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改革實踐報告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62W

改革實踐報告多篇

【第1篇】大學生成長改革發展社會實踐報告

大學生成長改革發展社會實踐報告

我們學校以“改革開放伴成長,科學發展促和諧”為主題,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要求我們瞭解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家庭生活發生的變化,召開家庭討論會,總結三十年的偉大成就,使我們合理安排寒期生活,多關心父母的工作、生活、健康狀況,學會一項家務小技能,為父母減一分辛勞,為父母及家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彙報自己大學生活,添一分愜意,送一分親情,做快樂的、有責任的家庭成員,共享人間真情。

目的:通過家庭討論會,我們要了解父母的辛苦,從生活上關心他們,為父母多做些事,減少他們的辛苦,營造和諧、温馨的家庭環境。

(一)活動過程

家庭成員:父親、母親、我

時間: 1月31日

我們家召開了小型的家庭會,母親和父親講述了30年前的時候家庭生活的艱辛和變化。我感歎改革開放確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啊!

母親:我以前都是和妹妹睡在屋裏暗樓上(姐妹四個,人多地方小),沒睡過牀。

我:還是喜歡現在的牀。

母親:三十年前,生活那是艱辛呀。我們沒多少錢,結婚時,一切從簡,我和你爸爸一人買了一件襯衣和一條褲子,算是婚禮的禮服了,他乘坐公共汽車到我家接我,然後我又和他一起在幾個同事的陪同下,乘坐公汽到你爸爸家,家裏買了一箱汽水和糖果蛋糕,接待同事和好友,廠裏工會主席代表廠領導來祝賀,表示一下熱鬧,就算婚禮了。不像現在的婚禮都是穿婚紗,用轎車接送,還在酒店擺宴席。

我:你們就沒時髦一下嗎?畢竟是結婚。

父親:你媽那時時髦,我們還照過結婚照,體驗過穿婚紗。

剛成立的家,買了一個煤爐子回來,還沒有煤,因為沒有煤票。那家裏的傢俱吧,當時,時興三轉一響,家裏除了我帶來祖父留下得意半導體收音機,還有我姑姑送來的一台縫紉機以外,什麼現代化的東西也沒有。我們年輕,總相信麪包會有的,一直很勤懇,很節儉。

母親:是呀.我剛生下你,我們工廠就倒閉了,都靠你爸爸一個人的工資,有時我們還要給老家捎點錢,什麼東西都要自己做,衣服、被子、毛衣,自己打所有自己能做的事情,全都自己做,為的是節約。夏天的時候,你爸爸下班回來就把當天穿的衣服一洗,曬乾明天再穿。

我:你年輕時什麼東西都要自己做,現在條件好了怎麼還是自己做?

父親:你媽習慣了,至從你出生到現在,你媽幾乎一直照顧你,你媽還不是怕你穿的不暖和,自己打的毛衣幾好列-------

我:談正題,我們家後來列

母親:下崗後,我也四處打工,後來黨中央的改革開放的腳步加快,就在你滿月的那一天,有人來租我家的房子。再後來,我們家在我辛勤的操持下,別人在看黑白電視的時候,我家就買了彩色電視機,當時買彩電還排了一夜的隊呢。再後來,買收錄機、洗衣機、自行車......。你爸爸也隨後也下崗了,我就總是鼓動他外出打工。

父親:我當時不去可還不是怕工作不穩定,你們吃啥呀?

母親:你爸爸那時候工作不愉快,老闆總是要他加班,又不給加班費,現在好了.

我: 我家的房子建築面積大約有100平米,傢俱已經是第三代了,洗衣機也是第三代了,電視機已是第三個,電腦也是第三個,他們結婚時,大衣櫃裏沒有一件像樣的衣服掛起的,現在,大衣櫃裏已經掛不下了。現在和三十年前比,生活已經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科學進步,手機都有了,電腦幾乎是家家户户了。

總結:我們家現在也只是小康家庭,談不上富裕,但比起以前還是有很大變化。

(二)活動感想

生活質量提高了,但是母親節儉的生活習慣沒有變,勤勞的本色沒變,父親還是向當年一樣努力工作為了這個家庭。父母的努力是為了將來生活更好,也是希望我以後的生活幸福。他們以前生活不好,但我們這一代使幸福的。

元月份父親因腰椎間盤突出開刀住院,那時我第一次覺得父親老了,而且生命很短暫,父親養大了我,自己卻老了。要不是爸爸工作辛苦(父親工作有時要加班,伙食又不好,營養跟不上),他也不會得這病。有一次,我和母親一起去父親那過暑假,我在那裏切實的體會到那裏條件苦,由於住在工廠附近,交通不變,環境冷清(郊區),我們在那早上只能吃泡麪過早(住的地方沒有開灶的地方),中飯和晚飯也是工廠食堂打來的不符合我們習慣(食物偏甜)。其實父親也可以在武漢找份工作,但武漢工資低,而我學費高,父親所以才條件那麼辛苦也不願意回到武漢,他其實都是為了我。

母親這些年以來也是辛苦的,也許大家都認為在家裏不用工作挺輕鬆的,其實並不然母親要做許多本應該是男人做得活,比方説換燈泡。這些天我在家裏做家務,我深刻的體會到日復一日地做家務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堅持的。而母親如果不是對這個家有深厚的愛,也許她早離開了我們。從一個女人來説,她 是脆弱的,可是在我眼中她是堅強的。很多時候母親脾氣不好,我也常跟她吵架,不過後來想一想其實它都是為我好,只是説話的方式讓我無法接受。可是在父親生病的這些天,母親照顧父親的細心又讓我覺得母親也很温柔。她那雙粗大的手,和她那臃腫的身軀,還有她頭上的白髮,讓我回想起兒時母親的樣子,原來母親的青春已在這二十年流逝。

母親和父親都是如此愛我,而我現在能回報他們的,努力讀書,幫他們做些家務,多給他們打電話關心他們。父親病後,原本準備去敬老院社會實踐的我開始在家做點家務,母親陪着父親,我開始一個人在家生活,自己以前很想獨自生活,少些父母管制,離開了父母,我才覺得生活好難,吃飯、睡覺都變得沒有規律。原來我是這樣的離不開父母,父母的關心似乎對我來説變成了習慣。

【第2篇】成長改革發展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

我們學校以“改革開放伴成長,科學發展促和諧”為主題,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要求我們瞭解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家庭生活發生的變化,召開家庭討論會,總結三十年的偉大成就,使我們合理安排寒期生活,多關心父母的工作、生活、健康狀況,學會一項家務小技能,為父母減一分辛勞,為父母及家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彙報自己大學生活,添一分愜意,送一分親情,做快樂的、有責任的家庭成員,共享人間真情。

目的:通過家庭討論會,我們要了解父母的辛苦,從生活上關心他們,為父母多做些事,減少他們的辛苦,營造和諧、温馨的家庭環境。

(一)活動過程

家庭成員:父親、母親、我

時間: 1月31日

我們家召開了小型的家庭會,母親和父親講述了30年前的時候家庭生活的艱辛和變化。我感歎改革開放確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啊!

母親:我以前都是和妹妹睡在屋裏暗樓上(姐妹四個,人多地方小),沒睡過牀。

我:還是喜歡現在的牀。

母親:三十年前,生活那是艱辛呀。我們沒多少錢,結婚時,一切從簡,我和你爸爸一人買了一件襯衣和一條褲子,算是婚禮的禮服了,他乘坐公共汽車到我家接我,然後我又和他一起在幾個同事的陪同下,乘坐公汽到你爸爸家,家裏買了一箱汽水和糖果蛋糕,接待同事和好友,廠裏工會主席代表廠領導來祝賀,表示一下熱鬧,就算婚禮了。不像現在的婚禮都是穿婚紗,用轎車接送,還在酒店擺宴席。

我:你們就沒時髦一下嗎?畢竟是結婚。

父親:你媽那時時髦,我們還照過結婚照,體驗過穿婚紗。

剛成立的家,買了一個煤爐子回來,還沒有煤,因為沒有煤票。那家裏的傢俱吧,當時,時興三轉一響,家裏除了我帶來祖父留下得意半導體收音機,還有我姑姑送來的一台縫紉機以外,什麼現代化的東西也沒有。我們年輕,總相信麪包會有的,一直很勤懇,很節儉。

母親:是呀.我剛生下你,我們工廠就倒閉了,都靠你爸爸一個人的工資,有時我們還要給老家捎點錢,什麼東西都要自己做,衣服、被子、毛衣,自己打所有自己能做的事情,全都自己做,為的是節約。夏天的時候,你爸爸下班回來就把當天穿的衣服一洗,曬乾明天再穿。

我:你年輕時什麼東西都要自己做,現在條件好了怎麼還是自己做?

父親:你媽習慣了,至從你出生到現在,你媽幾乎一直照顧你,你媽還不是怕你穿的不暖和,自己打的毛衣幾好列-

我:談正題,我們家後來列

母親:下崗後,我也四處打工,後來黨中央的改革開放的腳步加快,就在你滿月的那一天,有人來租我家的房子。再後來,我們家在我辛勤的操持下,別人在看黑白電視的時候,我家就買了彩色電視機,當時買彩電還排了一夜的隊呢。再後來,買收錄機、洗衣機、自行車......。你爸爸也隨後也下崗了,我就總是鼓動他外出打工。

父親:我當時不去可還不是怕工作不穩定,你們吃啥呀?

母親:你爸爸那時候工作不愉快,老闆總是要他加班,又不給加班費,現在好了.

我: 我家的房子建築面積大約有100平米,傢俱已經是第三代了,洗衣機也是第三代了,電視機已是第三個,電腦也是第三個,他們結婚時,大衣櫃裏沒有一件像樣的衣服掛起的,現在,大衣櫃裏已經掛不下了。現在和三十年前比,生活已經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科學進步,手機都有了,電腦幾乎是家家户户了。

總結:我們家現在也只是小康家庭,談不上富裕,但比起以前還是有很大變化。

(二)活動感想

生活質量提高了,但是母親節儉的生活習慣沒有變,勤勞的本色沒變,父親還是向當年一樣努力工作為了這個家庭。父母的努力是為了將來生活更好,也是希望我以後的生活幸福。他們以前生活不好,但我們這一代使幸福的。

元月份父親因腰椎間盤突出開刀住院,那時我第一次覺得父親老了,而且生命很短暫,父親養大了我,自己卻老了。要不是爸爸工作辛苦(父親工作有時要加班,伙食又不好,營養跟不上),他也不會得這病。有一次,我和母親一起去父親那過暑假,我在那裏切實的體會到那裏條件苦,由於住在工廠附近,交通不變,環境冷清(郊區),我們在那早上只能吃泡麪過早(住的地方沒有開灶的地方),中飯和晚飯也是工廠食堂打來的不符合我們習慣(食物偏甜)。其實父親也可以在武漢找份工作,但武漢工資低,而我學費高,父親所以才條件那麼辛苦也不願意回到武漢,他其實都是為了我。

母親這些年以來也是辛苦的,也許大家都認為在家裏不用工作挺輕鬆的,其實並不然母親要做許多本應該是男人做得活,比方説換燈泡。這些天我在家裏做家務,我深刻的體會到日復一日地做家務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堅持的。而母親如果不是對這個家有深厚的愛,也許她早離開了我們。從一個女人來説,她是脆弱的,可是在我眼中她是堅強的。很多時候母親脾氣不好,我也常跟她吵架,不過後來想一想其實它都是為我好,只是説話的方式讓我無法接受。可是在父親生病的這些天,母親照顧父親的細心又讓我覺得母親也很温柔。她那雙粗大的手,和她那臃腫的身軀,還有她頭上的白髮,讓我回想起兒時母親的樣子,原來母親的青春已在這二十年流逝。

母親和父親都是如此愛我,而我現在能回報他們的,努力讀書,幫他們做些家務,多給他們打電話關心他們。父親病後,原本準備去敬老院社會實踐的我開始在家做點家務,母親陪着父親,我開始一個人在家生活,自己以前很想獨自生活,少些父母管制,離開了父母,我才覺得生活好難,吃飯、睡覺都變得沒有規律。原來我是這樣的離不開父母,父母的關心似乎對我來説變成了習慣。

【第3篇】通海法院構建西部小法院審判管理模式的改革與實踐述職報告範文

“公正與效率”是二十一世紀法院的兩大主題,作為現代司法的兩項基本目標,公正和效率是對立統一的,理想的模式是通過正當、快捷的程序得到“公正”的結果。從法院自身來考察,司法人員的素質和高科技的保障是基礎,還有一個非常根本的方面是法院內部的管理模式,特別是在特定的國家權力架構和有限的司法資源條件下,法院的審判組織結構,審判流程方式等直接決定着效率和公正的實現。探索符合西部小法院區域特點的審判管理模式,其目標是進一步提高我們自身的審判管理水平,建立科學、長效的審判管理機制,減少中間環節,提高審判效率,實現司法公正。 一、審判管理的概念和目的法院管理是由審判管理、人事管理、行政管理共同構築的統一管理體系,其中審判管理是法院管理的核心部分,人事管理和行政管理都應該服從和服務於審判管理活動,正如一個企業應有主營業務和核心競爭力一樣,我們從法院紛繁複雜的各項工作中,提煉出來的核心業務就是審判。審判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審判案件的整個訴訟活動過程中,為了使審判工作合法、有序、高效地開展,由法院內部有關部門和人員通過建立規章制度對審判工作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工、協調、規範、監督和指導,從而保證案件審理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能夠通力合作,分權制衡,以實現公正高效。簡而言之,審判管理就是圍繞審判這個核心業務所進行的管理。審判管理的目的從大的方面來説就是為了保證人民法院的整個訴訟活動合法、有序、高效地進行。按照《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綱要》的要求,要通過審判管理體制的改革,完善人民法院的機構設置,進一步健全權責明確,互相配合,有效監督,高效運行的審判體制,這就是當前人民法院審判管理體制所追求的價值目標。二、轄區的特點和自身的狀況以通海縣人民法院為例,其地域、人口、經濟、文化的特點是:1、面積小,人口相對集中;2、在雲南省屬於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但比起東部發達地區來差距仍較大;3、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有自己獨特的傳統和習俗;4、法制建設有一定基礎,但治安“熱點”、“難點”問題多,突發事件時有發生。結合縣情,分析近幾年來法院審判管理的特點,比對東部和發達地區的情況可以對通海縣人民法院的現狀作以下概括:通海法院屬於西部的一個小法院,有其自身的特點、優勢和侷限性。與其它地廣人稀的西部縣相比,其特點是面積小,交通便利,人口相對集中,與這種地域狀況相適應,在審判機構的設置上有條件做到相對集中,所以通海縣人民法院於1999年完成了收縮派出法庭的工作。其優勢在於硬件設施建設可以基本滿足現有審判任務的需要,與東部和發達地區相比,每年不超過2000件的各類案件總數不算多,有條件在案件上做到精耕細作,審判效率還不是工作中的主要矛盾,東部和發達地區的先進經驗不完全適合西部小法院的狀況;和其它西部小法院一樣,我們的侷限性在於幹警的相對素質偏低,案件質量不高,主要反映在庭審質量和法律文書質量上,還有一個最大的差距是在審判管理水平上。三、審判管理體制改革的目標、方法、原則和步驟通海縣人民法院在認真分析轄區特點和法院自身狀況的基礎上,以實現司法公正,提高審判效率為目標,並按照《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綱要》確立的改革原則,結合審判規律的要求,大膽進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和實踐,初步構建起了一套符合西部小法院的審判管理模式。1、目標。在《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綱要》所確立的“權責明確、互相配合、有效監督、高效運轉”的司法改革原則指導下,通海法院確立的審判管理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一套符合審判規律,適應我院現實狀況又着眼於未來,職責明確,分工合理,運轉高效,保障有力的法院審判管理體制。2、方法。兩手一齊抓:一手抓靜態的審判組織體制改革,方向是大膽打破現有機構設置的障礙,保留機構,由專人兼職研究,對所有審判資源重新進行整合,實現審判資源的合理調配,解決審判一線力量不足的矛盾。包括機構的整合,人力資源的整合,物質資源的整合。另一手抓動態的案件流程管理體制的改革,將案件的程序運作分解成立案、庭前準備、裁判、卷宗裝訂、評查、歸檔七個階段,分工由不同的部門和不同的人員完成,形成運轉高效的流程管理,充分利用我院現有的局域網作為審判管理平台,實現案件流程的信息化管理。3、原則。四個堅持。一是堅持穩中求進的思想;二是堅持充分論證的思想,三是堅持符合法律的思想;四是堅持結合實際的思想。4、步驟。通海法院在構建新的審判管理模式的過程中,設計了分三步走的步驟非常有特點,並且收到了實效,很有借鑑意義。第一步是重點突破,第二步是合力攻堅,第三步是建立體系。第一步重點突破階段已基本完成,見到了實效,鼓舞了士氣,堅定了改革的決心。主要完成的改革任務有:①執行治亂。要解決執行難,必先解決執行亂。執行亂是法院審判管理中的一大難點,必須花大力氣徹底解決。通海法院於2001年8月起,花了近半年的時間,調整了執行人員,徹底整治了執行工作中存在的弄虛作假、瞞報、漏報、執行財產不變現,檔案管理混亂等問題。糾正了執行亂的現象,為法院的審判管理改革和治理執行難奠定了基礎,探索和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執行管理體制。②民商合一。為建立與三大程序法相對應的民事、刑事、行政三大審判體系,解決長期以來民商分離的格局,避免執行同一部程序法和實體法的民商案件分屬兩個庭室所造成的同一法院對同一類案件在裁判和適用法律上存在的差異,按照民商合一,相對穩定,合理平衡的原則,合併民一、民二庭為一個庭室;同時將民商案件分成幾個大的類型,由不同的合議庭來分管,讓法官通過審判實踐和理論鑽研形成自己的專業領域,以此促進法官的專業化、精英化。同時推行合議庭負責制和錯案追究制,率先在2001年建立了以大民事格局為方向的民事審判組織體制。③公開聽證。針對我國傳統的申請再審和申訴制度中存在的主體無限,次數和時間無限,審級無限,理由無限所帶來的部分當事人以同一事實,同一理由對同一裁判文書反覆纏訴的弊端,為了減少訴訟成本,節約審判資源,維護法院裁判的既判力和權威性,按照有訴必理,公開平等,及時合議的原則,推行申訴,申請再審案件的公開聽證制度,制定公開聽證規則,將無限申訴變為有限申訴,無限再審變為有限再審,將申請再審,申訴的審查工作,進行陽光作業,減少和避免暗箱操作,即維護了公民的訴訟權利,又維護了法院裁判的既判力和司法權威。④實現三個分立。為改革法院內部機構職能,理順內設機構關係,建立、健全案件流程體系,革除由法官自收、自審、自執案件所帶來的久拖不結、暗箱操作、違法裁判的弊端,將審判權進行合理分解,分別由立案、裁判、執行、審判監督四個部門來分別實施,實現案件的流程管理,分權制衡,全程監督,落實了立審、審執、審監“三個分立”制度,促進了以獨立、公正、公開、高效為主要內涵的審判機制的建立。在這一階段還進行了落實公開審判的制度,改革了庭審方式和裁判文書製作,加強了調研工作和幹警的業務培訓,加強了法官職業道德的建設等審判管理體制改革的工作。第二步合力攻堅階段,核心任務是推行主審法官員額制。法院隊伍中很大一部分審判員並不具備現代法官的素質,導致法院人員過多過濫,而高素質的審判人員則相對不足。更由於激勵機制的導向錯誤,更難以調動高素質審判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也難以吸引高素質的人才到法院工作,通過第一階段民商合一的改革,將裁判權作了一定的收縮,在合議庭負責制的基礎上,選好合議庭負責人,由合議庭負責人對本合議庭的案件質量負責。通過這一項改革,我院民商事案件的質量有大幅上升。從玉溪中院對全市近期上訴案件的質量分析來看,全市基層法院上訴案件的平均改判率為35.84%,而我院上訴案件的改判率只有12.5%,低於平均數2.9倍,是全市上訴改判率最低的法院,在隊伍人員不變的情況下,我們通過審判組織體制的改革,實現了案件質量上一次大的飛躍。但這一項改革並不徹底,我們最終的目標是要按照《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綱要》確立的以“確定法官員額,建立法官遴選制度,建立法官保障制度”為內容的全面法官職業化建設,根據我院的案件數量和幹警素質狀況確定主審法官員額為8名,祥細制定了主審法官考試辦法,建立了主審法官保障制度,對主審法官實行相對高薪制,將裁判權進一步向主審法官集中,充分挖掘潛力,發揮優質審判資源的作用,通過激勵機制調動高素質人才的積極性。同時推行法官助理制度和審判單元制度,以此為基礎,構建科學、合理又面向未來的審判組織體制,這一步是完成我院審判組織體制改革,建立新的審判管理模式的一個重要基礎。雲南省高院已將通海法院主審法官員額制的改革列為全省的試點,經過一年多的論證和試點,不斷總結經驗和完善制度,先後制定了《通海縣人民法院主審法官員額制選任工作實施細則(試行)》、《通海縣人民法院第一任主審法官選任工作實施方案》、《通海縣人民法院第一任主審法官選任考試辦法》、《通海縣人民法院第一任主審法官制度的規定(試行)》、《通海縣人民法院法官助理制度的規定(試行)》和《通海縣人民法院崗位目標責任制獎懲考核辦法》,為通海縣人民法院全面推進法官隊伍職業化建設,推行以主審法官員額製為核心,輔之以法官助理、書記員、法警單獨系列管理制度為主要內容的全面改革計劃奠定了科學、全面、細緻和可行的制度框架。 第三步是建立體系階段。這一步是完成構建通海法院審判管理模式的階段,也可稱為審判管理體制改革全面推進階段。現已設計好了最基本的藍圖,做好了理論工作和基礎性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之中。在靜態的審判組織體制上,要完成部門職能的分工和人員職責的定位;在動態的案件流程管理上,要完成案件程序運作的合理分解,形成運轉高效,全程監督、分工負責的流程管理體系,以局域網為審判管理平台,實現案件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四、構建審判管理模式的主要內容通海法院構建西部小法院審判管理模式的主要內容,可以從基本結構、運作機制、流程體系三個方面來作一個系統的概述:(一)審判管理模式的基本架構。審判管理是圍繞審判這個核心業務所進行的管理活動,我們選擇的審判管理模式是:對審判管理各個層級作科學的分解,在環節設置上合理布點,在每個關鍵的節點上由精英把關,再將各種素質狀況和職能不同的人員按層級配置進去,實現單元化管理,每個管理單元建立以單元負責人或主審法官為主導的金字塔式層級職權結構。1、科學分解,合理布點。第一層:審判管理可以分解為四大管理體系,即:立案管理,裁判管理,執行管理,監督管理。第二層:立案管理可以分解為四大單元的管理,即:立案廳、流程中心、法警隊、綜合裁判組。裁判管理可以分解為三大審判組織體系的管理,即:刑事審判、民商審判、行政審判。執行管理可以分解為兩大執行權的管理,即:執行實施權的管理、執行裁判權的管理。監督管理可以分解為四大監督體系的管理,即:靜態監督的管理,動態監督的管理,橫向監督的管理,縱向監督的管理。以上第二個層面的分解,是設置審判管理單元的節點,由這些節點可以派生出各個金字塔式的層級職權結構。2、金字塔式層級職權管理單元模式。⑴、將三大審判組織體系分解成八個審判單元,一個審判單元負責一類案件的審理。其中:刑事設兩名主審法官,兩個審判單元;民事設六名主審法官,六個審判單元;行政審判指定民事中的一個審判單元的主審法官兼職負責。每個審判單元設一名主審法官,一名法官助理,一名書記員,加上其它不同的司法和行政輔助人員構成一個審判單元,在金字塔式的管理單元中表現為職權從上到下的關係,義務從下到上的關係;上一個層級的人員對下一個層級的人員有指揮、命令的權力;而下一個層級的人員對上一個層級的人員有服從的義務,下一個層級的人員對上一個層級的人員負責,並完成上一個層級人員的命令和指定的工作。主審法官在具體的審判管理單元中處於最高的裁判地位,在確保獨立行使裁判權的同時,有權統籌和組織整個審判單元的工作,以保障工作的高效運行,主審法官只負責主持庭審,瞭解案件和作出最終的裁判,其它輔助性的工作安排由法官助理完成,或由法官助理組織書記員、其它司法和行政輔助人員共同完成,由主審法官對完成的工作成果進行驗收,並有權對下層級人員的工作表現和業績進行考核、獎懲,甚至有權建議給予晉升或處罰。審判單元制是金字塔式層級職權管理結構中機制最齊備和最能發揮功能作用的管理模式。理由a、由於系統的封閉性,保障了主審法官的獨立地位和裁決者的身份,為獨立審判創造了機制上的保障;b、由主審法官對裁判的質量負責,實現了裁判權向八名素質相對為本院最高的主審法官收縮和集中,裁判質量也有了制度上的保證;c、由於對審理和裁判工作作了進一步分解,除主持庭審和作出最終裁判的工作由主審法官完成外,其它工作可以分別由法官助理、書記員、司法和行政輔助人員完成,實現了審判工作按照重要性不同所作的分解,能使不同素質和狀況的人員各盡所能,又給了主審法官人盡其才,盡情發揮個人聰明才智的獨立舞台,讓他們在業務上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d、由於一個審判單元僅負責一類或幾類相對固定的案件,讓主審法官通過審判實踐和理論鑽研形成自己的專業領域,促進了法官的專業化、精英化,讓每位主審法官都能成為某一方面的法學專家;e、尤為重要的是這種結構在縱向上實現了人員素質的互補。首先,八名主審法官是從本院23名有審判員資格的人員中,經嚴格的考試精挑細選出來的,相對為本院素質最高的法官,能保證裁判質量。其次,八名法官助理也是從剩下的15名審判員中選出,均具備一定的審判實踐經驗和能力,可以勝任庭前的所有準備工作和庭後的所有善後工作。再次,書記員由專職人員擔任,能保證記錄工作的質量。三者的素質從縱向上實現了互補。⑵、將立案管理的立案廳、流程中心、法警隊、綜合裁判組四大單元分別比照審判單元設置的機制,進行有專人對工作質量把關的金字塔式層級職權管理單元的設置,把不同素質和狀況的人員根據其能力和特點分別配置到各個職權層級中,最大限度發揮其特長,既做到了人盡其才,又做到了各盡其能。以此解決現行法院幹警素質參差不齊所帶來的矛盾。(二)、審判管理模式的運作機制通海法院選擇的上述審判管理模式體現了“四位一體”的審判管理運作機制,立案、裁判、執行、監督四位一體,並行不悖,同時推進,整體加強的審判管理格局,革除了“啞鈴式”管理體制中的種種弊端,突出了程序和實體並重,執行和監督並行的思想,有效地避免了傳統審判管理模式中顧此失彼的機制缺陷。“四位一體”的運作機制表現為:1、把立案庭構建為審判程序的管理中心。把與審判程序相關的職能部門和人員向立案庭收縮,包括程序監督職能也併入立案庭,實現整個審判程序從啟動到結束的全程管理和全程監督。立案庭分四大單元進行管理和運作,每個單元履行不同的職能。⑴、立案廳:審查和決定立案,訴訟費、執行費以及其它費用的收退和結算。⑵、流程中心:排期開庭,審限跟蹤與提示、卷宗歸檔、製作統計報表,統計分析報告,案件質量評查(屬監督管理的職能,匯同審監庭、政治處等部門共同完成)。⑶、法警隊:執庭、送達、押解、警衞、保全的實施、協助。⑷、綜合裁判組:保全的裁決和組織實施,支付令、執行裁判的聽證和裁決,申訴和申請再審的聽證和裁決。2、把職能審判庭構建為案件的決策中心。將刑事、民商、行政的案件按性質再作細分,由不同的主審法官組織不同的審判單元對某一類或幾類相對固定的案件進行審理和裁判。行政案件由於多年來個位數的案件數量,暫時沒有設置專門審判單元負責的必要,而指定專門的主審法官兼職負責審理和研究。民事案件分成三個大的類型:一類是合同和債務案件,一類是婚姻家庭和三養案件,一類是侵權和損害賠償案件。每一類案件分別由兩名專門的主審法官組織專門的審判單元審理,一般實行獨任審理,需要組成合議庭的個別案件由負責同一類案件的兩個審判單元的主審法官或法官助理組成合議庭,但審判長必須由主審法官擔任,法官助理只做陪審,獨任審理的案件必須由主案法官主持。法官助理可按主審法官的要求組織庭前調解,證據交換,證據調查等工作。3、執行管理實行分權化運作。將執行權分解成執行裁判權和執行實施權,執行實施權由執行局負責,執行裁判權由立案庭的綜合裁判組負責,以實現執行的分權制衡。且執行裁判的內容多以程序為主,由擔負程序管理中心職能的立案庭負責較妥。由於執行裁判權被剝離,執行局主要行使執行實施權,人員調配上要做到收放自如,既有承辦人的個人負責,又有實施執行措施時人員必要的集中。有分有合,分工負責,合力攻堅的執行機制,與審判管理單元和立案管理單元在人員調配機制上有其不同的特點。4、監督管理構建“三全”體系。監督管理光靠設置一個固定的機構來進行,不可能實現監督的目的,也達不到全程監督,案案監督的要求。我們構建的監督“三全”體系是:全方位、全過程、全員化的結構。在動態監督上設置“審限跟蹤和提示制度”,從而達到監督的全程化。在靜態監督上設置“案件質量評查制度”,由立案庭的流程中心、審監庭、政治處、紀檢室匯同完成;設置“申訴和申請再審的公開聽證制度”,由立案庭的綜合裁判組、審監庭,具體案件所涉性質與對應的不屬迴避範圍的主審法官共同組成合議庭,從而達到監督的全員化。在橫向監督上主要依靠案件的流程進行管理;縱向監督上主要依據上下級職權管理的機制強化對司法主體執法行為的監查和督導;再加上外部的監督,包括人大監督,輿論監督和人民羣眾的監督,實現橫縱並行,內外並舉的全方位監督。“三全”監督體系體現着動靜結合,分權制衡,條塊結合,互動制約的特點,通過對人員的合理配置,權力的層層分解,制度的環環植入來實現監督和監控。(三)案件流程體系的基本結構。建立案件流程體系,就是要按照司法審判運行的規律和進程,將司法審判各職能分解在由不同部門和人員負責完成的環節上,我們所要建立的案件流程體系,要以實現分工負責、分權制衡,流程管理,高效運行的功能為目標,在基本的結構體系中,以流程中心為程序管理的樞紐,以立案廳、綜合裁判組、各職能審判單元、執行局四大系統為程序執行機構,分設七條執行的指令通道,共同構成一箇中心,四大體系,七條通道協同一體的基本案件流程體系。通道一:由立案廳將審查立案的案件流轉入流程中心,流程中心將收到的案件分別不同性質指令各職能審判單元,綜合裁判組,執行局來完成。通道二:由流程中心將排期後的案件指令具體的職能審判單元限期完成審判任務。通道三:由流程中心將保全的申請,由執行裁判權解決的申請,申訴和申請再審的申請,支付令的申請交給綜合裁判組限期作出裁決。通道四:由流程中心將收到的執行申請指令執行侷限期執行。通道五:各職能審判單元將審結後裝訂好的案件交回流程中心,進行案件質量評查後歸檔。通道六:綜合裁判組將裁決完畢的案件裝訂好後交回流程中心,進行案件質量評查後歸檔。通道七:執行局將執結的案件裝訂好後交回流程中心,進行案件質量評查後歸檔。書記員、法警隊、其它司法和行政輔助人員的管理系統既獨立發揮作用,又是與案件流程體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案件流程體系中,對審判各職能分解得越細,安排得越合理,則審判管理的微觀環境越有序,審判運行機制的功能發揮得越充分。在體系的設計上,要儘可能減少中間環節,才能提高審判效率;要實現案件的全程監督,才能保證司法公正。通海法院構建的這種審判管理模式,是小的基層法院和經濟文化相對落後的西部法院,這兩個特徵競合條件下探索的一種審判管理模式,它既符合法院審判管理的規律,又與所處法院的狀況和特點相結合,是在審判效率的矛盾還沒有上升為主要矛盾的條件下,通過創新機制,整合審判資源,充分挖掘優質審判資源的潛力,以着力提升審判質量和攻克執行難為目標的一種審判運行機制的選擇,這種機制最大限度地革除了司法行政化的趨勢給法院審判管理造成的種種弊端。這種模式不一定就是最好的,但無疑這項改革與實踐是一種有益和負責任的嘗試,可以為別的西部小法院在構建新的審判管理模式的探索中,提供一些有益的經驗,提供一種以資評判和取捨的模式。

通海法院構建西部小法院審判管理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第4篇】通海法院構建西部小法院審判管理模式的改革與實踐述職報告

“公正與效率”是二十一世紀法院的兩大主題,作為現代司法的兩項基本目標,公正和效率是對立統一的,理想的模式是通過正當、快捷的程序得到“公正”的結果。從法院自身來考察,司法人員的素質和高科技的保障是基礎,還有一個非常根本的方面是法院內部的管理模式,特別是在特定的國家權力架構和有限的司法資源條件下,法院的審判組織結構,審判流程方式等直接決定着效率和公正的實現。探索符合西部小法院區域特點的審判管理模式,其目標是進一步提高我們自身的審判管理水平,建立科學、長效的審判管理機制,減少中間環節,提高審判效率,實現司法公正。 一、審判管理的概念和目的法院管理是由審判管理、人事管理、行政管理共同構築的統一管理體系,其中審判管理是法院管理的核心部分,人事管理和行政管理都應該服從和服務於審判管理活動,正如一個企業應有主營業務和核心競爭力一樣,我們從法院紛繁複雜的各項工作中,提煉出來的核心業務就是審判。審判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審判案件的整個訴訟活動過程中,為了使審判工作合法、有序、高效地開展,由法院內部有關部門和人員通過建立規章制度對審判工作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工、協調、規範、監督和指導,從而保證案件審理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能夠通力合作,分權制衡,以實現公正高效。簡而言之,審判管理就是圍繞審判這個核心業務所進行的管理。審判管理的目的從大的方面來説就是為了保證人民法院的整個訴訟活動合法、有序、高效地進行。按照《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綱要》的要求,要通過審判管理體制的改革,完善人民法院的機構設置,進一步健全權責明確,互相配合,有效監督,高效運行的審判體制,這就是當前人民法院審判管理體制所追求的價值目標。二、轄區的特點和自身的狀況以通海縣人民法院為例,其地域、人口、經濟、文化的特點是:1、面積小,人口相對集中;2、在雲南省屬於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但比起東部發達地區來差距仍較大;3、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有自己獨特的傳統和習俗;4、法制建設有一定基礎,但治安“熱點”、“難點”問題多,突發事件時有發生。結合縣情,分析近幾年來法院審判管理的特點,比對東部和發達地區的情況可以對通海縣人民法院的現狀作以下概括:通海法院屬於西部的一個小法院,有其自身的特點、優勢和侷限性。與其它地廣人稀的西部縣相比,其特點是面積小,交通便利,人口相對集中,與這種地域狀況相適應,在審判機構的設置上有條件做到相對集中,所以通海縣人民法院於1999年完成了收縮派出法庭的工作。其優勢在於硬件設施建設可以基本滿足現有審判任務的需要,與東部和發達地區相比,每年不超過2000件的各類案件總數不算多,有條件在案件上做到精耕細作,審判效率還不是工作中的主要矛盾,東部和發達地區的先進經驗不完全適合西部小法院的狀況;和其它西部小法院一樣,我們的侷限性在於幹警的相對素質偏低,案件質量不高,主要反映在庭審質量和法律文書質量上,還有一個最大的差距是在審判管理水平上。三、審判管理體制改革的目標、方法、原則和步驟通海縣人民法院在認真分析轄區特點和法院自身狀況的基礎上,以實現司法公正,提高審判效率為目標,並按照《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綱要》確立的改革原則,結合審判規律的要求,大膽進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和實踐,初步構建起了一套符合西部小法院的審判管理模式。1、目標。在《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綱要》所確立的“權責明確、互相配合、有效監督、高效運轉”的司法改革原則指導下,通海法院確立的審判管理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一套符合審判規律,適應我院現實狀況又着眼於未來,職責明確,分工合理,運轉高效,保障有力的法院審判管理體制。2、方法。兩手一齊抓:一手抓靜態的審判組織體制改革,方向是大膽打破現有機構設置的障礙,保留機構,由專人兼職研究,對所有審判資源重新進行整合,實現審判資源的合理調配,解決審判一線力量不足的矛盾。包括機構的整合,人力資源的整合,物質資源的整合。另一手抓動態的案件流程管理體制的改革,將案件的程序運作分解成立案、庭前準備、裁判、卷宗裝訂、評查、歸檔七個階段,分工由不同的部門和不同的人員完成,形成運轉高效的流程管理,充分利用我院現有的局域網作為審判管理平台,實現案件流程的信息化管理。3、原則。四個堅持。一是堅持穩中求進的思想;二是堅持充分論證的思想,三是堅持符合法律的思想;四是堅持結合實際的思想。4、步驟。通海法院在構建新的審判管理模式的過程中,設計了分三步走的步驟非常有特點,並且收到了實效,很有借鑑意義。第一步是重點突破,第二步是合力攻堅,第三步是建立體系。第一步重點突破階段已基本完成,見到了實效,鼓舞了士氣,堅定了改革的決心。主要完成的改革任務有:①執行治亂。要解決執行難,必先解決執行亂。執行亂是法院審判管理中的一大難點,必須花大力氣徹底解決。通海法院於2001年8月起,花了近半年的時間,調整了執行人員,徹底整治了執行工作中存在的弄虛作假、瞞報、漏報、執行財產不變現,檔案管理混亂等問題。糾正了執行亂的現象,為法院的審判管理改革和治理執行難奠定了基礎,探索和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執行管理體制。②民商合一。為建立與三大程序法相對應的民事、刑事、行政三大審判體系,解決長期以來民商分離的格局,避免執行同一部程序法和實體法的民商案件分屬兩個庭室所造成的同一法院對同一類案件在裁判和適用法律上存在的差異,按照民商合一,相對穩定,合理平衡的原則,合併民一、民二庭為一個庭室;同時將民商案件分成幾個大的類型,由不同的合議庭來分管,讓法官通過審判實踐和理論鑽研形成自己的專業領域,以此促進法官的專業化、精英化。同時推行合議庭負責制和錯案追究制,率先在2001年建立了以大民事格局為方向的民事審判組織體制。③公開聽證。針對我國傳統的申請再審和申訴制度中存在的主體無限,次數和時間無限,審級無限,理由無限所帶來的部分當事人以同一事實,同一理由對同一裁判文書反覆纏訴的弊端,為了減少訴訟成本,節約審判資源,維護法院裁判的既判力和權威性,按照有訴必理,公開平等,及時合議的原則,推行申訴,申請再審案件的公開聽證制度,制定公開聽證規則,將無限申訴變為有限申訴,無限再審變為有限再審,將申請再審,申訴的審查工作,進行陽光作業,減少和避免暗箱操作,即維護了公民的訴訟權利,又維護了法院裁判的既判力和司法權威。④實現三個分立。為改革法院內部機構職能,理順內設機構關係,建立、健全案件流程體系,革除由法官自收、自審、自執案件所帶來的久拖不結、暗箱操作、違法裁判的弊端,將審判權進行合理分解,分別由立案、裁判、執行、審判監督四個部門來分別實施,實現案件的流程管理,分權制衡,全程監督,落實了立審、審執、審監“三個分立”制度,促進了以獨立、公正、公開、高效為主要內涵的審判機制的建立。在這一階段還進行了落實公開審判的制度,改革了庭審方式和裁判文書製作,加強了調研工作和幹警的業務培訓,加強了法官職業道德的建設等審判管理體制改革的工作。第二步合力攻堅階段,核心任務是推行主審法官員額制。法院隊伍中很大一部分審判員並不具備現代法官的素質,導致法院人員過多過濫,而高素質的審判人員則相對不足。更由於激勵機制的導向錯誤,更難以調動高素質審判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也難以吸引高素質的人才到法院工作,通過第一階段民商合一的改革,將裁判權作了一定的收縮,在合議庭負責制的基礎上,選好合議庭負責人,由合議庭負責人對本合議庭的案件質量負責。通過這一項改革,我院民商事案件的質量有大幅上升。從玉溪中院對全市近期上訴案件的質量分析來看,全市基層法院上訴案件的平均改判率為35.84%,而我院上訴案件的改判率只有12.5%,低於平均數2.9倍,是全市上訴改判率最低的法院,在隊伍人員不變的情況下,我們通過審判組織體制的改革,實現了案件質量上一次大的飛躍。但這一項改革並不徹底,我們最終的目標是要按照《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綱要》確立的以“確定法官員額,建立法官遴選制度,建立法官保障制度”為內容的全面法官職業化建設,根據我院的案件數量和幹警素質狀況確定主審法官員額為8名,祥細制定了主審法官考試辦法,建立了主審法官保障制度,對主審法官實行相對高薪制,將裁判權進一步向主審法官集中,充分挖掘潛力,發揮優質審判資源的作用,通過激勵機制調動高素質人才的積極性。同時推行法官助理制度和審判單元制度,以此為基礎,構建科學、合理又面向未來的審判組織體制,這一步是完成我院審判組織體制改革,建立新的審判管理模式的一個重要基礎。雲南省高院已將通海法院主審法官員額制的改革列為全省的試點,經過一年多的論證和試點,不斷總結經驗和完善制度,先後制定了《通海縣人民法院主審法官員額制選任工作實施細則(試行)》、《通海縣人民法院第一任主審法官選任工作實施方案》、《通海縣人民法院第一任主審法官選任考試辦法》、《通海縣人民法院第一任主審法官制度的規定(試行)》、《通海縣人民法院法官助理制度的規定(試行)》和《通海縣人民法院崗位目標責任制獎懲考核辦法》,為通海縣人民法院全面推進法官隊伍職業化建設,推行以主審法官員額製為核心,輔之以法官助理、書記員、法警單獨系列管理制度為主要內容的全面改革計劃奠定了科學、全面、細緻和可行的制度框架。 第三步是建立體系階段。這一步是完成構建通海法院審判管理模式的階段,也可稱為審判管理體制改革全面推進階段。現已設計好了最基本的藍圖,做好了理論工作和基礎性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之中。在靜態的審判組織體制上,要完成部門職能的分工和人員職責的定位;在動態的案件流程管理上,要完成案件程序運作的合理分解,形成運轉高效,全程監督、分工負責的流程管理體系,以局域網為審判管理平台,實現案件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四、構建審判管理模式的主要內容通海法院構建西部小法院審判管理模式的主要內容,可以從基本結構、運作機制、流程體系三個方面來作一個系統的概述:(一)審判管理模式的基本架構。審判管理是圍繞審判這個核心業務所進行的管理活動,我們選擇的審判管理模式是:對審判管理各個層級作科學的分解,在環節設置上合理布點,在每個關鍵的節點上由精英把關,再將各種素質狀況和職能不同的人員按層級配置進去,實現單元化管理,每個管理單元建立以單元負責人或主審法官為主導的金字塔式層級職權結構。1、科學分解,合理布點。第一層:審判管理可以分解為四大管理體系,即:立案管理,裁判管理,執行管理,監督管理。第二層:立案管理可以分解為四大單元的管理,即:立案廳、流程中心、法警隊、綜合裁判組。裁判管理可以分解為三大審判組織體系的管理,即:刑事審判、民商審判、行政審判。執行管理可以分解為兩大執行權的管理,即:執行實施權的管理、執行裁判權的管理。監督管理可以分解為四大監督體系的管理,即:靜態監督的管理,動態監督的管理,橫向監督的管理,縱向監督的管理。以上第二個層面的分解,是設置審判管理單元的節點,由這些節點可以派生出各個金字塔式的層級職權結構。2、金字塔式層級職權管理單元模式。⑴、將三大審判組織體系分解成八個審判單元,一個審判單元負責一類案件的審理。其中:刑事設兩名主審法官,兩個審判單元;民事設六名主審法官,六個審判單元;行政審判指定民事中的一個審判單元的主審法官兼職負責。每個審判單元設一名主審法官,一名法官助理,一名書記員,加上其它不同的司法和行政輔助人員構成一個審判單元,在金字塔式的管理單元中表現為職權從上到下的關係,義務從下到上的關係;上一個層級的人員對下一個層級的人員有指揮、命令的權力;而下一個層級的人員對上一個層級的人員有服從的義務,下一個層級的人員對上一個層級的人員負責,並完成上一個層級人員的命令和指定的工作。主審法官在具體的審判管理單元中處於最高的裁判地位,在確保獨立行使裁判權的同時,有權統籌和組織整個審判單元的工作,以保障工作的高效運行,主審法官只負責主持庭審,瞭解案件和作出最終的裁判,其它輔助性的工作安排由法官助理完成,或由法官助理組織書記員、其它司法和行政輔助人員共同完成,由主審法官對完成的工作成果進行驗收,並有權對下層級人員的工作表現和業績進行考核、獎懲,甚至有權建議給予晉升或處罰。審判單元制是金字塔式層級職權管理結構中機制最齊備和最能發揮功能作用的管理模式。理由a、由於系統的封閉性,保障了主審法官的獨立地位和裁決者的身份,為獨立審判創造了機制上的保障;b、由主審法官對裁判的質量負責,實現了裁判權向八名素質相對為本院最高的主審法官收縮和集中,裁判質量也有了制度上的保證;c、由於對審理和裁判工作作了進一步分解,除主持庭審和作出最終裁判的工作由主審法官完成外,其它工作可以分別由法官助理、書記員、司法和行政輔助人員完成,實現了審判工作按照重要性不同所作的分解,能使不同素質和狀況的人員各盡所能,又給了主審法官人盡其才,盡情發揮個人聰明才智的獨立舞台,讓他們在業務上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d、由於一個審判單元僅負責一類或幾類相對固定的案件,讓主審法官通過審判實踐和理論鑽研形成自己的專業領域,促進了法官的專業化、精英化,讓每位主審法官都能成為某一方面的法學專家;e、尤為重要的是這種結構在縱向上實現了人員素質的互補。首先,八名主審法官是從本院23名有審判員資格的人員中,經嚴格的考試精挑細選出來的,相對為本院素質最高的法官,能保證裁判質量。其次,八名法官助理也是從剩下的15名審判員中選出,均具備一定的審判實踐經驗和能力,可以勝任庭前的所有準備工作和庭後的所有善後工作。再次,書記員由專職人員擔任,能保證記錄工作的質量。三者的素質從縱向上實現了互補。⑵、將立案管理的立案廳、流程中心、法警隊、綜合裁判組四大單元分別比照審判單元設置的機制,進行有專人對工作質量把關的金字塔式層級職權管理單元的設置,把不同素質和狀況的人員根據其能力和特點分別配置到各個職權層級中,最大限度發揮其特長,既做到了人盡其才,又做到了各盡其能。以此解決現行法院幹警素質參差不齊所帶來的矛盾。(二)、審判管理模式的運作機制通海法院選擇的上述審判管理模式體現了“四位一體”的審判管理運作機制,立案、裁判、執行、監督四位一體,並行不悖,同時推進,整體加強的審判管理格局,革除了“啞鈴式”管理體制中的種種弊端,突出了程序和實體並重,執行和監督並行的思想,有效地避免了傳統審判管理模式中顧此失彼的機制缺陷。“四位一體”的運作機制表現為:1、把立案庭構建為審判程序的管理中心。把與審判程序相關的職能部門和人員向立案庭收縮,包括程序監督職能也併入立案庭,實現整個審判程序從啟動到結束的全程管理和全程監督。立案庭分四大單元進行管理和運作,每個單元履行不同的職能。⑴、立案廳:審查和決定立案,訴訟費、執行費以及其它費用的收退和結算。⑵、流程中心:排期開庭,審限跟蹤與提示、卷宗歸檔、製作統計報表,統計分析報告,案件質量評查(屬監督管理的職能,匯同審監庭、政治處等部門共同完成)。⑶、法警隊:執庭、送達、押解、警衞、保全的實施、協助。⑷、綜合裁判組:保全的裁決和組織實施,支付令、執行裁判的聽證和裁決,申訴和申請再審的聽證和裁決。2、把職能審判庭構建為案件的決策中心。將刑事、民商、行政的案件按性質再作細分,由不同的主審法官組織不同的審判單元對某一類或幾類相對固定的案件進行審理和裁判。行政案件由於多年來個位數的案件數量,暫時沒有設置專門審判單元負責的必要,而指定專門的主審法官兼職負責審理和研究。民事案件分成三個大的類型:一類是合同和債務案件,一類是婚姻家庭和三養案件,一類是侵權和損害賠償案件。每一類案件分別由兩名專門的主審法官組織專門的審判單元審理,一般實行獨任審理,需要組成合議庭的個別案件由負責同一類案件的兩個審判單元的主審法官或法官助理組成合議庭,但審判長必須由主審法官擔任,法官助理只做陪審,獨任審理的案件必須由主案法官主持。法官助理可按主審法官的要求組織庭前調解,證據交換,證據調查等工作。3、執行管理實行分權化運作。將執行權分解成執行裁判權和執行實施權,執行實施權由執行局負責,執行裁判權由立案庭的綜合裁判組負責,以實現執行的分權制衡。且執行裁判的內容多以程序為主,由擔負程序管理中心職能的立案庭負責較妥。由於執行裁判權被剝離,執行局主要行使執行實施權,人員調配上要做到收放自如,既有承辦人的個人負責,又有實施執行措施時人員必要的集中。有分有合,分工負責,合力攻堅的執行機制,與審判管理單元和立案管理單元在人員調配機制上有其不同的特點。4、監督管理構建“三全”體系。監督管理光靠設置一個固定的機構來進行,不可能實現監督的目的,也達不到全程監督,案案監督的要求。我們構建的監督“三全”體系是:全方位、全過程、全員化的結構。在動態監督上設置“審限跟蹤和提示制度”,從而達到監督的全程化。在靜態監督上設置“案件質量評查制度”,由立案庭的流程中心、審監庭、政治處、紀檢室匯同完成;設置“申訴和申請再審的公開聽證制度”,由立案庭的綜合裁判組、審監庭,具體案件所涉性質與對應的不屬迴避範圍的主審法官共同組成合議庭,從而達到監督的全員化。在橫向監督上主要依靠案件的流程進行管理;縱向監督上主要依據上下級職權管理的機制強化對司法主體執法行為的監查和督導;再加上外部的監督,包括人大監督,輿論監督和人民羣眾的監督,實現橫縱並行,內外並舉的全方位監督。“三全”監督體系體現着動靜結合,分權制衡,條塊結合,互動制約的特點,通過對人員的合理配置,權力的層層分解,制度的環環植入來實現監督和監控。(三)案件流程體系的基本結構。建立案件流程體系,就是要按照司法審判運行的規律和進程,將司法審判各職能分解在由不同部門和人員負責完成的環節上,我們所要建立的案件流程體系,要以實現分工負責、分權制衡,流程管理,高效運行的功能為目標,在基本的結構體系中,以流程中心為程序管理的樞紐,以立案廳、綜合裁判組、各職能審判單元、執行局四大系統為程序執行機構,分設七條執行的指令通道,共同構成一箇中心,四大體系,七條通道協同一體的基本案件流程體系。通道一:由立案廳將審查立案的案件流轉入流程中心,流程中心將收到的案件分別不同性質指令各職能審判單元,綜合裁判組,執行局來完成。通道二:由流程中心將排期後的案件指令具體的職能審判單元限期完成審判任務。通道三:由流程中心將保全的申請,由執行裁判權解決的申請,申訴和申請再審的申請,支付令的申請交給綜合裁判組限期作出裁決。通道四:由流程中心將收到的執行申請指令執行侷限期執行。通道五:各職能審判單元將審結後裝訂好的案件交回流程中心,進行案件質量評查後歸檔。通道六:綜合裁判組將裁決完畢的案件裝訂好後交回流程中心,進行案件質量評查後歸檔。通道七:執行局將執結的案件裝訂好後交回流程中心,進行案件質量評查後歸檔。書記員、法警隊、其它司法和行政輔助人員的管理系統既獨立發揮作用,又是與案件流程體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案件流程體系中,對審判各職能分解得越細,安排得越合理,則審判管理的微觀環境越有序,審判運行機制的功能發揮得越充分。在體系的設計上,要儘可能減少中間環節,才能提高審判效率;要實現案件的全程監督,才能保證司法公正。通海法院構建的這種審判管理模式,是小的基層法院和經濟文化相對落後的西部法院,這兩個特徵競合條件下探索的一種審判管理模式,它既符合法院審判管理的規律,又與所處法院的狀況和特點相結合,是在審判效率的矛盾還沒有上升為主要矛盾的條件下,通過創新機制,整合審判資源,充分挖掘優質審判資源的潛力,以着力提升審判質量和攻克執行難為目標的一種審判運行機制的選擇,這種機制最大限度地革除了司法行政化的趨勢給法院審判管理造成的種種弊端。這種模式不一定就是最好的,但無疑這項改革與實踐是一種有益和負責任的嘗試,可以為別的西部小法院在構建新的審判管理模式的探索中,提供一些有益的經驗,提供一種以資評判和取捨的模式。

通海法院構建西部小法院審判管理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第5篇】青春改革同行社會實踐報告

關於青春改革同行社會實踐報告

這次活動真是益處多多。使同學們很好的瞭解了大連理工大學的相關信息,廣泛宣傳我校,擴大了大連理工大學的知名度,吸引優秀學子積極報考我校,同時還幫助同學們解答了他們對於大學聯考方面的困惑,教會了他們如何做一名大學聯考的成功者,鼓勵他們努力學習,歡迎他們報考我校。

我與母校的學弟學妹們進行了零距離的接觸,好像是我又回到了高三一樣。我對我們母校有很深的感情,母校承載了我太多回憶,太多感動。當我看到那些朝氣蓬勃為了追夢正不懈努力着的高三學子時,讓我不禁回憶起自己那些歲月裏的點點滴滴,那時,我也像他們一樣哭過,笑過,迷茫過,努力過,一路上正是因為有恩師,摯友,親人的鼓勵和支持才給了我不斷前行的勇氣和動力。

通過這次活動,我懂得了感恩,感謝所有幫助、支持我們的人。感謝學校領導,有他們的支持這次活動才能圓滿舉行;感謝我的父母,有他們做後盾我才能有信心把這次實踐活動辦好;感謝熱情的學弟學妹們,是他們的配合與支持,讓這次活動能順利的進行。這次活動讓 我感受到年輕的激情,夢想的力量。路過大學聯考,我們終於在自己心儀的大學裏有了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

我們應該感恩母校的培育之情,珍惜現在的來之不易。我覺得這樣的活動非常好,不僅能幫助學弟學妹們解決他們所困惑的問題,而且自己在活動過程中也能得到鍛鍊,收穫很多。這樣的活動應該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希望我們的幫助能對學弟學妹們起到作用,希望他們都能順利度過大學聯考,考上他們理想的大學!

【第6篇】毛概改革開放社會實踐短篇調查報告

毛概改革開放社會實踐短篇調查報告

一、物價高漲時居民實際收入增速較其他年份趨緩

從全國城鎮居民收入增幅與cpi的比較看,cpi波動週期中出現波峯的年份的收入平均增幅為5.66%,其他年份平均為7.49%,波峯年份收入增幅相當於其他年份的3/4。 當cpi>;5%的12年中,收入增幅平均為5.62%,在cpi≤5%的18年中,收入增幅平均為8.03%,cpi>;5%年份的收入增幅相當於其他年份的70%三、物價上漲使居民財富縮水

2008年12月23日定期一年利率由2.52%調整為2.25%。從全國平均水平看,2009年一年和2010年1月居民存款享受的是正利率,存入銀行的存款是保值的.。從2010年2月開始,隨着cpi的逐步走高,居民存款就一直是負利率,後來雖然經過5次提高利率,但負利率的狀況一直沒有改變。

假定2010年初存款10萬元,到期後相當於減少了950元,縮水了0.95%。進入2011年,負利率的比例更高,各月均在2%左右,6月份更是高達3.2%。也就是説,居民存款被cpi掠奪。

二、物價上漲對低收入家庭生活的影響

2011年上半年,大連市城市最低20%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5068元,同比增長14.9%,比總體增速低1.2個百分點;人均消費支出5076元,同比增長18.4%,比總體增速高0.9個百分點,但由於物價上漲的影響,低收入居民家庭增加了剛性消費支出,生活負擔加重,支出增速明顯加快,實際生活質量和家庭儲蓄呈下降和減少趨勢,主要表現在:

1.價格上漲增加了低收入家庭的消費負擔,導致低收入家庭飲食質量下降。低收入家庭飲食的消費品種以糧油、肉蛋、鮮菜等日常主要消費品為主,而近期物價上漲又主要集中體現在這些消費品上,因此價格的上漲增加了低收入家庭的消費負擔。2011年上半年,城市低收入家庭人均食品支出2153元,同比增長9.8%,扣除食品價格上漲因素,實際下降0.8%。與去年同期相比,低收入家庭在主要食品的人均消費量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糧食消費量下降12.0%,肉類下降8.9%,禽類下降2.8%,魚下降1.4%,其他水產品及製品下降21.7%,鮮菜下降8.3%,鮮果下降9.3%,鮮乳品下降17.6%。這就必然導致低收入家庭的飲食質量下降。

2.價格上漲影響低收入家庭衣着消費支出的大幅上漲及消費量的較大下降。2011年上半年,城市低收入家庭人均衣着消費支出539元,同比增長24.3%,但衣着消費量卻出現大幅下降,服裝消費量和鞋類的消費量比去年同期分別下降14%和15%。

3.價格上漲導致低收入家庭的家庭儲蓄進一步減少。2011年上半年,城市低收入家庭人均存入儲蓄款768元,人均提取存款1409元,淨存款金額為-641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75元,減少266元。低收入家庭儲蓄進一步減少。

【第7篇】改革開放社會實踐報告格式

2017關於改革開放社會實踐報告格式範文

2017關於改革開放社會實踐報告格式範文

系部名稱:

專業: ______

年級______

班級:_________ 姓名: _____ 學號:____

實踐單位:

xxxx有限公司

實踐時間:

2017年--月--日 至 2017年--月--日 共 --天

實踐報告正文

一、實踐目的:介紹實踐的目的,意義,

實踐單位或部門的概況及發展情況, 實踐要求等內容。這部分內容通常以前言或引言形式,不單列標題及序號。

二、實踐內容:先介紹實踐安排概況,包括時間,內容,地點等,然後按照安排順序逐項介紹具體實踐流程與實踐工作內容、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在實踐過程中的應用。以記敍或白描手法為基調,在完整介紹實踐內容基礎上,對自己認為有重要意義或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重點介紹,其它一般內容則簡述。

三、實踐結果:圍繞實踐目的要求,重點介紹對實踐中發現的問題的分析,思考,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建議等。分析討論及對策建議要有依據,有參考文獻,並在正文後附錄。分析討論的內容及推理過程是實踐報告的重要內容之一,包括所提出的對策建議,是反映或評價實習報告水平的重要依據。

四、實踐總結或體會:用自己的語言對實踐的效果進行評價,着重介紹自己的收穫體會,內容較多時可列出小標題,逐一彙報。總結或體會的最後部分,應針對實踐中發現的自身不足之處,簡要地提出今後學習,鍛鍊的努力方向。

五、正文字體:宋體小四號字。字數:3000字左右

社會實踐報告範例

很多在學校讀書的人都説寧願出去工作,不願在校讀書;而已在社會的人都寧願回校讀書。我們上學,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為的都是將來走進社會,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們應該在今天努力掌握專業知識,明天才能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實踐,就是把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客觀實際中去,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有用武之地。只學不實踐,那麼所學的就等於零。理論應該與實踐相結合。另一方面,實踐可為以後找工作打基礎。通過這段時間的實習,學到一些在學校裏學不到的東西。因為環境的不同,接觸的人與事不同,從中所學的東西自然就不一樣了。要學會從實踐中學習,從學習中實踐。而且在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又加入了世貿,國內外經濟日趨變化,每天都不斷有新的東西湧現,在擁有了越來越多的機會的同時,也有了更多的挑戰,前天才剛學到的知識可能在今天就已經被淘汰掉了,中國的經濟越和外面接軌,對於人才的要求就會越來越高,我們不只要學好學校裏所學到的知識,還要不斷從生活中,實踐中學其他知識,不斷地從各方面武裝自已,才能在競爭中突出自已,表現自已。

在餐廳裏,別人一眼就能認出我是一名正在讀書的學生,我問他們為什麼,他們總説從我的臉上就能看出來,呵呵,也許沒有經歷過社會的人都有我這種不知名遭遇吧!我並沒有因為我在他們面前沒有經驗而退後,我相信我也能做的像他們一樣好。我的工作是在那做傳菜生,每天9點鐘-下午2點再從下午的4點-晚上8:30分上班,雖然時間長了點,但熱情而年輕的我並沒有絲毫的感到過累,我覺得這是一種激勵,明白了人生,感悟了生活,接簇了社會,瞭解了未來。在餐廳裏雖然我是以傳菜為主,但我不時還要做一些工作以外的事情,有時要做一些清潔的工作,在學校裏也許有老師分配説今天做些什麼,明天做些什麼,但在這裏,不一定有人會告訴你這些,你必須自覺地去做,而且要儘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一件工作的效率就會得到別人不同的評價。在學校,只有學習的氛圍,畢竟學校是學習的場所,每一個學生都在為取得更高的成績而努力。而這裏是工作的場所,每個人都會為了獲得更多的報酬而努力,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存在着競爭,在競爭中就要不斷學習別人先進的地方,也要不斷學習別人怎樣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記得老師曾經説過大學是一個小社會,但我總覺得校園裏總少不了那份純真,那份真誠,儘管是大學高校,學生還終歸保持着學生的身份。

而走進企業,接觸各種各樣的客户、同事、上司等等,關係複雜,但我得去面對我從未面對過的'一切。記得在我校舉行的招聘會上所反映出來的其中一個問題是,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與在校理論學習有一定的差距。在這次實踐中,這一點我感受很深。在學校,理論的學習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幾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實際工作中,可能會遇到書本上沒學到的,又可能是書本上的知識一點都用不上的情況。或許工作中運用到的只是很簡單的問題,只要套公式似的就能完成一項任務。有時候我會埋怨,實際操作這麼簡單,但為什麼書本上的知識讓人學得這麼吃力呢?這是社會與學校脱軌了嗎?也許老師是正確的,雖然大學生生活不像踏入社會,但是總算是社會的一個部分,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我們也要感謝老師孜孜不倦地教導,有些問題有了課堂上地認真消化,有平時作業作補充,才能比一部人具有更高的起點,才有更多的知識層面去應付各種工作上的問題,作為一名新世紀的大學生,應該懂得與社會上各方面的人交往,處理社會上所發生的各方面的事情,這就意味着大學生要注意到社會實踐,社會實踐必不可少。畢竟,3年之後,我已經不再是一名大學生,是社會中的一分子,要與社會交流,為社會做貢獻。只懂得紙上談兵是遠遠不及的,以後的人生旅途是漫長的,為了鍛鍊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很多在學校讀書的人都説寧願出去工作,不願在校讀書;而已在社會的人都寧願回校讀書。我們上學,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為的都是將來走進社會,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們應該在今天努力掌握專業知識,明天才能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第8篇】毛概社會實踐調查報告改革開放

一、調查目的:

改革開放後的經濟發展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改革開放之後,各地經濟高速發展,使人們的消費水平大幅度提高,讓人們的物質生活變得豐富起來。然而高速發展的經濟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貧富差距愈來愈大、住宅價格飛漲、物價不斷上漲等等。這些問題若不加以解決,經濟發展的優勢就會越來越小。這次調研我們調查了大連地區人們對於改革開放後大連地區經濟發展的看法。

二、調查時間及地點:2022年3月 大連博物館

我們的問卷主要涉及了以下幾個方面:

1.人們對經濟高速發展的看法

2.人們對近年來大連地區環境變化的看法

3.大連地區人們的幸福感指數

4.在校大學生對當前物價的看法

三、正文:

一、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成績

30年,對於歷史長河就那麼短短的一瞬間,然而,對於我們這 樣一個從貧窮落後一步步走向發達富裕文明和諧的國家來説,卻是一個豐富而值得銘記的過程。

以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誌,我國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3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不移地推進體制改革,毫不動搖地促進對外開放,取得了社會主義

現代化建設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實現了人民生活由温飽不足向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贏得了我國在國際經濟社會影響力和地位的空前提高,中國經濟社會的面貌從此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

對於改革開放的三十年,主要總結出以下幾點成就:

(1)建立全面物質生產體系

(3)全面融入世界經濟體系

(4)經濟增長變得更加穩健

(5)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

經濟實力快速成長: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業化、城市化快速推進,產業結構變動活躍,經濟持續高速增長。30年來,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保持持續的快速增長,gdp從1978年的3645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246619億元。這期間,有16年超過10%,只有3年低於7%。30多年中,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近14倍。如果按相同速度發展,gdp年均增長9.82%,平均7年多翻一番,約15年翻兩番。截至2022年,中國經濟總量已位居世界第4位,外貿總額位居世界第3位,外匯儲備位居世界第1位。我國已提前完成現代化“三步走”戰略部署的前兩步,正在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初步實現現代化而努力奮鬥。

二、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促進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投資,出口,消費接口不平衡

2.地區之間發展的不平衡,如沿海與內地

我國在方方面面都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同時,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更加凸顯,引起了人們的擔憂。

比如,城鄉發展差距較大。改革開放後城鄉收入差距曾一度有所縮小,1983年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為1.82∶1,但後來又逐步拉大,2022年擴大到3.33∶1。從絕對差距來看,197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209.8元,1992年差距突破千元大關,達到1242.6元,2022年達到12022元。

比如,區域發展差距明顯。30多年來,各地居民收入都有了大幅度增長,但不同地區間收入差距在拉大。2022年我國東部地區年人均收入為38587元,西部地區為18090元,差距達2萬餘元。從省際差別來看,的上海市年人均收入為76976元,最低的貴州省為9187元,兩地相差67789元。目前全國4007萬貧困人口中,中西部地區所佔比重高達94.1%。 我國國情的基本特徵之一是各地區條件差異顯著,發展極不平衡;如果放在國際背景中比較,中國地區發展差距最突出的特點是“一箇中國,四個世界”。所謂一箇中國,四個世界,是指中國發展不平衡在各個地區都有反應。第一世界是指經進入世界高收入組的地區,包括上海、北京、深圳,大約佔全國總人口的數量2.2%;第二世界是指相當於世界上中等收入組的地區,象天津、廣東、浙江、江蘇等沿海地區,大約才佔全國總人口數的22%,第三世界是指相當於世界下中等收入水平的地區,大約佔全國總人口數的20%。第四世界是相當於世界的低收入的水平的地區,主要分佈在中西部的貧困地區,約佔全國總人口的數量的一半。

按照社會經濟和區域經濟持續協調發展的要求,調節區域間的收入差異,縮不同區域之間的經濟差距,這是我國新區域政策的基本思路與措施,更是我國協調區域經濟發展,改善沿海與內地發展失衡的有效途徑。

從10年前開始,針對我國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黨和國家就已經作出了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大決策。後來又根據國家整體發展的需要,先後實施了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形成了比較完善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近年來,又出台了一系列區域規劃和政策文件。在這些區域發展戰略和政策的有力推動下,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發展速度明顯加快。2022年,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全面超過東部。2022年,東、中、西和東北地區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同比分別增長10.7%、11.7%、13.4%和12.5%,西部地區增速繼續處於地位,中部和東北地區增速繼續快於東部。目前,中國經濟四大板塊逐漸成型,區域協調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3. 產業結構的不平衡

將我國的產業結構水平與其他國家作國際比較,可以看出不論與低收入國家相比,還是與中等收入國家相比,都顯示出我國第二產業比重偏高的特點(比低收入國家高11個百分點,比中等收入國家高14個百分點)。這一特點是由我國目前所處的工業化的階段決定的 產業結構的現狀及問題 :進入21 世紀以來,我國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第一產業增長相對緩慢,第二產業增長快速,第三產業突破以商貿、餐飲為主的單一發展格局,加速了金融、保險、研發、諮詢等行業的發展。與此同時,第一產業就業比重明顯下降,第二產業就業比重增長緩慢,第三產業的就業比重增長速度高於第二產業的增長速度。總體上看來我國產業結構在保持二、三、一型基礎上不斷的優化。但是,無論從靜態還是動態的角度來分析我國現階段的產業結構,許多問題仍然存在。比如,到2022年底,從我國三次產業結構的產值來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8910億元,佔gdp比重為11.7%;第二產業增加值121381億元,佔gdp比重為49.2%;第三產業增加值96328億元,佔gdp比重為39.1%。表明我國的國民經濟還比較過分地依賴農業,而服務業相當落後。在發達國家gdp構成中,第一產業所佔比重一般不超過5%,第二產業一般不超過30%,而第三產業所佔比重卻是的,一般為65%以上。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產業結構仍有優化的空間。

我國產業結構的低水平和不合理已經成為國民經濟正常發展的一個制約因素,必須選擇正確的產業發展戰略,尋求有效的調節機制,推動產業結構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實現產業結構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具體措施有:優先發展信息產業,大力推進經濟和社會的信息化。積極發展對經濟增長有突破性重大帶動作用的高新技術產業。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大力振興裝備製造業,努力提高我國工業整體素質和國際競爭力。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水利建設,健全綜合交通體系,優化能源結構,改善佈局和結構。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提高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

三、中國經濟以後的走向

2022年中國經濟走向會為中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奠定一個基調,這也直接關係着“十二五”規劃開局的順利與否。圍繞着2022年中國經濟政策和發展前景的討論,2022年的中國經濟走勢是審慎地樂觀,還是面臨巨大的風險考驗,來自於各個利益階層的聲音不絕於耳。

樂觀者認為,2022年中國的經濟將是中西方經濟發展思維和經濟發展模式的一次較量,而中國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態勢將會使世界聚焦於中國的發展特色和發展經驗。經濟發展思維一旦調整到位,中國經濟轉型一旦有一個好的趨勢,通貨膨脹與經濟增長、結構與總量、內需與外需之間的關係一旦平衡好,那麼中國經濟的世界影響力將進一步顯現。

悲觀者認為,2022年中國經濟的發展將面臨很多的問題,一旦這些問題處理不好,就會帶來巨大的災難性後果。在各種利益關係、結構關係、內外關係處理不好的情況下,滯漲的風險、物價的上漲、失業率的上升、投資的膨脹、社會矛盾的惡化等問題,都會成為中國經濟蕭條的誘因,而中國資本市場、金融市場、勞動力市場,以及中小企業發展的前景將十分暗淡。

每一個人都會從自己的生活感受來判斷未來的經濟走勢,而所有的感受匯聚在一起就演變為經濟發展的大背景。持樂觀情緒帶來的影響與持者悲觀情緒帶來的影響會有多大的不同呢?對這個問題,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答案。

四、實踐調查結果:

(一)、改革開放後經濟快速發展

1978年,我國gdp(國內生產總值)只有3645億元,在世界主要國家中位居第十位。人均國民總收入僅190美元,位居全世界最不發達的低收入國家行列。1979年至2022年,gdp年均實際增長9.8%,不僅明顯高於1953年至1978年平均增長6.1%的速度,而且也大大高於同期世界經濟年平均增長3.0%的速度。

國內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3645億元迅速躍升至2022年的249530億元。其中,從1978年上升到1986年的1萬億元用了8年時間,上升到1991年的2萬億元用了5年時間。此後10年平均每年上升近1萬億元,2001年超過10萬億元大關,2022年至2022年進入高速增長期,平均每年上升2萬億元,2022年超過20萬億元。在此基礎上,2022年一年又增加3.76萬億元。

經濟總量的加速擴張大大縮小了我國與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差距,經濟總量居世界位次穩步提升,由1978年的第十位上升到目前的第四位,僅次於美國、日本和德國。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摺合成美元,我國2022年國內生產總值為32801億美元,相當於美國的23.7%、日本的74.9%、德國的99.5%,分別比1978年提高17.2、59.7和78.9個百分點。與此同時,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的份額也有明顯上升,1978年為1.8%,2022年提高到6.0%。

(二)、經濟快速增長對環境造成惡劣影響

水污染。目前,中國的江河水系70%受到污染,可謂“一江污水四處流”。流經城市的河流90%處於嚴重污染狀態,城市90%的地下水被污染,30%的工業污水和60%的城市污水未經處理。在中國2萬多個自然湖泊當中,75%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不久前,被報道的江蘇太湖、雲南滇池與安徽巢湖的污染只是“抓典型”而已。這並不表明,沒有被大量報道的湖泊就沒有污染,或污染比這三大湖泊要好。江河湖海水系相連,除了大陸被嚴重污染,中國的海洋也難以倖免。素有“天然魚倉”和“海洋公園”美稱的渤海,如今已失去美麗的容顏,海域污染程度位居四大海域之首,渤海正在成為“死海”。專家預計,即便從現在着手整治,渤海生態的全面恢復也要花費200年。非政府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稱,中國現在是太平洋的污染源。

大氣污染。目前,中國城市空氣污染超標一般都在2-6倍,大量燃煤與汽車保有量迅猛增長則是主因。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費國,僅次於美國,其中近70%來自煤炭的燃燒。2022年,中國消耗了大約24億噸煤,比美國、印度和俄國的總和還要多。中國境內排放的二氧化硫和顆粒物分別有多達90%和50%是燃煤所致。顆粒物給人們帶來呼吸疾病,而二氧化硫排放造成的酸雨洗刷着中國1/4的國土和1/3的耕地,導致農業減產,建築物腐蝕。不久前,從英國回來的老師與一幫同學相聚,笑談中國的大氣污染時稱,中國有十三多億“人工吸塵器”,中國空氣有望會變得更乾淨。然而,國際能源機構的專家警告:除非中國重新考慮使用各種能源來源,採用環保前沿技術,否則在25年內,中國排放的二氧化碳將達到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所有成員國總量的兩倍。是啊,十三多億中國人在努力清潔空氣的時候,還會呼出二氧化碳。 固體廢物污染。城市化、工業化以及居民生活的便利化與現代化,產生着越來越多的生活垃圾、工業垃圾和其它特殊垃圾。由於地方注重經濟增量、關注形象工程,因此垃圾隨意堆放現象普遍。城市每年產生的近2億噸垃圾中,只有不到20%的垃圾是按照環保的方式處理的。2/3的城市陷入生活垃圾包圍之中,不僅侵佔大片土地,而且嚴重污染了周圍的土壤和水源。急功近利不僅使我們忽視垃圾處理,而且還大肆進口洋垃圾,主要是廢棄的塑料和電子產品,洋垃圾一度成為中國進口三大“商品”之一。垃圾業已成為中國城市的一個沉重包袱,但是倡導循環經濟的專家卻認為,“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垃圾是地球上惟一增長的資源”。例如,一個年產1000萬噸的鋼鐵廠,利用產生的“廢棄物”和副產品,可發電120萬千瓦,生產水泥300萬噸,還能消化120萬噸廢鋼鐵。看來,“科學發展觀”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土壤污染。水污染、大氣污染與固體廢物污染還帶來一個嚴重污染,就是土壤污染。據不完全調查,目前中國受污染的耕地約有1.5億畝,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萬畝,固體廢棄物堆存佔地和毀田200萬畝,合計約佔耕地總面積的1/10以上,其中多數集中在經濟較發達的地區。中國是個農業大國,中國的國情決定了糧食將長期立足自給,但是土壤污染給糧食與食品安全帶來巨大挑戰。據估算,中國每年遭重金屬污染的糧食達1200萬噸,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00億元。土壤污染造成有害物質在農作物中積累,並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引發各種疾病,最終危害人體健康。土壤污染還直接影響土壤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從而對生態安全構成威脅。

(三)、大連物價上漲對本地居民的影響

一、物價上漲使城市居民收入實際增速大幅縮減

據大連市城市居民500户抽樣調查數據顯示,上半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12元,同比增長15.6%,比去年同期10.6%的增速加快5個百分點。人均消費支出9163元,同比增長17.5%,比去年同期9%的增速加快8.5個百分點。 但如果考慮物價上漲因素影響,上半年收入實際增速縮減為9.5%,消費支出實際增速縮減為11.3%。與去年同期的收入實際增速8.6%和支出實際增速7%相比,增速分別加快了0.9和4.3個百分點。也就是説,表面上看似相當快的收入增速在經過cpi的縮減後,與去年同期相比並未有明顯加快,而由於物價上漲的影響,居民家庭增加了剛性消費支出,生活負擔加重,支出增速明顯加快。

二、物價高漲時居民實際收入增速較其他年份趨緩

從全國城鎮居民收入增幅與cpi的比較看,cpi波動週期中出現波峯的年份的收入平均增幅為5.66%,其他年份平均為7.49%,波峯年份收入增幅相當於其他年份的3/4。 當cpi>5%的12年中,收入增幅平均為5.62%,在cpi≤5%的18年中,收入增幅平均為8.03%,cpi>5%年份的收入增幅相當於其他年份的70%三、物價上漲使居民財富縮水

2022年12月23日定期一年利率由2.52%調整為2.25%。從全國平均水平看,2022年一年和2022年1月居民存款享受的是正利率,存入銀行的存款是保值的。從2022年2月開始,隨着cpi的逐步走高,居民存款就一直是負利率,後來雖然經過5次提高利率,但負利率的狀況一直沒有改變。

假定2022年初存款10萬元,到期後相當於減少了950元,縮水了0.95%。進入2022年,負利率的比例更高,各月均在2%左右,6月份更是高達3.2%。也就是説,居民存款被cpi掠奪。

四、物價上漲對低收入家庭生活的影響

2022年上半年,大連市城市最低20%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5068元,同比增長14.9%,比總體增速低1.2個百分點;人均消費支出5076元,同比增長18.4%,比總體增速高0.9個百分點,但由於物價上漲的影響,低收入居民家庭增加了剛性消費支出,生活負擔加重,支出增速明顯加快,實際生活質量和家庭儲蓄呈下降和減少趨勢,主要表現在:

1.價格上漲增加了低收入家庭的消費負擔,導致低收入家庭飲食質量下降。低收入家庭飲食的消費品種以糧油、肉蛋、鮮菜等日常主要消費品為主,而近期物價上漲又主要集中體現在這些消費品上,因此價格的上漲增加了低收入家庭的消費負擔。2022年上半年,城市低收入家庭人均食品支出2153元,同比增長9.8%,扣除食品價格上漲因素,實際下降0.8%。與去年同期相比,低收入家庭在主要食品的人均消費量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糧食消費量下降12.0%,肉類下降8.9%,禽類下降2.8%,魚下降1.4%,其他水產品及製品下降21.7%,鮮菜下降8.3%,鮮果下降9.3%,鮮乳品下降17.6%。這就必然導致低收入家庭的飲食質量下降。

2.價格上漲影響低收入家庭衣着消費支出的大幅上漲及消費量的較大下降。2022年上半年,城市低收入家庭人均衣着消費支出539元,同比增長24.3%,但衣着消費量卻出現大幅下降,服裝消費量和鞋類的消費量比去年同期分別下降14%和15%。

3.價格上漲導致低收入家庭的家庭儲蓄進一步減少。2022年上半年,城市低收入家庭人均存入儲蓄款768元,人均提取存款1409元,淨存款金額為-641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75元,減少266元。低收入家庭儲蓄進一步減少。

【第9篇】毛概改革開放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一、調查目的:

改革開放後的經濟發展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改革開放之後,各地經濟高速發展,使人們的消費水平大幅度提高,讓人們的物質生活變得豐富起來。然而高速發展的經濟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貧富差距愈來愈大、住宅價格飛漲、物價不斷上漲等等。這些問題若不加以解決,經濟發展的優勢就會越來越小。這次調研我們調查了大連地區人們對於改革開放後大連地區經濟發展的看法。

二、調查時間及地點:2022年3月 大連博物館

我們的問卷主要涉及了以下幾個方面:

1.人們對經濟高速發展的看法

2.人們對近年來大連地區環境變化的看法

3.大連地區人們的幸福感指數

4.在校大學生對當前物價的看法

三、正文:

一、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成績

30年,對於歷史長河就那麼短短的一瞬間,然而,對於我們這 樣一個從貧窮落後一步步走向發達富裕文明和諧的國家來説,卻是一個豐富而值得銘記的過程。

以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誌,我國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3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不移地推進體制改革,毫不動搖地促進對外開放,取得了社會主義

現代化建設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實現了人民生活由温飽不足向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贏得了我國在國際經濟社會影響力和地位的空前提高,中國經濟社會的面貌從此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

對於改革開放的三十年,主要總結出以下幾點成就:

(1)建立全面物質生產體系

(3)全面融入世界經濟體系

(4)經濟增長變得更加穩健

(5)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

經濟實力快速成長: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業化、城市化快速推進,產業結構變動活躍,經濟持續高速增長。30年來,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保持持續的快速增長,gdp從1978年的3645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246619億元。這期間,有16年超過10%,只有3年低於7%。30多年中,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近14倍。如果按相同速度發展,gdp年均增長9.82%,平均7年多翻一番,約15年翻兩番。截至2022年,中國經濟總量已位居世界第4位,外貿總額位居世界第3位,外匯儲備位居世界第1位。我國已提前完成現代化“三步走”戰略部署的前兩步,正在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初步實現現代化而努力奮鬥。

二、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促進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投資,出口,消費接口不平衡

2.地區之間發展的不平衡,如沿海與內地

我國在方方面面都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同時,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更加凸顯,引起了人們的擔憂。

比如,城鄉發展差距較大。改革開放後城鄉收入差距曾一度有所縮小,1983年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為1.82∶1,但後來又逐步拉大,2022年擴大到3.33∶1。從絕對差距來看,197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209.8元,1992年差距突破千元大關,達到1242.6元,2022年達到12022元。

比如,區域發展差距明顯。30多年來,各地居民收入都有了大幅度增長,但不同地區間收入差距在拉大。2022年我國東部地區年人均收入為38587元,西部地區為18090元,差距達2萬餘元。從省際差別來看,的上海市年人均收入為76976元,最低的貴州省為9187元,兩地相差67789元。目前全國4007萬貧困人口中,中西部地區所佔比重高達94.1%。 我國國情的基本特徵之一是各地區條件差異顯著,發展極不平衡;如果放在國際背景中比較,中國地區發展差距最突出的特點是“一箇中國,四個世界”。所謂一箇中國,四個世界,是指中國發展不平衡在各個地區都有反應。第一世界是指經進入世界高收入組的地區,包括上海、北京、深圳,大約佔全國總人口的數量2.2%;第二世界是指相當於世界上中等收入組的地區,象天津、廣東、浙江、江蘇等沿海地區,大約才佔全國總人口數的22%,第三世界是指相當於世界下中等收入水平的地區,大約佔全國總人口數的20%。第四世界是相當於世界的低收入的水平的地區,主要分佈在中西部的貧困地區,約佔全國總人口的數量的一半。

按照社會經濟和區域經濟持續協調發展的要求,調節區域間的收入差異,縮不同區域之間的經濟差距,這是我國新區域政策的基本思路與措施,更是我國協調區域經濟發展,改善沿海與內地發展失衡的有效途徑。

從10年前開始,針對我國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黨和國家就已經作出了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大決策。後來又根據國家整體發展的需要,先後實施了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形成了比較完善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近年來,又出台了一系列區域規劃和政策文件。在這些區域發展戰略和政策的有力推動下,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發展速度明顯加快。2022年,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全面超過東部。2022年,東、中、西和東北地區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同比分別增長10.7%、11.7%、13.4%和12.5%,西部地區增速繼續處於地位,中部和東北地區增速繼續快於東部。目前,中國經濟四大板塊逐漸成型,區域協調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3. 產業結構的不平衡

將我國的產業結構水平與其他國家作國際比較,可以看出不論與低收入國家相比,還是與中等收入國家相比,都顯示出我國第二產業比重偏高的特點(比低收入國家高11個百分點,比中等收入國家高14個百分點)。這一特點是由我國目前所處的工業化的階段決定的 產業結構的現狀及問題 :進入21 世紀以來,我國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第一產業增長相對緩慢,第二產業增長快速,第三產業突破以商貿、餐飲為主的單一發展格局,加速了金融、保險、研發、諮詢等行業的發展。與此同時,第一產業就業比重明顯下降,第二產業就業比重增長緩慢,第三產業的就業比重增長速度高於第二產業的增長速度。總體上看來我國產業結構在保持二、三、一型基礎上不斷的優化。但是,無論從靜態還是動態的角度來分析我國現階段的產業結構,許多問題仍然存在。比如,到2022年底,從我國三次產業結構的產值來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8910億元,佔gdp比重為11.7%;第二產業增加值121381億元,佔gdp比重為49.2%;第三產業增加值96328億元,佔gdp比重為39.1%。表明我國的國民經濟還比較過分地依賴農業,而服務業相當落後。在發達國家gdp構成中,第一產業所佔比重一般不超過5%,第二產業一般不超過30%,而第三產業所佔比重卻是的,一般為65%以上。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產業結構仍有優化的空間。

我國產業結構的低水平和不合理已經成為國民經濟正常發展的一個制約因素,必須選擇正確的產業發展戰略,尋求有效的調節機制,推動產業結構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實現產業結構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具體措施有:優先發展信息產業,大力推進經濟和社會的信息化。積極發展對經濟增長有突破性重大帶動作用的高新技術產業。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大力振興裝備製造業,努力提高我國工業整體素質和國際競爭力。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水利建設,健全綜合交通體系,優化能源結構,改善佈局和結構。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提高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

三、中國經濟以後的走向

2022年中國經濟走向會為中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奠定一個基調,這也直接關係着“十二五”規劃開局的順利與否。圍繞着2022年中國經濟政策和發展前景的討論,2022年的中國經濟走勢是審慎地樂觀,還是面臨巨大的風險考驗,來自於各個利益階層的聲音不絕於耳。

樂觀者認為,2022年中國的經濟將是中西方經濟發展思維和經濟發展模式的一次較量,而中國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態勢將會使世界聚焦於中國的發展特色和發展經驗。經濟發展思維一旦調整到位,中國經濟轉型一旦有一個好的趨勢,通貨膨脹與經濟增長、結構與總量、內需與外需之間的關係一旦平衡好,那麼中國經濟的世界影響力將進一步顯現。

悲觀者認為,2022年中國經濟的發展將面臨很多的問題,一旦這些問題處理不好,就會帶來巨大的災難性後果。在各種利益關係、結構關係、內外關係處理不好的情況下,滯漲的風險、物價的上漲、失業率的上升、投資的膨脹、社會矛盾的惡化等問題,都會成為中國經濟蕭條的誘因,而中國資本市場、金融市場、勞動力市場,以及中小企業發展的前景將十分暗淡。

每一個人都會從自己的生活感受來判斷未來的經濟走勢,而所有的感受匯聚在一起就演變為經濟發展的大背景。持樂觀情緒帶來的影響與持者悲觀情緒帶來的影響會有多大的不同呢?對這個問題,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答案。

四、實踐調查結果:

(一)、改革開放後經濟快速發展

1978年,我國gdp(國內生產總值)只有3645億元,在世界主要國家中位居第十位。人均國民總收入僅190美元,位居全世界最不發達的低收入國家行列。1979年至2022年,gdp年均實際增長9.8%,不僅明顯高於1953年至1978年平均增長6.1%的速度,而且也大大高於同期世界經濟年平均增長3.0%的速度。

國內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3645億元迅速躍升至2022年的249530億元。其中,從1978年上升到1986年的1萬億元用了8年時間,上升到1991年的2萬億元用了5年時間。此後10年平均每年上升近1萬億元,2001年超過10萬億元大關,2022年至2022年進入高速增長期,平均每年上升2萬億元,2022年超過20萬億元。在此基礎上,2022年一年又增加3.76萬億元。

經濟總量的加速擴張大大縮小了我國與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差距,經濟總量居世界位次穩步提升,由1978年的第十位上升到目前的第四位,僅次於美國、日本和德國。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摺合成美元,我國2022年國內生產總值為32801億美元,相當於美國的23.7%、日本的74.9%、德國的99.5%,分別比1978年提高17.2、59.7和78.9個百分點。與此同時,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的份額也有明顯上升,1978年為1.8%,2022年提高到6.0%。

(二)、經濟快速增長對環境造成惡劣影響

水污染。目前,中國的江河水系70%受到污染,可謂“一江污水四處流”。流經城市的河流90%處於嚴重污染狀態,城市90%的地下水被污染,30%的工業污水和60%的城市污水未經處理。在中國2萬多個自然湖泊當中,75%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不久前,被報道的江蘇太湖、雲南滇池與安徽巢湖的污染只是“抓典型”而已。這並不表明,沒有被大量報道的湖泊就沒有污染,或污染比這三大湖泊要好。江河湖海水系相連,除了大陸被嚴重污染,中國的海洋也難以倖免。素有“天然魚倉”和“海洋公園”美稱的渤海,如今已失去美麗的容顏,海域污染程度位居四大海域之首,渤海正在成為“死海”。專家預計,即便從現在着手整治,渤海生態的全面恢復也要花費200年。非政府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稱,中國現在是太平洋的污染源。

大氣污染。目前,中國城市空氣污染超標一般都在2-6倍,大量燃煤與汽車保有量迅猛增長則是主因。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費國,僅次於美國,其中近70%來自煤炭的燃燒。2022年,中國消耗了大約24億噸煤,比美國、印度和俄國的總和還要多。中國境內排放的二氧化硫和顆粒物分別有多達90%和50%是燃煤所致。顆粒物給人們帶來呼吸疾病,而二氧化硫排放造成的酸雨洗刷着中國1/4的國土和1/3的耕地,導致農業減產,建築物腐蝕。不久前,從英國回來的老師與一幫同學相聚,笑談中國的大氣污染時稱,中國有十三多億“人工吸塵器”,中國空氣有望會變得更乾淨。然而,國際能源機構的專家警告:除非中國重新考慮使用各種能源來源,採用環保前沿技術,否則在25年內,中國排放的二氧化碳將達到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所有成員國總量的兩倍。是啊,十三多億中國人在努力清潔空氣的時候,還會呼出二氧化碳。 固體廢物污染。城市化、工業化以及居民生活的便利化與現代化,產生着越來越多的生活垃圾、工業垃圾和其它特殊垃圾。由於地方注重經濟增量、關注形象工程,因此垃圾隨意堆放現象普遍。城市每年產生的近2億噸垃圾中,只有不到20%的垃圾是按照環保的方式處理的。2/3的城市陷入生活垃圾包圍之中,不僅侵佔大片土地,而且嚴重污染了周圍的土壤和水源。急功近利不僅使我們忽視垃圾處理,而且還大肆進口洋垃圾,主要是廢棄的塑料和電子產品,洋垃圾一度成為中國進口三大“商品”之一。垃圾業已成為中國城市的一個沉重包袱,但是倡導循環經濟的專家卻認為,“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垃圾是地球上惟一增長的資源”。例如,一個年產1000萬噸的鋼鐵廠,利用產生的“廢棄物”和副產品,可發電120萬千瓦,生產水泥300萬噸,還能消化120萬噸廢鋼鐵。看來,“科學發展觀”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土壤污染。水污染、大氣污染與固體廢物污染還帶來一個嚴重污染,就是土壤污染。據不完全調查,目前中國受污染的耕地約有1.5億畝,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萬畝,固體廢棄物堆存佔地和毀田200萬畝,合計約佔耕地總面積的1/10以上,其中多數集中在經濟較發達的地區。中國是個農業大國,中國的國情決定了糧食將長期立足自給,但是土壤污染給糧食與食品安全帶來巨大挑戰。據估算,中國每年遭重金屬污染的糧食達1200萬噸,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00億元。土壤污染造成有害物質在農作物中積累,並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引發各種疾病,最終危害人體健康。土壤污染還直接影響土壤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從而對生態安全構成威脅。

(三)、大連物價上漲對本地居民的影響

一、物價上漲使城市居民收入實際增速大幅縮減

據大連市城市居民500户抽樣調查數據顯示,上半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12元,同比增長15.6%,比去年同期10.6%的增速加快5個百分點。人均消費支出9163元,同比增長17.5%,比去年同期9%的增速加快8.5個百分點。 但如果考慮物價上漲因素影響,上半年收入實際增速縮減為9.5%,消費支出實際增速縮減為11.3%。與去年同期的收入實際增速8.6%和支出實際增速7%相比,增速分別加快了0.9和4.3個百分點。也就是説,表面上看似相當快的收入增速在經過cpi的縮減後,與去年同期相比並未有明顯加快,而由於物價上漲的影響,居民家庭增加了剛性消費支出,生活負擔加重,支出增速明顯加快。

二、物價高漲時居民實際收入增速較其他年份趨緩

從全國城鎮居民收入增幅與cpi的比較看,cpi波動週期中出現波峯的年份的收入平均增幅為5.66%,其他年份平均為7.49%,波峯年份收入增幅相當於其他年份的3/4。 當cpi>5%的12年中,收入增幅平均為5.62%,在cpi≤5%的18年中,收入增幅平均為8.03%,cpi>5%年份的收入增幅相當於其他年份的70%三、物價上漲使居民財富縮水

2022年12月23日定期一年利率由2.52%調整為2.25%。從全國平均水平看,2022年一年和2022年1月居民存款享受的是正利率,存入銀行的存款是保值的。從2022年2月開始,隨着cpi的逐步走高,居民存款就一直是負利率,後來雖然經過5次提高利率,但負利率的狀況一直沒有改變。

假定2022年初存款10萬元,到期後相當於減少了950元,縮水了0.95%。進入2022年,負利率的比例更高,各月均在2%左右,6月份更是高達3.2%。也就是説,居民存款被cpi掠奪。

四、物價上漲對低收入家庭生活的影響

2022年上半年,大連市城市最低20%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5068元,同比增長14.9%,比總體增速低1.2個百分點;人均消費支出5076元,同比增長18.4%,比總體增速高0.9個百分點,但由於物價上漲的影響,低收入居民家庭增加了剛性消費支出,生活負擔加重,支出增速明顯加快,實際生活質量和家庭儲蓄呈下降和減少趨勢,主要表現在:

1.價格上漲增加了低收入家庭的消費負擔,導致低收入家庭飲食質量下降。低收入家庭飲食的消費品種以糧油、肉蛋、鮮菜等日常主要消費品為主,而近期物價上漲又主要集中體現在這些消費品上,因此價格的上漲增加了低收入家庭的消費負擔。2022年上半年,城市低收入家庭人均食品支出2153元,同比增長9.8%,扣除食品價格上漲因素,實際下降0.8%。與去年同期相比,低收入家庭在主要食品的人均消費量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糧食消費量下降12.0%,肉類下降8.9%,禽類下降2.8%,魚下降1.4%,其他水產品及製品下降21.7%,鮮菜下降8.3%,鮮果下降9.3%,鮮乳品下降17.6%。這就必然導致低收入家庭的飲食質量下降。

2.價格上漲影響低收入家庭衣着消費支出的大幅上漲及消費量的較大下降。2022年上半年,城市低收入家庭人均衣着消費支出539元,同比增長24.3%,但衣着消費量卻出現大幅下降,服裝消費量和鞋類的消費量比去年同期分別下降14%和15%。

3.價格上漲導致低收入家庭的家庭儲蓄進一步減少。2022年上半年,城市低收入家庭人均存入儲蓄款768元,人均提取存款1409元,淨存款金額為-641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75元,減少266元。低收入家庭儲蓄進一步減少。

【第10篇】改革開放毛概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一、調查目的:

改革開放後的經濟發展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改革開放之後,各地經濟高速發展,使人們的消費水平大幅度提高,讓人們的物質生活變得豐富起來。然而高速發展的經濟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貧富差距愈來愈大、住宅價格飛漲、物價不斷上漲等等。這些問題若不加以解決,經濟發展的優勢就會越來越小。這次調研我們調查了大連地區人們對於改革開放後大連地區經濟發展的看法。

二、調查時間及地點:2022年3月 大連博物館

我們的問卷主要涉及了以下幾個方面:

1.人們對經濟高速發展的看法

2.人們對近年來大連地區環境變化的看法

3.大連地區人們的幸福感指數

4.在校大學生對當前物價的看法

三、正文:

一、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成績

30年,對於歷史長河就那麼短短的一瞬間,然而,對於我們這 樣一個從貧窮落後一步步走向發達富裕文明和諧的國家來説,卻是一個豐富而值得銘記的過程。

以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誌,我國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3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不移地推進體制改革,毫不動搖地促進對外開放,取得了社會主義

現代化建設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實現了人民生活由温飽不足向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贏得了我國在國際經濟社會影響力和地位的空前提高,中國經濟社會的面貌從此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

對於改革開放的三十年,主要總結出以下幾點成就:

(1)建立全面物質生產體系

(3)全面融入世界經濟體系

(4)經濟增長變得更加穩健

(5)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

經濟實力快速成長: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業化、城市化快速推進,產業結構變動活躍,經濟持續高速增長。30年來,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保持持續的快速增長,gdp從1978年的3645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246619億元。這期間,有16年超過10%,只有3年低於7%。30多年中,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近14倍。如果按相同速度發展,gdp年均增長9.82%,平均7年多翻一番,約15年翻兩番。截至2022年,中國經濟總量已位居世界第4位,外貿總額位居世界第3位,外匯儲備位居世界第1位。我國已提前完成現代化“三步走”戰略部署的前兩步,正在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初步實現現代化而努力奮鬥。

二、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促進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投資,出口,消費接口不平衡

2.地區之間發展的不平衡,如沿海與內地

我國在方方面面都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同時,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更加凸顯,引起了人們的擔憂。

比如,城鄉發展差距較大。改革開放後城鄉收入差距曾一度有所縮小,1983年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為1.82∶1,但後來又逐步拉大,2022年擴大到3.33∶1。從絕對差距來看,197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209.8元,1992年差距突破千元大關,達到1242.6元,2022年達到12022元。

比如,區域發展差距明顯。30多年來,各地居民收入都有了大幅度增長,但不同地區間收入差距在拉大。2022年我國東部地區年人均收入為38587元,西部地區為18090元,差距達2萬餘元。從省際差別來看,的上海市年人均收入為76976元,最低的貴州省為9187元,兩地相差67789元。目前全國4007萬貧困人口中,中西部地區所佔比重高達94.1%。 我國國情的基本特徵之一是各地區條件差異顯著,發展極不平衡;如果放在國際背景中比較,中國地區發展差距最突出的特點是“一箇中國,四個世界”。所謂一箇中國,四個世界,是指中國發展不平衡在各個地區都有反應。第一世界是指經進入世界高收入組的地區,包括上海、北京、深圳,大約佔全國總人口的數量2.2%;第二世界是指相當於世界上中等收入組的地區,象天津、廣東、浙江、江蘇等沿海地區,大約才佔全國總人口數的22%,第三世界是指相當於世界下中等收入水平的地區,大約佔全國總人口數的20%。第四世界是相當於世界的低收入的水平的地區,主要分佈在中西部的貧困地區,約佔全國總人口的數量的一半。

按照社會經濟和區域經濟持續協調發展的要求,調節區域間的收入差異,縮不同區域之間的經濟差距,這是我國新區域政策的基本思路與措施,更是我國協調區域經濟發展,改善沿海與內地發展失衡的有效途徑。

從10年前開始,針對我國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黨和國家就已經作出了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大決策。後來又根據國家整體發展的需要,先後實施了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形成了比較完善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近年來,又出台了一系列區域規劃和政策文件。在這些區域發展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