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復旦黃山門事件及其反思(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5.68K

復旦黃山門事件及其反思(精品多篇)

復旦黃山門事件及其反思 篇一

復旦黃山門事件及其反思

2010年12月12日復旦大學登山協會組織了以18名學生為主的旅遊團體前往黃山明文禁止的未開發地區進行探險。由於缺乏必要的探險設備以及探險經驗,團隊在黃山中迷路受困,並通過手機向警方求救。黃山警方迅速動用200多名警力進行救援,找到遇險的學生後並組織下撤過程中,民警張寧海不幸墜下懸崖犧牲。然而當民警張寧海的屍體被搜尋到的時候,18名學生並沒有表現出一絲的悲傷與歉意,顯得異常平靜。更有甚者,其中的學生回校後不但不承認錯誤反而推卸責任,在網絡上討論利用學校搞好媒體公關,對犧牲民警漠不關心,並且18人中沒有一人出席復旦校方組織的追悼儀式。

18人獲救名單中的杜彬是復旦登山協會成員,他在網上與同學的一段對話,被稱為“奪權貼”,被網友截屏放貓撲上。剛剛獲救回校的杜彬稱自己“心理狀態還可以”,與同學在留言對話中透露出“校方讓大家剋制”,復旦登山協會會長“石翔”提醒杜彬“要學學危機公關,經過這次,登協就是你的了”,“你要學着去建立秩序,去控制老人,去協調關係,去利用資源,這是這個協會可以給你的”,杜彬迴應“嗯,還得靠你們,我經驗太不足”,“先度(渡)過這次難關吧”。

天涯論壇貼出了幾封復旦大學BBS站內信,發信人ciang在信中説,“現在媒體都在宣揚復旦學生的推卸責任,是一件很糟糕的事。”因此ciang想,“復旦的新聞人若能在更廣泛的媒體上客觀地報道這件事,針對復旦的情緒就會很快消失。”他還表揚了上海某記者(復旦畢業)的報道,對復旦效果好,如果換另一個記者寫,絕對是反效果。ciang指出,通過這件事,看出復旦對新聞媒體的控制力有所下降,建議新聞專業的畢業生應該多去幾家報紙,而不是集中在一兩家報社,陣地要多佔領,會有很好的效果。這封信中還提到,“黃山事件”的根本原因在於公共品的提供和個人自由的矛盾,也是中國收入差距擴大必然經過的階段,沒什麼可討論的。這位學生建議,復旦應該趁此“黃山事件”機會將安徽以前的關係鞏固起來,民警的追悼會可以有一些校長或副校長參加,在此基礎上,順便爭取生源和鞏固其他關係。要多帶幾個院長和系主任去,讓人看出誠意。最終,化壞事為好事是必然的,也考驗校方的公關水平。

政府提供救援服務,天經地義,警察殉職也算“求仁得仁”。但是,公共資源不應被濫用。驢友缺乏專業設備,沒有當地嚮導,臨時發帖組團,又對天氣變化沒有足夠認識,在雨雪季節裏,在未開放的景區“探險”。結果,遇險之後,當地公安派遣了大量警力搜救,佔用了極大的公共資源,其中張寧海還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有人認為“探險”是旅友的“自由”;但是,那絕不是自由,那是對自己生命的不負責,也是對他人生命的不負責。成年人有自由選擇權,但行使自由不能侵害他人的利益和公共利益,也不能不適當地佔用公共資源。有負責任的政府的前提,是有負責任的公民。唯其如此,我們才能擺脱“感謝國家”和旅友“探險”惡意佔用公共資源的兩個極端,促進公權和私權的良性互動。

張寧海同事回帖説:這樣的救援在黃山景區很多,這些„驢友‟在尋求刺激尋求快樂的同時,有沒有替別人想一想,有沒有想到他們的無序行為會給其他人、其他行業帶來很大的麻煩,我的兄弟犧牲了!我們警察也是人,也有父母,也有親人,像我的兄弟,在家是獨子,才24歲,去年才分配到我們局工作,甚至連戀愛是什麼滋味都不知道,就這樣犧牲了!馬上要過年了,他的父母會怎麼樣,他的父母年老時會怎樣……希望大家能吸取教訓,珍重自己的同時請珍重別人的生命

黃山門事件 篇二

黃山門事件:過分理性,就是冷血

事件回顧

12月12日,以復旦大學學生為主的18名驢友通過網上拼團的方式,前往安徽黃山未開發區域探險旅遊。當天下午5點左右,他們被困在翡翠谷北面的懸崖邊。隨後,其中一名驢友用GPS向上海親屬求救,該親屬隨即向上海市公安局指揮中心報警,之後上海與安徽兩地公安部門迅速聯動,展開救援行動。13日凌晨2:50左右,救援人員找到了牢牢抱在一起的18人。由於天氣因素,救援組決定立即下山。當地民警張寧海在護送學生下山的途中,不幸墜落懸崖犧牲,年僅24歲。

事件發生後,面對13日下午的採訪時,復旦學生冷漠的樣子讓人心寒。他們甚至連張寧海的追悼會都沒參加,就匆匆回去了。13日下午,張寧海的遺體被搜尋出來,抬下山的時候,那18個驢友,並不像報紙寫的那樣痛哭流涕,他們很平靜,甚至連記者的採訪都是追着問的,他們説要回上海。一路跟到他們臨行的車前,一個男學生過來説,不好意思,要上車了。接着,把車門重重地關上。那一刻,有些東西比天氣還冷。黃山,下雨了。”張寧海只是為了給一個女學生讓路,才墜入懸崖。可這個女學生以及其餘17人面對記者的追問,一致緘默,不承認這一點。讓人寒心。

這就是這次事件的大致情況。事件發生後,當然引起了社會的不少爭論,他們(學生)也做了一些迴應,這樣的迴應,不得不説應該引起人們對中國高校道德教育的思考。首先,我們且不管你們是不是為了逃票而迷失了方向,單説你們被救後的冷漠態度,就讓人寒心;再且不説你們是中國最好的高校之一的學生,就算是一般人也該有一點愧疚之心。我學了點哲學,知道萬事皆有因的道理,所以我就一直在思考你們這麼表現的原因。通過查看各種評論、事件回顧、網友揭祕、以及你們自己的辯解,我想我大致找出了原因。原因顯示,還真不能怪你們,要怪只能怪中國這變態的教育體制,造就了冷血的你們,所以,我們真的不怪你們,真的是學校和國家的錯。好,不發飆了,來分析原因。首先是你們會再追悼會都沒參加就匆匆逃離的原因,那是因為你們很理性,你們通過你們從學校學到的智慧,理智的分析出瞭如果呆的時間過長,一定會被記者追問,追問出你們逃票的事實(這個是網友的揭祕),追問出更多的細節,接受更多的道德譴責,如果還參加追悼會,還可能要承擔賠償責任,所以你們得出了馬上逃離的結論(不然我還真找不到你們這麼急着回去的理由,絕對不是為了回去學習,這點我深知,大學生學習不在這一兩天,也決不怕逃課之類的)。其次,你們沒有表現出一般人那樣的愧疚,還是因為你們的理智,你們確實是太理智了啊,你們首先還是進行分析,分析這個事件的責任,你們認為這是搜救人員的決策失誤造成的,所以你們覺得問心無愧,然後你們又充分運用了你們瞭解的社會法律知識,得出民警救人是他們的職責所在,救人遇難是在所難免的結論,(這些是學生自己在事後的迴應)所以有了你們不同一般人的冷漠態度。説句實在的,咱隨也在所謂的高校就讀,但還沒脱離一般人的範疇,所以我站在一般人的角度,我覺得一般人在這種情況下不會有你們那種理智,我們會感性的多一點,我們先從那個犧牲的人的生命的角度,會為失去這麼可愛的生命而惋惜而自責,從而騰不出那麼多腦子去追究是誰的責任,至少,我們會參加烈士(已被追封為烈士)的追悼會。張寧海,多麼可愛的人啊,長的這麼帥,24歲沒談過戀愛,一直很努力的一個人,怎麼説沒就沒了呢,昨天還好好的啊!

整個事件的責任和細節我已不想去知道了,可惜那些大學生還在死纏着不放,説要公關,説要整理整個事件的過程,要大家耐心等待他們的所謂交代,唉,悲劇啊,你們為什麼一定要那麼理性呢,就不能感性一回嗎?知道大家對你們的譴責譴責在哪嗎?你們根本就還沒想清楚,大家不是想追究你們的責任,只是寒心你們的態度,就算是你們的錯,你們還是學生,只要態度好,我們都能理解的,都是能原諒的,你們怎麼就是不明白大夥的心呢?現在還鬧出什麼願捐200萬的壯言,還是在纏着那個結果不放,就是不願端正一下態度,且不説你們沒200萬,就算你們有,你們以為200萬就能買這麼美好的一個生命嗎?動不動就是錢,純粹的功利主義,結果導向主義。這類事件,咱需要的不是結果,咱需要看到的是你的態度!

還是教育專家熊丙奇一針見血,他指出“理性過頭,就是冷血”。這些大學生就是典型的理性過頭的冷血動物,我覺得這是高校道德教育缺失的結果。現在的教育,過分強調結果,從而忽視了過程;過分強調現實,以致形成了功利;過分強調理性,以致學生沒了理性;過分強調知識,以致學生失去了道德;過分強調技能,以致學生失去了創造;過分展示麻木,以致學生真正麻木„„其中最為嚴重又數道德教育的缺失,學校很少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就算有,又是教育方法不對,要知道,道德教育這東西,你教育的方法和方式不對,很可能形成適得其反的效果。

咱可不可以不這麼理性,咱可不可以不這麼功利,咱可不可以理性一回,先別追究責任了,先給我們可愛的烈士致敬和默哀!

黃山門事件後復旦校長楊玉良與學生的對話 篇三

復旦校長楊玉良與學生的對話

編者按:12月21日下午13點30分,楊玉良校長與學生代表進行了零距離交流,坦率地回答了各種問題,與大家共商學校發展的大計。為了使更多同學能看到這次交流的成果,我們將現場發言內容整理成文字稿呈現在這裏。本稿件根據現場文字直播整理而得,與現場講座內容有一定出入,部分表述可能有轉換、歧義、遺漏等,請大家諒解。

今天非常高興。我當校長以後,現在每年有兩次和大家一起對學校的事情進行一些討論的機會。一般來講每次都會有一些主題,但是每次的交流也不限於這些。大家可以就所關心的內容和我進行交流,因為我也希望能從大家身上吸收一些養料。

關於這次的黃山事件,我希望大家從這件事中吸取教訓。我們應當遇事冷靜,但是不應當遇事冷漠。冷漠就是無論事情跟你個人關係大不大,你都採取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直至突破了社會公認的道德底線。人不是計算機,人是有情感的,人做任何事都會帶着情感,而所有的情感都必須在人類社會的道德底線之上。但是要知道,情感不是情緒,情感是在公共道德條件下應該擁有的類似於親情、友情等的真情實感。如果你喪失了情感,你就會用一些貌似理性的態度掩蓋了你真正的判斷力,你就會變成一個冷漠的人。

大家不要以為理性都是好的東西。浪漫主義哲學流派指出理性是有限的,理性是有區分的,理性可以分成三種理性:

第一種叫做道德的理性。其最基本的本質是正義感。它用來分辨善和惡,是屬於人價值領域裏的東西。要了解道德理性,我推薦大家看《正義論》。第二種是科學理性,主要是對一件事物規律的探求的能力,是辨別一件事真偽的能力。科學理性是採用分析、推理、綜合、歸納這些工具的能力。其本質是求真。

第三個理性是最糟糕的理性:工具理性。工具理性是對手段、目的這兩者之間的精明的理解,是為了達到一種目的而選擇最佳路徑的能力。這是一種計謀和算計的能力。工具理性的本質是功利。如台灣選舉,阿扁搞一個槍擊案,選票就上去了,這就是阿扁在運用工具理性,為了達到一個既定的目標,無論它是善惡真假,只選擇最佳的路徑。不過,工具理性也有它的重要性。如果是為了達到一個善的目標,那麼工具理性就是必要的。王安石變法沒有充分使用工具理性就最終導致了失敗。

我一直在想,復旦大學是一個什麼樣的大學?在我看來,復旦首先應該是一所堅守自己傳統的學校,是一所在歷史上對國家、社會、人類採取非常負責任的態度的學校。在這方面我們和北大有一些相像,我們有自己的傳統,我們敢於堅守自己的傳統。

復旦也是一所時刻在思考、反思的大學,這是復旦區別於一般工科技術院校最大的特點。我一直説我是一個不可救藥的理想主義者。《一個人的政治》中提到“一個理想主義者也會是一個現實主義者。”我反對每一個人的心靈和表現應該整齊劃一,反過來我們應該追求的是每個人都具有風格迥異的精神個性,否則學校就變成一個做月餅的模具,每個月餅拍出來都一樣。教育是要促進個性發展,我們不主張在心靈和表觀上進行人人劃一的教育。

但我們一直在強調,我們要把自己和學校視為一個整體。當個人把自己和學校、和國家視為一個整體時,就會自然而然地明白有些話該怎麼説,有些事該怎麼做,不至於失去尺度。這些年來我們的教師和學生都有一個問題,就是對學校的忠誠度不夠。這種忠誠當然不是簡單地理解為有人説復旦的壞話就和人對着幹,而是在社會公有的法律和道德底線上維護學校的利益,時刻關心學校的發展。

我曾經在一個場合説過一句話。大家知道北大評估最高的時候在世界上排名是第十四名,但他們沒有為此感到高興,在網上進行大規模宣傳,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和世界的一流大學還有差距。北大排在第十四名的第一個原因:校友對學校名譽上的貢獻不低於70%;第二個原因:北大在中國發展史上的突出貢獻。談到一所大學對於一個國家的民族文化的綜合貢獻,我覺得世界上很少有大學能像中國的北大、清華、復旦一樣起到如此大的作用。所以我們不要妄自菲薄。

本科生培養層面上,我們一直很重視學生的精神層面上的培養。復旦大學是精英教育,但精英不等於領導。我們的老校長馬相伯曾説:“如果你因為想要當官發財而來複旦,對不起,請不要來。”確實,學校是訓練你各種能力的地方,但不是作秀的能力,而是怎樣學習、怎樣思考等方面的能力。學校教育關鍵是讓學生懂得真的知識和真的精神,這是非常重要的。

我對復旦的現實並不滿意。我們有優良傳統,大家看看五六十年代,甚至三四十年代的復旦就可以知道;但是由於市場大潮的大背景,我們在精神層面是有所下降的。這些年來,我們學校裏,包括學校的教師、領導、學生,變得越來越世俗,這也是不爭的事實。復旦大學應該有一個精神風格上的轉變。大家要把社會上的各種批評看作是對復旦現狀的不滿,也要把這些批評看成對我們學校的更大期望

談到精神層面的培養,我想説,真正的學者首先在道德上應該是純真的。純真不是幼稚,而是一種本源的東西。大學的教師和學生也應該首先讓自己的思想“純真”起來。除此之外,還應該有強大的自由意志,不會很容易受世俗所左右,而能冷靜地看待一些問題,你們只有先使自己強大起來,才有可能改變這個社會。所以現在,我們需要重新審視大學裏的各種活動。我一直要求團學聯、輔導員、包括社團要審視自己平時的各種活動,要考慮舉辦這個活動對培養學生有什麼意義。我説過一句很難聽的話。我發現復旦學生這幾年輸送出去的幹部裏,有很多都是辦公室主任。辦公室主任做的是什麼呢?張羅事物。掛什麼彩旗,弄什麼標語,請什麼樂隊,這方面的內行。當然我絕對不是貶低做辦公室主任,但是復旦是否應該有更高的境界?復旦要培養每個學生的知識內涵,精神內涵。要培養學生只向真理低頭,要麼不出來,出來就是大人物。技術性層面上的東西要關注,但是大家應該有更高的追求。我們搞各種活動,首先要審視培養學生什麼東西,這是很重要的。不要在學生裏頭灌輸一種思想:想方設法去當官、去投機,不管前兩種理性,只用工具理性。如果學生中的選舉也和社會上一樣,胡亂拉票、行賄,那這對學生是一種傷害。

最後談論下我對網絡的看法。

網絡是一個現代工具。我不評論好壞,我把其當做一種技術。大家知道技術是雙刃劍,比如核能的使用。在一個技術主義盛行的時代,成功率在提高,你搞一個導彈我搞一個反導彈,純粹是技術主義,忘記了人類世界裏還有精神和人文。

網絡作為一種技術手段,我們必須看清楚其優劣。十多年前,網絡剛出來時,有一個女作家寫到,網絡就像路邊的公共廁所,誰憋不住了就往裏尿。我不完全同意這樣的説法。不過網絡確有其隨意性。一句話上去了,沒有經過真正深入的思考。發表意見過分隨意,腦子一閃就過去了。有時候加一些表情的詞,“哈哈”、“嘿嘿”等等。因為網上的聊天是沒有表情的,大家在聊天的時候會加上表示表情的詞語,這會導致各種歧義,在面對面時,這個哈哈,嘿嘿,可能是諷刺的,可能是真誠的。嚴肅的問題適合在網上隨便討論嗎?我的建議是:嚴肅的問題不要隨意討論。前不久在《環球時報》上有一篇大文章討論計算機出現以後人類書寫能力的問題,文中有提到中國的在美留學生最後連提筆寫“再見”都無法完成。歐美人有軟件可以自動校正拼寫,但中文就麻煩了。大家可以適當地思考一下,我多少時間在用筆,多少時間在用電腦?當然這個問題更需要思考一下:我們到底喪失了什麼?

網絡這個東西有正面有負面,怎麼讓正面的東西在網上出現,而負面的就不要?一個道德低下的人在網上可以表現高尚,一個捕風捉影的事可以像真的一樣。我看到網絡一個個投票,有些高的離譜,這些選票是如何來的?所以我們要規避技術帶來的負面效應。

當一個科學技術人員缺乏了基本的人文關懷的話就非常危險。我在校慶時舉過幾個例子,蘇丹紅、木耳泡一泡、黃鱔加避孕藥„„還有化學家合成毒品。科學技術用於其中,卻缺乏了人文關懷。

所以,請大家在使用各種技術手段的時候,認真思考其利弊。只有這樣大家才會成為不讓社會誤導走上歧途的人。

我就黃山事件就講以上的內容。因為現在這個事比較熱,我就説自己的看法,大家等一會兒的提問不用限於這幾點,尤其提提有關復旦發展的一些具體問題。

編者按:12月21日下午13點30分,楊玉良校長與學生代表進行了零距離交流,坦率地回答了各種問題,與大家共商學校發展的大計。為了使更多同學能看到這次交流的成果,我們將現場發言內容整理成文字稿呈現在這裏。本稿件根據現場文字直播整理而得,與現場講座內容有一定出入,部分表述可能有轉換、歧義、遺漏等,請大家諒解。問題一:輔導員

大四學生代表:我記得我第一次聽楊校長作彙報時,您還是剛上任復旦大學校長。剛才我就想站起來説,這番講話我在大一時就能聽見那該多好。剛才聽時我也在想,這番講話如果全復旦的人都能聽到多好。復旦精神的迴歸也好,重塑也好,和導師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我想復旦這樣的學校是不是應該給每一個學生配備一個導師,做他們的領路人,建立一個完備的導師制度。

楊校長:我認為輔導員隊伍要老中青三者結合。劍橋等大學對輔導員的專業知識有要求,而且對品性的要求也特別高。因為學生遇到什麼樣的輔導員,他們自己的格調就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他們跟着什麼樣的輔導員,他們就會以為社會就是怎麼樣的。所以在一所成熟的大學裏,不僅輔導員隊伍應該老中青三代結合,而且每個輔導員都應有較高的品性、純真的本性和強大的自由意志。純真的本性和強大的自由意志要作為重建復旦大學精神風格的基點。我們已經在策劃這個導師隊伍的問題。請一部分已經退休的優秀教師、各院系派出的優秀教師、學生輔導員共同構成學生導師隊伍。一名耶魯大學的教授曾寫道:一個人成長過程中最關鍵的就是有一個導師;年齡到四十歲時,最快樂的是就是一名導師。所以我一開始就提出,學生的導師隊伍要老中青三代結合。當然這個方案要做的非常仔細,我們教務處已經在仔細研究其具體做法、資源配置等。我估計最晚到明年下半年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問題二:通識教育

騰飛書院代表:我發現現在大家普遍都比較“世俗”,“工具理性”在這個學校可能佔了上風。通識教育之所以這麼重要,是因為其可以為情感道德等方面的缺位做一些努力。但是目前通識課質量參差不齊,希望學校能對這方面有所重視,不要最後成為一個面子或學生的負擔。

楊校長:通識教育不是培養學術研究的業餘愛好者,通識教育要使得不是同一個專業的兩個學生談論非本專業的問題的水準遠高於閒談水準。通識教育不單是知識的普及,而是要培養大家的“求真”和“求善”這兩方面的內涵。通識教育最重要的是告訴你一門學科的智慧在哪裏。比如通識教育裏的量子力學,不是教你方程怎麼解,而是教你它是怎麼出來的,是如何發展的。現在我們在制定一套東西,哈佛通識教育也有這個問題,他們後來設立了一套嚴謹標準,我們現在也要這樣做,但很遺憾,還是有很多困難,不過我們正在不斷完善它。

問題三:學術氛圍

騰飛書院代表:我覺得復旦的氛圍有些功利,選課重GPA等,和我的美好的憧憬不符。我希望復旦能給我們提供一些純潔的學術氛圍。

楊校長:這需要我們學校從幹部到教師都要來抵制這種風氣,比如GPA導向等。但總有人比較功利的,一百多年的歷史了,都有這種情況。當然,中國百年來的大學歷史都有功利等這些問題,實際上是,我們相互在影響。有人批評我光説空的東西,但這些東西真的是空的嗎?沒有這些東西,學校就是墮落的,所以我要強調這些精神的東西。有學生在離開復旦的時候曾説:“我離開復旦,我這一輩子都不想再回來。”我以前也有過類似想法,但我現在有所反思,復旦學生要獨立自主地思考,不受世俗的影響,這樣我們的校園裏就不會有不好的風氣。

問題四:課程和學分制

08級法學代表:今後我們的學習負擔能否減小?(在學分上體現等等)楊校長:我有個特點,我説話非常直率。比如政治類課程,雖然有了國家的統編教材,但我認為這些課應該進行改造,我們應該把馬克思主義當做一種學問、一種哲學理論來研究。再説説體育課,我覺得像什麼跑步按個手印什麼的是很荒唐的。教育部的官員們常常高高在上,沒有考慮到一定的實際情況。西安交大早就把體育課變成了俱樂部制,你喜歡什麼,就加入什麼俱樂部。否則體育課就和中國小一樣,大家齊步走,多少個俯卧撐,多少個仰卧起坐„„這又是佔了一個學分吧。不要所有學校一刀切,與學校實際是不符合的。現在同學們招進來是分專業的,而北大在蔡元培時代就是完全學分制,文理皆通。所以我們應該對不同門類的學生制定不同內容的通識教育計劃。比如哲學系的同學,應該給其增加理工科類的教育內容,而非繼續上哲學基礎方面的內容,通識教育不僅僅在於課程設置,而是培養方案。對於住宿書院,之前很多人有個錯誤的認識,把不同的專業學生隨機化到一個院裏,把不同專業的人 “叭”地放在一個樓裏,就説不同專業的人在交流了。但國外不是這樣的,有一定比例的學生是自己選擇書院的,要看每個書院裏自己獨自形成的文化氛圍,我們離這點還差得很遠。要做到可能是某個專業的學生佔了大多數(70%),另外的30%的是其他專業同學自己選擇書院的,不僅是專業定向,而且要看每個書院的文化氛圍。比如一個書院是以經濟專業為主的,剩下的30%是其他專業的同學自由選擇的,比如物理的、哲學的同學選擇進入這個書院;而且我們要裝空調和浴室設備!預算已經給我了,一年級的同學可能還有希望。

問題五:服務與管理

志德書院代表:我想就課程方面提一些問題,通識課程有些課要寫論文,但大一學生不太會寫,要看很多書,找了很多書結果在保留書庫,不能外借。楊校長:這不對。你就跟他説,校長説可以。這是荒唐的,學校的圖書是可以向全校開放的。當然學生也要遵守誠信,到時候就完璧歸趙。

志德書院代表:有些圖書管理員不是很清楚專業的書籍,能不能配備一些專業一些的,像當年老子一樣的圖書管理員。

楊校長:復旦有很多的公共服務系統。但是檔案館、圖書館等不單單是公共服務系統,而和專業等有一定聯繫。我的言下之意是,在圖書館等員工配備上,需要考慮專業素養等方面的因素。這個事情我們注意得太晚,否則當初招進來的時候就會考慮這點,現在總不見得要把人都踢掉吧。甚至機關幹部也是一樣,大學的行政工作除了一般的行政工作能力,還要有更強的學術能力等。現在有幾個問題:第一,大學不能沒有行政管理,但大學的行政管理中滲透着官僚主義傾向;第二,用行政管理擠佔、代替了學術管理;第三,學校黨務的行政化,這會使得大學內出現一些泛政治化等傾向。這三者我認為就是大學行政化的表現。很多內容只是學術方面的探討,但很多時候會將其泛意識形態化和泛政治化。學校成立了一個“發展規劃署”,確立大學的定位,大學的各種權力如何運行。第一,未來的mission是什麼;第二,各種權利該如何運行,有一定的規章制度,部處沒有立法權。整個行政管理的重心應該在院系,而不在學校的機關部處。一個學校的管理架構和所有事情的運行程序決定了整個大學的走向,把Vision和Mission定好,即使換了校長也不會變。這就是傳統,大學的憲章就是大學的法律。現在我們的發展規劃署正在進行調研,爭取解決這個問題。以前北大的某位教授説過:“北大的中文系不是培養作家,大學的中文系大部分在培養文學評論家,通過評論來提高你的寫作技巧等,但他不一定是個作家。”我們現在在調查國際上各種其他學校的規章制度,考慮適合復旦的制度。學術優先,以人為本。

問題六:學校資源和校園環境 楓林校區代表:在復旦大學裏,各種社團活動場地有很多限制,而且社團經費也很緊缺,請問學校有在着手解決這些問題嗎?

楊校長:我來講個例子,光華樓那麼空,可學生們看書卻沒地方,實際上放個桌子椅子就能讀書能上網,後來説了很長時間,才在底樓放了一點,但還沒完全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現在在募集資金要重新裝修相輝堂,但問題是:如果裝修好了,學生要借,多少錢?如果所有學生都借不成,那場地要來幹嘛?第二個問題:學校官方組織的活動是否需要佔用那麼多的資源?有些老校友想回校來看看,半當中找個地方坐坐都沒地方。以前關於這個昂貴儀器,我想情願把儀器用壞,不能把儀器擱壞,於是我們後來提出了一種考試製度,研究生等只要通過考試,即可使用這些研究設備,校園場地等也是同理。有些時候內外勾結,箇中貓膩,非常複雜。我非常遺憾地説,學校有太多的事情我還忙不過來,最頭疼的就是各級行政人員能不能有那種共同的辦學理念,“學術優先,育人為本”,這是共同的前提。具體説到楓林校區,藥學院搬到張江是好是壞?張江是藥圃,但藥和醫分開是否合理?搬過去是因為楓林地方不夠,但真的沒地方造嗎?楓林的土地面積並不小,但是卻沒有利用好,新造的樓卻沒考慮到下面造車庫,導致車停放混亂。現在在請專業人士進行合理規劃,地上地下都要詳盡地規劃利用。這點我們要學習香港科技大學,他們面積就相當於蘭生大酒店那麼大,但一點都不感覺小,到處都有小花園。如果有可能,我還是希望把藥學院搬回來。一所學校的形態將會影響在校師生的心態,這裏造一點那裏造一點沒有規劃,學校的形態就被破壞了。我還反對到處拉橫幅,特別是到處拉各種政治橫幅,大學還要反對一切的商業廣告,最多在小賣部門口弄弄。大學應該有安靜的氛圍,不是鬧哄哄的,是讀書做學問的地方。

問題七:校園民主 力學系代表:在教育體制、課程設置等方面我們都有一定的期待,我們也和教務處有些溝通。現在您説部處權力要下放,那我們有意見對誰説,能不能和您,和管理層面直接有溝通?您認為校園民主應該實現?

楊校長:我們現在已經逐步把學校事務在網絡上公開。有醫學院老師提出,可以在網上建立平台,讓學生對每一位老師進行評價,以此為年末考評的標準。還有比如説行政人員有些過失,你可以在這個網絡平台發佈,如果該人員有道歉處理等,你可以刪除這帖,如果沒有,該帖子將一直保留到年末,作為我們其中一個年終考核標準。關鍵在於一所學校的各種委員會有沒有它獨立運行的資格,不召開會議,都是假的,及時召開會議,問題也都是輕描淡寫。我已經表態,所有的黨政領導從學術委員會中退出。大家不要以為校長權力無邊,權力屬於一個羣體,為什麼我之前説大學章程等很重要?因為作為一個管理者,如果我想把所有重要的權力攬到自己手裏,就讓規章制度不健全,下面人都要打報告,我權力就在手裏了。還有一個方法,就是把權力化得很小,扁平化,直接對着自己,兩個有矛盾了,只有找你來解決。那如果分成院,院下面再分,院長就有一定的權力了。所以我們的問題現在都來自於個人,沒有章法,架構還不夠完善。

直播互動

主持人:復旦學生網直播頁面上有人提出希望您能多上BBS發展版上看看上面的留言,如果可能您還可以申請一個人人網賬號。

楊校長:BBS我看的。人人網賬號„„這個我擔心時間不夠,對大家回覆不夠,反而引起反感。大家可以往校長信箱中投,這樣辦公室就會歸類給我看。後來我發現人人網上有個冒充我的,還知道我的行蹤,我覺得冒充我冒充得很像。和網友們説,我會關注的,但是我擔心我承諾後時間來不及,反而引起反感。問題八:社團經費預算

新聞學院代表:我覺得復旦學生並不是那麼功利,更多的是社會上商業化的入侵。在資源匱乏的情況下,我們的社團有一定的粗放性,學校裏有很多社團,但很多都是很有意義的,由於缺乏經費,同學的熱情無法揮灑,理想無法實現;所有的社團經費只有每年40萬,我們能否在社團經費上有所提升?

楊校長:非常抱歉,我之前不知道社團經費只有40萬,這個數字肯定要增加。我們985三期的學校的經費相對於985二期的比例,百分比上提高了四倍,總經費超過了一倍。原來是中央六個億,上海六個億,現在是中央三個億,上海十三個億,所以情況肯定會有改善,關鍵是學生管理部門作出合理的預算和分配。而且任何事情要有個章程,要制度化。所以希望學生管理部門做出方案來,我們把它做進去。

問題九:輿論自由和校園精神

新聞學院代表:社會上有對媒體的偏見。我們是否應該把校園媒體和社會媒體區分開來?您有提到過要“民主決策、依法治校”,其實剛才提出的很多問題我們都有想做過報道,卻被壓下來。校園媒體的輿論監督是否有可能?如何讓我們校園媒體更好地發出我們的聲音?

楊校長:我覺得校園媒體不是簡單地宣傳國家、黨的方針政策,而是應該通過學校的發展和學校事務的角度,來看如何貫徹發展觀,等等,這是第一點。第二點,校外媒體需要受到法律限制,校內媒體不是説不受法律限制,但是在學術方面的問題,在校園範圍內,我們是否可以更加開放。第三,我認為校園媒體可以有不同的觀點的交鋒,校園媒體不應該老是報道校領導的活動,校園媒體應該就學校發展的方針和方向徵詢大家的意見。如果校園媒體也講求觀點一致,總是報道學校領導的活動,就失去了校園媒體的價值。學校的主導思想以及大家討論的結果都應該在校園媒體上公佈,並且本身也可以成為一個討論的場所。比如説學校的九八五規劃,校園媒體應該有專門的場合和空間來討論校園的行政管理等,褒貶均可。校園媒體對比較複雜深奧的學術問題也是可以討論的。

當然校園媒體不能很籠統的來説,BBS是否可算校園媒體,這值得討論。校園報刊等也有很多問題。有些值得討論的問題,大家應該放開來去討論。學校的有關部門在這方面應該有足夠的寬容度,來允許同學們進行這樣的討論。温總理説過,“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我引申一句,更應該尊重學者的人格;“要保障學生自由表達思想的權力”,同樣引申一句“要同樣保障學者自由表達思想的權力”。不過大家應該在理智的基礎上對一些問題進行一些嚴肅的討論,而不是像社會上一些“下三濫”的報刊一樣傳播不負責任的觀點。

我相信這是一個方向,十年二十年後的大學在思想上會更加開放,更加自由。我們的校歌裏就這樣唱“學術獨立,思想自由,政羅教網無羈絆無羈絆,無羈絆,前程遠”,之前我有要求過校歌應該成為一二九的必唱曲目。校歌校訓代表了一個學校的精神品格,“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我一直在想,大家是否真正在腦子裏把它當成了校訓,還是隻刻在了牆上?這究竟是成為了我們的一種行事準則,還是僅僅停留在口頭上?這是不一樣的。所以這些應該定在大學的章程上,不會因為更換了校領導等其他變動而有所動搖,一所大學的成熟也體現在這個方面,“不管風吹浪蕩,勝似閒庭信步”。越是沉穩有底藴的大學,就越不會跟着世俗的風氣走,比如非理性地開經院、管院等。舉個例,加州理工大學,一直堅守自己理工大學的定位。一所學校靠什麼維持?靠它的傳統,靠它定位下來的傳統。很可能四年後你離開,對這所學校依然沒有理解和了解。那些先輩創造的很多復旦傳統,我們是不是忘卻了?我認為學生在離開學校後要對一個學校精神內涵等有深刻的瞭解。我作為校長,有這個責任;但每一位師生也有這方面的責任。解放前,復旦有個優良傳統,就是學生的自我管理。我們是否應該把這種學生自我管理的優良傳統扔掉?我們的學生雖然很年輕,但我們有什麼理由不相信他們?我覺得應該充分相信學生。學生有非常強的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能力,我們要為他們創造條件,當然我們要做一定的引導,但引導不是替代。我又想起哈佛大學原院長寫過的一本書《沒有靈魂的卓越》。學生有社團作為第二課堂,第二課堂甚至比第一課堂更重要,不能完全交給行政管理人員,而應該交給導師和學生自己。

問題十:撥款與學校發展遠景

新聞學院大二學生代表:復旦校內的撥款是否可以公開,分配大致是怎樣?

楊校長:我剛上任就遇到一個問題:學校的資源應該怎麼分配。其實,更首要的是,這個內容由誰來決策,而不是如何配置。關鍵是我們實行什麼樣的機制。原來是各行政部處領導來決策,但我認為這不對。這涉及到一個校長責任的問題。校長有幾個重要的作用:第一,校長應該是先進文化的代表;第二,在道德上有引領作用,不應該做下三濫的事情;第三,校長應該是學校傳統和辦學理念的堅守者;第四,校長是根據學校的傳統和特點特色在學校學科佈局上的一個宏觀設計師。所以學校上只能在宏觀上進行切塊,比如“基礎學科”有多大的百分比,比如“理工”、“醫學”、“文科”等應該佔百分之多少,從宏觀上面來進行決策。這些錢怎麼花,就是這些學科自己建小組來決定的事。

有以下幾點是由學校層面上來定的:第一,增加在人事上的投入,人事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引進人才,另一個是提高對人才的待遇;第二,本科教育非常重要;第三,人文和社會學科非常重要。這是根據我們國家的發展進程來制定的,人文學科要得到充分的發展。我們學校做了決定,要把人文學科的比例作很大的提高。人文學科撥款本來是4%,但現在有18%。剩下的錢,醫學42%,理工40%。人文社科當然花錢比較少,因為沒有大型設備。當然這是我們宏觀定的,但是具體這些錢如何分配,應該由各院系,如中文系哲學系等自己分配。宏觀上,我認為,硬件建設上要放慢速度,關鍵在於結構上的調整;因為硬件建設要等校園的各種規劃做完以後才能決定。舉個例子,江灣校區的圖書館有幾個人在看書?設計時是三千到四千人,現在只有幾百個人,江灣有兩個教學樓,一棟完全關着,一棟只用四分之一,江灣只有七百個學生,有沒有必要去造個游泳館?這就是資源浪費。一切的一切,學校應該比社會上的人更加理智,應該先做好規劃,再來實施基本建設。設備建築等是要造,因為發展是主旋律,但是要在規劃完成後再進行。我們應該把主旋律放在提升內涵上。還有一個問題,學校的規模。復旦應該提高學校規模還是提高內涵?至少在學生數量上我們要進行控制。有一個數據,估計到2015年如果現在中國所有高校都不擴招,那麼中國的毛入學率就可以從24%上升到40%這樣的情況下,復旦應該增加招生還是減少招生?第二個數據是到15年,上海的適齡學生可能從最高峯的12萬降到5萬8千,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是否更應該控制規模。很遺憾這個世界上沒有大學校長這個專業,所以我一直在思考、學習這些問題。

主持人:由於時間限制,還有最後兩個問題。

問題十一:管理層交流

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代表:我們經過很多調研提出過比較完備的提案,但我們發現有很多問題,不知道應該交給哪個部處,或者部處自己也有困難,或者幾個部處之間也有衝突。請問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楊校長:我相信部分部處給你的回覆有一定的推諉成分。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代表:能不能多些今天這樣的機會,與校長等管理層直接交流?

楊校長:楊校長:大家如果積累了一定數量的問題,可以直接向團委學生會提出和我直接交流的想法,我會盡量滿足大家的需求的。我當校長以後,校長和學生的接觸越來越多,但還不夠。大家和校辦聯繫一下,我就會安排。我覺得一個學期一次還不夠,我會身體力行來做的。

問題十二:團學聯

核科學與技術系代表:書院制度和專業制度有一些矛盾,請問怎樣理解。在不斷推行復旦學院制度下復旦大學對院系團學聯有什麼新的要求,新的歷史使命?

楊校長:書院制度和專業院系之間存在着很多矛盾,導致學生可能對院系的歸屬感不強。以及可能大一大二學不到什麼,大三大四就要學很多東西。我們現在進行這樣的設想:第一,成立一個本科生院,進行統一管理;第二,對不同門類的學生分類制定通識教育計劃;第三,每個書院應該有其主流的學術方向。這樣就比較好處理,因為每個寢室每棟樓都有基本的專業定向,每個書院取向的各個分管的院系要向其中派出相應的導師。我也在琢磨,參考各個大學的一些做法。建立本科生院不是否定院系的重要性,不是取代,而是在課程培養的計劃上有一個統一的管理。還有一個設置,就是説,到一年以後,有意願的學生可以自由選擇進入的書院。劍橋大學還有一種制度,該學院的校友向該學院捐款,我們現在社會爭取捐款還在學校層面上,真正捐款的原動力在書院和專業院系,這是世界上更先進的大學的做法。你們放心,不會產生混亂,我們會謹慎地對待這個問題。我一直強調,事情沒想清楚,我們一定要非常謹慎地思考,而不會急功近利。大學要的不是革命、大躍進,大學要的是一種思考、反省、沉穩的精神。主持人:由於時間關係,今天的討論不得不到此為止。

楊校長:我們的學校制度等可能還存在着各種不完善,我們正在考慮加大校園民主方面的內容,讓更多學生反應這些問題。同學和校長是平等的,我們可以一起討論很多問題。我們今後會經常組織這樣的見面會,這樣很好,再見!

寺廟山門 篇四

寺 廟 山 門

石雕牌坊,也叫石雕牌樓、山門,漢族特色建築文化之一。最早見於周朝,最初用於旌表節孝的紀念物,後來在園林、寺觀、宮苑、陵墓和街道均有建造,北京是中國牌樓最多的城市。石雕牌坊用各種石料來進行塑造,創造出具有一定空間的可視、可觸的建築裝飾物,藉以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意義。

石雕牌坊不僅建築結構自成一格,別具風采,而且集雕刻、繪畫、匾聯文辭和書法等多種藝術於一身,熔古人的社會生活理念、封建禮教、封建傳統道德觀念、古代的民風民俗於一爐,具有瑰麗的藝術魅力、很高的審美價值和豐富而深刻的歷史文化內涵。每一座石雕牌坊都是一件石雕工藝品。中國傳統的石雕技法圓雕、透雕、高浮雕、淺浮雕、平浮雕、陰線刻等,在石牌牌坊的雕刻中都廣為應用。

一、石雕牌坊簡義

石雕牌坊即石頭修建的牌坊,是一種裝飾建築物,也是雕刻藝術的一種。常見於古代陵園,如北京明代陵墓外面的大紅門前,有石牌坊一座,整個牌坊為五間六柱十一樓,結構勻稱和諧,造型美觀大方。牌坊用純一色的漢白玉雕制而成,柱石的上方刻有麒麟、獅子,夾柱石的浮雕有雙獅戲彩珠,牌坊上還雕刻着其他怪獸雲紋是我國建築藝術的一大特色。此牌坊是全石仿木結構,亭閣式斗拱建築,飛檐翅角,三門四柱。高6.80米,寬6.3米。明天啟年間,因土王覃鼎征戰有功,朝廷賜建牌坊一座,整座牌坊上刻有“荊南雄鎮”,反面刻有“楚蜀屏翰”。整座牌坊上刻有“土王巡遊”、“漁樵耕讀”、“雲吞雨霧”、“哪吒鬧海”、“槐蔭送子”等浮雕圖案,正面兩角有浮雕象鼻對峙,兩側基石柱各有撐鼓,石柱兩側配有石獅,其運用浮雕、透雕等手法。

二、石雕牌坊的分類

石雕牌坊種類多樣,可大致可按形式、材料、建築意圖來分類。

1、從形式上分

只有兩類——一類叫“沖天式”石雕牌坊,也叫“柱出頭”式石雕牌坊。顧名思義,這類石雕牌坊的間柱是高出明樓樓頂的;另一類“不出頭”式。這類牌樓的最高峯是明樓的正脊。如果分得再詳細些,可以每座石雕牌坊的間樓和樓數多少為依據。無論柱出頭石雕牌坊或不出頭石雕牌坊,均有“一間二柱”、“三間四柱”、“五間六柱”等形式。石雕牌坊頂上的樓數,則有一樓、三樓、五樓、七樓、九樓等形式。在北京的石雕牌坊中,規模最大的是“五間六柱十一樓”。宮苑之內的石雕牌坊,則大都是不出頭式石雕牌坊,而街道上的石雕牌坊則大都是沖天式石雕牌坊。

2、從材料上分

有花崗巖石雕牌坊、大理石石雕牌坊。花崗巖石雕牌坊常用青石石雕牌坊、芝麻白石雕牌坊、鏽石石雕牌坊等。大理石石雕牌坊則常用漢白玉石雕牌坊。根據需要來選擇材料製造石雕牌坊。石雕牌樓以景園、街道、陵墓前為多。石雕牌坊從結構上看繁簡不一,有的石雕牌坊極

簡單,只有一間二柱,無明樓;複雜的石雕牌坊有五間六柱十一樓者。石雕牌坊由於本身的結構特點,有的雖為三間四柱式,卻只有花板而無明樓。石雕牌坊的明樓比較複雜,浮雕鏤刻亦極有特色。如果石雕牌坊石料石質堅細,不僅浮雕生動,而且其精細的圖案歷經數百年也不泯沒。

3、按建造意圖上分

可分為四類:一是功德牌坊石雕牌坊,為某人記功記德。如山東省桓台縣新城鎮“四世宮保”牌坊石雕牌坊,是明朝萬曆皇帝為當時新城人兵部尚書王象乾所建。王象乾文韜武略,威震九邊,加功晉爵太子太保,追贈曾祖、祖父、父親太子太保、兵部尚書之銜,故額題“四世宮保”。

二、是貞節道德石雕牌坊,多表彰節婦烈女,在安徽歙縣有許多這類石雕牌坊。三是標誌科舉成就的石雕牌坊,多為家族石雕牌坊,為光宗耀祖之用。四類為標誌坊石雕牌坊,多立於村鎮入口與街上,作為空間段落的分隔之用。

按張玉艦《中國牌坊的故事》一書,更具體地劃分為六類:一是廟宇坊石雕牌坊,如曲阜孔廟石雕牌坊;二是功德石雕牌坊;三是百歲坊石雕牌坊(也稱百壽坊石雕牌坊),和其它類型比較起來,這類數量要少得多,如山東青州市韓樓百壽坊、安徽涇縣九峯村百歲石雕牌坊;四是節孝坊石雕牌坊;五是標誌坊石雕牌坊;六是陵墓坊石雕牌坊,紹興市大禹陵石雕牌坊和南通市唐駱賓王墓道石雕牌坊。

三、石雕牌坊的價值

石雕牌坊有其重要意義,如果石雕牌坊的存在不影響交通,不僅應該得以保留,而且還要千方百計地加以保護。每座石雕牌坊都有其保存的價值。

1、點綴風景,引人入勝。在風景區或古蹟羣內,儘管石雕牌坊是陪體建築,但是它往往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2、點綴城市,古色古香。現今城市街道兩旁高層建築聳入雲際,街上車水馬龍自然是現代化大城市的一般景象。但是當人們步入石雕牌坊裝飾的街道,古香古色。

3、可留作教材。每處古蹟都有一定的意義,每座石雕牌坊往往又有它自己的特殊意義。而且石雕牌坊本身精雕細刻,飛金走彩,還具有高超的藝術價值。

4、石雕牌坊石歷史的標本。中華歷史源遠流長,但在整個人類的歷史長河中,不過是一排晶瑩的浪花。歷史上各個時期的文物,都不能以金錢來估量。每座是牌坊都可以看作是當時歷史事件的見證。

四、石雕牌坊圖案的含義

龍鳳:如果你看到哪個牌坊上刻有龍鳳,那一定與皇家有着密切的聯繫。因為龍乃百獸之尊,是封建社會中作為至高無上的皇帝的象徵;鳳乃百鳥之首,封建社會中常用來作為

高貴的皇后的象徵。

蝙蝠:因“蝠”字與“福”字諧音,因而成為好運氣和幸福的象徵,人們常常以五隻蝙蝠組成圖案雕繪在牌坊上,以象徵長壽、健康、富裕、平安、人丁興旺及子孫滿堂等五種天賜之福。

鹿:與“祿”字諧音,常被用作牌坊雕繪的圖案,以象徵升官晉爵、高官厚祿。

魚:與“餘”諧音,常與水塘、荷蓮一起組成圖案被雕繪在牌坊上,以象徵金玉(魚)滿堂或連(蓮)年有餘;同時,鯉魚跳龍門又是讀書人金榜題名、榮登仕途的代名詞,因此,鯉魚騰浪也常被用於雕繪牌坊的圖案,以象徵科舉及第、金榜題名。鬆、鶴、龜、麒麟、荷花、荷葉、牡丹、如意等具有象徵意義的動物、花卉和器物也常被刻繪在牌坊上,表達長壽、幸福、健康、吉祥、如意等豐富內涵。

石雕牌坊的類別,主要用於寺宅的廊柱、門牆、牌坊等處的裝飾,屬浮雕與圓雕藝術,享譽甚高。不受雕刻材料限制,佛像雕塑、校園雕塑,地產雕塑都能雕刻出來,至於人物故事與山水也較為多見。在雕刻風格上,浮雕以淺層透雕與平面雕為主,圓雕整合趨勢明顯,刀法融精緻於古樸大方,也有清代石雕的細膩繁瑣。

五、石雕牌坊主要產地和廠家

我國石雕牌坊主要產地是福建惠安,採用石料主要為青石、花崗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