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廣西壯族三月三文化習俗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28W

廣西壯族三月三文化習俗新版多篇

廣西壯族三月三的由來 篇一

農曆三月九年級,俗稱“三月三”,是壯族人民舉行歌圩的日子。因此,又叫歌婆節(歌舞節)。

“歌圩”,是外族人給壯族定的漢名,壯語叫“歡龍垌”,意思是到田間去唱的歌;有的地方叫“歡窩敢”,意為出洞外唱的歌。因為過去壯族人很少建寺廟,神像都放在巖洞裏。巖洞裏是神聖的地方,必須保持肅穆,只有到巖洞外才能放聲自由歌唱。

“如今廣西成歌海,都是三姐親口傳”這句在廣西流傳的山歌歌詞,説明壯族歌圩節的起源,和歌仙劉三姐有着密切的關係。

據説劉三姐是唐朝人,出生在廣西宜山一個漁民家裏。從小愛唱山歌,成年以後容貌美麗,出口成歌。附近有個財主莫懷仁想強搶劉三姐與他成親,劉三姐誓死不從,莫懷仁叫人把劉三姐拋入河中。劉三姐順水漂流到柳州,幸被搭救,生活在魚峯山下。鄉親們聞訊,紛紛趕來學歌。後來她與一青年獵人結為夫婦,就一直在這裏傳歌。莫懷仁得知後,又勾結官府,把劉三姐夫婦拋入魚峯山下小龍潭。半夜,月明星稀,當鄉親們把他們兩個打撈上來時,忽然一陣清風,只見劉三姐和青年獵人騎在一條魚背上,一邊唱歌一邊騰空而去。自此,人們都説劉三姐成仙去了,便把劉三姐稱為歌仙。後世的人為了紀念這位歌仙,便在每年農曆三月三,劉三姐“成仙”的日子,唱山歌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據記載,歌圩節已有上千年曆史。宋人著的《太平寰宇記》中,已有壯族“男女盛服……聚會作歌”的記載。宋元以後,壯族山歌的發展尤為突出,歌會十分盛行。到了清代,形成了數百人以致數千人聚唱的大規模“歌墟”。

每到歌圩期間,青年男女便穿上節日的盛裝,雲集山頭曠野或竹林草坡即興對唱,相互盤答,歌聲此起彼伏。在歌墟中,勤勞智慧的壯族人,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山歌,使這一傳統的民族節日充滿了迷人的音韻。

壯族三月三的意義 篇二

它開創了廣西自治地方政府確定自己的法定民族傳統節日的先河,意義深遠是廣西曆史上的第一次,它開創了廣西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依據自治主體民族的傳統習慣節日確立覆蓋本民族自治地方民族節假日的先河,意義深遠,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在自治區一級,可以進一步予以完善。壯族作為廣西的自治主體民族,其重大節日除“三月三”外,還有“六月節”“七月十四”“蛙婆節”等,能否也確定為民族節假日,均值得考慮。新疆、西藏、寧夏等自治區的民族節假日,就不止一個;其二,促使自治縣一級人民政府依據本自治地方自治主體民族的傳統習慣節日規定出台覆蓋本地的民族傳統節日成為可能。廣西有12個民族自治縣,都屬於少數民族聚居區,各自治縣的自治主體民族都有屬於本民族的重大傳統習慣節日,依據相關的法律規定,當地政府均有權規定本地區的民族傳統習慣節假日。因此,自治區一級的民族傳統節假日的出台,在理論和實踐上為自治縣一級民族傳統節假日的出台提供了依據,成為了可能。

它將成為承載和展示壯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和平台

每個民族的傳統節日都有其特定的內涵,或起源於紀念先祖或英雄人物或重大事件,或起源於祭祀各種神靈,還有的則起源於各種經濟活動,但他們有兩個突出的本質屬性:其一,都是該民族傳統文化的最重要的載體之一,集中承載着該民族的傳統文化。一個民族衣、食、住、行、用等物質文化方面和信仰、禮儀、習俗、歌舞、神話、傳説等精神文化方面的內容在該民族傳統節日中往往都有所體現,一些最具民族特色的傳統文化甚至就是緣於某個傳統節日而產生。“壯族三月三”也不例外,如壯族素有“能歌善舞民族”之譽,壯鄉號稱“歌的海洋”,這一文化特性最集中的外在表現莫過於“三月三”活動,壯族最具代表性的五色糯米飯最初即在於供“三月三”活動食用,等等。其二,是該民族傳統文化最重要的展示途徑和平台。對一個“族外人”來講,要觀察和了解另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徑莫過於親自參加這個民族的傳統節日,在節日耳濡目染,感同身受——通過民族節日這個“窗口”,你可以觀賞到色彩絢麗、婀娜多姿的民族服飾,可以品嚐到風味獨具、特色濃郁的民族食品,感受到載歌載舞、隆重熱烈的節慶氛圍,領略到豪邁奔放、熱情好客的民族性格,體悟到內涵豐富、積澱深厚的民族文化。一言以蔽之,通過民族傳統節日,你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觀察一個民族、瞭解一個民族進而熱愛一個民族。通過參加或觀察諸如對唱山歌、搶花炮、拋繡球、踏青以及各種祭祀等形式各異的“三月三”活動,你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領略和感受壯族深厚的民族傳統文化。

它是傳承和保護壯族傳統文化的最有效途徑

民族傳統節日一般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一是自發性,即民族傳統節日一般都是民族內部自發產生形成和自願參與的,不需要外部力量的特別發動和組織;二是全民性,即在本民族內部,不分男女,不分老幼,全民參與;三是利己性,即在本民族內部,普遍認為參與這樣的節日活動是有益的,或可獲得心靈上的慰藉,或有助於民族內部的團結和發展。正因為具有這樣的特點,才使民族傳統節日成為傳承和傳播民族傳統文化的最有效途徑——因為“自發”,因而自覺;因為“全民(參與)”,因而徹底;因為“利己”,因而投入。一個民族傳統文化得以在此“自覺”“徹底”“投入”的前提下進行傳承和傳播,不可能不積極,不可能不完整,不可能不成功!所以説,舉辦傳統節日活動是傳承和保護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最有效途徑。

它將有力地促進廣西民族團結局面的鞏固和發展

廣西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區,境內居住着壯、漢、瑤、苗、侗、仫佬、毛南等12個世居民族。一方面各民族在各自漫長曆史發展進程中形成了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本民族傳統文化。另一方面,各民族長期雜居,相互交往交流,相互認同、影響和吸收,因而在文化上又具有某些相似性和共同性,這一特點突出表現在作為民族傳統文化重要內容之一的民族節慶上,即居住在同一地域的不同民族過同樣的節日。在廣西的諸多少數民族節日中,無論是從參與的民族還是參與的人口來看,“三月三”都毫無疑問地堪當“廣西第一節”。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區各地共有2700餘萬人過“三月三”,這一數字,遠遠超過了廣西少數民族總人口1986萬,這就意味着,“三月三”已不單純是壯族的傳統節日。事實上,在南寧、柳州、百色、河池、崇左、來賓、欽州、防城港等少數民族聚居區,除壯族外,漢、瑤、苗、侗等民族也以不同的方式歡度“三月三”。這進一步表明,“壯族三月三”歷史上就是廣西各族人民“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的重要內容和表徵,把它確定為全區性的民族習慣節日具有廣泛和堅實的社會基礎。可以預料,隨着這一法定民族節日的確立,“壯族三月三”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必將迅速擴大,認識並參與到這一活動中來的各族民眾必將會不斷增多,各族民眾可以藉此加強相互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廣西民族團結局面必將得到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壯族三月三習俗 篇三

1、包五色糯米板

節前家家準備五色糯米板和彩蛋。人們採來紅蘭草、黃飯花、楓葉、紫蕃藤、用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紅、黃、黑、紫、白五色糯飯。相傳,這種食品是深得仙女們的讚賞後流傳下來的;也有人説是祭祀歌仙劉三姐的。吃了這種飯,人丁興旺,身體健壯。彩蛋則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際傳達情感的物品。

壯家人喜愛五色飯,把它作為幸福吉祥的象徵。除了農曆三月九年級外,社日、中元節,甚至過年等,也有人做五色糯米飯吃。在孩子滿月、新居落成等喜慶日子裏,也要蒸煮五色飯分送左鄰右舍。壯人也愛楓葉,認為楓葉能“除邪驅鬼”,給人帶來吉利和平安。所以,農曆三月三做五色飯的時候,家家户户門口都插上一枝精心挑選的楓葉。甚至做五色飯的染料渣,也要撒在房屋外圍的牆腳下,以求驅邪保平安。

2、搶花炮

在農曆三月三以及秋收之後,廣西一些少數民族地區民間會自發組織搶花炮運動。男女老少都會穿上節日盛裝,天剛亮就爭先恐後地奔向活動場所,搶得花炮的人被認為來年最有福氣,也最受姑娘青睞。

參與搶花炮的每支隊有8人,隊員通過突破、擋人、變向、快衝等方式衝進對方炮台,將花炮放入算得分。規則類似於西方的橄欖球運動,故被稱為“東方橄欖球”。傳統的“花炮”是一個鐵製圓環,直徑約5釐米,外用紅布或紅綢纏繞。比賽場地通常設在河岸或山坡上,不限人數,也不分隊數,每炮必搶,三炮結束。

廣西壯族三月三文化習俗 篇四

1.祭祖

有些地方的三月三主要是以祭祀為主,他們會所有人出動帶上祭祀用品去祭拜祖墳,其儀式主要有:除草添土,修整墓地,燒香上墳,供上祭品,跪拜敬酒,焚燒錢物,插標掛錢,燃放鞭炮,祈求祖先保佑家人幸福安康。祭拜完了大家會聚在一起吃飯,這種聚餐的方式很融洽,能夠增加彼此之間的認同感和家族感。

2.五色糯米飯

“三月三”節慶開始前,家家户户都會選出優質的糯米,用不同草藥的汁液浸泡糯米,使之染色後蒸熟,即為五色糯米飯。五色糯米飯除了象徵着五穀豐登、幸福吉祥外,因為五種顏色代表着陰陽五行、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用於祭祀祖先,可祈求一年家人平安、莊稼豐收。此外,每年的三四月份正是人體寒氣最重的時候,而五色糯米飯有驅寒避邪的功效,不管大人還是小孩,適當進食一些五色糯米飯,有利於驅趕身體內的寒意。

3.撞彩蛋

在節慶期間,各家各户精選出雞蛋,煮熟之後用各種顏料上色,其中大部分以紅色為主,因為紅色代表着紅紅火火的好兆頭。小孩們會將彩蛋掛在身上,在外出遊玩時,碰見相同掛彩蛋的夥伴,便可以玩起“撞彩蛋”的遊戲,將兩隻雞蛋對碰,沒有裂痕的一方則為勝者,在民間,成功撞破彩蛋的人寓意着撞到好彩頭。

4.繡球傳情

歌圩的繡球是姑娘們在節前趕製的工藝品,製作工藝都很精巧,個個都是絲織工藝品:十二花瓣連結成一個圓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個月份,上面繡有當月的花卉。有些繡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繡球內裝豆粟或棉籽。球上連着一條綢帶,下墜絲穗和裝飾的珠子,象徵着純潔的愛情。

5.跳竹竿舞

兩根大竹竿平擺在地上,在兩根大竹竿外面,兩人一對,面對面持小竹竿,沿着大竹竿來回滑動碰擊,舞者在兩竿滑動相撞的空隙中跳動。舞蹈動作為模仿螞蟻、斑鳩、豹子、畫眉等動物形態起跳,活潑歡快。而竹竿舞一般分山間偶遇、搭橋過河、相戀、抬新娘回家四個環節組成,各個環節都流露出苗族青年男女真摯的情感與飽含着許多原生態的審美元素,古樸自然。

6.對歌談情

三月三歌圩是男女青年進行交際的好時機。每逢歌圩,方圓數十里內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歌圩點進行對唱。通常是男青年先主動唱“遊覽歌”,觀察物色對手,遇到合適的對象,便唱起見面歌、邀請歌。女方若有意就答應。男青年再唱詢問歌,彼此有了情誼,唱愛慕歌、交情歌。歌詞皆即興發揮,脱口而出。若姑娘覺得眼前的小夥子人才、歌才都滿意,便趁旁人不注意,悄悄將懷中的繡球贈與意中人,“他”則報之以手帕、毛巾之類的物品,然後歌聲更加甜蜜,遂訂秦晉之好。

優秀傳統文化經歷了歲月的考驗和提煉,留下來很多精華,閃耀着民族智慧與民族精神的燦爛光芒。因此,我們要把中國傳統文化習俗傳承下去。

説差異 篇五

廣西各地的“三月三”活動各有特色

廣西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原副院長韓德明表示,廣西各地過“三月三”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武鳴當地會舉行特別的民俗儀式,如果想感受壯族過“三月三”的特色儀式和慶祝方式,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此外,柳州的魚峯歌圩歷史悠久,自唐代以來,每逢節假日,魚峯山下、小龍潭邊、人民廣場上,都有民間歌手自發結伴對唱山歌,並吸引了大批圍觀者的加入,場面歡騰而熱鬧,不少古老的山歌也因為該歌圩的存在而得以保留和傳承。

三江侗族的搶花炮也有上百年的歷史,每年的“三月三”一到,各村寨便開始組織搶花炮。花炮是用紅布(或紅綢)纏繞的小鐵環,將其置於鐵炮頂端,然後點燃放炮,小鐵環衝入空中,待“花炮”落地,預定人員即奮力爭搶,奪到花炮並送到指定地點為優勝。搶到花炮的人相當於搶到了“頭彩”,寓意着吉利幸福,獲勝者還可獲得豬、羊、紅蛋、酒和鏡屏等獎勵;花炮分頭炮、二炮、三炮,有的地方還有四炮、五炮,搶花炮僅限於男子,常以一家、一族、一村組隊,也可跨村寨自由組隊。

靖西、德保、那坡等地的“三月三”主要是以祭祀為主。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副教授陸曉芹稱,在“三月三”當天,這幾個地方的人會起個大早,帶上祭祀用品去祭拜祖墳,到了中午,會選擇在某一個祖墳前聚餐,“這種聚餐的方式是很融洽的,能夠增加彼此之間的認同感和家族感。”陸曉芹説。在飲食方面,當地的糯米飯既有四色也有五色,一些村屯會有在每碗糯米飯上面放一個煎雞蛋的習俗。

有講究 篇六

祭祀和對歌是“三月三”最主要的活動

廣西師範學院民俗學教授黃桂秋認為,不管各地的過節形式如何,“三月三”的傳統活動主要分為兩項,即祭祀和對歌。而在壯族的祭祀活動中,祭祀桌上一定少不了五色糯米飯。

在“三月三”節慶開始前,家家户户都會選出優質的糯米,用不同草藥的汁液浸泡糯米,使之染色後蒸熟,即為五色糯米飯。五色糯米飯除了象徵着五穀豐登、幸福吉祥外,因為五種顏色代表着陰陽五行、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用於祭祀祖先,可祈求一年家人平安、莊稼豐收。此外,每年的三四月份正是人體寒氣最重的時候,而五色糯米飯有驅寒避邪的功效,不管大人還是小孩,適當進食一些五色糯米飯,有利於驅趕身體內的寒意。

韓德明稱,每年不少地方還會舉行大型的公祭始祖,即多個家族一起共同祭祀同一個祖先。由於公祭始祖較為重要,幾乎每個在外工作的年輕人都會被要求回家參與。

公祭始祖大體上分為重新推土、燒香、供奉祠堂等多個禮儀步驟。在供奉祠堂時,一些村落的族長會拿出族譜和家規進行宣讀,韓德明介紹稱,過去,這些族譜、家規大都強調倫理孝道,但如今隨着觀念和文化的進步,這些族譜、家規的內容有了新變化,即在悼念祖先的同時,還起到了教育後代、加強鄰里、族裏團結、傳承民俗文化的重要作用,尤其對於規範後代的行為有警醒的作用。

廣西壯族“三月三”的文化習俗 篇七

1、祭祖

有些地方的三月三主要是以祭祀為主,他們會所有人出動帶上祭祀用品去祭拜祖墳,其儀式主要有:除草添土,修整墓地,燒香上墳,供上祭品,跪拜敬酒,焚燒錢物,插標掛錢,燃放鞭炮,祈求祖先保佑家人幸福安康。祭拜完了大家會聚在一起吃飯,這種聚餐的方式很融洽,能夠增加彼此之間的認同感和家族感。

2、五色糯米飯

“三月三”節慶開始前,家家户户都會選出優質的糯米,用不同草藥的汁液浸泡糯米,使之染色後蒸熟,即為五色糯米飯。五色糯米飯除了象徵着五穀豐登、幸福吉祥外,因為五種顏色代表着陰陽五行、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用於祭祀祖先,可祈求一年家人平安、莊稼豐收。此外,每年的三四月份正是人體寒氣最重的時候,而五色糯米飯有驅寒避邪的功效,不管大人還是小孩,適當進食一些五色糯米飯,有利於驅趕身體內的寒意。

3、撞彩蛋

在節慶期間,各家各户精選出雞蛋,煮熟之後用各種顏料上色,其中大部分以紅色為主,因為紅色代表着紅紅火火的好兆頭。小孩們會將彩蛋掛在身上,在外出遊玩時,碰見相同掛彩蛋的夥伴,便可以玩起“撞彩蛋”的遊戲,將兩隻雞蛋對碰,沒有裂痕的一方則為勝者,在民間,成功撞破彩蛋的人寓意着撞到好彩頭。

4、繡球傳情

歌圩的繡球是姑娘們在節前趕製的工藝品,製作工藝都很精巧,個個都是絲織工藝品:十二花瓣連結成一個圓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個月份,上面繡有當月的花卉。有些繡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繡球內裝豆粟或棉籽。球上連着一條綢帶,下墜絲穗和裝飾的珠子,象徵着純潔的愛情。

5、跳竹竿舞

兩根大竹竿平擺在地上,在兩根大竹竿外面,兩人一對,面對面持小竹竿,沿着大竹竿來回滑動碰擊,舞者在兩竿滑動相撞的空隙中跳動。舞蹈動作為模仿螞蟻、斑鳩、豹子、畫眉等動物形態起跳,活潑歡快。而竹竿舞一般分山間偶遇、搭橋過河、相戀、抬新娘回家四個環節組成,各個環節都流露出苗族青年男女真摯的情感與飽含着許多原生態的審美元素,古樸自然。

6、對歌談情

三月三歌圩是男女青年進行交際的好時機。每逢歌圩,方圓數十里內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歌圩點進行對唱。通常是男青年先主動唱“遊覽歌”,觀察物色對手,遇到合適的對象,便唱起見面歌、邀請歌。女方若有意就答應。男青年再唱詢問歌,彼此有了情誼,唱愛慕歌、交情歌。歌詞皆即興發揮,脱口而出。若姑娘覺得眼前的小夥子人才、歌才都滿意,便趁旁人不注意,悄悄將懷中的繡球贈與意中人,“他”則報之以手帕、毛巾之類的物品,然後歌聲更加甜蜜,遂訂秦晉之好。

優秀傳統文化經歷了歲月的考驗和提煉,留下來很多精華,閃耀着民族智慧與民族精神的燦爛光芒。因此,我們要把中國傳統文化習俗傳承下去。

三月三的起源故事 篇八

在唐代,出現了一位名叫劉三姐的民歌仙女。她出生在廣西宜山的一個普通家庭。她的家族世代以捕魚為生。劉姐從小就愛唱民謠,成年後也很美,出口成歌。附近有個財主叫莫懷仁,想搶劉三姐嫁給他,但劉三姐絕不罷休。莫懷仁讓人把劉三姐扔進河裏。劉姐漂流到柳州,幸好被救上來,住在玉峯山腳下。村民們聞訊趕來學歌。後來她嫁給了一個年輕的獵人,一直在這裏傳歌。莫懷仁得知此事後,勾結官府,把劉三姐夫婦扔進了玉峯山下的小龍潭。半夜,月明星稀。當村民們把他們兩個撈上來時,突然颳起了一陣微風。只見劉姐和小獵人騎在一條魚背上,唱着歌,翱翔空。從此,人們都説柳姐姐成仙了,所以稱柳姐姐為歌仙。後人為了紀念這位仙人,在農曆三月九年級,也就是劉三姐“成仙”的日子,唱了三天三夜的山歌,歌會就此形成。

壯族三月三的傳説 篇九

相傳古時候,有一個老嫗,沒有子嗣,後來救了一條受傷的小蛇。小蛇傷好後不肯離去,老嫗便對小蛇説:人畜有別,我們人是沒有尾巴的,你若想跟我在一起,就要捨棄你的尾巴。後來老嫗就把小蛇的尾巴斬掉一小截,小蛇的尾巴變短了,於是人們就把小蛇叫做“特掘”,“特”在壯語裏是男的意思,“掘”在壯語裏是短尾巴的意思,人們就把老嫗叫做“乜掘”,“乜”是壯語母親的意思。從此,乜掘就把特掘當成兒子一樣養着。現在壯族還遺留有相關的風俗,就是把新買小雞小鴨仔尾巴上的毛拔掉幾根,意思就是像這位老嫗一樣去掉動物的野性,成為人類家裏的一員。其實這一風俗和傳説反映的是遠古人類馴養動物,從野生到家化的遠古記憶。沒有尾巴也反映人類從從原始人進化成文明人的歷程。

後來,老嫗年老去世了,鄰居們把老嫗入殮後,便對小蛇説:特掘呀,特掘!她平日裏視你如己出,她走了,看你怎麼給她盡孝。小蛇彷彿聽懂了人話,眨了眨眼睛,忽然風雨大作,一陣狂風就把老嫗的靈柩和小蛇一起捲到了大明山的最高峯上面去了。那時正值三月三前後,後來每逢三月三前後,大明山地區出現極端天氣,暴風雨或者下冰雹,當地的人就認為是特掘回來掃墓祭拜他的媽媽了。

廣西“壯族三月三”其他活動 篇十

在廣西,“壯族三月三”有三天假期和民歌,還有拋繡球、摸雞蛋、搶煙花、鬥牛、鬥馬、踩堂會、包餃子、蒸五色糯米飯。

三月三各族人民都這樣玩。

莊:吃五色糯米飯。趕個歌圩,擺個歌攤。祭祖,掃墓,唱歌,摸蛋,拋繡球,談情説愛。

漢族:吃豆瓣煮雞蛋,祭祀,男女相會,河邊玩耍,插柳賞花等。還有飄杯、飄蛋、飄棗、乞兒戴柳圈、探泉、踏青、吃淨精飯、開歌會等民俗活動。主要流行於台灣省、福建等地。

董:吃黃糯米飯、搶花炮、鬥牛、、唱歌、踩堂鼓等。,又稱“煙火節”。

瑤族:稱“崗巴節”,是集體漁獵的節日。捕獲的野生魚被分發到各家各户,分享豐收的喜悦。然後聚集在廣場上,唱歌跳舞,慶祝節日。

畲族:吃黑米。祭祀祖先,聚會唱歌。營火、舞廳、火炬舞、劍舞、竹舞、舞龍、舞獅、魚舞。還有民間比賽,如要凳子、抱石絞架、抱腹棍、抱槓、抓野豬等。

黎族:叫“福年福”,是祝願“山蘭”(山地旱谷)、狩獵豐收的節日。這也是青年男女自由交流的一天。人們稱之為“談情説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