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王羲之生平 王羲之書法作品介紹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5.48K

王羲之生平 王羲之書法作品介紹新版多篇

王羲之 - 主要作品 篇一

《孔侍中帖》 《姨母帖》 《蘭亭序》 《初月帖》

《平安何如奉橘三帖》 《快雪時晴帖》 《行穰帖》 《上虞帖》

《喪亂得示二謝帖》 《雨後帖》 《遠宦帖》 《七月都下帖》

《十七帖》 《小楷樂毅論》 《寒切帖》 《袁生帖》

《乾嘔帖》 《遊目帖》 《長風帖》 《大道帖》

《妹至帖》 《其書帖》 《旃罽胡桃帖》 《瞻近龍保帖》

《漢時帖》 《唐懷仁集聖教序》 《唐集興福寺半截碑》

王羲之的人物生平篇二

少從叔父,後又從衞夫人學書,得見漢魏以來諸名家書法,草書學張芝,正書學鍾繇,兼善隸、草、正、行各體,博採眾長,備精諸體,擺脱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筆勢開放俊明,結構嚴謹。楷書以《黃庭經》、《樂毅論》為最;行書以《蘭亭序》為最;草書以《快雪時晴貼》、《初目帖》等為最。唐太宗視為國寶,號召天下臨摹他的字體,其書法成為代替漢魏筆法的書體正宗。其字被譽為“飄若浮雲,矯若驚龍”、“鐵書銀鈎,冠絕古今”,後世尊稱為“書聖”。據傳説其行書真跡《蘭亭序》隨葬李世民。現傳世均為臨摹本。

傳説,王羲之一次與朋友一起去一遊亭飲酒作詩來取樂,隨即繼興寫下《蘭亭序》,雖中有錯字,不是很工整,字也大小不一,但字的瀟灑飄逸卻是後人無法超越的,實乃佳作,就連王羲之本人也歎為觀止,不敢相信,所以《蘭亭序》才會享譽如此盛名。

他認為養鵝不僅可以陶冶情操,還能從鵝的某些體態姿勢上領悟到書法執筆,運筆的道理。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兒子王獻之乘一葉扁舟遊歷紹興山水風光,船到縣禳村附近,只見岸邊有一羣白鵝,搖搖擺擺的模樣,磨磨蹭蹭的形態。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覺對這羣白鵝動了愛慕之情,便想把它買回家去。王羲之詢問附近的道士,希望道士能把這羣鵝賣給他。道士説:「倘若右軍大人想要,就請代我書寫一部道家養生修煉的《黃庭經》吧!」王羲之求鵝心切,欣然答應了道士提出的條件。這就是「王羲之書換白鵝」的故事。

袒腹東牀

二十歲時,有個太尉郗鑑派人到王導家去選女婿。當時,人們講究門第等級,門當户對。王導的兒子和侄兒聽説太尉家將要來提親,紛紛喬裝打扮,希望被選中。只有王羲之,好像什麼也沒聽到似的,躺在東邊的竹榻上一手吃燒餅,一手筆劃着衣服。來人回去後,把看到的情況稟報給郗太尉。當他知道東榻上還靠着一個不動聲色的王羲之時,不禁拍手讚歎道:這正是我所要的女婿啊!於是郗鑑便把女兒郗浚嫁給了王羲之。這故事便成了「東牀」和「令坦」兩個典故。

在他身上出現的成語還不只這些,據説有一次,他把字寫在木板上,拿給刻字的人照着雕刻,這人用刀削木板,卻發現他的筆跡印到木板裏面有三分之深。這就是成語「入木三分」的由來。

關於王羲之的後裔子孫後代 篇三

王羲之病逝在金庭,他的子孫把自己的居住地修建在王羲之的墓旁,這樣就可以一直守護着祖先的墓,儘自己作為後代的孝道,現在的守墓人叫王糧才,已經有五十多歲了,從王老先生懂事起,他就已經在王羲之的墓廬裏了。

他的爺爺和父親都是王羲之的守墓人,可以説爺孫三代都為守護目的獻出了自己的光陰,他説自己每天的工作就是清掃王羲之墓的雜草和一些落葉垃圾,王老先生認為這樣做雖然辛苦,但是想到自己的祖先的偉大成就,反而更加想要做這樣一份工作了。

歷史記載,王羲之的第二十六代王弘基從金庭移居到卧猊山麓,之後王氏家族才開始在華堂定下自己的居住地。王羲之的子孫大多喜歡並擅長寫書作畫,他們常常將自己的作品放到大廳裏展示,供人們欣賞。

因為這個展廳中充滿濃厚的文學氣息,作品繁多,就有了“畫堂”的名稱,後來因為畫堂被裝飾的十分精緻,再加上週圍山清水秀,就簡化了畫堂的名字改為堂。隨着時間的推移,變成一個村名,現在已經是嵊州市最大的行政村。

王伯江老先生是第五十四代孫子,每天都要堅持寫字,他説小時候受長輩的耳濡目染,對書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想要傳承祖先留下來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