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桂林山水的教學實錄(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8.91K

桂林山水的教學實錄(多篇)

佈置作業。 篇一

師:課後作業——

1、背誦課文;

2、練筆:寫寫感受或運用典型句式寫幾句話。

導學第三自然段。 篇二

師:用第二自然段的學法快速學習第三自然段。

生:(自學第三自然段)

師:開始交流。課文寫了桂林山的那些特點呢?

生:奇、秀、險。(師板書)

師:你對哪個特點最感興趣或印象最深?談談體會。

生:桂林山的“險”留給我印象最深。因為它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真是太險了!

師:這麼險的山峯高高矗立着,課文中用了一個詞語來形容——

生:危峯兀立!

師:看,這就是危峯兀立!(多媒體映示獨秀峯高高矗立的畫面)

能把這個詞語讀好嗎?想象一下,你站在山腳或山頂!

生:危峯——兀立!(讀得很到位)

師:這“危”就是——

生:險!

師:多險?

生: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

師:能把這句話讀好嗎?

生:生讀得入情入境。

生:桂林山的“奇”給我的印象最深。它奇在拔地而起,而且各不相連;奇在它的形態千奇百怪。

師:體會得非常全面!

生:我平時見到的山峯往往都是連綿起伏的,而這裏的山峯卻是一座座獨立的。很少見,很獨特!

師:這就是“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多媒體映示相關畫面)能把它讀好嗎?

(生讀詞語)

生:這裏的山峯形狀很多,而且十分奇特!

師:課文中好像就寫了三種形狀呀?(作懷疑狀)

生:不,還有好多好多!

師:好!那就請大家聯繫我在課間看過的錄象,或者展開豐富的想象,來把形態説具體些!

“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示意學生一一説下去)

生:像蘋果,像神筆,像羊角,像駿馬,像竹筍,像猴子,像紫金冠,像“童子拜觀音”……

師:許許多多的形狀,數不盡,説不完,這就是——

生:形態萬千!

師:這麼多奇形怪狀的山峯矗立在那裏,這就是——

生:奇峯羅列!

師:哪些同學對這“奇”感興趣了?把這句話讀好。

(生讀句子,很投入)

生:我對“秀”特別感興趣。因為翠綠的屏障和新生的竹筍我都很喜歡。屏障本來就很美,翠綠色的,那就更美了;竹筍,説明那山尖尖的,很有趣!

生:我尤其喜歡那“新生的竹筍”,充滿了生機,充滿了活力,很可愛!

師:在你眼裏,這山都活了!(很動情地肯定)兩位同學體會得那麼好,能把自己感悟到的讀出來嗎?

(生讀得聲情並茂)

師:同學們,桂林山的一個特點就足以讓我欣賞,品味,如今,它集這些特點於一體。難怪作者要這樣讚歎——

生:我攀登過……遊覽過……卻從沒看見過桂林這一帶的山!(即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話)

師:是峯巒雄偉的泰山不夠美嗎?是紅葉似火的香山不夠迷人嗎?而是……

生:桂林的山實在太美了!跟它相比別的山就遜色了。

師:因此,我説,桂林的山——

生:甲天下!

師:還有不同的感悟嗎?

師:學到這裏,我可以把餘留的半個問號完全擦去了。(擦除剩下的半個問號)

結昇華,抒情表達。 篇三

師:同學們,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客在欣賞桂林美景後創作了詩歌散文來讚頌它。唐代大詩人韓愈曾這樣寫道:“水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此時此刻,你也一定很想來讚一讚吧!

(學生在插圖旁寫話)

生:桂林山水甲天下,綠樹紅花山水間。雲霧迷濛圍山頂,竹筏小舟蕩灕江。(劉佳敏)

師:劉佳敏成小詩人啦!祝賀你!(帶頭鼓掌,其他學生也以掌聲祝賀)

生:奇峯、秀山、險石,是桂林的山;如鏡、如練、如玉,是灕江的水。山圍水,水映山,怎能不叫人感歎!(王姬)

師:散文化的語言!如果把“感歎”換成“讚歎”,更合適。

生:碧水平如鏡,翠山尖似筍。空中雲霧飄,江上小舟蕩。(黃科)

生:連綿不斷桂林山,平如銀鏡灕江水。青山綠水兩相和,如痴如畫不願歸。(王佳沁)

師:桂林的山連綿不斷嗎?還有,老師只聽説過“如痴如醉”“如詩如畫”。改改看,好嗎?

生:拔地而起桂林山,平如銀鏡灕江水。青山綠水兩相和,如痴如醉不願歸。

生:山繞水,水映山,雲霧迷濛桂林的山。綠樹紅花山間綴,竹筏小舟江上飄。(曹一丹)

生:桂林山水甲天下,山水風光無虛名。雲霧迷濛繞山頭,綠樹紅花滿山谷。桂林因其山水翠,成為千古之勝地。(徐敏誠)

師:想不到,我班竟會有這麼多的小詩人!我知道,還有很多同學想交流。那麼,就請謄寫在練筆本上,讓老師好好欣賞。

解結構特點,遷移寫作方法。 篇四

師:同學們,正因為作者善於發現美,才讓我盡情地欣賞到了桂林山水的美。那麼,在這節課的學習中,你發現美了嗎?

生:我發現課文中的語言很美。在描寫山水的特點時,句式都差不多的。

師:這種寫法叫做排比。

生:我還發現在寫特點時,都是先概括講特點,再把特點寫具體。

師:很會發現!(多媒體映示語句框架:真啊,。)

你能試着用這樣的句式來説幾句話嗎?下列話題供大家參考。

(多媒體映示:

家鄉的銀杏樹真啊,。

大興安嶺的嶺真啊,。

我的校園真啊,。

今天的天氣真啊,。)

生:今天的天氣真熱啊,熱得我整天呆在空調裏走不出去。

生:今天的天氣真熱啊,熱得連小狗都伸着舌頭直喘粗氣。

生:今天的天氣真冷啊,我穿了羽絨服還直打哆嗦。

生:我的校園真靜啊,靜得能聽到繡花針掉落到地上的聲音。

師:哦,這麼誇張?用來描寫安靜的教室比較妥當。

生:家鄉的銀杏樹真粗啊,三個人拉起手來,才能把它圍住。

生:家鄉的銀杏樹真高啊,有四層樓那麼高。

生:大興安嶺的嶺真多啊,在疾馳的火車上看了幾個鐘頭也沒看完。

師:説得真好!説明大家能熟練運用這樣的句式了。大家不但能發現美,還能運用美。老師還發現另外的美呢?

看,課文以“桂林山水甲天下”作總起,然後分別寫水和山的美,最後總寫山水相映成趣渾然一體之美,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作總結。這就是典型的“總—分—總”結構。

(師邊陳述邊將板書用線條聯結起來,讓學生感受文章的結構之美。)

導入。 篇五

師:同學們,讓我再次走進桂林山水。學習第一段時,我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生:桂林山水的美真的“甲天下”嗎?(師在題目下板書:甲天下?)

師:上節課我欣賞了灕江的水,它是那麼的……那麼的……那麼的……

生:靜、清、綠。(師逐一板書)

師:讓我看着美麗的灕江,深情地贊贊它!(多媒體映示灕江美景)

生:(深情吟誦第二自然段)

師:欣賞着如詩如畫的灕江,我不由得讚歎——桂林的水

生:甲天下!

師:這時,我心中一半的疑問已解除了。(順勢擦去半個問號)那麼,桂林的山是否也同樣“甲天下”呢?請大家學習第三自然段。首先回憶一下上節課中第二自然段的學法。

生:初讀,找出特點;

精讀,找出自己最感興趣的或印象最深的那個特點,圈圈劃劃,寫寫體會;朗讀表達。

導學第四自然段。 篇六

師:孤立地看,桂林的水很美,桂林的山也很美。山繞水,水映山,山水相映成趣,渾然一體!看——(播放剪輯的與課文內容相符的有關鏡頭)

師:這樣的山……這樣的水……再加上空中……山間……江上……(教師作適當提示,生根據畫面描述——)

生:圍繞着這樣的水,倒映着這樣的山,雲霧迷濛,綠樹紅花,竹筏小舟……

師:讓你感到像是走進了一幅畫!

生:應該是“連綿不斷的畫卷”,書上也是這麼寫的!

師:你們説的沒錯。可用畫來形容眼前的美景,也沒錯啊!(師作迷惑不解狀)

生:灕江的水靜、清、綠,桂林的山奇、秀、險,特點很多,所以要用“連綿不斷的畫卷”來表達。

師:哦?這些特點都是孤立開來的?

生:不是!它們應該是渾然一體的!

生:因為這裏的山很多,這裏的水很長,這樣的景色既看不完,也看不厭,説不盡道不完。所以要用“連綿不斷的畫卷”來表達。

師:是啊!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從桂林城到陽朔,航程有80多公里,這一路的風景怎是一幅畫所能畫完的呢?

(出示小黑板:“連綿不斷的畫卷”)

能把它讀好嗎?

(生讀得有聲有色)

師:難怪作者讚歎——(多媒體映示相關文字)

生:“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師:當代著名作家賀敬之這樣深情地讚美桂林山水——

(多媒體映示《桂林山水歌》開頭部分的詩句,師生深情吟誦)

師:雲中的神呵,霧中的仙,

生:神姿仙態桂林的山!

師:情一樣深呵,夢一樣美,

生:如情似夢灕江的水!

師:水幾重呵,山幾重?

生:水繞山環桂林城……

師:是山城呵,是水城?

生:都在青山綠水中……

師:同學們,詩很美,課文中的語言也同樣很美!讓我好好地讀讀課文的最後一段,老師給大家配上音樂

(生各自練讀,指名配樂朗讀,根據畫面提示試背)

師:同學們,此時此刻,我真想由衷地讚歎——

生:桂林山水甲天下!

師:我心中的問號早已蕩然無存,此刻,取而代之的是——

生:感歎號!(異口同聲地)

(師在“桂林山水甲天下”之後加上重重的感歎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