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古詩兩首《江南春》(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68W

古詩兩首《江南春》(精品多篇)

古詩兩首《江南春》 篇一

設計意圖:

(1)回放情境,理清思路,提煉提綱;按提綱演練情境,按提綱創設情境,按提綱記錄情境。

(2)玩中有讀,讀是主體;讀中有玩,讀出層次,讀出思維,讀出判斷。

(3)課文就是遊戲題材,課堂就是遊戲場所,朗讀背誦思考判斷就是遊戲手段,遊戲情境就是習作素材。

【看教學設計,先看教學目標、重難點,或設計意圖。對目標的定位要準確,前提是:

一、課前反覆研讀文本。課文讀得熟悉與否,對教材的鑽研透徹與否,直接影響教學目標的確定與教學現場的效果,一般情況下,一篇課文拿到手,教師要反覆讀上若干遍,讀出重點,讀出文本的要旨,將長文讀短,讀出關鍵句,讀出關鍵詞,沒有這樣的過程,很難對目標進行合理定位;

二、教師心中要有目標。目標不是教案上説了算,教案只能為教師設計教學目標提供參考,生搬硬套教案上的目標,可能出現的情況是,教師心中根本沒有目標,或者目標虛空,這樣,在教學環節裏,根本就看不到落實目標的操作手法和實施步驟,導致的結果是目標與教學現場不對接,課堂教學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三、標高要符合實情。確定目標要基本符合年段或班級實情,定標太低,學生唾手可得,不具挑戰性,孩子的興趣無法調動,定標太高,學生遙不可及,孩子會喪失自信,所以,合理定標,是高效課堂的重要保障。】

一、看情景列提綱

①課堂情景:師走到講台,喊“上課”。學生起立迴應“老師好!”師鞠躬後説“請坐!”

②請一同學模仿老師課前師生問好的情景。

③回放情景(板書:走到講台——喊聲上課——起立問好——鞠躬請坐)

【這個環節的設計,看似與本節課無關,但當你看完整個教學設計時,你會發現,這是為後面第四和第六個教學環節在做墊底的工作,這樣的處理,不留痕跡,但能使整個教學環節前後呼應,相互支撐。】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倒讀《江南春》(古人有“倒背如流”的説法,這是古詩,我們試試感覺。)

2、齊讀古詩,指名讀古詩。

3、師生接讀古詩。

4、瞭解古詩知識(四絕)

古詩《江南春》除題目及標點外,共【    】字,

第一句是【  】字,第二句是【  】字,

第三句是【  】字,第四句是【  】字。

一首詩共【  】句,每句【  】個字,這古詩叫【    】

【預習在課前,檢查在課堂。不管是古詩教學,還是閲讀教學,檢查孩子的預習情況必不可少。另外,幫助學生了解古詩知識(四絕),採用這樣的手法,一目瞭然,無需教師做過多的解釋,孩子就能知道什麼是“四絕”,這樣的處理,實屬首創。】

三、玩排詞語遊戲,背誦古詩(四個層次)

1、教室左右拉一條紅繩子,上備夾子20個。

2、發詞語卡片(正面是詞語,背面是紅色“獎“字),上台排列詞語成詩句(一字橫排,不用標點)。

3、看卡片,齊讀,指名朗讀古詩。(第一步,讀到順暢)

4、教師範讀,學生上台調整詞語之間的間隔,突出“停頓”(強調“停而不斷)。

5、指名朗讀,齊讀(突出停頓)。(第二步,讀有停頓)

6、出示卡片“春光“(上節課《燕子》詞語),指名把寫春光的詞語蓋住。(千里鶯啼、綠映紅、煙雨)

7、齊讀詩句。(第三步,讀出春意,判斷前後兩首古詩的異同提供依據)

8、上台背誦古詩,獎勵卡片一張。(第四步,熟讀成誦)

【這個環節的精彩之處在於:

一、讀有層次。通過玩詞語遊戲讀詩,層層深入,梯度推進,將讀的步驟具體化,讀的目標具體化。從第一步到第四步,從“讀到流暢——讀有停頓——讀出春意——熟讀成誦”,在這個過程中,讀的次數不斷在增加,讀的要求不斷在提高,步步深入,與設計意圖“讀出層次,讀出思維,讀出判斷。”有機對接。

二、穿插遊戲。遊戲是課堂教學的“潤滑劑”,課堂教學植入遊戲,學生興趣盎然,課堂教學中,遊戲與讀詩同步推進,遊戲從排詞卡開始,到學生獲得獎勵卡結束,讀詩也從“讀到流暢”開始,到“熟讀成誦”結束,遊戲貫穿這個設計環節的始終,與設計意圖“玩中有讀,讀是主體;讀中有玩。”巧妙對接,高明的處理手法,智慧的處理手法。】

四、回放遊戲步驟(板書提綱:紅繩子——髮卡片——連詩句——讀詩句——留間隔——讀詩句——貼“春光”——背誦獎)

【回放遊戲步驟這個環節的設計,一是對課堂進行階段性的梳理,讓學生明確老師的教學步驟;二是為下一個環節“邀請小老師上課”做墊底的工作。其實,在開課時做“看情景列提綱”,也是在為“回放遊戲步驟”這個環節做前期的墊底工作,這樣的幾個步驟下來,整個課堂可謂環環相扣,步步為營。】

五、邀請小老師按提綱上課

學習第二首古詩《春日偶成》。

【我們通常説,“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課堂教學,關鍵是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教給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學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才能為老師在課堂上適當的“放手”提供可能。兩堂課,學習兩首詩,老師教一首,學生按照老師的方法當小老師教一首,這才真正做到了讓學生“自主”,把課堂讓給孩子,老師退居幕後,但學生“自主”的前提是前期的規矩、方法、手段的墊底工作要充分做到位,否則,無條件地讓學生“自主”,效果或許會適得其反。】

六、佈置日記作業(用標題提示課堂情境)

《有趣的排字遊戲》、《背誦獎》、《我當小老師》、《哈哈哈……》

【作業是老師精心設計的。其一,課堂就是最好的情景,教學現場的故事,就是最好的日記素材,兩堂課,學習兩首詩,課後完成一篇日記,這樣,既解決了孩子在課堂上動口、動手的問題,又解決了孩子在課外動筆、動腦的問題,一舉多得。其二,本學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中有一點是“養成堅持寫日記的習慣”,這樣的處理,也是將課堂與“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對接。其三,老師給學生提供的作文命題,角度多樣,可寫人,可敍事,讓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尋找課堂上的素材,同時,一個省略號,傳達了教師對學生自主作文的考慮。】

古詩兩首《江南春》 篇二

佚名

教學要求:

1、瞭解兩首古詩的詩句的意思。

2、瞭解詩的作者的相關知識。

3理解詩句所藴含的道理。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

一、學習第一首

1、解釋詩題,簡單介紹詩人。

(1)《江南春》作者唐代詩人杜牧。

(2)釋題:江南春,顧名思義,描寫江南的綺麗春色。同時又慨歎南朝覆滅,流露興亡之感,寄託了諷喻之意。

(3)一二句寫今:

千里江南,到處是綠葉紅花,到處是水村山郭,到處是酒旗招風,展現了一幅生機勃勃、春色無邊景無限的畫面。

(4)三四句弔古:

南朝統治者迷信佛教,廣建佛寺,意圖託庇神靈,江山永固,可是時移事易,當年的四百八十寺,還有多少佛台經院掩映在蒼茫的煙雨中呢?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二、學習第二首

1、解釋詩題,簡單介紹詩人。

(1)《春日偶成》作者宋代詩人程顥。

(2)這首詩是作者春日郊遊,即景生情,意興所致寫下來的。描寫了風和日麗的春日景色,抒發了春日郊遊的愉快心情。

2、一二句寫景:

淡雲、輕風、紅花、綠柳,加上近午的日光,長流的河水,多麼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

3、三四句抒情:

身處這宜人春色裏,使人陶然若醉,可是有誰知道他內心的快樂,甚至還以為他像少年人一樣偷閒貪玩呢?

4、指導反覆朗讀,感受古詩文字和意境的美。

三、請學生蒐集有關描繪春天美麗景色的古詩並背誦。

古詩兩首《江南春》 篇三

古詩兩首《江南春》反思:

春的景緻直觀地帶給人美好的遐想,那麼怎樣和學生一起品味春色呢?那就把詩意和兒童的生活經驗聯繫起來,把讀誦積累與情意薰陶結合起來。《江南春》就是將春景與情結合在一起的詩,可以讀出詩人用“春”創造出一種“責任”。它不能非常透徹地講給學生聽,也許我們不能借古説今,但背誦這首古詩,積累這首詩,給予學生不應該是單單一首詩,應該把思想還給學生。杜牧看到這一切,以詩的方式記載着歷史。詩人是創造者,創造者本身就具有敏鋭的觀察力,這首詩其實把這一切也都寫了進去。雖然我們不能告訴學生這麼多,但通過點撥引導現在的學生做個有思想的人。在讀通詩句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劃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詞,查字典或同學之間討論,説説“鶯啼”、“綠映紅”、“酒旗風”等詞語的意思,再讓學生自由串講詩意:千里江南,到處鶯歌燕舞、綠數紅花互相掩映。有臨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酒旗在空中飄蕩。南朝留下的四百八十座寺院。那許多宏偉的樓閣,籠罩在朦朧煙雨中。再讓學生找一找江南春描繪了那些景物?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這樣朗讀詩歌、背誦詩歌就容易了。

古詩兩首《春日偶成》反思:

程顥的《春日偶成》比較簡單,這是一個老人眼中的春天,那種快樂,從“偷閒”兩字可以讀出來。老人如玩童,這是一個人返樸歸真的表現。我教此課,引導學生在大體理解詩句意思的基礎上,通過看圖朗讀、聽音樂朗讀,小組讀等多種形式反覆體會詩歌的語言和意境,邊讀邊想像,讓學生真正體會詩歌的語言美和意境美。

詩是美好的創造,學生在教室裏讀着,肯定不如到生活中讀着,肯定不如到春天中讀着。而春天的詩可以説非常多,這兩首詩學完後,引導他們繼續尋找,儘可能地多研究幾首,這對於他們綜合瞭解春天,瞭解春天其它方面負載的東西,這對於學生的成長是有利的。領着孩子們走在鬆軟的土地上,感受春光明媚,沐浴在充滿暖意的大自然中,來一起背誦描寫春天的古詩,是不過的了。我和學生一起蒐集描寫春天的詩,來朗讀、背誦,效果非常好。

詠柳

賀知章

碧玉粧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絕句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江畔獨步尋花

杜甫

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憶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遊園不值

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古詩兩首《江南春》 篇四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聽、唱《春天在哪裏》。

2、説春天。

3背春天的詩。

你們關於春天的詩知道得可真多,這個月誦讀之星該評給誰呢?這可難位老師了,不過沒關係,接着往下比。

4、池州“千載詩人持”有哪些詩人在此留下了不朽的詩篇呢?(其中重要的有2人:大詩人李白寫下了秋浦歌十七首。杜牧在我們池州做過刺史,關心人民疾苦,貢獻最大的算他的《清明》詩,因為有了《清明》我們池州的杏村才名揚千古,名揚四海,感謝杜牧。)

5、今天學習杜牧的江南春

板書:江南春,唐,杜牧,七絕

二、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反覆讀(對照拼音讀準生字音、並想辦法記住字形,尤其是生字“旗”字,還可以給詩標上平仄,吟誦吟誦)。

2、指名讀生字,説字意,組詞。(給二類字説意思,組詞,一類字記字形,組詞)。記字形,書空寫。

3、指名讀古詩。

4、根據平古詩仄反覆吟誦。

指名説感受,再讀,評價。

三、體會古詩意境美

(一)學習1—2句

1、(古詩穿越千年,還那麼有魅力,是因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反覆吟誦1、2句,説説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哪些詞語向你傳遞着這樣的信息呢?

2、生彙報。

“千里”,寫出了範圍之廣,是虛指,指整個江南廣袤的大地。

“鶯啼”1、想象一下,你聽到了什麼?黃鶯在鳴叫,在哪裏,怎樣地鳴叫),指導完整地説,我聽到了黃鳶在__________________裏_____________地鳴叫。

2、誰來模仿一下,(一個一個地鳴/集體鳴)根據聲音説詩句或詞語。(師評:這是“幾處早鶯爭愛樹”,這是“兩個黃鸝鳴翠柳”,這是“上有黃鸝深樹鳴……)

3、我走到哪都能聽到清脆婉轉的鶯啼,給我帶來了美好的聽覺享受,這就是“千里鶯啼”。

“綠映紅”

1、想象一下那是怎樣的畫面?

2、“千里綠映紅”呢?(到處是綠樹簇擁着紅花)

3、指導看圖,小結(鮮豔的紅與明亮的新綠互相映襯,色彩明麗,給人強烈地視覺衝擊,帶來了美好的視覺享受)。

4、你想用哪些詩句來表達你看到的美景呢?

(百般紅紫鬥芳菲 日出江花紅勝火 桃紅復含宿雨 水上桃花紅欲燃)

“水村山郭”

1、想象一下,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你看到的畫面?

2、也可以用詩句來表達你看到的畫面。(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過渡:美好環境中,人們的生活一定也很美吧?從哪兒看出來呢?)

“酒旗風”

1、酒旗迎風招展,表示這兒是酒店。

2、迎風招展的酒旗彷彿在告訴我們這兒怎樣?(這兒談笑風生,人聲鼎沸,這兒歌舞昇平,這兒美酒飄香,這兒人來人往……)

3、把你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放入詩中,用你的聲音告訴大家!指名輪讀1、2句。

(又聽到了,又看到了,這還是畫嗎?分明是來到了唐朝的江南呀!)

4、讀1、2句,看插圖,引導説詩意,指名説、齊説。

(廣袤的江南大地上,到處是鶯歌燕舞,到處是花紅柳綠,到處是依山傍水的山村和城市!到處是酒旗招展、招攬着南來北往的客人)

5、看到這巨幅江南春畫卷展現在你的眼前,想送給他一個字一個詞或一句話好嗎? (春深似海、世外桃源、生機勃勃、春意盎然、春光無限、春色無邊、鶯歌燕舞、詩情畫意、春光明媚……)

6、你體會到詩人的什麼心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景有多美,愛就有多深)

過渡語:是呀,這樣一位有政治才華的愛國詩人,生不逢時,生活在江河日下的晚唐,生活在一個迷信佛教寺宇奢麗的晚唐,社會沉悶壓抑,有識之士受到排擠。杜牧熟讀史書,看透時局而又無法力挽狂瀾。他的內心受着怎樣的煎熬呀,當一切美景籠罩在迷濛的煙雨中時,詩人遠眺掩在蒼茫煙雨中的樓台蹤影,感慨萬千。

(二)學習3、4句

1、反覆吟誦3、4句。

2、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寺 樓台 煙雨)

3、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這兩句的意思。

(放眼望去南朝留下的四百八十寺,又有多少樓台掩映在蒼茫的煙雨中呢?)

4、前2句寫的是眼前春景,後兩句就與古代歷史聯繫起來了,我們可以用兩個字來説明——寫今,懷古。

5、詩人為什麼要懷古呢?

6、作者生活的晚唐,統治者當時也太迷信佛教寺宇奢麗。南朝統治者因迷信佛教,廣建佛寺,企求神靈保佑江山穩固。結果這些林立的寺廟不僅沒有改變他們必然滅亡的命運,還加速了統治者的滅亡。這真是對南朝統治者的極大諷刺,三百多年過去了,作者重提此事,僅僅是諷刺南朝統治者嗎?言外之意,警告當朝的統治者不要再重蹈覆轍,否則必將加速滅亡。這種寫法叫借古諷今。

7、煙雨中的樓台,彷彿在説:南朝統治者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當朝統治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煙雨”想象一下,用一個詞來形容你想象到春雨的樣子,古詩句也行?(輪説)(小雨潤如酥,畫船聽雨眠,潤物細無聲)。

9、師小結“煙雨”如夢如煙,如煙如霧讓我想起了“無邊絲雨細如愁”既寫雨,也是寫愁,那種愁呀,無邊無際,無處不在,無孔不入,籠罩着千里江南、籠罩在作者的心頭。

前兩句景色有多美,詩人愛就有多深,愛有多深,憂國憂民情感就有多濃。

他在《登池州九峯樓寄張祜》中寫到“百感中來不自由,角聲孤起夕陽樓,碧山終日思無盡,芳草何年恨即休”。

同時這樣美好景色中也感受到作者對國家命運和前途充滿着幻想,雖愁卻不消沉,體現了作者詩歌俊爽的風格。

10、讓我們再次走進詩中,走進詩人的心靈深處,齊誦全詩。

11、古詩還可以配樂唱,根據詩的情感選用合適的音樂播放《水調歌頭》伴奏。

四、品藝術美

這首詩有動靜的映襯,色彩的映襯、山水的映襯、城郭的映襯,“千里”是空間上的拓展,“南朝”是時間上的追溯,前兩句寫今、後兩句懷古,借古諷今。

詩人以極具概括性的語言,描繪了一幅生動形象而又氣勢恢宏的江南春畫卷,給人立體的藝術享受。

五、課外延伸

杜牧七絕詠史詩,成就最高,創作了許多“二十八字史論”這譽的優秀作品。希望同學們課後更多地走進杜牧其人,其詩。

板書設計

江  南  春

唐  杜牧

寫  今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學會詩中1個生字“旗”,認識2個生字“鶯、郭”。理解詞語及詩句的意思。

3、感受古詩語言和意境的美,培養學生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鑑賞能力。

教學重點:感受古詩語言和意境美。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慨歎南朝的覆滅,流露興亡之感,寄把諷喻之意。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歌曲《春天在哪裏》,音樂《水調歌頭》屏幕出示相關古詩。

古詩兩首《江南春》 篇五

一、情景引入

1、播放優美的春天的視屏,讓學生用所學過的詞語描繪剛才所看到的情景。

過渡:春天一直以來都是文人墨客所描繪和歌頌的對象,在同學們的記憶中又有哪些描寫春天的詩句?

2、指名背誦描寫春天景色的古詩。

3、引出詩題“江南春”:顧名思義,江南的春天。全詩描寫了江南春天的綺麗景色。

二、自學古詩,整體感知

1、介紹作者:杜牧(803-852)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詩文都寫得很好,詩以七絕最為出色。與李商隱齊名,世稱“小李杜”。

2、學生自由誦讀古詩。

要求:(1)讀準字音,注意節奏。

(2)邊讀邊想詩句的意思,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3、檢查學習效果

(1)指名朗讀,集體正音。

(2)分組讀。然後齊讀全詩,注意停頓。

4、再讀古詩,結合旁邊的註釋,理解詞語或詩句的意思。

5、學生交流收穫,提出不懂的地方。

三、反覆誦讀,體會詩意

(一)前兩行——晴景、寫今

1、學生自由誦讀古詩,想想“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的意思。

2、學生交流對詞語的理解。集體訂正。

3、理解“千里”並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虛指,在這指的是遼闊的江南地區。

4、體會第一句詩的意思。可指名讓學生説(遼闊的江南到處是黃鶯宛轉啼鳴,到處是綠葉紅花相互映襯。依山臨水的城鄉,迎風招展的酒旗。)

5、看圖、配樂輔助,指導學生讀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話描述感受到的內容。

(二)後兩行——雨景、懷古

1、提問,詩歌的後兩行還是描寫江南春天的晴景嗎?

2、學生默讀後兩行詩,體會一下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教師及時的補充背景知識(南朝統治者迷信佛教,廣建佛寺,企圖依靠神靈的庇護,永保江山穩固。)

3、集體討論(抒發了作者憂國憂民之情)

4、教師小結:南朝統治者迷信佛教,廣建佛寺,企圖依靠神靈的庇護,永保江山穩固。可是時移世易,當年的許許多多的寺廟,有多少樓台掩映在蒼茫的煙雨之中了呢?

5、帶着理解,學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6、練習背誦古詩。

四、合作交流、品味意境。

小組交流:這首詩抓住了哪些景物來描寫春天?描繪了春天怎樣的畫面?

1、小組交流探討。

2、彙報交流成果。

五、拓展延伸

師:“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讓我們一起來咱們春天吧!齊讀古詩:

春日 題畫

[宋] 朱熹 [清] 袁牧

勝日尋芳泗水濱, 村落晚晴天,

無邊光景一時新。 桃花映水鮮。

等閒識得東風面, 牧童何處去?

萬紫千紅總是春。 牛背一鷗眠。

六、作業

依據《江南春》這首詩歌的內容,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為這首詩配一幅畫。

七、板書設計

江南春

杜牧(唐)

江南美景

煙雨樓台 憂國憂民之情

教材分析:

《江南春》是蘇教版語文第八冊第一單元的內容。是唐代詩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絕句。這是一首素負盛譽的寫景詩。全詩以高度概括的筆法,勾勒了江南地區的風物,描繪了江南明麗而迷濛的春景。色彩鮮明,情味雋永。一首七言絕句,能展現出這樣一幅廣闊的畫卷,真可謂“尺幅千里”了。作者在描繪千里江南明媚可愛的春光的同時,也慨歎南朝的覆亡,寄託了諷喻之意。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古詩。

2、小組合作,藉助註釋,理解重點詞語及詩句的意思。

3、讀中感悟,並能展開想象,體會是人表達的感情。

4、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感受古詩語言與意境的美,培養學生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鑑賞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古詩。

2、通過誦讀,理解詩句的含義,體會詩歌的意境,體會詩人表達的感情。

教學難點:

1、誦讀古詩,體會作者從聽覺、觸覺、視覺等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學習作者邊觀察邊想象以及動用各種感官從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

2、透過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一課時

《江南春》教學反思

這節課上下來,我感到特別的失落。雖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能夠抓住目標進行有層次的教學,體現了以讀為主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走進了美的意境,但是還有很多的不足,試梳理如下,以作今後教學之鑑。

一、一部分學生的學習熱情沒有充分調動起來。我想首先是我個人的親和力不夠,學生和教師之間缺乏溝通,另外就是教師的語言不能打動學生,而且在個別問題提出後,沒有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這也是造成學生思維阻礙的一個原因。這是我值得思考的地方:如何激發學生積極動腦,大膽發言的慾望?

二、對教材的解讀能力不夠。比如説在對“鶯啼”的理解時,有學生就説這裏的鶯是指黃鶯,我沒有及時的更正,因為自己當時也不敢肯定,上完課之後,細細的分析了一下,“鶯”不能單指“黃鶯”而是包括了春天裏各種各樣的鳥類。

三、在第一句中的“綠映紅”中的“映”字,學生體會的很好,學習完第二句後,我想讓學生通過對比體會前兩行的江南的明朗絢麗之美,但在這一環節中,我的引導還不夠巧妙,讓學生體會的不夠細,其實這兩種美也是相互映襯的,可惜我沒有點到。

四、對課堂的駕馭能力不夠。在課堂中反映出的問題就是,教學環節設計得不夠緊湊,在講解詩意的時候浪費了過多的時間,以致後面的對詩人的情感感悟時,只是浮光掠影。

認真備好課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只要多學習、多鑽研,我想我們會上出更多高效地課。總而言之,一節有效,精彩紛呈的課,離不開教師“精心”的預設,也不能沒有學生精彩的生成。要關注學生在課堂中處處閃現的生成點,學習處理好生成點中的智慧火花。

古詩兩首《江南春》 篇六

教學目標:

1、自讀古詩,感受詩歌的節奏美和音樂美。

2、在自讀、理解的基礎上,學生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3、調動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激發學生閲讀古詩、熱愛傳統文化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及對策:

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閲讀古詩、熱愛傳統文化的情感。讓學生在小組討論中體會其中的含義。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自讀古詩,藉助字典讀準字音。

二、指名朗讀,正音。

三、多種形式朗讀:範讀、學生各自練讀、指名讀、齊讀。

四、熟讀詩歌,對照譯文,理解詩意。

五、朗讀詩歌,展開想象,體會詩人的情感。

1、這兩首詩都是寫春景,分別寫了哪些景物?

學生先自悟,再在小組進行交流。

指名交流:

《江南春》:桃紅柳綠 鳥語花香 水村山廓 酒旗招風

2、作者借景抒情,抒發了什麼樣的情感呢?

學生先自悟,再在小組進行交流。

指名交流:

《江南春》:通過對景通過對景色的描繪,作者寓情於景,面對着尚存的佛寺樓台,想到南朝卻都早已煙消雲散,生出許多感歎。

3、這兩首詩有什麼不同之處?

小組討論,指名交流。

六、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七、練習背誦:自由練習背誦,同桌互背,小組比賽背,指名背誦,齊背。

八、作業:

選擇其中的一首詩,展開想象,寫一段話,把詩歌中美麗的春天景色描寫出來。

色的描繪,作者寓情於景,面對着尚存的佛寺樓台,想到南朝卻都早已煙消雲散,生出許多感歎。

古詩兩首《江南春》 篇七

中國人歷來喜歡春,因為春天來了,新的希望開始了,階段性的目標開始啟程了,不管是青年人、中年人、還是老年人,對春天都有着這種美好的心理,所以中國有個非常古老的“愛春”傳統。但這種“愛”方式非常多。四下選擇的兩首以“春”為題材的古詩,展現出的方式的確是兩種風格。《江南春》可以讀出詩人用“春”創造出一種“責任”。我曾經讀了一點日本的教育,“居安思危”一直是日本人的一種素質,中日對比,我們缺少的就是居安思危。從這首詩可以清楚地看出,那時的江南真的沒有思危,即使春天來了,這種心理還是沒有走進人們的心中,走進官員的心中。也許這種思危不能非常透徹地講給學生聽,也許我們不能借古説今,但背誦這首古詩,積累這首詩,給予學生不應該是單單一首詩,應該把思想還給學生。杜牧看到這一切,以詩的方式記載着歷史。我們常説讀史可以明智,歷史上越是盛世,越隱藏着最終坍塌的危機。詩人是創造者,創造者本身就具有敏鋭的觀察力,這首詩其實把這一切也都寫了進去。雖然我們不能告訴學生這麼多,但通過點撥引導現在的學生做個有思想的蘆葦之路還是要走的。

程顥的《春日偶成》比較簡單,這是一個老人眼中的春天,那種快樂,從“偷閒”兩字可以讀出來。老人如玩童,這是一個人返樸歸真的表現。學這首詩,老師引導學習最好別讓學生忘記這是老人讀春。我教此課,就讓學生把這首詩帶回家,與自己的爺爺、奶奶同讀,一起春遊,一起在春天中感受,效果很好。因為,我們年輕人上這課,受年齡閲歷的限制,所體會到的東西往往也是淺層的,是難以體會到那種偷閒之樂。引導學生引導與家中老人玩這首詩,玩着春天,玩着玩着,他們自會發現到春天真的好美,説不定還能夠引發他們深入地思考,寫出一些文章來呢!現在,好多語文老師要求學生寫春天的文章,我覺得除了我們與學生同遊春天去寫,引導學生同家人再遊,那春天的感覺肯定與老師的參與不同。老師帶着學生遊,受到很多限制,家人春遊,往往限制少,自由度大,自由度大了,其實最有利於學生創造。

詩是美好的創造,學生在教室裏讀着,肯定不如到生活中讀着,肯定不如到春天中讀着。而春天的詩可以説非常多,這兩首詩學完後,引導他們繼續尋找,儘可能地多研究幾首,這對於他們綜合瞭解春天,瞭解春天其它方面負載的東西,這對於學生的成長是有利的。

古詩兩首《江南春》 篇八

教學目標:

1、瞭解古詩所描繪的春天的美景。

2、用自己的話説説我們學校春天的美景,(小花園、植物園、苗苗常青園)從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教學重難點:

用自己的話描述校園的美景。

教學準備:

自由遊覽、觀賞各園的景色。

一、讓學生回憶學過的關於描寫春天景色的古詩。《春曉》、《詠柳》等。

二、學習古詩《江南春》

1、板書課題《江南春》

2、解題:江南:指長江以南的地區。這是一首描寫江南春光的絕句。

3、學習生字詞

(1)自己讀

(2)注意字的寫法:(鶯、旗)

(3)需要理解的詞語

酒旗:掛在酒店門前做招牌的一面小旗

4、朗讀詩句

根據註釋説上面講的詞語的意思,試着講講詩的大意。

(1)請三四位同學讀詩後,再各自朗讀。閉上眼睛,想象詩句描述的景色,讓頭腦中產生畫面。

(2)根據詩句,説説看到的景物。

在江南一帶,到處可以聽到鶯的啼叫。百花開放、山青水綠,在鄰近水邊的村鎮酒家的酒幔子在風中飄揚。

南朝的各代皇帝所建許多寺廟。

佛寺中的這亭台樓閣在濛濛的春雨中留着。

5、體會詩句描寫的意境

(1)那些景物寫江南的春天?

黃鶯啼叫,百花爭豔,青山綠水,依山*水的小鎮,迎風飄揚的酒旗。

(2)寫出了什麼特點?

江南景色的秀麗。

6、指導朗讀(標出句逗的停頓)見書本

7、鞏固練習

(1)同桌互相朗讀試背,並説説詩意。

(2)請一兩位同學説説詩意後,讓大家補充。

(3)抄寫兩遍古詩。

古詩兩首《江南春》 篇九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自儀徵漫網站    點擊數:309

把握新課程,古詩新學法 -----《古詩兩首》實錄及評析

執教:金壇市洮西中心國小 呂偉忠 213233

評點: 金壇市教研室 周怡和 213200

蘇教版國小語文第八冊第二單元第八課是《古詩二首》,這二首古詩都是描寫春天景色的詩,如何將這兩首古詩連成一個整體對照起來學習?如何在古詩教學中體現新課程對學習方式的要求?我在教學中作了如下嘗試:

一、談“春”,導詩。

師:春天一直以來都是文人墨客所描繪和歌頌的對象,同學們在你的頭腦中有哪些描寫“春天”的詩句?

生:《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生:《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生:《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

評點:從學生的已知經驗入手,不僅能在新舊知識中架起橋樑,喚起學生對春天的遐想,而且為後的説春、議春、頌春做好了情感鋪墊。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一首是杜牧寫的《江南春》;一首是程灝寫的《春日偶成》。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兩首詩,看看作者是如何來寫春天的。

二、説“春”,學詩。

生:自由輕聲讀這兩首詩。(反覆讀上幾遍後)

師:通過課前的預習和剛才的自讀,老師已能感受到大家能熟練地朗讀這兩首詩了,能不能讀出來讓大家欣賞欣賞。

生:個個躍躍欲試地。(指3——4名學生)讀這兩首古詩,教師穿插其中適時給予評價。

師:大家都能熟練地朗讀這兩首古詩了,老師真為大家感到高興,那麼這兩首古詩,作者抓住了春天的哪些景物來寫的?描繪出了春天怎樣的一幅畫面?下面分小組合作學習,大家可重點選擇一首詩,結合詩的譯文進行討論,然後彙總本小組的建議進行交流。

評點:新課程要求合作學習的問題要有研究的價值,要能調動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適合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教師在這裏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一方面是基於文本內容的考慮,因為文本已提供了古詩的譯文,不需要再引導學生逐字逐句的理解詩句的意思;另一方面是提出如上問題是因為讓學生從詩句和譯文的理解中獲得對詩的整體感受。

生:分小組合作學習。教師走入各小組,傾聽學生的討論。

師:大家學得真投入,而且討論得也相當激烈,哪一小組先來展示一下本小組合作的成果呢?

生:我們小組討論的是《江南春》這首詩。我們小組成員認為這首詩圍繞春天,寫了鶯、紅花、綠樹、村子、城廓、灑旗等景物。我們是結合譯文和古詩的描述討論出來的。

生:(迫不及待地)我們小組也是討論的這首詩,我們認為他們所敍述的景物不全面,還應包括寺廟和樓台。

生:我們通過預習知道,《江南春》這首詩的後兩句是詩人想到唐代以前的南朝所建立的寺廟和樓台,不是作者當時所看到的景物。

師:你們小組預習的真深入!確實,後兩句詩是作者想到以前南朝所建立的寺廟和樓台,不是作者當時所看到的景物。

生:我們小組討論的是《春日偶成》這一首詩。我們覺得這首詩主要寫到了雲、風、花、柳、河。我們是通過譯文和詩句的描述所看出來的。

師:同學們合作學習的成果真豐富,討論的問題很深入。而且結合古詩和譯文,描繪出了兩首古詩的畫面,能不能將自己感受到的畫面畫下來。

評點:新課程提出只要是切合學生實際的,利於學生對文本內容理解的學習方式都是可取的。教師在這裏讓學生畫一畫,不光是將詩句內容的具體化,而且是對詩的情感的積澱,因為學生只有在畫時融入自己的理解與感受,才能創造多彩的畫面。

生:紛紛地開始勾畫畫面。

三、議“春”,悟詩。

師:看着大家描繪的一幅幅畫面,老師知道大家已深深地走進了古詩,展現了你們的豐富的想象力,並融進了自己的深切感受。能説説你為什麼描繪這樣的一幅畫嗎?並説説畫這幅畫時的內心感受。

生:老師,我們這小組是合作完成的這一幅畫,我們畫的是《江南春》這首詩的畫,翠綠的樹葉上鶯在鳴叫,綠樹映襯着紅花,一條小河從村前緩緩地流過,不遠處的茅亭過的酒旗在風中飄舞。我們畫完了這幅畫後心情很高興。

生:我畫的是《春日偶成》這首詩,你看淡淡的雲從天空中飄過,一棵棵垂柳長得很茂盛,柳樹下是各色各樣的花兒。

生:老師,還有我。我畫的是《春日偶成》這首詩,我用不同的色彩描繪了剛才那位同學所敍述的景物,而且我在這些景物中還畫了一個人,他就是作者。因為在這大好的春光裏缺少了人物,那是一種遺憾。

……

師:同學們畫得很細緻,説得也很精彩。面對同一情境,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因為每個人的認識和經歷都是不同的,那麼兩位詩人所處在當時的情境中,他們的感受又是如何呢?你能猜測一下嗎?(教師適時地介紹一下有關兩位詩人的背景資料)

生:我猜測杜牧當時的心情一定是很高興,因為在如此美好的春光下,目睹着如此之多的景物,他的心情怎麼不開心呢?

生:我也認為杜牧當時的心情是愉悦的。

生:我認為杜牧當時的心情是悲傷的。因為面對如此美好的景物,想到南朝的許多寺廟已隱沒在茫茫的煙雨,怎能不觸動他的傷心之情呢!

生:不同意見的學生開始相互爭辯。

師:同學們既然有不同的意見,大家可以帶着自己的意見課後再深入地去體會一下,看看到底誰的理解更有道理。

評點:猜測是發揮學生想象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新課程提出的一種重要的語文學習的方法。只有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學生的思維才會不斷地豐富,學生對古詩意境的體悟才能由表及裏。

師:大家揣摩的很有見地,你們不僅豐富了詩人的感受,而且更多地融進了自己的理解。

四、頌“春”,背詩。

師:“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讓我們拿起手中的筆,一起來描繪我們心目中的春天吧!可以選用不同的表現形式,如詩歌、散文、對聯等)

生:用各種不同的形式表現對春天的讚美。

師:《江南春》、《春日偶成》也是讚美春天的優美詩篇,讓我們一起將它深深地記在腦海中吧!

生:背誦這兩首古詩。

評點:前後照應,首尾呼應。從古詩喚起對春天情感的積澱開始,到用古詩升化學生對春天的歌頌,一氣呵成。

總評:新課程的理念下的古詩教學該如何教?近年來,一直是每個語文教師孜孜以求的。傳統的古詩教學,大都採用“點—線—面”的方式組織教學,使古詩教學缺少了學生的積極的參與,缺少了生趣。這節課設計者從學生的學法入手,着力設計各種形式的學習,或小組合作,或想象繪畫,或大膽揣摩,調動了學生參與古詩學習積極性,體驗了古詩學習的無究樂趣。此外,設計者始終注重把握住古詩教學的整體性,從談“春”、説“春”、議“春”到頌“春”各個環節層層深入,互為一體,將兩首詩的學習連成一個整體,從而使學生獲得了整體感受。

轉載自儀徵漫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