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在數字化時代我們要具備什麼能力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6W

在數字化時代我們要具備什麼能力多篇

數字化心得體會 篇一

以數字化學習為核心的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不同於傳統的學習方式,具有如下鮮明的特點:①學習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是個性化,能滿足個體需要的;②學習是以問題或主題為中心的;③學習過程是進行通訊交流的,學習者之間是協商的、合作的;④學習是具有創造性和再生性的;⑤學習是可以隨時隨地終身的。

數字化學習要素

數字化學習具有三個要素。一是數字化的學習環境,也就是所謂信息技術學習環境。它經過數字化信息處理具有信息顯示多媒體化、信息傳輸網絡化、信息處理智能化和教學環境虛擬化的特徵。它包括設施、資源、平台、通訊和工具。二是數字化學習資源。它是指經過數字化處理,可以在多媒體計算機上或網絡環境下運行的多媒體材料。包括數字視頻、數字音頻、多媒體軟件、CD—ROM、網站、電子郵件、在線學習管理系統、計算機模擬、在線討論、數據文件以及數據庫等等。數字化學習資源是數字化學習的關鍵,它可以通過教師開發、學生創作、市場購買以及網絡下載等方式獲取。數字化學習資源具有切合實際、即時可信;可用於多層次探究;可操縱處理;富有創造性等特點。三是數字化學習方式。利用數字化平台和數字化資源,教師、學生之間開展協商討論、合作學習,並通過對資源的收集利用、探究知識、發現知識、創造知識以及展示知識的方式進行學習,具有資源利用、自主發現、協商合作和實踐創造幾種途徑。

特點編輯

數字化學習改變了學習的時空觀念。數字化學習資源的全球共享,虛擬課堂、虛擬學校的出現,現代遠程教育的興起,使學習不侷限在學校、家庭中,人們可以隨時隨地通過互聯網進入數字化的虛擬學校裏學習。從時間上説,只通過一段時間的集中學習不能獲得夠一輩子享用的知識技能。人類將從接受一次性教育向終身學習轉變。所以,數字化學習要求學習者具有終身學習的態度和能力。信息時代,個體的學習將是終身的,個體的終身學習是指學習者根據社會和工作的需求,確定繼續學習的目標,並有意識地自我計劃、自我管理、自主努力通過多種途徑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當然,這要求教育必須進行深刻的變革,即教育的內涵和功能、培養目標、內容和途徑要轉向為人們終身學習提供條件。

同時,數字化學習要求學習者具有良好的信息素養。只有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才能夠理解信息帶來的知識並形成自己的觀點和知識結構。信息素養也是終身學習者具有的主要特徵。我認為,信息素養包含着三個基本點: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應用技能,指利用信息技術進行信息獲取、加工處理以及呈現交流的技能;對信息內容的分析、批判與理解能力,即對信息的檢索策略、對所要利用的信息源、對所獲得的信息內容都能進行逐一的評估,在接受信息之前,會認真思考信息的有效性、信息陳述的準確性,識別信息推理中的邏輯矛盾或謬誤,確定論點的充分性;能根據社會需求,整合信息、創造信息以及利用信息,融入到信息社會的態度和能力,指信息使用者要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心、具有與他人良好合作共事精神,把信息的整合和創造力作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

在數字化時代我們要具備什麼能力 篇二

人力資源領導者急需提高技能與能力,才能匹配數字化、全球化和動態發展的商業組織環境。國外Meta4公司的研究報告認為,新數字化時代的人力資源領導者需要具備十項能力。

1.戰略性思考能力(strategic thinking)

在以知識型員工為基礎的數字化時代,高素質人才越來越成為組織能否成功的關鍵。技術日益讓更多工作自動化,但卻無法達到人類的創造力與創新高度。所以,如果人才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組織的成功與否,負責吸引、招聘、發展、保留人才的人力資源專業人士的角色重要性將與日俱增。

德勤旗下公司Bersin 2015年的研究也反映了組織對於人才的渴求:超過83%的公司為自己的領導力發展通道擔憂,只有8%的組織在千禧一代領導力能力培養方面有良好的規劃項目。人才保留和敬業度是組織面臨的第二大問題。波士頓諮詢的研究表明,6%的高管看到了自己的能力在未來幾年的高級管理隊伍供給方面產生瓶頸。

此外,Bersin公司研究發現,在人才獲取與發展方面採取有效戰略措施的組織,取得的業務成果更理想。雖然大部分的組織正在採取多種方式進行人才管理,但其中很多組織缺乏明確的人才戰略和有效流程。那些取得出色業務成果的組織都有着明確的人才戰略。相比之下,業務成果不理想的組織中,有70%-80%都缺乏人才戰略或者沒有實施新戰略。此外,有清晰人才戰略的組織在業務上高出4.2倍的成功機會,且這種差異與組織規模、行業或地理位置無直接關係。

因此,人力資源領導者需要將戰略意識傳遞到組織當中。在越來越開放、透明、流動的全球勞動力市場,只有根深蒂固的戰略驅動力是競爭對手無法快速複製的。

2.好奇心、快速學習、敏捷性(curious,quick-to-learn,and agile)

人力資源的功能在過去一直聚焦於流程與合規性,所以工作中的人力資源專業人士並未體現好奇心和敏捷性。隨着技術的快速變化,創新指數增長,今時今日的解決方案不在適應明日的變化。人力資源領導者需要有好奇心,識別可能會出現的挑戰或者機會,積極探索和調查研究。在一個變化越發加快的移動環境下,勝出者是具備好奇心和快速學習能力的人。隨着人力資源領導者越來越意識到產品和生產週期的加速,人力資源解決方案的生命週期也必須跟上節奏,敏捷性是需要具備的另一種關鍵能力。

3.勇於承擔風險,具備冒險精神(willing to take risks )

人力資源管理者被認為是規避風險的,專注於合規性,使其在戰略決策和市場創新中失去了很多發言權,最終影響了他們預測組織潛在問題的能力。如今的市場環境不確定性增加,不存在確定的方案可以解決突發問題,如果存在也是過時的方案,太過小心翼翼的人力資源領導者會失去競爭優勢。

4.賦能,而不是控制(enabling,not controlling)

雲計算的出現讓人力資源管理者關注於數據安全、過程控制以及治理相關問題。社交媒體工具的出現讓欣喜的人力資源管理者在這些新環境下出台一系列新的措施來管控員工行為。技術更是一個強大的推動力量,人力資源領導者更少的關注控制問題,轉而更多關注技術帶來的服務於組織的機會。MOOCs藴含着巨大潛力,能夠為組織提供更加靈活和定製化學習服務。凡是能夠建立強大的在線協作工具和反饋機制的組織,將產生相當大的收益,超過員工日常工作使用的個人社交媒體工具的作用。

5.着眼未來(future focused)

着眼未來可以幫助人力資源領導者跟上人才需求變化的挑戰。在吸引人才方面,可以幫助人力資源管理者在崗位空缺之前,與關鍵人才建立聯繫。有效管理人才池,與潛在候選人建立關係,進行預先評價,投資於優勢候選人,確保人才對組織產生持續的熱情和興趣。此外,還要與同潛在關鍵人才有密切聯繫的'社區和社交媒體羣體建立聯盟關係。

關注繼任計劃能夠減少關鍵崗位空缺時產生的不良影響。國外研究顯示,只有32%的組織有穩定充足的管理人才供給,只有18%的組織領導者承擔了識別和發展繼任者的工作。

組織如何定義和測量人才為着眼未來奠定重要基礎。測量人才的方法經歷了從技能到勝任力素質的轉變,但專業人士曾指出,在易變性(volatility),不確定性(uncertainty),複雜性(complexity)和模糊性(ambiguity)的環境下,以勝任力為基礎的人才測評方式開始變得不再高效。問題不在於員工是否掌握最好的技能,而在於他們是否有學習新事物的能力。

數字化心得體會 篇三

課堂依然是存在的,但學生來到課堂上,將不再以學習知識為主,而是以長見識為主。主要的學習活動是討論,根據大家看了教學視頻之後提出的問題,展開討論和思辨,在各種觀念的碰撞中,獲得對所學內容的新理解。學生不一定要跟着教師學,它可以在網絡上選擇自己認為最滿意的教師的視頻,自主開展學習。教師一方面要和學生一樣,去學習和研究這些視頻,另一方面要組織學生在課堂上開展討論。

每個學生都可以享受區域內最好的教師的課程資源,這可以大大緩解家長和學生對優質資源的渴望在數字化的課程環境下,可以實現這些區域學生之間的即時互動和交流,讓課堂學習更加富有魅力。

在這次活動中,我們這個組的成員互相幫助,互相鼓勵,使得我們共同進步。讓我受益非淺,這次活動不僅讓我學到了知識,更讓我懂得做事的重要途徑——重在實踐,只有靠自己的雙手才能成功地做好每一件事,自己付出努力才能得到回報,才能得到收穫。只有自己勤動腦勤動手,才能真正感到成功之喜悦,即使失敗了,也不要灰心,因為有失敗才會有成功,有奮鬥才會有結果。不過最重要的是精誠團結,一個人的成功,需要其他人來幫助、支持、鼓勵,所以説團結是成功的保證!

數字化心得體會 篇四

在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利用網絡來學習、來授課已經是教育發展的一個大趨勢,也是大部分教師都會做也想做的一件事。這不但是輔助教師完成教學內容,同時也教育學生要掌握現代化信息技術。最大的好處就是推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於教師來説更能直觀地進行教學。另外,多媒體演示的課件中畫面形象生動,圖文並茂,聲音悦耳動聽,對學生的感官刺激很大,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在教學中不但能夠隨時的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更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班班通的使用就能隨時隨地的體現視頻,能夠及時搜索對學生有益的教學素材,為我們的教育注入了激情和活力,能夠高質高量的完成教學任務。

在這次網上教學的特殊環境下,我也深刻認識到了“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的內涵。終身學習是教師教學的基礎。俗話説“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親其師,方能信其道”,教師贏得學生尊重,征服學生的就是你的教學。在信息網絡與教育結合的今天,對教師也是一個挑戰,我們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改變教育方式,要與時俱進,做一個順應時代潮流的新型教師。

不過,我也有一些擔憂,多媒體課堂教學突破了傳統教育手段。現在的多媒體的信息符號有文本、圖形、圖表、圖像、音頻、視頻、動畫,有靜止的、運動的、分散的、合成的、視覺的、聽覺的。這些媒體信息形式通過計算機的集成處理形成了一種多媒體信息的結合體。多媒體信息表現形式多樣,對於抽象的概念、原理用文字描述,也可以用動畫模擬現實過程……任何教學內容都可以用最有效的方式來表現,克服了其他媒體單一表現及難以協同表現的弊端,因而增強了教學內容的表現形式。多媒體教學網絡應用於課堂教學,通過共享多媒體信息,增強教學內容的表現形式,在貫徹教學的直觀性原則上能發揮其獨特的優勢。但是它也只是一種教學手段。我認為不能過分的依賴網絡工程,我們要學習利用先進的教育和學習理論,去實現教育和教學的最優化。

總之,隨着網絡工程的逐步實施,我們要合理利用,為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熱情。

數字化心得體會 篇五

中國小數字化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正逐步融入現代化教育體系之中。它是基於多媒體的教學方式,區別於傳統的以黑板、粉筆、教科書為工具的教學方式,知識與多媒體的結合豐富了知識的實用性,它與課本知識相比更容易使學生消化和理解。相比傳統的教學方式數字化教學的特點可歸納為以下幾點:一是豐富的教學資源。數字化教學有着傳統教學方式難以涉及的龐大資源量,能解決傳統教學方式下以教師為教學核心資源、資源質量良莠不齊、教學資源匱乏等問題。二是資源分享速度快。數字化教學依附高速發展的互聯網平台,使教學資源迅速更新,這成為解決地域性教學差異的重要途徑。三是數字化教學的多樣性。將多媒體課件與教師講解結合起來,實現立體化教學能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總之,在國家的大力推廣下,數字化教育正逐步在全國開展,通過這次學習,使我深刻意識到數字化教學資源在現代教育中的關鍵性作用。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運用數字化教學資源數據庫給我們提供的信息,在教學中不斷汲取新的知識,拓寬知識面,不斷地充實自己,及時掌握數字化教學手段,並積極參加這方面的培訓,巧妙地結合信息技術、學科課程及教育理論,使自己在教學中不斷提高。

在數字化時代我們要具備什麼能力 篇六

第一類人才是數字化專業人才,他們的主要任務是發現企業業務上的問題、並利用科學技術創造性的解決問題。

對於專業人才來説,他需要有技術能力、產品能力、運營能力以及項目管理能力,具體解釋為:

技術能力:系統或平台規劃與設計、開發與建設等工作,用專業技術解決問題。

產品能力:有產品意識和用户服務意識,將技術產品服務化,用技術驅動業務需求、優化業務結構,提高業務效率。

運營能力:有資源整合與調配能力,有項目運維能力,有高效協同的意識。

項目管理能力:有項目管理的方法和實踐經驗

第二類人才是數字化應用人才,他們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實踐將技術應用到業務場景上,精通業務並提出優化,提高業務價值與效率。

對於數字化應用人才來説,主要能力應該有以下4點:

技術應用能力:能夠了解主流技術、應用智能化系統,提高業務效率與價值。

產品能力:有產品意識、用户意識,可以使用一些需求分析工具,可以提供技術協同。

協同能力:有高效協同的意識,能夠與專業人才針對某一項目進行有效溝通和資源共享。

項目管理能力:有項目管理的方法和實踐經驗。

第三類人才是數字化管理人才,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對降本增效做出整體規劃佈局,並能夠領導其他兩類人才推進企業的數字化轉型。

管理人才能夠提出這件事,説明他對如何降本增效是有自己的理解和戰略方法的。但也絕不會是他創造出來的辦法,一定是學來的。所以,管理人才一定要有行業前瞻力、洞察力和決策力,也可以説是數字化轉型領導力。

另外,他能夠協調專業人才和應用人才一起去做這件事,説明需要好的團隊管理能力。

最後,系統開發項目這事是他主導的,那最後的效果,也就是能不能給到業務人員提高效率,他是要對結果負責的,並且也不會只有這一個項目要做。因此,他需要有特別先進的項目管理能力。

數字化心得體會 篇七

20xx年7月18號至7月23號我參加了xx省職業學校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班,每天的講座都以鮮活的實例、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打動了我的心,使我認識到信息技術的綜合運用不應只停留在課件的製作上,感受到做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應積極主動吸納當今最新的技術,並致力於把它們應用於課堂內的教與學活動中。

與全省同行們的交流更是開闊了我的視野,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可以説這樣五天的培訓對於我來説是一次難得的機會,來得及時,來得實在,我覺得受益匪淺,深受啟迪。

1、提升視野,感受到信息化教學的魅力

隨着教育信息化的發展,信息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入課堂,越來越多的學校管理者要求教師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特別是通過變革學習方式,以促進學習者發展適應信息時代所需的知識、能力和素養,並逐步探索新型信息化教學模式,以適應這種新的變化和挑戰。

開班儀式上,省職教所馬所長除了給我們明確了組織此次培訓班的目的和要求,他説“這次的培訓不能像温水煮青蛙,而是希望能給我們大家一個刺激”。

我在聽完了劉大君等老師的成果演示後,我想馬所長的目的是達到了。那些優秀的作品提升了我的視野,感覺到先進的多媒體應用在教學上的巨大魅力,我憧憬未來教育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更激發了我深入鑽研信息技術的信心和決心。以前我以為信息化技術只是做做課件,甚至認為信息化是計算機老師的事,在聽了錢東東院長的一席話後,我瞭解了信息化是個內涵豐富的領域,它不僅僅是計算機老師的事,它應該是每個老師要去努力的方向,利用信息技術服務於教學,達到資源網絡化、學習自主化、活動協助化、情景虛擬化、媒體數字化。

2、更新觀念,體驗信息技術支持下的知識創新教學

培訓的第二天,張義兵老師給我做了《信息技術支持下的知識創新教學》講座,他給我們提出了職業教育需要創新教育的觀念。他以知識論壇為例給我們介紹了創新知識教學,知識論壇是以觀點為中心的,而傳統的建構主義則是以活動為中心的。傳統教學重在傳授,以教材、教師、課堂為中心,以教代學,教給知識重結論,輕過程,缺少教與學的互動,忽視學生充分的思維過程,使教學過程難以成為創新能力的培養過程。

傳統教學重經驗、輕創新,教師憑經驗教學,形成思維、行為定勢,缺乏對自己的教和學生的學進行反思、研究、創新。傳統教學還具有封閉性,缺少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的機會。教學創新所要體現的就是要變傳授式教學為研究性教學,變經驗教學為反思性教學,變封閉性教學為開放性教學,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作為教學的一項輔助手段,對我們的教學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將我們用語言難以表達清楚的問題直觀、形象地展現給學生,有助於教學重點和難點的突破;在教學過程中把豐富多彩的視頻、動畫、圖片等資料展示給學生,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某些問題的設置,可以培養學生對教學過程的參與意識,加深他們對問題的認識和理解程度;選擇合適的媒體進行教學,可以增大我們的課容量,節約時間。如果沒有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單純靠粉筆、黑板等教學工具來進行教學的傳統教學模式顯然是跟不上現代化教學的要求的,掌握一定的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教育水平對教師來説勢在必行。可以説每一天的培訓都使我在觀念上有一個更新。

3、網絡學習,未來教育發展的方向

在這幾天的培訓中,幾位專家都提到了網絡學習,這一點我頗有感想,網絡學習這樣一種新型的學習形式,有他不可替代的特點,將是未來教育發展的方向。網絡學習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保證質量,經濟發展狀況可以促進教育的發展,影響教育的規模,一般地,教育受經濟的影響是從二個方面展開的。一是從教育設施上,教育技術和設施的改良,提高了教育的效益。

二是從教育的規模上,麥克風和音響可以讓幾百人聚集在一起上課。但是,這種教育模式實踐證明是不可取的。網絡學習可看做是一種在教育領域內擴大勞動規模的典型形式,勞動力因素(教師)被網絡所替代,並不意味着教師作用是多餘的,相反,作為指導者的教師或設備維護者,其作用也在逐步提升。

網絡學習可以自我決定學習時間和地點,這種學習方式下是適應了成人的特點,它為學員節省了很多時間。比如,我們現在的培訓就可以通過網上課件自由回家抽時間進行網絡學習。

網絡學習還可以按需學習,網絡學習的特點是學生能根據自身發展需要進行選擇性地學習。網絡學習還有一個特點是每個學生能與優秀教師開展互動。

4、良好的信息素養,教師必須具備。

在此次培訓中,有位專家給我們介紹了國外的信息化技術案例,讓我看到了信息化環境下的教育教學新模式。最後一個講座上陸經理為我們介紹了教學設計開發工具,我這軟件對於我們進行信息化教學都有很大的幫助。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受到教育教學工作的艱鉅。信息素養是終生學習者具有的特徵,在信息社會,一名高素質的教師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信息工具(網絡、電腦)對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組織、運用;通過網絡與學生家長或監護人進行交流,在潛移默化的教育環境中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這些素質的養成就要求教師不斷地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才能成為一名滿足現代教學需要的高素質的教師。

5、不同地域同行的交流,瞭解了自身的優勢和不足

這次的培訓不僅僅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學習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機會,也為我們提供了與全省同行交流討論的機會。在交流中我看到了我校在教育教學中的優勢,比如我校的實訓實驗條件較好,校領導比較重視教師的專業成長。同時也發現了各地的差異和我校的不足。

本次信息技術培訓雖然只有短短五天的時間,但是通過這五天聽報告,團隊合作討論信息化教學設計,上網交流感悟或每天寫心得,使我對信息技術的運用有了一個質的飛躍,一改過去的“多媒體可有可無”的落後思想,而要積極採用信息技術與我所教的學科進行整合,相信這些對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保證。這次培訓是我信息化教學的一個新的開始,培訓給我的更多的是一種理念,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要去學習給你更多的信息化教育技術,用信息化技術來服務我的教學,提升我的教育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