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郭沫若詩兩首【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51W

郭沫若詩兩首【精品多篇】

郭沫若詩兩首 篇一

教學設計示例二

天上的街市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

培養聯想和想像能力。

(二)能力訓練點

嘗試聯想和想像的寫作方法。

(三)德育滲透點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強烈的愛憎感情和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理想。

(四)美育滲透點

領略這首詩所表現的意境美,韻律美和情感美。

二、學法引導

學習本文需熟悉詩人和時代背景,主要是詩人1921年寫這首詩的經歷和思想情緒。這首詩意境優美,節奏舒緩,有着古典詩歌的韻味和意趣,適合朗讀。要加強朗讀的指導和練習,讀出感情。要理解詩中所運用的聯想和想象的手法,並通過練習使用這兩種手法。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講清聯想和想象的知識,培養聯想和想象的能力。

2.難點:對聯想和想象的區分。

3.解決方法:多舉例子讓同學們掌握知識。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錄音機、配樂朗讀磁帶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介紹時代背景。

2.指導、訓練朗讀。

3.理解聯想和想象。

4.體會詩人的感情。

5.想象創新,續寫《天上的街市》。

七、教學步驟

導語   “五四”高潮過後,在日本留學的郭沫若曾幾度彷徨無定地在黃海邊上踱來踱去,獨自仰望常動不息的星空,從那閃閃的幽光中尋覓、追躡始終令他醉心的理想。《天上的街市》正是展示他心目中天國樂園的一幅藍圖。

(一)明確目標

1.培養聯想和想像的能力。

2.引導學生領會作者強烈的愛憎感情和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遠大理想。

(二)整體感知

1.配樂朗讀

2.生字

縹(piāo)  緲(miǎo)

3.生詞

縹緲: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定然:必定這樣。

珍奇:貴重稀奇。

閒遊:悠閒散步。

陳列:把東西擺出來供人觀看。

4.作者簡介: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四川樂山人,中國現代傑出的作家、詩人、劇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社會活動家。代表作《女神》是中國現代史上具有突出成就和巨大影響的一部新詩集。它確定了郭沫若在我國現代史上新詩歌奠基人的地位。

5.時代背景

本詩作於1921年10月24日,那時作者留學日本,滿懷憧憬,於春末秋初兩度回國,但國內軍閥混戰、民不聊生的現象使他失望了。詩人凝視“縹緲”的星空,幻想出神異的世界,詩中寄託了他美好的社會理想,抨擊了黑暗、醜惡的社會現實,喚醒了人民為爭取自由、幸福生活而鬥爭。

6.通過朗讀,理解、領悟全詩。

這首詩意在通過天街美好生活的描繪,表現其對黑暗社會的痛恨,對理想生活的嚮往。

7.教師提問:全詩共四節,每節寫的是什麼?

第一節,從地上的街燈寫到天上的明星,再由星星引出了對天上街市的描寫。湛藍的夜空,街燈與明星交相輝映,説不清哪是街燈,哪是明星。詩的開頭,巧妙地從街燈和明星互喻,隨着迤邐遠去的燈火和繁星,把讀者引入“那縹緲的空中”,頓覺天上人間渾然一體,創造了一種安謐明朗的境地。

第二節,聯想到天上“定然有美麗的街市”,這是自然而然的。接着,進一步馳騁想像的翅膀,具體描繪天上街市的神奇景象,奇就奇在這裏陳列的物品“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然而究竟有哪些珍品和奇物呢?詩人沒有—一細説,恰好留給讀者去細細尋味。

1.介紹時代背景。

2.指導、訓練朗讀。

第三、四節,由天上的街市想像到天上的生活。

在一片繁華的“天街”上,詩人更關心的顯然是此間人們的生活狀況。因而詩的第3、4節,便借傳説中的牛郎織女提着燈籠在天街閒遊,以印證他們生活的幸福自由。誰都知道,在原來的神話中,牛郎與織女扮演的是悲劇故事,他倆一在天河之東,一在天河之西,每年只有一次“鵲橋會”;而在本詩裏,這對情侶的面目已經煥然一新,他倆騎着牛兒過銀河、遊天街,無拘無束地共度自由幸福的生活。這一改動推陳出新,體現了詩人大膽的想像和對幻美的追尋,反襯出他對醜惡現實的不滿和蔑棄。發人深思的是,天上的街市本是神異的幻境,詩人卻把自己的願望當作活生生的實景來描繪,而且寫得如此真切,容不得半點懷疑。詩中還反覆運用肯定性的詞語“定然”,更表現了詩人對理想世界的執着追求。這一切,洋溢着浪漫主義精神,充分顯示了郭沫若獨特的藝術個性。

(三)總結、擴展

本詩的重點是學習聯想和想像的寫法,培養聯想和想像的能力。

1.作者怎樣展開聯想和想像的?

詩人的聯想和想像並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有嚴密邏輯的。

詩人把星空中那些看似互不相干的事情,通過連續遞進的聯想和想像,建立起聯繫,構成一個先後有序、環環相扣、和諧統一的整體。

詩人首先平視地上,仰望星空,通過聯想,很自然地把人間街市的燈與天上的明星聯繫起來,從而架設起一條從地上街市想像到天上街市的橋樑。接着詩人神馳星空,盡情地想像天上的街市的美景:既然有街市,那必定有許多物品;既然是天上的街市,那陳列的物品必定是人間沒有的珍奇。最後,詩人由天上街市想到天上銀河,並由銀河想到銀河兩岸的牛郎織女;此時,他們不再分離,而是“騎着牛兒”過河來逛街購物,那閃亮的流星正是他們夜行時用來照明的燈籠。可見,這種聯想和想像極富有推理層次:“街燈、明星  街市、物品、珍奇  天河、牛郎織女  流星、燈籠”。新穎奇特而不荒誕,合理有序而不違背生活邏輯,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想像空間。

2.詩中牛郎織女和傳説中牛郎織女的命運有什麼不同,作者為什麼這麼寫?

傳説中的牛郎織女是“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詩人把傳説中的人物當作自己抒發

理想的對象,把自然當作神,把宇宙萬物擬人化、詩化,從而使無生命的自然現象人格化,靜止不動的星空動態化。在詩人筆下,一切都是神奇的:廣袤無垠的銀河變得“不甚寬廣”而且“淺淺”,每年只得一夕相見的牛郎織女卻能夠自由來往。這種奔騰的想像和大膽的誇張,表達了作者對人壓迫人的社會的不滿和對自由幸福生活的嚮往。

八、佈置作業

1.詩中哪些是聯想,哪些是想像?

答案:由街燈寫到明星是聯想。由街市寫到牛郎女提着燈籠走是想像。

2.詩人怎樣由聯想進入想像?想像又是怎樣逐步展開的?

答案:參見“總結、擴展”。

3.展開豐富的想像,在原詩基礎上,試續寫一節。

語文活動設計:續寫《天上的街市》。

九、板書設計

靜夜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

培養聯想和想像能力

(二)能力訓練點

在寫作中學習作者奇妙的想象和豐富的聯想。

(三)德育滲透點

珍惜熱愛美好的生活。

(四)美育滲透點

領會詩歌的意境美、韻律美和情感美。

二、學法引導

在瞭解背景的基礎上,細細品味詩意,充分展開想象。進而體會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講清作者描繪出的奇異的世外仙境。

2.難點:對詩後兩句的理解。

3.疑點:如何理解鮫人流珠。

4.解決方法:討論、辯論、各抒已見。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瞭解背景。

2.指導、訓練朗讀。

3.用優美的語言描述全詩的意境。

4.理解聯想和想象。

5.美文佳作賞析。(《夕暮》)

6.寫一段描寫雲的詩歌或文章。

七、教學步驟

導語     大作家總是能寫出同樣成熟卻又風格不同的作品。《靜夜》這首詩和《天上的街市》一樣,一反郭沫若的雄渾、粗獷、絢麗的風格,而以清奇顯示自己的特色。

民間傳説:珠生於蚌,蚌長於海。每當月明宵靜,蚌乃向月張開,以養其球。珠得月華,始及光瑩……。唐代詩人李商隱曾以民間傳説寫出“滄海月明珠有淚”的名句,以珠喻淚,膾灸人口。

郭沫若的《靜夜》匠心獨運,寫了“月光”“松林”“白雲”“疏星”“天河”“海霧”於是作者在我們眼前展現了一幅奇麗的迷幻模糊的美景:月也,星也,珠也,淚也,到底誰在天水之間灑成珠,請看詩歌——靜夜。

(一)明確目標

學習作者奇妙的想像和豐富的聯想,描繪出奇異的世外仙境。

(二)整體感知

1.朗讀詩文,勾畫生字詞,整體感知全詩。

生字

鮫jiǎo

生詞

例:朦朧的晨霧籠罩在湖面上。月光籠罩着原野。

2.有感情朗讀課文進一步感悟詩意。

全詩聯想豐富,想像奇妙,把我們帶進了一個美妙的世界。淡淡月光,疏星點點,海

霧模糊,對月流珠。大自然披着色彩素淡的外衣,似乎在寂靜沉思,多麼令人陶醉的清幽

秀美的情景啊!

3.細讀詩文,看着詩人具體寫了什麼。

月光、村外、松林、白雲、疏星、天河、海霧、鮫人

4.以上哪些是寫實,哪些是想像?

月、村、林、雲、星是寫實。

“鮫人流珠”是想像。

5.細品詩意

在詩中奇美的情景裏,詩人自己也完全陶醉了:“月光淡淡”似雪像霜“籠罩着村外的松林”給人以夢幻的感覺。在這夢幻般仙境的上空是“白雲團團”“漏出了幾點疏星”給人以神奇的感覺。除了“漏”出的疏星裏面還有些什麼呢?真想掀開它的白色的似透非透的神祕的面紗看個究竟。怎麼看不見天河呢?只是看見“遠遠的海霧模糊”,有光,有云,有星,有霧,這麼神奇的地方,這麼個迷幻的世界裏,恐怕會有統人在岸邊對着月亮流珠吧。這個極其神奇的想像,把讀者引入了奇異的世外仙境,又給讀者留下了無限的想像空間。

(三)總結、擴展

提問:這首詩的藝術特色是什麼?

聯想豐富,想像奇特;

實寫和虛寫相結合。

八、佈置作業

完成練習題一、二、三

探究活動

兩首詩的比較

這兩首詩都是由地上寫到天上,由現實的情景聯想到天上傳説申的人和事,以此反襯對現實的失望、不滿和前途的渺茫,表達詩人檬攏的理想和追求;詩人面對浩翰的宇宙,敞開了自己的胸懷—此時,現實不復存在,宇宙在他心中。兩詩都充滿了淡淡的憂傷,就像那閃閃的星光,那淡淡的月色。但兩詩比較,前一首詩表達詩人的思想感情更為明朗一些,對故事喜劇化的改造使詩歌結尾略帶一點亮色,讀者淡淡的憂傷之餘帶一點淡淡的喜悦—畢竟牛郎織女有着自由美滿的生活;而後一首詩是一個令人感歎的悲劇性場面,鮫人孤獨地對月流珠,他何嘗又不是在對月流淚?他為何那樣孤獨,那樣無望?他的親人、朋友、伴侶呢?他一定很想回到温暖的人間吧……詩作留下的空白儘可由讀者自己填補。

這兩首詩結構嚴整,想像新奇,節奏徐緩,音調和諧,感情愉悦流暢。郭沫若的研究者孫黨伯説這兩首詩“雖不能使人激動,卻令人喜愛”。

增刪詞語比較不同表達效果

《天上的街市》原稿中有這麼兩句詩:“不信,請看那朵流星,/那怕是他們提着燈籠在走。”後來編入教材時刪掉了“那怕”。老師指導學生品味這兩句詩時,可將“那怕”重新加入詩句,進行比較,不難發現“那怕”是一種猜測的語氣,而去掉“那怕”更能表現詩人大膽的肯定和浪漫的理想,詩人無限的憧憬。熱切的嚮往便躍然紙上。

郭沫若詩兩首 篇二

教學設計示例二

天上的街市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

培養聯想和想像能力。

(二)能力訓練點

嘗試聯想和想像的寫作方法。

(三)德育滲透點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強烈的愛憎感情和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理想。

(四)美育滲透點

領略這首詩所表現的意境美,韻律美和情感美。

二、學法引導

學習本文需熟悉詩人和時代背景,主要是詩人1921年寫這首詩的經歷和思想情緒。這首詩意境優美,節奏舒緩,有着古典詩歌的韻味和意趣,適合朗讀。要加強朗讀的指導和練習,讀出感情。要理解詩中所運用的聯想和想象的手法,並通過練習使用這兩種手法。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講清聯想和想象的知識,培養聯想和想象的能力。

2.難點:對聯想和想象的區分。

3.解決方法:多舉例子讓同學們掌握知識。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錄音機、配樂朗讀磁帶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介紹時代背景。

2.指導、訓練朗讀。

3.理解聯想和想象。

4.體會詩人的感情。

5.想象創新,續寫《天上的街市》。

七、教學步驟

導語   “五四”高潮過後,在日本留學的郭沫若曾幾度彷徨無定地在黃海邊上踱來踱去,獨自仰望常動不息的星空,從那閃閃的幽光中尋覓、追躡始終令他醉心的理想。《天上的街市》正是展示他心目中天國樂園的一幅藍圖。

(一)明確目標

1.培養聯想和想像的能力。

2.引導學生領會作者強烈的愛憎感情和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遠大理想。

(二)整體感知

1.配樂朗讀

2.生字

縹(piāo)  緲(miǎo)

3.生詞

縹緲: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定然:必定這樣。

珍奇:貴重稀奇。

閒遊:悠閒散步。

陳列:把東西擺出來供人觀看。

4.作者簡介: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四川樂山人,中國現代傑出的作家、詩人、劇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社會活動家。代表作《女神》是中國現代史上具有突出成就和巨大影響的一部新詩集。它確定了郭沫若在我國現代史上新詩歌奠基人的地位。

5.時代背景

本詩作於1921年10月24日,那時作者留學日本,滿懷憧憬,於春末秋初兩度回國,但國內軍閥混戰、民不聊生的現象使他失望了。詩人凝視“縹緲”的星空,幻想出神異的世界,詩中寄託了他美好的社會理想,抨擊了黑暗、醜惡的社會現實,喚醒了人民為爭取自由、幸福生活而鬥爭。

6.通過朗讀,理解、領悟全詩。

這首詩意在通過天街美好生活的描繪,表現其對黑暗社會的痛恨,對理想生活的嚮往。

7.教師提問:全詩共四節,每節寫的是什麼?

第一節,從地上的街燈寫到天上的明星,再由星星引出了對天上街市的描寫。湛藍的夜空,街燈與明星交相輝映,説不清哪是街燈,哪是明星。詩的開頭,巧妙地從街燈和明星互喻,隨着迤邐遠去的燈火和繁星,把讀者引入“那縹緲的空中”,頓覺天上人間渾然一體,創造了一種安謐明朗的境地。

第二節,聯想到天上“定然有美麗的街市”,這是自然而然的。接着,進一步馳騁想像的翅膀,具體描繪天上街市的神奇景象,奇就奇在這裏陳列的物品“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然而究竟有哪些珍品和奇物呢?詩人沒有—一細説,恰好留給讀者去細細尋味。

1.介紹時代背景。

2.指導、訓練朗讀。

第三、四節,由天上的街市想像到天上的生活。

在一片繁華的“天街”上,詩人更關心的顯然是此間人們的生活狀況。因而詩的第3、4節,便借傳説中的牛郎織女提着燈籠在天街閒遊,以印證他們生活的幸福自由。誰都知道,在原來的神話中,牛郎與織女扮演的是悲劇故事,他倆一在天河之東,一在天河之西,每年只有一次“鵲橋會”;而在本詩裏,這對情侶的面目已經煥然一新,他倆騎着牛兒過銀河、遊天街,無拘無束地共度自由幸福的生活。這一改動推陳出新,體現了詩人大膽的想像和對幻美的追尋,反襯出他對醜惡現實的不滿和蔑棄。發人深思的是,天上的街市本是神異的幻境,詩人卻把自己的願望當作活生生的實景來描繪,而且寫得如此真切,容不得半點懷疑。詩中還反覆運用肯定性的詞語“定然”,更表現了詩人對理想世界的執着追求。這一切,洋溢着浪漫主義精神,充分顯示了郭沫若獨特的藝術個性。

(三)總結、擴展

本詩的重點是學習聯想和想像的寫法,培養聯想和想像的能力。

1.作者怎樣展開聯想和想像的?

詩人的聯想和想像並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有嚴密邏輯的。

詩人把星空中那些看似互不相干的事情,通過連續遞進的聯想和想像,建立起聯繫,構成一個先後有序、環環相扣、和諧統一的整體。

詩人首先平視地上,仰望星空,通過聯想,很自然地把人間街市的燈與天上的明星聯繫起來,從而架設起一條從地上街市想像到天上街市的橋樑。接着詩人神馳星空,盡情地想像天上的街市的美景:既然有街市,那必定有許多物品;既然是天上的街市,那陳列的物品必定是人間沒有的珍奇。最後,詩人由天上街市想到天上銀河,並由銀河想到銀河兩岸的牛郎織女;此時,他們不再分離,而是“騎着牛兒”過河來逛街購物,那閃亮的流星正是他們夜行時用來照明的燈籠。可見,這種聯想和想像極富有推理層次:“街燈、明星  街市、物品、珍奇  天河、牛郎織女  流星、燈籠”。新穎奇特而不荒誕,合理有序而不違背生活邏輯,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想像空間。

2.詩中牛郎織女和傳説中牛郎織女的命運有什麼不同,作者為什麼這麼寫?

傳説中的牛郎織女是“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詩人把傳説中的人物當作自己抒發

理想的對象,把自然當作神,把宇宙萬物擬人化、詩化,從而使無生命的自然現象人格化,靜止不動的星空動態化。在詩人筆下,一切都是神奇的:廣袤無垠的銀河變得“不甚寬廣”而且“淺淺”,每年只得一夕相見的牛郎織女卻能夠自由來往。這種奔騰的想像和大膽的誇張,表達了作者對人壓迫人的社會的不滿和對自由幸福生活的嚮往。

八、佈置作業

1.詩中哪些是聯想,哪些是想像?

答案:由街燈寫到明星是聯想。由街市寫到牛郎女提着燈籠走是想像。

2.詩人怎樣由聯想進入想像?想像又是怎樣逐步展開的?

答案:參見“總結、擴展”。

3.展開豐富的想像,在原詩基礎上,試續寫一節。

語文活動設計:續寫《天上的街市》。

九、板書設計

第 1 2 3 頁

郭沫若詩兩首 篇三

《郭沫若詩兩首•天上的街市》説課稿

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一中   謝千里

一、教材分析

《天上的街市》是詩人郭沫若1921年創作的一首現代格律詩。詩人由現實中街燈聯想到天上的明星,再由天上的明星聯想到街燈,進而想象天上的街市,想象天上美麗的景色,想象天上街市裏的珍奇,想象過着幸福生活的牛郎織女。通過對天上美好生活的描繪,表現了詩人舊時代黑暗現實的痛恨,對理想生活的嚮往,激發人們為實現這一理想而奮鬥。因此,這首詩使那個時代的讀者很自然的通過對比認識現實的黑暗,激起對理想的嚮往併為之而奮鬥。今天,我們學習這首詩仍然有新的意義。

【教學目標】:

1、學習誦讀詩歌,培養讀詩興趣。

2、體會本詩想象豐富的寫作特點

3、初步學會鑑賞詩歌精煉傳神的語言。

4、理解詩中表現的追求光明和理想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  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全詩。

2、  體會聯想和想象的作用及聯想力和想象力的訓練。

3、  品味詩歌精煉傳神的語言。

【德育目標】:

領會本詩在優美的意境中藴涵的深刻道理,明確今日幸福美好的生活來之不易,人人都應自覺愛護我們生活的家園,保護環境、美化生活,建設祖國。

二、教學方法

1、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現代化教學手段對於優化語文教學方法,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本課可以嘗試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制作cai課件,精心編輯文字、圖像、動畫、聲音、視頻等,創設一個有歌有舞有詩有畫,輕鬆活潑的學習詩歌的良好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法是現代教育技術的一項基本要求。新大綱規定:重視創設語文學習的環境,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繫,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多媒體計算機的運用能很好地增加容量,實現這個重要目標。

2、誦讀法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詩歌的教學尤其注重朗讀。教師應針對學生實際,瞭解學生實際朗讀水平,有效地指導朗讀,在停頓、輕重、節奏、情緒等的處理上着重指導強調。朗讀可由教師表情範讀、學生集體朗讀、個別朗讀、小組朗讀、分男女朗讀等,形式靈活多樣。通過反覆朗讀品味,體會詩中巧妙的藝術構思,強烈的感情色彩,優美的意境,凝練的語言,鮮明的節奏,和諧的韻律,從而理解詩的內在思想意義。本文為現代詩,語言樸素易懂,更適合學生在反覆誦讀中理解掌握。

三、學法指導

1、自主學習法

要求學生必須學會使用工具書,養成看課文註解,自學課文的好習慣,自主參與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去,如課前預習、課上積極思考踴躍發言、課後及時複習鞏固等。對這樣通俗易懂的現代格律詩,經過自學,應基本理解詩歌內容、讀準字音、正確停頓、有感情地朗讀。

2、誦讀品味法

要求學生在自主學習,掃清文字障礙,初通文章後,能通過反覆涵詠朗讀品味,讀出詩歌的韻味,還課堂以朗朗書聲。通過讀可以加深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培養學生對詩歌的閲讀欣賞愛好,對學生進行美的薰陶,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優秀文化的精神。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播放背景畫面和音樂)你喜歡星光燦爛的夜晚嗎?能説説原因嗎?(學生自由發言)燦爛星空總是能激發人們無窮的想象,浪漫的詩人往往會藉助種種想象來寄託自己的理想,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樣一首極富想象力的詩:《天上的街市》。

(投影課題及作者。)

(二)、作者簡介及寫作背景:

(注:佈置學生預習,在預習的基礎上提問有關作者的一些文學常識。)

(三)、品味詩歌的語言美:

1、欣賞配樂朗讀。

2、明確朗讀要求:

3、學生自由朗讀全詩。

4、明確節奏和重音,指名兩位學生讀,讓同學們予以評價,最後學生齊讀全詩。

(四)、拓展延伸——培養聯想和想象的能力。

介紹有關聯想和想象的知識。

完成聯想、想象創新思維訓練題目(課後練習題二)。

(五)、走近文本——梳理內容,感悟主旨。

思考下列問題:

1)     詩中哪些是寫實的詩句?哪些是想象的詩句?

2)     詩人由遠遠的街燈聯想到什麼?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聯想?

3)     詩人怎樣由聯想而進入想象?想象又是怎樣逐步展開的?

4)     天上的人們生活是怎樣的呢?最後一節寄寓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學生自由討論、交流,教師予以引導、明確,掌握全詩結構和主旨。

本課小結:

本詩通過由遠遠的街燈產生聯想和想象描繪了天上的街市及美好的生活,表現了作者對黑暗現實的痛恨,對光明、自由、幸福、快樂生活的嚮往和追求,激發人們為實現這一理想而奮鬥。

《郭沫若詩兩首》 篇四

【學習目標】

1、培養聯想和想像能力。

2、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強烈的愛憎感情和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理想。

3、領略這兩首詩所表現的意境美、韻律美和情感美。

【學習重點】

講清聯想和想 象的知識,培養聯想和想象的能力。

【學習難點】

對聯想和想象的區分。

【知識鏈接】

1、走近作者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四川樂人,詩人、學者,代表詩集有《女神》《星空 》等。

2、寫作 背景:《天上的街市》這首詩寫於19世紀20年代初期,此時,“五四”已經消退,大革命的時代尚未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依舊被帝國主義列強和各派軍閥勢力窒息着。面對這種現實,詩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現實,嚮往光明的未。在燦爛星空的誘發下,寫下了這首充滿浪漫色彩的著名詩篇《天上的街市》。《靜夜》最初發表於1922年8月18日上海《時世新報 學燈》,原題《靜夜吟》。

3、關於聯想和想象:聯想是根據事物互相聯繫這一客觀規律,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 心理過程。而想象是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礎上,創造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在學作品中,聯想可以豐富想象的內容,促進想象的發展,使人物形象更豐滿,性格更鮮明突出,情節更生動感人,環境場面描寫更充分發揮襯托人物、烘托氣氛的作用。想象則具有鮮明的目的性,合理的想象是為塑造形象、表現主題服務的。想象可以加深對的理解,辨別真假 、善惡、美醜,提高 鑑賞能力,豐富知識,接受美的陶冶,受到教育和啟迪。

【自主學習】

1、指導、訓練朗讀,體會全詩的感情基調 ,並試着劃分兩首詩的節奏和重音。

(這兩首詩在朗讀時節奏不宜強,聲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柔和、舒緩。)

2、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縹緲( )( ) 燈籠( ) 籠罩( ) 漏出( ) 鮫人( )

3、填空。

這兩首詩選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原名________,籍貫________,是著名________、________,代表詩集有________、________等。

4、選詞填空。

(點 閃 明 現)

(1)遠遠的街燈___了,好像___着無數的明星。天上的明星___了,好像___ _着無數的街燈。

(2)這四個詞的位置能否互換?為什麼?

【合作探究】

《天上的街市》

5、全詩共四節,每節寫的是什麼?

6、作者怎樣展開聯想和想像的?詩中哪些是聯想,哪些是想像?

7、詩中牛郎織女和傳説中牛郎織女的命運有什麼不同,作者為什麼這麼寫?

8、細讀《靜夜》詩,看詩人具體寫了什麼。其中哪些是寫實 ,哪些是想像?

9、用優美的語言描述《靜夜》全詩的意境。

11、比較一下:這兩首詩的結構有哪些異同?同是夜晚,同在天上,同條天河,可在兩首詩中表達了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意境,你能説説原因嗎?

【精讀精練】

我想那縹緲 的空中,

定然有美麗的街市。

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

12、“我想那縹緲的空中”,“縹緲”一詞換成“晴朗”不是更好嗎?能不能換,請説説理由。

13、既是想像,作者為什麼又用“定然”一詞作充分肯定呢?

14、這一小節表達了作者的一種什麼感情?試結合背景分析作者這一美好想像的根在何處?

15、“美麗的街市”在作者心中是對什麼的追求?而“世上沒有的珍奇”是 作者對什麼的追 求?

《郭沫若詩兩首》 篇五

教學目標

① 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這兩首詩。

② 瞭解這兩首詩的寫法和風格。

③ 理解詩中聯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養聯想和想像的能力。

④ 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① 有感情地朗讀。

② 理解詩歌中聯想和想像的作用,培養聯想和想像的能力。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準備

老師:準備投影儀、錄音機、磁帶(提琴曲《梁祝》、鋼琴曲《星空》)

學生:瞭解有關牛郎織女的故事傳説,有條件的查閲這兩首詩的創作背景。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天上的街市》

教學設計

導入新課

夜晚,我們仰望天空,羣星璀璨,那裏,發生過多少美麗的故事,產生過多少神奇的傳説,令人禁不住心馳神往。今天,我們跟隨着著名詩人郭沫若先生一起步人《天上的街市》,感受詩人所追求的那份美麗,那份新奇。

朗讀課文,先從整體上了解詩歌內容

① 教師範讀,提醒學生注意朗讀節奏、重音,並出示投影(朗讀節奏與重音),播放背景音樂:提琴曲《梁祝》部分,創設一種美好的情境。(也可以播放課文錄音帶)

② 學生按投影提示自由朗讀課文,並思考以下問題:

a.全詩共四個小節,哪些是寫實的,哪些是寫想像的?

b.請你概括出詩人所想像的內容及想像過程。

③ 全班討論以上兩個問題。

因為這兩個問題都比較簡單,所以很快老師可以明確:

a.第一節是寫實的,第二~四節是寫想像的。

b.詩人想像了牛郎織女在天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全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一步品味課文所表現的思想感情。

①教師投影出示問題組,學生小組討論,然後轉入全班討論。

a.課文中想像的牛郎織女的生活跟神話故事中的牛郎織女的生活有什麼不同?是通過哪些詞語表現出來的?

b.詩人為什麼要進行這樣的想像,要對傳説中的故事情節做這麼大的改動?這種想像表現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c.詩中反覆出現的“定然”“定”有什麼作用?

這個環節的討論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詩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詩歌所表達的主題。討論時老師可以通過提示幫助學生,如討論為什麼要對傳統的神話故事情節加以改動時,可讓學生想,神話中的牛郎織女被分隔天河兩岸不得相聚的悲劇是誰造成的?王母娘娘為什麼硬要拆散他們?王母娘娘象徵的是什麼?這樣就可以很自然地讓學生了解詩人擺脱封建束縛、追求理想、嚮往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了。

結合小組代表的發言,教師可以明確:

a.神話故事中牛郎織女被無情地分隔在天河兩岸,而在詩歌中,他們在一起過着幸福美滿的生活。“美麗的街市”、“世上沒有的珍奇”表現了牛郎織女的生活很富足;“閒遊’’表現了牛郎織女生活的自在、舒適、幸福;“淺淺的”説明了牛郎織女可以自由地往來,已經不是神話傳説中的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見一次:“那朵流星”中,“朵”字常用於花,花是美好的象徵,把流星比作花,比喻天上的生活像花朵一樣美好。

b.上世紀初,中國還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人民生活在黑暗之中,五四運動呼喚人們追求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但運動結束後中國依然處於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下,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仍然沒有到來,許多人因此感到絕望無助,但是詩人沒有因此而放棄希望。他改寫了神話,想像牛郎織女在天上過着幸福的生活,表達了他對理想的嚮往和執著的追求。

c.詩中的“定然”、“定”表現的明明是想像的內容,卻用斷定的語氣加以肯定,表明作者堅信,這樣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他對美好的未來充滿信心,使讀者受到感染和鼓舞。

另外,在討論中也可以穿插介紹一下郭沫若的生平及1921年前後的時代背景,但是要簡略,不能涉及得過多過深。

②有感情地集體朗讀詩歌,注意聲音不要太高,語氣舒緩,要帶出輕鬆神往之意。

瞭解這首詩的寫法及風格,學習聯想和想像的手法

① 引導學生討論:可不可以刪去第一小節的街燈和明星而直接想像天上的生活?為什麼?

討論這個問題,首先讓學生明確這首詩運用了聯想與想像的手法。如,第一小節運用了聯想的手法,詩人看到“遠遠的街燈”,星星點點,時隱時現,很像天上的星星,就自然而然地把街燈與明星聯繫起來。“遠遠的街燈明瞭,好像閃着無數的明星”,這就是聯想,這種聯想既描繪出迷人的夜景,又暗示出了對現實的不滿,對光明的追求,把內容由人間轉到天上,為下文展開想像打下了基礎。

第二~四小節,詩人描繪天上街市的美麗,街市上陳列物品的珍奇和牛郎織女提着燈籠在走的幸福,都是詩人想像出來的。這種想像,又是以在人間看到的街燈、明星為基礎的。人間天上,亦真亦幻,折射出作者美好的人生理想與追求,體現了詩作的浪漫主義風格。

以上內容,學生討論時可能説不全面,教師可以提示,要幫助學生明白產生聯想要有一定的基礎,要有可以產生聯想的那個相接點,而想像則是以現實情景和現實生活為基礎的。

② 學生討論:舉例説説,這首詩的語言好在哪裏?

學生可以從任意角度説,如,a.詩句押韻、和諧。例如第一小節的韻腳“星”、“燈”;b.用詞準確。例“珍奇”、“淺淺的”;c.語氣親切。例“我想”、“你看”;d.表達信心很堅定。例“定”、“定然”。不要對學生多限制,也不要要求多麼理論化,學生能結合詩歌把體會説出來就行了。

學生自由背誦課文

小結

詩人運用聯想與想像的手法,用優美而又親切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美麗的天街,創造了牛郎織女自由幸福的生活圖景。字裏行間,充溢着詩人對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體現了浪漫主義的創作特色。

讓我們再一次有感情地背誦一遍這首詩,感受詩人的美好情懷吧。

佈置作業

① 背誦這首詩,會默寫。

② 發揮想像,將這首詩改寫成散文,要注意具體情節的描寫。

課前準備

第二課時:《靜夜》

教學設計

1、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與詩人郭沫若先生一起遨遊仙境。今天,我們再面對月光淡淡的《靜夜》,看看它能引起你多少美妙的遐思,使你產生多少奇瑰的想像。

朗讀課文

① 教師範讀,可配背景音樂:鋼琴曲《星空》,並投影出示朗讀節奏、重音。

學生邊聽邊注意老師朗讀的聲音的大小,速度的快慢,節奏的強弱和語氣的輕鬆舒緩。

② 學生模仿,自由朗讀課文,然後再集體朗讀。

2、探究學習

①討論,理解內容與寫法。

a.這首詩哪部分寫實?哪部分想像?寫實與想像部分都突出了夜晚的什麼特點?

b.這首詩的兩個小節之間有着什麼內在聯繫?

c.這首詩的結構與《天上的街市》有哪些異同?

d.你最喜歡詩中的哪些句子?為什麼?

通過討論,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明確:

a.詩的第一小節描繪了靜謐的夜景,屬寫實;第二小節屬想像。無論寫實還是想像都突出了夜晚的“靜”。

b.第二小節開頭的劈頭一問“天河何處”,結束了第一小節的寫景思路,把讀者的視野與心胸引向了廣袤宇宙,又以“遠遠的海霧模糊”收攏讀者放飛的心神。叫咱會有鮫人在岸,對月流珠”寫出詩人的想像已經像脱韁的野馬穿過茫茫海霧,想像着有“鮫人”立在岸邊,對着月亮留下串串珠淚……多麼奇瑰的想像。第一節的景物描寫,是想像的基礎,而沒有了第二節的想像,第一節的景便沒有活力,沒有生氣。有了第二節的想像,才使看似平淡無奇的景變得空靈、美麗。

c.兩首詩的結構大致相同,都是先寫景,以寫景為基礎,再展開想像。不同的是《天上的街市》在寫景部分由“街燈”、“明星”的聯想把讀者的視線由人間轉到天上,為第二小節具體描繪“天上的街市”做了鋪墊。而《靜夜》則是靠第二小節的“天河何處”結束寫景,轉而想像的。

d.第4小題屬於開放性題目,可重點引導學生多角度思維,如喜歡第一小節的詩句,可扣住寫景的細膩形象,像“籠罩”一詞,寫出村外的松林沐浴在淡淡的月光下,朦朧而又神祕。“漏出了幾點疏星”的“漏”,寫出了淡淡月光照耀下的團團白雲,而白雲之間的空隙裏,有隱約可見的閃爍的幾顆星星。如喜歡第二小節的詩句“天河何處”,則可以抓住詩人跳動的思緒,由普通的鄉間夜景一下子把讀者的思緒帶到了廣袤的宇宙之中,使全詩的境界得以拓寬和提升。但緊接的“遠遠的海霧模糊”又把讀者剛剛放飛的心緒往回收攏,模糊的海霧中有什麼?使人想到什麼?自然引出下文。而喜歡後兩句的則又可以把思維轉換到想像的角度,為什麼流珠?喜極而泣?傷心落淚?抑或無窮思念?……想像的精妙自不待言。

②指導學生練習,學習運用聯想與想像的手法。

a.發揮聯想與想像,續寫句子。

牽牛花開放了……

我不在父母身邊的時候……

這個練習很簡單,是學生學習聯想和想像手法的基礎性練習,學生説的答案合理即可。

b.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輕柔地、舒緩地、帶點神祕味的反覆朗讀最後兩句,再討論翻譯“南海水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能泣珠”。然後引導學生展開想像,用自己的話描述這首詩的想像世界。可讓學生對鮫人做合理的推想,也可以選擇《天上的街市》中的想像部分,用自己的話加以描繪。

這個練習也屬於開放性的,要鼓勵學生大膽想、説,互相補充,培養學生聯想與想像的能力、口頭表達能力。

總結課文

① 讓學生反覆朗讀,當堂背誦。

② 教師小結。

“鮫人在岸,對月流珠”的故事,激發了我們多麼精妙的幻想。它啟示我們,多關注身邊的生活,熱愛生活吧,你會發現生活是多麼美好!

佈置作業

① 熟練背誦兩首詩,會默寫。

② 想像練習。

在青島嶗山海濱,有一處風光秀麗的旅遊景點——石老人。這裏因為湛藍的大海中有一塊狀如老人的大石頭而得此名。請你發揮想像。寫一個有關石老人的故事。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家鄉的某一處歷史遺蹟,或根據自己掌握的民間故事進行拓展寫作。

③ 薦閲讀:郭沫若詩集《女神》。

《郭沫若詩兩首》教學設計 篇六

一、目標與要求

1.正確誦讀這兩首詩。

2.區分詩中寫實的詩句和想象的詩句。

3.體會聯想在詩中的作用。

4.理解作者思路,把握詩的大意。

二、教與導設計

①學法指導

學習這兩首詩,要了解作者郭沫若的相關情況,理清作者的思路,想一想:詩中哪些是寫實的詩句,哪些是想象的詩句。詩人是怎樣由聯想而進人想象的,想象又是怎樣展開的。在讀懂大意的基礎上,讀讀背背。

①重點與難點

1.《天上的街市》的結構層次。

這首詩共四節。

第一節,從地上的街燈寫到天上的明星。

這一節通過街燈像明星、明星像街燈的迴環往復的互喻,相映成趣,創造了一個充滿幻想。充滿詩情畫境的美妙意境。

第二節,寫天上的街市。這一節通過想象天上街市的繁華富庶,天上生活的幸福美好,塑造了一個理想的世界。

第三、四節,由天上的街市進而想象天上的生活。牛郎織女,一對恩愛夫妻,在耕織之餘,悠閒地在美麗的街市上游逛,自由而美滿。

2.《靜夜》的結構層次。

這首詩只有兩節。

第一節,描繪靜夜的景色。着重突出一個“靜”字,淡淡的月光,靜溢的松林,掛着的白雲,稀疏的星辰,塑造了月夜靜思的環境。

第二節,由靜夜聯想到跤人流珠的傳説。

較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黑暗現實的厭惡,流露出感傷的情緒。

3.聯想在詩中的作用。

聯想是藝術想象的形式之一,它是以現實生活中的某一點為“觸媒”,由此及彼,由現實想到歷史,由自然想到傳説,想到社會,由生活想到哲理、人生,從而表現詩人獨特的內心感受和思想情懷。這兩首詩都成功地運用了聯想,由星空聯想到天河,聯想到跤人流珠的傳説,由地上的街市聯想到天上的明星,聯想到牛郎織女的傳説,從而抒發了作者對反動統治下的黑暗社會的厭惡,對美好自由生活的嚮往。

0.問題與方法

1.詩中哪些是寫實的句子,哪些是想象的句子?

兩首詩中第一節都是寫實句子,其餘的都是想象的句子。

2.這兩首詩的寫作背景如何?

這兩首詩都選自《女神》之後的詩文集《星空》,寫於1921年至1922年,這時國內的“五四’海潮已過,政局混亂。作者思想感情極端矛盾,他既對現實不滿,有強列的愛國主義思想和反抗精神,又希望在大自然裏或在超現實的空幻境界裏找尋暫時的逃避和慰安。因此,詩中想象大膽,表情含蓄。

三、學與練設計

0識記與理解

1.解釋下列詞語,並給加點的字注音。

縹緲():閒遊:籠罩():鮫()人:

2.填空。

這兩首詩的作者是郭沫若,他原名,是我國現代著名的、。他的代表詩集有____。一等

3。理出作者聯想的思路。

《天上的街市》:《靜夜》:—————

0鞏固與掌握閲讀下面兩節詩,然後答題。

你看,那淺淺的天河,定然是不甚()。

那隔着河的牛郎織女,定能夠騎着牛兒來往。

我想他們此刻,定然在天街()。

不信,請看那朵流星,是他們提着燈箱在走。

1.詩中的兩處括號,依次填上合適的詞的一項是()。

A寬闊閒遊B.寬廣旅遊C.寬廣閒遊D.寬闊旅遊

2.詩中的牛郎織女的命運和傳説中牛郎織女的命運有什麼不用?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寫?

3.結合全詩,對本詩中心意思理解準確的一項是()。

A.作者由現實生活聯想到美好的天街生活,表達了熱愛生活的感情。

B.作者通過描繪天街的美好生活,告訴讀者那不過是縹緲的幻想,表達了自己鬱悶的感情。

C.通過天街美好生活的描繪,表現了對黑暗現實的痛恨,對理想牛活的嚮往,激發人們為實現這一理想而奮鬥。

D.通過天街美好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對現實黑暗生活的逃避。

4.給上面兩節詩標上朗讀的節奏和重音。

拓展與遷移閲讀課後練習三郭沫若的《夕暮》,回答下列問題。

1.作者在這首詩裏,是看到了什麼而聯想到什麼,最後才聯想到“牧羊的人”的?

2.任何兩個詞語,經過四、五個遞進的聯想,可以建立聯繫。如:鋼筆一月亮可以作如下聯想:鋼筆一作文一題目一中秋一月亮。再如大海一小狗:大海一漁家一寵物一小狗。

請你也試一試就下面詞語進行聯想:田野一汽車;人一木星;電腦一垃圾。

郭沫若詩兩首 篇七

【教學目標 】

一、領悟詩情,理解詩意。

二、學習理解聯想和想像在詩中的作用。

三、學習理解詩歌的節奏和押韻常識。

四、培養學生聯想和想像的能力。激發學生詩情,鼓勵學生寫詩。

【課時安排】

共安排三課時。第一課時講《天上的街市》,第二課時講《靜夜》,第三課時講相關的詩歌常識和作業 評講。

第一課時

天上的街市

【教學要點】

一、閲讀並整體把握理解詩歌。

二、進一步討論理解詩情、詩意,討論中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

三、學習理解聯想和想像及其在詩中的作用。

四、學習理解重點詞語在詩中的表達作用。

五、激發學生詩情,鼓勵學生寫詩。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從剛學過古典詩詞入手,導入  新的現代詩歌單元。然後開門見山,直接引入課題。板書“天上的街市”。

問:天上有街市嗎?那就讓我們來看看作者在詩中寫了些什麼,是怎麼回事。

二、聽課文朗讀錄音,然後再讓學生齊讀一遍。如有讀錯的,及時進行糾正。

三、整體把握,提問討論。

1.作者寫的天上的街市美不美?美在哪兒?

(讓學生髮言討論,初步理解詩中描寫的街市美在什麼地方。

可概括為: 景美、街市美、物品美、人物美、生活美。)

2.民間傳説的牛郎織女的故事與詩中一樣嗎?

(讓學生髮言談牛郎織女的故事的主要情節,突出悲劇的結局。)

3.作者為什麼把天上寫得這麼美?為什麼要把民間的悲劇故事改成詩中的那麼美好、自由、幸福?作者為什麼要寫“天上的街市”?

(意在引導學生追問詩人的內心世界,引出對作者和寫作背景的介紹。即理解詩歌一定要了解詩人的思想和寫作的背景。)

四、簡介作者和寫作背景。

1.郭沫若,四川樂山人。著名詩人、作家、學者。(讓學生看註釋,掌握要點。)他的詩歌的代表作是詩集《女神》和《星空》。

《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詩集,寫於1919年至1920年,詩集中充滿了“五四”時期的徹底的不妥協的反帝反封建的時代精神,充滿了愛國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激情。

《星空》寫於1921年至1922年,當時是五四運動後,詩人最苦悶的時期。當時詩人正在日本留學,其間兩度回國。面對當時中國的現實,詩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現實,嚮往光明的未來。但五四時期那種勇猛的反抗精神和烈火般的熱情已經消退,在《星空》中詩人流露出較濃的失望和悲愁情緒,但也表現了要求奮飛、新生和自由的願望。本課兩首詩都是選自《星空》。

2.《天上的街市》寫於1921年10月24日,當時中國雖然已經受過“五四”運動反帝反封建的戰鬥洗禮,但仍處於軍閥混戰、列強掠奪、民不聊生的黑暗之中。郭沫若在其著名詩篇《鳳凰涅槃》中寫了這樣一個故事:(展示已準備好的字幅)

鳳凰鳥活不下去了,不得不架上香木,把自己活活燒死,臨死之前,鳳凰鳥唱着歌,詛咒這個黑暗的世界:

“茫茫的宇宙,冷酷如鐵!        你膿血污穢着的屠場呀!

茫茫的宇宙,黑暗如漆!        你悲哀充塞着的囚牢呀!

茫茫的宇宙,腥穢如血!        你羣鬼叫號着的墳墓呀!

…………                      你羣魔跳梁着的地獄呀!

昂頭我問天,                  你到底為什麼存在?

天徒矜高,莫有點兒知識。      我們飛向西方,

低頭我問地,                  西方同是一座屠場。

地已死了,莫有點兒呼吸。      我們飛向東方,

伸頭我問海,海正揚聲而嗚咽。  東方同是一座囚牢!

…………                      我們飛向南方,

啊啊!                        南方同是一座墳墓!

生在這樣個陰穢的世界當中,    我們飛向北方,

便是把金剛石的寶刀也會生鏽!  北方同是一座地獄!

宇宙呀,宇宙,                我們生在這樣個世界當中

我要努力地把你詛咒:          只好學着海洋哀哭!”

這就是當時的社會,當時的人世。請學生找出對當時這個黑暗世界的四個比喻。(板書:屠場、囚牢、墳墓、地獄)

詩人面對當時中國的現實,感到失望和痛苦,他恨黑暗的現實,嚮往光明的未來。他有自己美麗的幻想和希望,《天上的街市》就表現了這種幻想和希望。

現在再請大家回答:作者為什麼要寫這首詩?為什麼把天上的街市寫得這麼美?為什麼要把牛郎織女的生活寫得那麼美好、自由幸福?

(學生回答應當沒有困難了。可板書:抒寫心中的理想和追求。)

五、理清寫作思路,理解聯想與想像的作用。

1.現在具體看看作者在詩中是怎麼從地上寫到天上的,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

(老師引導學生討論作者是怎樣逐步從地上寫到天上,從物寫到人的,突出其中的聯想過程和美好的想像。對詩中的詞語也適當地引導學生加以理解。

板書:街燈──明星──街市──物品──珍奇      美麗、繁華

天河──牛郎織女──來往──閒遊         自由、幸福    )

2.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和區分聯想和想像。

①作者從地上寫到天上主要用了什麼方法呢?──聯想和想像。

②老師略作介紹:所謂聯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維方式和心理過程。客觀事物總是相互聯繫的。在空間或時間上相接近的事物形成接近聯想,有相似特點的事物形成類似聯想,有對立關係的事物形成對比聯想,有因果關係的事物形成因果聯想等等。所謂想像,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礎上創造出新的形象的過程。也就是創造性的想出新的事物或形象。

(結合具體例句進行説明。如從明星想到街燈,從街燈想到街市,這些是聯想;可想出天上有街市,那就是一種創造,就是想像。)

六、請學生再齊讀一遍課文,着重體會哪些詞語用得好,哪些句子特別美。(以引導學生討論的方法為主,以下要點供老師在學生不能回答時啟發用)

1.第一節的“閃”“點”,寫出了明星和街燈各自的特點。

2.第一節的兩個比喻特別美。第一個比喻的本體是“街燈”,喻體是“明星”;第二個比喻的本體是“明星”喻體是“街燈”。這是一種迴環往復的比喻,讀起來特別的美,而內容上又從地上聯想到了天上。這兩個比喻構成了從地上寫到天上的橋樑或天梯,寫得天衣無縫,不露痕跡,非常自然。

3.後面三節,用了四個“定然”,一個“定”,表達了十分肯定的語氣。明明是想像的,卻説“定然”,表達了強烈的主觀情緒,表現了作者心中對美好生活的強烈願望和追求。

4.“來往”一詞是因相隔天河兩岸而言,“閒遊”是對他們已然團聚,正在享受歡聚的快樂而言,二詞的位置和配搭很準確,斷不可互換。

5.“朵”,用來作流星的量詞,而不用“顆”,寫出了流星的美,就像花兒一樣。與牛郎織女的美好生活相映成趣。

七、同學們正在如花的年紀,,正是詩樣的年華,充滿了幻想和想像,正是有詩情,好寫詩的歲月,大家要多讀詩,學寫詩。

今天的作業 就是請大家大膽地運用比喻擬人誇張等修辭方法,運用聯想想像等手段,每人寫一首詩。可以寫宇宙星空、太陽月亮、也可以寫清晨黃昏、課內課外,可以寫春花秋草、暴雨狂風,也可以寫人與人的對話、心靈的獨白……。不要抄別人的,最好是有感而發。寫得好的我們可以收集起來辦個詩刊。

八、如有時間,就讓學生讀這首詩來背。如沒有時間就要求學生課後背誦。

【板書設計 】

天上的街市     選自《星空》

郭沫若

人間:屠場、囚牢、墳墓、地獄      天上:景美、街市美、物品美、人物美、生活美

目的:抒寫心中的理想和追求

思路:街燈──明星──街市──物品──珍奇     美麗、繁華

天河──牛郎織女──來往──閒遊         自由、幸福

聯想:從一物想到另一物       想像:創造性地想出新的事物或形象

詞語:閃、點      定然       定       來往       閒遊

第二課時

靜夜

【教學要點】

一、整體把握詩情,理解詩意。

二、學習理解詩中的景物描寫(實寫)與聯想想像(虛寫)的關係。

三、重點討論最後兩句詩的含義。

四、做聯想和改寫練習。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語 :《天上的街市》寫的是美麗的夜景引發了作者無盡的遐思,想像出天上的一幅美麗、幸福、自由的生活圖景,抒發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之情。今天我們來學習郭沫若寫的另外一首詩《靜夜》,也是寫於1921年,在日本留學時的一個夜晚,面對朦朧的月色,引發了詩人的聯想和想像,抒發了詩人無盡的情懷。

二、範讀、學生齊讀。

三、引導學生具體分析理解詩意。

1.第一節寫的是哪些景物?    (月光──松林──白雲──疏星)

2. 這些景物構成了一幅什麼樣的景象?

(月光朦朧,籠罩着松林大地,團團的白雲遮掩着月亮和星星。給人的感覺是──朦朧、恬靜的美)

3.第二節寫了哪些景物?(天河──海霧──鮫人──流珠)

4.第二節的“天河何處”起什麼作用?與第一節有關聯嗎?

(承上啟下,引發聯想。因月、星自然聯想到天河,又因“白雲團團”而不見天河,故而引出了“天河何處”的發問。上下過渡非常自然,聯繫也非常緊密。)

5.下面回答了“天河何處”的問題嗎?

(回答了,“遠遠的海霧模糊”就是回答,即“天河就在那遠遠的、海霧模糊的地方”。這説明了“天河何處”是個設問句。)

6.作者為什麼着一“海”字?用得好嗎?

(用得好。因白雲茫茫如海,即為雲海;在月光下的雲海朦朧不清,如霧一般,故為海霧。詩人再由“海”產生了聯想,引出海中的神話故事。)

7.看註釋,理解最後兩句。先由學生講,然後老師進一步補充。

(補充:鮫人,亦作“蛟人”。神話傳説中的美人魚。張華的《博物志》中還説:“鮫人從水出,寓人家積日,賣綃將去,從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滿盤,以與主人。” 傳説中鮫人所織的綃叫“鮫綃”。《述異志》:“南海出鮫綃紗,泉室(指鮫人)潛織,一名龍紗, 其價百餘金,以為服,入水不濡。” )

8.“鮫人在岸”,岸在何處?

(在南海岸邊,此在“海霧模糊”之海岸,即在天上。天上有海,岸邊有鮫人。當然也可以理解為,在天河岸邊。)

9.為什麼寫“對月流珠”呢?是表達了一種什麼感情呢?

(這個神話傳説中,最美的、最神奇的就是眼能泣珠,故作者既想像出鮫人,自然就會聯想到她的神奇本領。可這到底表達一種什麼感情呢?在學生討論基礎上歸納。)

(這首小詩,寫於詩人留學日本期間,聯繫當時的背景,和詩人的處境,我們可以感受到,當時,作者既有對現實的失望,也有對祖國、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在這月華滿天的時刻,詩人雖然寫的是鮫人在對月流珠,其實是詩人自己在對月流淚。詩人此時的哀傷、無奈、惆悵,化作了粒粒淚珠,以此來抒發自己的悲傷、思念之情。作者寫鮫人,目的是寫自己的情感,但通過這樣的聯想和想像,既含蓄,又優美。

可概括為:一個悽美的故事,抒發了作者對現實的失望,對祖國、家鄉、親人的思戀之情。)

四、讓學生再齊讀此詩,體會作者抒發的情感。

五、郭沫若這兩首詩,都發揮了豐富的聯想和想像。寫眼前景的,一般是實寫。寫不在眼前的想像的一般叫虛寫。請大家分別找出兩首詩中的實寫和虛寫。

(《天上的街市》中第一節是實寫,第二、三、四節是虛寫;《靜夜》中第一節是實寫,第二節是虛寫。)

六、任何兩個詞語都可以經過四五個遞進的聯想,建立起聯繫。如“木質”和“皮球”是兩個意義相距很遠的詞語,但我們可以通過四步中間的聯想,就可以從“木質”聯想到“皮球”:

木質──樹林,樹林──田野,田野──足球場,足球場──皮球。

你也來試一試,完成“天空”和“茶”,“鋼筆”和“月亮”的聯想。也可任意選兩個詞作聯想的練習。

七、請看課文後邊的練習第三題,先讓學生讀《夕暮》,對詩意略作討論後,再把原詩改寫為一段散文。如果有時間,可以課內完成,並作課內交流,如果時間不夠,就留到課外去完成。

補充:

《夕暮》是一首寫景短詩,詩人廢名在20世紀40年代説過:“像郭沫若的《夕暮》,是新詩的傑作,如果中國的新詩中準我選一首,我只好選它。”這個評價有些誇張,但也可見這首小詩的魅力。

詩中用比喻的手法,編織了個童話故事般的情景,表現了詩人豐富的想像和善良美好的童心。

八、根據學生前一節課的要求和學生寫作的情況,繼續鼓勵學生寫詩,為下一節的練習課做好準備。

【板書】

《靜夜》

郭沫若

月光──松林──白雲──疏星        朦朧、恬靜的美

天河──海霧──鮫人──流珠        一個悽美的故事,抒發了作者對現實的失望,對祖國、家鄉、親人的思戀之情。

“木質”和“皮球”:

木質──樹林,樹林──田野,田野──足球場,足球場──皮球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一、學習掌握兩詩的韻律。

二、掌握兩詩的節奏。

三、作業 評講。

四、學生提問、釋疑。

【教學安排】

一、學習把握兩詩的韻腳。

前段時間,有同學在作業 中問我,寫詩一定要押韻嗎?應怎樣押韻呢?

1.現在就請大家來讀一讀第一這首新詩,看看他是否押韻,是怎麼押韻的?(由學生髮言歸納出)

韻腳:第一節“星”──“燈”    第二節“市”──“奇”

第三節“廣”──“往”    第四節“遊”──“走”

本詩的韻腳都在每節的二、四句的末尾,各小節所押的韻不一樣。第一節是inɡ與enɡ韻母相近,第二節是i韻母相同,第三節是uanɡ韻母相同,第四節是ou韻母相同。

2.再看第二首詩的韻腳。

第一節:林──星     一個in 一個inɡ ,韻母接近。

第二節:處──糊──珠     韻母都是u .

其實,新詩押韻沒有嚴格的規定,只要讀來有韻律感,流暢、順口就行。新詩也有很多不押韻的,不過押韻的讀來,比不押韻的總要優美上口些。

二、新詩一般還具有一定的節奏,就像唱歌有節奏一樣。節奏感可以增加詩的美感,讀出詩的節奏,可以增強對詩的理解和領悟。(可先請一個學生來讀,要求分辯出節奏來,然後進行糾正。老師可就一些兩可的情況略作説明。)

三、作業 講評。

主要做法:將學生的詩歌作品和改寫收起來,選擇其中較好的進行講評,針對比較集中的問題作一些講解。

四、學生提問,大家討論解答,老師指導並解答學生難以解答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