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齊 桓 晉 文 之 事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23W

齊 桓 晉 文 之 事精品多篇

齊桓晉文之事 篇一

南華一中:卞育能

教學目標 :掌握文中出現的重點文言詞語和特殊句式,並歸納其規律;鑑賞本文出色的論辯藝術,品味辯駁技巧和修辭方法。

重點難點:體味並分析文章在論證説理方面的獨到之處;

教學課型:新授

教學方法:誦讀、點撥、講析

教學過程 :

一、複習鞏固第一課時內容,重點詞語、重點句子。

二、依據第一部分內容,可分三層,教師做點撥分析:

第一層:開頭至“則王乎”。齊宣王與孟子的談話以“霸道”開端,而孟子巧妙地將話題轉向談論“王道”。

孟子引入話題的方法:

(1)避而不答:孟子託辭“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避開齊宣王的問題而不回答。

(2)轉移話題:孟子又巧妙地把話題轉移到自己想談的“王道”上去,婉轉地説:“無以,則王乎?”使宣王難以拒絕。

第二層:從“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遠皰廚也”。孟子就宣王“以羊易牛”一事肯定宣王有不忍之心,有“保民而王” 的思想基礎。以其自身行為證明施行王道甚麼高不可攀的難事,建立宣王施行王道的信心。

孟子以“百姓皆以為愛也”一句使齊宣王陷入不能自圓其説的尷尬境地,緊接着又替他開脱,以“臣固知王之不忍”與之作對比,表明自己很瞭解宣王,博得了宣王的信任。

孟子再進一步為宣王辯解:首先指出以羊易牛一事中,羊和牛其實沒有區別,同樣是“無罪而就死地”,指出宣王思想行為上的矛盾,又一次使他陷入自己也不能解釋的困境中,一直逼得齊王説出“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的話來。然後再進一步為他辯解,先分析齊宣王以羊易牛的原因﹕1.眼見那牛驚慌顫抖的樣子,不忍殺它。2.沒有見到羊受驚的樣子,故以羊換牛。指出這足以説明他有仁慈憐憫之心。最後點明“以羊易牛”一事與行仁政的共通點﹕皆有憐憫仁愛之心;皆有不忍見其它生命受苦及被殺害之心。而這正是“保民而王”的基礎。解決了齊王缺乏信心的問題。

第三層:從“王説”到“王請度之”。:闡述齊王之不王,是不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

齊桓王已經承認了自己有不忍之心,相信自己可以行仁政。孟子於是就勢舉出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等例子説明齊桓王只恩及禽獸,卻功不至於百姓,這是不肯行王道,而並非“不 能”做到。他勸説齊宣王應把“不忍”之心,擴展至恩及百姓,統一天下的事業上去。

接着孟子為齊宣王指明的方向:推恩。推恩的方法﹕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2.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刑于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舉斯心加諸彼,把恩惠推廣開去。

推恩的效果﹕推恩可以“莫之能御”,天下無敵。推恩可以使天下運於掌上。推恩足以保四海。推恩可以如古之人,能超越常人。不推恩則無以保妻子。

三、佈置學生朗讀第二部分

學生熟讀課文、自行翻譯。依據第一部分的方式總結規律。

教師點撥,檢查重點詞句翻譯。

四、提出問題,共同討論。

在孟子發出了“推恩”然後可以王天下的議論後,齊宣王並沒有樂意地表示要去實行,孟子面對的又一問題是什麼(揣測齊宣王此時的心理)?面對這一情況,孟子又是怎樣使齊宣王最終説出“我雖不敏,請嘗試之”的?

教師點撥:孟子用“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於諸侯,然後快於心與?”一激,使齊宣王説出心中想法,再解釋齊宣王“大欲”之意,故意提出“肥甘”、“輕暖”、“采色”、“聲音”、“便嬖”五項,旁敲側擊,逼出齊宣王的“大欲”:“欲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 然後又用“緣木求魚”的比喻形象地説明了齊宣王要以區區之齊去戰勝八倍於自己的各諸侯國是多麼愚蠢,再以鄒楚之戰類比以一齊而戰諸侯,指出齊勝絕無可能。生動的比喻,到位的類比分析,徹底打碎了齊宣王的幻想,猶如當頭棒喝。使他看到欲王天下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發政施仁”。

這一部分主要從反面論述了不施仁政的嚴重危害。最終讓齊宣王認識到:必須行王道。

附板書設計 :一、可以行王道,三層:1、引入話題。2、揭示基礎。3、非不能也是不為也。二、必須行王道,反面論證。

[1]

齊桓晉文之事 篇二

張連生 金川公司一中示範課

授課內容:《齊桓晉文之事》(第三課時)

授課時間:2004年9月24日第5節

授課班級:高三(九)班

授課教師:張連生

教學目的:分析課文的論辯層次,培養學生分析文章層次的能力。

擴展文言文段的閲讀理解,提高學生的文言閲讀能力。

教學重點:論辯層次和特點的分析

教學難點 :論辯層次和特點的分析

輔助用具:ppt課件

教學方法:討論、分析

教學過程 :

一、檢查學生背誦課文,以此導入  授課內容

二、教師提示

論辯最講究的就是技巧,而孟子面臨的對象不同一般,要談論的話題也不同一般,嚴肅和枯燥兼而有之,如果不作精心安排,用心佈局,恐怕不可能會讓齊宣王心悦誠服地説出“吾昏,不能進於是矣。願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我雖不敏,請嘗試之。”這番話來的。那麼孟子是怎樣説服齊宣王的呢?

三、學生討論問題,教師參與學生討論,形成互動;最終達成共識。

【明確】

第一步:轉移話題,把話題納入自己的軌道,明確王道的話題;

第二步:提出“保民而王”的觀點,肯定齊王的條件【仁心】;

第三步:宕開一筆,得出齊王“能而不為”的結論,並證明其謬,斷其退路;

第四步:重拾話題,正面主張推己及人,推不忍禽獸之心於百姓,並將此作為王道的途徑;

第五步:剖析齊王能行王道而不為的真實目的及災難性後果,擺出具體措施。

四、組織學生閲讀、翻譯下列短文

孟子謂齊宣王曰:“王之臣有託其妻子於其友而之楚遊者,比及反也,則凍餒其妻子,則如之何?”王曰:“棄之。”曰:“士師(獄官)不能治士,則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王顧左右而言他。

五、師生共同歸納在上述兩文中表現的孟子論辯的共同點

引而不發 迂迴曲折

步步為營 層層深入

跌宕起伏 邏輯嚴謹

環環相扣 水到渠成

六、佈置作業

本文是孟子的代表作品之一,頗能反映孟子散文結構嚴謹、中心突出、論點明確、説理充分、感情激越、氣勢磅礴的基本特色。本文是對話體議論文,孟子要在對話中使齊宣王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張,就必須揣摸對方心理,誘使對方順着自己的思路,因此本文在寫作上具有自己獨特的特色--

[1]

齊桓晉文之事 篇三

驀然回首

課    題齊桓晉文之事備課人吳藴閣

教學目標 學習課文中重要的實詞、虛詞及句式。日期12.5

重點難點學習孟子迂迴曲折的論辯方法。學習比喻在文章中的運用和重要作用授課方法誦讀講析

教學過程 一、文學常識1、孟子與《孟子》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現山東鄒縣東南)人。孟子是戰國時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曾受業於子思(孔子的孫子)的門人,30歲左右收徒講學。44歲開始周遊列國,晚年回到家鄉講學著述,直到去世。後世統治者都把他作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時被稱為“亞聖”。2、《孟子》共七篇,分別為《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各章又都分為上下兩篇。作為一部語錄體著作,它記錄的是有關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論。孟子的“王道”思想,宣傳仁政,還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這充分體現了社會的民主和文明的正當的進步趨勢,反映了大多數人的願望,順應了時代潮流。孟子主張人性本善,十分強調個人修養,提出了“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理論。孟子所處的時代,統治者“以征伐為賢”,各諸侯國競相“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以致“民有飢色,野有餓殍”。孟子則提倡“仁政”,反對攻伐。本文記敍了孟子與齊宣王的一次談話,闡述了他“保民而王,莫之能御”的仁政思想。議論氣勢磅礴,辭令巧妙,而且設喻取譬,淺顯活潑。學習本文,要在理解思想內容的基礎上,着重領會孟子的論辯風格和運用比喻之妙。二、講析課文孟子對曰:“仲尼之徒無道(述説,談論)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則王乎?”孟子回答説:“孔子的門徒中沒有講述齊桓公晉文公霸業的,所以後世不曾流傳,我沒有聽説過。如果不能不説,那麼還是説説王道吧。”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齊宣王問:“具備怎樣的品德才能實行王道呢?”曰:“保⑤民而王,莫之能御⑥也。孟子答道:“通過安撫百姓實行王道,沒有誰能阻擋得了。”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齊宣王又問:“像我這樣的人,可以安撫百姓嗎?”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齊宣王又問:“您怎麼知道我可以呢?”曰:“臣聞之胡齕⑦曰: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孟子回答説:“我聽您的近臣胡説,有一次您坐在朝堂上,有人牽頭牛走過堂下,您問:‘牽牛上哪兒去?曰:‘牛何之⑧?’對曰:‘將以釁鐘⑨。’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10,他回答説:‘要殺了它祭鍾。’您説:‘放了它!我不忍心看它那恐懼發抖的樣子,沒有罪過卻要往死地裏送。’若無罪而就死地11。’對曰:‘然則廢釁鐘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那人問:‘那就廢除祭鐘的儀式吧?’您説:‘怎麼可以廢除呢?用羊去換牛吧。’不知有沒有這回事?”不識有諸12?”曰:“有之。”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孟子説:“有這樣的善心就足以實行王道了。老百姓都還以為是您吝嗇,我本來就知道您是於心不忍呢!”王曰:“然,誠有百姓者①。齊國雖褊小②,吾何愛③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齊宣王説:“的確有這樣(對我誤解)的百姓。齊國雖然不大,我怎麼會捨不得一頭牛呢?就是因為不忍心看到它恐懼發抖的樣子,沒有過錯卻要往死地裏送。所以才説用羊去換牛。”曰:“王無異④於百姓之以王為愛也。以小易大,彼惡知之⑤?王若隱⑥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⑦?”孟子説:“您不要奇怪百姓以為您吝嗇。用小的換大的,他們又怎麼知道您的用意呢?您要是哀憐牲畜沒有過錯卻往死地裏送,那麼用牛跟用羊又有什麼區別呢?”王笑曰:“是誠何心哉!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齊宣王笑道:“這真個是什麼心理呢?我並不是吝惜錢財才拿羊去替換它(牛),看來老百姓説我吝嗇是應該的。”曰:“無傷⑧也,是乃仁術⑨也,見牛未見羊也。君子之於禽獸也:孟子説:“沒有關係,這正是仁愛之道,(因為您只)見到牛沒有見到羊。一個有仁愛之心的人對於禽獸,看到它們活着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10也。”就不忍心看着它們死去;聽到它們鳴叫的聲音,便不忍心吃它們的肉。所以,仁厚的人們總是遠離廚房的王説11,曰:“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12。’——夫子之謂也。     齊宣王高興地説:“《詩》裏面講過:‘別人有想法,我能猜中它。’這話像是衝着您説的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14;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慼慼焉。我自己做了這件事,回過頭來要探索做它的目的意義,反而得不出。經您這麼一講,我心裏又感到有些觸動了。這種心地為什麼就能與王道仁政合拍呢?”此心之所以合於王者,何也?”曰:“有復16於王者曰:‘吾力足以舉百鈞17,而不足以舉一羽;明18足以察秋毫19之末,而不見輿薪20。’則王許之乎21?”孟子説:“有人向大王稟白道:‘我的力氣能夠舉起三千斤重的東西,卻拿不起一根羽毛;(我的)視力能夠看清秋天裏剛換過的獸毛的末梢,卻看不見一大車木柴。’您會同意(這種説法)嗎?” 曰:“否。”“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22?然則一羽之不(孟子緊接上去説:)“現在大王您一片仁心,使禽獸沾恩,而百姓卻一無所得,這是什麼原因呢? 這樣看來,一根羽毛拿不起來,是因為不願用力;舉,為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見保23,為不一車木柴看不見,是因為不願用視力;百姓不被愛護,是因為不願廣施恩澤。所以大王您不行王道,是不肯做,不是不能做。”用恩焉。故王之不王24,不為也,非不能也。”曰:“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①,何以異②?” 齊宣王問:“不肯做和不能做,從外表上説來,有什麼不同呢?”曰:“挾太山以超北海③,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孟子説:“要人將泰山挾在腋下跳過渤海,他對人説:‘我不能做。’這的確是不能做。者折枝④,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叫一個人向長輩彎腰作揖,他對人説:‘我不能做。’這是不肯做,不是不能做。所以大王您不行王道不屬於將泰山挾在腋下跳過渤海這類事情;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您不行王道,屬於向長輩彎腰作揖一類的事情。尊奉自己的長輩,推廣開去也尊奉人家的長輩;愛撫自家的兒童,推廣開去也愛撫人家的兒童。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⑤。詩云:‘刑于寡妻,至於兄弟,以那麼,治理天下便可以像把一件小東西放在手掌上轉動那麼容易了。《詩》裏面説過:‘給自己的妻子作榜樣,推廣到兄弟,進而治理好一家一國。’御於家邦⑥。’——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⑦。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這不過是説拿自己的一片愛心加到別人身上罷了。所以,能夠推廣恩澤就能保有天下,否則,就連自己的老婆孩子也保護不了。恩無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今古代那些聖明的國君之所以能遠遠超過一般人,沒有別的,只不過是善於推己及人罷了。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權⑧,然後知輕重;度⑨,現在大王您的恩澤能夠澤被禽獸,而老百姓卻得不到什麼好處,這又是為什麼呢?稱一稱,然後才知道輕重;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王請度之!量一量,然後才知道長短。凡是物體,沒有不是這樣的,心的長短輕重尤其需要衡量。請大王您掂量掂量吧!“抑10王興甲兵,危士臣11,構怨12於諸侯,然後快於心13與?”“難道大王您要興師動眾,使您的臣下和士兵冒着生命的危險,和諸侯結下深仇大恨,然後才快活嗎?”王曰:“否,吾何快於是,將以求吾所大欲14也。”齊宣王説:“不,我對這個有什麼快活呢?我之所以這樣做,是想借此得到我很想得到的東西。”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聞與?”孟子問道:“大王您很想得到的東西,可以説給我聽聽嗎?”王笑而不言。曰:“為肥甘不足於口與?輕暖不足於體與?抑15為采色不足視於孟子問:“是因為好吃的東西不夠吃嗎?輕暖的衣着不夠穿嗎?還是因為文采美色目與?聲音不足聽於耳與?便嬖16不足使令於前與?王之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豈為是哉?”不夠看嗎?琴瑟歌唱不夠聽嗎?侍奉左右的寵臣不夠用嗎?大王您下面的臣子都能充分供給,您難道為的是這些麼?”曰:“否,吾不為是也。”曰:“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闢17土地,朝秦楚18,蒞中國孟子説:“那麼,您很想得到的東西我知道了,您是想擴張領土,使秦、楚等大國北面朝見您,然後統治整個中原地帶,安撫四方邊遠部族地區。而撫四夷也。以若20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21也。”王曰:“若是其甚與?”憑您現在的所作所為,去追求您所想得到的東西,簡直像是爬到樹上去捉魚一樣。曰:“殆①有甚焉。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後災;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心力而為之,後必有災。”恐怕比這還嚴重哩。爬到樹上去捉魚,儘管捉不到魚,卻不會有什麼後患;憑您的所作所為,去追求您很想得到的東西,要是盡心竭力地去做,必然會留下災禍在後頭。曰:“可得聞與?”曰:“鄒②人與楚人戰,則王以為孰勝?”曰:“楚人勝。”曰:“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這樣説來,小國本來就不可以抵擋大國,人數少的本來就不可以抵擋人數多的,勢力弱的本來就不可以抵擋勢力強的。海內之地,方千里者九③,齊集有其一④;以一服八,何以異於鄒敵楚現在天下擁有千里見方土地的國家一共只有九個,齊國的土地湊起來也不過只佔九分之一拿九分之一的地方去征服九分之八的地方,這跟鄒國和楚國對抗又有什麼兩樣呢? 您又何不回到根本上去求得問題的解決呢?哉?蓋亦反其本矣⑤!今王發政施仁⑥,使天下仕者皆欲立於王之朝,耕現在大王您如果發佈命令,施行仁政,使天下想做官的人都願意在大王您的朝中做官,耕田的人都願意在大王您的田野裏種地, 者皆欲耕於王之野,商賈皆欲藏於王之市⑦,行旅皆欲出於王之塗,經商的人都願意到大王您的街市上做生意,旅行的人都願意到大王您的國土上來遊歷,天下之慾疾⑧其君者,皆欲赴愬⑨於王;其若是,孰能御之?”天下那些痛恨自己的國君的人,都願向大王您訴説。要是真能做到這樣,又有誰能跟您對抗呢?王曰:“吾惛10,不能進於是矣。願夫子輔吾志11,明以教我。我雖不敏12,請嘗試之。”我糊塗,不懂得這個道理。希望先生幫助(實現)我的志願,明確地教導我。我雖然不聰明,請讓我試試看。曰:“無恆產13而有恆心者,惟士14為能;若民,則無恆產,因沒有可以長久維持生計的產業,卻有一貫向善的思想,這隻有有志之士才做得到。像一般人,只要失去了可以長久維持生計的產業,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15。及陷於罪,然後從而刑就會動搖一貫向善的思想。假使沒有這種思想,那就會放蕩邪僻,不守法紀,胡作非為,沒有什麼幹不出來的。等到犯了罪,然後對他們施加刑罰,之16,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17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18民之這等於設下網羅陷害老百姓。哪有仁愛的國君在位,卻可以幹出陷害老百姓的勾當呢?所以賢明的國君規定老百姓的產業, 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19妻子;樂歲20終身飽,凶年免於一定要使他們上足夠奉養他們的父母,下足夠養活他們的老婆孩子;遇上好年成終身飽暖,即使是凶年饑歲,也不至於餓死;死亡;然後驅而之善21,故民之從之也輕22。今也制民之產,仰不足然後要求他們走上向善的道路,所以老百姓也就容易服從了。現在所規定的老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百姓的產業,上不夠奉養父母,下不夠養活老婆孩子;年成好也要終身困苦,遇上凶年饑歲,更免不了要餓死。此惟救死而恐不贍①,奚暇治禮義哉②!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五畝這樣就連救自己的性命還來不及,哪有空餘時間去講禮義呢? 大王您既然想成就統一天下的大業,那就何不回到根本上來呢?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③矣;雞、豚、狗、彘之在五畝大的住宅旁,種上桑樹,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絲綿襖了;雞和豬狗一類的家畜不要耽誤它們繁殖生長的季節,上了七十歲的人就可以經常吃到肉了。畜,無失其時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⑤,勿奪其一家一户種百畝的田地能及時得到耕種,八口人吃飯的人家,就可以不鬧饑荒。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重視學校教育,反覆地叮嚀他們孝順父母、尊敬兄長的道理,鬚髮花白的老人就不會再肩挑揹負出現在道路上了。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年老的人穿絲綿、吃肉食,一般老百姓也不至於少食缺衣。如果這樣還不能得到人民的擁戴,以實現王道,那決不可能。

作者郵箱:

齊桓晉文之事 篇四

【設計説明】

是高中語文第五冊教材第四單元“以天下為己任”的第一篇必讀課文。從中大家深切感受到孟子修身治國平天下的博大胸懷,睿智的思想,傑出的辯才。尤其汪洋恣肆的論辨風格,明白曉暢的語言,精緻工巧的結構,取譬設喻的説理,值得我們學習。為此,第一課時,瞭解孟子其人作品及成就影響等一系列背景材料,熟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第二課時,梳理文言基礎知識,訓練翻譯文言文的能力。第三課時,分析作品的結構及論辨層次,結合《寡人之於國也》,理解孟子的論辯風格。教學時,儘可能改變傳統的那種教師講學生機械記憶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動起手來,蒐集資料,分組合作,討論分析,展示結論。既能活躍氣氛,更能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樂趣,不至於再出現“談文色變”的情況。

【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目標:

(1)積累文學常識和文言知識

(2)瞭解論辯結構和方法

2.思想教育目標:

(1)孟子的“保民而王”“仁政”思想的認識

(2)感悟作品的內涵,提高責任感和使命感

3.能力目標:研讀,討論,理順文章錯綜的思路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文言知識的積累

教學難點:論辯層次及特點

【教學方法】

(1)誦讀、揣摩、把握文章內容

(2)把握關鍵詞句,品味語言

(3)蒐集資料,製作卡片,討論交流學習

【教學過程】

(1)基礎知識複習回顧:

①為下列加粗的詞注音

胡齕    無以,則王乎        彼惡知之        褊小        予忖度之       便嬖不足使令於前蒞中國  商賈皆藏於市        吾惛不能進於是矣       此惟救死而恐不贍         殆有甚焉

②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

a、吾不忍其觳觫

b、仰不足以事父母

c、天下之慾疾其君者,

d、及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

③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都是通假字,請寫出其本字,並解釋它在句中的意思。

a.行旅皆欲出於王之塗  b.蓋亦反其本矣  c.刑於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  d.將以釁鐘

④指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活用現象,並試加解釋

a.朝秦楚,蒞中國,  而撫四夷

b.故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

c.然後從而刑之

d.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⑤揣摩下列句子的句式特點,指出其各屬於什麼句式

a.莫之能御。b.何以異?c.樹之以桑。d.臣未之聞也。

(2)導入:

三寸不爛之舌,強於百萬之師。孟子是如何讓“霸道”的衷心追隨者齊宣王改變固有的主張,接受仁政的思想主張呢?這就是今天我們要探討的具體問題。

(3)師提出問題:

面對不同一般的對象和談論話題,孟子如何讓齊宣王心悦誠服的呢?

(4)生討論,組內交流得出結論,小組代表發言

生1(二組):本文首先用一個引子“桓文之事”即霸道引出王道,接着用羊保牛的例子説齊宣王有不忍之心,然後分析不為與不能,最後提出自己的主張,講述具體措施。

師:二組分析得很全面,由引子到話題再到分析。

生2(四組):我們組認為本文孟子先轉移話題,由齊宣王的“霸道”引入“王道”。然後説齊宣王有“不忍之心”即“仁心”,博得好感。接着舉例分析“不能”與“不為”,誘逼齊宣王説出自己的“大欲”,指明危害提出主張。

師:四組的結論很細緻、生動。

生3(一組):我們基本同意四組的觀點,補充一點,齊宣王“大欲”其實就是“霸道”,孟子指明其危害引出“王道”。從論證的角度看是屬於反面論證,有説服力。

生4(三組):孟子在講述了齊宣王有行王道的基礎——不忍之心後,為了不給齊宣王推脱的機會,由物及人説明行王道,齊宣王是不為而不是不能。

師點撥:個小組都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大家説得都不錯,在此基礎上,我

們可以明確孟子的論辯思路:

第一步:轉移話題    霸道→王道

第二步: 提出觀點    保民而王

指明基礎    不忍之心

第三步:宕開一筆    斷其後路

第四步:旁敲側擊    霸欲危害

第五步:水到渠成    王道舉措

小結:孟子的論辯一波三折,搖曳生姿。有時故意避開話題,有時故作頓挫,反映了文章高度的藝術水平和孟子的論辨風格,為加深認識我們一起賞析《寡人之與國也》。

(1) 生自瀆課文,小組討論翻譯原文。

(2) 師分發譯文參考,生比較找出理解偏差之出。

(3) 生討論孟子的論證思路,小組代表發言。

生5(二組):首先梁惠王“民不加多”的疑問,然後“五十步笑百步”的例子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最後講明增加百姓的措施及態度。

生6(三組):首先樹耙子“民不家多”然後分析原因,取譬設喻為主張做鋪墊,接着闡述“民加多”的措施及態度,正面回答梁惠王的疑問。

師:孟子在本文的論辯有何特點呢?

生7:迂迴曲折。

生8:比喻新穎。

生9:論證有氣勢。

生10:從容不迫。

……

【教學反思

課堂是一個平台,既是教師傳道受業的地方,更是學生展示自我的舞台,我一直希望在這個平台上給學生更多的機會,更多的空間。就本文而言:

1.教學目標的設計符合大綱和新課改的要求,符合學生的實際,既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又注重能力的培養 。

2.教學設計安排合理,每節課各有側重,重點突出。

3.教學過程中,一改以往的教師唱“獨角戲”的局面,真正做到了師生的互動,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的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4. 教學是一門有缺憾的藝術,本課教授之後,我感覺教學的容量仍需加大

和充實。情感的目標顯得有點兒空。另外由於時間的關係沒能進行寫作方面的強化訓練。

齊桓晉文之事 篇五

18 齊桓晉文之事①

《孟子》

孟子所處的時代,統治者“以征伐為賢”,各諸侯國競相“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以致“民有飢色,野有餓殍”。孟子則提倡“仁政”,反對攻伐。本文記敍了孟子與齊宣王的一次談話,闡述了他“保民而王,莫之能御”的仁政思想。議論氣勢磅礴,辭令巧妙,而且設喻取譬,淺顯活潑。學習本文,要在理解思想內容的基礎上,着重領會孟子的論辯風格和運用比喻之妙。

齊宣王②問曰:“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

孟子對曰:“仲尼之徒無道③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則王乎④?”

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

曰:“保⑤民而王,莫之能御⑥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聞之胡齕⑦曰: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⑧?’對曰:‘將以釁鐘⑨。’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10,若無罪而就死地11。’對曰:‘然則廢釁鐘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不識有諸12?”

①選自《孟子·梁惠王上》。齊桓,即齊桓公,名小白,春秋時期齊國國君;晉文,即晉文公,名重耳,當時晉國國君。兩人都是春秋時的霸主,與秦穆公、楚莊王、宋襄公合稱“五霸”。

②〔齊宣王〕姓田,名闢疆,戰國初期齊國的國君。

③〔道〕述説,談論。

④〔無以,則王(wàng)乎〕(如果)不能不説,那麼還是説行王道吧。以,同“已”,止。王,動詞,行王道以統一天下。

⑤〔保〕安。

⑥〔莫之能御〕沒有人能抵禦他。莫,代詞,沒有人。

⑦〔胡齕(hé)〕人名,齊宣王的近臣。

⑧〔何之〕到哪裏?之,往。

⑨〔釁鐘〕古代新鍾鑄成,宰殺牲口,取血塗鐘行祭,叫做“釁鐘”。釁,通“(xìn)”,古代指殺牲取血塗物,用以祭祀。

10〔觳觫〕恐懼發抖的樣子。

11〔就死地〕走向受死的地方。

12〔諸〕之乎,合音詞。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誠有百姓者①。齊國雖褊小②,吾何愛③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無異④於百姓之以王為愛也。以小易大,彼惡知之⑤?王若隱⑥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⑦?”

王笑曰:“是誠何心哉!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

曰:“無傷⑧也,是乃仁術⑨也,見牛未見羊也。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10也。”

王説11,曰:“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12。’——夫子之謂也13。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14;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慼慼15焉。此心之所以合於王者,何也?”

曰:“有復16於王者曰:‘吾力足以舉百鈞17,而不足以舉一羽;明18足以察秋毫19之末,而不見輿薪20。’則王許之乎21?”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22?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見保23,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24,不為也,非不能也。”

①〔誠有百姓者〕的確有這樣(對我誤解)的百姓。

②〔褊(biǎn)小〕狹小。

③〔愛〕吝嗇。

④〔無異〕莫怪。異,對……感到奇怪。

⑤〔彼惡(wū)知之〕他們怎麼知道呢?惡,代詞,表疑問,怎麼。

⑥〔隱〕傷痛、哀憐。

⑦〔何擇焉〕有什麼區別呢?擇,區別。

⑧〔無傷〕沒有害處,等於説沒有關係。

⑨〔仁術〕仁道,行仁政的途徑。

10〔庖廚〕廚房。

11〔説〕同“悦”,高興。

12〔他人有心,予忖度(cǔnduó)之〕見《詩經·小雅·巧言》。別人有什麼心思,我能夠揣測到。

13〔夫子之謂也〕(這話)説的就是您這樣的人。夫子,古代對男子的尊稱,這裏指孟子。……之謂也,……説的就是……

14〔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我這樣做了,回頭再去想它,想不出是為什麼。夫,句首助詞。乃,這樣。

15〔慼慼〕內心有所觸動的樣子。

16〔復〕報告。

17〔鈞〕古代重量單位,一鈞相當於現在的15公斤。

18〔明〕視力。

19〔秋毫〕鳥獸秋天生的羽毛,意思是非常纖細。

20〔輿薪〕整車的柴。

21〔王許之乎〕大王相信嗎?許,相信、認可。

22〔獨何與〕單單是為什麼呢?獨,單單、僅僅,副詞。

23〔不見保〕沒有受到愛護。見,表示被動。

24〔王(wàng)〕成就王業,取得天下。

曰:“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①,何以異②?”

曰:“挾太山以超北海③,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④,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⑤。詩云:‘刑于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⑥。’——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⑦。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權⑧,然後知輕重;度⑨,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王請度之!

“抑10王興甲兵,危士臣11,構怨12於諸侯,然後快於心13與?”

王曰:“否,吾何快於是,將以求吾所大欲14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聞與?”

王笑而不言。

曰:“為肥甘不足於口與?輕暖不足於體與?抑15為采色不足視於目與?聲音不足聽於耳與?便嬖16不足使令於前與?王之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豈為是哉?”

曰:“否,吾不為是也。”

曰:“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闢17土地,朝秦楚18,蒞中國19而撫四夷也。以若20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21也。”王曰:“若是其甚與?”

①〔形〕情形。

②〔何以異〕怎樣區別?

③〔挾太山以超北海〕挾着泰山越過北海。太山,即泰山。北海,渤海。

④〔為長者折枝〕對長輩彎腰作揖。枝,通“肢”,肢體。一説,折枝,就是折樹枝。

⑤〔天下可運於掌〕天下可以在手掌上運轉。比喻天下很容易治理。

⑥〔刑于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見《詩經·大雅·思齊》。給自己的妻子作榜樣,推廣到兄弟,進而治理好一家一國。刑,通“型”,作榜樣。寡妻,謙辭。御,治理。

⑦〔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這是説拿這樣的心加在他人身上罷了。舉,拿、拿起。斯,此、這樣。諸,之於,合音詞。

⑧〔權〕用秤稱。

⑨〔度〕用尺量。

10〔抑〕難道、豈,副詞,表示反詰。

11〔危士臣〕使軍士臣下受到危害。危,使動用法。

12〔構怨〕結怨。

13〔快於心〕心裏痛快。

14〔求吾所大欲〕求得我最想要的東西。

15〔抑〕還是。連詞,表示選擇。

16〔便嬖(piánbì)〕君主左右受寵愛的人。

17〔闢〕開拓。

18〔朝秦楚〕使秦楚來朝見。朝,使動用法。

19〔蒞(lì)中國〕統治中原地區。蒞,臨、統治。中國,指中原。

20〔若〕如此。

21〔緣木而求魚〕爬到樹上去找魚。

曰:“殆①有甚焉。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後災;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心力而為之,後必有災。”

曰:“可得聞與?”

曰:“鄒②人與楚人戰,則王以為孰勝?”

曰:“楚人勝。”

曰:“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海內之地,方千里者九③,齊集有其一④;以一服八,何以異於鄒敵楚哉?蓋亦反其本矣⑤!今王發政施仁⑥,使天下仕者皆欲立於王之朝,耕者皆欲耕於王之野,商賈皆欲藏於王之市⑦,行旅皆欲出於王之塗,天下之慾疾⑧其君者,皆欲赴愬⑨於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10,不能進於是矣。願夫子輔吾志11,明以教我。我雖不敏12,請嘗試之。”

曰:“無恆產13而有恆心者,惟士14為能;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15。及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16,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17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18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19妻子;樂歲20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21,故民之從之也輕22。今也制民之產,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

①〔殆〕恐怕、可能。

②〔鄒〕當時的小國。

③〔方千里者九〕縱橫各一千里的地方有九塊。這是當時流行的説法。《禮記·王制》:“凡海之內九州,州方千里。”

④〔齊集有其一〕齊國的土地總算起來,也只有九分之一。集,會集。古代計算面積是截長補短加以計算的。

⑤〔蓋亦反其本矣〕為什麼不回到根本上來呢!蓋,通“盍”,何不。亦,語氣詞,用在句首或句中加強語氣。本,指王道。

⑥〔發政施仁〕發佈政令,施行仁義。

⑦〔商賈(gǔ)皆欲藏於王之市〕做生意的都想(把貨物)儲存在大王的集市上。

⑧〔疾〕憎恨。

⑨〔赴愬(sù)〕跑來申訴。

10〔惛,(hūn)〕不明白,糊塗。

11〔輔吾志〕幫助(實現)我的志願。

12〔敏〕聰慧,通達。

13〔恆產〕長久可以維持生活的產業。恆,常、長久。

14〔士〕這裏指有志之士。下面的“民”,指一般人。

15〔放闢(pì)邪侈(chǐ),無不為已〕不服從約束,行為不正的事,沒有不做的了。放,放蕩。闢,邪僻、不老實。邪和“闢”的意思一樣。侈和“放”的意思一樣。已,通“矣”,表示確定語氣。

16〔從而刑之〕接着就加以刑罰。刑,動詞。

17〔罔民〕陷害人民。罔,同“網”,這裏作動詞,張開羅網捕捉的意思。

18〔制〕規定。

19〔畜〕養活。

20〔樂歲〕豐年。

21〔驅而之善〕驅使他們做好事。之,往、走向。

22〔從之也輕〕跟着國君走挺容易。之,指國君。輕,容易。

←此惟救死而恐不贍①,奚暇治禮義哉②!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③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⑤,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①〔此惟救死而恐不贍(shàn)〕這樣,只把自己從死亡中救出來,還恐怕來不及呢。惟,只。贍,足。

②〔奚暇治禮義哉〕哪裏還顧得上講求禮義呢!奚,何。暇,空閒。治,講求。

③〔衣(yì)帛〕穿絲織的衣服。古時貧民只穿麻布,帛大多是貴人穿的。衣,穿(衣服)。

④〔時〕指家禽、家畜生長、繁殖的季節。下文“勿奪其時”的“時”,指農時。

⑤〔百畝之田〕古代實行井田制,一個男勞動力可分得耕田一百畝。

練習

一 熟讀課文,説説孟子是怎樣一步步説服齊王“保民而王”的,並背誦課文最後一段。

二 揣摩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2.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

3.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

4.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

6.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三  辨析下列多義詞的義項。

愛  1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

2吳廣素愛人(《陳涉世家》)

3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説》)

明 1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3願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

4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道 1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

2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孫丑下》)

4任重道遠

四  本文和《寡人之於國也》都談到“仁政”。到圖書館或網上搜集有關資料,然後與同學交流,説説你對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和看法。

齊桓晉文之事 篇六

《齊恆晉文之事》教案示例

教學重點

1.瞭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產”的具體措施;

2.理清文章思路,瞭解具體內容;

3.體會文章磅礴氣勢及形象的説理;

4.學習孟子的論辯技巧;

5.文言實詞、虛詞及重點語言現象和句式特點;

教學難點

1.孟子的實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張及在文中的體現;

2.孟子的論辯技巧;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

1.課前結合書下注釋閲讀課文,瞭解文章內容。

2.閲讀課本中郭預衡的《<孟子>簡介》,找出要點。

二、關於孟子

孟子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是繼孔子之後儒家學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孟子繼承並發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其主要內容包括:

1.民本主義思想。

2.邦國的主權在民。

3.對不施仁政的暴君人民是不可以不服從的。

4.政事以民為歸宿。

5.用人以民意為準。

6.國家應以保民為職責。

7.國君施行仁政以使百姓安居樂業。

8.孟子反對不義的戰爭。

孟子善辯,在論辯時又善設機巧,先縱後擒。散文氣勢磅礴,感情激越,鋭不可當。

三、課文誦讀、感知

思考:

1.孟子和齊宣王談話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文章的結構如何劃分。

明確:

1.孟子和齊宣王的談話主要內容的實行王道仁政的政治主張。

2.文章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開頭至“王請度之”。

第二部分:“抑王興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

第三部分:“王曰:“吾惛,不能進於是矣”至篇末。

四、分析第一部分

依據第一部分內容,可分三層:

第一層:開頭至“則王乎”。

第二層:從“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遠皰廚也”。

第三層:從“王説”到“王請度之”。

1.學生朗讀第一層,抓住重點詞。

“是以”屬固定詞。

“臣未之聞也”賓語前置,正常語序的“臣未聞之也。”

(書下注釋中重點詞語)

教師點撥思路:

齊宣王與孟子的談話以“霸道”開端,而孟子以“臣未之聞也”一句巧妙地將話題轉向談論“王道”。

2.學生自讀第二層,明確“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張,體會“以羊易牛”的闡發藝術。

重點詞:

“莫之能御”屬賓語前置,正常語序為“莫能御之”。

“之”字一詞多義現象。例如:“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牛何之”,“王見之”。

3.學生自讀第三層,概括大意,並用兩個字概括孟子為齊宣王指明的方向。

明確:闡述齊王之不王,是不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

孟子為齊宣王指明的方向:推恩。

第二課時

一、分析第二部分

學生熟讀課文。

教師點撥:

“危士臣”“朝秦楚”屬使動用法。

特殊句式:“若是其甚與”“何以異於鄒敵楚哉。”

二、分析第三部分

熟讀後譯再背。

抓住“進”“願”“恆心”“仰”“俯”“謹”等重點詞。

三、作業

課後思考與練習二、三。

第三課時

一、學習孟子論辯技巧

學生速讀課文,找出話題切換,理出作者論辯思路。

明確:

1.齊宣王以問“霸道”開頭,被孟子“臣未之聞也”巧妙將話題轉向“王道”的討論。

2.從“以羊易牛”的事例切入,將對的注意轉到對“仁”的注意。

3.以一系列的比喻引出對“仁政”的議論,説明齊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為。

4.列舉“霸運”的種種危害,從而襯托王道仁政的益處,進而激發仁政之道的具體措施。

二、領會孟子形象説理,善用比喻的妙處

學生歸納文中比喻句。

三、作業

背誦課文最後一段。

齊桓晉文之事 篇七

朱兵

一、教學目的和要求:

1、疏通文意,掌握文中出現的重點文言詞語和特殊句式,並歸納其規律;

2、初步瞭解文章大概思路。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掌握“保”“愛”“道”等重點詞語;

2、掌握賓語前置的一般規律(倒裝句);

3、培養學生在淺易的問題上自主學習。

三、主要教法:問題討論法  自主研讀

四、教具:實物投影。

五、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導語 設計:

二、解題:

戰國時期,列強紛爭,以征伐為能事,各諸侯國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霸主的地位。對外連年征戰,對內盤剝人民,致使廣大人民過着苦難的生活。

而齊國在東方諸侯中又號稱強國,齊宣王野心勃勃,擴置學官,招攬學士,任其講學議論。孟子這時在齊宣王身邊供職。

於是孟子便在一次齊宣王問有關齊桓晉文稱霸之事的時候,針對當時的社會現實,闡發他的“發政施仁”、改革政治,實行王道的主張,這就是著名的《齊桓晉文之事》。

三、研讀課文1——14節

(一)學生朗讀課文1——14節;

(二)指名學生翻譯課文;

(三)學生質疑;

(四)教師點撥歸納:

1、詞類活用:

(1)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 聞,使(我)聞;

(2)無以,則王乎?   王,動詞,行王道以統一天下。

(3)王無異於百姓之以王為愛也。 異,對……感到奇怪。

2、特殊句式:

(1)臣未之聞也。

(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3)何由知吾可也?

(4)牛何之?

歸納:

賓語前置的條件:

a.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

b.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

c.用“之”或“是”將賓語提前,予以強調;

例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惟利是圖、惟命是從。

(5)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主謂倒裝)

看來老百姓説我吝嗇是應該的。

3、重要句子翻譯: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翻譯:通過安撫百姓實行王道,沒有誰能阻擋得了。

(2)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翻譯:老百姓都還以為是您吝嗇,我本來就知道您是於心不忍呢!

(3)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

——翻譯:我並不是吝惜錢財才拿羊去替換它(牛),看來老百姓説我吝嗇是應該的。

4、一詞多義:

愛 a.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吝惜)

百姓皆以王為愛也(吝惜)

b.吳廣素愛人(《陳涉世家》) (愛護)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愛護)

d.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説》)

e.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六國論》)

道 a.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  述説、談論

b.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説、講

c.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孫丑下》) 道義、道理

d.任重道遠  路、道路

e.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取道,動詞)

四、作業

1、誦讀課文;

2、記憶重要的詞句。

《齊桓晉文之事》(第2課時);

一、教學目的和要求:

1、疏通15——35節文意,掌握文中出現的重點文言詞語和特殊句式,並歸納其規律;

2、初步瞭解文章大概思路;

3、分析鑑賞本文出色的論辯藝術,品味辯駁技巧和修辭方法。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掌握重點詞語;

2、翻譯重要的句子;

3、體味並分析文章在論證説理方面的獨到之處;

4、培養學生在淺易的問題上自主學習。

三、主要教法:問題討論法  自主研讀

四、教具:實物投影。

五、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複習鞏固第一課時內容

1、重點詞語;

2、重點句子(倒裝句);

3、句子翻譯;

二、疏通15—35節大意;

1、學生自行翻譯;

2、學生質疑;

三、問題討論:

1、教師提議並引領學生把齊宣王所有的問題都挑選出來,對其進行考察,由此可以抓住線索,反觀孟子的理論論述過程。

——從齊宣王的問題變化可以看到他的關注點的變化,由此可見,孟子的誘導重點不斷深化。

2、孟子並非真的不知道“桓文之事”,在《論語》的其他篇目中對此事都有所評價,那麼他為什麼説“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 “臣未之聞也”呢?

——(1)齊宣王問“桓文使事”的目的在於和孟子探討稱霸天下的辦法,而孟子如果直接回答了就必然會使話題與自己“行王道”的政治主張背道而馳。

(2)所以,他巧妙地用“臣未之聞也”迴避了這個問題。這並不是有意説謊,而是採用了避實就虛的戰術,他在設法給自己將要講的內容鋪設道路。

(3)後文,“無以,則王乎”抓住齊宣王的關注點,化被動為主動,引導齊宣王步步走向自己的理想王國了。

板書:

第一部分:提出中心論點:“保民而王”(迂迴論戰、棄異求同)

3、詩云:“他人有心,餘忖度之。”齊宣王説這是“夫子之謂也”,“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氣焉。”看來,齊宣王對孟子比較信服了,那麼,孟子是怎樣達到這種效果的?

——孟子知道,齊宣王看似饒有興趣地問自己:“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但是,他真正的目的是想“王天下”,而根本沒有“保民”的行動甚至想法。但是,孟子為了能使談話進行下去,達到自己遊説的目的,便利用齊宣王“以羊易牛”這件小事來大做文章,説這種“不忍之心”就是仁愛的表現,大大縮短了彼此的思想距離。

板書:

第二部分:“保民而王”的前提—“不忍”(欲擒故縱、縮短距離)

4、等到齊宣王發出“此心所以合於王者,何也?”的問題之後,孟子似乎就可以大講推恩、行仁政的一番話了。但這裏又有一個曲折,孟子提出了“百鈞”“輿薪”等比喻,這是為什麼?

——(1)這是因為齊宣王心理上以為行王道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這種畏難情緒不解決,空談推

恩、制產還有什麼效果。

(2)於是以一組巧妙的比喻,正面引出“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的結論,其次又以“挾泰山以超北海”和“為長者折枝”這組對照性比喻,進一步闡明“不為”和“不能”的區別。最後,順其理勢,引經據典,加以正面曉諭,説明王道並不難,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消除了齊宣王的畏難心理,宣王既已做到了“愛物”,那麼推恩、性仁政的事不是比較容易了嗎

(3)“推恩足以保四海”,為齊宣王指明瞭努力的方向。

板書:

第三部分:“保民而王”的行動——“推恩”(乘虛而入  由近及遠)

5、“王笑而不言”,為什麼?孟子是如何讓宣王去“大欲”的?

——(1)齊宣王不得不承認自己所懷有的“大欲”,但還是不肯具體説出它的內容;

(2)孟子於是就故意提出“肥甘”、“輕暖”“采色”、“聲音”“便嬖”五項,旁敲側擊地襯托出宣王“欲闢之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的稱霸天下的“大欲”;

(3)接着又用“緣木求魚”的比喻,小不敵大、寡不敵眾的道理,使宣王死心塌地地暗中承認這種“大欲”是完全沒有可能的。

板書:

第四部分:只有實行王道才是前途光明的。(明知故問 步步緊逼)

(4)能破才能立,於是“發政施仁”“制民之產”便得到宣王的接受了。

板書:

第五部分: “保民而王”的措施——“制產”

四、課堂總結:

全篇的主旨:説明

王天下的關鍵,在於保民;

保民的根源在於有不忍之心;

不忍之心的作用,在於推行仁政、推恩於民;推行仁政的具體措施在於制民之產。

作者郵箱:

Tags:多篇 精品