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淺談中華文化的世界性意義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57W

時間如水,生命如歌。21世紀的朝陽已冉冉升起,歷史飛越,譜寫着中華民族五千年的輝煌,在這漫長的發展歷程中,我們中華民族形成了代代傳承的美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操,“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的昂揚鋭氣,“厚德載物,道濟天下”的廣闊胸襟,“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自古以來,中華傳統美德就熔鑄在團結統一、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之中,我們不能忘記!

淺談中華文化的世界性意義

我們為什麼要學傳統文化呢?因為在社會上總有一些目無法紀,目無尊長,目中無人的人。試問那些對長輩出言不遜,對朋友態度粗暴,公共場所橫衝直撞的人,能體現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養,懂禮貌,講文明的人嗎?當今社會,文明禮貌、文化素養對一個人一個民族來説是至關重要的。物質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卻衰退,與一個有“禮儀之邦”之稱的民族,與一個進行現代化建設的國家相容嗎?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是提高中華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質的關鍵所在。學習傳統禮儀時,我感到了傳統文化巨大的魅力和無盡的感召力,它感染着我們,盪漾着我們的靈魂。我們作為21世紀的少年挽救中國傳統文化已刻不容緩。而實現中華傳統文化雄起的主力軍正是作為新一代青年的我們,更是作為擁有一腔愛國熱血的天之學子的我們,把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相結合進行新的文化創造。

《易經》中説:“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作為一箇中國人,讓我們倍感自豪和驕傲的就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中華民族美德以危機感為基礎,寄託着以天下為己任的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從而匯聚成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長江與黃河,在世界的東方一路前行。在當代世界,中國發展了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社會主義,而西方卻是強調普世價值的資本主義或個人主義。西方強調的共同價值是自由與人權;中國文化強調的普世價值是和諧與正義。中西對照下,中國文化並不排除自由與人權,只是要求兩者體現在和諧與正義之中或兩者的基礎之上。而西方文化則往往為了自由與人權,侵犯更多人的自由與人權,形成了霸權與自私的貪婪。在中西交往中,中國文化更顯示深沉廣博的厚德載物精神,也更能體現剛健自強的創造精神。因為中國文化強調的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的“民胞物與,推己及人”的謙和精神,是人類和平發展相互繁榮的共同價值,也是全球人類理解與遵行的共通價值,為人類走上全球化的生命倫理共同體所必需。

在這個意義上,中國文明是人類提早實現的世界文明,中國文化基於易經、道學與儒學的精粹思想,是人類進行羣體生命整合的示範準則,具有價值的理想性與價值的規範性。也在這個意義上,中國文化中所包含的剛健進取之德與融合之道既是人類原有的共同價值,也是人類可以發揮的共通價值,更是人類必須追求的理想價值。在此認識中,中國文化肩負人類文明豐富化與世界人類一體化的重大道德責任。一方面,在人文領域發展上,中國人文精神與西方科技知識發展形成互補互成;另一方面,在人類命運的規範與理想社會的建立中,中國文化扮演着不可取代的角色,結合知識與智慧,追求世界永久和平與人類持續繁榮。

人類作為同一物種,自有其共同以及共通的性能與特質。不同族羣生活在不同環境中,不同形式與品質的文化油然而生。我們必須假設不同族羣與不同文化有一個原點的共同性與相互交通與溝通的能力,所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但彼此之間仍各有其理想的價值,能否交集則考驗在各文化之理性溝通與價值判斷的能力。中華民族自古觀天察地,建立了一個陰陽對立而相輔相成的易道宇宙觀與太極創化哲學,既能對應天地之道的實際,又能促使人類參與天地的生化,創造人類理想的未來,因而有“一致百慮,殊途同歸”的生命自信與理。在此基礎上,我們論述中西文化的相對定位,一方面必須認識到中西文化與哲學的差異性以及其所以差異,也同時認知兩者最小的共同性與兩者最大的共同價值。然後基於善意的交往,來擴大兩者之間的共同性與共通價值,追求一個理想的人類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