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 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歷程通用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33W

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 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歷程通用多篇

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 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歷程 篇一

新中國成立,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後,我國經濟制度經過了怎樣的變遷,社會經濟的發展又是如何,以及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的變化,面對2008年的金融危機爆發,我國的應對之策以及我國經濟的狀況及經濟環境又是如何,2010年後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趨勢又將如何。

一、我國的經濟制度

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後,隨着國民經濟的恢復,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實施,以及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全面展開,我國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

20世紀50年代,計劃經濟體制在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整個國民經濟實力非常弱小的條件下,我國能夠集中主要力量開展以156個重大項目為中心的工業建設,比較迅速的建立起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並在此基礎上初步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但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在運行過程中也暴露出了很多弊端:政企職責不分,條塊分割,國家對企業統得過多過死,權力過於集中,忽視商品生產,價值規律和市場機制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義嚴重。造成了企業缺乏應有的自主權,企業持國家“大鍋飯”,職工吃企業“大鍋飯”的局面,嚴重壓抑了企業和廣大職工羣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使本來應該生機盎然的社會主義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針對經濟建設中出現的這些問題,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對如何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經濟體制進行了積極地探索。但由於在思想上沒有擺脱把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分別看作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不同社會制度的基本特徵的束縛,當時提出的改革措施至多隻是加強一些市場調節的力度和作用,不可能突破計劃經濟體制總的框架。

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誌,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在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就已經提出了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關係問題。1979年,他提出社會主義應當把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結合起來,才能解放生產力,加速經濟發展。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提出了“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方針。雖然這一提法仍然堅持計劃經濟主體框架不變,但它允許市場調節存在和發揮作用。

1984年10月,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礎上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的新概念,明確肯定商品經濟的充分發展是社會主要經濟發展的不可逾越的階段,是實現我國經濟現代化的必要條件。

隨着社會主義改革實踐的進一步發展,黨的十三大提出了,社會主義有計劃商品經濟的體制,應該是“計劃與市場內在統一的體制”,“計劃和市場的作用範圍都是覆蓋全社會的”,新的運行體制總體上來説應當是“國家調節市場,市場引導企業”的機制。後來又提出“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相結合”。

1992年,鄧小平於南方談話中明確指出:“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這一精闢論述,從理論上破除了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是制度屬性的陳舊觀念,從根本上解除了把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看作屬於社會基本制度範疇的思想束縛,為形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根據這一思想,1992年6月,江澤民在中央黨校省部級幹部進修班上的講話中第一次提出了使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為建立新經濟體制的建議。黨的十四大明確把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使我們黨在社會主義經濟理論上實現了又一次重大突破。

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進一步明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其基本內容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培育和發展市場體系,建立健全宏觀經濟調控體系,建立合理的個人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經過20世紀90年代的不斷深化改革和建設,20世紀末,我國已經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特徵:一是在所有制結構上,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一切符合“三個有利於”標準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應該用來為社會主義服務。在公有制為主體的前提下,公有制企業與其他企業在市場經濟中平等競爭,共同發展,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發揮主導作用。二是在分配製度上,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運用包括市場在內的各種調節手段,既鼓勵先進,促進效率,合理拉開收入差距,又防止兩極分化,注重社會公平,逐步實現共同富裕。三是在宏觀調控上,以實現最廣大勞動人民利益為出發點和歸宿,社會主義國家能夠把人民的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結合起來,使市場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更好的發揮計劃和市場兩種手段的長處。

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優越性在哪裏?就在四個堅持。”江澤民也強調:“我們搞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這幾個字是不能沒有的,這並非多餘,並非‘畫蛇添足’,而恰恰相反,這是‘畫龍點睛’。所謂‘點睛’,就是點明我們市場經濟的性質。”

總結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建設和發展的成功經驗,就是必須把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同發展市場經濟結合起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市場配置資源的有效性,使全社會充滿改革發展的創造活力。30年來,我們既在深刻而廣泛的變革中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又創造性地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使經濟活動遵循價值規律的要求,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增強綜合國力,提高人們生活水平,更好的實現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任務。

二、改革開放以來的比較

“從1978年到2008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由3645億元增長到300670億元(圖1),年均實際增長9.8%,是同期世界經濟增長率的3倍多。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5780元(圖2),農民居民人均純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761元(圖3),農村貧困人口從2.5億減少到1400多萬。城鄉居民儲蓄存款由210.6億元增加到21788.5億元,貨物進出口總額由208億美元增加到25616億美元,外匯儲備由1.7億美元增加到19460億美元,財政收入從1132億元增長到61316.9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從206億美元增加到25616億美元。中國的經濟總量在世界經濟總量中所佔位次,由第10位上升到第3位,僅次於美國和日本。國有經濟不斷髮展壯大,在關係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的實力和控制力進一步增強,在國民經濟中發揮着主導作用。到2007年,國有工商企業資產總額超過35萬億元;銷售收入達18萬億元,利潤總額超過1.6萬億元,上繳税金超過1.5萬億元。城鄉集體經濟、合作經濟也迅速發展。同時,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也在快速發展,成為中國重要的經濟增長點、提供新

就業崗位的主渠道和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多樣化物質文化需求的生力軍。2008年,全國登記個體工商户2917.33萬户,私營企業657.42萬家。城鎮非公有制單位就業人員的比例,從1978年的0.2%增加到2007年的75.7%。”2008年,我國對金融危機的措施 央行新聞發言人李超表示:“由於中國經濟對外依存度較大,為防範這場危機對中國經濟金融的衝擊,有必要及時靈活地調整包括貨幣政策在內的相關經濟政策,力爭把這場危機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降低到最小。” 面對全球金融危機,中國政府表示將採取審慎的經濟政策,同時加強與國際社會的合作,來維護世界經濟的穩定。

中共第17屆中央委員會第3次全體會議發佈公報指出:“在目前國際金融市場動盪加劇,全球經濟增長明顯放慢,國際經濟環境中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的情況下,當務之急是把中國自己的事情辦好,並採取靈活審慎的宏觀經濟政策,擴大內求,保持經濟、金融和資本市場的穩定,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中國目前的宏觀經濟狀況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中國當前宏觀經濟形勢的定位:我國是一個典型的勞動力過剩的國家;有效需求不足是制約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勞動力剩餘條件下的有效需求不足與通貨緊縮相交織;我國面臨着潛在的通貨膨脹壓力。

中國當前宏觀經濟政策存在的問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的正面效應在遞減;中央銀行面臨兩難的選擇。

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與適度擴張性的財政政策相匹配,是當前經濟發展的需要。我國當前必須從強化貨幣政策職能、保證央行超然獨立性和健全貨幣政策體系等方面改革貨幣政策,目前財政政策支持貨幣政策發揮作用可以採取如下舉措。如適當增加財政貼息資金的規模,擴大貼息政策使用範圍:用財政資金支持建立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基金,為中小企業融資創造條件等。

經濟學家劉國光認為擴大國內消費需求的政策調整方面,“要創立多管齊下,形成合力的格局”。一要完善就業和社會保障政策提高居民收入,改善居民的就業和收入預期;二要完善收入分配政策,縮小收入差距,提高居民的平均消費傾向;三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城鄉消費環境;四要提倡超前消費觀念,鼓勵消費信貸;五要清理各種賣方市場條件下出台的抑制消費的政策;六要開闢旅遊、電腦、轎車等新的消費領域。

政府未來宏觀經濟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應該立足於這樣一個現實基礎:收入分配不公、貧富差距過大,造成了富有階層消費傾向低和貧窮階層消費傾向高但購買能力低下,進而造成的社會平均消費傾向低是導致我國有效需求不足、內需增長乏力和經濟增長出現下滑趨勢的根本原因。“如果擴張性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作用效果使收入繼續向高收入的富有階層轉化,那麼將繼續加劇經濟的蕭條。如國債政策客觀上就有這種作用,總是富人去購買國債,再享受國債利息,政府的政策加劇了“馬太效應”(葉振鵬,焦建國,2002)。因此,擴大內需和治理經濟蕭條的可行的政策選擇是改變收入分配格局,加大財政向貧窮階層的轉移支付力度,縮小收入分配差距。

三、2011年中國經濟發展環境分析

2011年,中國經濟增長的內在動力依然較強,經濟仍具備實現平穩快速增長的有利條件。但也應看到,經濟運行仍然面臨許多困難因素,一些長期性的矛盾和問題還需要通過深層次的改革和調整來加以解決。

(一)外部條件分析

2011年我國經濟增長的外部環境有所改善,但外部需求恢復增長需要較長

時期。在各國開出的“強力藥方”作用下,全球經濟出現大病初癒跡象。美國經濟在經歷了前幾個季度的衰退後初露增長曙光。世界各大主要經濟體均出現不同程度增長。美、歐、日等主要經濟體開始出現復甦跡象,但目前仍面臨失業率飆升、財政赤字劇增和消費不振等諸多挑戰,經濟刺激計劃也將收縮或陸續退出,經濟全面復甦將是一個曲折而漫長的過程。

(二)內部條件分析

1、國內消費市場拓展空間廣闊,但難度增大

國內消費市場仍有很大的潛力:首先,農村消費市場將會迅速啟動並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其次,城鎮居民收入和消費信心增加,有利於刺激本輪消費升級。但是,在當前就業形勢嚴峻、農民增收困難情況下,同時受未來支出和消費習慣等多重因素制約,我國消費增長難以持續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上。

2、國內投資增長具備潛力,但民間投資意願不強

我國的國內投資增長具備一定的潛力,主要表現在:就業壓力和改善現狀的迫切願望,形成了高漲的投資熱情;房地產、汽車工業發展帶來的產業規模擴大以及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快等變化,為投資提供了廣闊空間;巨大的國民總儲蓄和國外投資,為投資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但目前經濟增長動力主要還是依靠投資拉動,政府投資增速比民間投資增速要快得多。實現經濟明顯復甦的關鍵還是要帶動民間的投資。

3、穩定出口政策成效明顯,但外貿形勢不容樂觀

首先,近期人民幣升值壓力有所上升,美元出現較大幅度貶值。美元中長期弱勢格局難以根本改變,而中國擁有世界第一的外匯儲備和巨大的貿易順差,人民幣升值壓力近期有所上升,不利於中國出口回升。其次,國際貿易摩擦加劇。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升温,中國成為最大的受害國。中國未來要想重現出口20%、30%及以上的持續高速增長局面已不太現實。

4、工業增長條件充足,但結構調整難度很大

一方面,工業經濟增速發展條件充足:工業企業利潤的增長慣性依然存在;公司治理和管理水平的改善;消費升級步伐的不斷加快,投資較快增長的態勢將增大對製造業產品的需求。另一方面,工業快速增長的同時也帶來了產能過剩這一中國經濟的頑疾。前幾年出口的指數型增長,吸收了我國不斷產生的過剩產能。

5、財政和金融環境良好,但通脹預期逐漸顯現

2010年我國面臨的財政和金融環境相對比較穩定和良好。首先,財政實力和外匯儲備實力逐漸增強。近年來,中國財政收入出現快速增長趨勢,財政實力不斷增強。其次,我國的外債償債率,負債率等各項指標均持續回落。再者,金融監管體系在穩健提高。但也要看到,2010年全國通貨膨脹的預期和壓力,都將逐步增強。

江晨捷 10408070424 國貿104

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 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歷程 篇二

論述中國社會經濟發展

新中國成立,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後,我國經濟制度經過了怎樣的變遷,社會經濟的發展又是如何,以及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的變化,面對2008年的金融危機爆發,我國的應對之策以及我國經濟的狀況及經濟環境又是如何,2010年後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趨勢又將如何。

我國的經濟制度

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後,隨着國民經濟的恢復,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實施,以及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全面展開,我國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

20世紀50年代,計劃經濟體制在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整個國民經濟實力非常弱小的條件下,我國能夠集中主要力量開展以156個重大項目為中心的工業建設,比較迅速的建立起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並在此基礎上初步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但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在運行過程中也暴露出了很多弊端:政企職責不分,條塊分割,國家對企業統得過多過死,權力過於集中,忽視商品生產,價值規律和市場機制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義嚴重。造成了企業缺乏應有的自主權,企業持國家“大鍋飯”,職工吃企業“大鍋飯”的局面,嚴重壓抑了企業和廣大職工羣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使本來應該生機盎然的社會主義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針對經濟建設中出現的這些問題,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對如何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經濟體制進行了積極地探索。但由於在思想上沒有擺脱把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分別看作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不同社會制度的基本特徵的束縛,當時提出的改革措施至多隻是加強一些市場調節的力度和作用,不可能突破計劃經濟體制總的框架。

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誌,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在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就已經提出了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關係問題。1979年,他提出社會主義應當把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結合起來,才能解放生產力,加速經濟發展。

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提出了“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方針。雖然這一提法仍然堅持計劃經濟主體框架不變,但它允許市場調節存在和發揮作用。

1984年10月,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礎上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的新概念,明確肯定商品經濟的充分發展是社會主要經濟發展的不可逾越的階段,是實現我國經濟現代化的必要條件。

隨着社會主義改革實踐的進一步發展,黨的十三大提出了,社會主義有計劃商品經濟的體制,應該是“計劃與市場內在統一的體制”,“計劃和市場的作用範圍都是覆蓋全社會的”,新的運行體制總體上來説應當是“國家調節市場,市場引導企業”的機制。後來又提出“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相結合”。

1992年,鄧小平於南方談話中明確指出:“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①]這一精闢論述,從理論上破除了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是制度屬性的陳舊觀念,從根本上解除了把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看作屬於社會基本制度範疇的思想束縛,為形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根據這一思想,1992年6月,江澤民在中央黨校省部級幹部進修班上的講話中第一次提出了使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為建立新經濟體制的建議。黨的十四大明確把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使我們黨在社會主義經濟理論上實現了又一次重大突破。

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進一步明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其基本內容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培育和發展市場體系,建立健全宏觀經濟調控體系,建立合理的個人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經過20世紀90年代的不斷深化改革和建設,20世紀末,我國已經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特徵:一是在所有制結構上,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一切符合“三個有利於”標準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應該用來為社會主義服務。在公有制為主體的前提下,公有制企業與其他企業在市場經濟中平等競爭,共同發展,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發揮主導作用。二是在分配製度上,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運用包括市場在內的各種調節手段,既鼓勵先進,促進效率,合理拉開收入差距,又防止兩極分化,注重社會公平,逐步實現共同富裕。三是在宏觀調控上,以實現最廣大勞動人民利益為出發點和歸宿,社會主義國家能夠把人民的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結合起來,使市場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更好的發揮計劃和市場兩種手段的長處。

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優越性在哪裏?就在四個堅持。”[②]江澤民也強調:“我們搞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這幾個字是不能沒有的,這並非多餘,並非„畫蛇添足‟,而恰恰相反,這是„畫龍點睛‟。所謂„點睛‟,就是點明我們市場經濟的性質。”[③]

總結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建設和發展的成功經驗,就是必須把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同發展市場經濟結合起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市場配置資源的有效性,使全社會充滿改革發展的創造活力。30年來,我們既在深刻而廣泛的變革中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又創造性地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使經濟活動遵循價值規律的要求,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增強綜合國力,提高人們生活水平,更好的實現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任務。

改革開放以來的比較

“從1978年到2008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由3645億元增長到300670億元(圖1),年均實際增長9.8%,是同期世界經濟增長率的3倍多。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5780元(圖2),農民居民人均純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761元(圖3),農村貧困人口從2.5億減少到1400多萬。城鄉居民儲蓄存款由210.6億元增加到21788.5億元,貨物進出口總額由208億美元增加到25616億美元,外匯儲備由1.7億美元增加到19460億美元,財政收入從1132億元增長到61316.9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從206億美元增加到25616億美元。中國的經濟總量在世界經濟總量中所佔位次,由第10位上升到第3位,僅次於美國和日本。國有經濟不斷髮展壯大,在關係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的實力和控制力進一步增強,在國民經濟中發揮着主導作用。到2007年,國有工商企業資產總額超過35萬億元;銷售收入達18萬億元,利潤總額超過1.6萬億元,上繳税金超過1.5萬億元。城鄉集體經濟、合作經濟也迅速發展。同時,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也在快速發展,成為中國重要的經濟增長點、提供新就業崗位的主渠道和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多樣化物質文化需求的生力軍。2008年,全國登記個體工商户2917.33萬户,私營企業657.42萬家。城鎮非公有制單位就業人員的比例,從1978年的0.2%增加到2007年的75.7%。”[④]

2008年,我國對金融危機的措施

央行新聞發言人李超表示:“由於中國經濟對外依存度較大,為防範這場危機對中國經濟金融的衝擊,有必要及時靈活地調整包括貨幣政策在內的相關經濟政策,力爭把這場危機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降低到最小。”

面對全球金融危機,中國政府表示將採取審慎的經濟政策,同時加強與國際社會的合作,來維護世界經濟的穩定。

中共第17屆中央委員會第3次全體會議發佈公報指出:“在目前國際金融市場動盪加劇,全球經濟增長明顯放慢,國際經濟環境中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的情況下,當務之急是把中國自己的事情辦好,並採取靈活審慎的宏觀經濟政策,擴大內求,保持經濟、金融和資本市場的穩定,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中國目前的宏觀經濟狀況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中國當前宏觀經濟形勢的定位:我國是一個典型的勞動力過剩的國家;有效需求不足是制約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勞動力剩餘條件下的有效需求不足與通貨緊縮相交織;我國面臨着潛在的通貨膨脹壓力。

中國當前宏觀經濟政策存在的問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的正面效應在遞減;中央銀行面臨兩難的選擇。

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與適度擴張性的財政政策相匹配,是當前經濟發展的需要。我國當前必須從強化貨幣政策職能、保證央行超然獨立性和健全貨幣政策體系等方面改革貨幣政策,目前財政政策支持貨幣政策發揮作用可以採取如下舉措。如適當增加財政貼息資金的規模,擴大貼息政策使用範圍:用財政資金支持建立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基金,為中小企業融資創造條件等。

經濟學家劉國光認為擴大國內消費需求的政策調整方面,“要創立多管齊下,形成合力的格局”。一要完善就業和社會保障政策提高居民收入,改善居民的就業和收入預期;二要完善收入分配政策,縮小收入差距,提高居民的平均消費傾向;三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城鄉消費環境;四要提倡超前消費觀念,鼓勵消費信貸;五要清理各種賣方市場條件下出台的抑制消費的政策;六要開闢旅遊、電腦、轎車等新的消費領域。

政府未來宏觀經濟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應該立足於這樣一個現實基礎:收入分配不公、貧富差距過大,造成了富有階層消費傾向低和貧窮階層消費傾向高但購買能力低下,進而造成的社會平均消費傾向低是導致我國有效需求不足、內需增長乏力和經濟增長出現下滑趨勢的根本原因。“如果擴張性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作用效果使收入繼續向高收入的富有階層轉化,那麼將繼續加劇經濟的蕭條。如國債政策客觀上就有這種作用,總是富人去購買國債,再享受國債利息,政府的政策加劇了“馬太效應”(葉振鵬,焦建國,2002)。因此,擴大內需和治理經濟蕭條的可行的政策選擇是改變收入分配格局,加大財政向貧窮階層的轉移支付力度,縮小收入分配差距。

2010年中國經濟發展環境分析

2010年,中國經濟增長的內在動力依然較強,經濟仍具備實現平穩快速增長的有利條件。但也應看到,經濟運行仍然面臨許多困難因素,一些長期性的矛盾和問題還需要通過深層次的改革和調整來加以解決。

(一)外部條件分析

2010年我國經濟增長的外部環境有所改善,但外部需求恢復增長需要較長時期。在各國開出的“強力藥方”作用下,全球經濟出現大病初癒跡象。美國經濟在經歷了前幾個季度的衰退後初露增長曙光。世界各大主要經濟體均出現不同程度增長。美、歐、日等主要經濟體開始出現復甦跡象,但目前仍面臨失業率飆升、財政赤字劇增和消費不振等諸多挑戰,經濟刺激計劃也將收縮或陸續退出,經濟全面復甦將是一個曲折而漫長的過程。

(二)內部條件分析

1、國內消費市場拓展空間廣闊,但難度增大

國內消費市場仍有很大的潛力:首先,農村消費市場將會迅速啟動並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其次,城鎮居民收入和消費信心增加,有利於刺激本輪消費升級。但是,在當前就業形勢嚴峻、農民增收困難情況下,同時受未來支出和消費習慣等多重因素制約,我國消費增長難以持續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上。

2、國內投資增長具備潛力,但民間投資意願不強

我國的國內投資增長具備一定的潛力,主要表現在:就業壓力和改善現狀的迫切願望,形成了高漲的投資熱情;房地產、汽車工業發展帶來的產業規模擴大以及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快等變化,為投資提供了廣闊空間;巨大的國民總儲蓄和國外投資,為投資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但目前經濟增長動力主要還是依靠投資拉動,政府投資增速比民間投資增速要快得多。實現經濟明顯復甦的關鍵還是要帶動民間的投資。

3、穩定出口政策成效明顯,但外貿形勢不容樂觀

首先,近期人民幣升值壓力有所上升,美元出現較大幅度貶值。美元中長期弱勢格局難以根本改變,而中國擁有世界第一的外匯儲備和巨大的貿易順差,人民幣升值壓力近期有所上升,不利於中國出口回升。其次,國際貿易摩擦加劇。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升温,中國成為最大的受害國。中國未來要想重現出口20%、30%及以上的持續高速增長局面已不太現實。

4、工業增長條件充足,但結構調整難度很大

一方面,工業經濟增速發展條件充足:工業企業利潤的增長慣性依然存在;公司治理和管理水平的改善;消費升級步伐的不斷加快,投資較快增長的態勢將增大對製造業產品的需求。另一方面,工業快速增長的同時也帶來了產能過剩這一中國經濟的頑疾。前幾年出口的指數型增長,吸收了我國不斷產生的過剩產能。

5、財政和金融環境良好,但通脹預期逐漸顯現

2010年我國面臨的財政和金融環境相對比較穩定和良好。首先,財政實力和外匯儲備實力逐漸增強。近年來,中國財政收入出現快速增長趨勢,財政實力不斷增強。其次,我國的外債償債率,負債率等各項指標均持續回落。再者,金融監管體系在穩健提高。但也要看到,2010年全國通貨膨脹的預期和壓力,都將逐步增強。

◆2010年中國經濟走勢預測

2010年總需求的變化將呈温和走高的趨勢,隨着世界經濟回暖,外貿出口的狀況將發生比較明顯的轉變。在此背景下,2010年的經濟增長將會保持平穩上升的趨勢。

1、投資仍將保持較大規模

2010年投資增長的可持續性仍然樂觀。主要原因在於:其一,新開工項目增速達81.1%,顯示未來仍有大量在建投資項目支撐較快的投資增速;其二,2009年中央政府安排新增的財政投資4875億元之中仍有2000億元左右尚未投入使用,政府投資空間較大;其三,隨着外需可能逐漸恢復,政府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奏效,民間投資有望進一步回升。

2、消費增速會進一步加快

2010年,隨着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的發展,政府公共教育和醫療支出的增加,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新農村建設的實施和推進,中西部消費潛力的釋放,以及其它推動消費的政策和結構性改革,將對居民消費起到更有力的推動作用。

3、出口有望轉負為正

從目前情況分析,2010年世界經濟有望出現緩慢復甦,中國外貿發展面臨的環境總體趨於改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10年全球經濟將增長3.1%。隨着各國穩定金融市場的政策措施取得明顯成效,金融市場風險降低,增強了金融機構放貸的信心。

4、嚴重通脹不會出現

面對2009年的天量貨幣供給、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等因素,“2010年必定通脹”是極富市場感召力的一種觀點。在一個封閉的經濟體中,通貨膨脹的生成可能源於中央銀行對貨幣發行權的使用,向市場注入了過多的流動性,也可能源於商業銀行擴大信貸供給,在貨幣乘數的放大效應下,導致了貨幣擴張。但是,在一個開放的系統中,通貨膨脹的生成不僅僅導源於以上兩個原因,外部因素推動也是一個重要導因。基於國內和全球過剩產能的存在和總需求的不足,我們認為,2010年不會出現嚴重通脹。

5、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會延續,結構調整將成為主要抓手2010年我國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但是2010年的支出結構將會更加優化,對於民生、社會保障等領域會加大投入。2010年貨幣政策走向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2010年將繼續落實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合理把握信貸投放節奏,發揮好貨幣政策在支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中的積極作用。適時適度開展公開市場操作,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

預計2010年gdp增長將達到9%左右;2009年1—10月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名義增長率達到33.1%的水平,2010年的投資增長速度仍將延續;從消費增長率來看,2009年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718億元,同比增長16.2%,全年將保持16%的水平,2010年的消費增長率將是温和上升趨勢;進口增長率在2009年1—9月累計同比負20.4%,出口增長率負21.3%,但自8月份進出口已出現收窄趨勢,2010年外貿情況會有所改善。

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 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歷程 篇三

論述中國社會經濟發展

摘要:新中國成立,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後,我國經濟制度經過了怎樣的變遷,社會經濟的發展又是如何,以及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的變化,2012年後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趨勢又將如何。

關鍵詞: 形成,比較,發展,2012總體思路。

我國的經濟制度

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後,隨着國民經濟的恢復,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實施,以及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全面展開,我國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

20世紀50年代,計劃經濟體制在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整個國民經濟實力非常弱小的條件下,我國能夠集中主要力量開展以156個重大項目為中心的工業建設,比較迅速的建立起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並在此基礎上初步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但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在運行過程中也暴露出了很多弊端:政企職責不分,條塊分割,國家對企業統得過多過死,權力過於集中,忽視商品生產,價值規律和市場機制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義嚴重。造成了企業缺乏應有的自主權,企業持國家“大鍋飯”,職工吃企業“大鍋飯”的局面,嚴重壓抑了企業和廣大職工羣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使本來該生機盎然的社會主義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針對經濟建設中出現的這些問題,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對如何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經濟體制進行了積極地探索。但由於在思想上沒有擺脱把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分別看作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不同社會制度的基本特徵的束縛,當時提出的改革措施至多隻是加強一些市場調節的力度和作用,不可能突破計劃經濟體制總的框架。

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誌,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在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就已經提出了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關係問題。1979年,他提出社會主義應當把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結合起來,才能解放生產力,加速經濟發展。

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提出了“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方針。雖然這一提法仍然堅持計劃經濟主體框架不變,但它允許市場調節存在和發揮作用。

1984年10月,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礎上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的新概念,明確肯定商品經濟的充分發展是社會主要經濟發展的不可逾越的階段,是實現我國經濟現代化的必要條件。

隨着社會主義改革實踐的進一步發展,黨的十三大提出了,社會主義有計劃商品經濟的體制,應該是“計劃與市場內在統一的體制”,“計劃和市場的作用範圍都是覆蓋全社會的”,新的運行體制總體上來説應當是“國家調節市場,市場引導企業”的機制。後來又提出“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相結合”。

1992年,鄧小平於南方談話中明確指出:“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①】這一精闢論述,從理論上破除了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是制度屬性的陳舊觀念,從根本上解除了把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看作屬於社會基本制度範疇的思想束縛,為形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根據這一思想,1992年6月,江澤民在中央黨校省部級幹部進修班上的講話中第一次提出了使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為建立新經濟體制的建議。黨的十四大明確把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使我們黨在社會主義經濟理論上實現了又一次重大突破。

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進一步明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其基本內容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培育和發展市場體系,建立健全宏觀經濟調控體系,建立合理的個人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經過20世紀90年代的不斷深化改革和建設,20世紀末,我國已經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形成和發展

長期以來,不論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還是西方經濟學都一直認為,計劃經濟是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徵,市場經濟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特徵。根據這一理論認識,我國在20世紀50年代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這一體制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對經濟發展曾起過積極作用,但隨着大規模經濟建設的展開,生產的社會化程度不斷提高,經濟關係日益複雜化,這一體制日益顯現出它固有的弊端,嚴重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從根本上制約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和社會主義優越性的充分發揮。

到了20世紀70年代末,我國國民經濟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但儘管如此,由於傳統理論和傳統觀念的束縛,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仍然得以延續。

(1)改革開放實踐發展的必然結果。

從20世紀70年末開始,我國逐漸走上市場取向的改革之路。①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鄉鎮企業的興起,農村富餘勞動力的轉移,加速了農村經濟市場化的進程。②隨着企業自主權的逐步擴大和經營機制的逐步轉換,多種經濟成分參與的流通體制的逐步形成,促進了物資、勞動力、資金、技術、信息在城鄉市場的流動,初步顯示了市場的作用和活力。③特區經濟蓬勃發展,對外開放從沿海向內地擴展,有力地推動了我國經濟與國際市場的銜接。事實説明,市場作用發揮比較充分的地方,經濟活力就比較強,發展態勢也比較好。正是這些市場取向的改革,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目標模式的確立提供了實踐基礎。

(2)理論探索的成果。

鄧小平在總結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經驗教訓和改革開放實踐中的新鮮經驗的基礎上,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理論勇氣衝破禁區,創造性地提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指明瞭方向。鄧小平指出:“説市場經濟只存在於資本主義社會,只有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這肯定是不正確的。社會主義為什麼不可以搞市場經濟,這個不能説是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這是社會主義利用這種方法來發展社會生產力。把這

當作方法,不會影響整個社會主義,不會重新回到資本主義。”1992年初南方談話中,鄧小平明確指出:“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

鄧小平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奠基人。江澤民在這個基礎上提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目標,並在黨的十四大得到確認。2007年,黨的十七大根據在新的歷史時期要實現的經濟發展目標,提出了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面要取得重大進展的要求,從制度上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形成有利於科學發展的宏觀調控體系。

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優越性在哪裏?就在四個堅持。”【②】江澤民也強調:“我們搞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這幾個字是不能沒有的,這並非多餘,並非„畫蛇添足‟,而恰恰相反,這是„畫龍點睛‟。所謂„點睛‟,就是點明我們市場經濟的性質。”【③】

總結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建設和發展的成功經驗,就是必須把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同發展市場經濟結合起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市場配置資源的有效性,使全社會充滿改革發展的創造活力。30年來,我們既在深刻而廣泛的變革中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又創造性地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使經濟活動遵循價值規律的要求,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增強綜合國力,提高人們生活水平,更好的實現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任務。

改革開放以來的比較 “從1978年到2008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由3645億元增長到300670億元(圖1),年均實際增長9.8%,是同期世界經濟增長率的3倍多。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5780元(圖2),農民居民人均純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761元(圖3),農村貧困人口從2.5億減少到1400多萬。城鄉居民儲蓄存款由210.6億元增加到21788.5億元,貨物進出口總額由208億美元增加到25616億美元,外匯儲備由1.7億美元增加到19460億美元,財政收入從1132億元增長到61316.9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從206億美元增加到25616億美元。中國的經濟總量在世界經濟總量中所佔位次,由第10位上升到第3位,僅次於美國和日本。國有經濟不斷髮展壯大,在關係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的實力和控制力進一步增強,在國民經濟中發揮着主導作用。到2007年,國有工商企業資產總額超過35萬億元;銷售收入達18萬億元,利潤總額超過1.6萬億元,上繳税金超過1.5萬億元。城鄉集體經濟、合作經濟也迅速發展。同時,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也在快速發展,成為中國重要的經濟增長點、提供新就業崗位的主渠道和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多樣化物質文化需求的生力軍。2008年,全國登記個體工商户2917.33萬户,私營企業657.42萬家。城鎮非公有制單位就業人員的比例,從1978年的0.2%增加到2007年的75.7%。

論述中國社會經濟發展

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 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歷程 篇四

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歷程

一、中國古代的經濟政策

1.賦税制度

①內容

a、“相地而衰徵”[]:春秋齊國管仲實行,根據土地多少和田質好壞徵收賦税,實質是默認土地私有。

b、“初税畝”:春秋後期魯國實行,用法律規定將公田交給耕者,按田畝收税,實質是默認土地私有。

c、編户齊民:兩漢實行編户制度管理百姓,在編平民稱為編户齊民,具有獨立身份,向國家交納賦税,服徭役、兵役,或交納更賦代役。

d、租庸調製:隋唐實行。即向農民徵收田租、人頭税,並可納絹(或布)代役。e、兩税法:唐朝於780年實行,改變以人丁為主的收税標準,是我國賦税制度的一次重大變革。

f、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北宋王安石實行變法,募役法實質是納錢代役,方田均税法實質是按畝納税。

g、一條鞭法:明後期實行,把田税、徭役和雜税合一,按田畝多少徵收銀兩。反映了我國商品經濟的發展。

h、地丁銀:清朝雍正帝在康熙“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的基礎上,實行攤丁入畝,徵收統一的地丁銀。廢除了漢唐以來長期實行的人頭税,表明封建國家對農民的人身控制鬆弛,反映商品經濟的發展。

②特點

a、徵税標準由以人丁為主逐漸向以田畝為主過渡,人頭税比例越來越小。

b、由實物地租逐漸向貨幣地租發展。

c、徵税時間由不定時逐漸發展為基本定時。

d、農民由必須服一定時間的徭役發展為可以納銀代役。

e、税種由繁多逐漸減少。

f、隨着商品經濟的發展,對商品課以重税。

2.重農抑商政策

①表現

強調以農為本,商業為末;

抑制土地兼併,防止農民破產;

強調户口管理,限制人口流動;

對商人進行諸多方面的限制,課以重税。

②認識

重農抑商政策是由封建國家的經濟基礎——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所決定的。農業是最具決定性的生產部門,農業生產的狀況直接關係到國家興衰和人民生計。因此,以農立國必然成為歷代統治者的治國綱領。

在封建社會前期,對新興地主階級政權的鞏固起了促進作用,有利於社會的穩定和人民生活的安定,並促進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

在封建社會後期,在資本主義萌芽已經出現的情況下,該政策限制商業的發展,違背經濟發展的規律,是經濟落後於西方的重要原因。

二、中國經濟重心的演變

1.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

①過程:

a、先秦到東漢:以黃河流域為主的北方農業區居全國經濟中心地位。

b、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戰亂,大批農民南遷,給南方帶來大量勞動力和先進技術,江南的農業得到開發,南方經濟開始趕上北方,為經濟重心南移打下基礎。

c、隋唐時期:江南土地資源得到進一步開發。安史之亂後,經濟重心開始南移。

d、南宋時期:經濟重心南移完成。“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的出現為標誌,江浙地區長期成為全國的經濟中心。

e、元明清時期:南方的經濟重心地位得到鞏固和發展。

②認識

經濟重心的遷移與社會政治經濟狀況關係密切,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基本是在北方戰亂、南方相對穩定時期。

人口的遷移是經濟重心轉移的重要因素。

經濟重心與政治重心的轉移有密切聯繫,但不完全同步。

2.近現代經濟重心

①概況

鴉片戰爭以來,隨着西方列強的入侵,洋務運動的開展,使東部沿海和南方地區的民族工業形成並發展,東部地區首先開始以工業為特徵的近代化。

國民政府時期,中國的經濟建設主要放在東部沿海地區。

新中國成立後,“一五”計劃的建設重心置於東北地區,形成重工業基地。但全國經濟中心仍在東部沿海。改革開放以後,東部地區經濟迅速發展,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興起,東西部差距擴大。目前正在實施西部大開發、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等戰略,加快西部地區的發展,促進東部地區的崛起。

②認識

近代以來,東部沿海地區保持了我國經濟重心地位。其原因有:

近代東部沿海地區開放較早,外商企業集中;

洋務運動和民族資本主義企業主要集中於東部沿海地區

人們思想觀念較開放,文化先進,有利於經濟發展

國家對東部地區投資較大,政策優惠

自然條件較好

三、中國近現代的工業化歷程

1.中國近代的工業化

①近代前期

洋務運動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三階段)

②近代後期

國民政府統治前期,民族工業發展較快。但相繼受到日本侵華和美國資本的衝擊,以及官僚資本的排擠,發展艱難。

③認識

中國早期工業化具有明顯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徵

受到內部封建保守勢力的抵制和外部資本主義列強的排擠,發展緩慢,經歷曲折最初由洋務派領導,民族資產階級始終未能掌握現代化的領導權

缺少必要的資本積累,技術、人才準備不足,主要動力來自於外部

發展畸形,產業結構不合理,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重小,重工業基礎薄弱,地區分佈

2.中國共產黨對工業化的探索

1949年,中國共產黨在七屆二中全會上規定民主革命勝利後中國由農業國變為工業國的總任務。

①1949-1956年

a、工業化成就:

制定一五計劃,優先發展重工業,重點置於東北地區,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初步基礎。

b、經濟體制:

內容:由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成分並存的新民主主義經濟,向高度集中統一管理的計劃經濟體制轉變。

原因:蘇聯的影響;重工業建設的需要。

影響:對恢復國民經濟和社會主義工業化起過積極作用,但日益顯露出嚴重的弊端。②1956-1966

a、工業化成就:工業產值大幅度增長,建成武漢、包頭鋼鐵基地,實現石油自給,電力工業增長很快。

b、經濟體制:

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進一步加強。

③1966-1978

受“文革”干擾,經濟建設損失巨大,但仍有一定成績。

④1978-1992

a、工業化成就:基本建設和技術改革取得重大發展,建成一批接近或者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工程項目。

b、經濟體制

內容:從單一的公有制經濟轉變為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成分並存的經濟,從計劃經濟轉變為以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經濟。

原因:正確總結經驗教訓,借鑑外國經驗,決定實行經濟體制改革,對外開放。作用:增強企業活力,解放生產力,工業成就顯著。

⑤20世紀90年代以來

內容: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

原因:決定加快改革開放步伐,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把企業推向市場。

作用:進一步解放生產力,邁向21世紀。

四、中國近現代重要土地政策

1.農民階級:《天朝田畝制度》

①內容: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絕對平均分配土地和產品,建立“人間天國”。②評價:

a、革命性:突出反映農民階級要求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願望,是幾千年農民反封建鬥爭的思想結晶。

b、空想性(落後性):絕對平均無法實現;剝奪農民對剩餘產品支配權,無法調動生產積極性;固定小農經濟,排斥商品經濟。

③未能實行的原因

a、沒有安定環境(客觀、直接)

b、空想性(主觀、根本)

2.民族資產階級:民生主義

①內容:核定全國地價,現有地價歸原主所有,革命後增漲的地價歸國家所有,是資本主義的土地綱領。

②評價:

表達資產階級在經濟上的利益和要求,不是徹底的土地革命綱領。

3.中國共產黨的土地政策

①民主革命時期

a、國共十年對峙時期:土地革命

目的:完成民主革命反封建的基本任務;調動農民支援革命戰爭和進行根據地建設的積極性。

核心措施:依靠貧僱農,聯合中農,限制富農,保護中小工商業者,消滅地主階級,變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為農民的土地所有制。

作用:鞏固根據地,支援革命戰爭。

b、抗日戰爭時期: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

目的: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克服根據地困難。

核心措施: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

作用:減輕封建剝削;改善農民生活;提高農民抗日和生產的積極性;有利於聯合地主階級一致抗日。

c、解放戰爭時期:土地改革

原因:抗戰勝利後,農民迫切需要獲得土地。

核心措施:沒收地主土地,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農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作用:激發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成為解放戰爭勝利的可靠保證。

②建國後

a、1950-1952年:土地改革

原因:封建土地制度嚴重阻礙着生產力的發展。

核心措施: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

作用:鞏固政權;解放生產力,為農業生產的發展和工業化開闢了道路。

b、1953-1856年:農業合作化

原因:小農經濟難以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

核心措施:把土地等主要生產資料由私有制轉變為公有制,並實行集體經營。作用:進一步提高農村生產力;確立社會主義制度。

c、1958年:人民公社化運動

原因:一些領導人主觀地認為農業合作化的規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進生產發展。

核心措施: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擴大規模。

作用:嚴重挫傷了生產者的積極性。

d、改革開放新時期: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原因:黨中央正確總結了合作化和公社化的經驗教訓,作出了實行經濟體制改革的決策。核心措施:堅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變經營管理方式,實行分户經營、自負盈虧。作用:極大地調動農民積極性,推動農業生產發展,使農村改革向專業化、商品化、城市化發展。

世界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1.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主要時期及特徵

①資本主義在歐洲的興起(14-16世紀):資本主義萌芽出現並不斷髮展,處於分散的手工工場階段(簡單協作)。

②手工工場時期(16-18世紀):即集中的手工工場時期,是資本主義機器大生產過渡的準備時期。

③工業資本主義時期(19世紀70年代前):從英國開始的、以蒸氣機的使用為標誌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推動資本主義進入機器大生產時期(蒸汽時代或自由競爭階段)。

④壟斷資本主義時期(19世紀末20世紀初):第二次工業革命把人類帶入電氣時代,壟斷成為普遍的經濟現象。私人壟斷資本主義發展。

⑤動盪與調整時期(兩次世界大戰之間):20世紀30年代在大危機打擊下加強對經濟的干預和調整。

⑥當今世界和信息時代(二戰後):二戰後,資本主義經濟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下得到迅速發展。

i 二戰後至20世紀50年代初,除美國外的幾乎所有資本主義國家都致力於恢復經濟的發展。

ii 20世紀50-70年代初,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展,聯邦德國和日本速度最快。iii 20世紀70-80年代,世界性經濟危機和滯脹後,資本主義經濟逐步恢復。iv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明顯地呈現出全球化和區域集團化兩種趨勢。

2.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因素

①前提:社會穩定;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調整

②條件

科技:如三次科技革命。

市場: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

資本:如資本的原始積累;普法戰爭賠款對德國經濟的促進。

二、工業革命和科技革命

1.基本史實

①第一次工業革命(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中期):由英國擴展至歐美各國。主要有棉紡織機器、蒸汽機和交通運輸工具等重大發明。

②第二次工業革命(19世紀70年代開始):同時發生在幾個資本主義國家,主要表現為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使用、電訊事業的發展和化學工業的建立。③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紀40-50年代開始):表現為原子能技術、航天技術、電子計算機及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工程等一系列高新技術的出現。

2.共同條件

①資產階級統治的確立和穩固

②自然科學的突破性進展

③市場的擴大導致社會對技術革新的要求迫切

3.影響和後果

①極大地促進生產力的提高

②導致生產關係的鉅變:如工廠制、壟斷組織

③對工運和社會主義運動產生重要影響

④對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影響巨大

⑤促進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

三、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1.含義

世界市場是指通過國際間的買賣而使各國國內市場得以聯繫起來的交換領域。世界市場的產生和形成過程,是資本主義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也是國際貿易從區域性貿易發展為世界性貿易的過程。

2.過程

①16-18世紀:開始形成時期。

14、15世紀新航路的開闢打破了世界各地之間相對隔絕的狀態,為世界市場的形成創造重要條件。世界開始成為一個相互影響、相互聯繫的整體。海外殖民擴張從此開始,世界市場開始形成。

②19世紀至19世紀六七十年代:初步形成時期。

第一次工業革命大大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為了搶佔更多的原料產地和銷售市場,西方加緊殖民擴張,許多國家淪為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經濟危機的發生,證明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

③19世紀70年代至20世紀初:最終形成時期。

19世紀70年代開始的第二次工業革命進一步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資本主義過渡到帝國主義階段。主要帝國主義國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20世紀初,世界被瓜分完畢,亞非拉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在經濟上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一部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3.主導世界市場的國家

①16-18世紀,隨着新航路的開闢,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先後佔據主導地位。②19世紀前期至19世紀六七十年代,英國成為“世界工廠”,佔據主導地位。③兩次世界大戰之間,英美共同主導。

④二戰後,美國取得世界經濟霸主地位,主導世界市場。

⑤20世紀70年代後,美國霸主地位動搖,世界市場逐漸形成美、日、西歐三足鼎立的局面。

4.認識

①資本主義的發展是推動世界市場形成的根本動力。

②資本主義國家的殖民擴張是世界市場形成的主要途徑。

③新的交通工具、通訊工具的發明與創制,是世界市場形成的重要條件。

④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促進了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

⑤世界市場的形成把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擴展到世界各地,衝擊瓦解着東方各國舊的經濟結構,客觀上促進東方各國近代化。同時也給東方各國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造成了東方的長期貧窮和落後,使東方從屬於西方。

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 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歷程 篇五

中國大陸社會保障制度

框架:

1、中國大陸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歷程及其特點

2、中國大陸社會保障模式

3、中國大陸社會會保障制度目前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4、小組成員看法及啟示

一、中國大陸社會保障制度發展歷程及其特點

第一階段:創建與調整階段

第二階段:停滯階段

第三階段:恢復與發展階段 創建與調整階段:

時間;新中國成立初期至1966年

內容:兩項主體,三項補充 兩項主體:

1、企業職工的勞動保險

2、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的社會保障 三項補充:

1、農村社隊集體保障

2、社會救濟

3、對革命軍人的優待和撫卹 停滯階段:

時間:1966—1978年 內容:

1、各級組織、機關被撤銷

2、各項制度被否定和廢止,社會工作無法可依

3、社保變成企保 恢復與發展階段 時間:1978年至今 內容;

開始恢復國家--單位保障制(是指計劃經濟年代,建立在“單位體制”上的“低工資高福利”的社會保障體系。職工作為單位人,生老病死全部費用都由財政和企業負擔,個人基本上不用交納任何費用。)正式進入國家-單位保障制向國家-社會保障制(現行的社會保障制度)的轉型時期,完成了國有企業改革服務的歷史使命。

成為市場經濟的主要支柱,國家---單位保障制與國家—社會保障制並存

二、中國大陸社會保障模式

--中國現階段是一個二元經濟結構的社會,二元經濟結構表現為城鄉對立,傳統農業生產方式與現代工業生產方式的對立。實施這一既定目標的前提是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的健全與完善。城鄉社會保障一體化是中國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的發展方向。中國城鎮的社會保障模式

城鎮社會保障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的行為主體,個人是基礎,單位負有繳費責任,社會承擔補充和服務保障, 政府規範、組織社會保障。通過建立了多渠道的資金籌措方式,構成了法定的基本保險、企業的補充保險、互助保險和個人儲蓄保險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在此基礎上,逐步向社會保障社會化、一體化方向發展。農村的社會保障模式

中國政府在農村地區推行過兩項社會保障措施 ,即合作醫療和社會養老保險。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隨着農業互助合作化運動的興起而逐步發展起來的,而社會養老保險也逐漸得到了政府有關部門的重視。現階段,我國農村的養老形式根據擔任主體的不同,主要有家庭養老、社區養老和社會養老三種形式。由此可以看出,農村的社會保障模式大部分是由國家和企業支助的,儘量保障農村村民的基本生活水平。我國現行的社會保障體系存在的問題

1、制度不統一(按照《憲法》的精神和社會保障的原理,任何一個社會成員都享有社會保障的權利,但是現行的社會保障制度不同的項目在不同的社會成員中在制度安排上有較大的差別,一部分社會成員享有較高的社會保障,而另一部分的社會成員只能享受較低的社會保障水平,或者其保障待遇有較大的差別。這種差別主要表現在城鄉之間、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和其他勞動者之間。在城鄉之間,根據現行的社會保障制度,城鎮勞動者一般享有政府提供的比較完整的社會化風險保障服務,而農村就沒有這麼多的保障,他們缺乏社會化的生育保障、就業保障、職業傷害保障、住房保障等。這幾年推行的合作醫療制度的保障水平很低,社會養老險實際覆蓋率和保障待遇也很低。在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企業和其他勞動者之間,社會保障的待遇差別也很大。養老保障方面,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的退休金一般是企業退休職工的養老金的兩倍以上而在廣大的農村,其保障水平和支持力度差距更是大。)

2、覆蓋範圍小(社會保險權是現代社會中勞動者的基本權益健全的社會保障制度應該是覆蓋全體公民的,也就是説,社會保障制度沒有排他性。雖然説五險的覆蓋範圍基本全面,可以説是“應保盡保,”但是仍有一大批勞動者的社會保險權益尚未實現。從全國來看,我國現行的社會保障資金的徵集對象主要是國有、城鎮集體企業及其職工三者繳費。但是仍有一部分的人蔘保率很低,他們是私營企業職工和個體工商户的僱工以及個體勞動者、靈活就業的人、外地農民工。原因主要是,制度設計不合理,現行的社會保障制度主要是適應國有企業的,二是,政府認識不到位,社會保險執法不夠。)

3、資金管理隱患大(近年來,隨着資金管理的不斷加強,行政方面的風險有所降低,但是社會保險基金仍存在着管理主體不明、投資渠道單

一、效率低下等問題。在通貨膨脹的前提下,存在貶值的可能,且從長遠來看,基金的增值能力和支付能力也令人擔憂。我國的社保基金缺乏一個明確的投資運營管理主體。在我國現階段,大部分省市的社保基金是縣級統籌管理,基金結餘基本只是存在銀行。我國的社保基金在投資運營渠道單一的前提下,安全性有保證,但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很難規避通貨膨脹的風險,存在貶值的可能,我國大部分省市的養老保險統籌賬户和個人賬户都是用的混合管理模式,個人賬户很大程度上被彌補於統籌賬户在發養老金時的不足,且和統籌賬户一併存入銀行,沒有發揮其應有的基金作用。這種模式必然會影響養老保險金的投資運營效率,也會導致養老保險金的頭籌層次難以提高。)

4、社會保障法制性不強(社會保障立法不健全;社會保障法律法規立法層次低;社會保障的法律監督弱)

5、社會保障社會化服務發展緩慢 對策

1、擴大社會保險的覆蓋範圍(社會保險制度健全與否的標誌之一。是看其是否將應該覆蓋的保險對象全部覆蓋。從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看,社會保險的擴大應該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將已實現工業化、城鎮化的人羣納入,即現在制度內的城鎮職工;第二步是將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中的人羣納入,包括進城就業的農民工、城鄉結合部即將農轉非的居民、鄉鎮企業及各類收入比較穩定的中小企業職工;第三步是將從事種植業的農民納入。而且應該是先易後難,逐步推進。同時,應該儘早的將農民納入社會保障體系。)

2、進一步推進制度整合(我國現行的社會醫療保障體系由職工醫保、城局醫保、新農合和醫療救助組成,即“三險一助”,新農合與城居醫保制度的性質完全不同,因此應該根據城市化和社會醫療保障體系發展的趨勢,按照社會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可持續性和資源優化配置的原則,積極推進兩項制度的整合,逐步實現社保制度的統一性。)

3、加強社會保險資金的籌措機制(建立可靠、穩定的資金籌措機制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關鍵。一方面要繼續擴大社保基金的徵繳覆蓋面和提高基金徵繳率,另一方面要調整財政支出結餘,努力提高社會保障支出的比重。同時,還要採取有效措施補充社會保障基金,包括髮行社會保障長期債券、變現部分國有資產等。)

4、加強社會保障法制建設(應儘快加強我國社會保障法制建設依法規範和管理社會保障工作,健全社會保障基本的監督和管理機制。社保基金的徵收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工作。為了保障社會保障基金的徵收及時和足額到位,必須有一套嚴格規範的徵收管理制度和強有力的措施為保障。當前,在社保費的徵收中時常出現協商繳費、拖延繳費、拒繳社保費的現象就是由於社保法律不夠健全。結局這些問題的根本措施就是實施税費改革,儘快的健全社會保險的法制建設。同時,積極運用電子技術手段,建立統一覆蓋全國的社會保障技術支持系統,實現現代化管理。)小組看法及啟示

1、充分發揮“社會保障制度”的“減震” 與“穩定”功能

2、重視弱勢羣體與貧困人口

3、“社會保障制度”也要貫徹公平正義

4、“社會保障”與“商業保險”建立聯動機制

1、充分發揮“社會保障制度”的“減震” 與“穩定”功能

目前中國大陸的社會保障制度存在立法缺失、社會化服務發展緩慢、覆蓋範圍有限、統籌層次偏低、資金的籌措及管理不到位等諸多問題。社會保障制度在現代社會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改革扣完善現行社會保障管理體制,加快社會保險各項制度建設,提高社會保險統籌層次,發展社區化的社會保障服務等。可充分發揮社會保障在社會生活中起到“穩定器”、經濟運行的“減震器”、實現社會公平的“調節器”作用。

2、重視弱勢羣體與貧困人口

重點考慮弱勢羣體,要用公平的理念來推進農村的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主張起碼在城鄉的貧困人口的救濟制度應該是統一。

3、“社會保障制度”也要貫徹公平正義

保障公平正義,一個決定性的因素是處理好分配領域中的關係和矛盾。

要逐步建立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慈善事業相銜接的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要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加快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加快建立適應農民工特點的社會保障制度,逐步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養老保險制度。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加快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加強對困難羣眾的救助,發展以扶老、助殘、救孤、濟困為重點的社會福利。注意發揮商業保險在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中的重要作用,並積極發展慈善事業。保證所有社會成員都能夠分享到改革發展的成果。

4、“社會保障”與“商業保險”建立聯動機制

商業保險具有經濟補償、資金融通和社會管理功能,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風險管理的基本手段,也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隨着改革的深化和推進,社會利益格局不斷調整,傳統的社會管理模式亟待轉型,政府有必要引入商業保險機制參與社會管理,完善社會保障機制建設與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