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郭襄和張三丰的故事【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86W

郭襄和張三丰的故事【多篇】

郭襄和張三丰的故事 篇一

郭襄自己本是傷心人,但看見張君寶孤苦無依,便放下自己的苦惱,為張君寶的前途籌劃。她送給張君寶金絲鐲作為信物,要張君寶去襄陽找自己的父母,讓他有一個好的歸宿。郭襄還不忘囑咐張君寶去了郭家之後要順着郭芙姐姐的脾氣,以免吃苦頭,郭襄古道熱腸,有真正俠義情懷。

天地茫茫的孤寂無助之中,張君寶必須獨自面對命運的挑戰,實現生命的自我價值。一個極偶然的機會,讓張君寶觸景生情,心下感悟,決心不去寄人籬下,而奮發圖強,自立門户。張君寶獨自上武當山修煉,終於豁然貫通,體悟了人生宇宙,武功道學的真諦,成了一代宗師。

由張君寶到張三丰,自己拿主意,有主見是第一因素,但郭襄給他作的榜樣也是很重要的。張君寶對郭襄,有一種少年人獨特的微妙的敬慕和好感。郭襄的獨立,俠義情懷,見義勇為,打抱不平,無疑給了張君寶內在的影響。張君寶很想做出成績來給郭襄看,讓郭襄驚歎,改變郭襄對自己的觀感,其實是張君寶祕密的進取動力之一。

《倚天屠龍記》裏原文有答案了。郭襄笑道:“這麼説來,你師父非但不是受罰,反而是在練功了,倒是我的多事。”張君寶忙道:“姑娘一番好心,師父和我都十分感激,永遠不敢忘記。”郭襄輕輕歎了口氣,心道:“可是旁人卻早把我忘記得一乾二淨了。”

只聽得樹林中一聲驢鳴,那頭青驢便在林中吃草。郭襄道:“張兄弟,你也不必送我啦。”呼哨一聲,招呼青驢近前,張君寶頗為依依不捨,卻又沒甚麼話好説。 郭襄將手中那對鐵鑄羅漢遞了給他,道:“這個給你。”張君寶一怔,不敢伸手去接,道:“這……這個……”郭襄道:“我説給你,你便收下了。”

張君寶道:“我……我……”郭襄將鐵羅漢塞在他的手上,縱身一躍,上了驢背。這日午後,來到一座大山之前,但見鬱郁蒼蒼,林木茂密,山勢甚是雄偉。一問過路的鄉人,得知此山名叫武當山。

他在山腳下倚石休息,忽見一男一女兩個鄉民從身旁山道上經過,兩人並肩而行,神態甚是親密,顯是一對少年夫妻。那婦人嘮嘮叨叨,不住的責備丈夫。那男子卻低下了頭,只不作聲。

但聽那婦人説道:“你一個男子漢大丈夫,不能自立門户,卻去依傍姐姐和姐夫,沒來由的自己討這場羞辱。咱們又不是少了手腳,自己幹活兒自己吃飯,青菜蘿蔔,粗茶淡飯,何等逍遙自在?偏是你全身沒根硬骨頭,當真枉為生於世間了。”那男子“嗯、嗯”數聲。那婦人又道:“常言道得好:除死無大事。難道非依靠別人不可?”那男子給妻子這一頓數説,不敢回一句嘴,一張臉脹得豬肝也似的成了紫醬之色。

那婦人這番話,句句都打進了張君寶心裏:“你一個男子漢大丈夫,不能自立門户……沒來由的自己討這場羞辱……常言道得好,除死無大事,難道非依靠別人不可?”他望着這對鄉下夫妻的背影,呆呆出神,心中翻來覆去,盡是想着那農婦這幾句當頭棒喝般的言語。只見那漢子挺了挺腰板,不知説了幾句甚麼話,夫妻倆大聲笑了起來,似乎那男子已決意自立,因此夫妻倆同感歡悦。

張君寶又想,“郭姑娘説道,她姊姊脾氣不好,説話不留情面,要我順着她些兒。我好好一個男子漢,又何必向人低聲下氣,委曲求全?這對鄉下夫婦尚能發奮圖強,我張君寶何必寄人籬下,瞧人眼色?”

言念及此,心意已決,當下挑了鐵桶,便上武當山去,找了一個巖穴,渴飲山泉,飢餐野果,孜孜不歇的修習覺遠所授的九陽真經。張君寶對郭襄不捨。郭襄主動要走了,而且想着的是楊過。張君寶覺得,去到了襄陽,見到了郭靖郭芙,也是低聲下氣、委曲求全、寄人籬下、瞧人眼色。但骨子裏,他知道:去到了郭襄身邊,恐怕也始終不是主角。所以,不去了。趙敏來要滅武當山時,張三丰最後叮囑的一句話:張三丰從身邊摸出一對鐵鑄的羅漢來,交給俞岱巖道:“這空相説道少林派已經滅絕,也不知是真是假,此人是少林派中高手,連他也投降敵人,前來暗算於我,那麼少林派必遭大難無疑。這對鐵羅漢是百年前郭襄郭女俠贈送於我。你日後送還少林傳人。就盼從這對鐵羅漢身上,留傳少林派的一項絕藝!”説着大袖一揮,走出門去。這鐵羅漢,是張三丰的尊嚴,也是張三丰的情義。已經夠了。

歷史上真實的張三丰 篇二

張三丰一生的事蹟,如神龍見首不見尾,在所有後世人的心中,越來越覺得神祕難測。所以有關張三丰的傳説也是非常之多。張三丰最後卒於何時,也無法考證,甚至有人相信張三丰一直活着,他長生不老,始終逗留人間。

張三丰,這個名字在今天依然知名度極高,不但金庸先生的小説中塑造過他性格慈祥和藹、武功深不可測的形象,讓人感覺十分可親可敬。更有像《太極張三丰》之類的電影,也是讓我們百看不厭。有個美眉曾對我講,李連杰在片中身穿黑色道袍,揮灑自如地演示太極拳術的扮相實在是帥呆了。

不過歷史上的張三丰的身材相貌,和李連杰恐怕不盡相同。歷史上載張三丰:“頎而偉,龜形鶴背,大耳圓目,鬚髯如戟。”身材要比李連杰高得多,形貌也是非常雄壯,不像李連杰那樣清秀。這一點,《神鵰俠侶》上描寫的倒大致不差,上面描寫的少年張君寶(張三丰)的相貌是:“形貌甚奇,額尖頸細,胸闊腿長,環眼大耳”。我們現在傳説張三丰早年是少林寺的小沙彌,後來逃出寺來出家修道,但此事歷史資料中似乎無載,當屬小説家言。

對於張三丰早年的情況,現在比較確鑿的資料非常少。像電視劇《少年張三丰》之類的故事純屬胡編亂造。

要説比較嚴謹正規的史料,當然是《明史·張三丰傳》了。但《明史·張三丰傳》中只説他是遼東懿州人,早年時的其他情況一概沒有説,只是説了一下張三丰成名後的行止。傳中説張三丰無論寒暑,都只是一身破衣服防風擋寒,一箇舊蓑衣經霜遮雨。張三丰不大注重儀表,也不很講衞生,經常穿得邋里邋遢。所以人們也常稱他為“張邋遢”,或者叫他“邋遢道人”。

張三丰飯量很大,一下子吃一升或一斗米都不在話下,但有時候卻也可以好幾天才吃一頓飯,甚至好幾個月不吃飯。他的另一個愛好就是喜歡雲遊四方,常常是居無定所,高興時穿山走石,疲倦時鋪雲卧雪。或處窮山,或遊鬧市,嬉嬉自如,旁若無人。有人相傳他一日能行千里,呂祖有詩曰“朝遊北海暮蒼梧”,張三丰大概也能辦得到吧。《德安府志》中曾記載過,張三丰一度在太平山上隱居,雖是隱居,但張三丰天性隨和,和當地的父老鄉親們還挺熟絡的。這天張三丰要走了,邀請這些鄉里的老人們來吃頓飯做別,但張三丰山上久不生火,連火種也沒有了,張三丰説下山去取,頃刻之間就回來了,然而上山下山要往返四十里地呢。同時張三丰還又買來一點豆腐來下菜,當時也不興弄個塑料袋一盛,而是用木板託着拿來的。吃完飯後,張三丰囑咐他們,這是唐邑城西關姓王家的東西,幫我把這豆腐板還了吧。這些老鄉找到這個地方一問,還真是姓王這人的東西,然而唐邑城離太平山要有一百四十多裏地哪!

另外張三丰武功卓絕也是有記載的,據説他悟成太極拳後,曾“以單拳殺賊百餘,遂以絕技名於世”。這是歷代道家高人中唯一顯示過武功的記載。如果屬實,張三丰的武功似乎較武俠小説中的描寫尚有過之,一拳就打死上百個賊人,比之降龍十八掌、大金剛拳什麼的絲毫不遜色。

張三丰修道時也相中了武當山這個地方,原來我們説過,陳摶老祖也曾在武當山修道多年。張三丰遊玩了武當山後,對人説:“此山異日必大興”。但當時的武當山,上面的觀舍全都毀於兵火,成了一個標準的荒山。張三丰和徒弟們砍去荊棘,清理了瓦礫,搭了幾間草屋住着,雖然沒有辦房產證什麼的,卻算是先把武當山這個風水寶地佔下了。據説張三丰在武當山修道時,常坐在五棵古樹下,然而“猛獸不噬,鷙鳥不搏”,他登山時輕捷如飛,隆冬常卧在雪中,鼾聲如雷。人們都感到驚異,認為他是奇人。當時有邱玄靖、孫碧雲、周真德、楊善澄、劉古泉、盧秋雲等人拜他為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