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世界的氣候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63W

世界的氣候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世界的氣候教學反思 篇一

《世界的氣候》一節難點較多,氣候類型名稱比較多,而有關各種氣候類型的具體分佈狀況不是很清楚,對氣候特點這部分知識的分析就更不到位,常常出現“張冠李帶”的現象。

經過分析與比較,我覺得先讓學生在世界氣候圖上認識各個氣候類型的分佈,首先讓學生找出主要的熱帶、温帶和寒帶氣候類型,再找出亞歐大陸東西部和大陸內部的主要氣候類型,對這節課的內容行程直觀的認識,最後再開始運用各自的氣温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分析氣候特點,這樣由易到難,逐層遞進,再加上直觀形象的課件展示,學生比較容易接受。學生基本上掌握了各氣候類型名稱和分佈,學會了如何分析和表述某地的氣候特點的方法。

在以後的教學中一定要把課給設計好,儘量把難的問題處理簡單,從學生的角度去設計自己的教學,而且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調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體驗到學習地理的快樂!

世界的氣候教學反思 篇二

本節課內容是第二章最難的一節,本節課就是前兩節《世界的氣温》和《世界的降水 》的綜合運用。所以説這一節課對於國中學生的理解水平來説,理解起來很難,特別是看世界氣候類型圖或氣温曲線圖和降水柱狀圖來明確某一氣候類型的世界分佈及氣候特點。

所以這一節內容講解時要注重看圖訓練講解,注重學生對世界氣候圖的理解記憶。

這一節在講解過程中不要泛泛的講全球各地的氣候,只要學生看圖能知道主要氣候類型在哪有分佈 ,有什麼樣的分佈規律就可以了。主要以亞歐大陸為例來進行講解,因為考試時對於咱們中國的學生考查有關亞歐大陸的內容更多些 。

我們教學的目的除了教給學生知識外,還有就是讓學生了解我們周圍的生存環境,在以後的生活中有一定的應用。

通過這已經接課內容的學習使我有重新認識到學生看圖學地理的`重要性和效率。説白了學地理就是在學地圖,只有地圖會看會讀了才能學好地理。不會看地圖永遠不可能把地理學好的。所以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還要將強對學生讀圖看圖能力的培養,講課看圖,做題也要多訓練讀圖題。

還有就是注重培養學生前後連貫學習的習慣。因為這一節就是前兩節的總結應用,所以在講授這一節內容是要學生適時的回憶前面的學習內容,這既學習了新知識,又複習了舊知識,並且把前面學習的知識應用到後面的學習中,教學效果更好。

世界的氣候教學反思 篇三

本節課內容知識難度較大,趣味性差,理論性強,需要記憶和理解分析的比較多,學好這一節不僅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基礎,而且還要求學生具有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識記能力和運用能力。但我校學生合作意識差,惰性強,學習積極性不高,而且地理作為非會考學科,學生對地理課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課堂上參與意識較弱。因此,為了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我認真研讀了地理課程標準及解讀,認真把握教材,結合區裏一題統領的原則,認真設計問題,調控教學過程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很好地完了本節教學。具體反思如下:

首先,成功點主要表現在:

1.多媒體利用效率高:課件中使用了大量的圖片和地圖,比如世界氣温分佈圖、世界降水量分佈圖、世界氣候類型分佈圖、各種氣候類型的氣候直方圖及多種景觀圖片等等,這大大優於傳統教學方式。各種氣候類型對學生來説,是比較抽象和空洞的,利用圖片可以大大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通過圖片上植被的特點,學生能感受到該氣候的氣温和降水的情況,加深對氣候類型的認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知識的學習與生活實際聯繫緊密。利用學生現有的生活經驗,既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又體現了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這一新課程理念,讓學生充分感受地理與生活的聯繫,增加學生的興趣。例如:利用大家熟悉的當天的天氣預報回憶天氣特點及描述方式,然後利用對比方法引出氣候這一概念。氣候特徵的描述方法及組成要素,就是利用學生對家鄉哈爾濱市的氣候描述突破的。

3.注重三維目標的落實:通過學生自主讀書、讀圖,瞭解世界氣候類型名稱、分佈;通過分析氣候直方圖,學會描述氣候特點的方法,突出重點。通過對比地中海氣候特點和家鄉氣候特點,瞭解哈爾濱氣候特點優勢,培養熱愛家鄉的情感。

4.課堂提問科學合理:

(1)問題設計具有針對性:經過認真備課,本着“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思想,精心設計問題。比如複習舊知(世界的降水量分佈有什麼規律?)時,為了降低難度,我將問題設計成填空的形式;為了讓學生回憶氣候的描述方式及特點,我設計問題:你能描述哈爾濱的氣候特點嗎?從而引出不同氣候的描述方式,總結出氣候的特點,這樣的銜接處設計的問題非常得體;而本節課的重點是氣候的類型及分佈,因此在讀圖活動時為了提高效率,先讓學生觀察圖,試着針對圖提出問題讓組內成員回答,然後我出示相應的問題,引導學生逐步分析,既給學生自主權,又逐步突破了障礙,突出了重點。而對家鄉的氣候優勢分析時,我提出問題:根據氣候直方圖,判斷家鄉氣候屬於哪一種氣候類型?你喜歡這種氣候嗎?你知道這種氣候最大的優勢是什麼嗎?這一系列問題既可以檢測學生利用氣候直方圖描述氣候特點的能力,又可以通過分析氣候優勢,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我認為這是在關鍵處()設計的問題。

(2)提問的方式較為靈活:比如課前預設好的教師提問,體現學生自主學習時的學生自問、互問,學生回答不完整時的追問,分析完問題後的學生針對不明白的地方的提問等等,總之,我儘量運用多種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熱情,激發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有效參與學習。

(3)注意了科學的等待時間:在近期的“有效提問”理論學習過程中,我懂得了提問要給學生時間,不是教師提問後學生馬上舉手,代表學生表現好,能力強,效果佳。因此,提問後我都儘量停留幾秒鐘時間,稍難的問題就多等一會,只有學生認真思考的問題才是有價值的問題。在學生回答的不夠完整或表達不清時,給予學生“第二等待時”,耐心的聽完,耐心地加以引導,而不把學生思維的火花隨意地泯滅。

5.學生讀圖時深入指導:剛剛升入國中的學生對地理的學習還不太適應,尤其是地圖的使用,因此在小組讀圖時,我進過巡視,對需要幫助的同學耐心指導,體現教師的主體地位。同時也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信心,在後面的學習中積極參與,提高了教學實效性。

6.注重激勵性評價,學生積極性高:課堂上學生學習積極性非常高,對於不太肯定的答案常常猶猶豫豫地舉手,因此我會説“勇敢些,抓住表達的機會!”對於平時學習不積極,本節課表現好的學生我用非常肯定的語氣説:“本節課你表現非常好,老師希望你保持着這種學習熱情,以後的學習會收穫很大的!”判斷天氣還是氣候的語句時,我提問了坐在最後不打算回答問題的一名同學,我觀察他不打算參與課堂學習,提問時我用體態語言和語氣進行提示,結果他回答正確了,“好極了,你的答案是正確的!”激發了他學習的信心和熱情,結果在課堂上表現的非常積極。

不足之處表現在:

1、備學生不夠細緻。因為想當然地認為學生對讀圖方法掌握的很好,因此在分析氣候類型分佈時,指導的少一些,結果在尋找亞歐大陸西部、中部、東部的氣候類型時有些亂,分不清大陸西部、大陸東部。

2、時間安排有些前鬆後緊。為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我在學生讀圖瞭解世界氣候類型及分佈時花費時間稍多,稍有些囉嗦,比如學生讀圖時就應該提醒填表格,結果有些窩工,導致後面利用氣候直方圖描述氣候特點這部分教學時間有些緊。本應由學生分析氣候特點的,結果集體回答,不能對個別學生進行檢測。尤其是温帶海洋性氣候和温帶大陸性氣候的閲讀,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少。

3、總結性的內容仍需給學生機會。為了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常常出現預期的答案就趕緊總結出結果,比如,氣候的特徵、世界氣候複雜多樣,氣候特點“以温定帶、以水定型”等等,學習的主動權沒有完全還給學生,對本節教學留下了遺憾。

4、反饋練習涵蓋的知識面不全。本節學生除了瞭解世界氣候類型及分佈,還要會用氣候直方圖描述氣候特徵,而在設計練習時忽略了運用氣候直方圖判斷氣候類型,沒法檢測學生掌握的程度。

以後再上這節課時,我會摒棄自己的不足,發揚優點,爭取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是一種動態的活動,學無止境,教無定法,因人因時因地而已,我要不斷的在理論學習基礎上調整自己的教學,使自己成為學生喜愛、家長滿意、領導放心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