,又説,黃鱔頭最毒,人不能吃,剩下來讓家裏那隻看門狗吃了吧!於是,狗吃了黃鱔頭,一會兒,狗頭突然發大,大得象個獅子頭,而且變得異常兇猛。朱阿大吃了黃鱔肉,身體也立刻變大,就象鋼鑄鐵打一般,可他的頭還象先前一樣大小,成了個小頭大身體的怪人。從此,朱阿大的力氣大得嚇人。人家造房子打夯要六個人才行,可他只要用腳跟旋一下,夯就被打下去了;人家的重船擱淺,他只要用雙肩頂一下,船就能行駛了。朱阿大成了農民有困難時的最好幫手。

再説,在尤家港出口的南汾湖中,有一頭“金牛”,每到八月半的夜間,就要上岸偷吃“仙草”。這頭牛一上岸,便去糟蹋農民辛辛苦苦種出的莊稼。為了保護農民的收成,每年八月半的夜間,朱阿大總是獨自守候在田橫頭,不讓金牛上來。有一年八月半夜問,他告訴妻子,又要到田橫頭去等候。半夜時分,月光皎潔,突然金光一閃,一頭龐然大物踏水而來。

剛要進入莊稼地時,朱阿大一個鯉魚跳龍門,撲向金牛。金牛一驚,掉頭便逃,朱阿大哪裏肯放,一個虎躍,雙手抓向金牛頭部,只聽“唰“的一聲,金牛的胡予全被朱阿大扯了下來,金牛一陣巨痛,立刻狂奔起來,頃刻蹤影全無。從此,這頭怪牛再也沒來破壞過莊稼。朱阿大得了這把牛鬍子,用它打了一雙草鞋,穿在腳上,能象金牛一樣踏水而行,隔河兩岸的農民常叫他相幫,把東西往來運送。

這期間,有個外來的相面先生,見朱阿大力大如牛又輕捷如魚,便告訴他朝廷正在選拔良將,憑你這身功夫,奪個武狀元篤定。朱阿大聽了他的話,上京趕考,一去數年,果然成了個武狀元。他考中武狀元后,皇帝要接見他。皇帝是以貌取人的,見他武藝雖然高強,但人卻生得很怪,於是革了他的武狀元功名,只給他一隻船,裝滿千把斤糧食,叫他回老家去享清福。朱阿大受此侮辱,本想棄船而歸,再一想,將糧食運回老家,分給饑荒的弟兄們,也好度過一段時光。於是,就駕船返回故里。

當船駛到南汾湖與尤家港會合處的地方時,只見堤壩旁有個18歲的小夥子在水裏摸魚,魚洞很深,那小夥子力氣奇大,用力向洞內掏一掏,堤壩就動一動。朱阿大於是一篙子下去,把那小夥子戳死了,他的船也沉到了汾湖底,朱阿大隻能踏水而歸。朱阿大回到家裏,看見妻子房裏有一雙男人鞋子,就質問妻子,妻子説,你昏了頭,在外面混了這麼多年,又考什麼武狀元,把家鄉忘了,這是你兒子的鞋子。朱阿大問:“兒子呢?”妻子説:“在河灘邊摸魚”。朱阿大立刻撲通跪下向妻子求饒,説兒子被自己一篙子戳死了。這是報應,糧船也沉了。朱阿大為了贖自己的罪,決心在自己沉船的地方,修堤築壩,後來又去北汾湖洛水廟採大石頭兩塊,架起一座單孔平橋,讓千人跑,萬人踏,以贖自己的罪孽。橋架好後,朱阿大也就死在橋下。死後,人們稱朱阿大為“小頭將軍”。

港上的男女老少,有了這橋,交通便利,不走彎路,為了紀念這位小頭將軍,人們就把這座橋叫做“將軍橋”。

關於橋的中國民間故事 篇二

西湖斷橋,最早叫段家橋。

很早以前,西湖白沙堤,從孤山蜿蜿蜒蜒到這裏,只有一座無名小木橋,與湖岸緊緊相連。遊人要到孤山去遊玩,都要經過這座小木橋,日曬雨淋,橋板經常要爛斷,遊人十分不便。

橋旁有一間簡陋的茅舍,住着—對姓段的夫婦。兩人心地善良,手腳勤快,男的在湖裏捕魚為生,女的在門口擺個酒攤,賣家釀土酒。因酒味不佳,顧客很少上門,生意清淡。

一天,日落西山,夫婦倆剛要關門,來了一個衣衫襤褸的白髮老人,説是遠道而來,身無分文,要求留宿—夜。段家夫婦見他年老可憐,熱情地留他住下,還燒了一條剛從西湖裏捕來的鯉魚,打上一碗家釀土酒,款待老人。老人也不客氣,一連飲了三大碗,便倒在牀上,呼呼入睡。

第二天早晨白髮老人臨別時,説道:“謝謝你們好心款待, 這裏有酒藥三顆,可幫助你們釀得好酒。”説罷,取出三顆紅紅的酒藥,告別而去。

段家夫婦將老人的三顆酒藥放在釀酒缸裏,釀出來的酒,顏色猩紅,甜醇無比,香氣襲人。從此,天天顧客盈門,段家猩紅酒名揚杭城,生意一天比一天興隆。段家夫婦拆了茅舍,蓋起了酒樓。他們為了感謝白髮老人,積蓄了一筆錢,準備好好答謝他。

歲月流逝,一晃三年。這年冬天,西湖大雪,白髮老人冒雪來到段家酒樓。夫婦倆一見恩人來到,喜出望外,留老人長住他家。然而老人第二天便要告別。臨別之時,段家夫婦取出三百兩銀子送給老人。老人笑着推辭説:“謝謝你們夫婦—片好心, 這孤單老人,要這麼多銀錢何用?你們還是用在最要緊的地方吧!”説罷,便踏雪向小橋走去。段家夫婦站在門口相送,只見老人剛跨上小木橋,腳下一滑,橋板斷啦,老人也跌進了湖裏。夫婦倆急忙跑去相救,忽見白髮老人立於湖面,如履平地,微笑着向他們揮揮手,漂然而去。

段家夫婦這才知道,白髮老人不是凡人。想起老人臨別説的話,使用那筆銀錢在原來的小木橋處,造起了一座高高的青石拱橋,還在橋頭建了一座亭子。從此,遊西湖的人,再不怕路滑橋斷啦。

鄉親父老懷念段家夫婦行善造橋的好事,便把這橋稱為段家橋。後來,因為“段”、“斷”同音,使被稱為斷橋。

關於橋的中國民間故事 篇三

韓愈要在惡溪上面造一座大橋,因為水深流急無法施工,便請八仙和廣濟和尚幫助建造,廣濟和尚負責西岸工程,八仙負責東岸工程。為了早日把大橋建好,兩邊仙佛們都施法力,各顯神通。

廣濟和尚跑到桑埔山來,口中念起符咒,用手一指,只見滿山石頭都滾動起來,霎時變成一羣羔羊。由廣濟和尚趕往潮州城來。東岸八仙跑去鳳凰山,把山上石頭變成豬羣,也趕向工地。

八仙人多,分批趕豬,別人都走了,只有鐵枴李趕着最後一批豬下山,那知半路碰到一個孝婦在一口墳前啼哭,被這喪氣一衝,即時符法失靈,那羣烏豬都倒下去變成一座小山,叫做“豬山”。

廣濟和尚一人趕羊,顧此失彼,趕到潮州城一點,少了兩隻羊,急忙跑回頭尋找。當他找到了羊又往回趕時,卻遇上一個財主,那財主見羊起了不良之心,便對廣濟和尚説:“這兩隻羊是我家丟失的。”説完就把二隻羊拖走了,財主趕羊經過自已的田裏,羊忽然不走了,財主在羊身上抽了一鞭,兩隻羊變成了兩座山頭,把財主和他的一百畝地都壓在山下。這兩座山人們叫它“烏洋山”。

八仙少了一羣豬,廣濟和尚又掉了二隻羊。大橋建到江心,便沒有石頭可把橋接起來,惡溪兩岸照舊還是被水隔斷。鐵枴李急得直跺腳,結果把東岸橋墩踩低了一角,大家正不知如何是好,只見何仙姑把手中寶蓮花拋下,花瓣在江心散開來,變成了十八條梭船,對岸廣濟和尚看了,急忙丟下手杖,手杖變成了一條長藤,把十八條梭船緊緊連成一條浮橋 。

橋建成了,人們把大橋叫做“湘子橋”。也叫做“廣濟橋”。

關於橋的中國民間故事 篇四

“有病不請醫生-自來瞧(橋)”,這一地名歇後語常聽人説,但自來橋這名字的來歷,很少有人能説清楚。一個雙休日,我回了老家明光,走訪了一些老人,這才知道它頗有點神奇的來歷。

自來橋位於明光市東南約40公里的羣山之中,和滁州市、來安縣及江蘇的盱眙縣接壤,是歷的山區古鎮,清朝以前叫太平庵。傳説中北宋楊家軍的楊六郎、李開芳率太平軍北伐途中在這裏駐紮過,太平軍失敗後洪秀全手下一個苗將軍也在此安營紮寨佔山為王。1940年春中國共產黨成立嘉山縣抗日民主政府,縣政府就設在自來橋鎮,首任縣長汪道涵。自來橋雖是個山區小集鎮,但它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的千年歷史。

緊挨着小鎮有一條不寬但也不算窄的清水河。枯水季節河水淺,兩岸過往行人得脱鞋卷褲涉水而過;雨季水深,過往行人及生意人要繞很遠的道,十分不便。早些年河上也架過森橋,不頂用,發了場大水,洪水下來就給衝了。再架,第二年洪水一下來又給衝了。

北宋時,有一年秋天大將呼延慶要到王村(今白沙王)探望舅舅,見兩岸百姓過往十分麻煩,就在太平庵住下來,召集當地有錢大户出錢、百姓出工要建一座石橋。當橋基建成後橋面卻無合攏石,周圍雖然山多,但大石頭都是圓鼓楞墩的灰麻石,或是不耐壓的沙塵石,必須到較遠的地方去開採。無論是到老嘉山、中嘉山、魯山或是龍山,最近的也有40多裏地,就是有合適的合攏石,當時當地也無運輸能力。呼延慶無奈,最後還是用林橋面,學撐兩年就被一場山洪給衝了。那以後一直留下兩個石橋墩。

一八五三年夏,洪秀全部下兩員猛將林鳳祥、李開芳率太平軍精鋭部隊二萬餘人從揚州出發,實施洪秀全的北伐計劃,路經太平庵,無意中聽老百姓説起當年呼延慶幫助建橋之事。林、李兩將商議後,將部隊駐紮下來,決心要把這橋修好。這天下午林、李二位將軍帶領軍中幾名幹過瓦匠、木匠、石匠的人和幾名偏將前往橋墩處,後又派快馬四處尋找合攏石。第二天早上有人返回稟報,澗溪以東的龍山石質堅硬,塊也大,是花崗石,只是無法運回。林、李二位將軍正犯愁呢,軍中一名偏將略通天文,他説近期有幾場暴雨,定會引起山洪暴發。到時借暴漲的山洪,用人順溜拖來,可使石橋合攏。林、李二將採納了那位偏將的建議,派人去上游開採巨大花崗石,另派人多準備粗長的麻繩。可一連幾天都是烈日當空,北伐任務也緊急,正不知如何是好時,突然第六天上午飯後烏雲滾滾,電閃雷鳴,傾盆大雨下個不停,機會來了。林、李二位將軍按原計劃立即派人冒雨行動,命令全軍石橋合攏後連夜開拔。

翌日,雨過天晴,河水漸退,人們發現一塊巨大的花崗石,橫擔在橋基上。消息迅速傳遍全鎮,圍觀者無不稱奇,人們七嘴八舌,有的説太平軍為太平庵百姓做了件大好事,對太平軍將士讚不絕口。鎮上有個富户活龍活現地説,他一連在飛來廟燒了三天的香,感動了玉帝,玉帝派一神龜將花崗石馱來的,並説他親眼見的,那神龜的頭有笆斗大。這可是太平庵的吉祥之兆。在他的鼓動下,很多人又來到飛來廟燒香磕頭,感謝神靈。後來人們主動捐款在石橋的兩邊砌上石欄杆,橋的兩頭還立有石獅,從此自來橋遠近聞名。後來人們就太平庵改叫“自來橋”了。

關於橋的中國民間故事 篇五

杭州上城有座“安樂橋”,同一條河上還有並排三座“豆腐橋”。這四座橋都是南宋年間造的,到如今已經有八百多年了。

岳飛大破金兵的時候,手下有個將軍叫王佐。他用苦肉計説降了陸文龍,把金兀朮打得大敗。只是他從此缺了一隻胳臂,不能再打仗,岳飛便保舉他做安樂王,皇帝還答應他在杭州城內造一座王府養老。

安樂王的王府造在河邊。動工時,泥沙、石灰、石板、木材堆滿在河埠上。河上沒有橋,原來的一隻擺渡船,又被運磚送瓦的工匠佔用了,老百姓沒法來往,心裏很生氣,便編出歌兒來唱:“安樂王,安樂王,為你安樂大家忙!”

王佐從軍中回到杭州,得知了這件事情。他想:我一個人要那麼大的王府做啥!不如拿這些材料在河上搭座橋,好讓大家方便些。於是,他就吩咐工匠,先挑紮實的青磚石板,在河上搭一座大橋,剩下的材料,隨便造兩間房子做王府。

百姓聽説不造王府先造橋,都來幫忙。人多力量大,不到一個月工夫,便在河上造起一座寬闊平整的大橋。河上有了橋,老百姓一高興,又編出新歌兒來唱:“安樂王,好心腸,造座大橋通四方。”

你唱我唱,一傳兩傳,消息刮進宰相秦檜的耳朵裏,秦檜很妒忌,説道:“造一座橋也能揚名!我如今就要造它三座,一座比一座闊,一座比一座高,跟你王佐鬥鬥富有,看看你強還是我強!”

秦檜動動嘴,下面的官員便跑斷了腿:增捐加税,強迫老百姓不分晝夜地造橋。過了整整三個月,在安樂橋同一條河上,並排造起了三座橋,果然是一座比一座闊,一座比一座高。

秦檜很得意,親自給這三座橋取了名字,叫做“鬥富一橋”、“鬥富二橋”和“鬥富三橋”。

一條河上有一座橋就夠了,造那麼多做什麼!老百姓恨死了秦檜,都賭氣不走他那三座鬥富橋。

因為杭州人講話“鬥富”與“豆腐”差不多,老百姓取笑秦檜,就把那三座橋叫做“豆腐橋”,一直叫到現在。

趙州橋的傳説 篇六

古時候的趙州,就是現在河北的趙縣。趙州有兩座石橋,一座在城南,一座在城西。城南的大石橋,看去像長虹架在河上,壯麗雄偉。

民間傳説,這座大石橋是魯班修的,城西的小石橋,看去像浮游在水面上的一條小白龍,活靈活現,傳説這座小石橋是魯班的妹妹魯姜修的。這兩座橋修得可好啦!舞台上演《小放牛》,還有這樣的唱詞:“趙州石橋魯班爺爺修,玉石的欄杆聖人留,張果老騎驢橋上走,柴王爺推車軋了一道溝。”這裏就唱到了魯班修趙州橋的傳説。

相傳,魯班和他的妹妹周遊天下,走到趙州,一條白茫茫的皎河攔住了去路。河邊上推車的、擔擔的、賣葱的、賣蒜的、騎馬趕考的、拉驢趕會的、鬧鬧攘攘,爭着過河進城。河裏只有兩隻小船擺來擺去,半天也過不了幾個人。

魯班看了,就問:“你們怎麼不在河上修座橋呢?”人們都説:“這河又寬、水又深、浪又急,誰敢修呀,打着燈籠,也找不着這樣的能工巧匠!”魯班聽了心裏一動,和妹妹魯姜商量好,要為來往的行人修兩座橋。

魯班對妹妹説:“咱先修大石橋後修小石橋吧!”

魯姜説:“行!”

魯班説:“修橋是苦差事,你可別怕吃苦啊!”

魯姜説:“不怕!”

魯班説:“不怕就好。你心又笨,手又拙,再怕吃苦就麻煩了。”這一句話把魯姜惹得不高興了。她不服氣地説:“你甭直嫌我心笨手拙,今個兒,咱倆分開修,你修大的,我修小的,和你賽一賽,看誰修得快,修得好。”

魯班説:“好,賽吧!啥時動工,啥時修完?”

魯姜説:“天黑出星星動工,雞叫天明收工。”一言為定,兄妹分頭準備。

魯班不慌不忙溜溜達達往西向山裏走去了。魯姜到了城西,急急忙忙就動手。她一邊修一邊想:甭忙,非把你拉下不可。果然,三更沒過,就把小石橋修好了。

隨後她悄悄地跑到城南,看看她哥哥修到什麼樣子了。來到城南一看,河上連個橋影兒也沒有。魯班也不在河邊。她心想哥哥這回輸定了。可扭頭一看,西邊太行山上,一個人趕着一羣綿羊,蹦蹦竄竄地往山下來了。

等走近了一看,原來趕羊的是她哥。哪是趕的羊羣呀,分明趕來的是一塊塊像雪花一樣白、像玉石一樣光潤的石頭,這些石頭來到河邊,一眨眼的工夫就變成了加工好的各種石料。有正方形的橋基石,長方形的橋面石,月牙形的拱圈石,還有漂亮的欄板。美麗的望柱,凡橋上用的,應有盡有。

魯姜一看心裏一驚,這麼好的石頭造起橋來該有多結實呀!相比之下,自己造的那個不行,需要趕緊想法補救。重修來不及了,就在雕刻上下功夫蓋過他吧!她悄悄地回到城西動起手來,在欄杆上刻了盤古開天、大禹治水,又刻了牛郎織女、丹鳳朝陽。什麼珍禽異獸、奇花異草,都刻得象真的一樣。刻得鳥兒展翅能飛,刻得花兒香味撲鼻。

她自己瞅着這精美的雕刻滿意了,就又跑到城南去偷看魯班。乍一看呀,不驚叫了一聲。天上的長虹,怎麼落到了河上?定神再仔細一瞅,原來哥哥把橋造好了,只差安好橋頭上最後的一根望柱。她怕哥哥打賭贏了,就跟哥哥開了個玩笑。她閃身蹲在柳棵子後面,捏住嗓子伸着脖,“咕咕——”學了一聲雞叫。她這一叫,引得附近老百姓家裏的雞也都叫了起來。魯班聽見雞叫,趕忙把最後一根望柱往橋上一安,橋也算修成了。

這兩座橋,一大一小,都很精美。魯班的大石橋,氣勢雄偉,堅固耐用;魯姜修的小石橋,精巧玲瑰,秀麗喜人。

趙州一夜修起了兩座橋,第二天就轟動了附近的州衙府縣。人人看了,人人讚美。能工巧匠來這裏學手藝,巧手姑娘來這裏描花樣。每天來參觀的人,像流水一樣。

這件奇事很快就傳到了蓬萊仙島仙人張果老的耳朵裏。張果老不信,他想魯班哪有這麼大的本領!使邀了柴王爺一塊要去看個究竟。張果老騎着一頭小黑毛驢,柴王爺推着一個獨輪小推車,兩人來到趙州大石橋,恰巧遇見魯班正在橋頭上站着,望着過往的行人笑哩!

張果老問魯班:“這橋是你修的嗎?”魯班説:“是呀,有什麼不好嗎?”張果老指了指小黑驢和柴王爺的獨輪小推車説:“我們過橋,它經得住嗎?”魯班瞟了他倆一眼,説:“大騾於大馬,金車銀輦都過得去,你們這小驢破車還過不去嗎?”

張果老一聽,覺得他口氣太大了,便施用法術聚來了太陽和月亮,放在驢背上的褡褳裏,左邊裝上太陽,右邊裝上月亮。柴王爺也施用法術,聚來五嶽名山,裝在了車上。兩人微微一笑,推車趕驢上橋。剛一上橋,眼瞅着大橋一忽悠。魯班急忙跳到橋下,舉起右手托住了橋身,保住了大橋。

兩人過去了,張果老回頭瞅了瞅大橋對柴王爺説:“不怪人稱讚,魯班修的這橋真是天下無雙。”柴王爺連連點頭稱是,並對着才回到橋頭上來的魯班,伸出了大拇指,魯班瞅着他倆的背影,心裏説:“這倆人不簡單啦!”

現在,趙州石橋橋面上,還留着張果老騎驢踩的蹄印和柴王推車軋的一道溝。到趙州石橋去的人,都可以看到,橋下面原來還留有魯班爺託橋的一隻大手印,現在看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