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自學簡譜基礎入門教程【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4.6K

自學簡譜基礎入門教程【新版多篇】

其他樂器的情況: 篇一

其實我很佩服吹笛子的人,頻頻換笛子還能看線譜,實在是很厲害。若是以法國號、豎笛等等移調樂器的觀念來看,樂譜本身就應該移好調了。也就是説,樂譜記載好用什麼調子的樂器,演奏員照着換樂器後,仍應使用一致的指法繼續演奏下去,而樂譜必須預先移調。

所以西方管絃樂的指揮就要有很強的讀譜能力,把總譜上面各種不同的移調聲部組織回原來的位置。相形之下,國樂的樂譜不但沒有為移調樂器移調,有些甚至任意採用譜號,造成演奏員額外的負擔。例如許多號稱中音的國樂器實際音高應用高音譜號記譜,而不是聽其名稱就採用中音譜號。有些樂器音區較高,卻仍採實際音高記譜,沒有移調(低八度)記譜,造成識譜的困難。

由此可見,採用線譜雖然是目前專業樂團普遍採用的一種方式,但是國樂界的記譜一直沒有統一的標準,所以演奏員必須花費額外的精力來解決這些問題。

移調的管樂器,如笛子以及傳統嗩吶,在使用線譜上有着上述的移調問題。至於其他大致是固定音位(揚琴、笙),固定定弦(其他大部分的拉弦、彈撥)樂器,則問題比較少。

自學簡譜基礎入門教程 篇二

所謂簡譜,是指一種簡易的記譜法。有字母簡譜和數字簡譜兩種。一般所稱的科譜,係指數字簡譜。數字簡譜以可動唱名法為基礎,用1、2、3、4、5、6、7代表音階中的7個基本音級,讀音為do、re、mi、fa、sol、la、si,休止以O表示。

簡譜是記譜法一種。由於它簡單明瞭、通俗易懂,在記譜、讀譜上有很大的方便。簡譜是用阿拉伯數字1、2、3、4、5、6、7來記錄音高的一種記譜法,讀過書的中國人幾乎都認識它。簡譜有它的優點,但也有它的缺點。

五線譜比簡譜好在哪 篇三

五線譜是目前世界上大多數音樂所使用一種記譜方式。他的歷史相當久,可以追溯到十一世紀的四線譜。不過目前的體制,大約是在十六世紀所底定的。

而簡譜的起步較晚,在十七世紀時由法國出現,其後經由多人的改良,到十九世紀下才逐漸底定其規格。並傳入日本,再傳入中國。其實大約是清末民初的時候。

目前使用簡譜的,大概以有中國人的地方最多了。除了國樂以外,流行歌曲,吉他,甚至於在大陸有些合唱等等,都使用了簡譜。

對於大多數由業餘開始學國樂的人來説,簡譜還是最先入門的一種記譜方式。而音樂班的學生,如果是從國小起的,則有些直接就使用五線譜,沒有使用簡譜。如果是在大一點的,則可能是兩者並用。

所以,以我的經驗來説,有人只會看簡譜,拿到五線譜就得翻成簡譜才看得懂;有的人只會看五線譜,跟他唱首調旋律他還會被搞混了;有人兩種都可以看,但是其中一種看的速度與正確率較高。

第一種人以一般社團的人士居多,第二種則以國小音樂班居多,第三種就是像我們這樣演奏需求較多,或者是社團中比較有心的人了。

有人支持五線譜,甚至完全不知道簡譜是怎麼回事的,也大有人在。有人則是支持簡譜,認為易學易普及,也沒有什麼是簡譜辦不到的。

我自己的識譜轉變過程:

在這裏,我把我個人的經驗以及看法説一説。也許對於與我有類似習樂背景者,能有些參考的作用。

我從高中學國樂開始,就是看簡譜的。後來到大學,在高市國兼差,以及在戲曲界工作的時間,也都是看簡譜的。

不過這中間,我買了一把長笛,開始試着看線譜。

退伍後,回到高雄考入樂團,擔任中音嗩吶演奏員的職務。由於中音嗩吶與長笛的調性相同,指法除少數音以外也有不少雷同之處,所以便在每日翻譜之餘,慢慢嘗試看線譜。由簡單的曲子開始,五線譜發下來後,先剋制自己要翻譯成簡譜的衝動。等到指揮一開始下指揮棒的時候,直接識譜吹奏。

當然總有地方比較難些,我就把實在來不及看線譜的地方,翻譯為簡譜,而且是以C調記譜。

這樣慢慢熟悉,強迫自己看線譜,大約幾個月以後,大部分的樂譜發下來就可以直接識譜了,也脱離了每次發一堆譜就忙着翻譯的緊張忙碌情形。

後來隨着樂器的使用以及樂團抄譜編曲的需要,逐漸也會看各種譜號(高音,中音,低音)了。老實説常用的樂器就有四五種了(不同調性的同種樂器不算),每種樂器各要背上六到八種的簡譜指法,以及兩三種線譜指法,加起來少説也有五六十種指法,的確有些頭痛。

所以有時會出錯是在所難免。不過隨着常用程度不同,出錯的機率也就不同了。基本上愈少換樂器,調號較常用,臨時記號愈少,則出錯的機率也就愈低了。

什麼是簡譜 篇四

簡譜是用阿拉伯數字1、2、3、4、5、6、7來記錄音高的一種記譜法,讀過書的中國人幾乎都認識它。這種記譜法的是法國的修道士蘇埃蒂1665年提出來的。後來,將它加以改進和積極推廣的竟然是法國著名的哲學家、文學家盧梭。由於這種記譜法不方便於記錄多聲部的、複雜的音樂,在歐洲幾乎從未普及過。1882年前後,美國人梅森到日本講學時把它傳入日本,19世紀曾有一度在日本學校通用過,不過後來他們也不用了。清朝末年,簡譜通過留日學生傳入我國。1904年,沈心工先生編寫的“學校唱歌法”一書出版,曾風行一時,從此簡譜便在我國普及開來。筆者認為,簡譜作為一種大眾化的記錄方法,在我國普及和推廣音樂方面曾經而且仍在發揮很大的作用。不過由於它記譜有不少侷限,而且現在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又都不用它,我們應當創造條件推廣、普及五線譜,以利於提高音樂水平及與世界各國進行音樂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