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記金華的雙龍洞原文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6W

記金華的雙龍洞原文精品多篇

記金華的雙龍洞 篇一

4月14日,我在浙江金華,遊北山的雙龍洞。

出金華城大約五公里到羅店,過了羅店就漸漸入山公路盤曲而上山上開滿了映山紅,無論花朵和葉子,都比盆栽的杜鵑顯得有精神油桐也正開花,這兒一叢,那兒一簇,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紅色,在別處似乎沒有見過粉紅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紅,再加上或濃或淡的新綠,眼前一片明豔。

一路迎着溪流隨着山勢,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流聲也時時變換調子入山大約五公里就來到雙龍洞口,那溪流就是從洞裏出來的。

在洞口抬頭望,山相當高,突兀(wù)森鬱,很有氣勢洞口像橋洞似的,很寬走進去,彷彿到了個大會堂,周圍是石壁,頭上是高高的石頂,在那裏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開個會,一定不覺得擁擠泉水靠着洞口的右邊往外流這是外洞。

在外洞找泉水的來路,原來從靠左邊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雖説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隻小船進出怎樣小的小船呢?兩個人並排仰卧,剛合適,再沒法容第三個人,是這樣小的小船船兩頭都繫着繩子,管理處的工人先進內洞,在裏邊拉繩子,船就進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頭的繩子,船就出來我懷着好奇的心情獨個兒仰卧在小船裏,自以為從後腦到肩背,到臀部,到腳跟,沒有一處不貼着船底了,才説一聲“行了”,船就慢慢移動眼前昏暗了,可是還能感覺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我又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大約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陸了,這就到了內洞。

內洞一團漆黑,什麼都看不見工人提着汽油燈,也只能照見小小的'一塊地方,餘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麼寬廣工人高高舉起汽油燈,逐一指點洞內的景物首先當然是蜿蜒在洞頂的雙龍,一條黃龍,一條青龍我順着他的指點看,有點兒像其次是些石鐘乳和石筍,這是什麼,那是什麼,大都依據形狀想象成神仙、動物以及宮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這些石鐘乳和石筍,形狀變化多端,再加上顏色各異,即使不比作什麼,也很值得觀賞。

在洞裏走了一轉,覺得內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來進房子那麼大泉水靠着右邊緩緩地流,聲音輕輕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裏我排隊等候,又仰卧在小船裏,出了洞。

雙龍洞簡介: 篇二

雙龍洞屬巖溶景觀,位於雙龍洞景區中心,以洞中有洞、卧船入洞為特色,是整個雙龍風景名勝區核心景觀和標誌景觀,根據史料記載,西漢元帝年間(公元前48年-公元前33年)劉仲卿大將遭誣貶後,隱居於金華山中,唐代的柳宗元為之撰寫了《劉仲卿隱金華洞》(雙龍洞古代亦稱金華洞),從那時算起,雙龍洞的歷史已長達2000多年。

雙龍洞海拔約520米,由內洞、外洞及耳洞組成,洞口軒朗,兩側分懸的鐘乳石一青一黃,酷似兩龍頭,兩龍頭在外洞,而龍身卻藏在內洞,故名“雙龍洞”。金華雙龍洞距金華市區約8公里,坐落在海拔350-450多米的北山南坡,除底層的雙龍洞之外,還有中層的冰壺洞和最高的朝真洞。雙龍洞分內、外兩洞,外洞高大明亮,洞高66餘米,長、深各33餘米,面積1200多平方米。洞內陳放着一排排石桌、石椅,可容千人品茶避暑。

雙龍洞最奇趣的是外洞與內洞之間,有一塊巨大的巖石覆蓋在一流清泉之上,水道寬丈餘,巖底僅離水面一尺左右,進出裏洞,只得用小船,人直躺在船底,小船從巖底的水面穿引而入,當穿到巖底中間時眼前一片漆黑,似乎周圍的巖石一齊朝身上擠壓過來,巖石幾乎擦着鼻子。進10米,又豁然開朗,被譽為奇觀。內洞約有2200多平方米,巖洞深邃。在小船上岸處,抬頭仰望,有一條青色鍾乳巖紋自東北洞頂蜿蜒而來,另有一條黃色鐘乳石自西北俯衝而至,人們稱為“雙龍”,龍狀清晰可辨,形象逼真。洞內鍾乳、石筍奇形怪狀,縱橫交錯。

雙龍洞有着燦爛悠久的歷史文化,文化遺產博大豐厚。東晉以來就為世人所鍾情,唐宋明清幾度輝煌,文人墨客慕名而來,李白、王安石、孟浩然、蘇軾、李清照等歷史名人都曾有佳作。旅行家徐霞客寫下了近5000多字的遊記。現代文學家郁達夫、葉聖陶、郭沫若、艾青等都為雙龍洞寫過膾炙人口的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