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教師現狀的報告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67W

教師現狀的報告多篇

【第1篇】農村中國小教師隊伍現狀的調研報告

6月20日至26日,在市政協副主席李世秀的帶領下,市政協文教衞體委組織部分政協常委及委員就我市農村中國小教師隊伍現狀進行調研。調研採取聽取彙報、召開座談會、實地考察等方式進行。調研組在聽取市教育局彙報後,選擇了具有較強代表性的了中線樂園鄉、北線南陽鄉、南線範鎮三個鄉鎮中國小進行調研,廣泛聽取了學校、部分教師代表、及當地鄉村幹部意見。這次調研主要是摸清目前農村教師隊伍建設現狀,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為我市對農村義務教育決策時提供參考意見。調查情況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教師數量:目前我市農村共有九年一貫制學校8所,國中11所,完小30所(其中中心國小20所),村小及教學點42個,初小77所。在校學生34515人,教師數2592人,其中國小1693人,國中899人,因病請假22人,借調到其他行業工作的3人。另有年高體弱教師(男55歲、女50歲以上)100多人不能勝任教學工作。

【第2篇】最新關於西部農村教育教師現狀的調查報告

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了優先發展教育,建立人力資源強國。可見,國家對教育事業十分重視。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英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談到教師時説:教師是知識種子的傳播者,文明之樹的培育者,人類靈魂的設計者。這些都説明了教師在教育事業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教育獲得了巨大發展,但農村教育依然存在諸多問題,西部農村教育更是如此。那麼教師的哪些方面又會制約着西部農村教育事業的發展?為尋求解決農村教育問題的方法和途徑,為促進農村教育的發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南京曉莊學院志翔西部支教調研團一行14人來到寧夏原州區西關明德國小進行為期二十幾天的支教調研活動。

在此次支教調研活動中,我們共發放給該校教師40份《西部地區教育現狀問卷調查(教師卷)》,共回收38份,其中漢族教師佔86.84%,回族教師佔13.16%。通過調查數據統計和整理,我們發現了以下問題:

在38份問卷調查中,無30歲以下的教師;3040歲的教師佔36.84%,超過40歲的教師佔63.16%。這些數據中反映出該校教師存在老齡化的現象,並且出現年齡斷層。針對農村教師隊伍老齡化現象嚴重,這需要建立職稱評聘機制,平衡學校師資結構比例,以吸引更多的青年教師。出現上述現象的原因可能為以下幾點:

1.青年教師認為西部農村教師的薪金過低以及津貼福利較少,不足以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

2.青年教師有着自己年少時的夢想,想趁年輕時奮鬥一下,實現自己更遠大的目標;而年長的教師相對來説則追求平穩平淡的生活。

3. 由於學校的教育硬件設備較差,管理體制不健全,生源不穩定,地理環境偏遠,教學理念不先進,信息相對較閉塞,同時這裏的教師沒有太多機會外出深造或進行教學交流,也很少接觸到外面的新知識和教學技能,知識儲備少而且內容老化,教學質量難有大幅度的提高,所以青年教師認為在西部農村沒有發展前景。

4. 由於在西部農村大部分家長文化程度有限,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學生平時的學習也僅限於學校課堂,放學後回家無人進行督促、輔導,並且社會高度關注西部的教育事業,所以大部分青年教師認為在西部農村教學就會承擔較多社會責任。

5. 我國實行的是八小時工作制,但廣大教師的工作時間遠遠超過八個小時,工作時間過長,管理壓力過大,責任重大,已經超出了教師的承受能力。

6. 年齡較大的教師由於家庭負擔、身體狀況等原因,則留在本地學校教學。

7. 男青年教師考慮到在農村不好找對象,女青年嫁出去也都離開了村莊。

由表可以看出教師數量嚴重緊缺,連校長都要代課。在此次調查中,38人中有語文教師15名,數學教師14名,英語教師人數為0.並且教師的學歷普遍偏低,大專及其以下學歷的教師佔64.44%,本科學歷的教師佔35.66%,本科以上學歷的教師人數為0,據該校校長説,本科及其以上學歷的教師幾乎全部是函授的。且88.37%的教師以前學的是師範類的,同時女教師人數大約是男教師人數4.5倍。

通過訪談還了解到,有些教師提出,全社會對教師的身體健康狀況缺乏必要的關注,廣大老師長期為職業病所困擾,處於一種亞健康狀態,雖然教師的職業病表面看來微不足道,並不像其他重大安全領域那樣,一旦發生事故就會引起全社會的強烈關注,但正是它這種隱蔽性和長期性,會對教師的身心狀況和生活質量造成不可低估的影響,因此更應值得人們關注。而西部農村教師因為當地經濟狀況和自身經濟、工作壓力等原因,其身體健康情況也遠遠不及城市教師。

總之,從整體上來講,西部教師的福利待遇有待進一步提高,目前可以説與公務員有較大差距。

通過與該校學生談心以及問卷調查,我們瞭解到83.69%的學生對現在的教育很滿意,這不僅説明學生們對學校及教師的肯定,還説明學生們瞭解的知識面過於狹隘,未能接觸到先進教育,不知道大城市中的孩子的學習環境是多麼的優越,與城市中的孩子存在較大的差距。從側面也反映出該校教學水平較低,教師的教學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

對於西部地區教師教育存在的問題,我們提出如下建議:

第一、政府加大對義務教育投入的力度。依法增加教育投入,完善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的教育投入保證制度是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重要基礎,尤其是加大政府投入的力度。此外,《-西部地區教育事業發展規劃》中提到,繼續實施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設立教師崗位專項資金吸引優秀教師到西部地區工作,並且設立獎教金獎勵在貧困地區長期任教的優秀教師等舉措,吸引更多的教師來到西部,從教育投入方面進一步解決貧困落後地區師資匱乏的局面。

第二、扶持薄弱學校發展。所謂薄弱學校是重點學校制度的結果,相對重點學校而言,薄弱學校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的基礎比較薄弱,導致教師工作的硬件環境較差、福利待遇較差、職稱晉升指標較少,由此可見,扶持薄弱學校的發展將有利於穩定教師隊伍,從而更多的教師才會義無反顧的來到西部。

第三、推動教師隊伍的合理流動。針對我國城市、農村地區師資不均衡的情況,我國也可以適度採用教師定期流動的制度,尤其是針對應屆畢業生。應屆畢業生一般不願到偏遠、貧困地區工作,採用定期流動的制度,一方面可以鼓勵畢業生到偏遠、貧困地區,另一方面可以保證當地的教師質量與教育水平。

第四、為西部教師提供外出深造或進行教學交流的機會,並多接觸外面的新知識和教學技能,增加其知識儲備且新化內容,使教學質量能夠有較大幅度的提高。

第五、加強教師與管理隊伍建設,提高教育質量與辦學效益,拓寬教師來源渠道,進一步加強教師繼續教育制度,教師待遇進一步提高,保險項目趨向齊全。

第六、深化教育改革,加強制度創新;調整結構,優化教育資源;進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提高教師和管理隊伍素質;調整結構,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各級各類教育持續、健康、協調發展;加大對西部地區教育的支持力度。

第七、作為在校大學生,我們應該注重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的及科學文化素質的培養。真誠待人,吃苦耐勞,不畏艱辛,勤勞奮進,增加自我的知識儲備,學會將所學的知識活學活用,是發揮自我價值的奠基石。

第八、改變農村目前教育現狀,不是單通過國家幫助就可以實

現的,也不是一個兩個人的力量可以做到的,它需要全社會支持和努力,需要更多的人投身到教育事業中來,更多的人來關心和支持教育事業,尤其是西部貧困地區的教育。

當今時代,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知識經濟發展和經濟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一個地區乃至一個國家的發展與振興,越來越依賴於足夠數量的高素質勞動者、技能型人才和創新人才,依賴於教育的發展水平。因此,作為21世紀當代大學生,國家明日之星的我們,應多關注西部發展,關注西部教育,推動政府政策的實施,同時也要具有陶行知説的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精神,做一個大寫的人,讓西部的孩子笑得更加燦爛,和我們在同一片藍天下幸福成長。

【第3篇】中國小教師狀況及基礎教學現狀的調研報告

一、調查目的和方法

目前,基礎教育整體仍處於轉型期,包括傳統教學觀念向現代化教育理念的轉變,舊教材向新教材轉變,以灌輸、接受為主的教學方式向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學方式和學習形式的轉變,傳統的教具向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轉變,學生由消極被動學習向主動參與學習的轉變。教師是新課程的具體實施者,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着新課程的實施,及時瞭解我縣中國小、幼兒園教師及教學的情況,有助於有的放矢地把新課程改革推向深入,進一步提高教師業務素質和教育教學質量。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1、教師基本情況

⑴性別和年齡結構

⑵學歷情況

⑶職稱結構

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教師佔65%多,以成為主體,但高級職稱比例偏低。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加大教育科研力度,探索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新路,注重總結經驗,多出教學、教研成果。

2、教育教學及教育科研狀況

⑴教師任教情況

結果發現四分之一多的教師專業不對口,教非所學,學非所用。絕大多數國小教師為兼職教師,很大一部分農村國小校點教師存在一人把一班的現象(即教這個班的所有學科),兼職即牽扯教師精力,增大工作量,又從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學質量。從上述兩方面就能明顯呈現出加強在職教師的繼續教育和我縣正在實施的農村學校佈局調整及學區一體化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⑵教育科研情況

申報自己的科研課題並實驗(上級教育行政、業務主管部門認可的)

承擔科研課題並實驗(上級教育行政、業務主管部門批准的)

2 3 4 5

論文

發表(正規教育刊物)

獎勵(上級業務主管部門)

三、思考和建議

1、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搭建平台,全面提高中國小教師的素質

從調查中發現,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參差不齊,縣城中國小教師整體素質較高,鄉鎮中國小教師整體素質較低,而新課程的實施和社會對教育質量的期待對教師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是知識結構,教師不但具有學科專業知識結構,還應該瞭解學科前沿知識,不斷擴大與本學科相關的知識領域;另一方面是能力結構,不但表現為一般的教學能力,還要具有現代化教學手段與學科課程的整合能力,組織研究性學習以及社會實踐的能力,指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等等。調查發現,多數教師非常希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科研水平,渴望交流與合作,特別是農村學校的教師要求則更迫切。對於教師的這種需要,各級教育行政、業務主管部門可以採取具體措施,如提供一個城鄉學校教師交流的平台,建立縣城學校與農村學校聯誼制度(各鄉鎮可充分利用學區內的優秀師資),聯誼學校雙方每年選派教師,定時到對方學校進行教學交流,不斷提高教學能力;事先確定時間和地點,確定要研討的教學問題舉辦研討會,使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能及時解決,使新的教育思想得到傳送,先進的教學經驗得到交流,教學資源得到共享。搭建這樣的平台,不僅使學校建立一種新的學習機制,更重要的是可以督促教師去學習、去反思、去主動發展自己。這無論對於教師個人專業成長,還是對農村學校的未來發展都是重要的。這種交流應是長期的而不是短暫的,是實質性的而非形式化的。只有當農村學校教師素質提高了,全縣的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才會提高。

1 ,盡在本站範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