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72W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精品多篇)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 篇一

1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包含1個多音字:系)及新詞,認讀2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瞭解遊記中按遊覽順序連段成篇的寫作方法和過渡句在文中的作用。

3、學習“孔隙”的寫法寫一段話,從不同方面圍繞一個意思寫具體,養成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

4、瞭解金華雙龍洞奇異的景象,產生熱愛祖國秀麗山河的情感。

2學情分析

學生在以往的學習中,想象力就得到了培養和鍛鍊,因此他們有想象的能力和基礎,同時,有些學生可能已經去過金華的雙龍洞,這些學生的發言、圖片和錄像都可能調動其他學生的想象力。但有感情地朗讀寫景的文章,對學生來説恐怕有一定難度,還需教師指導。寫法的學習還需在深入閲讀理解的基礎上準確把握,大膽嘗試。

3重點難點

1、準確把握金華雙龍洞洞口、孔隙、內洞的特點,體會景觀的奇異、美麗。

2、掌握孔隙寫法,進行仿寫練習。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詞,理解相關“新綠、突兀森鬱”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1.2學時重點

1、重點:理解相關“新綠、突兀森鬱”等詞語。理清文章層次。

4.1.3學時難點評

1、難點:明確文章兩條線索

4.1.4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一、揭題、釋題,讀第一段

1、揭題:

今天,我們學習老作家、老教育家葉聖陶爺爺的遊記──記金華的雙龍洞。

2、釋題:

“記”是什麼意思?

3、讀第一段。

活動2【講授】二、初讀課文

1、激趣:

聽説,雙龍洞的景色非常奇特,我也真想去遊覽一番,你們想去嗎?要想去,事先要對雙龍洞有些瞭解,課文會告訴你。趕快朗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遇到難讀的句子要多讀幾遍,遇到生字更要多讀幾遍。快讀吧。

2、自由讀課文。

3、檢查學習字詞和課文的情況。

活動3【講授】三、理清順序

1、看,這是什麼?(出示小紅旗小黃帽)誰用的?説起導遊這個職業,可真好,天南海北,遊山玩水。現在,有一個當導遊的機會,你們想不想當?想當的都來當吧,現在,你們都是導遊,就我一個遊客。(讓一個女生起立)導遊小姐,你怎麼安排我今天的旅遊路線?教你一個方法,可以畫一張遊覽示意圖。怎麼畫?細細讀課文,藉助課文中地點轉換的語句來畫。例如:四人小組合作製作一張。一組板演。導遊小姐,你怎麼安排我今天的旅遊路線?你這個導遊當得真好,這個旅遊帽作為獎品獎給你。

活動4【活動】四、學習第二段

1、剛才就我一個遊客太冷清了,你們還是陪伴我一起來當遊客吧。現在讓我們從金華出發到雙龍洞去,請你注意欣賞沿途景物。(出示相機)看,老師手中拿的是什麼?你們也帶了嗎?下面請同學們當攝影師,把路上的美景拍攝下來,並且配上解説詞。(出示一張照片做例子)拍鏡頭時,要拍一個你最喜歡的景物,配解説詞時,要使用文章的句子。要完成這件工作,先要好好地朗讀2~3段。

2、學生自由朗讀2~3段。

3、討論:

⑴你拍了什麼鏡頭?為什麼拍了這了這個鏡頭?隨學生出示圖,補充介紹:映山紅花色眾多,有紫紅、紅、桃紅、粉紅、橙、金黃、雪青、純白等顏色。

⑵還有誰也拍了這個鏡頭,你們願不願意來一次配解説詞的比賽。

⑶猜一猜,油桐開的花是什麼顏色的?出示圖。

⑷出示實物,新綠。

4、看到大家拍了這麼多的鏡頭,我也憋不住了,我讓你們看看我拍的鏡頭,不過,我有一個問題。(出示問題:溪聲為什麼會變換調子,溪流與雙龍洞有什麼關係?)播放錄象,看完後討論。指導朗讀。

5、一路上,有山有水,景色美麗,請你能否用一個詞來形容這些景色。比如,葉聖陶爺爺就用了一個詞──明豔,你用什麼詞?

6、景色美,文章美,我們來把它背下來,請你選擇你喜歡的一句話背給同桌聽。

活動5【作業】作業

這堂課,我們遊了路上,又遊了洞口和外洞,玩得開心嗎?今天回去,把你的見聞告訴給你的爸爸媽媽聽。

4.2第二學時

4.2.1教學目標

1、通過閲讀,感受金華雙龍洞自然景觀的美,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2、通過感悟按課文記敍的遊覽順序,學習有條理敍述的表達方式,體會作者用詞造句的準確和樸實。

4.2.2學時重點

1、瞭解外洞、孔隙、內洞的特點,分清文章主次。

2、感受孔隙的低矮、窄小。

4.2.3學時難點

學會運用恰當詞句描繪事物和表達情感的寫作方法。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 篇二

《記金華的雙龍洞》是一篇遊記,記敍了作者葉聖陶遊覽金華雙龍洞的情景。是按遊覽順序記敍的。先寫沿途所見的美景;繼而寫外洞的洞口、外洞;再寫孔隙;最後寫內洞。

表達了作者葉聖陶熱愛祖國秀麗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賞大自然的情趣,激發學生對祖國錦繡河山的熱愛。

學習目標

①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詞義。

②瞭解遊覽順序,感受雙龍洞景象的奇異,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③瞭解按一定順序閲讀的方法。

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段落。

⑤培養蒐集材料、豐富課外知識的習慣。

課前準備

蒐集有關石鐘乳、金華雙龍洞的文字、圖像等資料,可以做成課件。

第一課時

●談話,揭示課題,初識課文

你喜歡旅遊嗎?都遊覽過哪些地方?你到過浙江金華嗎?那裏有一個著名的溶洞,叫雙龍洞。讀讀課文,今天讓我們和作者一起去觀光遊覽。

聽朗讀錄音。

説説跟着作者遊了一趟雙龍洞,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引導細讀,瞭解遊覽順序

①導語:“就聽一遍,大家肯定覺得不過癮,現在我們來細細學習。”

學生自讀,要注意讀準生字、理解新詞,並用“…”畫出提示作者遊覽順序的有關詞句。

教師巡視,指導有困難的學生。

②指名回答,師生共同討論。

學生總結遊覽順序時,有不少學生會忽略由外洞進入內洞的過程,對此教師可設計提問:作者是由外洞直接進入內洞的嗎?以引導學生注意從孔隙進入內洞的過程。並隨機讓學生讀讀這一段,注意正音,指導讀順,引導學生理解詞義,如:仰卧、臀部、水程等詞語。

教師根據學生描述的遊覽順序,板書畫一幅簡單的示意圖。

③指導學生按遊覽順序理清課文脈絡。

按遊覽順序可分六段。(分別請6名學生來讀對應的段落,注意不多讀也不少讀)

●課堂作業

①認讀生字、生詞並書寫,遇到疑問隨時發問。

②隨機利用搜集的資料介紹雙龍洞的石灰質巖石及其形成的石鐘乳、石筍。

第二課時

●複習導入

①默寫生字詞。

②讀課文。這節課我們按照遊覽路程來欣賞景點、品讀文章。

●閲讀,體會路上景色

①引導學生讀中感受。請一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

“這位同學讀出作者的心情了嗎?”

學生自由練習讀,邊讀邊想象作者所看到的景物、當時的心情。再讓學生個別展示朗讀,點評中體會作者是怎樣描述這些景物的。

③放映課件,輔助感受。

配音:春末的一天,作者踏上了去雙龍洞的路途。一路上,春末的景緻不斷撲入作者的眼簾。我們也來感受一下山中的春色吧!

這是映山紅,花大多是紅色的,也有紅紫色和白色的;油桐的花朵較大,白色帶有黃紅色斑點和條紋……色彩多明豔啊。

③感悟課文寫溪流的匠心。

山中有花也有水。誰來讀一讀一路迎接遊客的溪流。(請一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

你覺得作者對溪流的描寫很有情趣,對嗎?你從哪裏感覺到的?

(品味“時而……時而……”一句,體會幾對反義詞的妙用)

●討論外洞特點,體會雙龍洞的“雄”

①如果説沿途的風光可用“春光美”來概括,那麼洞口和外洞你會怎麼來概括呢?

請一名學生朗讀第四自然段。

(洞口可用“寬”“高”來概括,外洞可用“大”字來概括,在簡圖上補板書:寬、高、大)

②洞口外的景色使你產生什麼感覺?

理解“突兀”:高聳,指山勢高聳。“森鬱”:樹木茂盛繁密。文中指山上草木生長得茂盛繁密。

高山之上,樹木繁密,很有氣勢,不禁使人對雙龍洞產生一種神祕感。

③作者的哪些描寫讓你體會到外洞的大?(彷彿到了個大會堂,高高的石頂,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開個會,一定不覺得擁擠)

④這裏作者又一次提到“泉水”,下一句也是,讀一讀,你有什麼想法?

(它彷彿是嚮導,作者順着溪流遊覽。現在迎着溪流入洞──乘船通過泉水流出的孔隙進出內洞)

●瞭解怎樣由外洞進入內洞,體會雙龍洞的“險”

①乘船從孔隙中穿過是什麼滋味,我們也來試試。齊讀。

②説到“孔隙”我們就會想到很小的窟窿或很細的縫兒,而這個孔隙卻可容得下一隻小船進出。那麼作者為什麼不稱之為水洞卻還要稱為孔隙呢?

看課件外洞由近及遠的鏡頭,讓學生懂得因為外洞面積太大了,水洞相對就顯得很小,所以作者用孔隙一詞是恰當的。

③默讀第五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乘船通過孔隙是怎樣的情形、怎樣的心情?

誰來讀讀,讀出作者的感覺、心情。

你覺得哪些語句真切地寫出了作者這種緊張的心情,能把它背出來嗎?

複述或者背誦這一自然段。

第三課時

●聯繫上文引入新課

作者飽覽了沿途的美景,感受了外洞的宏大氣勢,經歷了孔隙中乘船而行的驚險,終於到達了內洞。內涵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

●瞭解內洞特點,感受內洞的“奇”

①請一名學生朗讀第六自然段,學生邊聽邊畫出描寫洞中雙龍的句子。

“蜿蜒”是怎樣的?據字形釋義,再觀看課件,讓學生作描述。

②結合課件(或圖片),討論學習:內洞的景象是怎樣的,給你的感覺是什麼?除了課文寫到的,你還看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

a.學生小組內交流評議,互相啟發,開闊思路。

內洞有很多石鐘乳和石筍,它們形狀變化多端,顏色也各不相同。有的像龍,有的像神仙,有的像動物……給人的感覺是神奇而有趣。內洞比外洞還要大得多。

洞內景物的描寫,也是有順序的,文中用了“首先、其次”來表明觀看順序,讀一讀,感覺這樣寫條理就比較清楚了。

b.指名看着圖像,試着給圖配音,描述洞內景象。

●小結

作者乘船出洞,結出了雙龍洞之遊。我們同作者一道感受了雙龍洞的雄偉、驚險與神奇。面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們不禁折服於自然之偉大、自然之神奇。

有感情地分組讀課文。

●質疑問難

●推薦課外閲讀

像這樣的課文,記錄了作者遊覽過的地方,你讀了,彷彿跟着作者在遊覽觀光,這就是遊記,你喜歡讀嗎?都讀過哪些遊記?你都摘記了精彩語段嗎?能背記這些精彩語段嗎?

●課堂作業

①背誦、摘錄精彩語句。

②指導造句;

時而……時而……(引導體會在描寫景物、事物的形態變化時可以運用,舉例提示:“大海時而……”,“舞蹈動作時而……”,“我的心情……”等)

即使……也……(讀課文範句,體會分句間轉折的意思,然後教師或學生示範造句,指導仿造)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 篇三

【課程標準敍寫】

在《語文課程標準》中,第二學段年段閲讀教學內容標準是: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學會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5.能複述敍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閲讀感受。

6.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展開想象,領悟詩文大意。

7.在理解語句的過程中,體會句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瞭解冒號、引號的一般用法。

8.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閲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

9.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圖書資料,樂於與同學交流。課外閲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

教師教學用書

四下語文第一組

本組課文,作者用生動優美的語言,並以他們獨特的感受,描繪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觀。那富有詩情畫意的江南山水,那充滿神奇色彩的天然溶洞,那風景如畫的桂林山水,那奇特的新疆天山風光,猶如一幅幅畫卷,帶我們走進祖國的萬水千山。

古詩詞、散文遊記,多樣化的文章體裁,豐富多彩的語言,一定能引起孩子們閲讀的興趣。

語言是文學作品的主要表現形式。課文中準確、鮮明、生動的語言,有着很強的表現力,使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仔細咀嚼,餘味無窮。教學本組課文,應指導學生反覆誦讀,品味,激發美感,感受語言的魅力。對於精彩的語段,要熟讀成誦,積累優美的詞句。

本組教材除課文外,還在“語文園地”中安排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如積累描摹自然風光的古詩名句,蒐集自然風光的圖片、文字資料。通過這些語文活動,進一步拓寬學生視野,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學本組教材可用12—14課時,其中精讀課文6—7課時,略讀課文1—2課時,口語交際1課時,習作2課時,“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寬帶網”2課時。

【教學內容分析】

課文記敍了作者遊覽金華雙龍洞的經過,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山川的熱愛。全文是按遊覽順序寫的,依次寫了遊雙龍洞的路上見聞,遊外洞、內洞、出洞。從外洞進入內洞的情形,採用了借其他事物、人物的感受及心理活動的方法,是教學的重點。

【教學目標】

1、會寫13個生字,重點把“簇、額、蜒、乳”等字寫規範、漂亮;理解“明豔、突兀森鬱、孔隙、蜿蜒、變化多端”等詞語的意思。

2、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按照遊覽順序畫出遊覽線路圖,簡要概括出景物的特點。

4、瞭解一些句子在文章中的過渡作用。

【教學板塊設計】

第一課時

一、板題導入(3分)

這節課,我們跟隨葉聖陶爺爺的腳步,一起到浙江金華去遊玩,課題是——(板書:記金華的雙龍洞)

1、課題中的“記”是什麼意思?(“記”即記錄之意,記的是遊覽的經過情形。本文是一篇遊記。)

2、簡要回憶學過的遊記,知道遊記一般是按照遊覽的先後馴順寫的(移步換景),如:頤和園。

3、交流收集的有關雙龍洞的資料。

二、交流自主學習情況,掃清字詞障礙(9分)

1.學生交流自主學習反映出的問題,教師相機指導:

(1)難讀:突兀森鬱、孔隙、臀部等

(2)難寫:簇等

(3)易錯:額、蜿蜒

2.課件出示讀記

浙江油桐一簇臀部稍微額頭

擦破蜿蜒石鐘乳依據源頭濃淡

突兀森鬱變化多端

3、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意圖】此環節是為了做到先學後教,以學定教,為學而教。

二、通讀全文,整體感知文意,理清順序。(15分)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讀完課文,你知道了什麼?

(學生根據自讀印象從課文內容、表達情感方面隨意説。)

2、再讀課文,按照遊覽順序畫出遊覽線路圖,簡要概括出景物的特點。

(1)教師引導

教師讀第1段,第2段首句,提煉出遊覽順序的關鍵詞——金華—羅店—入山。

教師邊讀課文2、3段邊指導學生把握句意,體會過渡句的重要作用——“入山大約五公里就來到雙龍洞,那溪流就是從洞裏出來的。”

(2)小組合作,完成遊覽示意圖,畫出過渡句。

形式:1人讀,其他聽讀,關鍵處停下來畫詞句,完成線路圖。

交流、展示。(方法指導:檢查完善,不遺漏;過渡句的提醒)

【意圖】此環節是考慮到了文本的特點(遊記類文章),根據文本的特點選取了教學的價值。為單元的習作“我們的校園”做好鋪墊。

三、默讀課文,概括景物特點(10分)

1、默讀4—7自然段,批註出洞口、外洞、孔隙、內洞的特點。

2、交流:

洞口:寬

外洞:大、高

孔隙:小、矮、窄

內洞:黑、奇、大

【意圖】此環節是為了真正讓學生掌握概括景物特點的方法。

四、總結全文,談談收穫(3分)

總結説説自己學到了什麼?

預設:寫作順序、過渡句、邊讀邊想概括景物特點等

【意圖】此環節重在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總結,內化於心。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 篇四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認識本課11個生字,學寫其中的9個。正確讀寫“浙江、森鬱、聚集、合適、昏暗、稍微、額頭”等詞語;

2、初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和遊覽順序。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課文生字新詞,初步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課前準備〗

金華雙龍洞的圖片資料、及從空隙進入內洞的實景影片片斷。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出示課題:導入

二、檢查預習

1、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理解字義

⑴ 學生自己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⑵ 課堂反饋自學情況:

2、默讀課文,瞭解主要內容:

帶着問題讀課文:默讀課文,標序號,再想想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麼?(這是一篇遊記,記敍了作者遊覽金華雙龍洞的經過。)

3、瞭解寫作順序:

過渡:作者遊覽了雙龍洞,他是按什麼順序寫的,向我們介紹了什麼?自讀思考,用筆畫下來。

⑴ 自讀思考。⑵ 小組交流。 ⑶ 班級交流。

全文是按遊覽順序寫的,依次寫了遊覽金華雙龍洞的路上見聞、遊外洞、由外洞進內洞、遊內洞、出洞。

板書: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洞──出洞

三、總結

四、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畫一張遊覽路線圖,再説一説作者遊覽了哪些景點。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分清文章的主次,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方法;

3、閲讀與想象相結合,瞭解金華雙龍洞的特點,激發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4、朗讀課文,能按順序運用課文中生動形象的語句複述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由外洞進入內洞的經過作者是怎樣寫清楚和具體的。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葉聖陶先生向我們清晰地講述了他遊覽金華雙龍洞的經過,使我們彷彿也置身於神奇秀麗的大自然中。拿出你們自己繪製的遊覽路線圖,讓我們現在就啟程吧!

二、學習新知

1、整體感知:

⑴自學要求:默讀全文,思考:根據示意圖,説説你主要遊覽了哪些景點?

⑵班級交流彙報(引導學生把握全文,理清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條理,分清文章的主次。)

⑶學生在讀中感悟。(文中略寫部分,如遊雙龍洞路上見聞部分“景色明豔、溪流歡唱”,隨着學生説,就通過學生的有感情朗讀解決了,具體描寫部分下面深入學習。)

2、直奔課文的主體:

⑴ 在遊覽中,你對哪一處的景色印象最深,一會兒向大家做個介紹,形式不限,可以拿着圖片或照片做介紹,也可以編成解説詞講解,還可以朗讀課文。

⑵ 小組合作學習。

⑶ 全班交流:①外洞寬敞。②內外洞連接處孔隙的窄小。③內洞“黑、奇、大”

板書:寬敞 窄小 黑、奇、大

3、迴歸整體:

教師根據板書總結引導:我們按照“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洞→出洞”的順序一同遊覽了金華的雙龍洞,這其間我們感受到路上明豔的景色,聽到了溪流的歡唱,看到外洞的寬敞,體驗了內外洞連接處孔隙的窄小,更讓我們欣賞到內洞的“黑、奇、大”,我們不禁發出感歎。在我們遊覽的同時,泉水始終伴隨着我們,找找書中描寫泉水的句子。

三、總結全文 知道作者的遊蹤,清楚文章的主次安排,為複述課文打好基礎。

四、佈置作業

1、語言積累:把課文中生動形象的語句讀一讀,記一記。

2、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 篇五

活動1【導入】複習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記金華的雙龍洞》一課 。齊讀課題。

1、白板出示生詞,檢查學生認讀。

2、指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3、複習作者遊覽的順序:

金華→羅甸→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內洞→出洞

活動2【講授】精度感受

(一)欣賞路上的見聞。

1、從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來讀一讀。

2、交流:作者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板書:山色水聲)

3、引讀第2自然段。邊讀邊想象文中描寫的景象。

4、理解句子“一路迎着……變換調子。”(老師朗讀,學生想象。)

引導學生用“時而……時而……”練習説話 ,師生互評 。

(二)遊覽外洞和內洞。

1、自由讀第4自然段,外洞有什麼特點?(洞口寬,洞內大)教師板書:寬、大

2、朗讀“洞口很寬,像……。走進去很大,彷彿……”體會打比方的獨到之處。

3、師:我們隨葉聖陶爺爺來到外洞,必須幹什麼?四人小組朗讀第5自然段,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從外洞到內洞的過程寫具體的。

4、交流:讀了第5自然段,你知道了什麼?教師根據學生的交流相機板書:

孔隙的特點——窄、矮[板書:窄、矮]

作者的感受——好奇、險[板書:險]

5、朗讀“我懷着好奇的心情……就登陸了。”邊讀邊想象當時的情形,體會作者的感受。

6、師:我們來到內洞,發現了什麼?先自己理解第6自然段,再同桌交流。教師根據學生的交流,相機板書。

內洞的特點——黑(一團漆黑)、奇(洞頂雙龍,洞內石鐘乳、石筍)、大 (比外洞大得多)

板書:黑、奇、大

作者的感受——變化多端、顏色各異、很大

活動3【講授】學習討論

1、過渡:經過孔隙就進入了內洞,內洞又有什麼特點呢?

2、默讀第五段,思考這一段有幾句話?每句話講了什麼?

3、指導理解每句話講了什麼,並結合理解“變化多端”、“顏色各異”等詞,理解“即使不比作什麼,也很值得觀賞。”一句,概括出內洞的特點。(板書:黑、奇、大)

4、內洞確實很黑、很奇、很大,觀看錄相,欣賞體會。

四、作者游完了內洞,又排隊出了洞。

活動4【練習】學習仿寫

你還去過哪些風景名勝?仿照本文的寫法寫一個小片段。請兩位同學讀一讀。要注意遊覽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